川大文学概论 第二次作业

合集下载

四川大学文学概论2018年第一次作业答案

四川大学文学概论2018年第一次作业答案

川大网络教育本科2018春《文学概论》第一次作业答案√X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文艺学是只研究()的文学。

( D )A. 形体艺术B. 造型艺术C. 表演艺术D. 语言艺术2.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 B )A. 抽象性B. 评价性C. 科学D. 认识性3. 提出两种尺度的论述来理解“美的规律”的是()( D )A. 鲁迅B. 黑格尔C. 沃伦D. 马克思4. 文学作品的生命,文学作品本身的标志是()( A )A. 形象B. 思想C. 题材D. 语言5. ()是文学的基本性特征。

( C )A. 哲学性B. 思想性C. 情感性D. 科学性6. ()是作家在生活实践中累积的原始材料。

( B )A. 题材B. 素材C. 形象D. 语言7. ()是构成文学作品有机整体的重要手段。

( A )A. 结构B. 思想C. 题材D. 语言8. 主观虚拟性属于()的基本特征。

( B )A. 典型B. 意象C. 形象D. 物象9. ()是作品核心和纲领。

( B )A. 形象B. 主题C. 题材D. 语言10. 文学作品类型“四分法”是将作品分为诗歌、小说、戏剧、()文学。

( D )A. 杂文B. 韵文C. 报告D. 散文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 4.0 分,共6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文艺学包括三大学科,即()( ABC )A. 文学理论B. 文学批评C. 文学史D. 艺术理论2. 文学本质论有()( ACD )A. 再现论B. 反映论C. 客体论D. 表现论3. 文学作品是()( BCD )A. 单纯客观实体B. 物态化实体C. 主客体统一实体D. 内容与形式统一体4. 文学意境的基本特征是()( ACD )A. 情景交融B. 具体可感性C. “虚实结合”性D. 韵味性5. 文学意象的基本特征是()( ABC )A. 主观虚拟性B. 直接感受性C. 寓意象征性D. 个性生动性6. 作品的客观思想包含()( BD )A. 生活的立场B. 生活画面C. 生活感知D. 形象体系7. 题材在抒情类作品中包含()要素。

文学概论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第二次作业一、填空1、人的本质力量是指人类对于美的事物的创造能力。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就是对象的“美”。

人在对象上直观自身,是美感产生的直接根源。

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较低层次的需求是生理上和安全上需求;较高层次的需求是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最高的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3、审美情感体验的传达是文学艺术共同本质。

艺术体验与非艺术审美体验区别主要在于它是一种审美情感的传达。

4、黑格尔在《美学》中,给美下的定义是“美是人类的共同意识”,即美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5、文学作品是文学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特征。

6、对于文学艺术的定义,托尔斯泰是这样阐述的:“艺术活动就是将曾经体验过的生活、事物用一定物质手段如线条、声音、色彩等塑造出一定的形象,通过形象把这种情感传达出去,激起读者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

”7、文学的社会作用可以概括为教育、愉悦和认识。

8、文学审美愉悦功能的类型有:感官、情感、知识汲取。

9、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文学的价值功能,因为文学的价值功能是功利价值、道德价值、美感价值、真知价值和信仰价值等。

二、选择题1、“掌握”这个词汇在黑格尔那里解释为(D )A:把握客观世界 B:洞察人类心灵C:绝对理念变成现实 D:掌握创作规律2、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 B)A:尊重 B:自我实现 C:安全 D :社交3、其创作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的俄罗斯作家是( B)A:果戈里 B:托尔斯泰 C:屠格涅夫 D:高尔基4、《没有地址的信》是下面哪位作家的文学理论专著(D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别林斯基 C:契可夫 D:普列汉诺夫5、司汤达的《红与黑》问世后,很长时间无人问津,这说明了(D )A:文学作用的精神性 B:文学作用的整体性C:文学作用的社会性 D:文学作用的有限性6、“寓教于乐”的说法,最早是由谁提出的( A)A:贺拉斯 B:普列汉诺夫 C:鲁迅 D:柏拉图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文学概论第二次形考作业

文学概论第二次形考作业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姓名课程代码020007课程名称文学概论评阅教师第二次任务共三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开放大学本科《文学概论》形考书面作业之平时作业(2)1、口语媒介就是最早的一种文学媒介,其特点有:一就是简便快捷 ,二就是与身体语言与原始礼仪相伴随,三就是真切生动 ,四就是不易保存。

口语媒介往往有两种形态:一就是歌谣 ,二就是流言。

2、单就中国文学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文学媒介经历了五个阶段: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与网络媒介。

3、现存可识的汉字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大约 30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

4、文学语言具有三种审美特征: 陌生化的形式追求、语境化的意义呈现、与蕴藉化的阅读效果。

5.汉语形象的互文性的主要类型有: 跨语体现象、古语今用现象、与秘响旁通现象。

6.文学媒介的特点表现为四个方面: 涉义性、物质性、与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大众媒介及其表现形态特点答: 大众媒介通常指的就是中间插进的用以重复或传布信息符号的机器与有编辑人员的诸如报纸或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的传播渠道。

简单点说就是向大量受众传递信息或娱乐节目的各种现代传播形式的统称,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电影,录音带等。

2、简要说明语言在文学中的角色答:(一)语言就是文本的物质现实从文学文本的实际存在来瞧,文学文本就是使用语言完成,并以语言的方式存在。

因此,语言就是文学文本物质现实。

(二)语言就是意义的现实处所意义何处有,只在语言中。

从语言与意义的关系角度瞧,文学文本中的语言就是相互维系、不可分割的。

语言成为意义所不可须臾与之分离的生长地。

文学中的意义,即就是文学文本中所流露出的情感与思想等一切东西,离开了语言,意义将不存在;文学中的语言,即就是按照可以生成某种意义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符号系统,离开了意义,语言将变得不可知。

(三) 语言再现自身从语言的文本功能来瞧,任何写入文学文本的语言,都不就是“纯粹”的语言,而就是呈现为携带丰富的社会与文化意味的形态性语言。

文学概论2022第2次作业

文学概论2022第2次作业

文学概论第2次作业一.单选题(共10题,25.0分)1、文学创作是人“按照( )的规律来建造的”的特殊精神生产。

•A、艺术•B、生活•C、科学•D、美我的答案:D得分:2.5分2、艺术通感与( )有关。

•A、抽象•B、评价•C、想象•D、认识我的答案:C得分:2.5分3、《文赋》的作者是( )•A、苏轼•B、王国维•C、李白•D、陆机我的答案:D得分:2.5分4、文学风格是作家的创作( )的体现。

•A、个性•B、思想•C、精神•D、语言我的答案:A得分:2.5分5、灵感的产生首先依赖于作家的( )。

•A、构思•B、生活阅历•C、写作习惯•D、偶然因素我的答案:B得分:2.5分6、一种创作方法的形成总是与一定的( )相联系的。

•A、方法论•B、艺术素养•D、语言习惯我的答案:C得分:2.5分7、________是旧现实主义的高峰,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最完美的阶段•A、古典主义•B、启蒙主义•C、自然主义•D、批判现实主义我的答案:D得分:2.5分8、文学欣赏以()为主要目的。

A、审美B、感受C、体验D、娱乐我的答案:A得分:2.5分9、_______是劳动到艺术的中介•A、实践•B、巫术•C、游戏•D、舞蹈我的答案:B得分:2.5分10、_______的发展为文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想象的形式和手段•A、科学••B、经济••C、生产力••D、政治•我的答案:C得分:2.5分二.多选题(共15题,37.5分)1、作家的素质和才能体现在( )等能力上•A、观察•B、想象•D、模仿我的答案:ABC得分:2.5分2、孕育作家个体性精神特性的土壤有作家的( ) •A、知识结构•B、生活环境•C、生活阅历•D、个人修养我的答案:BCD得分:2.5分3、作家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有( )•A、实践经验•B、理论经验•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我的答案:CD得分:2.5分4、艺术思维的基本特征有( )•A、艺术想象的形象性•B、艺术想象的自由性•C、艺术想象的可感性•D、艺术想象的创造性我的答案:ABD得分:2.5分5、浪漫主义具有( )特征•A、幻想大胆•B、情节离奇•C、夸张奇特•D、情感强烈我的答案:ABCD得分:2.5分6、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 )地描写现实•A、真实•B、历史•C、具体•D、形象我的答案:ABC得分:2.5分7、西方现代主义强调表现( )要素。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2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2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2判断正误(正确的填“对”,错误的填“错”,每小题2分,共20分)(总分20.00) 1.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因此在表现方式上有一定局限性,所以表现力不如其它艺术形式。

()(2.00分)错误正确2.暗示性是象征型文本的核心特征。

(2.00分)错误正确3.在文学文本语言中,如果出现一种语言内部蕴含其他语言的现象,就有了杂语或者互文性现象。

( )(2.00分)错误正确4.幻想性文学作品的内容大都不是现实生活,所以不能说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

()(2.00分)错误正确5.中国古代有过两种文本层面说:第一种是言象意三层面说。

第二种是粗精两层面说。

(2.00分)错误正确6.文学来源于生活,文学语言和普通语言无太大差别。

( )(2.00分) 错误正确7.法国后结构主义者认为文学文本是指文本关联性。

(2.00分) 错误正确8.文学语言可以通过表层意义而呈现深层意义。

( )(2.00分) 错误正确9.真实性是文学创作的生命,所以虚构的文学作品没有什么价值。

()(2.00分)错误正确10.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

( )(2.00分)错误正确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总分40.00)1.简述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的关系。

(10.00分)答: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文学是以语言为基本的符号形式的,可以说语言是文学的一种最基本的属性。

语言在文学中的存在方式与在普通语言中不同。

普通语言往往简练实用、明白易懂;而在文学中,语言却总是有所蕴藉。

"蕴藉"往往被用来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语言状况。

文学的语言与普通的消息性语言或科学语言不同,不只是要传达消息或者表述概念,而是要充分地运用语言本身的特性而造成富于美感效果的组织。

在这个意义上文学并不是要泛指一切语言性符号,而是特定地指具有一定文采的语言性符号。

2.你怎么样理解"媒介优先"理论,谈两种以上观点,并做简要论证。

文学概论作业

文学概论作业

文学概论作业文学概论作业参考资料2011-04-08 22:4702任务_0001一、单项选择题(共 8 道试题,共 24 分。

)1. 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C)A. 文采B. 情感C. 观众D. 文化2. 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A. 文学B. 诗学C. 佛学D. 神学3. 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

“陌生化”一词,是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B)A. 美国B. 俄国C. 英国D. 德国4. 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语境依托性。

(D)A. 意识性B. 表象性C. 表情性D. 中介性5. 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D)A. 什可洛夫斯基B. 高尔基C. 车尔尼雪夫斯基D. 巴赫金 6.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文化论以外还有 (A) A. 实用论 B. 信息论 C. 意志论 D. 反映论7. 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

(A)A. 语境依托性B. 表象性C. 表情性D. 意识性8. 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是文本。

(D) A. 创意型 B. 再现型 C. 象征型 D. 表现型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

(ABCDE) A. 语言层 B. 形象层 C. 意蕴层 D. 余意层 E. 衍意层意境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理论。

古典文学中的意境的审美形2.态。

(ABC)A. 较为单纯B. 情感抒发较为含蓄C. 呈现空灵的追求D. 显得意味多样 3.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文学概论形考作业1 1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 40 分)1.试论文学风格的特征。

答:(1)、文学风格的独创性。

风格独创性是文学风格最突出的特征,它是与作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自觉的艺术追求密不可分。

(2)、文学风格的稳定性。

一个作家的风格形成后,往往在很长时间里保持不变,这与作家创作个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关,但风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3)、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这是作家创作个性各不相同的反映。

表现对象的广阔无垠,受众审美的各异其趣,也是风格多样化的原因。

风格多样化也可能体现在同一个作家身上。

2. 简述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

答: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是指文学作品、创作它的在的条件已经完全不同了。

普列汉诺夫说过:“相似的社会原因,自然产生相似的精神结果。

”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首先要受社会存在的制约。

强调这一点并不是否认文学自身的价值,文学作品一经作家创作出来,其美学价值便客观地存在于作品之中,是不依赖于文化环境的变迁的。

文学的价值、功能与社会影响之间存在的这种时间差,又显示了文学价值与文学社会作用的不一致性。

因此,不能简单地以作]品在某一时间内的影响大小和畅销与否来判断它的价值和功能。

确定作品的价值,估价它的功能,都要从审美关系中,联系整个社会生活的历史进程来考察,这是正确认识文学社会作用必不可少的一种历史眼光。

4.怎样理解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答:第一,文学总有所表现。

表现,是在语言蕴藉中表达和呈现特定意义的过程。

表现意味着借助语言蕴藉而使潜藏的意义得以彰显,从而可与他人相沟通。

第二,文学以个体为视角。

个体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个别主体,而视角是人观察事物的角度。

正是由于文学始终以个体角度去透视世间万事万物,才体现出它的独特的个性风貌。

第三,文学指向生存体验。

文学的个体性具体地体现在生存体验上。

生存体验是个体对具体生活世界的深层直觉。

它是对生活中某些过程的瞬间性深层透视、领悟或洞察,有可能在人的记忆中刻下深深的印记,令人激动、愉快或回味。

文学概论第二次形考作业

文学概论第二次形考作业

文学概论第二次形考作业(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姓名课程代码020007课程名称文学概论评阅教师第二次任务共三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开放大学本科《文学概论》形考书面作业之平时作业(2)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口语媒介是最早的一种文学媒介,其特点有:一是简便快捷,二是与身体语言和原始礼仪相伴随,三是真切生动,四是不易保存。

口语媒介往往有两种形态:一是歌谣,二是流言。

2.单就中国文学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文学媒介经历了五个阶段: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和网络媒介。

3. 现存可识的汉字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大约 30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

4.文学语言具有三种审美特征:陌生化的形式追求、语境化的意义呈现、和蕴藉化的阅读效果。

5.汉语形象的互文性的主要类型有:跨语体现象、古语今用现象、和秘响旁通现象。

6.文学媒介的特点表现为四个方面:涉义性、物质性、和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大众媒介及其表现形态特点答:大众媒介通常指的是中间插进的用以重复或传布信息符号的机器和有编辑人员的诸如报纸或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的传播渠道。

简单点说是向大量受众传递信息或娱乐节目的各种现代传播形式的统称,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电影,录音带等。

2.简要说明语言在文学中的角色答:(一)语言是文本的物质现实从文学文本的实际存在来看,文学文本是使用语言完成,并以语言的方式存在。

因此,语言是文学文本物质现实。

(二)语言是意义的现实处所意义何处有,只在语言中。

从语言和意义的关系角度看,文学文本中的语言是相互维系、不可分割的。

语言成为意义所不可须臾与之分离的生长地。

文学中的意义,即是文学文本中所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等一切东西,离开了语言,意义将不存在;文学中的语言,即是按照可以生成某种意义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符号系统,离开了意义,语言将变得不可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的得分:83.0
完成日期:2014年07月15日15点18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4年09月11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0 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文学创作是人“按照()的规律来建造的”的特殊精神生产。

( B )
A.艺术
B.生活
C.科学
D.美
2.艺术通感与()有关。

( C )
A.抽象
B.评价
C.想象
D.认识
3.《文赋》的作者是()
( D )
A.苏轼
B.王国维
C.李白
D.陆机
4.文学风格是作家的创作()的体现。

( D )
A.个性
B.思想
C.精神
D.语言
5.灵感的产生首先依赖于作家的()。

( B )
A.构思
B.生活阅历
C.写作习惯
D.偶然因素
6.一种创作方法的形成总是与一定的()相联系的。

( B )
A.方法论
B.艺术素养
C.世界观
D.语言习惯
7.()是旧现实主义的高峰,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最完美的阶段。

( D )
A.古典主义
B.启蒙主义
C.自然主义
D.批判现实主义
8.文学欣赏以()为主要目的。

( A )
A.审美
B.感受
C.体验
D.娱乐
9.()是劳动到艺术的中介。

( B )
A.实践
B.巫术
C.游戏
D.舞蹈
10.()的发展为文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想象的形式和手段。

( C )
A.科学
B.经济
C.生产力
D.政治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0 分,共6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作家的素质和才能体现在()等能力上
( ABC )
A.观察
B.想象
C.创造
D.模仿
2.孕育作家个体性精神特性的土壤有作家的()
( BCD )
A.知识结构
B.生活环境
C.生活阅历
D.个人修养
3.作家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有()
( ABC )
A.实践经验
B.理论经验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4.艺术思维的基本特征有()
( ABD )
A.艺术想象的形象性
B.艺术想象的自由性
C.艺术想象的可感性
D.艺术想象的创造性
5.浪漫主义具有()特征
( ABC )
A.幻想大胆
B.情节离奇
C.夸张奇特
D.情感强烈
6.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地描写现实
( ABC )
A.真实
B.历史
C.具体
D.形象
7.西方现代主义强调表现()要素。

( BCD )
A.客观现实
B.内心生活
C.心理真实
D.心理现实
8.意识流文学的特点有()
( BD )
A.鲜明个性
B.自由联想
C.非理性知识
D.内心独白
9.文学消费涉及()
( AC )
A.阅读
B.再创造
C.欣赏
D.审美
10.审美直觉不是()
( AB )
A.下意识直觉
B.单纯生理感觉
C.强烈美感
D.敏感心理
11.审美理解和判断是()
( BC )
A.实用的
B.非功利的
C.无概念的
D.自觉的
12.间离效果可称为()
( CD )
A.旁观效果
B.漠然效果
C.陌生化效果
D.离情作用
13.文学批评具有()
( AB )
A.科学性
B.针对性
C.倾向性
D.非客观性
14.艺术美感的最根本特点有()
( BD )
A.音乐性
B.具体形象性
C.可感性
D.情感性
15.文学艺术起源说有()
( ABCD )
A.劳动说
B.模仿说
C.游戏说
D.巫术说
三、判断题。

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30.0分。

1.文学创作是按照生活真实这一最基本的尺度进行生产的活动。

()
(错误)
2.想象力是作家创造作品艺术形象的基本条件。

()
(错误)
3.文学风格可体现在作家独创性的艺术表现方法上。

()
(正确)
4.典型形象的塑造过程,即艺术的典型化过程。

()
(正确)
5.现实主义作家将灵感看作天才的表现。

()
(错误)
6.现代主义是一种独立的创作方法或一个文学流派。

()
(错误)
7.艺术消费的水平在阅读、欣赏中得以提高。

(正确)
8.“同声相应”是一种共鸣境界。

(正确)
9.尼采提出了陌生化效果理论。

()
(错误)
10.文学批评能使优秀作品得以传播。

()
(正确)
11.恩格斯提出了“历史的美学的”批评原则。

()
(错误)
12.衡量艺术形式是否完美首先看它与内容结合的程度。

()
(正确)
13.神话—原型批评属于阐释分析方法。

()
(错误)
14.最古老的艺术起源说是模仿说。

()
(正确)
15.民族文学发展的根基最终在于博采众长,接受世界文学的影响。

()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