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第二次形考作业

合集下载

文学概论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第二次作业一、填空1、人的本质力量是指人类对于美的事物的创造能力。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就是对象的“美”。

人在对象上直观自身,是美感产生的直接根源。

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较低层次的需求是生理上和安全上需求;较高层次的需求是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最高的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3、审美情感体验的传达是文学艺术共同本质。

艺术体验与非艺术审美体验区别主要在于它是一种审美情感的传达。

4、黑格尔在《美学》中,给美下的定义是“美是人类的共同意识”,即美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5、文学作品是文学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特征。

6、对于文学艺术的定义,托尔斯泰是这样阐述的:“艺术活动就是将曾经体验过的生活、事物用一定物质手段如线条、声音、色彩等塑造出一定的形象,通过形象把这种情感传达出去,激起读者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

”7、文学的社会作用可以概括为教育、愉悦和认识。

8、文学审美愉悦功能的类型有:感官、情感、知识汲取。

9、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文学的价值功能,因为文学的价值功能是功利价值、道德价值、美感价值、真知价值和信仰价值等。

二、选择题1、“掌握”这个词汇在黑格尔那里解释为(D )A:把握客观世界 B:洞察人类心灵C:绝对理念变成现实 D:掌握创作规律2、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 B)A:尊重 B:自我实现 C:安全 D :社交3、其创作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的俄罗斯作家是( B)A:果戈里 B:托尔斯泰 C:屠格涅夫 D:高尔基4、《没有地址的信》是下面哪位作家的文学理论专著(D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别林斯基 C:契可夫 D:普列汉诺夫5、司汤达的《红与黑》问世后,很长时间无人问津,这说明了(D )A:文学作用的精神性 B:文学作用的整体性C:文学作用的社会性 D:文学作用的有限性6、“寓教于乐”的说法,最早是由谁提出的( A)A:贺拉斯 B:普列汉诺夫 C:鲁迅 D:柏拉图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文学概论-形考任务1-9章

文学概论-形考任务1-9章

“文学概论”章节测评(第一章)(本次测评覆盖第一章的内容,请在学完第一章后完成本次测评,要求第2周以前完成。

本次测评包括:单项选择题5道,每小题0.2分,共计1分;多项选择题4道,每小题1分,共计4分;满分为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分,每小题0.2分)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文学B.诗学C.佛学D.神学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A.文化论B.信息论C.意志论D.反映论3.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A.文章和博学B.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一切语言性符号D.语言性艺术4.文艺摹仿说以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康德D.德谟克利特5.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A.表现论B.信息论C.意志论D.反映论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A.文学即文章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D.文学即博学2. 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

A.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B.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一般情感的表现C.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D.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3.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和观众。

A.作品B.艺术家C.语言D.情感E.符号4.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

A.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B.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C.强调文学是对宇宙万物的再现D.主张文学是为愉悦服务的E.主张文学是为教育而从事的摹仿“文学概论”章节测评(第二章)(本次测评覆盖第二章的内容,请在学完第二章后完成本次测评,要求第4周以前完成。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精选五篇)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精选五篇)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精选五篇)第一篇:文学概论形考作业文学概论形考作业1 1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 40 分)1.试论文学风格的特征。

答:(1)、文学风格的独创性。

风格独创性是文学风格最突出的特征,它是与作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自觉的艺术追求密不可分。

(2)、文学风格的稳定性。

一个作家的风格形成后,往往在很长时间里保持不变,这与作家创作个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关,但风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3)、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这是作家创作个性各不相同的反映。

表现对象的广阔无垠,受众审美的各异其趣,也是风格多样化的原因。

风格多样化也可能体现在同一个作家身上。

2.简述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

答: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是指文学作品、创作它的作家、阅读它的读者以及作家和读者生活于其中并成为文学作品所反映所表现的大千世界。

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世界是文学的基础,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活动的产物。

3.简述文学的社会功能。

答:文学只有通过读者才能实现它的社会作用,而读者又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之中的。

无论他是否自觉,他的接受活动都会受其社会存在的制约。

因此,要正确认识文学的社会作用,就必须注意到人的社会存在是怎样从根本上规定他对文学作品的把握。

和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一样,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只能是一种反作用,是第二性的,要以社会存在对自身和读者的决定作用为前提。

就是说,社会存在不仅决定着某种文学艺术能否产生、存在,而且还决定这种文学艺术可能发生多大的社会影响。

当年,一些青年男女可以被汤显祖《牡丹亭》感动得死去活来,有人甚至因此伤心而死;可是今天的读者尽管还会欣赏这部古典名剧,却不会再达到那样的程度的。

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因为社会存在的条件已经完全不同了。

普列汉诺夫说过:“相似的社会原因,自然产生相似的精神结果。

”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首先要受社会存在的制约。

强调这一点并不是否认文学自身的价值,文学作品一经作家创作出来,其美学价值便客观地存在于作品之中,是不依赖于文化环境的变迁的。

2012年上半年《文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2012年上半年《文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2012年上半年《文学概论》第二次作业一、填空题1.历史上的文学创造的客体说有[1]、情感说、[2]与社会生活说。

1 的指定答案:自然说2 的指定答案:原始意象说问题22。

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包括[1]、[2]、[3]。

1 的指定答案:作家2 的指定答案:作品3 的指定答案:读者问题33.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分为[1]和[2]、[3]和[4]几种。

1 的指定答案:无意获取2 的指定答案:有意获取3 的指定答案:实践获取4 的指定答案:书本获取问题44.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有回忆与[1]、[2]与[3]、[4]与[5]、理智与情感、[6]与[7]。

1 的指定答案:深思2 的指定答案:想象3 的指定答案:联想4 的指定答案:灵感5 的指定答案:直觉6 的指定答案:意识7 的指定答案:无意识问题5得 2 分,满分 2 分5.构思方式有[1]、突出与[2]、[3]与[4]。

1 的指定答案: 综合2 的指定答案: 简化3 的指定答案: 变形4 的指定答案:陌生化问题 6二、单项选择题1.艺术构思中作家最基本和常用的构思技能与方式是()所选答案:B.综合问题 72.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文学创作的客体是()所选答案:C.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问题 83.在艺术活动中主体情绪激动、思路畅通、创造力极强的思维状态,叫做()所选答案:B.艺术灵感问题 94.最早提出“胸有成竹”说的是()所选答案:B.苏轼问题 105.以下著作论述到古代文论中的“虚静说”的是(A)所选答案:A .《文心雕龙》问题 116.在创作原则的问题上,浪漫主义特别倚重()所选答案:B.情感问题 12得 2 分,满分 2 分7.文学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这种思维方式叫做()所选答案:A.艺术直觉问题 138.诗歌创作乃是诗人心灵与外在景物相互触发、彼此整合的过程。

这个观点,一般称为()所选答案: A.“感物”说问题149.创作须先“胸有成竹”。

文学概论2022第2次作业

文学概论2022第2次作业

文学概论第2次作业一.单选题(共10题,25.0分)1、文学创作是人“按照( )的规律来建造的”的特殊精神生产。

•A、艺术•B、生活•C、科学•D、美我的答案:D得分:2.5分2、艺术通感与( )有关。

•A、抽象•B、评价•C、想象•D、认识我的答案:C得分:2.5分3、《文赋》的作者是( )•A、苏轼•B、王国维•C、李白•D、陆机我的答案:D得分:2.5分4、文学风格是作家的创作( )的体现。

•A、个性•B、思想•C、精神•D、语言我的答案:A得分:2.5分5、灵感的产生首先依赖于作家的( )。

•A、构思•B、生活阅历•C、写作习惯•D、偶然因素我的答案:B得分:2.5分6、一种创作方法的形成总是与一定的( )相联系的。

•A、方法论•B、艺术素养•D、语言习惯我的答案:C得分:2.5分7、________是旧现实主义的高峰,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最完美的阶段•A、古典主义•B、启蒙主义•C、自然主义•D、批判现实主义我的答案:D得分:2.5分8、文学欣赏以()为主要目的。

A、审美B、感受C、体验D、娱乐我的答案:A得分:2.5分9、_______是劳动到艺术的中介•A、实践•B、巫术•C、游戏•D、舞蹈我的答案:B得分:2.5分10、_______的发展为文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想象的形式和手段•A、科学••B、经济••C、生产力••D、政治•我的答案:C得分:2.5分二.多选题(共15题,37.5分)1、作家的素质和才能体现在( )等能力上•A、观察•B、想象•D、模仿我的答案:ABC得分:2.5分2、孕育作家个体性精神特性的土壤有作家的( ) •A、知识结构•B、生活环境•C、生活阅历•D、个人修养我的答案:BCD得分:2.5分3、作家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有( )•A、实践经验•B、理论经验•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我的答案:CD得分:2.5分4、艺术思维的基本特征有( )•A、艺术想象的形象性•B、艺术想象的自由性•C、艺术想象的可感性•D、艺术想象的创造性我的答案:ABD得分:2.5分5、浪漫主义具有( )特征•A、幻想大胆•B、情节离奇•C、夸张奇特•D、情感强烈我的答案:ABCD得分:2.5分6、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 )地描写现实•A、真实•B、历史•C、具体•D、形象我的答案:ABC得分:2.5分7、西方现代主义强调表现( )要素。

江苏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考作业二

江苏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考作业二

单选题1. 文学语言具有()三种审美特征A 舒适性的阅读体验B 语境化的意义呈现C 蕴藉性阅读效果D 陌生化的形式追求2. 汉语形象的互文性的主要类型有以下()三种。

A 双重指向现象B 秘响旁通现象C 跨体语言现象D 古语今用现象3. 关于书面语和口语不同的审美功能,以下说明正确的是()。

A 口语和书面语是不同的写作方式,但是是相同文化形象的修辞方式。

B 一个人在写作时使用书面语,就意味着将自我想象为一个有理性,充满权威感的社会角色;而使用口语写作,则意味着一个感性的私人的角色定位。

C 所谓书面语,是指用于书写的语言;所谓口语是指用于日常交谈的语言。

D 书面语语法规范,用词准确、简洁;口语则较为自由随便,用词比较通俗。

4. 文学形象是读者在文本修辞的感染过程中经由想象和联想而生成的生活图景,主要有()三种形态。

A 文学意象B 文学意境C 文学想象D 文学典型5. 诗歌的基本特征有()。

A 语词凝练新奇B 形象鲜明生动C 结构跳跃简约D 情感浓郁强烈简答题1. 名词解释:文学意象文学意象是文学形象的一种高级形态,是以暗示、说理或含混方式塑造的文学形象。

所谓意象也就是表意之象,具有特定的哲理意味或观念内涵,即具有象征性特点。

2. 名词解释:文学意境文学意境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象,是通过读者的感会于心,以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方式呈现的,具有韵味无穷的阅读特点的审美画面。

也就是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意象的空间。

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审美范畴,也是我们民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3. 名词解释:文学典型文学典型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象,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和事物的形象。

典型一般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作品中人物的典型性,它的性格特征和艺术魅力都是通过“卓越的性格刻画”来实现的,在人物塑造时处于艺术表现的中心地位。

4. 举例简要说明文学意象的象征性内涵作为一种表意的形象,意象的基本内涵是象征的。

国家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章节测评二(第4章—第6章)

国家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章节测评二(第4章—第6章)

国家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章节测评二(第4章—第6章)标签: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1.所谓陌生化,也就是蕴涵或说创生了特定( )体验的文学语言形式。

A. 生命2.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

“陌生化”一词,是俄国()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D. 形式主义3.“互文性”也是语言之间的一种关联关系,是和其他()中的语言产生关系。

D. 文本4.文学文本中的语言与()是相互维系不可分割的。

C. 意义5.文学语言不是以信息的传达为重要目标,而是要显现自身的。

D. 形象6.对于杂语文本而言,往往是各种语言形态,如()和文学语言等,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后进入文学文本。

口语、土语、方言、书面语7.正如萨丕尔所言:“每一个语言本身都是一种集体的表达艺术。

其中隐藏着一些审美因素()是不能和任何别的语言全部共有的。

A. 节奏的;C. 象征;D. 形;态E. 语音的8.文学语言比普通语言更依赖()。

B. 文本语境;D. 文化语境9.文学语言塑造审美现实的功能,造就了它在()方面的独特之处。

A. 形式安排;C. 意义生成;D. 阅读效果10.语言是由声音或文字构成的一种表情达意的(),它成为人类交际最为重要的工具A. 符号系统11.语境化特征还表现在,文学语言的组织形式根据语境中的()效果来调整。

C. 感染12.在文学文本中,语言的美是文本美的()体现。

C. 现实13.蕴藉性其次表现为意义的()维度。

B. 多层14.语言学上的“文学语言”,指的是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

它通常与()相对,是一定社会和教学情境中的标准语言形态。

A. 土语;D. 口语15.文学语言比普通语言更依赖()。

C. 文本语境;D. 文化语境16.作为一种表意的形象,意象的基本内涵是()。

C. 象征的17.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D. 朦胧性18.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文学意象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貌。

电大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考任务精选章试题和答案

电大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考任务精选章试题和答案

2019年电大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考任务1-9章试题和答案“文学概论”章节测评(第一章)(本次测评覆盖第一章的内容,请在学完第一章后完成本次测评,要求第2周以前完成。

本次测评包括:单项选择题5道,每小题0.2分,共计1分;多项选择题4道,每小题1分,共计4分;满分为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分,每小题0.2分)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文学B.诗学C.佛学D.神学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A.文化论B.信息论C.意志论D.反映论3.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A.文章和博学B.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一切语言性符号D.语言性艺术4.文艺摹仿说以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康德D.德谟克利特5.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A.表现论B.信息论C.意志论D.反映论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A.文学即文章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D.文学即博学2. 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

A.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B.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一般情感的表现C.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D.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3.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和观众。

A.作品B.艺术家C.语言D.情感E.符号4.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

A.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B.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C.强调文学是对宇宙万物的再现D.主张文学是为愉悦服务的E.主张文学是为教育而从事的摹仿“文学概论”章节测评(第二章)(本次测评覆盖第二章的内容,请在学完第二章后完成本次测评,要求第4周以前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020007
课程名称文学概论
评阅教师
第二次任务
共三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江苏开放大学本科
《文学概论》形考书面作业之平时作业(2)
1、口语媒介就是最早的一种文学媒介,其特点有:一就是简便快捷 ,二就是与身体语言与原始礼仪相伴随,三就是真切生动 ,四就是不易保存。

口语媒介往往有两种形态:一就是歌谣 ,二就是流言。

2、单就中国文学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文学媒介经历了五个阶段: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与网络媒介。

3、现存可识的汉字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大约 30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

4、文学语言具有三种审美特征: 陌生化的形式追求、语境化的意义呈现、与蕴藉化的阅读效果。

5.汉语形象的互文性的主要类型有: 跨语体现象、古语今用现象、与秘响旁通现象。

6.文学媒介的特点表现为四个方面: 涉义性、物质性、与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大众媒介及其表现形态特点
答: 大众媒介通常指的就是中间插进的用以重复或传布信息符号的机器与有编辑人员的诸如报纸或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的传播渠道。

简单点说就是向大量受众传递信息或娱乐节目的各种现代传播形式的统称,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电影,录音带等。

2、简要说明语言在文学中的角色
答:
(一)语言就是文本的物质现实
从文学文本的实际存在来瞧,文学文本就是使用语言完成,并以语言的方式存在。

因此,语言就是文学文本物质现实。

(二)语言就是意义的现实处所
意义何处有,只在语言中。

从语言与意义的关系角度瞧,文学文本中的语言就是相互维系、不可分割的。

语言成为意义所不可须臾与之分离的生长地。

文学中的意义,即就是文学文本中所流露出的情感与思想等一切东西,离开了语言,意义将不存在;文学中的语言,即就是按照可以生成某种意义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符号系统,离开了意义,语言将变得不可知。

(三) 语言再现自身
从语言的文本功能来瞧,任何写入文学文本的语言,都不就是“纯粹”的语言,而就是呈现为携带丰富的社会与文化意味的形态性语言。

因此,文学语言不仅表达意义,而且本身就成了意义的组成部分。

(四)语言就是文本美的一种现实体现
从文学的审美特性瞧,语言的美就是文学文本美的组成部分。

与语言本身构成文学文本的意义的一部分相应,语言也成了文学文本的美的组成部分。

3、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的异同
答:文学语言通过一定的比喻、拟人、拟物、对偶、通假、形容、主宾颠倒、语调语序(古代诗歌类的不同平仄)等文学手法,强调主题。

而普通语言对主题的刻画不明显。

注意提醒一句的,文学语言并不就是指古代诗歌之类,文学语言之中也有现代诗歌、语言与外国作品。

譬如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4、书面语与口语不同的审美功能
答: 书面语的使用呈现出精英主义审美的趣味;而口语的使用,则贴近世俗价值的观念认。

口语与书面语不仅仅就是不同的写作方式,而就是具有不同文化形象的修辞方式,分别生成不同的感染效果。

5.语言形象与一般文学形象的关系
答:与一般的文学形象相比,语言形象有着自身独特的存在形态与审美特征,与此同时,它也就是文学形象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文学形象就是建立在语言形象的基础之上的。

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首先要接触与理解的就就是语言的形象,并通过对这个形象的感受与领悟,最终达到对文学作品中各种形象及其意义的想象与领会。

另一方面,语言形象具有自身的意义,可以与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形成有趣味的对话关系。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一个当代作家要当众讲述一个故事,她可以选择使用哪些媒介?她该分别注意些什么?
答:一位当代作家要当众叙述一个故事,她可以选择不同媒介:如以口语媒介讲述口传故事,可能会力求叙述语言口语化、词汇生动、句式简易、使用可以唤起听众兴趣的重复性套语等,这更适合通俗听众的口味;如以手抄本媒介传输小说,可能会照顾文人读者的阅读习惯,不妨使用一些富于文采或带有个人性格的复杂词语与句式;如以机械印刷媒介大量地印行小说,可能会兼顾不同阶层读者的阅读需要,寻求“雅俗共赏”;如以电视连续剧的剧本形式去讲述,可能会注意投合“黄金档期”或“黄金时段”家庭主妇的观瞧兴趣;如以网上小说连载,则会顾及网上传输速度而力求表达简易、考虑上网的日常性而力求通俗、鉴于没有公开的编辑把关而无所顾忌地表达,同时也满足匿名的各阶层网友的私人隐秘渴望或公共领域幻想。

无论选择哪种媒介,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文本的意义及修辞效果因媒介的不同而或多或少出现差异。

2、什么就是“陌生化”?结合例子论述其主要内涵。

答:从形式安排的角度瞧,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

“陌生化”一词就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什克洛夫斯基这样写道:“正就是为了恢复对生活的体验,感觉到事物的存在,为了使石头成其为石头,才存在所谓的艺术。

艺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把事物提供为一种可观可见之物,而不就是可认可知之物。

艺术的手法就是将事物“奇异化”的手法,就是把形式艰深化,从而增加感受的难度与时间的手法,因为在艺术中感受过程本身就就是目的,应该使之延长。

”在这里,所谓“奇异化”也就就是陌生化,对于这个问题,值得注意的就是:第一,艺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可观可见之物”,而不就是“可认可知之物”。

这表明,文学语言必然与一般语言具有不一样的目的。

第二,艺术的程序技法就是将呈现出来的事物显得“陌生”,强化接受者的感受。

第三,艺术就是通过这种陌生化现实与凸现对事物的感受,因此,关键在于这种形式的安排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