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地下气库(LPG)洞室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

目前应用广泛 的弹塑性模 型主要 有 : 莫 尔一 基于 库伦 屈服 准则 的库 伦模 型 ( ol )德鲁 克一 C u mb 、 o 普拉 格 ( rc— Duk ePae) 型 、 桥 ( a r g ) 型 、 德 ( ae 模 r rgr模 - 剑 C mbi e 模 d 拉 Ld) 型 、 德一 肯 ( aeD na ) 型 等 。 摩 尔一 伦 屈 服 拉 邓 L d— u cn 模 库
挖过 程及 开 挖后 洞室 围岩 的 内力 和 变形 将 怎样 变 化 是 未知 的 , 而造 成 施 工 时 的 风 险 。有 限元 法 作 为 一 种 从 强有 力 的数值 分 析 方 法 , 已经 被 广 泛 地 应 用 于 许 多 工 程分析 与 模拟 中 [2, 11它不仅 可 以求 出土 体 中各 点 的应 -
地下气库 ( P 洞室 围岩稳 定性 数值 分析 L G)
刘红 刘 王秀 王本洲 军 , 泉维 , 海 , 2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 部重 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 6 0 ; . 1 6 1 0 2 青岛市黄岛 区国土资源局 ,山东 青岛 2 6 0 ) 6 5 0
受压情况, 为避免 2种材料的重叠, 计算 时, 常取 1 个 很大 的法 向刚 度 系数 , 样 就 不 可避 免地 带 来 一 定 的 这 误差 ( 特别 是应 力 ) [ 。而 Dsi ea等人提 出的薄 四边形 单 元则避免了摩擦型接触面单元的这一缺陷, 可以较好的 反 映法 向变形和 切 向变形 以及 应 力的 传递 _。 因此 , 8 J 采 用德塞斯 ( e ) 四边形 单元对接触 面进行模拟 。 Ds 薄 k 接触 面 变形 的数 学 模 型 : si 元 与普 通 单 元 一 Dea单 样 在平 面问题 中有 3 应 力分 量 和 3个 应 变 分 量 。对 个 划入有厚度接触单元内的接触面和其附属 的岩土体来 说 , 形分 为 两部 分 : 变 一是土 体基 本 变形 { e }它与一 △ , 般土体的变形一样 ; 二是破坏变形, 包括滑 动破坏和接 触破坏 {e }总的变形为两者的向量叠加, : △ 2, 即 { e ={ e } △ 2 △ } △ 1 +{ e } () 8 基本 变 形 所 采 用 的 本 构 关 系 与 土 体 其 他 单 元 相 同, 其应力 应变关 系不再重 复。破坏变形对接触面上 的一点来说, 它们的变形都是刚塑性的, 即破坏前接触 面上 无 相 对 位 移 , 旦 破 坏 , 裂 或 错 动 , 对 位 移 不 一 张 相
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性方法研究

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性方法研究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性是指地下厂房洞室周围岩体的稳定性问题。
地下厂房洞室通常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储存需求,因此洞室群围岩的稳定性对于地下厂房的长期运行、人员安全和资产保障至关重要。
在研究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性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需要分析洞室群围岩的物理力学特性,包括岩石的强度、变形特性和破坏模式。
通过适当的岩石力学试验和野外观测,可以获取岩石的力学参数,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等。
这些参数对于稳定性分析和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需要考虑工程参数的影响,如洞室尺寸、埋深和周边岩性的条件。
洞室尺寸对岩体稳定性有直接影响,尤其是高宽比较大的洞室,容易导致岩体的变形和破坏。
洞室的埋深也会影响岩体的应力状态,从而影响岩体的稳定性。
周边岩性的条件决定了岩体的强度和变形特性,需要对周边岩性进行综合分析。
此外,岩体的结构面、节理和隐伏断层等地质构造的影响也需要考虑。
岩体中存在的结构面和节理体,会导致岩体的开裂和滑动,对岩体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隐伏断层的活动可能导致岩体的滑动和破坏,需要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最后,需要进行数值模拟和力学分析,包括有限元分析、离散元分析和解析方法等。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模拟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的应力-应变状态,预测岩体的破坏形态和稳定性。
数值模拟还可以进行灵敏度分析,评估不同参数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为优化设计和工程措施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性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岩石力学特性、洞室尺寸与周边岩性、地质构造和数值模拟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通过综合分析和评估,可以为地下厂房洞室的设计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其长期稳定和安全运行。
8-1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洞顶位移底鼓在岩石地下工程中,受开应力状态发生改二、地下洞室开挖所产生的岩体力学问题向新的平衡应力状态调整,应力状态的调整过程,称(redistribution of stress)。
洞顶位移底鼓由于洞径方向的变形远大于洞轴方向的变形,当洞室半径远小于洞长时,洞轴方向的变形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地下洞室问题可视为平面应变问题深埋于弹性岩体中的水平圆形洞室,其围岩重分布应力按柯西课题求解(1)柯西课题概化模型无限大弹性薄板,其边界上受到沿方向的外力作用,薄板中有一半径为的小圆孔。
x p R 弹性薄板柯西课题分析示意图pp 1.深埋圆形水平洞室围岩重分布应力以圆的圆心为原点取极坐标,由弹性理论,若不考虑体积力,可求得薄板中任一点的应力及其方向。
(,)M r θ弹性薄板柯西课题分析示意图p p若应力函数为φ22211r r r r φφσθ∂∂=+∂∂径向应力:22rθφσ∂=∂环向应力:2211r r r r θφφτθθ∂∂=−∂∂∂剪切应力:(2)柯西课题解弹性薄板柯西课题分析示意图p p边界条件:()cos 222r r b p pσθ==+()sin 22r r b pθτθ==−0b R >>()()0r r r b r b θτσ====0b R =0b R >>vσxθMvσ0R r弹性薄板pp柯西课题力学模型中极坐标轴与力的作用方向相同。
因此,需进行极角变换。
2420002423411cos22v r R R R r r r σσθ⎡⎤⎛⎞⎛⎞=−−+−⎢⎥⎜⎟⎜⎟⎝⎠⎝⎠⎣⎦240024311cos22v R R r r θσσθ⎡⎤⎛⎞⎛⎞=+++⎢⎥⎜⎟⎜⎟⎝⎠⎝⎠⎣⎦420042321sin22v r R R rr θστθ⎛⎞=−+⎜⎟⎝⎠2)由柯西课题解得到作用下圆形洞室围岩重分布应力v σ22θθπ→−2θσσ=④随着距离增大,增大,减小,并且都逐渐趋近于天然应力。
大型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及实践探讨

。建筑 与工程 0
S I N E E H O O YI F R TO CE C &T C N L G O MA I N N
20 0 8年
第 2 期 l
大型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及实践探讨
(. 1河海大 学 土木 工程 学院 江苏
冯 科锋 ’ 杨师 东 郭纹华 南京 2 0 9 ; . 1 0 8 2 中南 勘测 设计研 究 院
形情况, 得尤为重要。 显 本 文 分 析 了某 电站 地 下 厂 房 开 挖 过 程 中 的 围 岩 变 形 特 征 , 论 了 讨 围岩 支 护 的 合 理 时 间 及 重 要 性 , 类 似 洞 室 的 设 计 、 挖 提 供 有 效 的 为 开 参考 。
2 工程 概 况 .
21工 程 简 介 . 该 水 电 站 装 机 容 量 6 0 MW ,枢 纽 建 筑 物 主要 有混 凝 土 重 力 坝 、 00
影 响 。
图 1 主 厂 房 轴 线 地 质 剖 面 示 意 图
3 围岩 变 形 监 测 、 形 时 效 特 征 分 析 及 其 回 归 曲 线 . 变
3 1 形 监测 .变
图 3 M 4断商各深度围岩变形一 时间曲线 4
髑
岩 体 作 为 一种 非 线 性 介 质 . 室 开 挖 后 围 岩 中发 生 的 物 理 、 学 变 形 趋 势 会 越 来越 平 缓 . 现 了水 利 工 程 地 下 洞 室 开 挖 的 洞 室 群 效要 有 两 大 类 : 是 由岩 体 结 构 面 和 开 挖 面 组 合 形 成 一 的局 部 块 体 稳 定 性 问 题 口 另 一 类 是 由岩 体 强 度 和 岩 层 层 面 、 间 破 碎 : 层 带 或 断 层 控 制 的洞 室 整 体 稳 定 性 问 题 。 于 大 型地 下 洞 室 跨 度 一 般 较 由 大 , 深 较 深 , 以 施 工 难 度 较 高 , 开 挖 的 过程 中 , 时 掌 握 围岩 的变 埋 所 在 及
工程地质讲稿-第9章: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

地下水作用
地下水压力、渗透性等对围岩 稳定性产生影响,特别是在软
弱岩体中更为显著。
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
工程地质分析法
通过对地质勘察资料进行综合 分析,评估围岩的稳定性和可
能发生的不良地质现象。
数值分析法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围岩应 力分布、变形和破坏过程,为 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谢谢观看
重要性
围岩稳定性是地下洞室工程设计 和施工中的关键问题,直接关系 到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行 性。
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
01
02
03
04
地质条件
包括岩体的物理性质、岩层结 构、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地下
水状况等。
洞室设计
洞室的跨度、形状、埋深、支 护方式等设计因素岩的扰动程度和 支护结构的及时性有直接影响
控制地下水压力
设置排水系统
在洞室周边设置排水系统,以降 低地下水压力和防止涌水。
采取止水措施
在洞室周边采取止水措施,如注 浆、粘土填塞等,以防止地下水
渗入。
合理选择施工方法
根据地下水压力情况,选择合适 的施工方法,如逆作法、分部开 挖法等,以减少对围岩稳定性的
影响。
监测与预警系统
设置监测点
在洞室周边设置监测点,对围岩位移、变形、应 力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工程地质讲稿-第9章地下洞室围岩 稳定性
目录
•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概述 • 地下洞室围岩应力分析 • 地下洞室围岩破坏模式与机理 • 提高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措施 •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工程实例
01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概 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是指围岩在 一定时间内保持其自身结构完整 性和稳定性的能力。
围岩稳定性评价总结

◈
◈
(5)长引水隧洞的水力学问题研究
长引水隧洞水力过渡过程的试验研究;研究长引水 隧洞不衬砌或喷砼段减少糙率的措施;长引水隧洞 调压室的设计。
补充:洞室位址选择的地质论证
一、围岩稳定性分析 地 质 方 面 影 响 因 素 岩性-影响洞室稳定性最基本的因素 岩体结构-对岩体变形破坏起控制作用 天然应力状态-取决于垂直洞轴的水平应力 σH、天然应力比系数λ 地质构造-关注断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 褶皱轴部 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围岩应力状态及围岩强度
建筑物特性--
施工方法--
调整与再分配。
支护方法— 临时支护、永久性支护;半衬、全衬。
影响—围岩中的应力重分布→变形→围压稳定性。
二、洞室位址选择论证
按工程特点与设计要求,考虑岩性、构造、地
形、水文等因素综合评判。
无需衬砌 自稳性好 易施工
选择稳定性好的岩体→
1、地形-
洞口-山体厚、施工条件好,岩坡 陡壁;避开地表径流;避开可能滑 动的坡体;避开断层破碎带。
第四章 地下工程
4.6 围岩稳定性评价
第四章 地下工程
第1节
概述
第2 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第6节 第7节
围岩应力分布
围岩变形破坏 围岩分类 围岩压力 围岩稳定性评价 地下工程超前预报
第6节
围岩稳定性评价
围岩稳定性是地下建筑工程研究的核心 一般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进行。
2、岩体结构⑴ 岩体性状-
对岩体变形破坏起控制作用。
松散结构及碎裂结构岩体稳定性最差;薄层状岩体次之; 厚层状岩体稳定性最好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综述

问题,然而,由于岩石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的岩土体材料,一 般均具有非线性、非连续性、非均质及多相性等特点,尤其是天 然岩体,由于其赋存的特殊性,它被各种地质构造(如断层、节 理、层理等)切割成既连续又不连续的形态,从而一般均形成一 个从松散体到弱面体再到连续体的材料序列,而且,天然岩体所 涉及的力学问题是一个多场(应力场、温度场、渗流场)、多相 (气相、固相、液相)等影响下的复杂耦合问题,再加上工程开 挖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致使许多情况下,我们不能获得较为准确 的力学参数和本构模型。“力学参数和本构模型不准”已成为岩 石力学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瓶颈”问题。
值或变形速率判据用于软弱围岩往往时效不佳,根据牛顿运动 定律,物体从运动转变为静止状态的必要条件是,加速度由负 值渐趋为零。因此,围岩稳定性判据应以加速度为主,辅以变 形值或变形速率,据此提出了变形速率比值判据。
然而采用不同的失稳判据得到的稳定安全度一般是不相同 的,如何建立一个具有理论基础的、可得到唯一解的失稳判据 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2存在的问题21参数及本构岩石力学参数和本构模型是岩石力学研究中最核心的两个问题然而由于岩石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的岩土体材料一般均具有非线性非连续性非均质及多相性等特点尤其是天然岩体由于其赋存的特殊性它被各种地质构造如断层节理层理等切割成既连续又不连续的形态从而一般均形成一个从松散体到弱面体再到连续体的材料序列而且天然岩体所涉及的力学问题是一个多场应力场温度场渗流场多相气相固相液相等影响下的复杂耦合问题再加上工程开挖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致使许多情况下我们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力
传统的岩石力学理论是以岩石的加载试验(包括室内及现 场原位试验)为基础,引入成熟的弹塑性理论等建立起来的而 地下洞室岩体开挖后的实际情况是以卸荷为主,且往往有较大 的拉应力区出现。显然传统的岩石力学理论统一采用加载试验 获取的岩体力学参数,应用适合于加载情况的力学分析软件进 行分析与计算,得到的变形及稳定分析结论与现场的实际情况 必然有巨大区别,甚至连趋势都无法反映[4]。
工程地质 第七章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处围岩的应力降低,加之新开裂处岩体在 水和空气影响下加速风化,岩体向洞内产 生塑性松胀。这种塑性松胀的结果,使原 来由洞边附近岩石承受的应力转移一部分 给邻近的岩体。因而邻近的岩体也就产生 塑性变形。这样,当应力足够大时,塑性 变形的范围是向围岩深部逐渐扩展的。由 于这种塑性变形的结果,在洞室周围形成 了一个圈,这个圈一般称为塑性松动圈
机理:破碎、松散岩体在重力、渗压、动荷载作用下产生塌落 产生条件:
1) 断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槽状、囊状风化带、溶洞堆积物; 2)多位于洞顶→边墙.
溶洞堆积物
⑸松软岩体
局部塌方
表现形式:内鼓、缩径、局部挤出、剪切、滞后性。 机理:塑性变形、膨胀、流变、蠕变。
产生条件:
1)岩性软弱:形成年代新、胶结差;
—— 松软或破碎岩体
r
工程类比法
7.4 围岩工程地质分类
BQ的分类方法在第四章已经介绍过了。 在这具体提出修正系数的取值
[BQ]=BQ-100(K1+K2+K3)
指:未对洞壁采取任何支护措施,围岩由变形发展至 破坏的时间
式中:t切向拉应力,切向压应力,Rt围岩的抗拉强度,Rb饱和抗压强度
•围岩的抗剪强度是否适应围岩的剪应力。 例:如图
K
F T
洞顶块体Q1和洞壁块体Q2的稳定性系数分别为
K 2(c1l1 c2l2)(ctg ctg)/ L23
K (Q2 costg4 c4l4 ) / Q2 sin
情况的工程 隧 洞 分 类●
无压隧洞(承受围岩压力、外水压力)
⑵ 弹性抗力 —— 一般指有压隧洞冲水后,围岩在内水压力作用 下产生压缩变形的同时对衬砌所形成的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在进行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1.岩层的力学性质:岩层的力学性质是岩石稳定性的基础。
要进行稳
定性分析,首先需要获取岩层的力学参数,如岩石的强度、弹性模量和剪
胀性等。
通常可以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调查和实测等方法获得这些参数,
或者借助已有的类似工程的资料进行评估。
2.地下水:地下水是地下洞室稳定性分析中重要的一项因素。
地下水
对围岩的稳定性产生的主要影响是增加孔隙水压,降低岩层的有效应力,
促使岩体产生破坏。
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对岩层的影响,包括水位
高度、水质状况、渗流特性等。
3.岩体结构:岩体的结构对于岩层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岩体的结构
主要表现为节理、裂隙、岩体层理等。
这些结构特征对洞室的稳定性有直
接影响,形成控制洞室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进行稳定性分析时,需要对岩体的结构特征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进行模拟。
4.洞室开挖方式和支护措施:洞室的开挖过程和支护措施对围岩稳定
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开挖过程中,洞室周围会受到剪切应力和变形等影响,进而对围岩稳定性产生影响。
因此,在稳定性分析中需要考虑洞室开挖方
式和支护措施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岩体应力场和支护材料。
在进行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时,常用的方法包括力学分析法、数
值模拟法和现场监测法等。
力学分析法通过分析力学参数和地质参数,计
算岩体的稳定系数,从而评估围岩的稳定性。
数值模拟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或边界元方法,模拟洞室周围围岩的变形和破坏过程,预
测洞室的稳定性。
现场监测法是指通过安装监测点,对洞室周围的围岩变形和破坏进行实时监测,从而评估围岩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只有充分了解地下洞室周围的地质和力学条件,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模型,才能有效评估围岩的稳定性,并制定出合理的支护措施,确保地下洞室的安全和持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