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的应用及优势分析

合集下载

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在电影放映中的应用

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在电影放映中的应用

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在电影放映中的应用【摘要】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在电影放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从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的发展历程、优势、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化的转变,极大地提升了电影放映的质量和效率。

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在影院和院线放映中的应用丰富多样,为观众带来更加震撼和沉浸式的视听体验。

未来,数字电影放映技术还将不断创新,为电影行业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对电影放映行业的影响深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将持续推动电影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电影放映、发展历程、优势、影院、院线、未来发展方向、影响、广泛应用、机遇与挑战。

1. 引言1.1 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在电影放映中的应用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在电影放映中的应用是电影放映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电影放映技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胶片放映方式,成为影院和院线放映的主流方式。

数字电影放映技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电影内容传输到放映设备上,使得画面更加清晰,声音更加震撼,观影效果更佳。

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电影的观赏体验,也为电影院带来了更多的经营和营销机会。

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的应用还为影院放映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景进行调整和设置,提高了放映效率和节约了成本。

数字电影放映技术还为影院提供了更多的内容选择和播放方式,可以根据观众喜好和市场需求进行定制化放映,吸引更多观众的到来。

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在电影放映中的应用对电影放映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带来了更好的观影体验和更多的商业机会,同时也为电影放映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的应用将会持续发展并发挥更大的作用。

2. 正文2.1 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的发展历程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

在这个时代,数字技术开始在电影制作和放映领域崭露头角。

制作数字电影

制作数字电影

制作数字电影数字电影的制作是当今电影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采用了先进的数字技术,为观众呈现出更加精彩、逼真的视觉效果。

本文将介绍数字电影的制作流程、所需的技术设备以及数字化带来的优势。

一、数字电影制作流程1. 剧本创作:数字电影的制作从剧本创作开始。

编剧通过创作故事情节和对话,为电影打下基础。

2. 预制:在数字电影制作中,预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它包括了场景设置、角色设计、道具设计等。

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以往难以想象的特效场景和角色设计。

3. 拍摄:数字电影的拍摄与传统电影有很大的不同。

数字摄像机可以记录高质量的图像,同时还可以进行实时调整、特效添加等操作。

4. 后期制作:数字电影的后期制作是整个制作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后期制作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影像进行处理、添加特效、修补镜头等。

最终形成的数字影像可以呈现出非常逼真的效果。

5. 发行与放映:数字电影从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发行和放映。

数字放映技术可以将电影以数字形式传输到电影院,观众可以通过数字放映设备观看到高质量的数字影像。

二、数字电影制作所需技术设备1. 数字摄像机:数字电影制作需要使用高清晰度的数字摄像机来进行拍摄。

这些摄像机具备了较高的分辨率和动态范围,可以记录到更多的细节和色彩。

2. 数字调色:数字电影制作中的色彩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数字化的调色工具,可以对影像的色彩进行调整,增加影片的艺术效果和表现力。

3. 特效制作:数字电影中的特效制作需要使用专业的特效软件和硬件设备。

特效师通过这些工具可以制作出逼真的特效场景,为影片增添视觉冲击力和创意元素。

4. 美术设计软件:数字电影的制作需要使用各种美术设计软件来进行场景、角色、道具等的设计。

这些软件可以帮助美术师实现他们的创意,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三、数字化带来的优势数字电影的制作带来了许多优势,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1. 视觉效果的提升:数字电影制作使用了高清晰度的摄像机和特效技术,可以呈现出更加逼真和震撼的视觉效果,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和观影体验。

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在电影放映中的应用

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在电影放映中的应用

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在电影放映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已经成为当今电影放映的主流技术之一。

与传统的胶片放映技术相比,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具有许多优势,如更清晰的画面、更广阔的色彩空间、更简便的操作流程等。

在电影放映中,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提升了影片的画面质量,还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观影体验。

本文将探讨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在电影放映中的应用,并对其优势和未来发展进行分析。

一、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的优势1. 更清晰的画面相比传统的胶片放映技术,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够呈现更加清晰细腻的画面。

数字放映技术采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图像传输和显示,大大提高了画面的质量和清晰度,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更加真实和生动的影像效果。

2. 更广阔的色彩空间数字电影放映技术能够呈现更广阔的色彩空间,使影片中的色彩更加饱满和绚丽。

在数字放映技术下,影片的色彩表现更加真实自然,能够更好地还原摄影师的视觉意图,为观众呈现更加丰富的视觉享受。

3. 更简便的操作流程相比传统的胶片放映技术,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具有更加简便的操作流程。

数字放映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操控和自动化放映,大大提高了放映的效率和准确性。

数字放映技术还能够进行远程升级和维护,使影院的设备管理更加便捷。

4. 更丰富的放映内容数字电影放映技术能够实现更加丰富多样的放映内容,如3D电影、4K高清电影、VR 影片等。

数字放映技术不仅能够让观众在视觉上感受到更加震撼的影像效果,还能够为影院带来更多的收益和发展空间。

1. 电影院放映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已经成为电影院放映的主流技术之一。

越来越多的电影院采用数字放映设备进行电影放映,提升影片的画面质量和观影体验。

数字放映技术使影院放映变得更加简便高效,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

2. 影视制作数字电影放映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影视制作领域。

许多电影制作公司和电影院使用数字放映技术进行电影的后期制作和放映,提高了影片的制作质量和技术水平。

浅析数字时代电影发展的技术与艺术论文

浅析数字时代电影发展的技术与艺术论文

浅析数字时代电影发展的技术与艺术论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以视听享受为主的消费时代,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不仅是了解剧情,用眼睛来看,更多的观众是在感受电影,享受电影。

数字时代电影技术的发展给电影带来了一系列的改变,满足了大众对电影艺术的需求,各种数字特效的运用也成为好莱坞独霸全球电影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

换言之,进入数字时代,新的电影技术的注入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视听体验和观影感受。

因此,数字时代,电影技术与艺术的链接更加紧密。

1电影领域的数字化变革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电影既承载并发扬了戏剧艺术的叙事特征,同时又发展了电影艺术本身的特点――利用电影独特的视听表达创造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

尤其在视觉表现方面,电影用于呈现视觉奇观的这一特点,随着影视制作技术和电影放映技术的数字化发展,被不断地突出、放大。

(1)对电影制作方式的革新。

在数字技术介入电影制作之前,电影从拍摄到剪辑到配光调色乃至声音制作,都是另一番工作模式,可以用线性的、难以修改的和代价高昂的来形容概括。

在过去这一二十年的数字化变革之中,几乎所有电影制作环节都被数字化更新了,最为突出的就是用电脑实现特效镜头的制作。

曾经,摄影机是电影获取画面的唯一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即便电影中出现奇幻的视觉效果,也是通过实体模型、洗印合成、电子特技等手段来完成,能够实现的视觉效果非常有限。

数字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传统电影特效能做到的,它可以做得更好、更完美;传统电影特效不能做到的,它更可以出色完成。

计算机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计算机参与电影特效的制作表现为:一是起控制作用,控制着用来辅助产生画面的装置,用以拍摄特殊的画面或进行合成。

(2)对现代放映技术和影院环境的革新。

数字技术在改变电影制作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电影的放映方式。

1995年美国哥伦比亚公司的电影院播放了运用数字技术制作的电子拷贝,数字影院应运而生,标志着电影已经可以不再依赖于胶片就能够和观众见面。

“电影放映技术的发展与影响:从胶片到数字化

“电影放映技术的发展与影响:从胶片到数字化

“电影放映技术的发展与影响:从胶片到数字化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和娱乐媒介,在过去几十年间经历了巨大的技术变革。

其中一个关键的技术领域是电影放映技术,特别是从胶片到数字化的转变。

这一转变不仅对电影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观众的观影体验带来了重要的改变。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放映技术应运而生。

数字放映技术通过将电影内容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和传输,取代了传统的胶片放映方式。

这一转变带来了许多优势。

数字存储媒介更加稳定耐用,不易受损,减少了胶片维护和修复的成本。

数字放映还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画面和音效,大大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

一、研究意义电影行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产业,对于社会的娱乐、教育和文化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影放映技术经历了从胶片到数字化的转变。

这一转变不仅为电影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对观众的观影体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对电影放映技术从胶片到数字化的转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首先,通过了解电影放映技术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电影行业的变迁和发展,并为未来的趋势提供预测和评估。

其次,研究电影放映技术转变的影响,可以帮助电影制片人和放映院线更好地理解观众需求和期望,提供更符合观众口味的电影体验。

最后,本研究还可以为相关产业和决策者提供参考,推动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二、胶片放映技术的发展1.胶片放映的历史与演变胶片放映起源和早期发展:胶片放映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当时,电影还是以单幅连续拍摄的方式呈现,通过将每一帧胶片逐个滚动播放来实现动画效果。

黑白胶片、彩色胶片的出现与应用:20世纪初,黑白胶片开始被广泛采用。

随后,彩色胶片的出现使电影表现更加丰富多彩,并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接受。

胶片规格的演变和标准化:为了提高放映效果和降低成本,胶片规格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和标准化。

从35mm胶片到70mm大银幕投影,不同规格的胶片适用于不同场景和需求。

深度分析数字3D立体电影技术

深度分析数字3D立体电影技术

深度分析数字3D立体电影技术【关键词】数字3d电影;电影技术;分析随着数字电影行业的稳健发展,数字3d电影的发展也日益成熟,近年来国际上推出的十几部数字3d大片所带来的超高票房也为制片公司继续发展3d数字电影带来了信心。

立体电影的发展由来已久,但是传统立体电影技术大都存在着制作复杂、成本高和准确度低等诸多问题。

近年来,在数字3d电影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群众广泛接受度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制片商开始重视和开发数字3d立体电影,为数字3d立体电影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持和准备。

1.立体电影的原理在观察物体时,人的左眼和右眼能观察到景物左右两侧的细节并形成视网膜上对应的二维图像,视网膜将二者进行复现以后,就得到一个完整的立体图像[3]。

人眼观察物体后由二维图像转变为三维立体图像的过程就是立体电影的模仿过程:在记录下左右眼首先形成的单眼图像并通过放映机同其他放映立体图像的设备将其放映出来后,在大脑的复现下,观众看到的单眼图像就会成为三维图像。

因此,在技术层面上,立体电影就是要实现屏幕左右分别放映图像并对应映入视者眼睛的过程。

2.传统立体电影的放映技术胶片立体电影的拍摄方法就是将左右影像记录在左右两片胶片上,而放映胶片立体电影遵循的原则则是将立体画面分别放映至屏幕,让观众的左右眼接触到不同影像。

近百年来,为了更好的将立体电影呈现在观众面前,人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下面就是两种应用最为广泛的立体电影放映技术。

2.1偏振技术在放映传统胶片电影时,实现立体电影效果最常用到的就是线偏振眼镜。

物理学方面的很多书籍和基础电影技术的介绍里面都有详细介绍过偏振原理,这边就不再一一介绍。

但是,使用偏振眼镜也有其局限性,那就是:偏振眼镜的轻微偏转都会对立体画面产生影响。

正常情况下,使用偏振眼镜能够使让观众的左右眼分别见到最光亮的左右画面,但是一旦偏振眼镜发生了偏转,其偏转越多,观众左右眼接受到的干扰光线就会越多,立体画面的呈现效果也就越弱,观众出现头晕不适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强[3](如图1 所示)。

3d电影的拍摄和放映利用的视觉原理

3d电影的拍摄和放映利用的视觉原理

3d电影的拍摄和放映利用的视觉原理3D电影的拍摄和放映利用的视觉原理。

3D电影作为一种新颖、引人入胜的电影形式,已经成为现代电影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利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视觉原理,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视听体验。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3D电影的拍摄和放映利用的视觉原理,以及这些原理对电影制作和观影体验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3D电影的拍摄原理。

在拍摄3D电影时,通常会使用两台摄像机同时拍摄同一场景,它们的位置和角度略有不同。

这样,通过后期制作,可以将这两个视角合成为一个立体图像。

这种立体图像可以给观众带来更加真实的观影体验,因为它模拟了人眼在现实世界中的立体视觉。

而这种立体视觉的效果正是基于视差原理的,即通过两只眼睛在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产生的差异,从而使我们能够感知到物体的深度和立体感。

除了视差原理,3D电影的制作还利用了透视原理。

透视是指物体在远处时看起来较小、在近处时看起来较大的视觉效果。

在3D电影中,通过合理设置镜头焦距和景深,可以使观众在观影时产生逼真的透视效果,从而增强了电影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在3D电影的放映过程中,观众通过佩戴特制的3D眼镜,可以将电影屏幕上的立体图像转化为立体视觉。

这些3D眼镜通常采用了偏振光或者红蓝光的原理,通过过滤掉特定方向的光线,使得观众的左右眼分别接收到不同的图像,从而产生立体感。

这种原理也是基于人眼的工作原理,因为人眼的左右眼分别接收到不同的光线,通过大脑的处理,产生了立体视觉。

除了视差和透视原理,3D电影的制作和放映还利用了光影原理。

通过合理的光影效果和立体效果的结合,可以使电影中的场景更加生动、栩栩如生。

观众在观影时,会感受到立体图像中光影的变化,从而增强了电影的真实感和沉浸感。

综上所述,3D电影的拍摄和放映利用了视差、透视和光影等视觉原理,通过这些原理的运用,为观众带来了更加真实、震撼的视听体验。

同时,这些视觉原理也为电影制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创作空间,使电影艺术得以不断发展和创新。

数学与电影数学在电影特效和场景设计中的应用

数学与电影数学在电影特效和场景设计中的应用

数学与电影数学在电影特效和场景设计中的应用数学在电影制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电影特效和场景设计方面。

通过精密的数学计算和建模,电影制作团队能够创造出逼真的视觉效果,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电影带来的奇妙体验。

本文将探讨数学在电影特效和场景设计中的应用,以展示数学在现代电影制作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一、数学在三维建模中的应用在电影制作中,三维建模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而数学是三维建模的基础。

通过数学几何学的原理,电影制作团队可以精确地构建和渲染出各种角色、场景和特效。

例如,在创作一个逼真的恐龙场景时,制作团队需要利用数学的曲面和体积计算方法来表现恐龙皮肤的纹理和肌肉的运动,从而增强视觉效果。

此外,数学中的线性代数和矩阵运算也被广泛运用于三维建模中。

通过矩阵变换和线性插值等技术,电影特效团队能够实现镜头的平滑过渡和物体的形变效果,为电影画面增添动态感和戏剧张力。

二、数学在光影效果中的运用在电影制作中,光影效果是塑造画面氛围和情绪的关键因素之一。

数学在光影渲染中的运用可以使电影画面更加真实和引人入胜。

利用数学中的光线追踪算法和蒙特卡洛方法,制作团队可以精确计算光线的传播路径和反射折射过程,实现真实世界中光线的效果,例如反光镜效应和透光材质的表现。

此外,数学的色彩理论和视觉感知原理也被应用于电影光影设计中。

通过对光线的颜色、亮度和饱和度进行精准控制,电影制作团队可以打造出生动、绚丽的视觉效果,为电影故事增添情感色彩和表现力。

三、数学在特效动画中的发挥特效动画是现代电影制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数学的运用使特效动画更加逼真和令人惊叹。

通过数学模拟物理力学和流体力学,制作团队可以实现火焰、水流、爆炸等特效的逼真表现,使电影画面更具冲击力和视听效果。

此外,数学中的概率统计和随机过程也被广泛运用于特效动画中。

通过随机粒子系统和质点动力学等技术,电影特效团队能够模拟自然界中复杂的物理现象,如雨滴的飘落和烟尘的蔓延,为电影注入更多生机和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的应用及优势分析
作者:金建刚
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35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整体技术的提高。

立体电影技术并非新技术,其胶片时代的历史已达70多年,只是由于制作成本高、技术复杂、容易引起眼疲劳等问题发展比较受限。

随着数字电影技术的日渐完善,数字立体电影的发展突飞猛进。

政策的支持和大量资金投入,促进了数字立体电影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应用;优势分析
0引言
随着数字影院的技术日趋成熟和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国际上推出了数字立体(3D)电影并得以快速发展,已成为近期电影行业的最热门话题,并被国内外专家认定为电影工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我国近几年来也一直紧跟国外数字立体电影技术和商业运行的进展,并实行了数字立体放映系统的技术。

1数字立体电影技术的原理与不足
立体电影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用一对平行排列的镜头同时对同一物体拍摄,在放映过程中则通过两个放映机,同步对两个摄影机拍下的两组胶片进行放映,使有略微差别的两幅图像在银幕上重叠。

当然,仅仅依靠这些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要看到清晰立体的成像还必须根据光学原理放映时在放映机前面安装偏光设备,对光源射出的光波振动方向进行过滤。

在专业立体眼镜的配合下,当这两束偏振光投射到银幕上再反射向观众时,观众便能看到成像,而这种成像是有定性的,即左眼只能对左机映出的画面精确捕捉,右眼只能对右机映出的画面精确捕捉。

观众所看到的立体感很强的图像,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实现的。

2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的应用及优势分析
2.1数字技术简化了立体影片制作工艺制作
胶片立体电影因为要处理两条同步的负片,因此不论是剪辑还是洗印都费时费力,还容易出错,所以愿意制作胶片立体电影的人不多。

现在数字技术的应用大大简化了立体影片在后期制作时剪辑、特效、配光调色等方面的工序,而且如果是制作动画立体影片,还可以利用数字技术虚拟另外一个摄影机,用一条影片的内容就可生成两只眼对应的影片。

但是拍摄真人实景立体影片在摄制方面依然存在较大的难度,不过国际上已经有许多人在尝试用数字摄影机于拍摄立体电影和,相信真人实景拍摄的数字3D影片将很快面世并逐渐增多。

2.2立体电影技术在影院的兴起,使观影体验的上限被拉高
当前大环境正盛行体验式消费,对电影技术和特效来说,这种新的影院观影体验促使人们对其要求越来越高,是推动其不断发展的方式之一。

但立足我国近年来的很多国产电影来看,在技术和特效方面十分粗糙,其制作环节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诟病。

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在于国内电影制片环节的技术并没有跟上当前电影放映技术和观影环境不断更新换代的步伐,这些影片技术已经落后于当前的新型影厅设备。

国内从事电影特技特效制作的企业在寻求生存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自己与国际立体电影制作理念和技术方面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

国产数字立体电影技术要想在未来的发展中追上并超过其他电影强国,首先应该在立足技术的同时加强艺术的融合。

其次,在电影创作观念上也必须有一定创新,尤其是导演,不能仅仅将电影观念停留在电影特效的模糊意识上,而应在引领电影技术的同时向着电影创意前进。

最后,电影评论家和研究者应该促进电影评论方式的改变,一个好的电影评论家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科学意识,在着重电影的思想观念、艺术风格和视听语言的评判之外,还应该加深对数字立体电影技术的评判,为电影提出全方位的中肯意见,推动电影艺术和技术各方面的发展。

2.33D放映光效率比较高
经实践验证发现,偏振技术光效率高达25%以上。

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项。

首先在通过线偏振技术进行3D电影放映时,必须保证偏振镜在放映机镜头前的位置准确;观众在带线偏振眼镜欣赏数字立体电影时,应当保证眼镜始终保持水平状态,若眼镜同银幕水平角大于20°,那么数字立体电影的画面感将会下降,同时也可能引起观众的不适。

而圆偏振则不同,其光线的区分是以旋转方式为依据,因此在观众在戴上圆偏振眼镜时,即使眼镜同银幕水平之间存在夹角,也不会发生显著的重影问题,不会影响观众观看。

2.4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的特点
数字立体放映技术所使用的系统主要有4类:通过圆偏振技术使光束通过Z屏投射、使用需佩戴专业眼镜的Real-D系统;通过同步转换器、信号发射器以及立体眼镜运行的XPAND系统;制造成本较高,通过滤光轮装置与同步控制器运行,需佩戴滤光眼镜的杜比立体系统;通过圆偏振技术运行,占地面积较大、使用需佩戴圆偏振眼镜的Masterimage系统。

数字立体放映技术因为利用线偏振分光原理、液晶开关技术、圆偏振光分光技术及光谱分光技术而具有感官性、视听性、稳定性和清晰性的特点。

较之旧式电影放映技术,数字立体放映技术的视觉、听觉效果更加真切生动,能够给观众达到身临其境的震撼效果。

数字立体放映技术图像清晰度和分辨率都非常高,画面效果稳定逼真,声音音质在传递给观众时不会出现失真现象,与画面同步性几乎达到完美。

数字立体放映技术在使用时避免了对胶片进行复制的过程,将更原始的影像和图像传递给观众,将放映质量和听觉效果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为电影播放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与技术。

2.5Real-DZ屏技术
通过对Real-D专利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可知,Real-D公司对涉及到Real-D技术相当重视。

下面将对Z屏技术和XL系统原理进行介绍。

Real-D系统基本应用技术为圆偏振技术,3D同
步控制器、Z屏、圆偏振眼镜共同构成了Real-D系统的辅助设备,而系统中核心部分是Z屏
装置,该装置利用固定支架固定镜头正前方的位置,待进行3D电影放映时,放映光束会经Z 屏再投放到金属银幕上。

从光学理论角度分析,线偏振光只需通过25%的薄片就可以成为椭圆偏振光,而若线偏振光同25%波片0轴之间的夹角成45°时,光纤则转化为原偏振光。

而45°角形成可以通过两种方式。

通过这两种成角方式可以产生两种圆偏振光,即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

圆偏振光偏振方向是有规律的,同时左旋和右旋偏振光之间的不存在较强的影响关系,因此旋转角度不会对其通光特性和阻光特性产生影响,使得观看效果提升比较明显。

2.6SONY推出4K3D单机放映机
SONY公司在推出的4K放映机不具备单机放映3D电影的功能,但是由于它具有了4K分辨率的基础,所以SONY公司经过对它改型,与Real-D公司合作生产出3D电影放映机,它
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双放映镜头,分别把3D影像的左画面和右画面投向银幕。

它的左、右图像采用圆偏振技术。

所以放映时要使用高增益金属幕,观众佩戴价格低廉的圆偏振眼镜。

在4096×2160的区域内划分出两个2048×1080的区域。

当然,如果节目源是2578×1080的宽银幕格式的,它也能放映出来,但目前普通3D的格式一般是1998×1080,所以在放映3D
电影时,SONY的4K-SXRD芯片只使用了部分区域。

灰色区域为4K画面的成像面积,而放
映数字3D节目时,左、右眼的一對画面同时出现在成像器件上。

所以我们说SONY4K放映
3D电影时,其分辨率是2K的4∶4∶4全带宽信号的放映。

它的最高刷新频率可达60P。

由于同时显示2个画面,与其它单机3D系统相比,提高了3D视觉体验质量。

3.结语
数字立体电影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给人们带来更高品质的光影感受,随着其不断发展和应用,将会带领电影走进一个崭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陈纾,三维时代:立体电影的“第四次浪潮”[J],闽江学院学报,2018,2(04):19-20.
[2]杨雪培,崔志民,方捷新,张鑫,刘旭阳,国际电影放映技术发展新趋势———赴
美、加考察见闻及思考[J].现代电影技术,2017,5(05):145-146.
[3]郭杰,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进展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8,7(07):28-69.
(绍兴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绍兴 31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