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物理知识框架
2018中考物理知识点

2018中考物理知识点,太全,太准,物理能打高分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2018年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2)

2018年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2)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14.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射击瞄准、小孔成像。
15.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6.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
17.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体大小
相同;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像的是虚像。
18.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9.光的色散: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20.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2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22.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主要作用是热作用――红外线烤箱、电视遥控
紫外线:主要作用是化学作用――验钞、杀菌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2018中考物理知识点

2018中考物理知识点(一)1 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等于阻力)2 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3 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气体也有惯性)4 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错,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5 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6 杠杆不水平也能处于平衡状态7 1m3水的质量是1t,25px3水的质量是1g8 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9 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10 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11 用电流流向法来判断电路的状态是非常有效的12 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13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14 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电压表在不超出其测量范围的情况下可以15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2018中考物理知识点(二)16 安全电压应低于36V17 .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玻璃温度越高电阻越小)18 能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错,"容易","不容易")19 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20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21 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22 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23 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24 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正比25 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反比26 在生活中要做到: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27 开关应连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28 两孔插座(左零右火),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地)29 磁体自由静止时指南的一端是南极(S极),指北的一段是北极(N极)30 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31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32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33 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34 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35 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2018中考物理知识点(三)36 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37 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有铁心比无铁心磁性要强的多)38 电磁继电器的特点: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自动控制)39 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法拉第)40 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这一现象制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41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电路是闭合的②切割磁感线42 电能表表盘上的示数最后一位是小数43 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44 4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45 潜水艇自身的重力是可以改变的,它就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下潜、上浮和悬浮的46 密度计放在任何液体中其浮力都不变,都等于它的重力47 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飞机起飞就是利用这一原理)48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49 定滑轮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50 滑轮组绳子段数越多,越省力,越费距离。
2018年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汇总

2018年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汇总声与光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3.乐音三要素:音调(声音的高低)响度(声音的大小)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7.真空中光速:c =3×108m/s =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运动和力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使物体发生形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7.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8.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9.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10.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11.二力平衡的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12.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等于阻力)1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4.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15.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气体也有惯性)16.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错,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17.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18.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机械功能1.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2.杠杆不水平也能处于平衡状态3.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4.定滑轮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5.判断是否做功的两个条件:有力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6.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7."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8.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9.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10.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11.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12.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不变(错)热学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3.体温计使用前要下甩,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5.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6.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7.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8.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对)9.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错,冰变为水)10.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11.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强知识1.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 g/ cm32. 1m3水的质量是1t,1cm3水的质量是1g3.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4.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5.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6.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7.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同一液体液体静止8.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9.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10.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11.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12.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13.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 重力14.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V排= V物15.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 ρ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 电学1.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2.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3.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4.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5.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6.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电压表在不超出其测量范围的情况下可以7.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8.安全电压应低于24V9.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0.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11.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12. 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13.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 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 = U I14.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15.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16."220V 100W"的灯泡比"220V 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磁场知识1.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3.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4.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5.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6.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7.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8.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2018中考物理知识框架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热学部分:
电学部分
电话1、电话基本组成是话筒和听筒,
话筒的作用是把声信号变成电信号,听筒的作用是把电信号变成声信号。
2、电话的信号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1、电话是贝尔发明的。
2、电话之间的通话要通过电话交换机来完成。
现代的程控电话交换机利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
电磁波电磁波的产生: 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电磁波的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是:
C=λf=3×108 m/s
广播、电视和移
动通信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要靠广播电台完成,接收要靠收音机完成.
2、电视信号的发射要靠电视台来完成,接收要靠电视机完成。
每一部移动电话机即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
信息之路四种通信方式是: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都是依靠电磁波来传播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2018年中考物理知识框架图(电学部分)

并联
1 1 1 1 1 Rn 电阻:R R1 R2 R3
注明:不管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路消耗的总功都等于 各电功之和;总电功率都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功率之和。
即 W总 W1 W2 W3 Wn ; P总 P 1 P2 P 3 Pn 在并联电路中电功率分配与电阻成反比,即
或者 R
R1 R2 R1 R2 I 1 R2 I 2 R1
P1 R2 P2 R1
并联分流:
①导体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 ②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产 生 感 应 电 流 的 条 件
安培定则,又叫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
磁场
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 N 极。
串联电路图
发电机
W I 2 Rt U t R
2
法拉第实验
电 磁 感 应
2
即: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决定式: P UI (由 P W UI t UI ) t t 推导式: P I 2 R
U2 R
关系 串联
电流: I I1 I 2 I 3 I n 电压: U U1 U 2 U 3 U n 电阻: R R1 R2 R3 Rn 串联分压:
U 1 R1 U 2 R2
W Q放
I
焦耳定律
Q I 2 Rt
U U U IR 或者 R R I
(由 P UI和U IR得:P I 2 R )
推导方式:
U U2 (由 P UI和I 得:P ) R R
电路特点 热效应
P R 在串联电路中电功率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即 1 1 P2 R2
2018年初中物理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完整版、精华版)

2018年最新中考物理复习资料初中物理复习提纲(完整版、精华版)2018年3月目录目录 (2)第一章声现象 (4)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4)二、怎样听到声音 (4)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5)四、噪音 (5)五、声的利用 (5)第二章光现象 (5)一、光的直线传播 (5)二、光的反射 (6)三、光的折射 (6)四、颜色与不可见光 (7)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7)一、透镜 (7)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8)三、眼睛和眼镜 (8)四、显微镜、望远镜 (8)第四章物态变化 (9)一、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9)二、物态变化 (9)第五章电路 (10)一、电荷 (10)二、导体和绝缘体 (10)三、电路 (10)第六章电流、电压和电阻 (11)一、电流I (11)二、电压U (12)三、电阻R (12)四、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 (13)五、电流、电压、电阻概念的比较 (13)六、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13)第七章欧姆定律 (13)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3)二、欧姆定律 (13)三、伏安法测电阻 (14)四、串联电路的特点: (14)五、并联电路的特点: (14)第八章电功率 (15)一、电功 (15)四、家庭电路 (16)五、安全用电 (17)第九章电和磁 (17)一、磁现象 (17)二、磁场 (18)三、电磁感应 (18)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8)五、电能的优越性 (19)第十章信息的传递 (19)一、电话 (19)二、电磁波 (19)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9)四、信息之路 (19)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19)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9)二、质量m (20)三、密度ρ (20)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21)一、参照物 (21)二、机械运动 (21)三、长度测量 (22)四、时间的测量 (23)五、力的作用 (23)六、惯性和惯性定律 (23)七、二力平衡 (24)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24)一、弹力 (24)二、重力 (24)三、摩擦力 (24)四、杠杆 (25)五、滑轮: (25)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26)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26)二、液体的压力和压强: (27)三、大气压 (27)四、浮力 (28)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29)一、功: (29)二、功的原理: (30)三、机械效率: (30)四、功率 (30)一、分子热运动 (31)二、内能 (32)三、内能的改变 (32)四、热量 (33)五、内能的利用、热机 (33)六、能量守恒定律 (33)第十七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34)一、能源家族(凡是能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叫做能源) (34)二、核能 (34)三、太阳能 (34)四、能源革命 (34)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34)初中物理基本计算公式 (35)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018年中考物理基本概念总结

2018年中考物理基本概念总结物理是初二新开的一门课,很多的同学对这门课表示亚历山大。
其实,当我们梳理一下初中物理的所有基础概念,要学的知识点并不多。
诺,今天把他们统统收集起来了。
把它们搞懂了,中考拿高分绝对没问题!一、测量1、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2、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
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3、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匀速直线运动: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1、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3、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g=9.8牛/千克。
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4、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5、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热学部分:
电学部分
电话1、电话基本组成是话筒和听筒,
话筒的作用是把声信号变成电信号,听筒的作用是把电信号变成声信号。
2、电话的信号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
1、电话是贝尔发明的。
2、电话之间的通话要通过电话交换机来完成。
现代的程控电话交换机利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
电磁波电磁波的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
电磁波的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是:
C=λf=3×108 m/s
广播、电视和移
动通信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要靠广播电台完成,接收要靠收音机完成。
2、电视信号的发射要靠电视台来完成,接收要靠电视机完成。
每一部移动电话机即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
信息之路四种通信方式是: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都是依靠电磁波来传播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