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3年中职对口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教师评讲专用卷)
2023年四川对口升学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年四川对口升学语文高考模拟试题
及答案
导言
本文档将提供2023年四川对口升学考试中语文科目的高考模拟试题及其答案。
以下是试题及答案的详细内容。
试题及答案
题目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古代,汉字的运用范围很广,甚至被广泛使用在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个方面。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是否应该减少对汉字的依赖呢?请结合自身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问题:现代社会中是否应该减少对汉字的依赖?请阐述你的观点。
答案:
我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减少对汉字的依赖是合理的。
随着科技的
进步,人们更多地使用拼音和文字输入法来进行交流。
这种方式更
加高效,方便,能够减少对汉字的熟练程度的要求。
另外,对于研
究者来说,减少对汉字的依赖也可以减轻研究负担,提高研究效率。
题目二
阅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问题:请简要解释这两句诗的意境和主题。
答案:
这两句诗描述了人生中的艰难困境和乐观向上的变化。
第一句
表达了山重水复、前路难以找到的困境,让人觉得似乎没有出路。
但第二句则表达了一种转机,柳暗花明的景象出现,表示有了希望
和新的开始。
整首诗的主题是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只要保持乐观
和坚持努力,总会有转机和好的结果。
结语
本文提供了2023年四川对口升学考试中语文科目的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希望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
祝你考试顺利!。
2024年四川省普通高校对口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三)解析

A项,语序不当,将“要参加工作的”放在“任何”前。 B项,“干扰……健康”搭配不当,可将“干扰”改为“影响”或“损害”。
D项,逻辑错误,应将“不仅……也……”后面内容互换。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世界各国的贫富分化状况概说 ①目前世界上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130多个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国 家的经济水平总体较低,但贫富分化问题也不少,尤其是非洲和拉美以及若干 亚洲国家,有些发达国家的贫富分化问题也比较突出。 ②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其经济,科技、军事、文化 等领域均具有超强的实力,社会福利措施也很丰富,但其贫富问题在发达国家 里却解决得不够好,存在不少问题,从1968年到1997年近30年间,美国的基尼 系数上升了6.8个百分点(1968年为0.387,1997年为0.455),平均每年上升 0.234个百分点;1998年至2004年,美国的基尼系数继续上升,从1998年的
工学结合
。
(4)教·师讲课是否受学生的欢迎,与教学内容、教学风格、教学形式及学生的认可程度等
有着的
联系。
A.接入 攻无不克 恰如其分 不容置疑
B.加入 英勇顽强 名实相副 密不可分
C.进入 不屈不挠 同为一体 不可或缺
D.纳入 不可战胜 异曲同工 千丝万缕
(43)句,“千异丝曲万同缕工”有比千喻条不丝同万时条代线、连不着同。人形的容文彼章此、之言间论关一系样复精杂彩,难或以不割同 断的。事句情中产强生调相联同系的紧效密果、。复产杂生,相难同以的割效断果,应该用“千异丝曲万同缕工”。,排除ABC项。
③其他经济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基本上都在0.35以下。如英国、德国、日本、 加拿大、希腊等国家的基尼系数在0.3至0.35之间,而荷兰、瑞典、芬兰等国家 的基尼系数更是在0.3以下。根据世界银行报告,2007年北欧国家基尼系数最低, 芬兰为0.26、丹麦为0.24、瑞典和挪威为0.25,世界上基尼系数最高的国家主要 分布在拉美、非洲地区,委内瑞拉为0.48、阿根廷为0.51、秘鲁和萨尔瓦多为 0.52,厄瓜多尔、洪都拉斯为0.53,智利为0.54、危地马拉为0.55、巴拿马为
(完整版)四川省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题

四川省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 .纤.绳掀.起仙.山琼阁翩跹.起舞B .剿.除姣.好脚.踏实地矫.枉过正C.推诿.猥.琐娓.娓动听委.曲求全D.可汗忏悔胁肩谄笑馋涎欲滴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折叠更迭锦秀河山山清水秀B.安详慈祥相辅相承计日程功C.坐落座右铭至高无上礼尚往来D.隐晦隐讳宁缺勿滥除恶务尽3. 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20 种以上的丹顶鹤常年生活在黑龙江松嫩平原的扎龙湿地,这对维护松嫩平原的生态平衡具有无.可.非.议.的作用。
B. 动漫作品是离童心最近的文化艺术,它的文化情结植根在心灵最深处,对人的一生都起着潜.滋.暗.长.的影响。
C. 村东镇海尔专卖店老板告诉记者,他们店已经出售了近300件“家电下乡” 产品,但一些假冒伪劣产品鱼.目.混.珠.,不仅坑骗了消费者,而且败坏了“家电下乡”的名声。
D. “勿以恶小而为之”,生活中一味地大行不顾细谨,不注重自身修养,小恶丛生,就会集.腋.成.裘.,铸成大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综合科技实力方面,我国与我国发展情况类似的印度相比,还有差距;与美国和日本的差距就更大了。
B.目前短信息发送特别活跃,运营商正在努力将现在的短信息发送系统升级为多媒体信息发送系统,这样发送的信息将不仅是图片,还可以是文字,甚至是简单动画。
C.可惜,这部他创作了很久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D.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然而,为了争权夺势,曹丕竟然不顾手足情,威逼曹植在七步之内吟成一首诗,否则“决不宽恕”。
5. 下面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方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一片莽莽苍苍、高耸人云的峰峦,就像一条巨大的苍龙,腾空飞舞!B. 江南的雨是有灵性的,落在瓦砾上,像丝竹奏出的乐曲,幽怨急缓。
C. 东方渐明,天空出现万道霞光,犹如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
D. 夜空中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
四川省2023年中职对口高考语文:语言的运用(教师评讲专用卷)

四川省2023年中职对口高考语文语言的运用1.将下面画线的长句改写为整散结合的短句。
泥土的墙连起宽宽的泥土巷子。
晴天的欢笑声和阴天的哀怨声混杂在一起,在巷子里起伏、荡漾。
这,我们也能听得到。
改写:泥土的墙连起宽宽的泥土巷子。
,在巷子里起伏、荡漾。
这,我们也能听得到。
【答案】:晴天的欢笑声,阴天的哀怨声,混杂在一起。
【解析】:长句变短句的基本步骤:第一步,提取句子的主干,组成一个句子。
其目的不是划分句子成分,而是组成一个意思相对完整的短句,与纯粹的划分子成分有所区别。
第二步,用句子的附加成分分别组成句子。
一般而言,汉语中句子很长主要是因为定语和状语较多,所以组成短句时也主要是用定语和状语组句。
第三步,调整语序,并可适当添加关联词。
2.将下面画线的长句改写成整句。
倾听风的热烈迅急可以吹散心里的尘埃和扬起生活的风帆。
倾听,使我对生命和自然有了更多的认识和领悟。
改写: 。
倾听,使我对生命和自然有了更多的认识和领悟。
【答案】:倾听风的热烈,可以吹散心里的尘埃;倾听风的迅急,可以扬起生活的风帆。
【解析】:散句改为整句加上重复使用的词语,长句改写成整句将长短句变成对偶句或排比句。
3.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然后写出三个关键词。
今天中国独特而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直接源于“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生存危机。
在开放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不但摆脱了民族生存危机,而且成为全球化竞争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中国。
这时的爱国主义应当注入新的因子和意识,它不再应当是封闭的、种族的、排外的,而应当具有理性、深沉的意识,即开放的世界观、积极的进取心、普世的价值观念。
【答案】:开放时代、爱国主义、理性深沉4.请给你的同学写一则赞美生命的手机短信。
【答案】:(1)生命在于有一个充实的过程,而不仅仅在于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2)生命是火,发光、发热,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
5.在毕业之际,请你给在你心中留下过深刻印象的某位同学拟写一则赠言。
四川省2023年中职对口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项训练检测题(教师评讲专用卷)

四川省2023年中职对口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项训练检测题1.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雁顾文昱万里西风吹羽仪①,独传霜翰②向南飞。
芦花映月迷清影,江水含秋点素辉。
锦瑟夜调冰作柱,玉关晨度雪沾衣。
天涯兄弟离群久,皓首江湖犹未归。
[注]①羽仪:仪仗队列中用羽毛装饰的旌旗类。
②霜翰:翰,本指鸟羽,此处指白雁。
相传白雁每逢秋深则南飞,白雁至则霜降,故谓之霜信,亦称霜翰。
(1)结合全诗说说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案: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慷慨悲凉的行军图:西风尽扫、旌旗猎猎,白雁南飞。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2)领联的“迷”“点”两字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征?请做简要分析,答案:“迷"字传神地描绘出芦花摇曳不定及其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和水中的月亮交融幻化的动态美景;“点”字巧妙地展示出皎洁的月亮在被风吹皱了的江面上留下无数跳跃闪动的光点,扑朔迷离。
令人心醉。
这两个字刻画了记忆中的家乡美景,与下联的荒凉之景作对比,表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①春残黄鸟稀,辛夷②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①谷口:指蓝田县辋川谷口。
钱起筑别墅于此,名之曰“故山草堂”。
②辛夷:木兰树的花。
(1)前两句写出了谷口怎样的景象?写这样的景象,在全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答案:写出了谷口暮春之景:黄鸟的鸣唱已稀,辛夷杏花已谢。
说春色固然美好,但毕竟短暂易改,以此来反衬不改清阴、待“我”始终如一的窗下幽竹。
(2)简要分析“幽竹”这一形象在本诗中的作用。
答案:诗中的“幽竹”不慕浮华,不改气节。
朴实而庄重,执著而超拔;深情待“我”,令“我”怜爱,它实际上是诗人厌弃浮华、崇尚气节的心志的写照。
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杜甫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该诗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答案:描写的是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
四川省2023年中职对口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检测题(教师评讲专用卷)

四川省2023年中职对口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检测题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文后问题。
一、陶醉壶口尧山壁①到壶口看瀑布去!②然而,清晨出发时还很高的兴致,现在却渐渐被这漫长的旅途磨损了,加上黄土高原的平淡无奇,车厢内寂静下来,歌声笑语也被断断续续的鼾声取代了。
③忽然有人从梦中猛地醒过来,惊呼雨来了。
我们也确实听到隆隆的雷声。
可窗外明明是风轻云淡,没有变天啊。
司机笑着说,那就是壶口瀑布的响声。
真是先声夺人,车上立刻活跃起来,每个人都侧耳倾听。
那声音好像火车出站,航班起飞,放炮开山。
大家的心全被强烈地震撼着,内心的激动从眼神里进射出来。
④车一停,我们便迫不及待地跳下去,快步走下岩磴,跑过石滩,来到面对瀑布的巨岩边。
只见滚滚黄水从高高的崖头跌落下来,挟风带雨,雷霆万钧,溅起的水雾飘散在空中。
蒸云弥漫,仿佛从水底冒出滚滚的浓烟。
水底悬流激荡,这雾,这云,这烟,全部是黄色,散发着泥土气息,使这瀑布增加了厚重感,更使那吼声如洪钟闷雷,震荡峡谷,气吞山河。
⑤大家聚精会神,不知什么时候云破日出,这瀑布骤然亮起来,闪耀着金属般的光泽。
那升腾的水雾因为阳光的折射幻化出道道彩虹,有的从天际插入,似(A);有的横卧河上,如(B);有的飘忽游移,(C);有的续续断断,(D)。
⑥我默立在瀑布面前,被这气势这风采惊得目瞪口呆,任飞溅的水花淋个痛快。
我拜倒在这大自然的杰作脚下,不寒而栗,觉得自己这么渺小,娇骄二气荡然无存。
我忽然领悟了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境界,光未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灵感,明白了为什么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东渡抗日的将士们要选在这里誓师出征。
⑦“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走到高处,观察壶口的构造。
黄河从秦晋峡谷来,宽400多米,到这里骤然收缩,仅仅有四五十米。
断崖落差40米,河槽真像一把巨壶,将每秒9000立方米的流量收入。
就像诗中所说“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
”壶口以下的河槽很窄,不过一二十米,水急浪高,槽深流远,当地人称“十里龙槽”,相传是大禹治水的时候用龙身穿凿而成。
四川省高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题(三)

四川省高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题(三)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取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上。
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曲.解龋.齿趣.味是非曲.直 B.恰当.档.案荡.漾安步当.车C.舍.弃摄.取赦.免退避三舍. D.便.宜骈.文蹁.跹便.宜行事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广袤无垠各行其事郁郁寡欢承前起后B.百无聊赖变本加厉坐享其成莫可名状C.不知所措怨天忧人再接再励兵慌马乱D.洪福齐天顾盼神飞原形毕露黔驴技穷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不但如此,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有极大讲究,例如龙袍,皇帝,能穿,是最大的官僚,如穿这样的服装,_____ 犯“僭用”“大逆不道”的罪恶,非死不可。
A.因为才如果就B.因为就即使才C.只有就如果才D.只有才即使就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数字化的浪潮正在方兴未艾....,它不仅给未来的通信世界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其他领域,数字化同样魅力无穷。
B.我愤然离开了那家商店,刚才与服务员争执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C.《红楼梦》中的妙玉着墨虽少,但经过作者精心选择材料,人物栩栩如生....。
D.孩提时代走过的土路,如今早已被柏油马路所代替,路旁高楼林立,家乡真是变得面目全非....了。
5.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B.上星期,我们参观学习了兄弟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先进经验。
C.这位语言大师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仿佛活的一般。
D.如何防止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学校周边免遭抢劫是一件大事。
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班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3

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班和高职对口招生统一考试·语文 3(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果汁.(ī)解剖.(pǖ)蚕茧.(ǎn)一败涂.(tǘ)地B、堤.(tí)岸豪迈.(mài)秩.(zǐ)序痴.(cī)人说梦C、诱惑.(ò)挪.(ó)动删.(ān)节抱头鼠窜.(àn)D、商贾.(gǔ)悬.(án)念枯燥.(cào)斑驳.(bó)陆离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教诲保彰压抑粱上君子B、祈求松驰誊写风起云涌C、苟且雕啄募捐十分亲怩D、赊欠侥幸亲眷才能出众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既为之作,理应摒绝蛊惑,百般打磨,直至气象峥嵘,字字珠玑。
(2)作为观众和评论者,要有这样的意识,而作为影片的制作者更应该有的意识和胸怀。
(3)世博会期间博览馆将举办一场独特的音乐会,邀请100位音乐家同时用100台钢琴演奏肖邦的作品,音乐会将不仅是一场的视听盛宴,更将创造一项新的吉尼斯纪录。
(4)的地震,使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遭受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A、披肝沥胆兼听则明空前绝后毫无预兆B、呕心沥血从善如流前所未有突如其来C、处心积虑谦虚谨慎卓尔不群无影无踪D、挖空心思不耻下问叹为观止亘古未见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对于那些缺乏公共道德的人,难道不应该受到批评和谴责吗?B、戏剧中的那些场景和对白,既符合任务的性格特点,而且展示了人们的内心世界。
C、西南地区的旱灾,考验着我们对旱灾“麻木”的神经,我们要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D、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是中等教育阶段的“两条腿”,一条都不能少,不可偏废。
5、下列各句中,比喻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蜿蜒的长城犹如一头硕大的巨兽,蹲在群山之巅,俯视着山下的人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密★启用前四川省2023年中职对口高考语文诊模拟试题(三)第I卷(共30分)一、(共15分。
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粗糙.(cāo)狡黠.(jié)提纲挈.(qiè)领冗.(rǒng)词赘句B.内疚.(jiù)悭.(qiān)吝未雨绸缪.(miù)呱呱..(gū)坠地C.翕.(xī)动确凿.(zuò)煊.(xuán)赫一时锱铢..(zīzhū)必较D.行.伍(háng)混淆.(xiáo)东施效颦.(pín)色厉内荏.(rěn)D【解析】A项,狡黠[jiǎo xiá]:(书)(形)狡滑。
B项,未雨绸缪[wèi yǔ chóu móu]:在天还没下雨的时候,就修补好房屋的门窗。
后用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绸缪(chóumóu):修补。
C项,确凿[quèz áo]:指真实、确定,不容怀疑。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寒喧搭讪自惭形秽兴高彩烈B.诡秘暴躁莫名其妙南辕北辙C.樵悴踌躇玲珑别透不省人事D.补尝妨碍耳濡目染轻歌慢舞B【解析】A项,寒暄:嘘寒问暖(暄:温暖)。
今泛指宾主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
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昂,情绪热烈。
兴:兴致。
采:精神。
C项,憔悴:形容人脸色差,瘦削。
玲珑剔透:指清澈得可看穿,形容小巧、精工制造、精致、结构奇巧、内部镂空的手工艺品。
也形容人精明灵活。
D项,补偿:抵消损失、消耗等;补足缺额。
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音乐,柔和优美的舞蹈。
曼:柔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艺术的价值实现在人与人的对话过程之中——虽然这种对话未必总需要有声语言来进行。
(2)由于他多次劳动纪律,最近受到了公司的警告处分。
(3)退伍军人张伟参加去年的抗洪抢险战斗,被评为“抗洪模范”。
A.必需违反志愿B.必须违犯志愿C.必需违犯自愿D.必须违反自愿D【解析】志愿,志向和愿望。
自愿,自己愿意而没有受他人强迫地去做的。
谁都不希望发生洪灾和危险,第三句中应该用“自愿”,排除AB 项。
违反,不符合;不遵守。
通常和“纪律”搭配。
违犯,(动)触犯。
程度更深,程度更重,通常和“法律”搭配。
第二句中应该用“违反”,排除C项。
“必须”是副词,侧重于“一定得要”,不这样做不行,只能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作状语。
“必需”是动词,侧重于“一定得有”,没有这种东西不行,多用在名词性词语前,可作定语、谓语和宾语,一般不作状语。
做状语修饰“实现”应该用“必须”。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暴雨如注,防汛指挥部的汽车已无法行走,他们就安步当车....,跋涉了一小时赶到水库。
B.由于缺乏相当的华夏文化背景知识,外国人翻译中国作品,有时会望文生义....。
C.某厅长因违纪受到处分,最近又因腐败丑行而被停职,真是雪上加...霜.。
D.一对孪生姐妹,在向记者自我介绍时,活泼的妹妹先声夺人....,文静的姐姐却笑而不答。
B【解析】B项,望文生义,不了解词句的确切涵义,只从字面上牵强附会地作解释。
用于外国人翻译中国作品时,偶尔会犯的错误,使用恰当。
A项,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
不适用于防汛指挥的场景。
C项,雪上加霜,常用来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
因违法乱纪受到处罚应该是“罪有应得”。
D项,先声夺人,指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要表现妹妹的活泼直爽可用“快人快语”。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不禁想起以前有些人在能量守恒定律被揭示证明之后,仍试图制造永动机而感到可惜。
B.本书的出版将为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为倡导以诚实的劳动争取美好生活、为构筑新时期精神文明大厦做贡献。
C.青年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学校领导和有关组织对他们的双休日是该好好管一下了。
D.去年一月,英国珀斯发生大水灾,持续不断的一天大雨后,一个遇难者正在电话间里打电话求救。
B【解析】A项,“我不禁想起……感到可惜”句式杂糅,可将“而感到可惜”改为“并为此感到可惜”。
C项,“青年学生正是……关键时期”搭配不当,可将“正是”改为“正处于”。
D项,“遇难者……打电话求救”不合事理,可将“遇难者”改为“幸存者”。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第6-8题。
微晶玻璃是一种我国刚刚开发的新型的建筑材料,它的学名叫作玻璃陶瓷,微晶玻璃和我们常见的玻璃看起来大不相同,它具有玻璃和陶瓷的双重特性,普通玻璃内部的原子排列是没有规则的,这也是玻璃易碎的原因之一。
而微晶玻璃像陶瓷一样,由晶体组成,也就是说,它的原子排列是有规律的。
所以微晶玻璃比陶瓷的亮度高,比玻璃韧性强。
现在,我们做一个微晶玻璃与天然石材的对比实验。
我们把墨水分别倒在大理石和微晶玻璃上,稍等片刻,微晶玻璃上墨汁可以轻易地擦掉,而大理石上的墨迹却留了下来。
这是为什么呢?大理石、花岗岩等天然石材表面粗糙,可以藏污纳垢,微晶玻璃就没有这种问题。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它做成建筑物,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这就是大理石建筑物日久变色的原因,而微晶玻璃几乎不与空气发生反应,所以历久常新。
专家介绍说,这项发明的突破点主要有两个,分别是原料的配比和工艺的设计。
其中,工艺的设计是技术的关键。
置备微晶玻璃首要把原材料按比例配好,放到窑炉里烧熔,等全部熔化之后,把熔液倒在冰冷的铁板上,这叫作淬火,淬火之后,原料已经变成了一块晶莹的玻璃,这一步是烧结的过程。
现在,我们把玻璃捣碎,装入模具,抹平,再次放入熔炉,这次煅烧使它的原子排列规则化,是从普通玻璃到微晶玻璃的过程。
一般的废渣土中都会有制作微晶玻璃的大多数成分,我们通过电脑检测,确定现有原料的化学组成,添加所缺部分,大大降低了成本。
微晶玻璃利用废渣、废土做原材料,有利于环境治理,可以变废为宝,与各地环保工作同步进行。
6.下列不属于...微晶玻璃同普通玻璃区别的一项是()A.微晶玻璃是由晶体组成的,原子排列更有规则。
B.微晶玻璃要比普通玻璃更有韧性。
C.微晶玻璃比普通玻璃亮度更高。
D.微晶玻璃要普通玻璃多出一重陶瓷的特性。
C【解析】C项,“微晶玻璃比普通玻璃亮度更高”的说法偷换概念,原文是说“所以微晶玻璃比陶瓷的亮度高,比玻璃韧性强”。
7.微晶玻璃与天然石材对比实验要得出的结论是()A.天然石材表面粗糙,容易藏污纳垢。
B.微晶玻璃光滑,不容易藏污纳垢。
C.大理石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因此日久变色。
D.微晶玻璃几乎不与空气发生反应,所以可以历久常新。
B【解析】对应句段“现在,我们做一个微晶玻璃与天然石材的对比实验。
我们把墨水分别倒在大理石和微晶玻璃上,稍等片刻,微晶玻璃上墨汁可以轻易地擦掉,而大理石上的墨迹却留了下来。
这是为什么呢?大理石、花岗岩等天然石材表面粗糙,可以藏污纳垢,微晶玻璃就没有这种问题”。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微晶玻璃和普通玻璃在表面上相差不多,因此不易分辨。
B.微晶玻璃作为建筑材料要比天然石料优越得多。
C.这项发明需要突破两方面,而技术的关键是工艺的设计、D.微晶玻璃可以变废为宝,有利于环境的治理,因此可与各地环境工作同时进行。
A【解析】根据第一段中的“微晶玻璃和我们常见的玻璃看起来大不相同”可知A项“在表面上相差不多”的说法错误。
三、(共6分。
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0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句是()例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A.曾子之妻之.市B.其子随之.而泣C.曾子欲捕彘杀之.D.今子欺之.A【解析】例句:之:动词,到……去。
A:之:动词,到……去。
其余三项:之:代词,分别指代曾子妻子、彘和婴儿。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顾反.为女杀彘(反对)B.妻适.市来(去)C.子不信.其母(相信)D.婴儿非有知.也(知识)A【解析】 A项,反:同“返”,回家。
(等我回家后为你杀一头猪)第II卷(共120 分)四、(共20分)11.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6分,每句3分)①妻止之曰答案:妻子制止他说。
(3 分)②特与婴儿戏耳答案:只不过跟小孩开开玩笑而已。
(3分)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8分)淮中晚泊犊头苏舜钦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首句点明所泊之地在环境方面的特点:春阴垂野,草色青青,氛围安宁静谧。
B.二句中“一树明”的意思是“幽花”的色彩仿佛让整株树的颜色都变得明亮起来。
C.三、四两句将个人处境与周围事物间的不和谐揭示出来,展露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失意。
D.全诗写晚泊犊头的所见与所感,通过意象的选择使用,创造了一种清雅脱俗的意境。
C解析:“个人处境与周围事物间的不和谐”中“不和谐”有误。
(2)刘克庄在《后村诗话·前集》中称这首诗“极似韦苏州”,与唐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作比较。
(《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你认为这两首诗“似”在何处?联系诗句,就其中一个方面加以简要分析(4分)答案:都是七绝。
青草、一树(深树)、雨潮、孤舟、古祠(野渡)等意象的选择,清雅脱俗的意境,情景交融的写法以及作品中流露出的淡淡的失意情绪等等。
13.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共6分,每句2分)(1)是故无贵无贱,,,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2),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人生得意须尽欢,。
,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答案:(1)无长无少道之所存(2)大弦嘈嘈如急雨大珠小珠落玉盘(3)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五、(共3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9小题。
寄小读者冰心小朋友:健康来复的路不幸多歧,这几十天来懒得很。
雨后偶然看见几朵浓黄的蒲公英,在匀整的草坡上闪烁,不禁又忆起一件事。
①一月十九日晨,是雪后浓阴的天。
我早起游山,忽然在积雪中,看见了七、八朵大开的蒲公英我俯身摘下握在手里,——真不知这平凡的草卉,竟与梅菊一样耐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