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因雷电冲击致使全厂停电事故案例分析
发电厂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三、发电厂运行类事故案例
锅炉专业设备事故案例
三、发电厂运行类事故案例
案例一:吉林热电厂燃油母管爆裂事故
一、事故经过 1994年3月1日,吉林热电厂燃油母管发生爆裂,引发火灾,造成设 备损坏4人死亡较大事故。 3月1日15时35分,燃油母管在12号炉管段(距离地面2.7m)突然发
生爆裂。当时12号炉大修,10号、11号炉运行,燃油母管油压3.2MPa,
油温105℃ ,距离爆裂点7.5m处的正在进行焊接作业,大量喷出的重
油油雾被明火引发爆燃。由于判断延误,油管爆裂14分
三、发电厂运行类事故案例 钟后运行人员才停止油泵运行,共有20t重油喷出。17时30分大火被扑 灭,这次事故造成12炉钢结构被烧后严重变形,炉整体后倾10°,后 移5.3m,汽包下降2m无法修复,同时大 火烧塌了控制室和大量电缆、仪表等设 备,大火致4人窒息死亡,伤2人,撤出 42人,经济损失近千万元。
三、发电厂运行类事故案例 三、发电厂运行类事故案例分析 失效分析结果。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对裂纹形貌进行分析,认为这种 裂纹是轧制穿管时形成的折叠,折叠裂纹壁有较厚的氧化皮,裂纹 尖端有许多点状氧化物。国标规定:“无缝钢管的内壁不允许存在 轧叠、折叠、发纹等缺陷”。因此,失效分析指出,主断裂源正是 在折叠处形成的,这是不常见的偶然现象。
三、发电厂运行类事故案例
损坏严重,直接损失约数百万元。
三、发电厂运行类事故案例
二、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汽机值班人员误操作是导致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交接
班时除氧器水位低于正常,接班人员未接班。交班人员采取了通过低
位水泵向除氧器大量补水的异常操作,且违反规程全开二段抽汽门 (汽压24.69表压,当时负荷200MW,规程规定负荷150MW时用三段抽汽, 汽压11.04表压)。当停止大量补水后,未关闭二段抽汽,造成除氧器 超压。安全阀动作后,因排汽量小于进汽量,压力继续上升。除氧器 停止补水两分钟后,即发生爆炸。事故直接责任者为运行操作人员
英德某公司一次雷击事故案例分析

英德某公司一次雷击事故案例分析发表时间:2019-08-14T09:24:09.10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0期作者:刘贵霞姚继乳付春阳陆健波[导读] 据该公司负责人反映,2019年04月22日13时至14时左右有雷雨天气,该公司的印刷车间内一台印刷机设备遭受雷击损坏。
广东省英德市气象局英德 513000 摘要:以英德某公司一次雷击事故案例的现场勘查数据及调查结论为依据,针对该公司内的不完善的防直击雷和防感应雷装置,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雷改进措施,为相类似的雷击事故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防直击雷雷电波侵入防雷电感应跨步电压1受灾现场情况调查据该公司负责人反映,2019年04月22日13时至14时左右有雷雨天气,该公司的印刷车间内一台印刷机设备遭受雷击损坏。
由当地气象局组成的调查组接到报案后,对受灾单位某公司内的印刷车间进行了现场地理位置、四周环境、受损设备、线路布设、接地措施等方面的勘察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该公司地处英德市东华镇工业项目区内,四面平坦,远处环山,附近无河流。
该印刷车间附近有仓库3栋,仓库前面都有后增加的连片金属棚,金属棚均无防雷接地措施,且未与整厂建筑物接地相连接。
印刷车间天面已装设了防直击雷措施,天面后增加有29个冷却塔,冷却塔无防雷措施。
冷却塔为非金属材质,冷却塔采用金属管道与车间设备直接连通。
北面有总配电房,印刷车间供电线路由总配电房埋地引入印刷车间一楼分配电柜,总配电房装有两台一级电源浪涌保护器,印刷车间的一楼分配电柜内未装设浪涌保护器。
据被调查人反映,雷灾发生时,该公司保安人员正在印刷车间门口附近巡逻,雷击时,目击有电光在门口水泥路边乱窜,当时该保安手持雨伞,明显感觉持雨伞的手有触电感。
雷击后,总配电房已跳闸,整个厂处于停电状态。
后来经检查恢复通电后,发现印刷车间一楼一台印刷机内部机械配件(制冷水箱)损坏,直接财产损失约一万元人民币。
2受灾原因分析根据英德市气象局气象监测网与广东省雷达探测资料综合分析,2019年04月22日11时至16时,英德市东华镇工业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出现强对流天气,伴有雷电、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天气现象,其中11-14时出现3小时59.1毫米的短时强降水与12.1m/s(6级)的短时大风。
热电厂雷击事故分析及整改意见

热电厂雷击事故分析及整改意见2010年7月28日,脱硫系统DCS遭受雷击,共烧坏4个烟道门的位置反馈变送器、1块模拟量输入板、1个直流24V电源模块;同时受损的还有一期烟气监测柜,烧坏了1个二氧化硫监测板;一、二期电除尘之间的网络中断,后查到是中继站的端口烧坏一个;一期烟囱航标灯电源开关跳闸,几天后再送电又恢复正常。
从损失情况来看,这次受损的范围大、涉及面广,给电厂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事故发生后,除了迅速恢复设备正常运行外,我们重点对雷击事故成因作了深入研究,经过广泛收集资料、尤其是得到浙大中控防雷研究中心的技术支持,基本掌握了雷击时对设备造成伤害的原理。
在这次雷击中,我们发现受损点基本都在烟囱周围,受损的DCS板卡所采集的信号也与其相关。
这刚好可用雷电流的电磁辐射来解释:越靠近烟囱引下线电磁辐射越强,越有可能遭受感应雷击。
一期烟囱避雷针的引下线有两条,一条为暗装引下线,由烟囱预埋钢筋焊接而成;外部爬梯作为第二条引下线与之相对,两者并联。
雷击时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引下线流入大地,这种瞬变的强电流将在其周围空间产生强大的电磁辐射,在某些金属构件、线缆回路中因导体切割磁力线而感生出高电压,继而将某些绝缘薄弱处击穿,释放能量。
其影响范围很广,有时可达几公里。
问题症结既然已找到,解决方案自然而生。
根据国标“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及“GB50057-1994(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说明,防感应雷击的主要手段是屏蔽、接地、等电位连接、加装SPD(电涌保护器)分流。
具体做法是:一,保证烟囱附近线槽全部连成一体,且多点接地,从线槽引下至设备的铁线管两端都应接地,并做等电位连接,对于一些转弯较多、线路较长的仪表线管也应保证整段距离保持良好的电气通路,且一定要两端接地、等电位连接。
这是防范感应雷击的主要手段;二,严格保证DCS保护地接地点、烟气监测平台保护地接地点与烟囱防雷接地点保持足够距离,以防止雷电流入地时地电位扰动对DCS和烟气监测柜的影响。
一起线路故障造成电厂全厂停电的动作分析

水 东 电 厂
1 B 2 B
—
水 埔 线 ( 尤溪 县 ) 供 水 街线
l :7 1 .7 8 2 :39 0时 . 厂 用 变 压 器 低 压 侧 4 1 1号 0
开 关失压 脱扣 分 闸 . 至此 厂用 电全部 停 电 l :6 0 .6 8 3 :69 0时 , 由于 厂用 电全 部 停 电 .F调 4
2×5 0M W 1 1 1 . V 2 / 0 5k
:
1. 05%
1 母 线 号
2号 母 线
F
一 2 F一Fra bibliotek3 F
f I 4 F中
速 器油泵 无法 工作造 成 “ 事故低 油压 ” 动作后 停机
2 保 护 动 作 分 析
20 0 6年 8月 1 日尤 溪 地 区为 雷 雨 天 气 . 气 5 天
相 接 地 短 路 . 重合 闸为 检 无 压 方 式 , 路 重 合 成 因 线
功 。 侧 即雍 1厂 侧也 已动作 于跳 闸 , 由于雍 1厂 对 2 I 但 2 I 同期 条件 未满 足 . 重合 闸没有 动作 。 时水东 电厂 故 此
通 过水埔 线 、 水街线 带县 网运 行 . 为小容 量孤 立 电 成
福建省 尤溪 河流域 水东 电厂 和雍 口电厂是 2个
梯级 电站 水东 电厂装有 4台 2 MW 的水 轮发 电机 0
组. 水轮机为 Z D3 B L 一 3 Z 2 — J 3 0型轴流转桨式水轮机 .
发 电机为 S 2 — 85 0型 . F 0 2 /5 机组 转速 为 2 4 3 / n l. mi r
4 0V母 联 开关 . 用 电切 换 至挂在 机 端 l. V 0 厂 0 5k l 号母线 上 的 l 厂用变 压器 供 电 号
发电厂因雷电冲击致使全厂停电事故案例分析

发电机因雷电冲击致使全厂停电案例分析1.概述xx年xx月xx日,某发电厂发生一起因持续强雷暴雨造成的#1、#2机组全停、厂用电全部失去的事故。
该厂总装机容量4×300MW。
电气主接线方式为发电机-变压器组接线,发电机出口电压20kV,直接经变压器升压接入220kV母线,每台发变组单元装设一台220kV SF6开关,另设一台三卷高压厂用变压器给本机组两段6kV厂用母线供电。
每两台发变组单元装设一台三卷启动/备用变,向两段6kV公用段母线供电,并作为两台机组6kV厂用段备用电源,其中#l、#3机6kV厂用段与对应公用段母线互为联锁备用;6kV公用I段与公用Ⅱ段互为手动备用。
220kV配电装置集中在网控室控制,220kV系统为双母双分段接线方式;6回出线接入电网,分别为220kV RZ甲、乙线;RP甲、乙线;RY线;RB线共6回。
2.事故经过2.1故障前的运行方式:事故发生前,全厂四台机运行.220kV系统及厂用电均为正常运行方式,即RB线2284、ZR甲线2229、#l发变组2201挂1母;RP甲线2228、ZR乙线2230、#2发变组2202、#1启动/备用变2211挂2母;RP乙线2348、#3发变组2203、#2启/备变2212挂5母;RY线2230、#4发变组2204挂6母。
母联开关2012、2056及分段开关2015、2026在合位,各机组带本机组厂用电运行,各备用电源开关均在联锁备用状态,事故发生时电厂所在地区出现持续强雷雨天气。
2.2事件经过:XX月XX日8:13升压站传来一声巨响,集控、网控中央信号事故喇叭响,控制室常明灯熄灭,事故照明灯亮。
#l机组2201、#2机组2202、#l启/备变2211、ZP甲线2228、ZP乙线2348、RZ乙线2230、l、2母母联开关2012、2、6母分段开关2026均跳闸。
由于#l、2机组以及#l启/备变05T跳闸,I期厂用电全部失去。
#l 柴油发电机自动启动正常,380V保安IA段、IB段在失压后30秒内相继恢复供电;#2柴油发电机自启动不成功,值班员立即到柴油发电机房手动启动#2柴油发电机成功,于8:14分分别恢复380V保安ⅡA段及保安ⅡB 段供电。
雷击线路跳闸事故案例

➢ 事故发生时,羊湖电站、山南电网、 日喀则电网保持联网运行,山南地区、 日喀则地区电网运行和供电未受影响。
➢ 4、事故暴露问题 ➢ 1)电网结构薄弱,电源分布不合理。
电网的受端网络缺乏有力的电源支持, 主要用电负荷必须依靠远距离大功率 传输。 ➢ 2)现场运行值班人员和调试人员执 行调度命令不严格,没有认真、全面、 准确、及时地执行调度下达的修改继 电保护定值的命令。
➢ 6)抓好并网电厂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 工作,对并网电厂安全自动装置、继电保 护装置、发电机励磁装置等与电网安全有 直接关系的二次系统进行技术校核,保证 有关参数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要求,同时要 落实并网电厂的保厂用电技术措施。
➢ 2、事故原因 ➢ 1)羊湖至拉萨110kV双回输电线路遭雷
击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是造成此次事故的 直接原因。
➢ 2)拉萨—墨竹工卡—泽当的110kV拉泽 环网线路于今年8月20日开始试运行, 继电保护定值处于调试阶段。区调在9 月3日进行定值检验时发现墨竹工卡变 电站墨城线042开关过流II段保护定值 偏小,于9月5日电话下令施工单位退出 该保护并修改定值,但未得到及时执行, 致使羊西双回110kV线路雷击跳闸后, 传输功率转移至拉泽环网线路时,该保 护误动跳闸,造成拉萨电网解列,出现 大功率缺额,最终导致电网全停。因此, 墨竹工卡变电站墨城线042开关误动部门按照事故处理预 案进行事故处理和电网恢复。20时55分, 羊湖电站向拉萨电网送电成功,开始恢 复重要用户供电。21时0分,羊八井地 热电厂、纳金电厂、平措电厂恢复并网 运行。21时20分,拉萨地区电网80%负 荷恢复供电。21时30分,电网恢复正常 运行方式,拉萨电网所有用户全部恢复 供电。
➢ 3)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三道防线” 措施不到位,在藏中电网环网投运之后, 在电网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不完善的情况 下,没有及时调整低频减载方案,部分 低频减载装置在事故中拒动。
发电厂因雷电冲击致使全厂停电事故案例分析

发电机因雷电冲击致使全厂停电案例分析1.概述xx年xx月xx日,某发电厂发生一起因持续强雷暴雨造成的#1、#2机组全停、厂用电全部失去的事故。
该厂总装机容量4×300MW。
电气主接线方式为发电机-变压器组接线,发电机出口电压20kV,直接经变压器升压接入220kV母线,每台发变组单元装设一台220kV SF6开关,另设一台三卷高压厂用变压器给本机组两段6kV厂用母线供电。
每两台发变组单元装设一台三卷启动/备用变,向两段6kV公用段母线供电,并作为两台机组6kV厂用段备用电源,其中#l、#3机6kV厂用段与对应公用段母线互为联锁备用;6kV公用I段与公用Ⅱ段互为手动备用。
220kV配电装置集中在网控室控制,220kV系统为双母双分段接线方式;6回出线接入电网,分别为220kV RZ甲、乙线;RP甲、乙线;RY线;RB线共6回。
2.事故经过2.1故障前的运行方式:事故发生前,全厂四台机运行.220kV系统及厂用电均为正常运行方式,即RB线2284、ZR甲线2229、#l发变组2201挂1母;RP甲线2228、ZR乙线2230、#2发变组2202、#1启动/备用变2211挂2母;RP乙线2348、#3发变组2203、#2启/备变2212挂5母;RY线2230、#4发变组2204挂6母。
母联开关2012、2056及分段开关2015、2026在合位,各机组带本机组厂用电运行,各备用电源开关均在联锁备用状态,事故发生时电厂所在地区出现持续强雷雨天气。
2.2事件经过:XX月XX日8:13升压站传来一声巨响,集控、网控中央信号事故喇叭响,控制室常明灯熄灭,事故照明灯亮。
#l机组2201、#2机组2202、#l启/备变2211、ZP甲线2228、ZP乙线2348、RZ乙线2230、l、2母母联开关2012、2、6母分段开关2026均跳闸。
由于#l、2机组以及#l启/备变05T跳闸,I期厂用电全部失去。
#l 柴油发电机自动启动正常,380V保安IA段、IB段在失压后30秒内相继恢复供电;#2柴油发电机自启动不成功,值班员立即到柴油发电机房手动启动#2柴油发电机成功,于8:14分分别恢复380V保安ⅡA段及保安ⅡB 段供电。
风机雷击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风机雷击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案例描述2019年7月,一场雷暴突然袭击了某地的风力发电场。
在这场雷暴中,其中一台风力发电机遭到了雷击,随后发生了火灾事故。
由于火灾现场地处偏远,救援人员无法及时赶到,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初步调查,该风机火灾事故的起火原因是由雷击引发的。
这一意外事件给当地社会和风电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为了深入了解此事故的原因和教训,特组织了相关专家对该风机雷击火灾事故进行了详细的案例分析。
二、案例分析1. 风机雷击火灾的起因风机在遭受雷击后,往往会因为电磁能量的释放而引发火灾。
在大多数情况下,雷击火灾是由于风机塔身和叶片等金属构件受到雷击而引发的。
当雷电击中风机塔身时,因为其具有较大的导电能力,电流会通过塔身迅速传导到地面,产生较大的电磁感应,从而加热空气,并引发火灾。
2. 风机雷击火灾案例的分析本次风机雷击火灾事故发生后,相关专家对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他们从风机设计、雷击防护、应急救援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了以下结论:(1)风机设计存在缺陷。
风机结构设计中未对雷击进行充分考虑,导致风机抗雷击能力不足。
其金属构件没有进行专门的防雷处理,也没有采取一定的防雷措施。
(2)雷击防护措施不到位。
在雷电天气下,风机缺乏有效的防雷措施,雷电发生时未能及时远离或紧急停机,加剧了雷击造成的危害。
(3)应急救援措施不完善。
火灾事故发生后,由于救援人员无法及时赶到,导致伤亡和财产损失加剧了事故的后果。
存在应急救援措施不足的情况。
(4)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事故现场人员未能及时撤离,也没有进行有效的自救和互救,导致了更严重的后果。
基于以上分析,专家针对该风机雷击火灾案例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和建议。
三、教训与应对措施1. 风机设计改进为了提高风机的抗雷击能力,需要从设计上加强对雷击的防护,包括对风机塔身和叶片等构件进行专门的防雷处理,提高其雷击抗性。
2. 加强防雷措施对于风机所在地雷电严重的情况下,应加强对风机的防雷措施,包括设置专门的雷击探测器,及时发现雷电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电厂因雷电冲击致使全厂停电事故案例分析
1.背景介绍
雷电是一种与天气有关的自然现象,而发电厂作为电力供应的重要基
础设施,存在着雷电冲击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本案例将围绕一起发电厂因
雷电冲击而导致全厂停电的事故展开分析,以探讨该事故的原因和教训,
以及为类似事故提供改进建议。
2.事故经过
20日午后,位于山区的一座发电厂正常运行,突然遭遇到一次强雷电,雷电击中了发电厂的电力输送线路,导致全厂停电。
事故发生后,发
电厂工作人员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保障现场安全,停止了所有电力传输,
并迅速组织维修人员前往现场进行抢修。
3.事故原因分析
3.1未能及时发现雷电警报信号
遭遇雷电的发电厂,应具备雷电警报系统,并在事故前及时发出警报
信号,以提醒相关人员采取应急措施。
然而,在本案中,发电厂未能及时
发现雷电警报信号,导致未能做出紧急反应,这是一方面原因。
3.2未能及时关闭输电线路
当发电厂遭遇雷电时,应立即采取关闭输电线路的措施,以防止雷电
冲击扩散到电力系统中。
然而,在本案中,发电厂未能及时关闭输电线路,导致雷电冲击传至全厂电力系统,造成全厂停电。
3.3缺乏有效的雷电防护措施
发电厂作为电力设施,应当具备完善的雷电防护设施,以减少雷电冲
击对设备和系统的影响。
然而,在本案中,发电厂的雷电防护措施薄弱,
未能有效地抵御雷电的冲击,导致电力输送线路受损,进而全厂停电。
4.事故教训
4.1加强雷电预警能力
发电厂在预防雷电事故方面,应提升员工的雷电预警意识,布置雷电
警报系统,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保证其持续运行。
同时,应加强对
雷电警报信号的分析和判别能力,及时采取紧急措施。
4.2强化发电厂的电力系统维护
为防止雷电冲击对电力输送线路的损害,发电厂应做好输电线路的检
修工作,并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监控和维护。
及时发现并修复电力系统中的
隐患问题,是保障安全运行的关键措施。
4.3完善雷电防护设施
发电厂应对设施进行全面的雷电防护工程建设,包括建设避雷针、接
闪器、金属导体或避雷网等,以减少雷电冲击对发电厂设备和系统的影响。
同时,应加强对防护设施的维护和更新,以确保其有效运行。
5.总结
本案例分析了一起发电厂因雷电冲击而导致全厂停电的事故。
通过对
事故原因的分析,发现发电厂在雷电防护方面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
为了
预防类似的事故发生,应加强雷电预警能力、强化电力系统维护以及完善
雷电防护设施。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发电厂才能够更好地应对雷电
冲击,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