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铜陵白姜产业发展研究
生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生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摘要
本次调研报告对生姜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生姜的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调查,了解了生姜产业目前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发展方向,为生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1. 引言
生姜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和药材,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加工和销售。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和药材的需求增加,生姜产业也逐渐得到了重视。
然而,生姜产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
2. 生姜产业的发展现状
2.1 生姜的种植情况
2.2 生姜的加工与销售
2.3 生姜产业的市场需求和前景
3. 生姜产业存在的问题
3.1 生姜市场的竞争激烈
3.2 生姜产业链中的环节薄弱
3.3 生姜品质和安全问题
4. 生姜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4.1 提高生姜的品质和安全监管
4.2 加强生姜产业链的衔接与协同发展
4.3 推动生姜产业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
5. 生姜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
5.1 科技创新与生产方式升级
5.2 开拓国内外市场和扩大生姜的消费领域
5.3 加强生姜产业与旅游业、农业旅游的融合
6. 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得出了生姜产业发展的综合评估和建议。
只有通过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生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更好的生姜产品给消费者。
大数据背景下铜陵生姜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铜陵生姜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在加快数字化转型。
而生姜产业作为我国农业中的重要品种,也需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进行产业化发展。
本文以铜陵市生姜产业为研究对象,探讨大数据背景下铜陵生姜产业化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铜陵生姜产业的现状铜陵市拥有得天独厚的生姜生产条件,其中铜陵县生姜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年产量近20万吨。
生姜是铜陵市的重要经济作物,为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铜陵生姜产业存在一些问题:1、品种单一。
鲜姜主要种植的品种集中在姜黄、鑫姜、白姜等几个品种,市场竞争压力大。
2、加工技术不够成熟。
生姜加工过程中,生产环节和产业链条不完整,加工工艺和方法都较为简单,品质和附加值变现能力不足。
3、信息不对称。
生姜生产环节漏洞多,产地信息传递不畅,农户在销售中缺乏信息优势,易受中间商层层摊派,获利能力低。
以上问题都严重制约了铜陵生姜产业的发展。
1、加强品种培育。
铜陵市生姜品种较为单一,需要加强品种培育工作,引进外来新品种,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品种优化。
2、优化加工环节。
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应用使加工流程更加顺畅,生产环节和产业链条更为完整,附加值和品质将得到提升。
3、建立产地信息管控系统。
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逐步建立生姜产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过程透明可控,信息共享多元化,促进农产品脱虚向实,赢得市场认可。
4、组建生姜产业联盟。
将相关政府部门、生产企业、销售渠道、科技研究等方面资源整合起来,以行业中坚企业为核心,推动铜陵生姜产业的协作共赢。
5、打造公共品牌。
铜陵的生姜产业发展迅速,需要借助全社会合力,加强公共品牌宣传和展示,提升生姜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以上对策旨在挖掘铜陵生姜产业的潜力,提升整个生姜产业的价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进铜陵生姜产业的全面升级。
铜陵白姜产业发展探讨

现代农业科技2021年第20期园艺学作者简介花桂玲(1968—),女,安徽铜陵人,高级农艺师。
研究方向:铜陵白姜和蔬菜瓜果园艺。
收稿日期2021-04-07摘要铜陵白姜是稀有的优良生姜地方品种,为进一步推进铜陵白姜产业发展,本文对铜陵白姜近年的种植、加工、销售等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对策,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铜陵白姜;发展现状;问题;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S63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1)20-0082-02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21.20.030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铜陵白姜产业发展探讨花桂玲姚继贵(铜陵市农业农村局,安徽铜陵244000)铜陵白姜是稀有的优良生姜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早在北宋时期就被列为贡品,至明清朝代从未间断[1-2]。
铜陵白姜2009年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年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3]。
为进一步推进铜陵白姜产业发展,笔者对铜陵白姜近几年的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1产业发展现状1.1种植现状近年来,铜陵白姜种植面积266.59~320.00hm 2,其中核心区域义安区天门镇197.40~229.00hm 2,大通镇32.33~48.47hm 2,西联镇及其他乡镇种植13.47~23.40hm 2(表1)。
规模种植1.33hm 2以上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共16户,总面积达53.33~66.67hm 2,占全市种植面积的20%~25%,其中最大种植面积达21.33hm 2。
1.2种植效益1.2.1产值。
经调查统计,铜陵白姜采用高畦高垄栽培,排水沟渠占用较大面积,以鲜嫩姜为产品,9月初即采收,平均产量18750~21000kg/hm 2。
铜陵白姜近几年加工企业平均收购价约15元/kg ,姜农市场零售平均价格约22元/kg 。
铜陵白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研究

头企业 已和农 户建立 “ 企业+ 农户 ” 益连接模式 ,0 0 生 利 2 1年 姜龙 头企业 带动农 户达 1 万户 , 现姜农 户均增 收30 0 。 实 0 元 我 市7 姜产 品通 过 国家绿 色食 品发展 中心的认 证 ,个产 生 5
植基地 。 12 生 姜 加 工 企 业 实 力 较 弱 .
姜 瘟病 是铜 陵姜 区生 产上 的重 要病 害之 一 , 导致 生 易
姜 的 产量 和 品质 降低 。 近几 年 , 市 虽然 在姜 瘟 病 防治 上 我
下 了一定 的 功夫 , 仍 未能 根本 上 解决 问 题 。 但 目前 防治 姜 瘟病 最有 效 的方法是 轮作 换茬 , 因此虽 然我 市宜种 铜 陵 白 姜 面积有 2 万亩 , 实际 每年最 多 只能种植 5 0 亩 , 但 0 0 制约 铜 陵 白姜种 植 面积上规 模 。 外姜瘟 病也 经常使 铜 陵 白姜 种 另 植户 损失惨重 , 也严重影 响姜农种 植的积极性 。
1 铜 陵 白姜产 业发展 现状
近 几年 , 我市对铜 陵 白姜这一特 色产业 高度重视 , 取 采 了一 系列 的政 策和措施 加以扶持 。 、 区 ) 市 县( - 电把加快生 姜 产 业发展 作为 农业 和农业 产业 化重 点工作 来抓 , 得 了一 取
定 成效 。 截至2 1年 底 , 市铜 陵 白姜种 植 面积 达4 0 m , 00 全 0h 总 产量 达80 0 。 0 多t全市有 一定 规模 生姜 加工 企业 达 l家 , 0 种植 大户达 10 0 多家 。 姜加工产 品有4 生 大类3 多种 , 0 生姜龙
铜陵白姜种质资源保护现状及对策

作者简介花桂玲(1968—),女,安徽铜陵人,高级农艺师。
研究方向:铜陵白姜和蔬菜瓜果园艺。
收稿日期2021-04-14摘要铜陵白姜是铜陵地区历史悠久的特色农产品,2009年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予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年铜陵白姜种植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但由于长期无性繁殖,加之保种和资源保护体系不完善以及外地姜种流入等,白姜种性混杂、退化,病虫害加重,产业发展受到较大影响。
本文总结了铜陵白姜种质资源现状,分析了铜陵白姜种质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促进铜陵白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铜陵白姜;种质资源;保护现状;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326.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1)21-0093-02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21.21.034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铜陵白姜种质资源保护现状及对策花桂玲姚继贵(铜陵市农业农村局,安徽铜陵244000)铜陵白姜是铜陵地区历史悠久的特色农产品,2009年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予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铜陵白姜株高80~100cm ,植株生长势强,株高可达1m 以上,分枝力强,每丛地上茎有15~20根姜芦,地上茎为绿色,叶片呈披针形;姜块长而肥大,姜指饱满,外形美观,鲜姜表皮光滑、呈乳白色至淡黄色,嫩芽粉红色,肉质鹅黄色、质地细嫩、纤维少、辛香味浓、辣味适中、品质优。
铜陵白姜种植系统2017年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入选全球农业重要文化遗产备选名单[1]。
2020年铜陵白姜种植面积320hm 2,是白姜种植核心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白姜的生产发展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产业。
近年来,虽然白姜知名度有了大幅度提高,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产品销售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姜农收入每年增幅达到10%~15%,但由于长期无性繁殖,加之保种和资源保护体系不完善以及外地姜种流入等,铜陵白姜种性混杂、退化,病虫害加重,产业发展受到较大影响。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铜陵白姜产业发展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铜陵白姜产业发展研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各地农业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了崭新的局面。
铜陵市作为国家重点乡村振兴试点县市之一,白姜产业也随之备受瞩目。
白姜是铜陵市的特色农产品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且白姜的栽培技术在铜陵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本文拟就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铜陵市白姜产业发展进行研究,从产业现状、问题分析以及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产业现状1.地理环境铜陵市地处安徽省南部,地跨淮河及长江两大水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这一地理环境为白姜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优势,再加上当地的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这些都为白姜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产业现状分析目前,铜陵市的白姜种植面积较大,品种较多。
在市郊的一些乡镇和村庄,白姜的种植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但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白姜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和污染;二是白姜的销售渠道相对狭窄,市场开发不够广泛;三是生产管理水平和科技含量相对较低。
二、问题分析1.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铜陵市的白姜种植主要以传统种植方式为主,缺乏现代化的种植管理模式和技术支持,辅以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不足,导致了白姜产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较弱。
2.市场营销渠道狭窄目前,白姜的销售主要集中在当地农贸市场和传统的销售模式上,渠道狭窄,销售范围受限,销售市场中的利润空间相对较小。
3.产业发展缺乏科技支持铜陵市白姜产业存在管理水平低、科技含量不足的现象,未能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造成了白姜产业的效益不高。
三、发展对策1.优化产业结构铜陵市应该加强对白姜产业的引导和规范,通过促进种植业的现代化管理和优质品种的引进,加快优化白姜种植结构。
采用现代生产技术,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
2.拓宽市场营销渠道铜陵市应通过加强品牌塑造、产品宣传,拓宽销售渠道,发展电商平台,拓展线上线下的多元化销售模式,增加白姜销售渠道,拓宽市场空间,提高产业效益。
铜陵生姜产业化发展分析与对策研究

1 绪论1.1 铜陵生姜特点介绍铜陵生姜是安徽铜陵的“八宝”之一,铜陵生姜属白姜(别称均姜),姜块大多为佛手形状,外形饱满。
铜陵生姜闻名于世的特点为“块大皮薄、肉质脆嫩”。
铜陵白姜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具有健脾胃、去寒、化痰解毒、调味蔬菜等功能,有食、药两种用途;铜陵产姜的历史悠久,北宋时期铜陵业已变成为举国闻名的生姜生产区域,且被列入朝廷贡品由此而享誉全国。
截至2016年8月,整个铜陵市的生姜种植面积高达1300多公顷,主要产区在铜陵县西联乡、天门镇和郊区大通镇,生姜与其加工产品有五大种类40多个不同品种,销售范围为周边县市、一些大中型城市,出口日韩欧盟等多个国家。
1.2 铜陵生姜现市场及未来市场趋势现市场:通过在2017年12月份对铜陵白姜的销售行情进行实地(铜陵大润发、苏果、世纪联华等大型超市)调查结果表明,各大超市对铜陵生姜及系列衍生产品都设有专柜售卖,但因为新鲜白姜不易储存、保质期短、烹饪方式单一等缺点,真正购买铜陵新鲜白姜的顾客并不多进而导致铜陵新鲜白姜的销售下滑。
大多数顾客更加喜爱酱汁姜、姜片茶、白姜油等深加工商品,因此铜陵白姜的衍生产品要比铜陵新鲜生姜现市场的销售状况更加理想;由于中老年人群对铜陵白姜有一定的品牌忠诚度,所以中老年群体是铜陵生姜现市场的销售主力。
未来市场:通过在2017年11月校内外各开展的两场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年轻人对姜制精油和美妆品比较感兴趣,喜爱将铜陵白姜作为礼品赠送。
我小组对铜陵白姜消费市场实现了精准定位,未来铜陵白姜要针对的消费群体愈年轻化、全面化。
铜陵生姜的深加工衍生产品在未来市场中将有巨大发展潜力。
2 铜陵生姜产业化现状介绍近年来,铜陵县委、县政府把生姜作为县两大特色农产品之一,组织重点突破,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使生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2.1 种植规模单产比过去提高10t/hm2左右。
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现全年种植面积达333.4t/hm2,年产鲜姜8000t,形成了华鹏、金长江、和平等一批生姜加工型龙头企业,年加工鲜姜能力已超过1000t,产值近亿元,他们将传统生产工艺与现代加工技术相结合,已开发出十大系列100多种产品。
基于SWOT模型的安徽特色农产品经营对策研究——以铜陵白姜为例

产品, 当地姜农 独创 的“ 阁” 姜 育种方法世 界唯
一
,
已列入 安 徽 省 非 物质 文 化 遗产 。铜 陵 白姜 不
1 历 史 文 化 底 蕴 厚 重 。 铜 陵 产 姜 的历 史 悠 . 久, 早在春秋时就有种植 , 距今 已有 20 50余年的 历史, 且历 代均有 延续 性 的发展 。北宋 年代 , 陵 铜 成 为全 国著 名 的 生姜 著 名 产 区 , 陵 白姜 被 列 为 铜 朝 廷贡 品。 至 民 国 年 间 , 陵产 姜 年 产 量 约 7 0 铜 2 吨左 右 , 大通镇 经 营生姜 的 私营行 商就有 六家 , 仅
Ke rsfa rdar utrl rd c; oSigw i ne;S Tmoe ywod : t e gi l a out T nl ht g gr WO dl; eu c u p n ei
铜 陵市 位于安 徽 省南部 , 长江 下游南 岸 , 植 种
一Hale Waihona Puke 、中华 白姜 历 史 悠 久 , 全 国 白姜 的著 名 产 区。铜 是
Absr c : o gigwht igri o eo' ih ra ue ”i n ln ,n rcn er rd al ome n u t aiain ma a e n atr rm ta t T n ln i gn e s n f eg tt s rs nTo gig I ee tyasga u lyfr d id sr l t n g me tp t n f e ‘ e i z o e o
时也 面临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 在产 品形 态、 种植加 工、 售渠道、 销 科研 服务 等各方 面都有待 于进一步创 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铜陵白姜产业发展研究
一、铜陵白姜产业现状
铜陵是中国安徽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
在铜陵市的农业产
业中,白姜种植是一个较为重要的产业之一,也是铜陵农村居民的重要产业来源之一。
铜
陵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白姜的生长,因此铜陵的白姜种植历史悠久,产量也较
为可观。
目前,铜陵的白姜产业主要集中在铜陵市区的周边地区,如铜官区、义安区等地。
白
姜的种植面积较大,产量也较高,但由于白姜种植技术相对滞后,产品附加值较低,整体
上对铜陵的经济贡献并不高。
虽然铜陵的白姜产业发展现状并不十分理想,但是从铜陵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来看,这里确实是一个适合白姜种植的地方。
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普及和农民观念的转变,铜
陵的白姜种植技术也在逐渐改善和提高。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铜陵的白姜产业还
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人们对于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为白姜的研发
和推广提供了更好的市场机遇。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农村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也
将得到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这将有助于提高铜陵白姜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随着电
商和物流等现代商业模式的发展,铜陵的白姜产品也将有更多的渠道和方式可以进行销售
和推广。
铜陵的白姜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潜力。
为了更好地推动铜陵的白姜产业发展,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对策和建议:
1. 提高白姜品质和安全性。
铜陵的白姜产业应当加强品质和安全监管,推动白姜的
绿色种植和生产,提高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2. 加强技术支持和创新。
应当加大对白姜种植技术和品种改良的研发投入,鼓励农
民采用更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白姜的产量和品质。
3. 发展特色产品和深加工。
可以将铜陵的白姜加工成各种深加工产品,如白姜粉、
白姜汁等,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4. 拓宽销售渠道和市场。
应当积极开拓电商、外贸等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
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
5. 加强产业合作和协同发展。
可以通过合作社、农民合作组织等形式,促进农户之
间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铜陵白姜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有望实现更好的发展。
农村产业的振兴需
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希望铜陵的白姜产业能够在各方的支持下实现更好的发展,为铜陵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