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流的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换流站的工作原理

换流站的工作原理

换流站的工作原理换流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主要用于实现交流电与直流电之间的相互转换。

它在输电路线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可以有效地调节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换流站的工作原理。

一、换流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换流站是指用于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或者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设备。

它通常由变压器、整流器、逆变器、滤波器等多个部份组成。

1. 变压器:变压器是换流站的核心部件之一,用于将高压交流电转换成适合于整流器和逆变器的低压交流电。

2. 整流器: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

它通常采用可控硅器件,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3. 逆变器: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

它也采用可控硅器件,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4. 滤波器:滤波器用于滤除换流过程中产生的谐波,保证输出电流的纯度和稳定性。

二、换流站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过程:交流到直流的整流过程和直流到交流的逆变过程。

1. 整流过程:当交流电进入换流站时,首先经过变压器降压,得到适合整流器工作的低压交流电。

然后,低压交流电经过整流器,可控硅器件控制导通角度,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

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经过滤波器,滤除谐波,保证输出电流的纯度和稳定性。

2. 逆变过程:当需要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时,直流电经过滤波器后进入逆变器。

逆变器中的可控硅器件控制导通角度,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

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经过变压器升压,得到适合输送的高压交流电。

换流站的工作原理实际上是通过整流和逆变两个过程实现交流与直流之间的相互转换。

整流过程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逆变过程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

通过控制可控硅器件的导通角度,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从而满足不同的电力需求。

三、换流站的应用换流站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特殊是在长距离高压直流输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1. 长距离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可以将发电厂产生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通过高压直流输电路线传输到远距离的负荷中心,然后再通过换流站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供给用户。

《电力电子技术》题库含答案

《电力电子技术》题库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1、对同一晶闸管,维持电流I H与擎住电流I L在数值大小上有I L _________ I H。

2、功率集成电路PIC分为二大类,一类是高压集成电路,另一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晶闸管断态不重复电压U DSM与转折电压U BO数值大小上应为,U DSM ________ U BO。

4、电阻负载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晶闸管所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U Fm等于_____,设U2为相电压有效值。

5、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的三个晶闸管的触发脉冲相位按相序依次互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于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换相重叠角的影响,将使用输出电压平均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晶闸管串联时,给每只管子并联相同阻值的电阻R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

8、三相全控桥式变流电路交流侧非线性压敏电阻过电压保护电路的连接方式有______________二种方式。

9、抑制过电压的方法之一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吸收可能产生过电压的能量,并用电阻将其消耗。

10、180°导电型电压源式三相桥式逆变电路,其换相是在___________的上、下二个开关元件之间进行。

11、改变SPWM逆变器中的调制比,可以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幅值。

12、为了利于功率晶体管的关断,驱动电流后沿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恒流驱动电路中抗饱和电路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功率晶体管缓冲保护电路中二极管要求采用________型二极管,以便与功率晶体管的开关时间相配合。

换相和换流

换相和换流

换相和换流在电力系统中,换相和换流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在电力传输、变换和控制过程中,实现了电能的高效、稳定和可靠传输。

本文将对换相和换流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在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换相技术1.换相技术的定义及作用换相技术是指在交流电力系统中,通过改变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关系,实现电能的传输和变换。

在电力系统中,三相交流电是常见的电源和负载形式。

为了满足不同电压等级和功率需求的电力传输,需要对电压和电流进行适当的调整。

换相技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换相技术的分类根据换相过程中电压和电流相位关系的改变,换相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种:(1)逆变换相: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2)整流换相: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如电网中的整流器、充电桩等;(3)相位调整换相:通过调整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实现电能的传输和变换,如变压器、电容器等。

3.换相技术在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换相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电子、电动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电力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和优化,换相技术在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此外,我国还加大了换相设备的研究和制造力度,提高了国内换相技术的整体水平。

二、换流技术1.换流技术的定义及作用换流技术是指在直流电力系统中,通过改变电压和电流的幅值和相位关系,实现电能的传输和变换。

换流技术在直流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实现远距离、高压、大容量的电力传输,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2.换流技术的分类根据换流过程中电压和电流幅值和相位关系的改变,换流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种:(1)电压源换流:通过改变电压源的幅值和相位,实现电能的传输,如电压源变换器等;(2)电流源换流:通过改变电流源的幅值和相位,实现电能的传输,如电流源变换器等;(3)电压电流源混合换流:通过改变电压和电流源的幅值和相位,实现电能的传输,如混合型变换器等。

电力电子技术(第二版)第5章答案知识讲解

电力电子技术(第二版)第5章答案知识讲解

第五章1.换流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换流方式有4种:①器件换流。

利用全控型器件的自关断能力进行换流称为器件换流。

②电网换流。

由电网提供换流电压称为电网换流。

这种换流方式应用于由交流电网供电的电路中,它是利用电网电压自动过零并变负的性能来实现换流的。

③负载换流。

由负载提供换流电压称为负载换流。

这种换流方法多用于直流电源供电的负载电路中。

④强迫换流。

设置附加的换流电路,给欲关断的晶闸管强迫施加反向电压或反向电流的换流方式称为强迫换流。

换流回路的作用是利用储能元件中的能量,产生一个短暂的换流脉冲,使原来导通的晶闸管电流下降到零,再使它承受一段时间反压,便可关断。

强迫换流通常利用附加电容上所储存的能量来实现,因此也称电容换流。

2.什么是电压型和电流型逆变器?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⑴直流侧是电压源的逆变器称为电压型逆变器。

电压型逆变器的特点如下:①直流侧为电压源,或并联有大电容,相当于电压源。

直流侧电压基本无脉动,直流回路呈现低阻抗。

②由于直流电压源的箝位作用,交流侧输出电压波形为矩形波,并且与负载阻抗角无关;而交流侧输出电流波形和相位随负载阻抗情况的不同而不同。

③当交流侧为阻感负载时,需要提供无功功率,直流侧电容起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

逆变桥各臂反并联的二极管为交流侧向直流侧反馈无功能量提供了通道。

④直流侧向交流侧传送的功率是脉动的。

因为直流电源电压无脉动,故传送功率的脉动由直流侧电流的脉动来实现。

⑵直流侧电源为电流源的逆变器称为电流型逆变器。

电流型逆变器有如下特点:①直流侧串联有大电感,相当于电流源。

直流侧电流基本无脉动,直流回路呈现高阻抗。

②各开关管仅是改变直流电流流通途径,交流侧输出电流波形为矩形波,与负载阻抗角无关。

而交流侧输出电压波形和相位因负载阻抗角的不同而异,其波形常接近正弦波。

③当交流侧为阻感负载时,需要提供无功功率,直流侧电感起缓冲无功功率能量的作用。

因反馈无功能量时电流并不反向,故开关管不必反并联二极管。

电力基本术语400个名词解释

电力基本术语400个名词解释

电力基本术语名词解释4001电力系统发电、输电及配电的所有装置和设备的组合。

2电力网输电、配电的各种装置和设备、变电所、电力线路或电缆的组合3交流系统由交流电压供电的系统。

4直流系统由直流电压供电的系统。

5工频交流系统的标称频率值。

6发电将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7变流、换流改变电流、电压的形式和频率。

8变电通过电力变压器的电能传递。

9输电从发电站向用电地区输送电能。

10配电在一个用电区域内向用户供电11(电力系统的)互联在电力系统之间,通过线路和(或)变流、变电等设备的连接进行电能交换。

12互联系统几个电力系统通过互联线路连接起来的系统。

13异步连接以不同频率运行的交流系统之间的连接。

14短路容量在系统一点上的短路电流与约定电压(通常指运行电压)之乘积。

15系统负荷1)在系统内产生、输送或分配的有功、无功或视在功率。

2)根据用户的特点和性质,例如热力负荷、日无功负荷等划分的一组用户所需的功率。

16尖峰负荷在给定的期间内(例如一天、一个月、一年)的负荷最大值。

17负荷曲线作为时间函数的负荷变化曲线。

18负荷持续时间曲线表示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负荷等于或超过给定值的持续时间的曲线。

19有功电能可以转换为某些其他形式能的电能。

20无功电能在交流系统内,与电气系统和其所接设备的运行有关的不同电场和磁场之间连续交换的固定电能。

21系统标称电压用以标志或识别系统电压的给定值。

22(系统)运行电压在正常情况下,系统的指定点在指定时刻的电压值。

23系统最高电压在系统正常运行的任何时间,系统中任何一点上所出现的最高运行电压值。

24系统最低电压在系统正常运行的任何时间,系统中任何一点上所出现的最低运行电压值。

注:瞬态过电压(例如由开头操作引起的)及不正常的暂态电压变化均不在内。

25电压等级在电力系统中使用的标称电压值。

26低压通常低于交流电力系统中1000V及其以下的电压等级。

27高压通常高于交流1000V的电压等级。

电力电子技术试题库答案

电力电子技术试题库答案

电力电子技术试题库一、题填空。

1、变流技术也称为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技术。

2、电力电子技术诞生于1957 年,是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制出第一个晶闸管为标志的。

3、通常所用的电力有直流和交流两种。

4、1947 年,美国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

5、迄今为止,用于制造电力电子器件的半导体材料仍然是硅。

6、在电化学工业中,电解铝、电解实验室等都需要大容量的整流电源。

7、经多年研究,能够制造电力电子器件的新材料,有碳化硅、氮化镓、砷化镓、金刚石等。

8、在磁悬浮列车中,技术是一项关键技术。

9、相位控制方式和斩波控制方式分别简称为相控和斩控。

10、目前,碳化硅二极管以其优越的性能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11、在电气机车中,直流机车采用装置,交流机车采用装置。

12、通常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称为整流,而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称为逆变。

13、有源逆变和无源逆变的区别仅仅在于变流电路的交流侧是否与电网连接。

14、以前的电梯大都采用直流调速系统,而近年来变频调速已成为主流。

15、电力电子电路的换流方式可分为以下四种:换流、换流、换流、换流。

16、逆变电路根据直流侧电源的性质分类,可以分为电压型逆变电路和电流型逆变电路。

17、变频空调器是家用电器中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的典型例子。

18、软开关技术解决了电力电子电路中开关损耗和开关噪声问题。

19、电力电子器件按照被控制的程度可分为三类:不可控器件,半控型器件,全控型器件。

20、超导储能是未来的一种储能方式,它需要你强大的直流电源供电。

21、电力电子装置的发展趋势是小型化、轻量化。

22、在电气设备或电力系统中,直接承担电能的变换或控制任务的电路被称为。

23、在电力电子电路中,器件的开关损耗和开关频率之间呈现线性关系。

24、PWM控制技术在逆变电路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25、器件换流只适用于全控型器件,其余三种方式重要是针对晶闸管而言的。

26、晶闸管电路的主要控制方式是相控方式,而全控型器件电路的主要控制方式是斩控方式。

电力电子技术名词解释

电力电子技术名词解释

电力电子技术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安全工作区:指在输出特性曲线图上GTR能够安全运行的电流、电压的极限范围。

按基级偏置分类可分为正偏安全工作区和反偏安全工作区。

逆变失败:逆变时一旦换相失败,外接直流电源就会通过晶闸管电路短路,或使变流器的输出平均电压和直流或使变流器的输出平均电压和直流电动势逆变成顺向串联,形成很大的短路电流。

PWM技术:是控制半导体开关元件的通断时间比,即通过调节脉冲宽度或周期来实现控制输出电压的一种技术。

SPWM:用载波调制正弦波而获得脉冲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有和正弦波等效的脉宽调制,PWM 波形成为正弦脉宽调制。

逆变电路: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将交流电能变换成直流电能外,还需将直流电能换成交流电能,这种对应整流的逆向过程成为逆变。

完成这一变换过程的电路成为逆变电路。

开关损耗:电力电子器件在由通态转为断态(关断过程)或由断态转为通态(开通过程)的转换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分别成为关断损耗或开通损耗,总称为损耗*有源逆变:如果将逆变电路的交流侧接到交流电网上,直流电逆变成与电网同频率的交流电反馈至电网上,称为有源逆变无源逆变:如果将电路的交流侧直接与负载连接,将直流电逆变成某一频率或频率可调的交流电供给负载,称为无源逆变实现有源逆变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一定要有直流电动势源,其极性必须与晶闸管的导通方向一致,且其值应大于变流器直流侧的平均电压Ud。

②变流器必须工作在α>90的区间,使Ud<0。

简述最小逆变角的选取要考虑的因素。

(1)换相重叠角(2)晶闸管关断时间对应的电角度(3)安全裕量角。

逆变失败原因:1、触发电路工作不可靠,不能适时、准确的给各晶闸管分配脉冲,如脉冲丢失、脉冲延时等,致使晶闸管不能正常换相。

2、晶闸管发生故障,该断时不断、该通时不通。

3、交流电源缺相或突然消失。

4、换相的裕量角不足,引起换相失败。

掣住电流:在晶闸管加上触发电压,当元件从阻断状态刚好转为导通状态就去除触发电压,此时要保持元件导通所需要的最小阳极电流称为掣住电流。

大工19秋《电气工程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大工19秋《电气工程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机密★启用前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9年秋《电气工程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注意事项:本复习题满分共:4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真空断路器的触头材料应具备的要求是()。

A.耐弧性能好B.截断电流小C.含气量低D.其他选项都正确2、有关避雷装置不正确的描述是()。

A.避雷线常采用镀锌钢绞线B.避雷线工作原理与避雷针相同C.避雷线保护宽度范围比避雷针大D.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与使用的支数和高度有关3、真空断路器中圆盘形触头的主要缺点是()。

A.机械强度差B.有较大的触头电阻C.开断能力差D.易出现阳极斑点4、同步电机有三种主要的运行方式,其中最主要的用途是()。

A.发电机C.调相机B.电动机D.其他选项都不正确5、电压互感器在使用时二次绕组不允许()。

A.短路B.接仪表C.接电阻 D.开路6、晶闸管的导通条件是加()。

A.反向阳极电压和正向门极电压B.反向阳极电压和反向门极电压C.正向阳极电压和正向门极电压D.正向阳极电压和反向门极电压7、目前()是电力电子装置的主导器件。

D.P-MOSFET A.IGBT B.SCR C.RCT8、直流输电的突出优点是可实现电网间的()互联。

A.同步B.同频率C.可靠D.非同步9、气体放电的电子碰撞电离理论是在20世纪初由()首先提出的。

A.巴申B.爱默生C.汤逊D.爱迪生10、磁感应强度的测量单位是()。

A.韦B.特C.西D.法11、在选择时间继电器时首先要考虑()。

A.电路的额定电流B.电路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C.电路的整定电流和过载电流D.延时时间和延时方式12、在选择断路器时,必须保证断路器的额定电压大于()。

A.负载电压B.线路额定电压C.断路器的动作电压D.任意电压13、涌流出现时可以加长电容间连接引线,()电容器单元间电感,可以降低电容器故障时组内涌流的幅值。

A.减少B.增加C.保持D.其他选项都不正确14、对于感性负载,在励磁电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电枢电流的增大,同步电机的外特性是()的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流的名词解释
换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能源传输和转换系统中的术语,用于描述将直流电流转换为交流电流或将交流电流转换为直流电流的过程。

换流技术在电力系统、电力传输和能源转换领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换流的概念、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换流的概念和原理
1.1 定义
换流是指将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在能源传输和转换系统中,主要涉及两种形式的电流: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

换流器就是用来实现这种电流形式转换的装置。

1.2 原理
换流的原理基于电力电子技术,其核心组件是换流器。

换流器通常由可控硅器件或晶闸管构成,通过控制这些器件的导通和关断,可以在直流电与交流电之间进行转换。

常见的换流器类型包括单相和三相桥式换流器、全控式换流器等。

二、换流的应用
2.1 电力系统
在电力系统中,换流技术广泛应用于直流输电、电力电子装置、能量储存和智能电网等领域。

直流输电系统利用换流技术将高压直流电能从发电站输送到远距离的负载中心,有效解决了交流输电带来的潜在问题。

电力电子装置如变频器、调相器、逆变器等,也借助换流技术实现对电能的控制和转换。

此外,换流技术还被应用于能量储存系统,如电动汽车、电池储能等。

2.2 可再生能源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如太阳能和风能等,换流技术在逆变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逆变器通过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将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能并入到电网中。

换流技术的应用使得可再生能源的适用范围更广泛、效率更高。

2.3 工业应用
换流技术还在工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电焊机、工频炉等工业设备通过换流技术实现对电能的精细控制,提高了工业生产和加工的效率。

此外,高压直流输电还被应用于铁路牵引、地铁系统以及大型矿业和工业用电等领域。

三、换流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能源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换流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以下是换流技术未来的一些发展趋势:
3.1 高效率
未来的换流技术将趋向高效率和低损耗。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进步和新材料的应用,换流器的转换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这将有助于减少能量损耗、降低能源成本,并提高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利用性。

3.2 高密度
为了满足现代工业和电力系统对更高功率密度的需求,未来的换流器将朝着设计更小、更紧凑的方向发展。

高密度的换流器能够提供更高的功率输出,同时减少所需的空间和资源。

3.3 智能化
在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普及的背景下,智能化的换流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智能换流器将具备自适应控制功能,能够实时感知电网的状态并做出相应的调节,以实现电能的高效分配和优化,降低能量浪费。

总结:
换流作为一种关键的能源转换技术,在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和工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将电流形式从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或反之,换流技术实现了电能的高效传输和转换,有力地推动了能源行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利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换流技术将进一步提高效率、密度和智能化水平,为能源转换和传输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