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流程专题分析

合集下载

路测专题分析_掉话

路测专题分析_掉话

1.2.4干扰而导致的掉话
解决措施:
(1)消除上行干扰 这种干扰为目前的主要干扰,上行干扰要发生在话务高峰期,它主 要来源于同频干扰,也可能是外部干扰。同频干扰与同频小区的话 务量有关,话务量高则干扰大;外部干扰主要是交调干扰。上行干 扰可通过分析驱车测试中的相关报告、修改同频小区的同频频率、 增加两个同频小区的间距(实际统计表明信号强度随距离以近似4 次幂指数的规律衰减)或利用频谱分析仪来加以分析和解决,通过 分集接收和有效的功率控制也可减少上行干扰。
1.2.4干扰而导致的掉话
通过路测来判断干扰的办法:
GSM 是干扰受限系统,根据空间接口中信号的解调要求,GSM 规 定同邻频保护比满足以下要求: 同频载干比:C/I ≥9dB ;工程中加3dB 的余量,即C/I ≥12dB ; 邻频抑制比:C/A ≥-9dB ;工程中加3dB 的余量,即C/A ≥-6dB;
1.2 原因及定位方法
覆盖导致的掉话


切换引起的掉话
设置硬件或系统参数错误引起的掉话
干扰而导致的掉话
天馈线原因而导致的掉话
传输故障造成的掉话 采用直放站而导致的掉话


1.2.4干扰而导致的掉话
原因分析:
由于基站分配给移动台SDCCH信道频点可能与TCH信道频点不同, 因而需要对它们分别进行分析。干扰主要包括同频、邻频及交调干 扰。当手机在服务小区中收到很强的同频或邻频干扰信号时,会引 起误码率恶化,RxQual差,使手机无法准确调邻近小区的BSIC码 或不能正常接收移动台测量报告。交调干扰主要是指数模共站的基 站由于模拟基站发射机的影响而产生的干扰,这种干扰的直接后果 是时隙分配不出去造成基站资源的浪费
1.2.1 覆盖导致的掉话

VoNR优化思维导图

VoNR优化思维导图

VoNR优化思维导图从VoNR测试优化工作中总结优化方法。

主要从VoNR接入问题、VoNR接通时延问题、VoNR语音质量问题、VoNR掉话问题共计5项专题入手,以专题形式对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和优化。

1,VoNR接入问题从信令流程分析异常接通,VoNR呼叫流程涉及网元较多,如UE、GNB、核心网、IMS等网元,如果出现问题需要进行端到端的信令分析,VoNR呼叫建立流程包含7个阶段。

接入流程7阶段示意图阶段15G侧RRC接入:如果主/被叫是在空闲态下起呼,需要RRC接入流程。

RRC接入失败分析原因分析(1)上行干扰,弱场接入:上行干扰或者弱覆盖下UE上行受限,UE接入的信令消息基站无法正确解调。

(2)RRC连接建立定时器设置过长:基站侧“RRC连接建立定时器(ms)”设置过比如为10s,如果第一次RRC建立失败后需要等约10s才会重新发起RRC连接建立请求,容易导致VoNR通话建立超时。

(3)PCI\RSI复用距离过近:PCI或者prach逻辑根序列号复用过近会导致小区间发生干扰,引起接入失败。

(4)UE去激活定时器设置过小:3.0版本去激活定时器没有区分承载,在被叫没开彩铃的情况下,去激活定时器inactivetimer设置为10s,主叫收到180ringing消息10s后收到基站下发的RRC 释放消息,引起呼叫失败。

阶段2鉴权加密或UE能力查询:如果主/被叫是在空闲态下起呼,需要鉴权加密和UE能力查询流程。

鉴权加密或UE能力查询失败原因分析:UE,基站,5GC的鉴权配置不一致导致或者VoNR能力不携带导致后续不会建立5QI1。

阶段3QPS Flow(5QI5)建立:如果主/被叫是在空闲态下起呼,需要建立5QI5承载。

(1)5QCI5切片数据漏配或者设置错误导致5QI5建立失败。

(2)无线信号良好,核心网下发5QI5承载,基站回复失败,失败原因为:radioNetwork = 0 : Ngap_CauseRadioNetwork_Root_unspecified。

最详细讲解、LTE“切换”专题优化(价值50RMB)

最详细讲解、LTE“切换”专题优化(价值50RMB)

最详细讲解、LTE“切换”专题优化(价值50RMB)LTE“切换优化”专题1. 切换概述LTE系统是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当⽤户从⼀个⼩区移动⾄另⼀个⼩区时,与其连接的⼩区将发⽣变化,执⾏切换操作。

按照源⼩区和⽬标⼩区的从属关系和位置关系,可以将切换做如下的分类:1) LTE系统内切换:包括eNodeB内切换、通过X2的eNodeB间切换、通过S1的eNodeB间切换。

2) LTE与异系统之间的切换:由于LTE系统与其他系统在空⼝技术上的根本不同,从LTE⼩区切换到其他系统的⼩区,UE不仅需要⽀持LTE的OFDM接⼊技术,还需要⽀持其他系统的空⼝接⼊技术,可能出现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LTE与GSM之间的切换、LTE与UTRAN之间的切换、LTE与WiMAX之间的切换。

连接状态:连接状态指ECM-CONNECTED状态,其主要特征如下:1) UE和⽹络之间有信令连接,这个信令连接包括RRC连接和S1-MME连接两部分;2) ⽹络对UE位置所知精度为⼩区级;3) UE移动性管理由切换过程控制;4) S1释放过程将使UE从ECM-CONNECTED状态迁移到ECM-IDLE状态。

切换的⽬的:基于当前⽹络服务质量的切换:切换的基本⽬标指⽰UE可与⽐当前服务⼩区信道质量更好的⼩区通信为UE提供连续的⽆中断的通信服务同频切换和异频切换基于当前⽹络覆盖的切换:UE失去当前RAT的覆盖,异系统切换基于当前⽹络负荷的切换覆盖当前区域⼩区负载不平衡时资源共享,同频/异频/异系统切换切换测量切换三部曲图1‑1切换三部曲测量测量控制测量的执⾏与结果的处理测量报告主要由UE完成判决以测量为基础资源申请与分配主要由⽹络端完成执⾏信令过程⽀持失败回退测量控制更新测量信息通知UE需要测量的对象、⼩区列表、报告⽅式、测量标识、事件参数等测量条件改变时,eNB通知UE新的测量条件。

图1.2 测量控制测量控制:eUTRAN下发的测量配置参数:测量对象:LTE同频或异频、UTRA的⼀组同频⼩区、GERAN的⼀组频率、CDMA2000的⼀组同频⼩区测量上报配置:周期或事件报告;报告格式包含测量量和相关信息测量标识:测量ID的列表,Measurement ID测量间隙:UE使⽤这个间隙执⾏测量,此时不进⾏上下⾏调度图1.3 测量控制配置参数测量对象及测量值切换的测量对象及测量值同频测量RSRP、RSRQ、Pathloss2) 异频测量RSRP、RSRQ、Pathloss3) 异系统测量PCCPCH RSCPCPICH RSCP、CPICH Ec/No、GSM Carrier RSSI,BSIC Identification,BSIC Reconfirmation图1.4 测量模型层⼀的滤波⽅法由⼚家决定层三滤波系数可以配置符合上报条件时进⾏上报测量模型——层三滤波UE对测量值的滤波,按下式进⾏计算:Fn=(1-α)Fn-1+αMnF1=M1Fn ——本次测量过滤后更新的测量结果Fn-1——上⼀次测量过滤后的测量结果Mn ——最近⼀次来⾃物理层UE的测量结果α=0.5k/4,K是在测量控制消息的测量数量配置中,Filter coefficient中收到的参数。

volte切换成功率低优化报告

volte切换成功率低优化报告

VOLTE切换成功率低专项报告移动公司2015-11-271、VOLTE切换成功率低优化切换优化的目的就是减少切换失败、切换过早或过晚、切错小区和乒乓切换等情况,最终提升系统性能。

1.1切换常见异常场景简介1.1.1过早切换:切换过早,一般是邻区的信号还不够好或不够稳定,eNodeB就发起了切换,主要有以下几种:a)源小区下发切换命令后,由于目标小区信号质量不佳,UE切换到目标小区发生失败,UE发起RRC重建回到源小区。

如下图,这种场景下,UE在切换到新小区随机接入或发送msg3失败导致切换失败,然后UE在源小区发起RRC连接重建。

b)UE虽然成功切换到目标小区但是立即出现下行失步,然后在源小区发起RRC连接重建。

这也是切换过早。

c)UE虽然成功切换到目标小区但在很短时间内(5s)切换到第三方小区,也是切换过早。

1.1.2过晚切换:切换过晚这个在实际外场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a)在下行100%加载的场景,源小区服务质量不好(一般SINR低于-3就会概率性出现切换命令发送失败),UE因为服务小区信号不好没有收到切换命令,或收到切换命令,但随机接入过程失败,UE就发生RRC重建,重建到目标小区,此时由于目标小区已建立上下文,重建可以成功。

b)UE还来不及上报测量报告,源小区的信号已经急剧下降导致下行失步,UE直接在目标小区发起RRC连接重建,此时由于目标小区无UE上下文,重建必然被拒绝,信令流程如下图所示。

1.1.3乒乓切换:当UE 进行A—>B—>A 这样的反复来回切换流程,从小区A 切换到小区B 后,在小区B 停留的时间很短,又返回到小区A,这个通过信令流程比较容易分析,就是看上一次切换入到下一次切换出的时间是否太短了(一般认为一秒发生多次切换为乒乓切换)。

1.2 切换优化方法与技巧 1.2.1 切换优化5步法:b) 邻区合理性检查:是否邻区完整、邻区是否合适、是否存在blacklist 邻区、邻区存在同频同PCI 问题、相同邻区重复定义; c) 干扰:内部干扰、外部干扰;d) 覆盖原因:弱覆盖,过覆盖、重叠覆盖;e) 参数设置不合理:TAC 、切换参数(CIO 设置不合理、handoverAllowed 状态核查、异频参数核查:)、MME POOL 核查、ppsTimingOffset 核查; f) 邻区拥塞:指目标小区拥塞导致切出指标差; g) 隐性故障:主小区或者邻区隐性故障;1.2.3切换问题处理流程2. 附录.案例2.1 异频切换问题导致设备异常eSRVCC 到GSM 问题描述:车辆在五四路上由北向南行驶,UE1主叫占用D2频点小区418339-2,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车速较快UE1没有及时切换到417870-1、417903-1&2扇区,等到切换条件满足时,但相关小区已和主服小区没有邻区关系了(此时已经是第三圈站点了),从而导致设备异常eSRVCC 到GSM ;2.1.2 解决方法:参数原值 修改值 修改原因threshold2InterFreq -97 -95 使该小区尽量切换至LTE 小区,避免提前开始eSRVCC 切换,影响道路MOS 值。

乙烯装置大机组长周期运行的措施探讨

乙烯装置大机组长周期运行的措施探讨

逐渐升高,最高达到
次择机干预中,检修了这一透平,并
图1 自力阀工艺流程图
从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乙烯制冷压缩机底端振动值升高后,润滑油的压力值高达135kPa,利用旁路调整的形式,其压力值为152kPa,现场中,自力阀大都处于微开的状态,从当前存在的问题出发,需要开展大检修后确认具体问题。

乙烯装置大机组长周期运行的优化措施
3.1 压缩机各段间效率M因子
压缩机运行时,会产生垢物,其会导致叶轮表面粗糙程度的提升,以此导致气体流通面积缩小,导致气体在流过压缩机以后,多变效率不断降低,而出口位置的温度不断提升,所以,利用压缩机各段,因子的监控情况,分析压缩机的结垢状况,其中M因子数值越高,说明压缩机具有越小的能力,也表示机组各段之中结垢程度十分严重。

比如,开展裂解气压缩机M因子的月度均值监控,表示,一段M因子数值在0.20~0.25之间,二段M因子数值在0.18~0.24之间,三段M因子数值。

【切换专题】MR不处理总结文档v1

【切换专题】MR不处理总结文档v1

1 MR不处理问题总体分析对5月20日拉网log进行分析,共有1295次MR上报,发生了690次切换尝试。

经过逐一分析,共有617次MR没有经过处理。

(注:从终端log中,有多次切换尝试没有对应的A3测量事件,原因为Log中有A3事件的MR上报,但没Assistant没有统计进来,或发生在log的开头位置等,本文不进行分析)。

即有47.5%的MR没有被处理。

MR不处理的总体原因分布如图:说明:配置问题:专指由于网络没有配置邻区,或者有重复PCI,导致MR不处理的情况。

发生重建:多次上报MR(一般大于三次)后,网络没有响应,随后发生RRC连接重建立的情况。

缺少日志:由于终端log是在5月20日拉网得到,没有网络侧log,并且由于时间久远,eNB 上DBG日志已经被冲掉,并且网络配置也有可能被更改过,造成目前无法定位。

未明确:从现在终端log中,难以准确定位出问题所在。

下行失步:指由于终端连续一段时间收不到有效信号后,造成掉线或者RRC连接重建立。

正常周期上报:现行网络除了配置A3事件上报外,还配置了周期上报的测量,上报内容为最强邻区。

在RRC连接重配中可以看到,此测量ID不用于A3事件的测量ID。

此时上报的MR不是A3事件,故网络不进行切换。

流程嵌套:在上一次切换重配还没有完成,专用资源还没有重配完毕时又发生MR上报情况,或者已经下发切换的RRC连接重配,但尚未发送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时,又有MR上报给原小区。

丢失:专指终端上报2~3次相同内容的MR,但往往最后一个会被处理,前一个或第二个没有被处理2 具体分析2.1 配置问题2.1.1现象以2:06:36发生的8次MR没有响应为例。

终端服务小区为三台山2,每隔200ms上报一次A3事件的MR,前8次上报的邻区PCI都为144,为苏堤南口2小区。

最后的MR中RSRP比服务小区RSRP高7dB。

而最后一次MR中,增加了一个邻区,PCI为145,RSRP比服务小区高5dB仅接着,网络下方了向PCI为145小区切换到的重配命令。

WCDMA异系统切换典型掉话实例分析

WCDMA异系统切换典型掉话实例分析

WCDMA 异系统切换典型掉话实例分析付晓东1魏红强2(1中国联通广东省分公司广州510627)(2中国联通珠海市分公司珠海519015)摘 要 本文根据某市异系统切换典型掉话优化的实际案例,介绍异系统切换的优化流程和分析方法,重点对因H OTYPE 参数设置引起的异系统切换掉话进行分析说明。

关键词 WCDMA异系统切换典型掉话1WCD MA 异系统切换描述在没有3G 系统覆盖的区域,为了使GSM/WCDMA系统用户保持连续的覆盖,需要基于覆盖的切换或小区重选来保证业务的连续。

本文主要针对CS 域的3G →2G 切换进行分析和介绍。

CS 域3G →2G 切换典型过程包括如下阶段:异频测量控制→测量报告处理→切换判决→切换执行。

在测量控制阶段,网络通过发送测量控制消息告诉MS 进行测量的参数,并要求MS 和Nod e B 启动压缩模式进行异系统测量。

在测量报告阶段,MS 给网络发送测量报告消息。

在切换判决阶段,网络根据测量报告做出切换的判断。

在切换执行阶段,MS 和网络走信令流程,并根据信令做出相应动作。

图1为CS 域3G →2G 切换信令流程图。

2WCDM A 异系统切换主要参数2.12D 事件测量门限(usedF reqThresh2D Ecno 和usedF reqThresh2D R scp)图1CS 3G →2G 切换信令流程图当达到表1中之一条件的门限值后便触发2D压缩事件。

2.2系统间切换指示开关(fddGsmHOSupp)fd dGsmHOSup p取值说明:0为关闭启GSM系统切换,1为打开启异系统切换;缺省值为0,现网值为1。

2.3系统间切换指示开关(H OTYPE)HOT YPE参数取值说明:0=IFHO_PRE FERR ED(异频切换优先);1=GSM_PREFER RED(异系统切换优先);2=NONE(不允许异系统切换和异频切换发生)。

2.43a事件测量门限(utranThresh3aEcno、utranThresh3aR scp和gsmThresh3a)3a事件说明:当前使用3G网络频率质量低于某一绝对门限且GSM小区Rx lev高于一个绝对门限,满足该两个条件便触发事件。

系统切换情况汇报

系统切换情况汇报

系统切换情况汇报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团队在进行系统切换工作,为了更好地了解系统切换的情况,我对此进行了汇报和总结。

在此文档中,我将详细介绍系统切换的情况,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方案。

首先,我们对系统切换的目的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系统切换是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以及满足用户需求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系统切换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用户体验,确保在切换过程中不会影响用户正常使用。

接下来,我对系统切换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在系统切换前,我们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备份数据、通知用户等。

在切换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确保每个步骤都得到正确执行。

切换后,我们还需要进行系统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系统切换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在系统切换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由于系统切换过程中出现了意外情况,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此外,系统切换后,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性能和稳定性方面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修复和优化。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和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系统切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判和应对能力,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其次,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系统切换流程和规范,确保每个步骤都得到正确执行。

最后,我们还需要加强系统切换后的监控和测试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系统切换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充分重视和认真对待。

通过对系统切换情况的汇报和总结,我相信我们能够更好地改进和优化系统切换工作,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希望我们团队能够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和提升系统切换工作,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切换流程分析:3.2.1、Intra-Node B切换:3.2.1.1、接力切换正常流程:信令流程说明:1)RNC判决进行切换后向NB发送无线链路增加请求,为目标小区建立无线链路。

目标小区收到无线链路增加请求后,配置相应链路资源,配置完成后组织无线链路,向RNC发送RL增加响应消息。

2)RNC收到目标小区的响应消息后,为目标小区建立Iub传输承载AAL2。

3)RNC通过源小区的信道向UE发送PHYSICAL CHANNEL RECONFIGURATION消息,通知UE进行切换。

4)UE收到PHYSICAL CHANNEL RECONFIGURATION消息后,根据接收到的切换指令做相应配置及处理后,通过目标小区向RNC发送PHYSICAL CHANNEL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

5)RNC收到该消息后删除源小区的无线链路和Iub传输承载,切换完成。

3.2.1.2、异常流程1-NODE B失败异常流程说明:1)当Node B不能按照要求为该用户增加RL时,向RNC返回RL AdditionFailure消息,并包含失败原因;2)切换失败,UE继续在源小区进行通信或掉话;实体处理方法:1)检查目标小区告警及资源状态,可以从LMT-B查询;2)检查对比RNC下发的RL Addition Request中携带的参数是否正确。

3.2.1.3、异常流程2-UE响应切换失败RNC向UE发送Physical Channel Reconfiguration消息进行切换。

由于一些错误原因导致UE向RNC发送物理信道重配置失败的响应。

导致UE发送失败响应的原因可能为:1)UE收到的消息协议错;2)Physical Channel Reconfiguration消息中包含无效的配置信息;3)Physical Channel Reconfiguration消息中包含UE不支持的配置信息;4)配置信息不匹配;5)UE物理信道配置失败;6)重配过程中无线链路失败等。

异常流程说明:1)当Iub接口无线链路以及AAL2连接建立完成以后,RNC向UE发送PhysicalChannel Reconfiguration进行切换。

当上述某项原因出现时,UE向RNC返回Physical Channel Reconfiguration Failure消息。

2)RNC与Node B释放Iub接口的RL。

3)RNC与Node B释放Iub接口的AAL2连接。

4)切换过程失败,UE继续在源小区进行通信或产生掉话;当UE回复切换失败原因中携带的原因值为无效配置和物理信道失败时:1)对于该两类原因首先要确认RNC下发切换消息中携带的参数是否正确2)确认UE的处理能力(可以从呼叫过程RRC建立完成消息中查到3)检查目标邻小区参数配置是否正确当UE回复切换失败原因中携带的原因值为TIMEOUT时,其解决方案:1)确认UE所在的位置及该区域的信号覆盖(包括RSCP和C/I)是否良好;2)检查源小区配置的邻区是否合适;3)检查周围是否存在与目标小区同频同码的小区;4)确认该小区邻小区的参数是否正确;5)检查目标小区主载波ISCP值(可以从LMT-B上查询)和所占时隙ISCP值(可以从OMT上查询);6)确认所用终端的型号及批次;7)检查源小区定时器参数:检查后可以适当延长下列几类定时器参数,该类参数的主要作用在于避免由于网络定时器的超时,而主动拆链导致的切换失败,延长该类定时器可以挽回一部分由于网络定时器超时而导致的切换失败。

3.2.1.4、异常流程3-定时器超时失败定时器超时,指的是RNC在给UE发送了空中接口的配置消息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既没有收到用户的成功响应消息,也没有收到失败消息,和UE失去了联系,此释放该用户的所有业务。

异常流程说明:1)RNC在给UE发送了空中接口的配置消息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没有既没有收到用户的成功响应消息,也没有收到失败消息。

2)若在目标小区已经完成RL同步,则Node B在目标小区向RNC发送Radio LinkFailure消息,原因为同步失败。

(Note (1))3)Node B在源小区向RNC发送Radio Link Failure消息,原因为同步失败4) RNC释放该用户的所有业务,包括:a)RNC发起Iu连接的释放,释放Iu连接。

b)若为CS域RAB,Iu接口需释放AAL2数据传输承载。

c)RNC收回内部为该用户分配的无线资源。

d)RNC与Node B释放Iub接口的RL。

e)RNC与Node B释放Iub接口的AAL2连接。

f)RNC与UE释放Uu接口RRC连接。

5)切换过程失败。

Note (1):若在目标小区没有完成RL同步,则在目标小区没有此消息。

实体处理方法:1)确认UE所在的位置及该区域的信号覆盖(包括RSCP和C/I)是否良好;2)确认该小区邻小区的参数是否正确3)检查目标小区主载波ISCP值(可以从LMT-B上查询)和所占时隙ISCP值(可以从OMT上查询)4)检查源小区配置的邻区是否合适5)检查周围是否存在与目标小区同频同码的小区6)确认所用终端的型号及批次;3.2.2、Inter-NB\Intra-RNC切换3.2.2.1、接力切换正常流程Intra Node B切换与Inter Node B切换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Intra Node B 切换中目标小区与RNC之间为Radio Link Addition Request,而Inter Node B 切换中目标小区与RNC之间为Radio Link Setup Request。

3.2.2.2、异常流程-Node B失败Node B间切换时Node B失败的两种情况:1)目标基站无线链路建立失败;2)目标基站无线链路建立成功后,目标基站的AAL2建立失败。

异常流程说明:1)当目标基站不能成功建立无线链路或不能建立AAL2连接时,切换过程失败,UE仍保持与源基站小区的通信连接。

2)若为AAL2建立失败的情况,需要删除与目标基站的RL。

实体处理方法:1)检查目标小区告警及资源使用状态,可以从LMT-B查询;2)检查对比RNC下发的RL Setup Request中携带的参数是否正确。

3.2.2.3、异常流程-UE响应切换失败RNC向UE发送Physical Channel Reconfiguration消息进行切换。

由于一些错误原因导致UE向RNC发送物理信道重配置失败的响应。

导致UE发送失败响应的原因可能为:1)UE收到的消息协议错;2)Physical Channel Reconfiguration消息中包含无效的配置信息;3)Physical Channel Reconfiguration消息中包含UE不支持的配置信息;4)配置信息不匹配;5)UE物理信道配置失败;6)重配过程中无线链路失败等。

Inter-Node B/Intra-RNC切换,UE响应切换失败异常流程说明:1)当Iub接口无线链路以及AAL2连接建立完成以后,RNC向UE发送PhysicalChannel Reconfiguration进行切换。

当上述某项原因出现时,UE向RNC返回Physical Channel Reconfiguration Failure消息。

2)RNC与目标Node B释放Iub接口的RL。

3)RNC与目标Node B释放Iub接口的AAL2连接。

4)切换过程失败,UE继续在源Node B小区进行通信。

当UE回复切换失败原因中携带的原因值为无效配置和物理信道失败时:1)对于该两类原因首先要确认RNC下发切换消息中携带的参数是否正确2)确认UE的处理能力(可以从呼叫过程RRC建立完成消息中查到3)检查目标邻小区参数配置是否正确当UE回复切换失败原因中携带的原因值为TIMEOUT时,其解决方案:1)确认UE所在的位置及该区域的信号覆盖(包括RSCP和C/I)是否良好;2)检查源小区配置的邻区是否合适;3)检查周围是否存在与目标小区同频同码的小区;4)确认该小区邻小区的参数是否正确;5)检查目标小区主载波ISCP值(可以从LMT-B上查询)和所占时隙ISCP值(可以从OMT上查询);6)确认所用终端的型号及批次;7)检查源小区定时器参数:具体内容参见基站内切换分析3.2.2.4、异常流程-定时器超时失败定时器超时,指的是RNC在给UE发送了空中接口的配置消息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既没有收到用户的成功响应消息,也没有收到失败消息,和UE失去了联系,此释放该用户的所有业务。

异常流程说明:1)RNC在给UE发送了空中接口的配置消息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既没有收到用户的成功响应消息,也没有收到失败消息。

源Node B与目标Node B均向RNC 发送Radio Link Failure消息,原因为同步失败。

2)RNC释放该用户的所有业务,包括:a)RNC发起Iu连接的释放,释放Iu连接。

b)若为CS域RAB,Iu接口需释放AAL2数据传输承载。

c)RNC收回内部为该用户分配的无线资源。

d)RNC与源Node B释放Iub接口的RL。

e)RNC与源Node B释放Iub接口的AAL2连接。

f)RNC与目标Node B释放Iub接口的RL。

g)RNC与目标Node B释放Iub接口的AAL2连接。

h)RNC与UE释放Uu接口RRC连接。

3)切换过程失败。

实体处理方法:1)确认UE所在的位置及该区域的信号覆盖(包括RSCP和C/I)是否良好;2)确认所用终端的型号及批次;3)确认该小区邻小区的参数是否正确4)检查目标小区主载波ISCP值(可以从LMT-B上查询)和所占时隙ISCP值(可以从OMT上查询)3.2.3、Inter-RNC切换3.2.3.1、正常切换流程3.2.3.2、异常流程-源RNC对目标RNC的重定位准备失败该过程描述的是,源RNC向CN发送RelocationRequired消息发起重定位时CN 拒绝不能接收该重定位,可能的原因是:超时;1)TRELOCalloc2)目标RNC、目标CN或目标系统重定位失败;3)目标RNC、目标系统不支持重定位;4)不允许重定位至目标系统;Inter -RNC切换,源RNC对目标RNC的重定位准备失败异常流程说明:1)RNC在收到CN的重定位准备失败消息后,重定位过程中止,源RNC仍为UE的服务RNC。

实体处理方法:1)确认该终端请求的业务和目标小区的资源状态;2)检查目标小区的告警信息和小区状态。

3.2.3.3、异常流程-源RNC侧UE配置失败该过程描述的是,重定位准备过程中,源RNC侧UE进行重定位时失败。

重定位过程失败,UE保持与源RNC进行通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