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子的变化之水的分解
水分子的变化

与负极的氢气的体积比为1∶2,不是质量比;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与氧
气,可以证明水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拓展归纳】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1.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反应物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 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即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2.微粒的变化情况: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个数不发生变化,分子种类 肯定发生变化,分子个数可能发生变化。
②燃烧放出热量多(热值高)
③生成物不污染环境 (无污染) (最大优点)
(2)氢能源没有被广泛使用的原因
①易燃、易爆 ②难以液化
③储存和运输不安全、不方便
④制备氢气消耗电能大,成本高
4.物质的性质: 化学变化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_________ 化学变化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_________
颜色 、_____ 气味 、_____ 状态 、密度、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 的_____
导电性等。 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毒性、
酸碱性等
性质描述中常带有“能”“易”“可以”等字眼。
【小题快练】 1.下面关于水电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实验说明水可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B.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 D.若产生氢气的体积为5 mL,则产生氧气体积为10 mL
2.下列是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 ) ①产生淡蓝色火焰 ①② ②放出大量的热 B.②③ ③生成水
C.①③
D.①②③
3.选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一,填写下
列空白。 化学变化 。 (1)铁生锈是_________ 物理变化 。 (2)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是_________ 化学性质 。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_________
水分子的变化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一、水的分解1.实验原理:水在通直流电的情况下,生成氧气和氢气。
化学方程式:2H2O2H2↑+O2↑2.实验装置、3.实验现象:电源的正负极产生气泡;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为1:2。
4.实验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注意:电解水的实验接通的是直流电,而非交流电。
水的导电性很弱,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ON或稀硫酸。
水在通直流电的情况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不能错误的认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二、水的合成1.实验原理:氢气在空气中点燃,生成水。
化学方程式:2.实验装置:3.实验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烧杯壁上凝结有水雾。
4.氢气的用途:氢气由于其制取原料丰富,热值高,无污染,所以氢气是一种理想的高能燃料。
5.氢气如果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在点燃氢气之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试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如果听到声音很小,说明氢气比较纯,如果听到尖锐的报警声,氢气不纯。
三、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1.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一变多”2.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多变一”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出来的性质称为该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物质的熔点、沸点、颜色、状态、位置等。
2.化学变化: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毒性、酸碱性等。
区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关键是看物质的性质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3.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联系和区别联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应了物质的性质。
中考化学专题特训-水分子的变化

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 性等。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 色、气味、状态、密度、熔点、沸点、挥发性、溶解性等。 (3)描述物质的性质往往用“易”“容易”“可以”“会”“能”等字 眼。
【学以致用3】 (2018长春)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
【名师点拨】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氧气;与直流电源的正 极和负极相连玻璃管内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8∶1,体积比为1∶2;水通电分 解是化学变化,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分 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答案:D
水的电解实验 (1)水的电解实验通的是直流电,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稀硫酸 或氢氧化钠。 (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的气体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的 气体是氢气,两者的体积比约为1∶2;氧气支持燃烧,氢气能燃烧。 (3)电解水的实验说明: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②1个水分 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4)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 氢气+氧气 。 (1)实验现象简单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2)在电解水的反应中,水分子先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 分别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2.分解反应:由 一种物质 生成 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 的反应。 二、水的合成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1)实验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 淡蓝 色火焰,在火 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凉烧杯,发现烧杯内壁凝结有 水雾 ,用手触摸烧 杯,烧杯发热。 (2)实验结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1.(2018上海)关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B ) A.产生蓝色火焰 B.产物无污染 C.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水分子的变化(第1课时水的分解)课件 ---八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3.(2022·淄博沂源期中)下列四个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D )
A.二氧化碳+水→碳酸 B.铜+氧气 加热 氧化铜 C.甲烷+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D.碳酸钙 高温 二氧化碳+氧化钙 【解析】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四个反应 中只有 D 属于分解反应。
第三节 水分子的变化 第1课时 水的分解
基础 主干落实 重点 案例探析 素养 分层评价
基础 主干落实
1.水的分解 (1)实验现象: 两个电极都产生气体,两端玻璃管内液面降落,负极产生的气体和正极产生的 气体体积比大约为_2_∶__1。 (2)气体检验: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让带火星的木条_复__燃__,为_氧__气__;负极产生的气体能被_点__燃__, 产生淡蓝色火焰,为_氢__气__。
4.(202X·菏泽定陶期中)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是( C ) A.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B.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C.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验证正极上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解析】正、负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它们的体积比约为1∶2;水 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正极上的气体是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5+2 拓展课】 化学小游戏
主题:电解水的微观展示 材料准备:2个大小相同的大黑球(表示氧原子)、4个大小相同的小红球(表示氢 原子) 内容:用以上小球动手展示水通电分解的微观过程。
(3)结论: ①水通电生成_氢__气__和_氧__气__; 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水_____通_电____氢__气__+__氧__气__。 【特别提醒】(1) 水的分解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不是质量 比。 (2)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预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水分子的变化

❖ 水受热蒸发时,水分子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的 间隔,运动速率和分子间作用力。是物理变化
❖ 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是 化学变化。
二、 水的合成
1、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
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 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用手触摸 烧杯,有温热的感觉
同种元素 组成的纯 净物
单质
CO2 Fe3O4 KMnO4 KCl MnO2 SO2
不同种元素 组成 的纯净物
化合物
CO2 Fe3O4 MnO2 SO2
KCl
KMnO4
是氧化 物吗?
两种元素组成,其
中一种是氧元素 是氧化
物吗?
氧化物
纯净物 化合物 氧化物
试试看,你一定行!
根据你所认识的物质分类的简单 知识,对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 试着给它们归类:
述,推断出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
。
较软,密度比水小,熔点低,银白色固体
化学性质是
能和水反应
。
.
❖铁(Fe)
二氧化碳(CO2)
❖四氧化三铁(Fe3O4) 氮气(N2)
❖高锰酸钾(KMnO4) 氯化钾(KCl)
❖二氧化锰(MnO2) 氧气(O2)
❖镁(Mg)
红磷(P)
❖硫磺(S)
二氧化硫(SO2)
Fe S N2 O2 Mg P
氢气验纯
化合反应
点燃
氢气+ 氧气
H2
O2
水
H2O
三、化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是分子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的过程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分子改变,原子不改变)
四、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水分解原理

水分解原理
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
它的分解是将水分子分解成氧气和氢气的过程,化学方程式为2H2O -> 2H2 + O2。
这个过程需要外部能量,比如电能或热能。
在电解水时,电流通过含有水的电解质溶液,水分子将被氧化和还原。
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会被氧化成氧气分子,而氢原子会被还原成氢气分子。
这样就得到了分解后的氢气和氧气。
水分解是一种重要的反应,可以产生大量的氢气和氧气,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实验室中。
氢气可以被用作燃料,而氧气可以被用于氧化反应或用于呼吸。
水分解也是一种可持续的能源生产方式。
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或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提供分解所需的能量,可以将水分解产生的氢气用作氢能源,达到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和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总之,水分解是将水分子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需要外部能量作为驱动力。
这个过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产生燃料氢气和氧气,并且也是一种可持续的能源生产方式。
水分子的变化知识点

水分子的变化一、水的分解1、现象:电极上产生无色的气体,正负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2、检验:正极上产生无色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 具有助燃性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氢气 具有可燃性(正氧负氢氢二氧一)3、表达式: 文字表达式: 水 氢气 + 氧气符号表达式: H 2O H 2 + O 2 结论:水通直流电后,产生氢气和氧气,消耗电能,是一个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4、注意:(1)电解水使用的是直流电(2)电解水常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增强水导电性。
(3)氢气与氧气的实际体积比›2:1原因:①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②氧气与电极发生反应③装置漏气5、微观实质:通电后,水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每两个氢原子结合为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为一个氧分子。
大量的氢分子聚集为氢气,大量的氧分子聚集为氧气。
小结: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3、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5、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特点:一变多 初中阶段第一个基本反应类型二、水的合成1、现象: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色火焰,烧杯壁上有水雾出现,用手触摸烧杯,烧杯发烫2、表达式: 氢气 + 氧气 水 H 2+O 2 H 2O3、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叫做化合反应特点:多变一 初中阶段第二个基本反应类型三: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物质的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毒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性等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 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2.2水分子的变化 2021---202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课件

(2)C试管中收集到的是 氢气 ,D试管中收集到的是 氧气 ,
两者的体积比为 V(H2)∶V(O2。)=2∶1
(3)检验D试管中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___从___水__槽__中__取__出___试__管__,______
_____将__带__火__星___的__木__条__伸___入__试__管__中___,__若__木__条__复___燃__,__证__明___是__氧__气。
(4)氢气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氢气+氧气―点―燃→水
。
(5)由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 的反应叫作化合反应,
如 氢气燃烧生成水(。合理答案均可)
(6)化合反应的特点是 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分质解反应的特点是
__ 一种物质生_成_。多种物质
2. 物质的性质
(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作 化学性质 ,如 可燃性 、
11. 下列各组物质中,必须运用化学性质才能区别开来的是( C )
A. 食盐和白糖
B. 铜片与铁片
C. 氧气与二氧化碳
D. 白醋和白酒
12. 下列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中,与众不同的是( B ) A. 水――→通氢电气+氧气 B. 碳+氧气――→点二燃氧化碳 C. 高锰酸钾――→加锰热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D. 碳酸氢钙――→加碳热酸钙+二氧化碳+水
D. 原子――→构物成质―构―→成分构子成
11. 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B ) A. 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 B. 碳酸―→水+二氧化碳 C. 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D. 氢氧化钠+盐酸―→氯化钠+水
12.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该实验使用的电应是 直流电,A是电源的 负 极,B是电源的 正 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可简记为:
正氧负氢; 氢二氧一
通电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 ─→ 氢气 + 氧气
电解水的简单装置:
两电极处生成的气体经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 小,是氧气(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 的气 体体积大,是氢气(H2),可以燃烧,产生 淡蓝色的火焰。
小试牛刀:
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D)
A、氢气+氧气→水
B、 碳+氧气 →二氧化碳
C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D、过氧化氢→水+氧气
同步49页例3
2004年12月10日
知识盘点:
1、电解水的现象、文字表达式、结论; 2、水的组成; 3、分解反应;(会判断和区分)
2004年12月10日
练一练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电解水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B、水电解时,与电源正、负两级相连的玻璃
管内所获得的分别是氧气和氢气 C、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因此水是由氢
气和氧气组成的
2(1)电解水实验现象:通电后电极上产
生 气泡。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
通比电为一1:段2时间.后(,2A)、反B应两的试化管学理符论号上表得达到式的是气:体体积
(3)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下A.列水关电于解该的反实应验的说说明法水中中,含错有误氢的分是子A和D氧分子
B.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1 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D.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分子被打破,分成原子,原子 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4、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 可再分。
1C 2D 3C 4C 5D 6D 8D 9C 11D 15A
2004年12月10日
分解反应
1、定义: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
上新物质的反应。
2、表达式: AB→A +B 特点:一变多
注:分解反应属于化学反应,是其中一种 反应类型。(共4种)
较小,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
积较大,二者的体积比约是1:2(2。:1ˣ)
(2的)气木体条的复检燃验,:这体种积气较体小是的氧气气。体能体使积带较火大星的
(气 这3)体 种反接气应近体的火是文焰氢字时气。表能达燃式烧为,水火焰通--→呈电氢淡蓝气。色+氧,气
3.右图是简易电解水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增:强水的 (1)通电前,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的目的是 导电性 ;
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
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为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
合为一个氧分子;众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众多氧分子
聚(集4)成用氧分气。子因和分原子子发的生观变点化,解所释以:是水化通学电变分化。解
生成氢气和氧气与水蒸发形成水蒸气的区
别. 。
水蒸发:水分子受热,
分子获得能量,分子
间间隔增大,水变为
水蒸气。因分子未变,
所以是物理变化;
同步54页 23题
提示:试验时在水中加入 少量氢氧化钠和稀硫酸会 增强水的导电性。
小知识:识别电源的正极、
负极:
或
水在通电时分解的微观示意图:
水分子
氢原子和 氧分子和氢分子 氧原子
论(宏观上)
直接:
1.水通电生产氢气和氧气,是化学变化。
间接: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结论(微观:)
3、化学变化的实质:
一、水的分解
水的电解实验
问题一:
水通电会发生什么变化?
知识支持:
1.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 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2.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 的气体,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 的木条复燃。
现象: 通电后,两个电极上都产生大量气泡。一 段时间后,玻璃管上端聚集气柱。
V负与V正体积比为2﹕1
温故知新: 1、水由液体变为气体时,不变的是:
改变的是: 2、什么是分子?(28页)
配套30页16题
创设情景:
水的三态变化是 物理 (填“物理”
或“化学”)变化。
什么是化学变化?文字 表达式是表达什么的?
那么,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通以 直流电,情形是否有所不同呢?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水的通电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