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矿业大学矿床学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矿床学考试主要考点2

!矿床学考试主要考点2

矿床学A1、矿床工业价值因素2、矽卡岩矿床的形成过程3、成矿流体研究基本方法、意义4、以熟悉矿床为例说明现代矿床学研究思路、方法5、岩浆矿床控矿因素与成矿特征6、VMS矿床控矿因素与成矿特征2、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有哪几个主要方面3、斑岩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条件)及矿床特征4、SEDEX型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及矿床特征矿床学A1、矿床工业价值因素决定矿床工业价值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矿床本身的特征和性质包括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储量,矿石的质量(如品位、有益组分含量及有害杂质含量和处理的难易程度),矿石综合利用价值和矿床开采、选矿、冶炼技术条件等。

对非金属矿床来说,不仅要注意矿床的储量和品位,而且要注意有用矿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工艺技术特点,有时这一方面的因素还是评价矿床的主要因素。

(2)国家和市场对矿产的要求主要包括国家经济建设和市场对各类矿产的需要数量,矿床的地理分布,某一地区的发展远景计划等。

(3)矿区的经济因素如动力资源、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及交通条件等。

在评价一个矿床时,应该全面考虑上述各种因素,但决定矿床是否有开采价值和什么时候开采,首先要考虑国家、地方经济建设的要求和市场需求。

2、矽卡岩矿床的形成过程矽卡岩矿床指产在中酸性(少数情况下可以是酸性或基性-超基性)侵入岩、火山岩与碳酸盐岩或其他接触带或其附近岩石中的矿床。

矽卡岩型矿床的成矿过程可分为两个成矿期和五个成矿阶段:1. 矽卡岩期:主要形成各种钙、铁、镁、铝的硅酸盐矿物,无石英形成。

该成矿期又可分为以下三个成矿阶段:(1)早期矽卡岩阶段:形成硅灰石、钙铝-钙铁石榴石、透辉石-钙铁辉石和方柱石等无水硅酸盐和少量符山石等含水硅酸盐,组成矽卡岩的主体,一般又称干矽卡岩阶段,是在高温的超临界条件下形成的。

这一阶段除少量磁铁矿外,一般不形成有用矿物,通常是不具工业意义的,故这一阶段也可称之为无矿矽卡岩阶段。

(2)晚期矽卡岩阶段:形成阳起石、透闪石、绿帘石等含水硅酸盐,故又称湿矽卡岩阶段,是在接近超临界状态条件下形成的。

矿床学复习资料

矿床学复习资料

矿床学复习资料矿床学复习资料矿床学是研究矿床形成、分布和开发的科学,它涉及地质学、地球化学、矿物学、岩石学等多个学科。

对于学习矿床学的同学来说,复习资料是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矿床学复习资料的内容。

1. 矿床形成机制矿床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热液作用、沉积过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复习矿床学时,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形成机制,并能够分析不同类型矿床的形成过程。

例如,热液矿床是由热液在地壳中循环流动形成的,而沉积矿床则是通过沉积作用形成的。

2. 矿床分类根据矿床的形成机制和地质特征,我们可以将矿床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型。

在复习矿床学时,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分类,并能够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

常见的矿床类型包括热液矿床、沉积矿床、变质矿床等。

每种类型的矿床都有其特定的地质特征和矿物组成,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掌握它们。

3. 矿床勘探技术矿床勘探是矿床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寻找新的矿床资源的过程。

在复习矿床学时,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矿床勘探技术,并能够评估其适用性和效果。

常见的矿床勘探技术包括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遥感勘探等。

每种技术都有其优缺点,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4. 矿床开发与利用矿床开发是将矿床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过程。

在复习矿床学时,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矿床开发方法,并能够评估其可行性和效益。

常见的矿床开发方法包括露天开采、地下开采、浮选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和技术要求,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5. 矿床环境保护矿床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矿床环境保护的问题。

在复习矿床学时,我们需要了解矿床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并能够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矿床开发可能导致土地破坏、水源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减少这些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矿床学复习资料应该包括矿床形成机制、矿床分类、矿床勘探技术、矿床开发与利用以及矿床环境保护等内容。

矿床复习要点

矿床复习要点
4. 矽卡岩分带(依侵入体分为内矽卡岩带和外矽卡岩带;其中, 内带一般以脉状的类矽卡岩为特征。外带自侵入体由近及远, 一般出现致密块状矽卡岩带、类矽卡岩带、流体逃逸带、反 应矽卡岩带或角岩带、原岩带)
5. 矽卡岩矿物在矽卡岩带的空间分布规律:石榴子石:透辉石 变化规律
6. 成矿元素在矽卡岩带中的空间分布规律: Fe3+→Fe2+→Cu→Zn→Pb→Mn
1. 接触交代矿床概念 2. 矽卡岩概念及其常见矿物
3. 矽卡岩类型:按成分分为钙铁矽卡岩和镁矽卡岩。按形成作 用分为反应矽卡岩(变质矽卡岩)、类矽卡岩(小规模流体 交代矽卡岩)、交代矽卡岩(在侵入岩与围岩接触带由大规 模流体交代作用形成的矽卡岩)。此外,注意矽卡岩矿床不 一定就是接触交代矿床。但接触交代矿床应为矽卡岩矿床。
11. 我国合称“三阳”磷矿的矿产地
九、可燃有机矿床
1. 定义和分类(常规能源、非常规能源) 2. 煤的形成条件以及成煤作用(泥炭化-煤
化作用) 3. 生油层、储层和盖层的岩性差别
十、变质矿床
1. 变质矿床的定义及其分类和代表性矿床 2. 变质矿床的形成条件(5个方面) 3. 变质成矿作用分类以及各自的特点 4. 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的工业意义、矿床特征 5. BIF的含义以及主要特征 6. 阿尔戈马(Algoma)型和苏必利尔(Superior)型矿
中,岩浆岩条件中要求掌握岩浆岩成矿专属性:如,与豆荚状铬铁矿 有关的岩浆岩为幔源镁质超基性岩岩石组合(纯橄岩-斜辉橄榄岩-橄 榄岩),与岩浆铜镍硫化物有关的岩浆岩为镁铁质超基性基性岩石组 合(橄榄岩-辉长岩-苏长岩或橄长岩-辉长岩-斜长岩),与岩浆钒钛 磁铁矿有关的岩浆岩为铁质基性岩组合(辉长岩-斜长岩或苏长岩-斜 长岩)

矿床学 重点内容(1-11章)要点

矿床学 重点内容(1-11章)要点

第一章重点内容1、什么是矿产?指自然界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用矿物资源。

具体而言,是指天然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呈固态、液态、气态的具有经济价值或潜在经济价值的物质。

2、矿产资源有哪些显著特点?(1)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2)矿产资源分布的空间不均衡性;(3)矿产资源概念的可变性;(4)矿产资源赋存状态的复杂多变性;(5)矿产资源具有多组分共生的特点;3、按照可提炼的金属及其特性,金属矿产可分为哪些亚类?可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轻金属、贵金属、稀有、稀土金属、分散元素和放射性元素金属矿产。

4、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轻金属和贵金属矿产具体包括哪些矿产?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锰、铬、钛、钒;有色金属矿产有:铜、铅、锌、镍、钴、钨、锡、钼、铋、汞、锑;贵金属矿产有:金、银、铂族元素;5我国矿产资源中严重短缺的矿种有?铬、铂、钴、钾盐、金刚石等。

6、我国矿产资源的总体形势是:(1)矿产资源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偏低;(2)在具有一些优势矿种的同时,尚有一些急需短缺矿种;(3)多数矿种以中、小型矿床为主,缺少大型、超大型矿床;(4)多数矿种的贫矿多,富矿少;(5)伴生矿多,单一矿种少,综合利用程度低,浪费严重;(6)矿产的地域分布极不均衡。

7、矿床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第一、正确认识各类矿床的地质特征、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查明矿床的成因。

第二、查明矿床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演化特征,认识矿床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预测在何种地质环境中,可以期望找到何种矿产和矿床类型。

8、矿床学主要研究哪些具体内容?(1)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及其在矿体中的分布和变化,了解矿石的形成条件,确定矿产的质量和加工工艺性能。

(2)研究矿体的形状、大小、产状及其与围岩的关系,查明矿床的规模、产出位置和开采条件。

(3)研究矿床与地层、构造、岩石及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生物活动、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关系,查明它们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矿床学复习重点

矿床学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1、岩浆矿床:在地壳深部,经结晶分异作用和熔离作用使分散在岩浆中的成矿物质聚集而形成的矿床,称为岩浆矿床。

2、结晶分异作用和岩浆分结矿床1)结晶分异作用:各种组分在岩浆熔融体中按一定顺序先后结晶析出,同时导致岩浆液相成分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结晶分异作用。

2)岩浆分结矿床:由结晶分异作用导致有用组分发生聚集而形成的矿床称为岩浆分结矿床。

3)岩浆分结矿床类型:早期岩浆分结矿床、晚期岩浆分结矿床3、熔离作用和岩浆熔离矿床1)熔离作用:指在高温条件下,一种均匀的岩浆熔融体,当温度和压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分离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混溶的熔融体的作用。

2)岩浆熔离矿床:由岩浆熔离作用导致某些有用组分发生聚集而形成的矿床称为岩浆熔离矿床。

3)岩浆熔离矿床类型:深部熔离矿床、就地熔离矿床4、岩浆爆发作用和岩浆爆发矿床1)岩浆爆发作用:地下深处的岩浆,经过结晶分异作用或熔离作用后,沿着深大断裂喷发至地表或浅地表的地质作用,称为岩浆爆发作用。

2)岩浆爆发矿床:由岩浆爆发作用导致某些有用组分发生聚集而形成的矿床称为岩浆爆发矿床。

5、品位1)品位:指矿石中所含有用组分的单位含量。

2)边界品位:是矿体边部所允许的最低品位,是用来划分矿体与非矿体界限的最低品位。

3)最低工业品位:是指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供开采和利用的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

6、有用元素的分布1)丰度:某元素在某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

2)克拉克值:是指某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

3)浓度克拉克值:是指一个地质体中某元素的平均含量与其在地壳中的品均含量的比值。

4)浓度系数:是指元素的工业品位与该元素克拉克值之比。

7、气水热液矿床的形成方式1)充填作用:含矿气水热液在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围岩中流动时,基本不与围岩发生物质成分的交换,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热液中的成矿物质直接沉淀于已有的各种裂隙内和孔隙内的作用。

2)充填矿床:由充填作用形成的矿床3)交代作用:含矿气水热液在化学性质活泼的围岩中流动时,热液与围岩发生化学反应或置换,造成成矿物质聚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

矿床学复习资料

矿床学复习资料

1、矿床:指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质和量,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

矿床是矿产在地壳中的集中产地。

2、矿产:是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

3、矿床学研究基本任务:1正确认识各类矿床的地质特征、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查明矿床的成因;2查明矿床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演化特征,认识矿床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以便预测在何种地质环境中,可以期望找到何种矿产和矿床类型。

4、矿产的种类: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可燃有机矿产、地下水资源5、矿点:有用组分百分含量达到工业要求(达到工业品位),但储量规模很小,难以大规模开发,一般为民采。

6、矿化点:有用组分有一定富集,其含量超过地壳平均值(克拉克值),但储量和品位达不到工业要求(低于工业品位)。

7、矿石: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从中可提取有用组份(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矿物集合体。

矿石=矿石矿物+脉石矿物8、矿石矿物:矿石中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

9、脉石矿物:矿石中不能被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

10、脉石:矿体中的无用物质,包括围岩的碎块、夹石和脉石矿物,它们通常在开采和选矿过程中被废弃掉。

11、夹石:矿体内部不符合工业要求的岩石,它的厚度超过了允许的范围,就得从矿体中剔除。

12、矿石品位:矿石中有用组份的含量。

13、矿石品级:即技术品级,指工业加工利用过程中根据矿石的品位及有益和有害组份的含量综合确定的。

14、矿石构造:指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即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15、矿石结构:矿石中矿物颗粒的特点,即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16、同生矿床: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

17、后生矿床:矿床的形成明显地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

矿体和围岩是由不同地质作用和在不同时间形成的。

20、围岩:矿体周围的岩石。

21、母岩:矿体形成过程中,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岩石,它与矿床在空间上的成因上有密切的联系。

中国矿业大学矿床学考点

中国矿业大学矿床学考点

矿床学一、名词解释1、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矿石矿物:矿石中可供利用的矿物脉石矿物:与矿石矿物相伴,但不能利用或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暂时不能被利用的矿物2、矿石品位、边界品位和工业品位矿石品位: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边界品位: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用来划分矿体与非矿体界限的最低品位。

工业品位: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开采和利用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

3、侧伏角和倾伏角侧伏角:是矿体最大延伸方向bc(即矿体轴线)与走向ab之间的夹角。

倾伏角:是矿体最大延伸方向bc与其水平投影线db之间的夹角4、同生矿床、后生矿床和叠生矿床同生矿床: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

后生矿床:矿体与围岩分别在不同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矿体的形成明显晚于围岩的矿床。

叠生矿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叠加共生在一起所构成的矿床。

5、浓度克拉克值与浓度系数浓度克拉克值:某一元素在某一地质体中平均含量与克拉克值的比值浓度系数:工业品位与该元素的克拉克值之比6、MVT、VBS、SMS、BIFMVT:赋存在台地碳酸盐中成因与岩浆岩无关的浅成后生层状铅锌矿VMS:与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SMS:以沉积岩为容矿岩的块状硫化物矿床BIF:条带状含铁建造,形成于前寒武纪的沉积变质铁矿7、变成矿床和受变质矿床变成矿床:若岩石中的某些组分,经变质作用后成为有工业价值的矿床或由于变质作用改变了工业用途的矿床受变质矿床:若原来已经是矿床,受到变质作用后,矿石的成分、结构构造以及矿体的形态、产状、品位和规模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其工业用途并未改变的矿床。

二、简答题1、矿床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野外分析:(1)观察编录,简单绘图(2)槽探、井探、坑探和钻探(3)系统取样和分析(4)地球物理勘探:a航空物探----航空磁测、航空电测、航空放射性测量 b 地下物探----地下电磁波法、井中瞬变电磁法、井中声波法 c 地面物探----高精度重力测量、多功能电法测量、地震瞬变电磁(5)应用地球化学勘探方法:a岩石测量法b土壤测量法c水系沉积物测量法d 水化学测量e生物测量法f气体测量法●室内研究:(1)显微镜鉴定(2)各种化学分析(3)利用差热分析、X射线分析、电子光谱(4)包裹体分析(5)同位素测年(6)成矿模拟实验●综合分析:在野外和实验室工作的基础上,对各种数据、资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对比,编制综合性的图件和专题性图件2、围岩蚀变的意义?(1)围岩蚀变大多分布在矿体周围,通过围岩蚀变分带的研究,可以帮助确定矿体位置(2)一定的围岩蚀变和一定的矿床类型有关(3)通过围岩蚀变的组合和分布特征,可以帮助识别热液运移的通道(4)可通过围岩蚀变的研究帮助恢复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5)可通过围岩蚀变和原岩成分差异,可以推断热液化学成分和元素运移特征3、矽卡岩型矿床成矿期划分及其特点?(1)早期矽卡岩阶段:无矿矽卡岩阶段(2)晚期矽卡岩阶段:磁铁矿大量出现,称为磁铁矿阶段(3)氧化物阶段:开始出现石英、萤石。

最新中国矿业大学矿床学复习重点

最新中国矿业大学矿床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矿产是自然界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有用矿物资源。

矿床是矿产在地壳中的集中产地,指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数量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综合地质体。

矿体指在自然界中产生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矿床中金属或其它有用物质富集的地质体是矿床的基本组成部分。

矿床学是研究在地壳中形成条件成因和分布规律的科学是直接应用于矿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地质学科。

围岩指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矿体周围无实际开采利用价值的岩石。

母岩矿体形成过程中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岩石它与矿床在空间上的成因有密切的联系。

同生矿床指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成岩成矿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

后生矿床指矿体与围岩分别由不同地质作用形成矿体的形成明显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

矿石是矿体的组成部分是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能从中提出有用组分(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矿物集合体一般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

脉石一般泛指矿体中的不可利用的矿物和岩石包括围岩的碎块夹石和脉石矿物。

矿石结构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关系等所显示的形态特征。

矿石构造指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关系等所反映出来的形态特征。

品位指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

品级是矿产工业要求的一项内容指在一个工业类型的矿石中根据矿石的有用组分有害组分的含量物理性能质量的差异以及不同用途的要求等对矿石划分的不同等级。

工业品位指在单个工程中单矿层或储量计算的既定块段中有经济效益的有用组分的最低平均含量。

边界品位是用于圈定矿体边界的单个样品有用组分含量的最低要求是用来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边界品位。

矿床成因类型按照矿床的形成作用和成因划分的矿床类型。

矿床工业类型在矿床成因类型的基础上从工业利用的角度来进行矿床的分类。

矿床勘探类型按照影响矿床勘探难易程度的主要因素从矿床勘探出发对矿床勘探难易进行分类将相似特点的矿床加以理论综合与概括而划分的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矿产是自然界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有用矿物资源。

矿床是矿产在地壳中的集中产地,指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数量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综合地质体。

矿体指在自然界中产生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矿床中金属或其它有用物质富集的地质体是矿床的基本组成部分。

矿床学是研究在地壳中形成条件成因和分布规律的科学是直接应用于矿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地质学科。

围岩指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矿体周围无实际开采利用价值的岩石。

母岩矿体形成过程中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岩石它与矿床在空间上的成因有密切的联系。

同生矿床指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成岩成矿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

后生矿床指矿体与围岩分别由不同地质作用形成矿体的形成明显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

矿石是矿体的组成部分是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能从中提出有用组分(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矿物集合体一般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

脉石一般泛指矿体中的不可利用的矿物和岩石包括围岩的碎块夹石和脉石矿物。

矿石结构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关系等所显示的形态特征。

矿石构造指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关系等所反映出来的形态特征。

品位指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

品级是矿产工业要求的一项内容指在一个工业类型的矿石中根据矿石的有用组分有害组分的含量物理性能质量的差异以及不同用途的要求等对矿石划分的不同等级。

工业品位指在单个工程中单矿层或储量计算的既定块段中有经济效益的有用组分的最低平均含量。

边界品位是用于圈定矿体边界的单个样品有用组分含量的最低要求是用来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边界品位。

矿床成因类型按照矿床的形成作用和成因划分的矿床类型。

矿床工业类型在矿床成因类型的基础上从工业利用的角度来进行矿床的分类。

矿床勘探类型按照影响矿床勘探难易程度的主要因素从矿床勘探出发对矿床勘探难易进行分类将相似特点的矿床加以理论综合与概括而划分的类型。

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

浓度克拉克值是某一地质体(矿床岩体或矿物等)中某种元素的平均含量与其克拉克值的比值也叫富集系数。

浓(集)度系数矿床工业品位与该矿种的元素克拉克值之比值。

成矿作用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使分散在地壳上地幔和水圈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

内生成矿作用主要是由地球内部热能的影响而导致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

外生成矿作用主要指在太阳能的影响下在岩石圈上部水圈气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导致在地壳表层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

变质成矿作用主要指由于地球内力影响使固态的岩石或矿石不经过熔融阶段而直接发生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改变的各种作用。

叠加成矿作用实质是一种复合的成矿作用即在先期形成的矿床或含矿建造的基础上又有后期成矿作用的叠加。

岩浆矿床由各类岩浆在其生成运移或就位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分异作用和结晶作用使岩浆中分散的有用物质聚集或者在特殊条件下固结成具有经济价值的地质体所形成的矿床。

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岩浆中矿物的顺序晶出并在重力和动力作用下发生分异的过程。

岩浆分结矿床由于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使有用物质富集而形成的矿床。

岩浆熔离作用也叫岩浆液态分离作用或岩浆不混溶作用指在较高温度下一种成分均匀的岩浆熔体当温度和压力下降时分离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融的熔融体的作用。

岩浆熔离矿床在岩浆演化的早期在较高温度条件下通过岩浆组分的熔离作用产生矿浆熔融体经结晶和固结作用形成的矿床叫岩浆熔离矿床。

岩浆爆发作用经过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和熔离作用后岩浆中的挥发组分越来越富集当压力增大到某一阀值时爆发到近地表的作用。

岩浆爆发矿床由岩浆爆发作用形成的矿床.最典型的是金伯利岩中的金刚石矿床同化作用:岩浆在其形成和向上运移过程中往往会溶化或溶解一些外来物质从而使岩浆成分改变的作用。

混染作用不完全的同化作用。

伟晶岩矿床伟晶岩是一种矿物颗粒结晶粗大的具有一定内部构造特征的常呈不规则岩墙岩脉或凹镜体的地质体当伟晶岩中的有用组分富集并达到工业要求时即成为伟晶岩矿床。

接触交代矿床(矽卡岩矿床)产于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上或其附近通过含矿气水溶液交代作用形成并与矽卡岩在成因上和空间上存在联系的一类矿床。

接触渗滤交代作用在浅部相对脆性的条件下由中酸性侵入体分泌出来的含矿气水溶液沿着接触带的裂隙系统渗滤并与周围的岩石发生交代。

接触扩散交代(双交代作用)在深部相对苏醒条件下的两种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岩石接触带上再上升溶液的影响下使原来两种岩石中的组分通过粒间溶液在横切接触面的方向上发生相向扩散交代形成矽卡岩。

气水热液指在一定深度下形成具有一定温度一定压力的气、液的溶液。

热液矿床各种成因的含气水热液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于各种有利的构造和岩石中通过充填和交代等成矿作用方式而形成的有用矿物堆积体。

斑岩铜矿指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与斑岩密切相关的细脉浸染型铜矿床铜矿化主要出现在斑岩内部分铜矿化产在围岩中。

围岩蚀变与蚀变围岩岩石在气水热液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旧矿物被新的更稳定的矿物所代替的交代作用,称为蚀变作用。

若这种蚀变作用发生在矿体周围的岩石中,则称为围岩蚀变。

遭受了蚀变的围岩称为蚀变围岩。

沉积喷流型矿床(SEDEX)指在古大陆边缘(或陆间)裂陷槽(裂谷带)中,通过海底热液喷流作用形成的,主要呈整合的层状赋存于正常沉积岩系(主要为细碎屑岩和炭质页岩,次为碳酸盐岩)中的,以发育条带状和层纹状富硫化物矿石为特征的一类矿床。

卡林型金矿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产于钙质炭质沉积岩(碳酸盐岩/细碎屑岩)中,金呈次显微-超显微浸染状赋存于含金黄铁矿中的一类金矿床因20世纪60年代初最早发现于美国内华达州卡林地区而得名。

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MVT)指产于碳酸盐岩(主要是白云岩)中的受地层层位控制并具有显著后生特征,以铅锌为主要矿产的一类矿床。

因密西西比河流域汇水盆地中发育众多该类型矿床而得名。

斑岩铜矿是指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与斑岩密切相关的细脉浸染型铜矿床。

斑岩铁矿是指在陆相安山质火山岩分布区,与辉石闪长玢岩——次火山岩或火山-侵入岩体有空间时间以及成因上联系的一组以铁为主矿床。

火山成因矿床火山岩次火山岩有成因联系的金属和非金属矿床。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MS)指赋存于海相火山岩系中的通过海底热液喷流作用(“黑烟囱”活动)形成的,主要由块状黄铁矿和有色金属(CuPbZn)硫化物组成的一类矿床。

风化矿床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和矿石在大气水生物等营力的作用下发生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的改造,在原地或附近形成的质和量都能达到工业要求的有用矿物堆积体。

也称为风化壳矿床。

硫化物的次生富集作用氧化带淋滤下来的金属硫酸盐溶液当渗透到潜水面以下的还原环境中,便以交代原生硫化物的方式生成新的次生硫化物矿物这种作用常使矿石中金属含量大幅度提高。

沉积矿床沉积物中有用物质富集到质和量达到工业要求时就构成了矿床这种通过沉积作用形成的矿床统称沉积矿床。

变质矿床先前形成的岩石或矿床由于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和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其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结构构造以及形态产状等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地质作用成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矿床和遭受变质作用改造过的矿床称为变质矿床。

矿产分类1按产出状态:固体、液体、气体矿产;2按矿产性质及主要工业用途:金属、非金属、能源矿产、地下水资源划分矿床勘探类型的主要依据矿体规模、矿体形态、复杂程度、矿体厚度稳定程度、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矿体产状稳定程度元素聚集成矿的决定因素1元素丰度2元素的聚集亲和能力3成矿地质条件元素聚集成矿的主要方式1结晶作用(岩浆结晶作用凝华作用蒸发作用)2化学作用(化合作用胶体化学作用生物化学作用)3交代作用4离子交换及类质同像置换作用二、填空题矿体根据埋藏情况分为露天和隐伏两种影响矿床工业品位的因素矿床的规模大小,矿石综合利用的可能性,矿石的工艺技术条件伴生有益与有害成分戈尔德施密特元素地球化学分类亲铁、亲硫、亲石、亲气、亲生物元素影响岩浆熔离作用的因素岩浆成分、温度压力、某些特殊成分围岩的同化作用以及岩浆体系硫逸度和氧逸度的变化等伟晶岩矿床的分带性边缘带、外侧带、中间带和内核伟晶岩矿床常见矿种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床、稀土元素、白云母、含水晶、长石伟晶岩矿床气水热液来源:岩浆热液、海水热液、变质水(花岗岩化热液)、地下水热液(包括同生沉积溶液和后生下渗溶液)气水热液在成矿的作用主要表现:1几乎在各类成矿作用中都广泛存在。

2热液将深部的矿质和分散在岩石中的成矿元素萃取出来形成含矿热液并运移到适当环境中通过充填交代等方式把矿质沉淀下来形成矿床。

3热液在运移和成矿过程中雨周围岩石相互作用使围岩发生蚀变蚀变的原生晕O 基本组分:Na K Ca Mg 是重要的找矿标志气水热液的主要成分最主要组分:H2-等。

Sr Ba Al Si等以及Cl- HCO3气水热液中成矿物质的沉淀机制:1.温度和压力的降低2.pH值的变化3.氧化-还原反应4.不同成分和性质溶液的混合5.溶液与围岩的相互作用气水热液运移的主要动力重力压力压实构造应力运移的主要通道:原生孔隙(粒间间隙层面空隙晶洞等)次生裂隙(构造裂隙,非构造裂隙)研究矿床围岩蚀变的意义理论意义:根据蚀变围岩在化学成分矿物成分上的变化可了解成矿时的物理化学条件成矿热液的性质及其变化矿物沉淀原因分布规律等实际意义:是重要的找矿标志热液矿床中常见围岩蚀变:矽卡岩化、石英岩化、钾长石化、钠长石化、青磐岩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粘土化、硅化、碳酸盐化成矿阶段划分的主要标志:1脉体穿插关系:早阶段被晚阶段矿脉交截2破碎胶结关系:早阶段矿石经破碎并角砾岩化被后阶段矿物所胶结3交代蚀变关系:具明显的交代蚀变作用早阶段形成的矿物被交代蚀变成另一种矿物如阳起石或透辉石蚀变成绿泥石及碳酸盐火山成因矿床主要类型:火山岩浆、火山气液、火山-沉积金属硫化物矿床的表生分带:1氧化带(完全氧化亚带(铁帽)淋滤亚带次生氧化物富集亚带)2次生硫化物富集带3原生硫化物带沉积矿床类型:机械沉积分异矿床-砂矿胶体化学沉积矿床-Al Fe Mn生物化学沉积矿床-P蒸发沉积矿床-盐类矿床三、判断选择研究矿石结构构造的理论实际意义矿石结构和构造特征是矿石形成过程的记录通过研究矿石组构可以帮组分析成矿的物理化学环境,成矿作用特点成矿过程及矿床形成后发生的变化过程从而提供有关矿床成因方面的资料和有助于矿产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还可以了解各种有用组分在矿石中的分布情况和赋存状态以及有用矿物的粒度形态和嵌布特征为进行矿产的经济评价选择最优技术加工方法和选矿工艺流程等提供必要基础资料。

决定矿床工业价值的因素1.矿床本身的特征和性质:包括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储量矿石的质量(品位有益和有害组分含量)矿石综合利用价值进而矿床开采选矿冶炼技术条件等对非金属矿床不仅要注意矿床的储量和品位还要注意有用矿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工艺技术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