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 总复习
矿床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矿产:是指天然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具有经济价值或潜在经济价值的物质。
矿床:指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所含金属或其他有用物质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综合地质体。
矿体:矿床中金属或其他有用物质富集的地质体。
矿石:指在矿床中开采出来,并在现有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其中提取一种或多种有用组分(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天然矿物集合体。
共生组分:指矿石(或矿床)中与主要有用组分在成因上相关,空间上共存,品位上达标,并可供单独处理的组分。
伴生组分:指矿石(或矿床)中虽与主要有用组分相伴,但不具有独立工业价值的元素、化合物或矿物,其存在与否和含量的多寡常影响着矿石质量。
伴生组分可分为有益组分和有害组分。
同生矿床:指矿床与围岩在同一地质过程中形成,同时或基本同时。
如岩浆岩中的矿床在岩浆期内形成;沉积岩中的矿床在沉积-成岩期内形成。
后生矿床:指形成时间晚于围岩的矿床。
如金属矿脉是在含矿围岩早已固结并破裂产生的裂隙空隙中有含矿溶液进入才形成的。
岩浆矿床:成矿作用与岩浆岩的形成作用有密切关系的矿床为岩浆矿床。
矽卡岩型矿床:这类矿床是指产在中酸性(少数情况下可以是酸性或基性-超基性)侵入岩、火山岩与碳酸盐类岩石或其他岩石接触带或其附近岩石中的矿床,因此曾叫接触交代型矿床,是在以中等深度为主的地壳内,由含矿气水溶液交代作用所形成。
因矿床中发育典型矽卡岩矿物组合,故习惯上也称矽卡岩型矿床。
斑岩型矿床:指产在斑岩类岩体及附近大范围分布的浸染状和细网脉状矿床。
工业品位:指可供开采的矿体、矿段以边界品位确定出来后达到的平均含量。
边界品位:是划分矿与非矿的界限,低于这个含量的矿石就不能划入矿体中。
储量:是指经地质研究并利用地质勘查技术如钻探、槽探、井探、坑探等查明的矿产储藏量,是衡量矿床规模的重要依据。
成矿作用:指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富集而形成矿床的机制和过程。
矿床学复习资料

矿床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 矿产一、概念及分类1、概念1)矿产(useful mineral /ore):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目前可被利用的矿物资源。
矿产是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
它是一种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矿产资源通常指地壳中可供人类利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矿物原料。
2)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矿产资源是指尚未开发利用的矿物原料,是一种自然财富。
一方面体现了客观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用物质的天然富集,另一方面在目前或可以预见的将来,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2、矿产(资源)分类:1)二分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2)三分:如塔塔林诺夫等(1954)将矿产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可燃有机矿产。
其中,金属矿产又分为黑色金属矿产、特种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贵金属矿产、放射性金属矿床和稀土金属矿产六类;非金属矿产又分为化学工业原料和农业原料、天然建筑石材和铁路石材等九类。
3)四分:如袁见齐等(1985)将矿产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可燃有机矿产和地下水资源四大类。
4)六分:如宋瑞祥(1997)[3]将矿产分为六大类,即(1)能源矿产、(2)黑色金属与冶金辅助原料矿产、(3)有色金属、贵金属及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矿产、(4)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5)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和(6)水气矿产。
二、我国矿产资源特点1、资源总量较大、人均占有量不足。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居世界第三位。
但人均占有量不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 %,居世界第53位。
2、矿产种类齐全,但结构不尽理想。
35种矿产资源中(1)具有世界性优势的矿产占第一位有钨、锡、铋、锑、稀土、石墨、滑石、重晶石、菱镁矿等,,其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二、三位的有钼、铅、锌、煤、钒、萤石、膨润土、芒硝等;(2)储量虽不少,但品位低或成分复杂难选冶,成本高的矿产有铁、锰、镍、铝、硫、磷等;(3)探明储量不足的矿产有石油、天然气、铀、铜、金、银、硼、耐火粘土等;(4)严重短缺的矿产有铬、铂、钴、钾盐和金刚石等。
矿床学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绪论(一)矿产/矿产资源:指在自然界(地壳内或地表)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有用矿物资源(元素、化合物、矿物、矿物集合体)。
(二)矿石结构和矿石构造矿石结构+矿石构造=矿石组构1.矿石结构:矿石中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上的相互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1)矿石的等粒结构:颗粒比较匀称、大小比较相近的单矿物和复矿物集合体组成的矿石结构。
包括:半自形粒状结构、它形粒状结构、海绵陨铁结构等。
2)矿石的不等粒结构:较细的基质里发育着较大的矿物颗粒,或反之。
其中包括斑状结构、嵌晶结构、乳浊结构等。
3)矿石的片状结构:单矿物或多矿物矿石基质中全部或绝大部分颗粒为片状。
4)矿石的纤维状结构: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为纤维状组织。
5)矿石的环带状结构:矿物析出物由于依次沉淀,或由于较早的矿物被较晚的矿物所交代而形成交替出现的环带。
6)矿石的交代结构:晚期矿物沿着早期矿物的范围交代发育而成。
7)矿石的胶状结构:在胶体成矿时析出矿物变化的各个阶段中产生的。
2. 矿石构造: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上的相互组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1)矿石的块状构造:有用矿物集合体在矿石中占大部分,呈无空洞的致密状,矿物排列无方向性者,即为块状构造。
其颗粒有粗大、细小、隐晶质的几种。
若为隐晶质者称为致密块状。
2)矿石的斑点状构造:矿石矿物在脉石矿物中形成断续的不规则堆积体。
根据堆积体大小可分为:斑点状构造、斑杂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等。
3)矿石的带状构造:各种矿物的带交互出现。
对沉积矿床来说是层状构造,对变质矿床来说是片麻状、片状、皱纹状构造,对岩浆成因矿床是皮壳状、流纹构造。
4)矿石的细脉状构造:由网状、交切或似平行细脉群形成的构造。
5)矿石的肾状构造:在热液和表生矿石中常见,由于胶体矿物形成作用而产生,所以有时也叫胶状构造。
6)矿石的破碎构造:在多阶段成矿的矿床中常常出现,他是先前世代的矿物质破碎,被后续世代造矿集合体所胶结。
矿床学复习资料全

1.矿石—如果岩石中含有经济上有价值,技术上可利用的元素、化合物或矿物,即称矿石(ore)2.矿石通常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3.矿石矿物—矿石中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
脉石矿物—指那些虽与矿石矿物相伴,但不能被利用或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暂时不能被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
4.共生组分:是指矿石(或矿床)中与主要有用组分在成因上相关,空间上共存,品位上达标,可供单独处理的组分。
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这些组分的工业意义小于主要有用组分。
5.伴生组分:指矿石(或矿床)中虽与主要有用组分相伴,但不具有独立工业价值的元素、化合物或矿物,其存在与否和含量的多寡常影响着矿石质量。
6.矿石结构(ore texture)—矿石中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上的相互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7.矿石构造(ore structure)—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上的相互组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8.矿石品位--指矿石中所含有用组分的单位含量9.边界品位--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用来划分矿体和非矿体界限的最低品位工业品位--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供开采和利用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10.矿石工业品位的决定因素:矿床的规模;矿石综合利用的可能性;矿石的工艺技术条件11.矿石品级(grade of ore)--主要是根据矿石的品位及有益和有害组分对矿石质量划分的不同级别。
12.矿体(orebody)—是矿床的主要组成部分。
矿体是指自然界(地壳内或地表)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和产状的有用组份(元素、化合物、矿物、矿物集合体)的集合体。
(或矿体为矿石在三维空间的堆积体,通常构成独立的地质体)13.矿源层--能为后期热液活动提供成矿物质的岩层14.夹石--矿体内达不到工业要求而不被利用的组分脉石--矿床中与矿石相伴生的无用固体物质称为脉石,包括脉石矿物、夹石、围岩的碎块等15.矿体的形态:①等轴型矿体--三轴在三度空间大致均衡延伸②柱状型矿体--垂向延伸很大,长宽较小的矿体。
矿床复习要点

5. 矽卡岩矿物在矽卡岩带的空间分布规律:石榴子石:透辉石 变化规律
6. 成矿元素在矽卡岩带中的空间分布规律: Fe3+→Fe2+→Cu→Zn→Pb→Mn
1. 接触交代矿床概念 2. 矽卡岩概念及其常见矿物
3. 矽卡岩类型:按成分分为钙铁矽卡岩和镁矽卡岩。按形成作 用分为反应矽卡岩(变质矽卡岩)、类矽卡岩(小规模流体 交代矽卡岩)、交代矽卡岩(在侵入岩与围岩接触带由大规 模流体交代作用形成的矽卡岩)。此外,注意矽卡岩矿床不 一定就是接触交代矿床。但接触交代矿床应为矽卡岩矿床。
11. 我国合称“三阳”磷矿的矿产地
九、可燃有机矿床
1. 定义和分类(常规能源、非常规能源) 2. 煤的形成条件以及成煤作用(泥炭化-煤
化作用) 3. 生油层、储层和盖层的岩性差别
十、变质矿床
1. 变质矿床的定义及其分类和代表性矿床 2. 变质矿床的形成条件(5个方面) 3. 变质成矿作用分类以及各自的特点 4. 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的工业意义、矿床特征 5. BIF的含义以及主要特征 6. 阿尔戈马(Algoma)型和苏必利尔(Superior)型矿
中,岩浆岩条件中要求掌握岩浆岩成矿专属性:如,与豆荚状铬铁矿 有关的岩浆岩为幔源镁质超基性岩岩石组合(纯橄岩-斜辉橄榄岩-橄 榄岩),与岩浆铜镍硫化物有关的岩浆岩为镁铁质超基性基性岩石组 合(橄榄岩-辉长岩-苏长岩或橄长岩-辉长岩-斜长岩),与岩浆钒钛 磁铁矿有关的岩浆岩为铁质基性岩组合(辉长岩-斜长岩或苏长岩-斜 长岩)
矿床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和填空1.岩浆矿床:从地壳深部上升的各类岩浆,在冷凝过程中经过结晶分异作用、熔离作用和爆发作用等,使分散在岩浆中的成矿物质聚集而形成的矿床。
由于这类矿床是在正岩浆期(从岩浆结晶作用开始到结晶作用的最后阶段)形成的,称正岩浆矿床。
2.伟晶岩/伟晶岩矿床:矿物结晶颗粒粗大的,具有一定内部构造特征的,常呈不规则岩墙、岩脉或凸镜状的地质体,称为伟晶岩。
当伟晶岩中的有用组份富集并达到工业要求时,即成为伟晶岩矿床3.热液矿床:各种成因的含矿气水热液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于各种有利的构造和岩石中,通过充填和交代等成矿作用方式而形成的有用矿物堆积体。
4.接触交代矿床/矽卡岩矿床:产于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类岩石(或其它钙镁质岩石)的接触带上或其附近,通过含矿气水溶液交代作用形成,并与矽卡岩(钙铝−钙铁榴石系列,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在成因上和空间上存在联系的一类矿床。
5.低温热液矿床:指形成温度在200~50℃左右,形成深度大多在2km至地表范围内,矿体主要受各种断裂系统、角砾岩筒、层间破碎带等构造控制的热液矿床。
6.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指产于陆相火山岩系中或相邻岩石中,形成温度为<150~300℃,深度为地表到1~2km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热液的金、银(多金属)矿床7.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指产于碳酸盐岩(主要是白云岩)中的,受地层层位控制并具有显著后生特征的,以铅锌为主要矿产的一类矿床。
是世界铅锌矿产的主要来源之一。
8.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床:产于钙质、炭质沉积岩(碳酸盐岩/细碎屑岩)中的,金呈次显微-超显微的浸染状赋存于含金黄铁矿中的一类金矿床。
9.风化矿床: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和矿石,在大气、水、生物等营力的作用下发生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的改组,在原地或附近形成的质和量都能达到工业要求的有用矿物堆积体。
也称为风化壳矿床10.残积-坡积矿床:出露地表的岩石或矿床由于遭受风化作用,其中未被分解的重砂矿物或岩石碎屑残留在原地,或沿斜坡堆积起来形成的矿床,称为残积- 坡积矿床,也称碎屑矿床11.残余矿床:出露地表的岩石或矿床,由于遭受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其中易溶组分被地表水或地下水带走,而难溶组分在原地彼此相互作用,或单独从溶液中沉淀出稳定的新矿物,在原地或附近堆积起来所形成的矿床称为残余矿床12.淋积矿床:出露地表的岩石或矿床遭受化学和生物风化作用后,一些易溶组分被淋滤带到地下水面附近,由于介质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或通过与周围岩石发生交代作用,使有用物质沉淀出来而形成的矿床13.变质矿床:由内生作用和外生作用形成的岩石或矿床,在变质作用主要营力(热力、压力、时间和各种不同溶液)作用下,改造原矿床或产生新生矿床14.沉积矿床:当沉积物中有用物质富集达到工业要求时,便成沉积矿床。
南京大学考研矿床学专业课总复习

第4章 伟晶岩矿床
4.3 形成条件
1、温度 温度范围变化较大,从150℃~700℃,主要在300℃ ~ 600℃范围内,
(一)接触变质作用
岩体侵入到围岩中引起围岩发生等化学的热接触变质作 用,形成角岩。 1.如果围岩是白云质岩石,形成的矿物主要为:石榴石、 单斜辉石、透闪石、滑石和金云母 ; 2.如果围岩是灰岩,形成的矿物主要为石榴石、符山石、 硅灰石、大理岩; 这些矿物在空间上往往呈带状分布。
5.4 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过程
三 钒钛磁铁矿矿床(晚期岩浆矿床 ) 四 铂及铂族元素
1 Cu、Ni硫化物矿床 2 含铂的铬铁矿矿床
五 金刚石矿床(早期岩浆矿床 )
第3章 热液矿床概论
3.1热液矿床的概念
又称气化-热液矿床,气水溶液矿床,指由含矿流体或成矿溶液 (包括气相、液相、超临界流体)与围岩相互作用而生成的后生 矿床称为热液矿床。
交代作用和交代矿床
交代作用是指流体与围岩发生反应,引起组分带进、带出,在围岩 中发生一系列旧矿物为新矿物所代替的作用。交代作用又叫围岩 蚀变,所形成的新矿物叫蚀变矿物。由交代作用形成的矿床称之 为交代矿床。
3.2.5 热液的交代蚀变和交代蚀变岩
围岩蚀变的概念: 蚀变的温度分类 气化-高温热液蚀变:主要有矽卡岩化、云英岩化、白云母化、
第5章 矽卡岩矿床(接触交代矿床)
5.1 基本概念
矽卡岩是一种蚀变岩,主要有石榴石、辉石和其他Ca, Mg, Fe, Al的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组成,主要产在火成岩与碳酸盐(石灰 岩、白云岩等)或其它Ca、Mg含量较高的岩石(沉积岩、火山 岩和变质岩)的接触带附近。
《矿床学》期末复习试题

矿床学复习一、名词解释2章矿床:指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产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综合地质体。
矿石矿物:产于矿床中可以被工业利用或从中提取有利用价值成分的矿物。
脉石矿物:矿石中有用矿物伴生的无用的固体物质,其组成的矿物为脉石矿物。
夹岩(石):指矿体内部不符合工业要求的岩石。
脉石:指矿体中不可利用的矿物和岩石。
矿石结构:即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关系所显示的形态特征。
矿石构造:指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包括矿物集合体的形状,大小及空间相互结合关系。
海绵陨铁结构:指金属矿物为他形粒状集合体,填充在自形硅酸盐矿物颗粒周围的结构。
边界品位:指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最低品位,即圈定矿体边界时单个矿样中有用组分含量的最低含量。
工业品位:是指在单个工程中单矿层或者储量计算的既定块段中,有经济效益的有用组分的最低平均含量。
围岩:指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矿体周围无实际利用价值的岩石。
成矿母岩:指能为一个矿床的形成提供成矿物质来源或与成矿作用直接有关的岩石。
矿源层:成矿物质来源的地层。
矿化期:指一个较长成矿作用过程。
矿化阶段:指一个矿化期内的一段较短成矿作用中矿物堆积过程。
3章克拉克值:即丰度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为其丰度值。
浓度克拉克值:是某一地质体中某种元素的平均含量与其克拉克值的比值,也叫富集系数,它表示某种元素在一定的矿床、岩体或矿物内浓集的程度。
浓度系数:矿床工业品位与该矿种的元素克拉克值之比值。
成矿作用:成矿作用即是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使分散在地壳、上地幔和水圈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
内生成矿作用:主要是由地球内部热能的影响导致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
外生成矿作用:主要是指在太阳能的影响下,在岩石圈上部、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导致在地壳表层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
变质成矿作用:在内生作用或外生作用中形成岩石或矿床,由于地质环境的改变,使它们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以及结构构造等发生变化,可以产生某种有用矿物的富集而形成新矿床,或者使原来的矿床经受强烈的改造,成为另一种工艺性质的矿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伟晶岩矿床在结构构造方面有何特点?
3、简述伟晶岩矿床的成矿作用
4、根据有用组分可将伟晶岩矿床分为哪几种类型?
5、伟晶岩矿床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区名称
矿种
成因类型
内蒙古土贵乌拉
白云母矿
伟晶岩矿床
新疆阿尔泰
稀有金属
伟晶岩矿床
河南官坡
稀有金属
伟晶岩矿床
第四章 汽水热液矿床 思考题
1、简述热液矿床成矿热液的来源
矿区名称 湖北应城 云南昆阳 河北庞家堡 辽宁瓦房子 辽宁鞍山 江苏海州 山东南墅
矿种 膏盐矿 磷矿 铁矿 锰矿 铁矿 磷矿 石墨矿
成因类型 蒸发沉积矿床 生物化学沉积 胶体化学沉积 胶体化学沉积 变质矿床 变质矿床 变质矿床
第二章 岩浆矿床
思考题
1、何谓岩浆矿床?岩浆矿床有哪些主要特征? 2、岩浆矿床有哪些主要类型?各类岩浆矿床的成因有何不同? 3、叙述岩浆矿床的成矿作用 4、早期岩浆矿床、晚期岩浆矿床、岩浆熔离矿床各是怎样形成的?
5、如何区别岩浆矿床、晚期岩浆矿床、岩浆熔离矿床?
6、试绘图说明海绵陨铁结构矿石的主要特征 7、试述岩浆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
矿区名称 江西德兴
矿种 铜矿
成因类型 斑岩型铜矿
宁芜地区
铁矿
玢岩型铁矿
矿区名称 江西西华山 山东招远玲珑
矿种 钨矿 金矿
成因类型 高温热液脉型矿床 中温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床。
山东新城
湖南桃林 台湾金瓜石 福建紫金山 内蒙额仁陶勒盖 吉林刺猬沟 云南金顶
金矿
铅锌矿 金铜矿 金铜矿 银矿 金矿 铅锌矿
矿种 铬铁矿
钒钛磁铁矿 钒钛磁铁矿 铬铁矿 铜镍硫化物矿 镍矿 铜镍硫化物 铜镍硫化物 金刚石矿
成因类型 早期岩浆分结矿床
晚期岩浆分结矿床 晚期岩浆分结矿床 晚期岩浆分结矿床 岩浆熔离矿床 岩浆熔离矿床 岩浆熔离矿床 岩浆熔离矿床 岩浆爆发矿床
第三章 伟晶岩矿床
1、何谓伟晶岩和伟晶岩矿床?论述伟晶岩矿床的 地质特征
2、气水热液矿床的成矿作用方式 3、渗滤交代与扩散交代作用的概念
4、围岩蚀变、蚀变岩的概念
5、围岩蚀变的研究意义
第五章
热液矿床的类型及特征
1、矽卡岩与矽卡岩矿床的概念 2、矽卡岩可分为哪几类? 3、接触交代矿床的成矿期次及矿化特征? 4、试述接触交代矿床的形成条件 5、列举主要的矽卡岩矿床类型及矿例 6、斑岩型、玢岩型矿床的概念 7、斑岩型铜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 8、斑岩型铜矿床的围岩蚀变及其分带特点 9、MVT矿床的地质特征
中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
中温热液脉型铅锌多金属矿 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低温热液矿床
贵州万山
湖南锡矿山
汞矿
锑矿
低温热液矿床
低温热液矿床
第六章 风化矿床
1、什么是风化(壳)矿床 2、简述风化矿床的形成条件 3、试述风化矿床的主要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4、什么是铁帽?铁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研 究铁帽对找矿评价有何意义?
1、基本概念:变质矿床 受变质矿床 变成矿床 BIF型铁矿床 2、变质矿床的总体特征 3、变质矿床的成矿作用类型 区域变质成矿作用 接触变质成矿作用 混合岩化成矿作用 4、变质矿床分类主要类型及实例 铁 矿 床-辽宁鞍山、冀东地区 金 矿 床-霍姆斯塔克、黑龙江东凤山金矿床 磷 矿 床-江苏海州磷矿床 石墨矿床-山东南墅石墨矿床 5、对比苏比利尔型和阿尔戈马型铁矿特征
矿床学B
复习题
第一章
基本概念
总论
1、矿床、矿产的概念及其属性; 2、矿体与围岩; 3、同生矿床与后生矿床; 4、矿石、夹石、脉石; 5、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 6、矿石结构与矿石构造; 8、矿石边界品位与最低工业品位; 9、矿石品位与品级;
第一章
思考题
总论
1、矿床地质特征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矿体的产状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3、何谓内生成矿作用、外生成矿作用、变质成矿作用? 各有哪些成矿作用方式? 4、简述矿床成因分类 5、矿床学的研究内容及一般研究方法有哪些?
矿区名称 山东金岭镇 河北邯邢
矿种 铁矿 铁矿
成因类型 接触交代型铁矿 接触交代型铁矿
湖北大冶
河北寿王坟 安徽铜官山 湖南柿竹园 辽宁杨家杖子 吉林兰家 云南个旧 湖南水口山
铁矿
铜矿 铜矿 钨矿 钼矿 金矿 锡矿 铅、锌矿
接触交代型铁矿
接触交代型铜矿 接触交代型铜矿 接触交代型矿床 接触交代型矿床 接触交代型矿床 接触交代型矿床 接触交代型矿床
5、何谓原生硫化物矿床的次生富集作用
6、简述Cu矿床的次生富集作用
第七章 沉积矿床
1、沉积矿床的概念
2、沉积分异作用及沉积矿床的类型
3、机械沉积矿床、化学沉积矿床、生物化学沉
积矿床的概念
4、机械沉积矿床、蒸发沉积矿床的形成(保存)
条件
5、胶体化学沉积矿床的类型
6、沉积型铁矿床的矿物相分带
第八章 变质矿床
熟悉并掌握下列矿床实例(矿种、成因类型)
国外:南非布什维尔德、加拿大肖德贝里、智利拉科 国内:西藏罗布莎、陕西松树沟、四川攀枝花、河北大庙、吉林红旗岭、 四川力马河、甘肃金川、山东蒙阴、辽宁复县
矿区名称 南非布什维尔德
四川攀枝花 河北大庙 陕西松树沟 加拿大肖得贝里 甘肃金川 吉林红旗岭 四川力马河 山东蒙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