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高鸿业微观经济学6版)

合集下载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最新第六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最新第六版)
1.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计算 即利用价格点弹性的定义公式计算。
ed
limQ•PdQ•P P 0 P Q dP Q
.
2.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
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
.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
非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
.
需求直角双曲线的点弹性
.
五、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 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通过研究外生变量变 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 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 数值;
动态分析:指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 后差别,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 互关系。
.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需求弹性与销售收入
.

收入 价格
性 ed>1 ed=1 ed<1
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 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 的抽象。
.
三 、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
.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 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 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影响因素:(1)商品价格;(2)收 入水平;(3)相关商品价格;(4)消费 者偏好;(5)价格预期。
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
第五节 经济模型
一、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 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 论结构。经济模型可以用文字语言或数 学的形式(包括几何图形和方程式等)
来表示。.
二、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六版答案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六版答案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六版答案【篇一: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习题及答案】txt>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

(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 =-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d=50-5p和供给函数qs=-10+5p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50-5p=-10+5p得pe=6将均衡价格pe=6代入需求函数qd=50-5p,得或者,将均衡价格pe=6代入供给函数qs=-10+5p,得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6,qe=20。

如图2—1所示。

图2—1(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d=60-5p和原供给函数qs=-10+5p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60-5p=-10+5p得pe=7将均衡价格pe=7代入qd=60-5p,得或者,将均衡价格pe=7代入qs=-10+5p,得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7,qe=25。

如图2—2所示。

图2—2(3)将原需求函数q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s=-5+5p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50-5p=-5+5p得pe=5.5将均衡价格pe=5.5代入qd=50-5p,得或者,将均衡价格pe=5.5代入qs=-5+5p,得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5.5,qe=22.5。

如图2—3所示。

图2—3(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完全竞争市场)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完全竞争市场)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第6章完全竞争市场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假定某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224=-,42D P=+。

求:S P (1)该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单个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函数。

解:(1)根据市场均衡条件D S=,有:22442-=+P P解得:均衡价格*3P=,均衡数量*10Q=。

即该市场的均衡价格为3,均衡数量为10。

(2)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由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的,故单个厂商的需求函数是3P=。

2.请区分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以及市场的需求曲线。

答:(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厂商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

水平的需求曲线意味着: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给定的市场价格,且厂商既不会也没有必要去改变这一价格水平。

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价格水平线,也是平均收益线和边际收益线。

(2)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一般总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需求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商品需求量都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均衡数量。

(3)市场的需求曲线是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所以,如同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一样,市场需求曲线一般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市场需求曲线上的每个点都表示在相应的价格水平下可以给全体消费者带来最大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市场需求量。

3.请分析在短期生产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一般会面临哪几种情况?答:在短期,厂商是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练习题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参考练习与答案)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练习题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参考练习与答案)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6。

1 判断正误6。

11 只要在竞争性行业中存在着利润,原来的企业会扩大规模,新的企业会进入。

()6.12 在完全竞争的行业中,企业的成本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 ()6.13 在完全竞争的行业中,企业的价格是市场决定的,所以,企业的价格是完全缺乏弹性的。

()6。

14 在完全竞争的行业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水平的,所以,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也是水平的。

()6.15 如果一个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低于平均成本,则该企业应当停产。

( )6.16 完全竞争行业的供应曲线,是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把各个企业的供应数量水平相加而得.()6。

17 在完全竞争的行业中,一个代表性企业的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说明它处于长期均衡的位置。

()6。

18 如果一个企业的平均成本达到了最小值,说明它已获得了最大的利润 . ()6。

19 一个完全竞争企业处于短期均衡时,AVC和ATC都可能是下降的。

( )6。

110 企业在停止经营时,TR=TVC,亏损则不能确定。

( )6。

111 完全竞争市场的产品买卖双方没有差别,但产品是有差别的。

()6.112 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是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 ()6。

113 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价格和边际收益相等。

()6。

114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总的收益曲线的斜率为零。

( )6.115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取决于LAC曲卫生最低点的变化轨迹。

( )6。

116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如果厂商把产量调整到市场成本曲线最低点所对应的水平他将取得最大利润。

()6.117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是某行业的厂商数目不再变化的条件。

( )6。

118 在一般情况下,厂商得到的价格若低于平均变动成本就停止营业。

()6.119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大于市场变动成本以上部分的边际成本曲线。

( )6。

120 如果一完全竞争厂商在AVC 曲线下降时达到了短期均衡,为使利润极大,该厂商就应当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6章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6章

厂商短期均衡的决定
• 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厂商短期均衡的数学模型 TR TC. (1) TR P Q (2)
PP TC f (Q) b dTR dTC 或MR MC即P MC dQ dQ (3) (4) (5)
d 2TR d 2TC dMR dMC dMC 或 即 0 (6) 2 2 dQ dQ dQ dQ dQ P AVC (7) 其中式(1)~(2)为定义方程式,式(3)~(4)为行为方程 式,式(5)~(7)为均衡条件。
• •

第四节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短期均衡 第六节 蛛网模型
问/答
第五节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长期均衡
厂商与行业的长期调整及长期均衡
• • 长期的经济涵义再说明:单个厂商;整个行业 厂商长期均衡: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P=MR=SMC=LMC

P1 F G
SMC1 A SAC1
LMC LAC SMC3 SAC3 B
P0
d=AR=MR
O
QO
Q
主题内容

• • •
第一节 市场、厂商与行业
第二节厂商的收益和利润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第五节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长期均衡
第四节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短期均衡 •

第六节 蛛网模型
问/答
厂商短期均衡的决定
• • 短期的经济涵义再说明:单个厂商;整个行业 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条件 一阶条件:由MR=MC,得P=MC; 二阶条件:由dMR/dQ<dMC/dQ,得dMC/dQ>0
P
0
Q
P
D
dQs dQd dP dP
S
E
封 闭 型 蛛 网 模 型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高鸿业.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高鸿业.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高鸿业.答案详解第一章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微观部分-高鸿业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微观部分-高鸿业

1: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就是这种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

3:经济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是:(1),生产什么物品和劳务以及各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这些物品和劳务(4),现在生产还是将来生产2: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既定的经济制度、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又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

3:需求弹性:即需求的价格弹性,它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4:均衡价格: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时的市场价格。

5:边界替代率:是指为了保持同等的效用水平,消费者要增加1单位x物品就必须放弃一定数量的Y物品,这二者的比率,既x对y的边际替代率=y的减少量/x的增加量6:无差异曲线: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曲线.7:等产量曲线:指其他条件不变时,为生产一定的产量所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各种可能组合的轨迹。

11: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8:规模报酬:当各种要素同时增加或减少一定比率时,生产规模变动所引起产量的变化情况。

1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12:最终产品:是指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而是最终地使用的产品。

13:激励相容:委托人要设计和选择一种办法或者说制度,使代理人能选择一种也能使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14: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同收入的比率,这一比率常被用来衡量国家和地区的富裕程度。

15: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

问答题:2:什么是需求规律?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这就是所谓的需求规律.3:试简析影响需求的因素。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件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件

2020/3/29
4
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概论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体系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
第四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2020/3/29
5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概论 一、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和研究对象
• 含义 •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
2
•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于1936年发表《就业、利 息与货币通论》一书,被 认为是第一部系统地运用 总量分析方法来研究整个 国民经济活动的宏观经济 学著作。
2020/3/29
3
讲授内容
•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教材第十二章]
• 第二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收入-支出模型[教材第十三章]
13
几个相关问题
• 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 生产与销售 • 流量与存量 • 市场活动与非市场活动
一个地区 一定时间
新生产 最终产品 市场价值
2020/3/29
上衣 流程
售价
增值
种棉
15 15
纺纱
20 5
织布
30 10
制衣
45 15
销售
50 5
合计
160 50
14
下列项目是否应当计入GDP?为什么?
15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 • ——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
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 GNP=GDP+本国国民在外国生产的最终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MRP=MPP×MR
VMP =MRP=△TR/ △L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二)边际要素成本 边际要素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厂商总 成本的增加量,用MFC(marginal factor cost)表示。
MFC =△TC/ △L 注意:MFC≠MC不同,MC= △TC/ △Q
例如:增加一个缝纫工人,每天工资是50元,一个缝 纫工人每天生产5件衣服,增加每件衣服的劳动成本是 10元,增加一个缝纫工人的劳动成本是50元。
W
DL
0
L
13
为什么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1)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是指起先随工资上升,劳 动供给增加,当工资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随工资上升,劳 动供给减少的劳动供给曲线。 (2)劳动供给取决于工资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 效应。随着工资增加,由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家庭用工作代 替闲暇,从而劳动供给增加。同时,随着工资增加,由于收 入效应的作用,家庭需要更多闲暇,从而劳动供给减少。当 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增加;当 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减少。一 般规律是,当工资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当工资 达到某个较高水平时,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因此,劳动 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
60
80 100
31.7
55.4 100
占总收入的 比重
人口(%)
100(%)
A为“不平等面积”,A为零表示绝对平均,A越大表示越不平均。
26
二、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 (1884-1965)于1912年提 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 差异程度的一个重要分析 指标。 收入(%)
18
第二节 工资、利息、地租与利润理论
利息理论
2.利率的决定 需求者:企业的投资需求; 供给者:个人、厂商与 政府的储蓄。 3.利息在经济中的作用 (1)调节资本需求; (2)鼓励储蓄,抑制消费; (3)使资本得到有效利用。
i
E0
SK
i0
DK
0
K0
K
19
二、地租理论



(一 )地租的含义 地租是土地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
6

第六章 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
1
第六 章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 前几章分析了产品市场厂商的均衡价格和均 衡产量的决定问题,回答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问题—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的问题。
•本章探讨生产要素市场上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问题, •要回答为谁生产的问题。因为生产要素的价格与国 民收入多少和如何分配紧密相关。
4
第二节 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二.影响要素需求的因素
(1)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以及产品的价格; (2)生产技术状况; (3)生产要素的价格; (4)边际生产力(marginal productivity) 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生产 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产出。
5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的贫富差别,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了一种 表示收入分配平均化程度的曲线,叫洛伦兹曲线

25
二、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假定某国收入分配状况是:
按年人均收入的多少排列
收入(%)
人口累计% 收入累计% 20 40 4.6 15.2
100 80 60 55.4 40 20 4.6 0 20 40 A B 60 80 完全平等线 完 全 不 平 等 线
一、工资的定义和种类 1、定义 工资: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2、分类 按计量方式分:计件与计时工资 按支付方式分:货币与实物工资 按购买力分: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
12
二、完全竞争市场工资的确定 1.劳动的需求 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产品需求;产品的价格; 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劳动 的价格。 2.劳动的供给 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 劳动报酬;能够工作的总 人数等。 为什么向后弯曲?
28



三、收入不平等的原因
在效率优先原则下尽量 实现公平,主要有两种 收入不平等的原因 途径: 劳动收入差别 1、通过税收政策加以 调解。如累进制的个人 来自财产收入的不平等 所得税。 平等和效率 2、通过社会福利政策 来实现收入分配均等化。 平等和效率难以兼得,需要兼顾 如社会保障金,保险金, 在效率优先的原则下兼顾平等 最低生活保障金,公共 产品,转移支付等。 在效率优先的原则下尽可能考虑平等
2
主要内容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二、工资、利息、地租与利润理论 三、贫富差别
3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的特征 其主体是生产者,目的是追逐利润 (1)要素需求是派生需求 派生需求即由于对消费物品的需求而引起了对生产要 素的需求。 (2)要素需求是联合需求 联合需求是指同时对多种生产要素的需求。

22
利润理论
超额利润
第二节 工资、利息、地租与利润理论
(一)超额利润的来源 (1)是承担风险的报酬; (2)是创新的结果;
熊彼特的创新是指对原有均衡的突破,它包括: 提供新产品;发明新技术和新工艺;开辟新市场; 控制原材料的新来源;建立新的组织形式。
(3)利润是垄断的产物。
23
利润理论
第二节 工资、利息、地租与利润理论
1.要素市场均衡价格的确定 DF=SF 2.单个厂商要素使用量的确定
要素边际收益产品(MRP)=要素边际成本(MFC)
PF
SF EF
要素的价格对于要素 使用者而言,就是要 素的边际成本

衡 价 格 PF0
dF0
DF
0
均衡数量 要素市场均衡价格的确 定
0
QF0 单个厂商要素使用量的确定
11
第二节 工资、利息、地租与利润理论 工资理论
MFC(50)≠MC(10)
7
三、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厂 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即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 即:MRP=MFC或:dTR/dL=dTC/dL 产品为完全竞争时, MRP=VMP,则有: VMP=MFC 当投入生产要素为劳动,单位劳动的价格为W,厂商实 现利润最大化的要素使用条件为:
20
第二节 工资、利息、地租与利润理论
地租理论
(二)均衡地租的决定。 由土地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PT r1 r2 0
PT
ST
D1 r0
ST
D QT
D2
Q0 QT
21
第二节 工资、利息、地租与利润理论
地租理论
(三)地租的种类 级差地租:是租用优等地和中等地必须向土地所有 者交纳的地租。 准地租(near rent):在短期内厂商投入固定生产 要素的收入。 经济租(economic rent):使某种要素长期留用,厂 商支付给生产要素的超额报酬,被称为经济租。 总报酬=准地租+经济租 经济租>0要素会留在本行业 经济租<0要素会转移到其他行业
二、边际生产力 克拉克认为: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由生产要素的边 际生产力决定的
(一)边际生产力: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每增加 一个单位的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产量,即边际物质产 品,用MPP(marginal physical productivity)表示 , 简称为MP。 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 增加一个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 产量的收益。用MRP(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表示。 在完全竞争市场 MR=P , MRP=MPP×P 或称边际产品价值 VMP ,
(二)利润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利
润是经济社会进步的动力。)
1.激励企业家努力工作; 2.推动社会创新; 3.勇于从事风险投资; 4.有利于节约资源; 5.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
24
第三节 贫富差别

一、贫富差别及其衡量
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效率会不断提高,但无法实现收入
均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说的那样:看不见的手“是有 效率的,但它对公平或平等却是盲目的。人们最终是富还是穷部 分地依靠他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财富的多少(美国100个最富家 庭中有1/4-2/3来自于继承)和智力的高低,依赖他们所能提供的 劳务的市场价格,还依赖他们钻井或击球的运气。”

1、将不同国家的洛伦兹曲线画在同一个图中,可以比较不同国 家的收入分配的平均化程度。 2、将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洛伦兹曲线画在同一个图中,可以比 较不同时期的收入分配的平均化程度。 基尼系数小于0.3为最佳平均状态,0.3—0.4为正常状态,超过 0.4为收入差距的警戒状态,0.5以上为收入差距悬殊.达到0.6则属 于社会动乱随时发生的危险状态。 我国1978—90年基尼系数为0.185—0.23,1994年达0.434, 2000年达到0.458,超越警觉线. 2004年达到了0.465,2005年 逼近0.47。收入差距拉大主要是由城乡差距拉大引起的。
100 80 60 55.4 40 A B
洛伦兹曲线
完全平等线
基尼系数:是用不平等面积 与完全平等面积之比来表示 20 4.6 平均化程度的指标。即: 0 G=A/A+B 0<G<1 G=1为完
全不平等 ,G=0为完全平等
完 全 不 平 等 线
人口(%)20ຫໍສະໝຸດ 406080
100(%)
27
洛伦兹曲线的应用
土地可以泛指生产中使用的自然资源,地租也可以理解为使用这些自 然资源的租金。 地租的产生首先在于土地本身具有生产力,其次,土 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具有数量有限、位置不变,以及不能再生的特点。 这些特点与资本和劳动不同,因此,地租的决定就有自己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