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正式稿

合集下载

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

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

教函[2007]33号关于印发《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的通知各院(部)、校直有关部门: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水平反映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为了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按照《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的要求,制定了《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2.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格式模版3.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文献及译文格式模版二○○七年六月一日报:校领导送:各院(部)、校直有关部门、教务处处长及有关科(室)校对:肖鹏共印30份附件1: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毕业设计(论文)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

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而且还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为了保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按照《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归档1.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主要包括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表、工作进程表、指导教师评审表、评阅人评审表、答辩小组意见表、成绩评分表、答辩提问录、图纸、外文文献及译文、毕业设计(论文)申请表、选题变更表、实地考察报告、计算资料、实验报告、文献综述、实物性的设计成果等。

2.毕业设计(论文)专用袋中的材料按顺序将下列材料装入毕业设计(论文)专用袋: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表、工作进程表、指导教师评审表、评阅人评审表、答辩小组意见表、成绩评分表、答辩提问录、图纸(按国家标准折叠装订)、软件光盘、外文文献及译文等。

其中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按封面、目录、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前言、正文部分、结论、谢辞、参考文献、附录的顺序撰写、排版并装订成册。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摘要 (6)ABSTRACT (7)前言 (1)1 给水厂处理设计任务书 (2)1.1设计任务书 (2)1.1.1设计题目 (2)1.1.2设计原始资料 (2)1.1.3设计任务 (1)1.1.4设计要求 (1)1.2给水处理厂设计水质及水量要求 (1)1.2.1城市用水要求 (1)1.2.2给水处理厂设计水量的确定 (2)2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和给水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2)2.1 设计原则 (2)2.2 设计规模 (3)2.3 厂址选择 (3)2.4 水厂工艺流程选择 (4)2.5 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4)2.5.1混凝工艺选择 (4)2.5.2 混合工艺 (6)2.5.3 絮凝池形式的选择 (7)2.5.4 沉淀工艺 (8)2.5.5 过滤工艺 (10)2.5.6 消毒工艺 (11)2.5.7 清水池 (12)2.6给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的确定 (12)3 加药构筑物设计 (12)3.1 混凝剂的储存及配制 (13)3.1.1 药剂仓库 (13)3.1.2溶液池容积计算 (13)3.1.3 溶解池容积计算 (14)3.1.4. 计量设备 (14)3.2混合 (15)4 絮凝构筑物设计 (16)4.1设计参数 (16)4.2.池体设计 (16)4.3竖井设计计算 (17)4.3.1.絮凝池单个竖井的平面面积 (17)4.3.2. 竖井的个数 (17)4.3.3.竖井内栅条的布置 (17)4.3.4.竖井隔墙孔洞尺寸 (19)4.3.5.絮凝池出口穿孔尺寸 (20)4.4 水头损失 (20)4.4.1第一段计算 (20)4.4.2第二段计算 (21)4.4.3第三段计算 (21)4.5校核: (22)4.6排泥 (22)5 沉淀设备设计 (23)5.1设计参数 (23)5.2池体尺寸 (23)5.2.1清水区面积 (23)5.2.2 沉淀池长度及宽度 (23)5.2.3 池体高度 (24)5.3 沉淀池进口穿孔花墙 (24)5.4 集水系统 (25)5.4.1 集水槽 (25)5.4.2 孔眼计算 (26)5.4.3出水管及出水总渠 (27)5.5沉淀池斜管的选择 (28)5.6 排泥系统 (28)5.7校核 (29)5.7.2.弗劳德系数 (29)5.7.3.斜管中的沉淀时间 (29)6 普通快滤池设计 (29)6.1平面尺寸计算 (29)6.1.1滤池的总面积: (29)6.1.2单格面积 (30)6.2滤池高度 (31)6.3配水系统 (31)6.3.1最大粒径滤料的最小化态流速 (31)6.3.2反冲洗强度 (32)6.3.3反冲洗水流量 (32)6.3.4干管始端流速 (32)6.3.5配水支管流速 (32)6.3.6单根支管入口流量 (33)6.3.7支管入口流速 (33)6.3.8配水支管上孔口总面积 (33)6.3.9配水支管上孔口流速 (34)6.3.10单个孔口面积 (34)6.3.11孔口总数 (34)6.3.12每根支管上的孔口数 (34)6.3.13孔口中心距 (35)6.3.14孔口平均水头损失 (35)6.3.15配水系统校核 (35)6.4洗砂排水槽 (36)6.5滤池反冲洗 (38)6.5.1高位冲洗水箱的容积 (38)6.5.2承托层的水头损失 (38)6.5.3冲洗时滤层的水头损失 (38)6.5.4冲洗水箱高度 (39)6.6进出水系统 (39)6.6.1进水总渠 (39)6.6.3清水管 (40)6.6.4排水渠 (40)7 消毒构筑物设计 (40)7.1加氯量计算及相关问题 (40)7.2加氯间布置 (41)8 清水池及吸水井的设计 (42)8.1清水池尺寸 (42)8.2清水池各管管径的确定 (42)8.2.1清水池的进水管 (43)8.2.2清水池的出水管 (43)8.2.3清水池的溢流管 (43)8.2.4清水池的排水管 (43)8.3清水池的布置 (44)8.4吸水井布置 (44)9 二级泵站设计 (45)9.1 初选水泵 (45)9.1.1设计流量 (45)9.1.2设计扬程 (46)9.1.3选泵 (46)9.2水泵管路布置 (46)9.2.1管路设计管径 (46)9.2.2吸水管布置 (47)9.2.3出水管布置 (47)9.2.4管路附件选配 (48)9.3 选泵校核 (49)9.3.1 每台泵吸水管水头损失 (49)9.3.2 每台泵压水管路水头损失 (49)9.3.3 水泵扬程的确定 (50)9.3.4 校核 (51)9.4 水泵基础设计 (51)9.5各工艺标高计算 (52)9.5.1 水泵轴心标高的确定 (52)9.5.2 泵房高度的计算 (52)9.5.3其他工艺标高 (53)9.6 附属设备的选择 (53)9.6.1 起重设备 (53)9.6.2 排水设备 (54)9.6.3 通风设备 (54)9.6.4 引水设备 (54)9.6.5计量设备 (55)10 给水处理厂的总体布置 (55)10.1平面布置 (55)10.1.1地表水厂的组成 (55)10.1.2平面布置 (56)10.2高程布置 (57)10.2.1管渠水力计算 (58)10.2.2给水处理构筑物高程计算 (60)10.2.3给水处理构筑物高程布置 (60)结论 (61)谢辞 (62)参考文献 (63)摘要本设计为2万立方米/天给水处理厂设计,主要是给水处理厂的设计该厂的水源为地表水,水质情况良好,水库位于城市给水处理厂东北方向50米,水厂位于城市北面公里处,原水水质其中的一些常规的检测项目已经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的要求,需要处理的为水源的浊度、残渣及细菌的灭活。

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外文文献及翻译格式模版1.doc

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外文文献及翻译格式模版1.doc

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外文文献及翻译格式模版1附件3:(本科毕业论文)文献、资料题目:院(部)专班姓名:张三学号:指导教师:张九光翻译日期:2005.6.30,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NIST) has been working to develop a new encryption standard to keep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ecure .The organization is in the final stages of an open process of selecting one or more algorithms ,or data-scrambling formulas ,for the new 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 (AES) and plans to make adecision by late summer or early fall .The standard is slated to go into effect next year .AES is intended to be a stronger ,more efficient successor to Triple Data Encryption Standard (3DES),which replaced the aging DES ,which was cracked in less than three days in July 1998.“Until we have the AES ,3DES will still offer protection for years to come .So there is no need to immediately switch over ,”says Edward Roback ,acting chief of the computer security division at NIST and chairman of the AES selection committee .“What AES will offer is a more efficient algorithm .It will be a federal standard ,but it will be widely implemented in the IT community .”According to Roback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is measured by how fast they can encrypt and decrypt information ,how fast they can present an encryption key and how much information they can encrypt .The AES review committee is also looking at how much space the algorithm takes up on a chip and how much memory it requires .Roback says the selection of a more efficient AES will also result in cost savings and better use of resources .“DES w as designed for hardware implementations ,and we are now living in a world of much more efficient software ,and we have learned an awful lot about the design of algorithms ,”says Roback .“When you start multiplying this with the billions of implementations done daily ,the saving on overhead on the networks will be enormous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二选一)外文文献及译文- 1 -以确保政府的信息安全。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分体式传感器实验台设计院〔部〕: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本064姓名:***学号:2006081###指导教师:罗##完成日期:201#年6月15日摘要 ........................................................................................................................ FISSION TYPE SENSOR LABORATORY BENCH DESIGN .. (I)ABSTRACT (I)1前言1.1分体式传感器的特点及研究意义 (1)1.2国际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1)1.3国内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2)1.4本文的要紧研究内容 (3)2各个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选择2.1霍尔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选择 (4)2.1.1工作原理 (4)2.1.2霍尔传感器的检测方法 (4)2.1.3霍尔传感器测量电路 (5)2.2光电式 (9)2.2.1光电传感器原理 (9)2.2.2光电传感器的分类 (9)2.2.3光电式传感器转换电路 (10)2.3电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选择 (11)2.3.1电阻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11)2.2.3电阻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12)2.4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选择 (16)2.4.1电容式传感器的优点 (16)2.4.2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17)2.4.3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22)2.5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选择 (25)2.5.1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5)2.5.2电感式传感器的特点及分类 (25)2.5.3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29)2.6温度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选择 (30)2.6.1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30)2.6.2温度传感器测量电路 (32)2.7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选择 (33)2.7.1电涡流传感器的差不多原理 (33)2.7.2涡流式传感器的特点 (33)2.7.3涡流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34)3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3.1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 (35)3.2本文所选的电源 (36)3.2.1电路工作原理 (36)3.1.2电源的电路图 (37)4 显示部分4.1LCD显示电路设计 (38)4.1.1显示模块 (38)4.1.2 T6963C 操纵器介绍 (39)4.2LCD显示电路方式比较 (41)4.3液晶显示子程序 (42)4.4液晶显示方式 (43)4.5LCD显示框图设计 (44)6 结论 (46)谢辞 (47)参考文献 (48)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生产自动化领域的扩大,自动检测技术快速进展,各工科院校自动化类专业大都开设了自动检测、传感器技术类型的课程。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格式论文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格式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关于中国跨国公司竞争力的分析院(部):*******学院专业:*****学班级:******姓名:******学号:20140000000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摘要 (1)一、跨国公司的概念 (2)二、中国跨国公司形成的因素 (2)三、中国跨国公司现状及不足 (3)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 (5)五、做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对策 (5)(一)积极引导,激发民营企业建档热情 (5)(二)开拓创新,实现民营企业档案多元服务 (5)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7)七、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设步骤 (7)(一)构建合理的财务预算指标 (7)(二)营造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7)(三)构建全面配合的执行体系 (7)八、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思路和建议 (8)(一)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 (8)(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8)(三)完善预算编制方法与创新 (9)(四)完善全面预算的监督考核机制 (9)九、把握经济发展主流拓展金融服务空间 (10)十、强化自身能力建设,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10)十一、加快区域金融强省建设促进经济金融共同繁荣 (12)十二、中小企业状况 (14)十三、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建议 (15)1.一站式金融服务方式 (15)2.引导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16)十三、中小企业贷款的特点 (17)(一)贷款额度小 (17)(二)时效性要求高 (17)(三)期限短,频率高 (18)(四)贷款价格敏感度低 (18)(五)产品需求日益多样化 (18)十四、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 (18)(一)道德风险 (18)(二)信用风险 (19)(三)制度风险 (19)(四)经营风险 (19)(五)管理风险 (20)(六)市场风险 (21)十五、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管理 (21)(一)设立单独部门,财务独立核算 (21)(二)建立集中管理式、流程化的作业程序和高科技的管理系统 (22)(三)变商业性担保为政策性担保 (22)(四)小企业贷款与企业管理人员挂钩 (23)(五)提供财务顾问服务 (23)(六)控制融资额度,降低风险 (24)参考文献 (24)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跻身于世界前列,而随之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中国跨国公司。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建筑结构说明书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建筑结构说明书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某高校教学楼设计(方案五)院(部):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土木143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夏风敏完成日期:2018年5月26日目录摘要--------------------------------------------------------------------------------------- V 1 建筑设计 ---------------------------------------------------------------------------- - 1 -1.1建筑设计概况 ---------------------------------------------------------------------------------- -1-1.2建筑平面设计 ---------------------------------------------------------------------------------- -1-1.3建筑立面设计 ---------------------------------------------------------------------------------- -2-1.4建筑构造与做法 ------------------------------------------------------------------------------- -3-1.4.1 一层地面做法 ---------------------------------------------------------------------------- - 3 -1.4.2 二~五层楼面做法------------------------------------------------------------------------ - 3 -1.4.3 内、外墙面做法 ------------------------------------------------------------------------- - 4 -1.4.4 台阶、散水及屋面做法 ---------------------------------------------------------------- - 4 -2 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 ------------------------------------------------------------- - 5 -2.1材料选择----------------------------------------------------------------------------------------- -5-2.2板、梁、柱截面尺寸估算 ------------------------------------------------------------------- -6-2.2.1 板厚确定 ---------------------------------------------------------------------------------- - 6 -2.2.2 梁尺寸确定 ------------------------------------------------------------------------------- - 6 -2.2.3 柱截面确定 ------------------------------------------------------------------------------- - 6 -2.3结构计算简图 ---------------------------------------------------------------------------------- -8-2.3.1 计算简图的确定 ------------------------------------------------------------------------- - 8 -2.3.2 截面参数计算 ---------------------------------------------------------------------------- - 8 -3 荷载计算 ---------------------------------------------------------------------------- - 9 -3.1构件自重计算 ---------------------------------------------------------------------------------- -9-3.1.1 板 ------------------------------------------------------------------------------------------- - 9 -3.1.2 梁 ----------------------------------------------------------------------------------------- - 10 -3.1.3 墙 ----------------------------------------------------------------------------------------- - 10 -3.1.4 柱 ----------------------------------------------------------------------------------------- - 10 -3.2.1 恒荷载计算 ------------------------------------------------------------------------------- 11 -3.2.2 活荷载计算 ----------------------------------------------------------------------------- - 12 -3.3横向荷载计算 --------------------------------------------------------------------------------- -13-3.3.1 风荷载计算 ----------------------------------------------------------------------------- - 13 -3.3.2 地震作用计算 -------------------------------------------------------------------------- - 15 -4 6轴框架内力计算 -------------------------------------------------------------- - 18 -4.1恒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计算 --------------------------------------------------------------- -18-4.1.1 分层法计算梁端、柱端弯矩 -------------------------------------------------------- - 18 -4.1.2 梁端、柱端剪力计算 ----------------------------------------------------------------- - 28 -4.1.3 柱轴力计算 ----------------------------------------------------------------------------- - 31 -4.2活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计算 --------------------------------------------------------------- -33-4.1.1 分层法计算梁端、柱端弯矩 -------------------------------------------------------- - 33 -4.1.2 梁端剪力计算 -------------------------------------------------------------------------- - 40 -4.1.3柱轴力计算 ------------------------------------------------------------------------------ - 43 -4.3风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计算 --------------------------------------------------------------- -44-4.3.1 反弯点法计算柱端弯矩 -------------------------------------------------------------- - 44 -4.3.2 计算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 ----------------------------------------------------- - 45 -4.4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内力计算 ------------------------------------------------------------ -50-5 ⑥轴框架内力组合 --------------------------------------------------------------- - 55 -5.1梁端弯矩调幅 --------------------------------------------------------------------------------- -55-5.2内力组合---------------------------------------------------------------------------------------- -55-5.2.1 非地震工况下框架梁的内力组合 -------------------------------------------------- - 56 -5.2.2 非地震工况下框架柱的内力组合 -------------------------------------------------- - 61 -5.2.3 地震工况下框架梁的内力组合 ----------------------------------------------------- - 65 -5.2.4 地震工况下框架柱的内力组合 ----------------------------------------------------- - 68 -6 框架截面设计 --------------------------------------------------------------------- - 73 -6.1.1 选取承载力设计值 -------------------------------------------------------------------- - 74 -6.1.2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 74 -6.1.3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 - 75 -6.2框架柱截面设计 ------------------------------------------------------------------------------ -78-6.2.1 轴压比验算 ----------------------------------------------------------------------------- - 78 -6.2.2 截面尺寸复核 -------------------------------------------------------------------------- - 79 -6.2.3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 79 -6.2.4 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受压承载力验算 ----------------------------------------- - 80 -6.2.5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 - 81 -6.2.6 裂缝宽度验算 -------------------------------------------------------------------------- - 81 -7 楼板计算 --------------------------------------------------------------------------- - 83 -7.1楼板内力计算 --------------------------------------------------------------------------------- -83-7.2楼板配筋计算 --------------------------------------------------------------------------------- -88-8 基础设计 --------------------------------------------------------------------------- - 91 -8.1设计参数---------------------------------------------------------------------------------------- -91-8.2B、G轴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 -91-8.2.1 地基承载力验算 ----------------------------------------------------------------------- - 92 -8.2.2 基础高度验算 -------------------------------------------------------------------------- - 93 -8.2.3 基础配筋验算 -------------------------------------------------------------------------- - 93 -8.2.4 抗震验算 -------------------------------------------------------------------------------- - 93 -8.3D、E轴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 -95-8.2.1 地基承载力验算 ----------------------------------------------------------------------- - 95 -8.2.2 基础高度验算 -------------------------------------------------------------------------- - 96 -8.2.3 基础配筋验算 -------------------------------------------------------------------------- - 96 -8.2.4 抗震验算 -------------------------------------------------------------------------------- - 96 -9 楼梯设计 --------------------------------------------------------------------------- - 98 -9.1.1 荷载统计 -------------------------------------------------------------------------------- - 98 -9.1.2 截面设计 -------------------------------------------------------------------------------- - 98 -9.2平台板设计------------------------------------------------------------------------------------- -99-9.2.1 荷载统计 -------------------------------------------------------------------------------- - 99 -9.2.2 截面设计 -------------------------------------------------------------------------------- - 99 -9.3平台梁设计----------------------------------------------------------------------------------- -101-9.3.1 荷载统计 ------------------------------------------------------------------------------- - 101 -9.3.2 截面设计 ------------------------------------------------------------------------------- - 101 -9.2.3 裂缝验算 ------------------------------------------------------------------------------- - 102 -9.2.4 挠度验算 ------------------------------------------------------------------------------- - 103 -9.4梯柱设计-------------------------------------------------------------------------------------- -103-谢辞--------------------------------------------------------------------------------- - 105 -参考文献 ---------------------------------------------------------------------------- - 106 -摘要本计算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该建筑的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

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明细表

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明细表
山东建筑大学
序号 学号 姓名 专业 班级 成绩

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明细表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类别 题目类型
20121411089
张娇娇
英语
124班
A Study of Symbolism in the Great Gatsby
论文
理论研究
注:
1.“类别”是指设计或者论文。 2.“题目类型”是指工程设计、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实验研究、软件开发、社会调查或者艺术创作。 3.“题目性质”是指真实(真题真做)、模拟(真题假做)或者虚拟(假题假做)。 4.“题目来源”一栏直接填写纵向及项目编号、横向及项目编号、生产、教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者其他。
填表人:
部门负责人:



部门(盖章):
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明细表
题目性质 题目来源 教师姓名 职称/学位
真实
纵向及项目编号
赵老师
艺术创作。
部门(盖章):

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规定摘要

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规定摘要

以下是学校的《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中与学生有关的部分摘要,包括以下内容1、附件2: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要求)根据要求撰写开题报告2、附表2: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格式)根据表的格式将开题报告整理符合规范3、附件3: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与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根据要求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4、附表6: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学生用表)填写检查表5、(封面样式)1、附件2: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毕业论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课题研究的依据和撰写论文的基础,也是评定毕业成绩的依据之一。

各科类专业学生在完成查阅资料、毕业实习或实地考察后,都要向指导教师提出一份简明的开题报告。

内容包括:文献综述(包括本课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预期目的、课题进度计划等。

2、附表2: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班级:姓名:3、附件3: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与毕业论文的撰写一篇完整的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由题目(标题)、目录、摘要、引言(前言)、正文、结论、谢辞、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几部分构成。

一、毕业设计说明书撰写的内容与要求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题:设计课题名称,要求简洁、确切、鲜明。

2.目录3.中外文摘要:应扼要叙述本设计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简练。

4.前言:应说明本设计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5.正文:○1设计方案论证:应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

应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还应阐述所采用方案的特点(如采用了何种新技术、新措施、提高了什么性能等)。

○2计算部分:这部分在设计说明书中应占相当的比例。

○3设计部分:这也是设计说明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4样机或试件的各种实验及测试情况;包括实验方法、线路及数据处理等(视课题而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正式稿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毕业设计题目:某单位办公楼设计院(部):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姓名:陶双学号:指导教师:陶双完成日期:目录5555577888 888 8888999101010111113131313131314141414 1414141417171717171717 171717 171717171718181818摘要本次设计为某单位办公楼设计,设计的内容包括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两部分。

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建筑层数为四层,建筑总高度,总建筑面积3500㎡。

根据设计要求,设防烈度为6度,抗震等级为四级。

设计要求考虑抗震构造要求,选取了一榀框架进行计算,同时也进行了板计算、楼梯计算及基础计算。

计算内容包括框架梁柱截面尺寸的选取及线刚度的计算;恒载、活载、风荷载作用下构件弯矩、剪力及轴力的计算;框架内力组合;框架梁柱配筋计算;楼梯配筋计算及基础配筋计算。

框架受力钢筋主要采用HRB335级钢筋,箍筋主要采用HPB235级钢筋;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砼等级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垫层为C15混凝土,基础、阳台、雨篷、构架、架空层为C30钢筋混凝土,B、C区基础顶面至标高米柱、梁、板、墙为C30钢筋混凝土。

卫生间为C25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圈梁等未注明的现浇构件为C25钢筋混凝土。

整个方案设计基本符合设计和结构要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通过对本办公楼的设计计算和施工图的绘制,熟悉了设计的全过程,掌握了结构设计计算的基本方法。

同时,对这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前言本工程为某单位综合办公楼,位于济南市市区,解放路北,建筑物不临街。

综合考虑了周围环境,功能需求等因素,本着美观、大方、环保、适用等原则进行设计。

办公楼共分四层,无地下室,采用不上人屋面。

该建筑物东西长53米,南北宽米,设置设两部楼梯、两部电梯,建筑物总高度米,建筑面积约3500㎡左右,办公楼功能分区合理,采光控制得当,窗的位置布置合理,自然通风效果良好,所用材料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更加人性化,房间的装饰设计不仅环保而且优雅舒适。

本工程为现浇框架,结构受力明确,布置均匀。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采用分层法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反弯点法和D值法进行内力计算。

在荷载组合时,同时考虑到以恒荷载控制和以活荷载为主的荷载组合方式。

活荷载计算过程中采取满跨布置。

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标准组合确定截面尺寸,用承载力极限状态的基本组合进行配筋计算,满足基础高度要求,满足抗冲切承载力要求,内力组合计算所取得的数值中对框架梁取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进行配筋计算,对框架柱采用最大的轴力及相应的剪力和弯矩进行配筋计算。

本设计分结构设计和施工设计两部分,参照了现行国家规范、标准。

结构设计部分计算准确,结构布置简捷,传力途径明确,结构受力合理。

施工设计部分布局合理,省工省料,施工进度计划明确。

通过对本办公楼的设计计算和施工图的绘制,熟悉了整个设计过程,掌握了结构设计计算的基本方法。

同时,对这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部分结构设计1 设计资料1 该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地势平坦,地层结构简单,层位稳定,比较均匀,最高地下水位距地面6m,最低地下水位距地面12m,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填土层为人工填土地基约,粉质粘土约,砾粘土层约,f ak=240kN/m22 气象资料:基本风压值:m2(50年重现期)雪荷载: kN/m2(50年重现期)kN/m2主导风向:夏季为南、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

室外温度:常年气温-100C――360C冻结深度:-地震烈度:6度3活荷载:楼面活荷载标准值m2;屋面活荷载标准值m2(按不上人屋面考虑)。

4材料:根据施工单位条件和材料供应情况,选用混凝土强度等级C25;钢筋为HRB335级热轧钢筋(d>12mm)及HPB235级热轧钢筋(d<10mm)2 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参照已有建筑物配件图集《荷载规范》对材料的取值方法,分层分布计算出有关的恒荷载标准值。

恒荷载标准值屋面100厚混凝土 25×= kN/m 220厚1:3水泥砂浆 ×20= kN/m 220厚1:3水泥砂浆 ×20= kN/m 21:8水泥膨胀珍珠岩找坡2%最薄处40 ×4= kN/m 2 100厚憎水膨胀珍珠岩保温 ×4= kN/m 2 30厚1:3水泥砂浆保护层 ×25= kN/m 2 6厚1::1水泥石膏砂浆打底 ×20= kN/m 2 7厚1:3:9水泥石膏抹平 ×20= kN/m 2 3厚麻刀灰罩面 ×20= kN/m 2屋面恒荷载 kN/m 2框架梁自重 ××25= kN/m 2梁侧粉刷 2×()××17= kN/m 2 作用在顶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111666 6.067AB BC CD g g g ===kN/m 222665059 3.60020.12AB CD g g ==⨯= kN/m 2楼面100厚现浇混凝土 25×= kN/m 240厚细石混凝土 ×25=㎡25厚 1:2水泥砂浆找平层 20×= kN /㎡8-10厚铺地面 kN/m 26厚1::1水泥石膏沙浆 20×=㎡ 7厚水泥石膏 ×20= kN/m 2 3厚麻刀灰罩面 ×20= kN/m 2楼面恒荷载 kN/m 2 框架梁自重及粉刷 kN/m 边跨填充墙自重及墙面粉刷 kN/m 因此作用在中间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116.06714.93421.00AB CD g g =+= kN/m 16.067BC g = kN/m22 5.42 3.619.51AB CD g g ==⨯= kN/m边柱联系梁自重 ×××25=粉刷 ×()×2××17= 1m 高女儿墙自重 1×××19=粉刷 1××2××17=次梁自重 ×××25=粉刷 ×()×2××17=次梁传来屋面自重 ×(+3)×××= 联系梁传来自重 ×(+3)×××= 中间联系梁自重 ×××25=粉刷 ×()×2××17=屋顶边节点集中荷载 6689.01A D G G == kN 顶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6691.27B C G G ==kN 次梁节点集中荷载 66108.92E F G G ==kN边柱联系梁自重粉刷钢窗自重 2×××= 窗下墙自重 ×××19=粉刷 ×()××17=框架柱自重 ×××25=粉刷 ×××17= 联系梁传来楼面自重 ×(+3)×××=中间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135.76A D G G == kN 中间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180.28B C G G == kN 次梁节点处集中荷载 105.89E F G G == kN活荷载标准值 屋面 雪荷载 ㎡按不上人屋面的承重钢筋砼屋面一般取㎡考虑维修荷载较大,可作㎡的增减,本处取为㎡。

两者不同时考虑取较大值,即×=m.楼面按“办公楼”一栏,标准值取㎡,则有×=m 组合分数c ψ= 准永久值系数q ψ=m风荷载标准值基本风压ω=㎡ (50平重现期)风载体型系数 μ=()=风压高度系数,按B 类地区(城市郊区)由《建筑结构荷载》查得需值见表1风振系数,房屋高度未超过30m , Z β = 作用于各类楼面处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wk F4层:wk F =×××××2=3层wk F =××(+)/2×××2= 2层wk F =××(+)/2×××2= 4层:wk F =××1×××+= kN3 材料计算指标C25混凝土: c f =m ㎡ ,t f =m ㎡ tk f , =m ㎡ ,c E =×104N /m ㎡HPB335钢筋: y f =210N /㎡HRB235钢筋: y f =y f '=300N /㎡, b ξ =4 对梁尺寸的验算次梁截面尺寸验算l=取h=(l/18~1/12)=360~550 取h=500mm b=250mm作用在次梁上的荷载设计值屋面 次梁上的等效均布荷载=23(12)a a q -+=m楼面 次梁上的等效均布荷载=23(12)a a q -+=m次梁恒荷载标准值 屋面 2×++= kN/m 楼面 2×++= kN/m 作用在次梁上的荷载设计值 屋面 ×+×= kN/m 楼面 ×+×= kN/m按跨度0l =6600mm 荷载设计值为×= kN/m 的简支梁则 M=2018ql =18××=⋅V=212n ql =12×××=⑴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对截面要求: 0c f bh =××300×440=>V⑵按采用单筋梁的截面所能成受的最大弯矩设计 b εb ε20c f bh =××××250×4402= kN ⋅m 所以初选截符合要求 梁惯性矩:n I =3112bh =112×250×3500=×1094mm主梁截面尺寸验算尺寸: b ×h=300mm ×700mm 1. 作用在梁上的荷载设计值屋面: ×+×= kN/m 楼面: ×+×=m2. 按跨度0l =6600mm 荷载设计值为×= kN/m 的简支梁,则 M=201184ql FL +=18××+×4=505 kN ⋅mV=212n ql +F=12×××=3. ⑴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对截面要求: 0c f bh =××300×640= kN >V ⑵按采用单筋梁的截面所能成受的最大弯矩设计 b ξb ε20c f bh =××××300×6402= kN ⋅m所以初选截符合要求 梁惯性矩:n I =3112bh =112×300×3700=×1010mm柱截面尺寸验算 内柱按轴心受压估算,对底层柱其轴心受压标准值有: 恒荷载: (+3×)×kN 活荷载: (+3×)×(2+)/2=则预估的轴力设计值: ×+×+×3/2+×3+2+=1846kN 考虑弯矩影响,乘以扩大系数×1846=2216kN取底层高h=6000mm,则有 6000×(1/20~1/15)=300~400mm 初选柱子尺寸: b ×h=400mm ×400mm 按轴心受压算柱子的配筋: 0l ==6000mm 由,查表得: 0l /b=6000/ 400=15 ϕ= ∴'s A ='/0.9c yN f Af ϕ- =2216000/×/×400×400/300=3087 's A A =3087400400⨯=< 故可选内柱截面尺寸b ×h=400×400 I=3112bh=×910 4mm 外柱按(1/20~1/15)层高,初选外柱截面尺寸b ×h=400mm ×500mm ⑴ 预估轴力和弯矩:近似取外柱轴力为内柱一半: N=×2216=1108kN0N =0c b f bh ε=××400×470=1230kN >N应按大偏心受压对称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