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通用祭文大全教学提纲
民间通用祭文大全分析

民间通用祭文大全一、祭文称呼:对父亲称呼:故显考(姓氏)公讳(名)老大人男自称孝男女自称孝女对母亲称呼:故显妣(本姓)母(母姓)氏老孺人男自称不孝男女自称不孝女对岳父称呼:故岳考(岳父姓)公讳(岳父名)老大人男自称孝婿对岳母称呼:故岳妣(妻姓)母(岳母姓)氏老孺人自称孝婿注:其余各类祭文都要灵活应用,并非死板而不变动。
文前两奠三献不必写出,由颂文之人念过为是。
(文毕亦然)。
文前:1、上香2、奠嚼(酒)3、献馔(zhuan)(肉)4、献羹(geng)(饭)5、献帛(钱)文毕:1、叩首2、叩首3、叩首。
礼毕平身退位。
二、祭文头尾写法:(文头)时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年,**岁,农历*年*月*日之夜,奠之良辰也,致祭孝男(或孝女)立叩:谨具香烛炬帛,三牲酒醴时馐清酌,一切不典之仪,致修祭于新逝世故显考*公讳**老大人西游,享年*十*寿之灵前而泣以文曰:呜呼!(文尾)哀哉,尚飨祭父文(行奠关系)***叩首时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年**岁,农历*年*月*日夜,奠之良辰也,致祭孝男(或孝女)立叩:谨具香烛炬帛,三牲酒醴,时馐清酌,一切不典之仪,致修祭于新逝世,故显考*公讳**老大人西游,享年*十*寿之灵位前,悲痛而泣以文曰:呜呼!哭声父亲归西去,肝肠寸断泪湿衣。
忽然昨日狂风起,吹散父子两分离。
儿跪灵前把话叙,父亲恩德与天齐。
生我育我非容易,养儿育女费心机。
父要考虑生活计,吃苦耐劳入了迷。
辛苦不分日和夜,为儿为女志不移。
儿俄赶快买吃的,零食糕点和甲鱼,苹果梨子难枚举,要有尽有都备齐。
儿冷急忙制新衣,甲衫单衫不差移,毛衣绒衣儿欢喜,棉衣棉裤不必提。
儿若染病父着急,背负怀抱不分离,不怕雷电和风雨,深更半夜亦求医,儿病父亲熬更夜,奔波劳累到病愈。
教儿无事少出去,怕儿出外受人欺。
岩边水边要注意,怕儿伤身药难医。
七岁送儿学堂里,纸笔墨砚全买齐。
书费学费先准备,又买鞋袜和新衣。
教儿尊师要讲理,团结同学莫扯皮,为人处事要和气,将来前途幸福些。
清明祭祖提纲

清明祭祖提纲
《清明祭祖提纲》
一、概述清明祭祖的意义
1. 清明祭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活动,是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缅怀的方式。
2. 祭祖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维护家族血脉和家族传统的重要方式。
二、祭祖的时间和地点
1. 清明节是祭祖的主要时间,通常在清明节前后进行祭拜。
2. 祭祖的地点通常是祖先的墓地或者家中的祖先牌位。
三、祭祖的对象
1. 祭祖的对象主要是已故的祖先,包括父母、祖父母等长辈。
2. 有些家庭也会祭拜其他已故亲人,以表达对他们的怀念和思念之情。
四、祭祖的具体仪式
1. 清明祭祖主要包括祭拜、烧纸、献酒等仪式,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思念之情。
2. 有些地方还会进行祭祖的悼词或者诗歌朗诵等活动。
五、祭祖的意义与价值
1. 祭祖能够让后人铭记祖先的功德和品德,传承家族的美德和价值观。
2. 祭祖也可以增进家人间的感情,加深对亲人的怀念与思念。
六、祭祖的现代意义
1. 在现代社会,祭祖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增强家族凝聚力和凝聚力。
2. 祭祖也能够让人们更加珍惜生活,对生命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
七、祭祖活动的发展和创新
1. 随着时代的变迁,祭祖的形式也在发生变化,有些地方选择了更加环保的方式进行祭祖活动。
2. 一些新兴的社会组织也在推动祭祖活动的创新,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八、总结
清明祭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传统活动,通过祭祖,可以感悟生命的沧桑变迁,传承家族的文化传统,也是对世世代代祖先的尊敬和怀念之情的表达。
希望人们能够珍惜祭祖这一传统,传承下去。
通用祭文大全

通用祭文大全民间通用祭文大全一、祭文称呼对父亲,称呼故显考(姓氏)公讳(名)老大人,男性自称孝男,女性自称孝女。
对母亲,称呼故显妣(本姓)母(母姓)___人,男性自称不孝男,女性自称不孝女。
对岳父,称呼故___(岳父姓)公讳(岳父名)老大人,男性自称孝婿。
对岳母,称呼故___(妻姓)母(岳母姓)___人,男性自称孝婿。
注:其余各类祭文都要灵活应用,并非死板而不变动。
文前的两奠三献不必写出,由颂文之人念过为是。
(文毕亦然)。
二、祭文头尾写法文头)时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年,**岁,农历*年*月*日之夜,奠之良辰也,致祭孝男(或孝女)立叩:谨具香烛炬帛,三牲酒醴时馐清酌,一切不典之仪,致修祭于新逝世故显考*公讳**老大人西游,享年*十*寿之灵前而泣以文曰:呜呼!文尾)哀哉,尚飨。
祭父文(行奠关系)***叩首___,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年**岁,农历*年*月*日夜,奠之良辰也,致祭孝男(或孝女)立叩:谨具香烛炬帛,三牲酒醴,时馐清酌,一切不典之仪,致修祭于新逝世故显考*公讳**老大人西游,享年*十*寿之灵位前,悲痛而泣以文曰:呜呼!父亲归西,我心肝寸断,泪水湿透了衣衫。
昨天狂风突然袭来,将父子两人无情地分离。
我跪在灵前,向父亲述说着他对我的恩德,他养育我不易,费尽心机地抚养我成人。
他为了生计,不惜吃苦耐劳,日日夜夜地为儿女奋斗着,志不移。
我赶紧买下各种零食、糕点和甲鱼,苹果、梨子等水果样样俱全。
我也匆忙为他制作新衣,甲衫、单衫、毛衣、绒衣,我尽可能地让他感到舒适,棉衣、棉裤更是不用提。
如果我生病了,父亲会非常着急,背负着我去看病,不怕雷电和风雨,深更半夜也会去求医。
父亲为了照顾我,熬夜奔波到我病愈为止。
他教育我少出门,怕我受人欺负。
在岩边、水边,他也要提醒我注意安全,怕我受伤难以医治。
我七岁时送我去学堂,买好纸笔墨砚,书费和学费都提前准备好,还给我买了鞋袜和新衣。
他教育我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待人处事要和气,将来前途才会更加美好。
民间通用祭文大全

民间通用祭文大全一、祭文称呼:对父亲称呼:故显考(姓氏)公讳(名)老大人男自称孝男女自称孝女对母亲称呼:故显妣(本姓)母(母姓)氏老孺人男自称不孝男女自称不孝女对岳父称呼:故岳考(岳父姓)公讳(岳父名)老大人男自称孝婿对岳母称呼:故岳妣(妻姓)母(岳母姓)氏老孺人自称孝婿注:其余各类祭文都要灵活应用,并非死板而不变动。
文前两奠三献不必写出,由颂文之人念过为是。
(文毕亦然)。
文前:1、上香 2、奠嚼(酒) 3、献馔(zhuan)(肉) 4、献羹(geng)(饭) 5、献帛(钱)文毕:1、叩首 2、叩首 3、叩首。
礼毕平身退位。
二、祭文头尾写法:(文头)时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年,**岁,农历*年*月*日之夜,奠之良辰也,致祭孝男(或孝女)立叩:谨具香烛炬帛,三牲酒醴时馐清酌,一切不典之仪,致修祭于新逝世故显考*公讳**老大人西游,享年*十*寿之灵前而泣以文曰:呜呼!(文尾)哀哉,尚飨祭父文(行奠关系)***叩首时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年**岁,农历*年*月*日夜,奠之良辰也,致祭孝男(或孝女)立叩:谨具香烛炬帛,三牲酒醴,时馐清酌,一切不典之仪,致修祭于新逝世,故显考*公讳**老大人西游,享年*十*寿之灵位前,悲痛而泣以文曰:呜呼!哭声父亲归西去,肝肠寸断泪湿衣。
忽然昨日狂风起,吹散父子两分离。
儿跪灵前把话叙,父亲恩德与天齐。
生我育我非容易,养儿育女费心机。
父要考虑生活计,吃苦耐劳入了迷。
辛苦不分日和夜,为儿为女志不移。
儿俄赶快买吃的,零食糕点和甲鱼,苹果梨子难枚举,要有尽有都备齐。
儿冷急忙制新衣,甲衫单衫不差移,毛衣绒衣儿欢喜,棉衣棉裤不必提。
儿若染病父着急,背负怀抱不分离,不怕雷电和风雨,深更半夜亦求医,儿病父亲熬更夜,奔波劳累到病愈。
教儿无事少出去,怕儿出外受人欺。
岩边水边要注意,怕儿伤身药难医。
七岁送儿学堂里,纸笔墨砚全买齐。
书费学费先准备,又买鞋袜和新衣。
教儿尊师要讲理,团结同学莫扯皮,为人处事要和气,将来前途幸福些。
祭十二郎文教案教学提纲

祭十二郎文集体备课教案时间:2016年2月15日审稿:李文奎中心发言人:李光云三维目标1.弄通课文,积累掌握文言常识。
2.理解课文破骈为散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3.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
4.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教学设计一、导语《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周国平有一千条理由让你早走,只有一条理由把你挽留,这条理由胜过那一千条理由,它就是我对你的爱。
你在时,我抱你不够,因而觉得时间太少,你走了,我的怀里空了,突然发现时间毫无用处,我不知道拿那么多时间做什么,也许时间只有一个用处,它会帮助我——是帮助我一天天向你走近。
”有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世界还在,我还在,而你却不在了?一个父亲守着他注定要夭折的孩子,这种场景多么残酷。
妞妞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患有绝症,极可爱也极可怜的她度过了短促的一岁半时间。
对于作者来说,妞妞的故事是他生命中最美丽也最悲惨的故事,至情至性的周国平用他的笔留住了和妞妞相处的五百六十二个日日夜夜,写下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人的一生中总会经历种种的悲欢离合,有聚就有散,生离也许就意味着死别。
有时生命是那样的脆弱,不会因为我们的珍视和眷恋而停留,而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思念和感伤。
而人生之不幸,往往会成就文学之大幸,这是文学史上非常残酷的事实。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是这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祭十二郎文》也是一篇字字含泪句句动情的抒情散文,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绝,成了祭文中的“千古绝调”。
前人读罢此文的评价:《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
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二、韩愈和他的作品: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常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因晚年曾为吏部侍郎,故也称韩吏部。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及其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渊的影响。
民间通用祭文大全分析

祭岳父文(二)
哀哉
尚飨
至戚贤良数泰山,平素府中少问安,岳父恩情未曾报,自觉心中亦歉然。令媛过门真 贤淑,确实不愧女中贤,岳父精心来教管,愚婿铭感在心间。只说百年长受教,哪知一病转 西天。愚胥肝肠都哭断,无奈半子太贫寒,略备时食与酒菜,愿我岳父转仙山。
祭岳母文
哀哉
尚飨
回想岳母如亲娘,待婿恩情长又长,平时待我如亲子,婿来慈爱胜儿郎,好酒好菜留 与我,珍食美味我先尝。尤其担心我家务,全心全意来帮忙。最是关心下一代,外孙病比我
哭声父亲归西去,肝肠寸断泪湿衣。忽然昨日狂风起,吹散父子两分离。儿跪灵前把 话叙,父亲恩德与天齐。生我育我非容易,养儿育女费心机。父要考虑生活计,吃苦耐劳入 了迷。辛苦不分日和夜,为儿为女志不移。儿俄赶快买吃的,零食糕点和甲鱼,苹果梨子难 枚举,要有尽有都备齐。儿冷急忙制新衣,甲衫单衫不差移,毛衣绒衣儿欢喜,棉衣棉裤不 必提。儿若染病父着急,背负怀抱不分离,不怕雷电和风雨,深更半夜亦求医,儿病父亲熬 更夜,奔波劳累到病愈。教儿无事少出去,怕儿出外受人欺。岩边水边要注意,怕儿伤身药 难医。七岁送儿学堂里,纸笔墨砚全买齐。书费学费先准备,又买鞋袜和新衣。教儿尊师要 讲理,团结同学莫扯皮,为人处事要和气,将来前途幸福些。又望孩儿好成绩,步步高中不 名题。教儿一主自知趣,嫖赌偷盗要决离,为人公道讲理义,勤俭持家建根基,唯望今生儿 顺遂,发家致富性不迷。儿大年满十六七,就去请媒把婚提,东选西择费钱米,只望娶个好
心慌,希望外孙减病况,求医求神寻八方。真心关怀婿成长,家务十行都承当。心想家境渐
宽敞,才孝岳母报恩光。好人定有神灵助,岳母心善寿该长。突然一病归西去,愚婿怎不泪
两行。略备家里平常食,敬菜素供猪与羊。伏祈岳母来笑领,早登佛国转天堂
祭文范文10622讲课教案

祭父祭文
维
公元某年某月某日,不孝男某某等,谨以清酌时馐,致祭于显考某某府君之灵前,吊之以文曰:呜呼,痛维吾父,偶染微恙,一病亡身。嗟余不孝,祸延严君。号天泣血,泪洒沾土。深知吾父,毕世艰辛。勤耕苦种,日夜奔忙。创家立业,俭朴忠信。处世有道,克已恭人。至生吾辈,爱护如珍。抚养教育,严格认真。如斯人德,宜寿百旬。俾为吾女,定省晨昏,侍奉敬养,略报深恩。胡天弃我,一别吾分。魂游冥府,百喊不闻。瞻望不及,音容莫亲。哭断肝肠,情何以伸。兹当祭奠,聊表孝心。化悲为俭,化痛为勤。继承遗志,成家立身。先父九泉有灵,来尝来品,呜呼哀哉!尚飨!
愚子某某某等泣奠
祭母祭文
维
公元某某年某月某日,不孝男某某等,虔具素酒醴之奠,致祭于先慈之灵前,吊之以文曰:生死永诀,最足伤神。不幸吾母,一别辞尘。忆思吾母,克勤克俭。奉侍翁姑,恭敬孝顺,妯娌共处,相爱相亲。迨生永辈,苦育成人。筹谋婿娶,万苦干辛。职尽内助,居贱食贫。劳劳碌碌,以度长春。具斯淑德,宜寿百旬。菽水承欢,略报深恩。胡天不祜,过早亡身。哀哀儿女,百喊不闻。薄酒祭奠,聊表微忱。愿母九泉有觉,来尝来品。呜呼哀哉!尚飨!
文前:1、上香2、奠嚼(酒)3、献馔(zhuan)(肉)4、献羹(geng)(饭)5、献帛(钱)
文毕:1、叩首2、叩首3、叩首。礼毕平身退位。
二、祭文头尾写法:
(文头)时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年,**岁,农历*年*月*日之夜,奠之良辰也,致祭孝男(或孝女)立叩:谨具香烛炬帛,三牲酒醴时馐清酌,一切不典之仪,致修祭于新逝世故显考*公讳**老大人西游,享年*十*寿之灵前而泣以文曰:呜呼!
愚夫某某某泣奠
祭祖父祭文
维
公元某某年某月某日,齐期孙某某某等,虔具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先祖先某某老大人之灵前而哀曰:祖父去世,年仅(年龄)七旬。奔波劳碌,终生耕耘。风雨无阻,不避艰辛。勤俭持家,生活平稳。教育吾辈,克已恭人。祖父之德,足启后人。老当益壮,宜寿百旬。无奈不测,急病缠身。一卧不起,迅速辞尘。呜呼祖父,百喊不闻。肝肠断绝,血泪沾巾。哀号祭奠,悲痛难陈。黄泉有觉,来品来尝。呜呼哀哉!尚飨!
祭十二郎文导学提纲

《祭十二郎文》助读材料一、文体知识祭文(悼词):文体名。
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只时所诵读的文章。
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
内容主要为哀悼、祷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经历,颂扬他的品德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
祭文是读给人听的,特别是给死者后人听的,所以内容以表彰死者功德为主,并要通俗易懂。
旧时写的好的祭文,感情色彩比较浓厚,多为亡亲亡友而作的追记、生平,称颂死者,念起来如哭如泣,如咽如诉。
如袁枚的《祭妹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惯用格式:①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②介绍死者生平事迹,评价其功德贡献;③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
二、了解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自幼孤苦好学,锐意上进,贞观八年(792)中进士。
元和十二年(817)迁刑部侍郎。
因阻谏唐宪宗奉迎佛骨贬潮州刺史。
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
韩愈一生,在政治、文学方面都有所建树,而主要成就是文学。
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提倡古文,进行长期的激烈斗争。
“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由于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倡导,终于形成了唐代古文运动。
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愈也成了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
其文众体兼长,多所创新,气势雄健,语言新颖,说理透彻,逻辑性强,是继司马迁之后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
代表作是《马说》《师说》等。
传世作品集为《昌黎先生集》。
三、韩愈和十二郎韩愈两岁时就死了父亲,不久他的母亲又死去。
幼时依靠他哥哥韩会和嫂嫂郑夫人过活。
韩会有一个嗣子(愈次兄介之子,出继与长兄会为嗣)叫老成,排行十二,所以小名叫十二郎,年纪比韩愈小一点。
后来韩会病死在韶州,这时韩愈只有十一岁,十二郎也很小。
韩愈虽然有三个哥哥,都很早离开了人世。
这时,继承祖先后代的,只有韩愈和他的侄子十二郎两个人,零丁孤苦,没有一天离开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通用祭文大全祭文,文体名。
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
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祇时所诵读的文章。
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
内容主要为哀悼、祷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经历,颂扬他的品德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
同时,祭文也是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文章,是供祭祀时诵读的。
它是由古时祝文演变而来,其辞有散文、有韵语、有俪语。
而韵语之中,又有四言、六言、杂言、骚体、俪体之不同。
祭文出现于汉代。
古时的祭文在内容上可分四类,哀悼死者,祈求降福,驱除邪魔,祈祷降雨,而多用于哀悼死者。
新时代,大兴科学,破除迷信,应该反对,但是用于哀悼死者还是可以的。
因为祭文是哀悼死者的文辞,就应该以真挚的感情与质朴的风格写作为好。
祭文是读给人听的,特别是给死者后人听的,所以内容以表彰死者功德为主,并要通俗易懂。
旧时写的好的祭文,感情色彩比较浓厚,多为亡亲亡友而作的追记、生平,称颂死者,念起来如哭如泣,如咽如诉。
如袁枚的《祭妹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书写格式开头人们写祭文,习惯以“维”字开头。
“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别的意思。
祭文以“维”字开头后,紧接着即言明吊祭文时间及祭谁,谁来祭。
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问题。
内容祭文的内容必须简短,语言必须精炼,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哀况痛之情。
—般祭文以二三百字为宜,切忌拖泥带水。
过去的祭文,语言均押韵。
可—韵到底,也可变韵——即押两个以上韵。
结尾祭文用“尚飨”一词结尾。
“尚飨”是临祭而望亡人歆享之词。
尚,是庶几,希望也;飨,设牲牺以品尝也。
格式内容1.标题。
写成"祭xx文"、"xx"表示死者的辈份或与生者关系。
2."维"起。
3.死者逝世的情况。
4.祭奠人。
5.死者生平及事迹。
6.表示哀痛之情。
7.结语用"伏食尚飨"。
示例:祭祖父文维:公元一九六一年五月三日,齐期刊、大维、二维等,虔具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先祖父德享老大人之灵前而哀曰:祖父去世,年仅七旬。
奔波劳碌,终生耕耘。
风雨无阻。
不避艰辛。
勤俭持家,生活平稳。
教育吾辈,克己恭人。
对待敌友,爱憎分明。
维护集体,不讲私情。
祖父之德,足启后人。
老当益壮,宜寿长春。
无奈不测,急病缠身。
一卧不起,迅速辞尘。
呜呼祖父,百喊不闻。
肝肠断绝,血泪沾巾。
哀号祭奠,悲痛难陈。
黄泉有觉,来品来尝。
呜呼哀哉!尚飨!民间通用祭文大全一、祭文称呼:对父亲称呼:故显考(姓氏)公讳(名)老大人男自称孝男女自称孝女对母亲称呼:故显妣(本姓)母(母姓)氏老孺人男自称不孝男女自称不孝女对岳父称呼:故岳考(岳父姓)公讳(岳父名)老大人男自称孝婿对岳母称呼:故岳妣(妻姓)母(岳母姓)氏老孺人自称孝婿注:其余各类祭文都要灵活应用,并非死板而不变动。
文前两奠三献不必写出,由颂文之人念过为是。
(文毕亦然)。
文前:1、上香2、奠嚼(酒)3、献馔(zhuan)(肉)4、献羹(geng)(饭)5、献帛(钱)文毕:1、叩首2、叩首3、叩首。
礼毕平身退位。
二、祭文头尾写法(文头)时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年,**岁,农历*年*月*日之夜,奠之良辰也,致祭孝男(或孝女)立叩:谨具香烛炬帛,三牲酒醴时馐清酌,一切不典之仪,致修祭于新逝世故显考*公讳**老大人西游,享年*十*寿之灵前而泣以文曰:呜呼!(文尾)哀哉,尚飨祭父文(行奠关系)***叩首时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年**岁,农历*年*月*日夜,奠之良辰也,致祭孝男(或孝女)立叩:谨具香烛炬帛,三牲酒醴,时馐清酌,一切不典之仪,致修祭于新逝世,故显考*公讳**老大人西游,享年*十*寿之灵位前,悲痛而泣以文曰:呜呼!哭声父亲归西去,肝肠寸断泪湿衣。
忽然昨日狂风起,吹散父子两分离。
儿跪灵前把话叙,父亲恩德与天齐。
生我育我非容易,养儿育女费心机。
父要考虑生活计,吃苦耐劳入了迷。
辛苦不分日和夜,为儿为女志不移。
儿俄赶快买吃的,零食糕点和甲鱼,苹果梨子难枚举,要有尽有都备齐。
儿冷急忙制新衣,甲衫单衫不差移,毛衣绒衣儿欢喜,棉衣棉裤不必提。
儿若染病父着急,背负怀抱不分离,不怕雷电和风雨,深更半夜亦求医,儿病父亲熬更夜,奔波劳累到病愈。
教儿无事少出去,怕儿出外受人欺。
岩边水边要注意,怕儿伤身药难医。
七岁送儿学堂里,纸笔墨砚全买齐。
书费学费先准备,又买鞋袜和新衣。
教儿尊师要讲理,团结同学莫扯皮,为人处事要和气,将来前途幸福些。
又望孩儿好成绩,步步高中不名题。
教儿一主自知趣,嫖赌偷盗要决离,为人公道讲理义,勤俭持家建根基,唯望今生儿顺遂,发家致富性不迷。
儿大年满十六七,就去请媒把婚提,东选西择费钱米,只望娶个好儿媳。
人品知识盖乡里,一孝妈来二孝爹。
年岁一到办水礼,不惜银钱买东西,男女都由父准备,洞房设置很整齐。
婚期三日办酒席,父亲累得汗淋漓,一心只为儿和女,面带笑容俄肚皮。
父亲好心无能此,应该延寿到百余。
谁知我父无福气,身患重疾无药医,延至昨夜归天去,一家大小甚惨凄,哭声震天泪如雨,可恨阴阳已隔离。
今晚灵前把奠祭,保佑儿孙福禄齐。
青菜水酒莫嫌弃,望父品尝再归西。
哀哉尚飨不孝子***叩首祭母文时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年,**岁,农历*月*日夜,奠之良辰也,致祭孝男(或孝女)立叩:谨具香烛炬帛,三牲酒醴,时馐清酌,一切不典之仪,致修祭于新逝世,故显妣*母**老孺人西游,享年*十*寿之灵位前而泣以文曰:呜呼!不孝儿跪灵前咽喉哭断。
泪如雨往下倾湿透衣衫。
在生前娘待儿受尽苦难。
为怀我与养我受尽熬煎。
娘怀我十个月时间不短,吃娘精饮娘血把娘摧残。
娘为儿市场都提心吊胆,恐怕儿十月中有不安全。
生下来洗屎尿一天几遍,我的娘咬牙关从不怨烦。
为儿睡尿床铺心甘情愿,下雪天洗衣裤要娘承担。
儿若病快将儿送进医院,又求神又许愿祷告苍天,又打符又号水望儿好转,又烧胎又抹米跑得脚翻,巴不得儿子好脱离苦难,一生中为你儿费尽粮钱。
小怕儿不懂事不听管教,一怕岩二怕砍三怕水边,又怕儿出外去爬岩迭砍,怕玩火怕爬树又怕水淹。
七周岁送学堂去把书念,怕为儿不聪明又怕师严。
又怕儿年纪小没有主见,不努力又贪玩学习松懈。
求菩萨保佑儿定如心愿,到将来求一个一官半职。
有衣穿有饭吃全家饱暖,儿有志妈有福愉度晚年。
好田地为你儿荒废一半,吃与穿供儿用自己不沾。
娘为儿尽心血七出苦难,吃尽苦吃尽酸受尽熬煎。
儿大点托媒人就把亲谈,办酒宴来请客不惜银钱。
年岁到办彩礼又办酒席,室内的新家具设备周全。
我母亲为儿女风霜饱满,为的是到老来有个靠山。
谁知道好母亲福分有限,忽然间得重病卧床难安,神不灵药无效儿难替换,延续在昨夜晚一命归天。
一家大小哭得肝肠寸断,哭不转我母亲再返阳间。
不孝儿跪灵前诚心祭奠,有素菜和水酒平常一般,望慈母莫嫌弃多少尝点,去西方登极乐早成神仙。
从此后儿与母阴阳隔断,除非是三更梦与母团圆。
哀哉尚飨不孝子*****叩拜祭父亲*母亲通套文晴天霹雳天地昏,堂上父亲登西程,儿跪灵前珠泪滚,哭去三魂跑二魂。
该死阎君人人恨,无常鬼吏不奉情,好人歹人都收命,善良邪恶都不分。
我父在生很恭敬,从不欺负一个人,修桥补路很展劲,同情贫困起善心,勤俭节约守本分,不嫖不赌顾家庭,平生到老都发奋,为儿为女苦劳奔。
有段时间钱粮紧,生计无方实苦贫,好吃东西让儿饮,自己未享半毫分,怕儿年幼受寒冷,怕儿饥饿不安宁。
七岁送儿把校进,再三嘱托老师们,定要教儿习品性,切莫疏懒误前程,十年寒窗无人问,不吃苦头休成名。
为儿上学父高兴,给儿换的周身新,口中不吃肚中省,才把学费来缴清,父亲为儿之苦境,三天难尽半毫分。
政策开放齐振奋,全国无处不欢腾,丰衣足食行好运,新建楼房好几层,空调彩电买上等,传呼手机跟人行,空调天热可调冷,天冷之时可升温。
孩儿心想尽孝顺,多吃补品和油荤,望父从此寿长永,无病越活越年青。
父呀父,为儿为女得下病,吃苦积劳在内心,为求良方到处问,想方设法把药寻,可恨求神神不应,妙药奇方亦不灵,心想松病反加病,一日更比一日沉,忽然眼闭喊不应,丢下儿女上天庭。
父呀父,儿女是你亲身引,丢下儿女怎忍心,人说善人长寿永,我父为何不高龄?哭断肝肠咽喉哽,铁石人闻亦伤情,从此要见父亲面,除非南柯梦三更。
今晚灵前不父敬,素茶淡饭献亲人,望父堂前来笑领,早登极乐转天庭。
哀哉尚飨不孝子*****百叩成服文(父母通套文)身作成服泪满巾,手扶桐杖哭断魂,素冠白服悲亲殒,粗茶淡酒祭亲人,唯望亲人把情领,身披麻孝放悲声,临霜照地心犹冷,抬头凝望是父亲,从小待儿情和分,快要抛丢九霄云,人生犹如梦初醒,养儿育女枉费心,功劳苦积化灰烬,逝后三天抬出门,满堂儿女谁来替,埋在荒郊作孤魂,七尺棺木土掩定,平时谁来问一声,今晚成服来顶敬,跪在灵前半真情。
哀哉尚飨成服文(父母通套文)深恩未报我父亲,天书下召离凡尘,丢下儿女珠泪滚,眼泪汪汪来祭灵,丝麻成服悲亲殒,哭断肝肠不回轮,从此想见亲人面,黄土盖面三尺深,养儿育女苦吃尽,一尺五寸抚成人,男婚女嫁父辛苦,而今有谁替父亲?空存孝意终身恨,真心化作水点灯,望父阴灵莫悲愤,清静寂寞要安心。
哀哉尚飨复山文(父母通套文)吾父一去不转身,不由为儿泪长倾,喊父千声父不应,叫儿怎么不痛心?一家大小珠泪滚,三亲六眷亦悲声,昨日将父送山岭,荒郊又添一新坟,孩儿长跪把父问,不知安身不安身?今日复山献供品,我父不嫌早来临,父亲云端来坐定,受儿八拜听儿云,今年天旱遭不幸,五谷欠丰少收成,不料我父身染病,四方寻医药不灵。
快将后事办齐整,以防万一忙不赢,不顾金钱治父病,只望我父得安宁,谁知寿限不应允,我父一命离凡尘,后事办得不尽兴,略表孩儿一片心。
复山本是明日定,三天道场散于今,匍匐坟前把话论,我父临空听根生,此地砂水两呼应,来龙去脉分得清。
左有青龙右白虎,青龙山要高几分,虽然不是最上等,也是真穴现得明,远望笔架山有顶,三山相连两面沉,外堂斜插五峰岭,砂水来朝是情真,暗河东出而四进,定金山下一库银,马鞍踏脚隔得近,前面一山插旗星,印把山是方顶顶,凹田就像磨盘形,山头包抄无空隙,内堂像船渡万人,坐山名叫盘龙岭,粗中转细现金星。
我父在此无伤损,保佑儿孙代代兴,一代更比一代很,文武双全扬美名,年头岁节把父敬,拜扫坟莹显宗亲,本想与父长谈论,儿要回家待客宾,话长纸短情难尽,吾父耐烦莫多心,待儿他日抽出空,又来与父叙寒温。
哀哉尚飨祭舅娘、姑妈、叔娘通套文接得丧讯如雷响,肝肠寸断泪两行,连哭带跑恨时短,心急如焚路又长,进门忙把舅娘望,只见停柩在华堂,喊声舅娘无人应,端立灵位纸一张,回想舅娘生前样,宽宏大量性善良。
小时外侄来府上,舅娘接待喜洋洋,照顾入微恩情广,忙丢活路进厨房,把我当成亲生样,每此款待不寻常,从小把我来教养,常将古人作比方,二十四孝是榜样,为人忠孝莫学诳,岳飞忠臣名天下,秦桧死后骂名扬。
王我知识渐增长,将来名誉盖一方,外侄受恩沾信仰,终身难忘我舅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