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
滑动变阻器在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中的作用

滑动变阻器在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中的作用作者:朱刚来源:《新课程·中学》2017年第03期摘要: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
在初中的电学实验中如果能够巧妙地加入滑动变阻器,能够提高课堂的讲解效率和实验教学的质量。
针对滑动变阻器在物理教学实验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做一些论述。
关键词:滑动变阻器;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滑动变阻器是一个重要的电路元件,在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中,有很多实验需要用到滑动变阻器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熟练了解滑动变阻器的结构,了解它在电路中的用处,并且会简单地使用滑动变阻器来连接电路。
但是想要真正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需要放在不同的电学实验中进行分析研究。
在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中涉及滑动变阻器的有以下几个:(1)滑动变阻器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2)用伏安法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
(3)设计实现小灯泡的亮与灭。
一、滑动变阻器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中的作用滑动变阻器在此实验中的作用主要有:(1)保护电路。
(2)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下面用实验来讲解一下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连接一个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的电路,电路中串联上电流表,电压表的两端连接在小灯泡的两端,这样做成一个简单的测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的电路,不同之处是串联上一个滑动变阻器。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来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滑动变阻器本身就是一个电阻,只不过是可以变动电阻值的电阻。
由公式P=UI,可知,只要改变其中一个变量,就可以测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在上面设计的电路中,串联电路的电压是相加的,已知U=IR,改变电阻就能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总电压不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也就随之改变,从而测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要测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还有一个要求是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实际电压,所以在实验中用到滑动变阻器,可以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实际电压,达到提高实验准确度的目的。
中学物理教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学物理教学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学物理教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中国教育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8期.邢红军.陈清梅.[2].试论低成本实验在民族地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民族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1期.范增.吴桂平.[3].探究性学习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学科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1年9期.曾志旺.[4].西藏中学物理教学成就、挑战及其对策研究.《民族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4期.李凯.[6].中学物理教学中的STS教育.《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科教文汇》.2009年23期.王杰.尹钊.[8].趣味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年12期.张启.[9].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与科学素质培养.《教育界》.2015年33期.叶秋香.[10].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体系现代化的思考与分析.《教师》.2014年11期.刘连军.二、中学物理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33作者:李沐东.教育·教育技术学上海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2].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次数:26作者:吴海荣.课程与教学论·物理西南大学2010(学位年度)[3].中学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被引次数:26作者:范良兰.学科教学·物理福建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4].中学物理教学疑难问题研究.被引次数:5作者:唐忠敏.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大学2011(学位年度)[5].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评定.被引次数:11作者:吴芳.课程与教学论(物理教育学)浙江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6].中学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被引次数:13作者:沈兰.学科教学(物理)华东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7].中学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的作用研究.被引次数:21作者:李远俊.学科教学·物理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2002(学位年度)[8].电脑游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11作者:张莉娟.课程与教学论江西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9].中学物理教学中网络演示课件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作者:曲婷婷.学科教学(物理)上海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10].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研究.被引次数:14作者:李永兰.教育湖南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学物理教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Humanizingtheteachingofphysicsthroughstorytelling:thecaseofcur rentelectricity.YannisHadzigeorgiou《PhysicsEducation》,被EI收录EI.20061[2]Enhancingmechanicslearningthroughcognitivelyappropriateinstruc tion.FernandoEspinoza《PhysicsEducation》,被EI收录EI.20042[3]The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MiddleSchoolPhysicsOpticalSimulati onExperimentPlatform. XiangchunMaShaochunZhongDaXuChunhongZhang2010[4]Educatingmiddleandhighschoolstudentsinspaceoperations:thesimul ationapproach.Mollaghasemi,M.Georgiopoulos,M.Donnelly,A.Cope,D.Steele,M.2004[5]SpaceScienceNews:fromarchivetoteachingresource,thesecretlifeof newspapers.BillyMcCluneRuthJarman《PhysicsEducation》,被EI收录EI.20042[6]UtilizationofHandsOnandSimulationActivitiesforTeachingMiddleSc hoolLunarConcepts.ReniB.RosemanDyanL.Jones2014[7]ReflectionsfromaFresnellens.DavidKeeports《PhysicsEducation》,被EI收录EI.20051[8]JuniorHighSchoolPhysics:UsingaQualitativeStrategyforSuccessful ProblemSolving.RoniMualemBatShevaEylon《Journalofresearchinscienceteaching》,20109[9]Catchingthemyoung!.JVPottsAWPotts《PhysicsEducation》,被EI收录EI.20055[10]Teachingphysicswithangrybirds:Exploringthekinematicsanddynami csofthegame.Rodrigues,M.Sime?oCarvalho,P.《PhysicsEducation》,被EI收录EI.20134四、中学物理教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物理教学的科学性、严谨性、逻辑性浅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培养.毕传平,2012全国第六届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第二届物理名师论坛[2]高质量的中学物理教学必须根基于精细化的课堂教学基于教学一线调研的案例分析.汪根龙,20122012年第十六届华东六省一市物理学会联合年会[3]解读物理课程标准实施探究式教学——新课标下大学物理教学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研究.方丽梅,20112011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4]中学物理教学的本真概念、规律、方法.吴少辉,2012全国第六届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第二届物理名师论坛[5]中学物理教学的“三讲”与“三动”.蒋敦武,2012全国第六届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第二届物理名师论坛[6]中学物理教学成功过渡到大学物理教学探究.曹海静.陈中华.朱燕艳,2009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7]类比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孙哲,2008陕西省物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8]中学物理教学成功过渡到大学物理教学的实践与探讨.刘培姣.殷勇,2015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15学术年会[9]试谈中学物理教学的艺术.郭培萍,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10]巧用Visio2007软件进行中学物理制图.吴登选,2009第九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
有机闪烁剂1,4-双(2-甲基苯乙烯基)苯的合成、表征和稳定性

有机闪烁剂1,4-双(2-甲基苯乙烯基)苯的合成、表征和稳定性邓嘉伦;刘小成;胡丽;邱黎;蔡光威;张刚;李自勇;李翔【摘要】1,4-双(2-甲基苯乙烯基)苯(bis-MSB)应用于闪烁剂,作为波长位移剂使用.以邻二甲苯为原料,与二溴海因进行溴化反应、与三苯基膦进行叶立德反应、在叔丁醇钾存在下与对苯二甲醛发生Wittig反应,合成了目标产物bis-MSB.总收率74.9%,纯度99.9%(HPLC),其结构经HPLC、DSC、FTIR、1 HNMR、13 CNMR 确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表明,加入4?2-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可显著提高bis-MSB的稳定性.【期刊名称】《化学与生物工程》【年(卷),期】2018(035)007【总页数】4页(P57-60)【关键词】1,4-双(2-甲基苯乙烯基)苯;闪烁剂;合成;表征;稳定性【作者】邓嘉伦;刘小成;胡丽;邱黎;蔡光威;张刚;李自勇;李翔【作者单位】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4;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4;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4;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4;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4;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4;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4;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241.21,4-双(2-甲基苯乙烯基)苯,简称bis-MSB,CAS No.13280-61-0,分子式C24H22,结构式见图1。
图1 bis-MSB的结构式Fig.1 Structural formula of bis-MSBbis-MSB属于大π键类化合物[1-4],属于有机闪烁剂,在高能电磁辐射线激发下,能发射短暂的荧光,这一光电效应广泛地应用于原子能、医学、考古、地质、探矿、生物、农业以及激光等领域[4-7]。
湖北省李玉白(高中物理)名师工作室

全国物理名师工作室展示之湖此省專玉会(高中物理)名师工作金工作室情况简介工作室情况简介“湖北省李玉白(高中物理)名师工作室”于2018年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挂牌成立。
目前工作室有正 式签约成员48人,有武汉中学、武汉市十四中、新洲一中、利川一中、建始一中、汉阳一中、文华中学、江夏 实验高中、武汉市23中及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等10所基地学校。
工作室成员大多是区级学科带头人、市级优秀 青年教师或者教学比赛市级一等奖以上的教师,其中有市学科带头人及名师7人,有3人曾获得全国高中物理教 学大奖赛一等奖。
工作室活动及成绩工作室成立后,制定了管理办法、导师学员职责、工作室及学员培训愿景、活动安排等,并成立了秘书 组,由专人负责。
原则上每学年以基地学校为基础,定期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对每次活动规定了 “五个一”的流程要求,活动开展尽量与学校所在区、县(市)的教研活动相结合。
教研活动常常与湖北省内“送教下 乡”、“教育帮扶”等工程结合,以充分发挥工作室在教育教研教改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及辐射作用。
工作室成立以来,在主持人的领导下,学员主持及参与、申报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20多项,发表、获奖 论文30多篇,主讲大型公开课、研究课、专题报告30多人次,是目前湖北省内开展活动最多、辐射范围最广、活动影响力最大、活动要求最规范的高中物理名师工作室。
发展愿景与期待工作室以“讲四有物理,做四有教师”为目标,以基地学校为基础,将定期常规教、研、训活动持续开展 下去,努力规范活动流程、提升活动质量,特别是促进T作室成员的全面专业化发展,聚焦高品质教研合作,在3年内形成成果并推广。
工作室努力与全国物理名师工作室联盟、师范类高校及各级教研机构建立联系,开展多元化教、研、训活动,丰富活动内涵,让工作室成员更快、更好地成长,做促进各级教师队伍建设的主力军。
同时,今后要更多地开展像“送教下乡”“教育帮扶”等活动,为缩小地区教育差距,为振兴乡村教育贡献力量。
湖北省民政厅关于列入社会组织活动异常名录公告

湖北省民政厅关于列入社会组织活动异常名录公告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北省民政厅
•【公布日期】2021.08.18
•【字号】
•【施行日期】2021.08.1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湖北省民政厅关于列入社会组织活动异常名录公告经调查,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等154家社会组织存在未按照规定要求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年度工作报告的情形。
依据《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第(一)项的规定,拟将其列入社会组织活动异常名录。
7月中下旬,本机关已分别向上述社会组织登记的办公地址,以邮寄信函的方式送达《列入活动异常名录事先告知书》,社会组织无回应或无人签收并退回信函。
因其他方式方法无法送达,现
如以上单位对列入活动异常名录有异议,依据《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第十条的有关规定,应当自公告之日起30日内向本机关提交书面陈述申辩意见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逾期视为无异议。
特此公告。
联系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街399号省社会组织管理局
邮政编码:430079
联系电话*************、************
湖北省社会组织管理局
2021年8月18日。
滑动变阻器在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中的作用

课程篇滑动变阻器是一个重要的电路元件,在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中,有很多实验需要用到滑动变阻器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熟练了解滑动变阻器的结构,了解它在电路中的用处,并且会简单地使用滑动变阻器来连接电路。
但是想要真正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需要放在不同的电学实验中进行分析研究。
在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中涉及滑动变阻器的有以下几个:(1)滑动变阻器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2)用伏安法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
(3)设计实现小灯泡的亮与灭。
一、滑动变阻器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中的作用滑动变阻器在此实验中的作用主要有:(1)保护电路。
(2)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下面用实验来讲解一下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连接一个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的电路,电路中串联上电流表,电压表的两端连接在小灯泡的两端,这样做成一个简单的测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的电路,不同之处是串联上一个滑动变阻器。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来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滑动变阻器本身就是一个电阻,只不过是可以变动电阻值的电阻。
由公式P=UI,可知,只要改变其中一个变量,就可以测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在上面设计的电路中,串联电路的电压是相加的,已知U=IR,改变电阻就能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总电压不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也就随之改变,从而测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要测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还有一个要求是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实际电压,所以在实验中用到滑动变阻器,可以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实际电压,达到提高实验准确度的目的。
二、用伏安法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滑动变阻器在此实验中的作用主要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从而找出规律。
在上面的实验中,我们已经提到过实验中的几个公式:P= UI,U=IR。
就其中的U=IR来说,这个公式是怎么得来的呢?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这就用到伏安法来测量。
通过设计实验来讲解一下:猜想一下: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是正比关系;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简介中国科学院武汉物数所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武汉东湖之滨、小洪山麓,由原武汉物理所(创建于1958年)和武汉数学物理与计算技术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合并而成,现任所长詹明生研究员。
在两所合并之前,著名原子物理学家王天眷,著名物理学家张承修,著名空间物理学家李钧院士,著名数学家李国平院士,著名数学家丁夏畦院士都曾在武汉物理所或武汉数学物理所长期工作并担任重要职务。
本所以核磁共振波谱学、原子分子物理、数学物理、光电子学和相关高技术为主要研究领域,涵盖了核磁共振方法、核磁共振成像、冷原子物理、量子计算、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原子频标、激光雷达和原子信标等主要研究方向。
在此基础上加强物理与数学、生物、化学等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结合,衍生新的学科生长点。
中国科学院冷原子物理中心(武汉)和武汉磁共振研究中心均依托在本所。
本所的基础研究主体由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学物理实验室、原子频标实验室、光电探测实验室组成。
本所是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的组建单位之一。
拥有由波谱光谱技术、频标技术平台和信息中心组成的支撑系统以及实现成果转化的控股高技术公司;具有优越的科研条件和大量现代化科研仪器装备。
本所拥有4个博士点、多个硕士点和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同美、英、日、法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学府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
近年来本所致力于科研队伍的优化,引进和造就了一批高层次的青年学科带头人,形成了以中青年专家为主的研究群体,他们充分施展才智,所做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多具特色,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本所是中国物理学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全国波谱学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湖北省暨武汉市物理学会理事长单位。
主办的《数学物理学报》(中、英文版)和《波谱学杂志》均为我国自然科学的核心刊物,《数学物理学报》英文版为SCI收录期刊。
高校基本信息学校名称: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高校代码:99999所在省市:湖北学校。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下工程热物理二级学科学术带头人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下工
程热物理二级学科学术带头人
工程热物理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以下是部分工程热物理二级学科学术带头人介绍:
- 陈林根:武汉工程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有限时间热力学、自然组织构形理论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9部,在国际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30篇,在《中国科学》系列和《科学通报》中英文版发表学术论文135篇,累计为国内外学者他引15000多篇次;获省部级自然科学奖10项、科技进步奖5项、教学成果奖3项;曾担任教育部能动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兼工程热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校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热力学与工程应用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 何燕: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学院院长兼智能制造学院院长,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点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专注于工程热物理与材料、化工等交叉领域,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开展研究。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工程热物理二级学科学术带头人的信息,可以继续向我提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3年工作总结潘春旭(秘书长)一、秘书处工作总结(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赵基明)1、继续做好与中国物理学会、省科协、省民政厅、市科协、市民政局和武汉大学科协等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络和配合工作;2、完成了省民政厅和市民政局对学会的年检工作;3、继续做好与会员单位和会员的联络和交流工作,以及会员登记工作,到目前为止有1640余人填表登记为学会正式注册会员;与14家非理事单位建立了联络员制度;4、完成学会《成立70周年及通讯录》的编辑和出版工作。
该项工作工作量大,虽然我们花了很多时间精力,经过几次校对,但由于没有经验,仍有一些错误的地方,请大家谅解;5、出版学会《通讯》一期,发行1000份;6、3月29日在湖北大学召开常务理事会1次,会上通过无记名投票的形式,推举石兢理事长为中国物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姚凯伦副理事长和詹明生副理事长为代表,潘春旭秘书长为中国物理学会先进工作者;7、12月27-28日在湖北省黄冈中学召开理事会,到会理事62人,黄冈市领导到会致欢迎词;常务理事、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蔡勖教授和武汉物理与数学所所长、副理事长詹明生教授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黄冈中学汪立丰校长介绍学校发展和中学教学改革成果和经验;詹明生副理事长介绍了参加“中国物理学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情况;潘春旭秘书长总结了2003年的学会工作;施磊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学会财务总监报告了学会2003年学会财务状况;确定2004年“学术年会”在江汉大学召开;讨论学会其他事项:a.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更换理事;b) 中国物理学会发展会员说明;c) 实行会员多元制问题(是否实行高级会员、学生会员等问题)。
8、协助和配合学会二级机构开展活动;协助理事单位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联合邀请10多名专家作学术报告10多场。
9、与湖北省科技馆合作,完成“最美丽的十大物理实验”科普展览的文字稿件的撰写和筹备工作。
10、向省市科协推荐各类先进和优秀个人3人次。
完成中国科协学会部关于建立“全国性学会学科带头人学会科技专家库”的专家征集与上报工作,我会通过中国物理学会向中国科协上报科技专家78人,学科带头人15人。
11、潘春旭秘书长和赵基明副秘书长在暑期参加了省科协举办的“全省性学会专兼职干部理论培训班”学习。
12、本次理事会之前,已完成26个理事单位团体会费的收缴工作。
根据学会章程规定,以及“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二次理事会议”讨论通过决议:“理事单位或理事如果在一年不交纳会费或不参加学会组织的各类活动,将在第二年起自动取消其理事单位资格或理事资格”。
本年度取消了汉川市一中、湖北省教研室、十偃英华外语高中等三单位的理事单位资格,同时取消了该三单位王方敏、李尚仁、郭玲三人的理事资格;二、学术工作部工作总结(副秘书长唐超群)自上次理事大会至今,学术工作部主要组织了物理学会的会员参加第九届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和第十届武汉市优秀学术论文的申报、初评和推荐终评工作。
在组织第九届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申报工作时,我们经过宣传动员,初报的论文题目有70篇,获得了12篇优秀论文指标。
在省科协最后评定结果中,物理学会的12篇论文全部被评为优秀论文,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7篇。
这个结果说明我们组织的申报和初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功。
在组织第十届武汉市优秀学术论文申报工作时,我们也积极宣传动员,初报的论文题目有69篇,获得了24篇优秀论文指标。
但是,由于本次武汉市优秀论文评审要求所有参评的外文论文要翻译成中文,而我们物理学会申报的大部分论文是英文,很多申报者不愿意花时间去翻译,最后放弃了名额。
因此物理学会参加第十届武汉市优秀学术论文终评的论文只有7篇。
我们花很多精力争取到了指标,最后又放弃了,这对我们今后参加武汉市优秀论文评审不利。
希望会员们以后还是要积极些。
三、中等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总结(副秘书长黄致新)根据学会机构改革的要求,中等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3年3月12日在华中师范大学科学会堂召开了一次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中等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的宗旨、机构的设置以及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单位)推选等问题。
与会代表都认为学会中有很大一部分会员是从事中等物理教学的同志,因此,在学会下成立一个具有一定学术权威的、高度负责任的二级机构来开展有关中等物理教学方面的研究,并对全省的中等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进行指导是很有必要的。
在会议上大家一致推选学会副理事长刘武同志为指导委员会主任、学会副秘书长黄致新同志为常务副主任。
华中师大一附中王荫堂老师、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阎新明老师、武汉市第一中学黄志雄校长、黄冈中学刘祥老师等9位同志被推选为副主任。
在会上大家还讨论了该机构的常务委员以及委员的资格认可的问题,并推选了部分常务委员。
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学会是一个民间组织,各项活动都需要大家的热心参与。
对于那些连续三次不参加学会组织的有关活动的个人或单位,学会有权取消副主任或副主任单位以及常务委员的资格。
由于闹SARS的原因,原准备于在2003年5月16日召开的“湖北省物理学会中等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议”被推迟到了2003年8月24日才在在武汉市第一中学召开。
这次会议讨论了指导委员会的常务委员名单,以及组织机构。
大家认为可以让一个副主任或副主任单位承担某一方面的工作。
因此,建议设置以下9个机构:(1)中学物理教学研究工作委员会(2)中学物理教材研究工作委员会(3)中学物理竞赛指导工作委员会(4)中学物理论文评审工作委员会(5)中学物理教学比赛工作委员会(6)《中学物理报》复刊筹备工作委员会(7)物理教育与信息化研究工作委员会(8)中学物理考试质量分析研究工作委员会(9)中学物理实验研究工作委员会在这次会议上,武汉市第一中学黄志雄校长还介绍了他们学校在物理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
2003年9月26日中等物理教学指导委员在武汉市第六中学大礼堂又召开了“2003年物理课程高考质量分析及《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报告会。
来自全省各中学的将近375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阎新明老师作了“2003年物理课程高考质量分析”的报告,华中师范大学侯丽梅老师作了“《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的报告。
四、高等物理教学工作部工作总结(副秘书长曹万强)在2003年10月7-10日期间,配合湖北省师资培训中心举办了《物理类专业本科教学的课程体系和整体结构优化》高级研讨班。
该研讨班聘请了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原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的高崇寿教授、教育部高校物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大学陈贻汉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刘武教授、武汉大学物理系实验中心主任周殿清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高校教学名师武汉化工学院吴锋教授、武汉大学熊贵光教授教育部高校教学名师华中科技大学李元杰教授,围绕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课程体系和结构、主干物理课程教学内容的现代化、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更新、物理科学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物理教学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等方面展开了讲座和讨论。
对推动湖北省的高等物理教学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湖北省2003年中学生物理竞赛工作总结(省中学生物理竞赛办公室主任周国全)在省物理学会及省中学生物理竞委会领导下,在各地区竞委及中学指导老师密切配合下,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湖北赛区的预赛已于2003年9月7日顺利举行,按章程遴选出480名优秀同学为省一等奖获得者,参加湖北赛区复赛,并在复赛基础上按成绩排序取前60名参加在华师举行的物理实验比赛,按理论(满分140分)+实验(满分60分)总成绩排序,并按国家教委和全国中学生物理竞委分配我省的名额,取尹含韬等前39名优胜者为湖北赛区一等奖获得者。
按国家教委规定,湖北赛区一等奖获得者中高三获奖者将获得2004年大学保送资格,高二获奖者将获得2005年大学保送资格。
依据湖北赛区竞赛委员会2003年第一、二次委员会的有关决定,在39名赛区一等奖获得者中,取前15名参加2003年湖北赛区集训队,由华中师大组织,省中学生物理竞委副主任黄致新同志主持培训工作。
培训中组织了理论与实验加试,并在省中学生物理竞委主任刘觉平同志主持下,于2003年10月14日在华中师大理科大楼举行了面试。
其中理论、实验加试及面试成绩均按章程以一定比例加入总分排序,取前6名组成湖北省代表队,参加在山东济南举行的第2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
代表队组成:竞赛委员:刘觉平领队:周国全队员:尹含韬(华师一)、冯朗(华师一)、吴迓璧(华师一)、曾鹏(黄冈中学)、李晗晗(华师一)、余江雷(华师一)全国决赛产生的29名一等奖获得者中,我省夺得三名,他们是:华师一高三同学冯朗(第三名)、尹含韬(第五名)、高二同学李晗晗(第十一名),其余参赛代表均获二等奖。
至此,我省中学生物理决赛代表队不负众望,于10月23日载誉归来。
特别值得表扬的是,不到14岁的华师一高二选手余江雷同学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第1名(离一等奖分数线仅差一分);此外,武汉二中的王泉同学以赛区一等奖第11名的优秀成绩位列我省全体参赛女生之首。
至此,我省2003年中学生物理竞赛组织工作圆满结束。
根据省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领导小组协商的意见,初步打算明年的省集训队将在赛区一等奖所有女生获奖者中取前三位女生参加省集训队,并在机动指标中对女生给以一定倾斜,以争取夺得全国决赛的女生第一的专项奖。
该建议将于2004年3月省竞委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后,行文执行。
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