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星宿图鉴
二十八星宿最全详解

⼆⼗⼋星宿最全详解⼆⼗⼋星宿,⼜名⼆⼗⼋舍或⼆⼗⼋星,它把南中天的恒星分为⼆⼗⼋群,且其沿黄道或天球⾚道(地球⾚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圈星宿,它分为四组,⼜称为四象、四兽、四维、四⽅神,每组各有七个星宿,其起源⾄今尚不完全清楚。
最初是古⼈为⽐较⽇、⽉、⾦、⽊、⽔、⽕、⼟的运动⽽选择的⼆⼗⼋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记。
“宿”的意思和黄道⼗⼆宫的“宫”类似,是星座表之意。
表⽰⽇⽉五星所在的位置。
到了唐代,⼆⼗⼋宿成为⼆⼗⼋个天区的主体,这些天区仍以⼆⼗⼋宿的名称为名称,和三垣的情况不同,作为天区,⼆⼗⼋宿主要是为了区划星官的归属。
⼆⼗⼋宿从⾓宿开始,⾃西向东排列,与⽇、⽉视运动的⽅向相同: 东⽅称青龙:⾓⽊蛟亢⾦龙氐⼟貉房⽇兔⼼⽉狐尾⽕虎箕⽔豹; 南⽅称朱雀:井⽊犴⿁⾦⽺柳⼟獐星⽇马张⽉⿅翼⽕蛇轸⽔蚓; 西⽅称⽩虎:奎⽊狼娄⾦狗胃⼟雉昴⽇鸡毕⽉乌觜⽕猴参⽔猿; 北⽅称⽞武:⽃⽊獬⽜⾦⽜⼥⼟蝠虚⽇⿏危⽉燕室⽕猪壁⽔獝。
(龟蛇合⼀称⽞武) 壁⽔獝根据明张岱编缀《夜航船》应为壁⽔貐(猰貐)【反⽝偏旁,右边⼀个俞】⾳为【⾬】九野《淮南⼦·天⽂训》将⼆⼗⼋宿分成九野: 中央钧天⾓宿亢宿氐宿东⽅苍天房宿⼼宿尾宿东北变天箕宿⽃宿⽜宿北⽅⽞天⼥宿虚宿危宿室宿西北幽天壁宿奎宿娄宿西⽅颢天胃宿昴宿毕宿西南朱天觜宿参宿井宿南⽅炎天⿁宿柳宿星宿东南阳天张宿翼宿轸宿我国古代有九野天之说,《吕⽒春秋》载:天有九野,何谓九野?中央⽈钧天,东⽅⽈苍天,东北⽈变天,北⽅⽈⽞天,西北⽈幽天,西⽅⽈皓天,西南⽈朱天,南⽅⽈炎天,东南⽈阳天。
这注解从⾼度层次和⽅位上划分了九天。
⼆⼗⼋星宿传说★东⽅青龙七宿(⾓、亢、⽒、房、⼼、尾、箕)包括四⼗六个星座,三百余颗星,组成的形象好似⼀条苍龙。
不少学者认为,《易经》乾坤“潜龙勿⽤”、“见龙在⽥”、“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正是描述的苍龙七宿在春天时的天象。
《⽯⽒星经》称:“⾓为苍龙之⾸,实主春⽣之权,亦即苍龙之⾓也。
28星宿图与星宿详解

28星宿图与星宿详解二十八宿的顺序是从辰宫的角宿起始,依次逆行: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二十八星宿简记口诀:青龙:角(jiao)、亢(kang)、氐(di)、房、心、尾、箕(ji) ;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白虎:奎、娄(lou)、胃、昴(mao)、毕、觜(zi)、参chen);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
二十八星宿从青龙的角星开始,一路逆时针运转排列,最后是南方朱雀的轸星结束。
二十八星宿配星禽记忆:东方青龙:角木蛟(jiao),亢金龙;氐土貉(he),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ji)水豹;北方玄武:斗木獬(xie);牛金牛;女土蝠(fu);虛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貐(yu);西方白虎:奎木狼;娄(lou)金狗;胃土鴙(zhi);昴日鸡;毕月鸟;觜(zi))火猴;参水猿;南方朱雀:井木豻(an);鬼金羊;柳土獐(zhang);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十二宫与二十八宿的天星七政地禽:二十八宿分配七政:金木水火土共五行,加日、月,为七政。
古人把星空一周分为四方,即东方青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每一方配七星,各有木、金、土、日、月、火、水一宿,四七二十八宿。
(其中星禽中的日月性质同日、月,但不是真正的日月。
)子、午、卯、酉四仲,各有三宿,其他四孟(寅申巳亥)四季(辰戌丑未)每一宫各有两宿。
详细如下:辰宫:角木蛟;亢金龙;卯宫: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寅宫:尾火虎;箕水豹;未宫:井木豻;鬼金羊;午宫:枊土獐;星日马;张月鹿;巳宫:翼火蛇;轸水蚓;戌宫:奎木狼;娄金狗;酉宫:胃土鴙;昂日鸡;毕月鸟;申宫:觜火猴;参水猿;丑宫:斗木獬;牛金牛子宫: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亥宫:室火猪;壁水貐;我国古代把周天度数确定为三百六十五度多一点,但我们使用的时间和空间体系,却是按三百六十度来划分的,大六壬体系是依照三百六十度的时空体系来进行推算的,这就和实际的天球、地球度数产生误差,但这并不影响大六壬的准确度,因为只要天文节气和时间没有推错,(天文节气的正确推定已经把其中的误差减少到最低限度了),我们按历法所推算的六壬预测体系,就极大限度地减少了与实际天体运行之间的误差,因此,我们不必担心这种误差而造成的六壬推算的失准!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太阳运行的轨道划分为黄道十二宫,实际天体的每个宫的度数是不同的,其中以子、午两宫的度数分别大于其余的宫位,而我们运用的时空体系却是等同的,即十二宫的度数是等同的,以此来对应时辰的等同性,所以十二宫把周天三百六十度等分,每个宫位各占三十度,这样,地球公转产生一年十二个月(误差由大、小月来消减)运行十二宫,地球自传一天十二个时辰也对应到十二宫。
我国古代的二十八宿及星图

我国古代的二十八宿及星图科学文化2008-03-31 16:48:04 阅读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二十八星宿二十八宿是中国古代所创星区划分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古人把沿黄道、赤道附近的星象,划分成二十八个大小不等的部分,每一部分叫做一宿,合称二十八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
印度、波斯、阿拉伯人古代也有类似中国二十八宿的说法。
中国古代为了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天上的恒星几个一组,每组合定一个名称,这样的恒星组合称为星官。
各个星官所包含的星数多寡不等,少到一个,多到几十个,所占的天区范围也各不相同。
在众多的星官中,有31个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就是三垣二十八宿。
在唐代,三垣二十八宿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的星空划分体系,类似现代天文学中的星座。
(三垣指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紫微垣包括北天极附近的天区,大体相当于拱极星区;太微垣包括室女、后发、狮子等星座的一部分;天市垣包括蛇夫、武仙、巨蛇、天鹰等星座的一部分。
)古人将黄道附近的星空划分成若干个区域,称之为二十八宿,又将这二十八宿按方位及季节和四象联系起来。
张衡在《灵宪》中有一番描述:“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据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首于后。
”下面结合二十八宿在天空中的位置对宿名作一介绍。
二十八宿按东北西南四个方位分作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与四种颜色、五种四组动物形象相匹配,叫做四象或四陆,对应关系如下:东方苍龙,青色;北方玄武,黑色;西方白虎,白色;南方朱雀,红色。
最初是古人为比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记。
“宿”的意思和黄道十二宫的“宫”类似,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
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为二十八个天区的主体,这些天区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称为名称,和三垣的情况不同,作为天区,二十八宿主要是为了区划星官的归属。
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同: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萁;北方七宿:斗、牛(牵牛)、女(须女)、虚、危、室(营室)、壁(东壁);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七宿:井(东井)、鬼(舆鬼)、柳、星(七星)、张、翼、轸。
二十八宿星图与星表

二十八宿星图与星表公元四五千年前,中国就开始天文观测,以后积累了大量文献资料。
古人总把世界的一切看作是一个整体,认为星空的变化,关系着地上人们的吉凶祸福,认为人事变迁、灾害和天气,都可从天象得到预兆。
所以,不管研究历史、灾害、气候变化等等,一涉及古代文献,都会碰到天象记录。
现在的科学,不仅掌握了古时观察得到的五大行星的运动规律,还掌握了全部九大行星、成千小行星以及许多慧星的运动轨道,可以推算出任何时刻的星空图象。
甚至不懂天文的人,使用星空软件(如本站的“中文星空”),也能很快地求得,公元前后4000年之内任一时刻的天象,以验证历史记录。
行星的位置总离不开黄道附近,外国用黄道十二宫记录,我国则用二十八宿。
但是,不仅上述软件没有标注二十八宿,就是图书资料里,也难查到各星宿的组成、图象和具体位置。
最近,我从网上查到一份“二十八宿中西星名对照表”,再查出各星的赤径赤纬,画出星图,诸星间的连线,是参照一本书上的图形加的。
这中间会有一些错误,如有些星名查不到,有个别查到的位置不大对(疑是星名转抄错,做了改动,再在括号内注明原名),加的星间连线更会有不妥当的,希发现者告诉我,以便改正。
虽然如此,但已能满足一般需要了。
故公布于下。
图中诸星旁的数字,就是星名“某宿几”。
S形黄线是黄道。
虽说二十八宿是标记月亮的,但有些星宿偏离黄道,且二十八宿并不等宽。
为了区分清楚,相邻星宿是用两种不同的颜色绘的。
作为比照,我还用黄色画上西方的十二宫。
除白羊座外,十二宫都压着黄道,各星座名则依次注在图上方。
另外又加了7个与二十八宿有关的星座,它们都不在黄道上,其星座名则依次注在图下方。
建议下载skymap软件,因为它允许使用者加上文字注释。
在各宿第一颗星位置注上宿名,注释也会随着星空的运动而跟着移动,随时为你指示位置。
加注的方法很简单,点击菜单“插入”“文字”,在文字标签输入框内输入宿名,击“确定”后,文字开始出现在图中心,把它移到需要的地方就可以了。
中华文化之二十八星宿

中华文化之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宿是中国古人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对天上恒星的划分,类似西方的星座,又称为二十八星或二十八舍。
“宿”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
古时候的人们根据它们的出没和中天时间定四时,安排农事活动。
二十八宿分成4组,与东、北、西、南四宫和动物命名的四象相配。
它们是:
东宫青龙,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
西宫白虎,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
南宫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
北宫玄武,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
与它们关系密切的一些星官(意为一组星),如坟墓、离宫、附耳、伐、钺、积尸、右辖、左辖、长沙、神宫等,分别附属于房、危、室、毕、参、井、鬼、轸、尾等宿,称辅官或辅座。
唐朝时,包括二十八宿和辅官在内的星共有183颗。
最早记录二十八宿的是春秋时期的《尚书·尧典》。
现存对二十八宿最完整的记录发现于湖北省随县战国古墓(葬于公元前433年)的漆箱盖上,它记录了二十八宿的全部名称。
二十八宿星图与星表

二十八宿星图与星表公元四五千年前,中国就开始天文观测,以后积累了大量文献资料。
古人总把世界的一切看作是一个整体,认为星空的变化,关系着地上人们的吉凶祸福,认为人事变迁、灾害和天气,都可从天象得到预兆。
所以,不管研究历史、灾害、气候变化等等,一涉及古代文献,都会碰到天象记录。
现在的科学,不仅掌握了古时观察得到的五大行星的运动规律,还掌握了全部九大行星、成千小行星以及许多慧星的运动轨道,可以推算出任何时刻的星空图象。
甚至不懂天文的人,使用星空软件(如本站的“中文星空”),也能很快地求得,公元前后4000年之内任一时刻的天象,以验证历史记录。
行星的位置总离不开黄道附近,外国用黄道十二宫记录,我国则用二十八宿。
但是,不仅上述软件没有标注二十八宿,就是图书资料里,也难查到各星宿的组成、图象和具体位置。
最近,我从网上查到一份“二十八宿中西星名对照表”,再查出各星的赤径赤纬,画出星图,诸星间的连线,是参照一本书上的图形加的。
这中间会有一些错误,如有些星名查不到,有个别查到的位置不大对(疑是星名转抄错,做了改动,再在括号内注明原名),加的星间连线更会有不妥当的,希发现者告诉我,以便改正。
虽然如此,但已能满足一般需要了。
故公布于下。
图中诸星旁的数字,就是星名“某宿几”。
S形黄线是黄道。
虽说二十八宿是标记月亮的,但有些星宿偏离黄道,且二十八宿并不等宽。
为了区分清楚,相邻星宿是用两种不同的颜色绘的。
作为比照,我还用黄色画上西方的十二宫。
除白羊座外,十二宫都压着黄道,各星座名则依次注在图上方。
另外又加了7个与二十八宿有关的星座,它们都不在黄道上,其星座名则依次注在图下方。
建议下载skymap软件,因为它允许使用者加上文字注释。
在各宿第一颗星位置注上宿名,注释也会随着星空的运动而跟着移动,随时为你指示位置。
加注的方法很简单,点击菜单“插入”“文字”,在文字标签输入框内输入宿名,击“确定”后,文字开始出现在图中心,把它移到需要的地方就可以了。
二十八星宿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jī)
北方玄武七宿:斗(dǒu)、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lóu)、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
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同:
中央钧天:角宿、亢宿、氐宿
东方苍天:房宿、心宿、尾宿
东北变天:箕宿、斗宿、牛宿
北方玄天:女宿、虚宿、危宿、室宿
西北幽天:壁宿、奎宿、娄宿
西方颢天:胃宿、昴宿、毕宿
西南朱天:觜宿、参宿、井宿
南方炎天:鬼宿、柳宿、星宿
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南方称朱雀: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西方称白虎: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
北方称玄武: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貐*。
《淮南子·天文训》将二十八宿分成九野:
28星宿图与星宿详解

28星宿图与星宿详解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是我国本土天文学创作。
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具体如下:二十八星宿: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jī)北方玄武七宿:斗(dǒu)、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lóu)、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曾广泛应用于古代的天文、宗教、文学及星占、星命、风水、择吉等等术数中。
二十八宿的名称: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jī)北方玄武七宿:斗(dǒu)、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lóu)、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二十八宿与十二地支对应关系地支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最最核心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最重要的符号。
地支来源古代二十八星宿另一种一年的表达方式。
地支创建的方法是采用二十八星宿部分星象符号。
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反:东方称青龙: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北方称玄武: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貐;西方称白虎: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南方称朱雀: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北方第七宿根据明代张岱编纂的《夜航船》为壁水貐(猰貐)(反犬偏旁,右边一个俞),音为'雨'观测方法古代观测二十八宿出没的方法常见的有四种:第一是在黄昏日落后的夜幕初降之时,观测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星宿,称为'昏见';第二是此时观测南中天上的星宿,称为'昏中';第三是在黎明前夜幕将落之时,观测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星宿,称为'晨见'或'朝觌';第四是在此时观测南中天上的星宿,称为'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