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研究:鸭嘴兽的性别是由5对染色体决定
奇奇怪怪鸭嘴兽

奇奇怪怪鸭嘴兽鸭嘴兽是一种神秘的动物,常年生活在水里。
由于它们仅仅生活在澳大利亚及其附近的一些岛屿上,所以以前很少有人见过它们。
会下蛋的哺乳动物1789年春天,英国的南威尔士郡守约翰·亨特家里来了一个客人,客人自称是探险归来的商人,要给他看一件新奇的东西。
当商人把一个动物的标本放在亨特的桌上时,亨特一下被这奇怪的动物吸引了:大大的鸭嘴,老鼠一样的身躯,后面还有一个扁扁的大尾巴……亨特不知道这是什么动物,于是找来了很多动物学家进行鉴定。
请来的动物学家都认为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这种动物,一定是有人在海狸之类的动物身上缝了一张鸭嘴,以此来骗钱!有人甚至还找来一把剪刀,要去检查标本里是否有针线。
其实,这正是鸭嘴兽的标本,它是为数不多能产卵的哺乳动物之一。
鸭嘴兽有着明显的哺乳动物的特点,比如由乳腺抚育后代,但是,它的繁殖方式却是卵生的!这违背了科学家们已有的对哺乳动物和非哺乳动物的划分。
可以说,这样一种动物的出现,给学术界带了不小的麻烦,到底应该把鸭嘴兽归为哺乳动物还是非哺乳动物呢?经过一番争论之后,学术界终于得出结论:这种奇异的动物属于卯生哺乳动物,起名“鸭嘴兽”。
这种动物代表着从爬行动物向哺乳动物进化的一个环节。
说白了,鸭嘴兽就是一个没有完全进化的哺乳动物。
像所有哺乳动物一样,鸭嘴兽会用乳汁哺育自己的后代,但是雌性并没有乳头,它们具有独特的产生乳汁方式,像皮肤分泌汗水一样分泌乳汁。
鸭嘴兽幼仔通过舔母亲的皮肤从而获取乳汁,这种哺乳方式十分奇特。
鸭嘴兽还有一个奇特之处,它的细胞中有5对彼此独立的染色体,它们在细胞分裂时会聚合在一起,并且决定了鸭嘴兽个体的性别:带有10个X染色体便是雌性,带有5个X 染色体和5个Y染色体的便是雄性。
所以,理論上鸭嘴兽可能会拥有25种不同的性别,不过这一现象在现实中并没有发生。
闭着眼睛捕食鸭嘴兽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特征,那就是它的那张喙。
哺乳动物竟然还长着喙,这听上去很不可思议,实际上鸭嘴兽的喙是皮肤变形后的产物,与鸟类的喙完全不一样。
奇异的鸭嘴兽

奇异的鸭嘴兽任何人都很难想象,鸭嘴兽这个“隐居者”给科学家们带来了怎样的麻烦。
1799 年,鸭嘴兽第一次进入英国科学家的视野,当即便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一直持续了大约85 年,连达尔文也没能亲眼见证争论的最终结局。
最初,所有的博物学家都认定这种长着带蹼的四肢和鸭子样扁嘴的毛茸茸的动物是经人为精心缝合的搞怪标本,以至于当鸭嘴兽标本在伦敦国家历史博物馆展出时,每个参观者都希望自己能找出那“被精心隐藏起来的线头”。
当然,没有人能如愿以偿。
接下来,争论又转而集中于它是否真的属于哺乳动物。
尽管它浑身长毛,但却看不到它长有乳头和乳腺。
更令人困惑的是,解剖发现它具有和鸟类、爬行动物一样的泄殖腔。
最后,科学家不得不为它及其近亲针鼹在哺乳动物纲之下设立了一个全新的类别:单孔目。
直到19 世纪30 年代,科学家才发现了鸭嘴兽身上的乳腺之所在。
到1884 年,来自苏格兰的青年胚胎学专家威廉·坎德维尔亲赴澳大利亚考察,发回了一封日后十分著名的电报。
电报内容异常简洁:“单孔目卵生,卵子局部卵裂。
”寥寥数语,却令整个英国科学界目瞪口呆。
浑身毛发,能够吸吮乳汁,长有蜥蜴般四肢且产卵,这些特征令科学家颇费揣测:难道鸭嘴兽就是进化过程中介于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之间的缺失环节?达尔文甚至在还没搞清楚鸭嘴兽是否能够产卵之前,就已经把这种形态异常的动物称之为“活化石”。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鸭嘴兽(拉丁学名为Ornithorhynchus anatinus)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单孔目哺乳动物,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约克角至南澳大利亚之间,在塔斯马尼亚岛也有栖息。
目前存活于世的单孔目动物非常稀少,仅包括鸭嘴兽和四种针鼹。
严格按照生物分类学标准划分,鸭嘴兽是单孔目之下所属科和种中唯一的幸存者,其余成员都只是以化石形态存在。
鸭嘴兽的外形非常奇异,全身裹着柔软浓密的褐色短毛,四肢很短,五趾具钩爪,趾间有薄膜样的蹼,酷似鸭足,吻部扁平,形似鸭嘴,尾大而扁平。
奇奇怪怪鸭嘴兽

奇奇怪怪鸭嘴兽奇奇怪怪鸭嘴兽是一种奇特的动物,身体形状独特而又引人注目。
它的名字中的“鸭嘴”来自于它长得像鸭子的嘴巴,而“兽”则是指它属于兽类动物。
奇奇怪怪鸭嘴兽的科学名字是“鸟嘴兽”,是澳大利亚特有的一种动物。
奇奇怪怪鸭嘴兽的身体非常特殊。
它有一个像鸟嘴一样的嘴巴,非常宽大而扁平。
它的前爪非常强壮,可以用来刨土和捕食。
它的后脚非常短小,适合在地面上快速穿行。
它的身体被覆盖着棕黄色的皮毛,使它在草地或土壤中更好地融入环境中。
奇奇怪怪鸭嘴兽生活在澳大利亚的热带和温带地区。
它主要栖息在森林、草原和河边等地方。
奇奇怪怪鸭嘴兽是夜行性动物,白天它们会在洞穴或地下巢穴中休息和睡觉。
它们以昆虫、蛙类、小鱼和其他小动物为食,用鸟嘴抓住猎物后再用舌头将其吞下。
奇奇怪怪鸭嘴兽繁殖方式非常特别。
它是卵生动物,雌性鸭嘴兽在洞穴中挖掘一个小巢穴,产下1到3个卵。
卵孵化期为10到14天,然后幼崽会留在巢穴中由母亲照顾。
它们会吸食母乳,直到长到足够大可以自己觅食。
奇奇怪怪鸭嘴兽在澳大利亚的原住民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动物,象征着力量和智慧。
在澳大利亚的原住民传说中,鸭嘴兽是神灵创造的第一种动物,它引领着其他动物的演化。
传说中,它的嘴巴被用来击打敌人,保护部落的安全。
奇奇怪怪鸭嘴兽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
栖息地的破坏、非法捕猎和疾病的传播都是导致它们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澳大利亚政府已经采取了措施来保护奇奇怪怪鸭嘴兽,例如设立自然保护区和限制狩猎行为。
科学家们也在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这种珍稀的动物。
奇奇怪怪鸭嘴兽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动物,它的形状和生活方式让人惊叹不已。
它不仅是澳大利亚的特产动物,也是人们珍爱和保护的重要动物,希望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保护奇奇怪怪鸭嘴兽的生存环境,让它们能够继续在地球上繁衍生息。
关于鸭嘴兽的知识

关于鸭嘴兽的知识
鸭嘴兽(Platypus)是一种奇特的哺乳动物,也被称为“澳洲的怪物”。
以下是关于鸭嘴兽的一些常见知识:
1. 鸭嘴兽是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的河流、湖泊和湿地地区。
2. 鸭嘴兽是唯一一种已知有能力产蛋的哺乳动物。
它是一种卵生动物,雌性鸭嘴兽会产下1-3个卵。
3. 鸭嘴兽有一个奇特的外观,融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
它有鸟类的鸭嘴,哺乳动物的身体和四肢以及爬行动物的爪子。
4. 鸭嘴兽的身体长约为30-45厘米,尾巴长约为10-15厘米,体重大约为0.6-2.4千克。
雄性鸭嘴兽一般比雌性稍大。
5. 鸭嘴兽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特别是触觉和听觉。
它们的鼻子附近有许多特殊的感觉器官,可以用来捕捉猎物,如小虾和昆虫。
6. 鸭嘴兽是一种半水生的动物,能够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
它们的鳍状脚和浑圆的身体使它们在水中游泳非常灵活。
7. 鸭嘴兽是夜行性动物,主要在黄昏和清晨活动。
它们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水中的小虾、昆虫、蠕虫和鱼类。
8. 鸭嘴兽的繁殖方式独特,雄性鸭嘴兽有毒刺,用来与其他雄
性争夺领地和配偶。
雌性鸭嘴兽将卵孵化在腹部的育儿腔中,孵化期约为10天至2周。
9. 鸭嘴兽目前面临一些威胁,包括栖息地破坏、水污染和人类活动。
因此,它们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近危”物种。
总的来说,鸭嘴兽是一种非常独特和珍稀的动物,其奇特的外貌和生活习性使其成为许多人感兴趣的研究对象。
动物的性别决定与性别差异

动物的性别决定与性别差异动物世界中,性别的决定和性别差异是一项普遍存在的现象。
性别决定的机制和性别差异的表现在不同的物种中各不相同,但却是生命演化的基础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不同动物的性别决定机制,以及性别差异在动物生物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性别决定的机制1. 性染色体决定在许多动物物种中,性别主要由染色体的组合决定。
典型的例子是哺乳动物,包括人类。
在人类体内,女性拥有两条X染色体(XX),而男性则具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XY)。
这种性染色体决定的机制被称为XX-XY性别决定系统。
除了XX-XY系统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性染色体决定系统。
例如,雌性鸟类具有ZW染色体,而雄性鸟类则具有ZZ染色体。
这种性染色体决定系统被称为ZW-ZZ性别决定系统。
性染色体决定的机制在不同的物种中有所变异,但都起着决定性别的作用。
2. 温度决定除了性染色体决定外,一些爬行动物和鱼类的性别可能由环境温度决定。
这种被称为温度依赖性性别决定的机制在某些爬行动物中很常见。
例如,一些鳄鱼品种的雌性会在较高的温度下孵化,而雄性会在较低的温度下孵化。
3. 基因决定在一些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中,性别决定由特定基因的存在与否决定。
例如,对于蜜蜂,雌蜂(工蜂)是二倍体,而雄蜂(雄蜜蜂)是单倍体。
这是由于工蜂有两份基因,而雄蜂只有一份。
二、性别差异的表现1. 外部形态差异性别差异在动物的外部形态上往往是显著的。
雄性往往具有与繁殖和竞争有关的特征,如羽毛的鲜艳色彩和较大的体型。
例如,雄性孔雀的尾羽非常美丽,而雌性的尾羽则较为朴素。
这些外部形态差异有助于吸引异性和进行多样化的繁殖行为。
2. 生殖器官差异性别差异还存在于动物的生殖器官中。
雌性动物具有生殖器官,如子宫、卵巢和产卵器,用于孕育后代。
而雄性动物则具有睾丸和阴茎,用于生殖和交配。
3. 行为差异性别差异还体现在动物的行为上。
例如,在一些鸣禽中,雄性会发出复杂的鸣叫来吸引雌性的注意,以求交配。
【课外阅读】鸭嘴兽似基因仓库理论上可有25种性别(图)

鸭嘴兽似基因仓库理论上可有25种性别(图)构造奇特的鸭嘴兽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们日前成功破译了世界上最为奇特的动物之一--鸭嘴兽--的基因密码。
参与该项研究活动的专家指出,鸭嘴兽不但同时拥有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的基因,而且更为奇特的是,在它的体内居然存在着5对染色体,这就意味着,从理论上讲,鸭嘴兽可能拥有25种不同的性别。
这次的研究发现有助于科学家们了解哺乳动物的进化规律并找到各种动物之间的联系。
此次研究由来自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共同完成,有关的研究论文已发表在了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在此之前,研究人员还曾成功破译过老鼠、绵羊、马和狗的基因。
鸭嘴兽是一种非常稀有的哺乳动物。
与其他哺乳动物类似,在它们的体表也覆盖着一层皮毛,而且也是通过乳汁来喂养幼仔。
但它们同时又具有一些与爬行动物类似的习性:鸭嘴兽也是卵生动物。
英国牛津大学的克里斯·邦廷博士指出,由于鸭嘴兽所具有的怪异特点,当它的标本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首次被带上欧洲大陆时,科学家们甚至怀疑它是由多种动物的身体拼接而成的:嘴巴像鸭子,眼睛像鼹鼠,而尾部又像是海狸。
鸭嘴兽理论上有25种性别当最终确定它并非是整人的恶作剧后,科学家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知道该将其归入哪一类动物。
邦廷表示表示:“这确实让人感到惊奇,这么多的不同点居然会同时出现在一种动物身上。
现在我们终于能够从基因层面来认识这种让科学家们整整困惑了200年的动物了。
”此次研究的领导者、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韦斯利·沃伦教授指出,在鸭嘴兽体内发现了两对ZPAX基因,而这种基因之前只在鸟类、两栖动物和鱼类体内找到过。
邦廷表示认为,通过研究鸭嘴兽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特性,科学家们将有可能认识到哺乳动物千百年来的演化过程。
用于开展研究的DNA样本取自一只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地区捕获的鸭嘴兽。
之后,研究人员又将它的DNA样本与其他约100只野生鸭嘴兽的DNA样本进行了比较。
奇奇怪怪鸭嘴兽

奇奇怪怪鸭嘴兽鸭嘴兽是一种奇奇怪怪的动物,它是澳大利亚的一种特有哺乳动物,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属于鸭嘴兽目的动物。
它的学名为“Ornithorhynchus anatinus”,又称鸟嘴兽、鸭嘴兽、水鸭、沟鼠和拟兽等。
鸭嘴兽的身体有点像鸟类、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综合体。
它的身体长度约为30~45厘米,体重在1~2公斤之间,体形略呈扁平状,腿短而粗壮,造成了鸭嘴兽头部的向下倾斜。
它们的身体覆盖着厚厚的棕色或灰色的皮毛,具有很好的保温性能,适应于在水中与陆地上生存。
鸭嘴兽的头部像鸭子一样扁平,嘴部呈扁平的鸭嘴状,上面有很多的皱褶,鼻子上还有两个小鼻孔,能够轻松地在水中搜索食物。
它们的眼睛也很特别,眼睛是长条状的,能够旋转,可以看到360度。
它们的嘴巴有许多感觉器官,能够探测周围环境和猎物。
此外,鸭嘴兽还有非常锋利的爪子,能够在水中游动时用来刨开泥沙或者捕捉猎物。
鸭嘴兽数量稀少,常见于澳大利亚的东部和南部河流、湖泊和沼泽地区,它们的繁殖期通常在冬季,会在河边挖掘一个小巢穴,产下1~3颗卵,孵化期为10~14天。
雌鸭嘴兽会用身体覆盖住卵,用体温保暖,保护小鸟的安全。
鸭嘴兽是一种肉食性动物,以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蛤蚌和小鱼等为食。
它们利用嘴巴和前爪在河床上刨开泥沙,挖掘深达20厘米的小洞,然后伸出鼻子和舌头,在泥沙中捕捉食物,并把食物储存在颊囊中。
鸭嘴兽的颊囊能够储存大量食物,它们可以在水中长时间地吞咽食物。
鸭嘴兽具有很高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在古代科学界曾经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和研究。
在德克里克的研究中,他们发现鸭嘴兽的基因组比人类更为复杂。
有些科学家认为鸭嘴兽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许多独特的特征,使其在极端环境下生存。
鸭嘴兽也因其独特的特征,成为许多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的素材。
总之,鸭嘴兽是一种奇奇怪怪的动物,它以其独特的外形和生存能力闻名于世。
尽管很多人没有亲自看到过鸭嘴兽,但是听说过它的故事,感受过它的独特。
进化史上最极端的动物——神秘的鸭嘴兽

进化史上最极端的动物——神秘的鸭嘴兽鸭嘴兽,250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至今仍生活在澳大利亚。
18世纪后期,乔治·肖初次收到鸭嘴兽的标本,当时他以为这种生物是人类的恶作剧产物,因为它的嘴巴和脚像鸭子,身体和尾部又像海狸。
而且因为种类极少,再加上'兽'字辈的缘故,所以经常被人误以为灭绝了。
鸭嘴兽是现存的而又古老的哺乳动物。
虽然它不是哺乳动物的祖先,但在动物进化史上有重要的位置。
鸭嘴兽体表有毛,用乳汁哺乳后代,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但鸭嘴兽的繁殖方式是卵生,又像爬行动物。
因此它可以作为哺乳动物是从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之一,被称为动物界的活化石。
鸭嘴兽是卵生还是哺乳动物鸭嘴兽是未完全进化的哺乳动物,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原始到没有乳头。
鸭嘴兽是单孔目下鸭嘴兽科的;关于它的分类,也令曾经的科学家们头疼不已。
照理来讲,胎生的动物应该都是哺乳类动物,但鸭嘴兽却是卵生,直白的来说,鸭嘴兽会下蛋,小鸭嘴兽是通过孵化后从蛋中破壳出世;然而,他们又会进行哺乳行为养育幼崽,且哺乳期长达4个月;尽管雌性鸭嘴兽没有直观可见的乳房和乳头,但它们腹部两侧长有分泌乳汁的乳孔。
喂奶时妈妈躺着,幼兽趴在妈妈的肚子上,舔舐泌乳孔里分泌出来的乳汁,所以鸭嘴兽也是最低等的哺乳动物之一。
那么卵生又哺乳的鸭嘴兽应该怎么分类?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后,生物学家们和分类学家们最终达成共识,他们再哺乳纲下设立了元兽亚纲,该亚纲仅包含1目2科3属5种,仅分布于大洋洲地区,其特征为:卵生,单孔(即不分肛门、尿道及产道,合一由泄殖腔代替所有功能);和鸟类、爬虫类等动物之间的区别在于:1、尽管体温较低,但鸟类和原兽亚纲动物都是温血动物;2、雌性原兽亚纲动物虽然没有乳头,但仍然可以用乳汁来哺育幼崽。
鸭嘴兽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动物,也是非常原始的哺乳动物,所以在它们出现的时候,哺乳行为和卵生行为还没有完全分开,并且它们也并没有受到日后生物分支进化所带来的影响;所以才有了今天以鸭嘴兽、鼹鼠等为代表的原兽亚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教授和他在新南威尔士州纽卡素大学以及英国 剑桥大学的同事得出的,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期 刊《自然》上。人类有X和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澳洲稀有哺乳动物 鸭嘴兽
6对染色体,但长期以来科学家很难分清它的常 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人员25日在《自然》杂 志网站上报告说,他们研究发现,鸭嘴兽的细胞 中有5对彼此
独立的染色体,它们在细胞分裂时会聚合在一起, 并且决定了鸭嘴兽个体的性别:带有10个X染 色体的便是雌性,带有5个X染色体和5个Y染 色体的便是雄性。 另外,科学家
还发现,鸭嘴兽的1个X染色体上所包含的11 个基因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的X染色体上,而另 一个X染色体中的DMRT1基因则是鸟类Z染 色体上最常见的基因。研究人员在接受
英国媒体采访时说,科学界此前一直认为3亿年 前当哺乳动物和鸟类在进化道路上分道扬镳时, 决定它们性别的染色体就独自进化了。但是,由 于鸭嘴兽体内的染色体具有分别决定人
有十种不同的性染色体,其中一种同鸟类相似, 一种同人类相似。 这项研究结果是由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弗 兰德格罗特兹内教授和他在新南威尔士州纽卡素 大学以及英国剑
桥大学的同事得出的,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期刊 《自然》上。 人类有X和Y两种性染色体,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 男性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鸭嘴兽却有 五对染色体,
和鸟类性染色体的基因,从而可以推断,决定人 或鸟性别的染色体是有关联的。 鸭嘴兽生活在澳大利亚,它属于哺乳动物,却和 鸟与爬行动物一样是会下蛋的。它虽然长着经,可以弯 曲,对振动也很敏感,并不像鸟类的喙是坚硬的 角质。它的四肢又短又粗,五趾间还长有蹼。鸭 嘴兽看上去既像爬行动物又像哺乳动物
,还像鸟类。实际上,它属于稀有的单孔类动物, 除了鸭嘴兽,世界上也只有长喙针鼹和短喙针鼹 属于这类动物。
吡啶-3-硼酸
/zh/cas-131534-651.html
包括五个X染色体和五个Y染色体,其中X5染色 体同鸟类的Z染色体相似,而X1染色体同人类的 X染色体相似。 格罗特兹内教授称,白蚁和蜘蛛具有多重性染色 体早已为人们
所知,但鸭嘴兽有多重性染色体在哺乳动物中实 属罕见,在这之前从未发现过有十种性染色体的 哺乳动物。 长着鸭子嘴、骨骼结构却酷似爬行动物的鸭嘴兽 可能是世界上最奇怪的
一种动物。日前,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这种哺 乳动物更奇特的地方――它的性别是由5对染色 体决定的。 包括人在内的大部分哺乳动物的性别都只由X和 Y染色体决定的:带有
2个X染色体的便是雌性,带有1个X和1个Y 染色体的便是雄性。但鸟类的性别却与此相反: 带有两个Z染色体的是雄性,带有一个Z染色体 和一个W染色体的是雌性。鸭嘴兽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