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的能力修订稿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教案《学会自我保护》三篇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教案《学会自我保护》三篇

【导语】安全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幼师们要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的⼀⽇⽣活中,不断增强孩⼦们的安全意识和⾃我保护能⼒,为每位幼⼉撑起⼀把安全的保护伞!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幼⼉园中班安全教育教案《学会⾃我保护》 活动⽬标: 1、了解⼀个在家时的安全常识,知道陌⽣⼈敲门时不能开门。

2、初步养成⾃我保护的意识和能⼒。

3、考验⼩朋友们的反应能⼒,锻炼他们的个⼈能⼒。

4、培养幼⼉乐意在众⼈⾯前⼤胆发⾔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重点难点: 知道陌⽣⼈敲门时不能开门,养成⾃我保护的意识和能⼒。

活动准备: 1、话《童话公主》碟⽚⼀张、DVD、电视机。

2、娃娃⼀个。

活动过程: ⼀、观看碟⽚,帮助幼⼉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问题讨论: 1、⽩雪公主⼏次都差点被谁害死?"(狠毒的皇后) 2、为什么⽩雪公主没认出皇后来"?(皇后扮成了⽼太婆和农妇⽩雪公主不认识她)师⼩结:不认识的⼈叫"陌⽣⼈"。

3、皇后没有⼩矮⼈家的钥匙,可是为什么她能进到⼩矮⼈的家中害死⽩雪公主?"(⽩雪公主忘了⼩矮⼈的话,⾃⼰给皇后开的门)师⼩结:不能随便相信陌⽣⼈的话,不恩那个随便给陌⽣⼈开门。

⼆、引导幼⼉了解独⾃在家的安全知识。

"⽩雪公主被好⼼的王⼦救活之后,过着幸福的⽣活。

不久,她⽣下了⼀个美丽的⼩公主。

(出⽰布娃娃)刚才,⼩公主的爸爸妈妈出门去了,她⾃⼰独⾃在家,不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想请⼩朋友告诉她。

" 情境⼀:师扮演⽔电⼯,以查看⽔表为名敲门。

情境⼆:师以幼⼉园新⽼师的⼝吻,说是来家访的,让⼩公主开门。

情境三:⼩公主⼀个⼈没同伴玩,想玩⼩⼑、剪⼑等尖利的东西。

情境四:⼩公主肚⼦饿了,想⾃⼰去厨房烧东西吃。

情境五:⼩公主⾃⼰在床上翻跟⽃。

师⼩结:⼀个⼈在家时要特别注意安全,不随便给陌⽣⼈开门,不做危险的事,不乱摸电器插座、插头以及煤⽓开关,不到阳台上去等等。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法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法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法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幼儿识别危险、避免伤害、增强自
信心,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
1. 提供基本的安全知识:幼儿需要了解常见的危险因素,例如火、电、水等,以及
如何避免受伤。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图书、故事、游戏等方式向幼儿传授基本的安全知识,并且不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2. 规划安全环境:家长和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例如将危险物品放置在幼
儿无法触及的地方,确保家中和幼儿园的环境干净整洁,避免滑倒、碰撞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3. 教授紧急情况的应对方法:幼儿需要知道如何逃离火场、如何呼救等。

家长和教
师可以通过模拟演练的方式教授幼儿如何应对紧急情况,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反应习惯。

4. 提高自信心:自信心是幼儿保护自己的重要基础。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赞扬和鼓
励的方式,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保护自己。

5. 培养社交能力:适当和其他孩子互动可以帮助幼儿学会与人沟通并寻求帮助。


长可以带着幼儿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互动,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6. 培养观察力和判断力: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拼图等训练幼儿的观察力和判
断力,使他们能够准确地识别危险,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家长和教师在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时要注重方式方法的合理性和针对性。

也要做好
与幼儿的沟通,了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帮
助他们更好地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教育中的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策略

幼儿教育中的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策略

幼儿教育中的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策略一、创设安全环境,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1.物理环境:保证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安全,如滑梯、秋千等游乐设施要定期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同时,要确保教室、卧室、卫生间等场所的安全,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到伤害。

2.心理环境: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宽松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教师要以亲切、耐心的态度与幼儿沟通,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

二、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防范能力1.常规教育:定期开展交通安全、防火防盗、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教育,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如遇到陌生人敲门,要学会拒绝;在公共场所,要紧跟大人,不随意离开等。

2.情境模拟:通过设置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应对危险。

例如,模拟火灾现场,教幼儿如何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头逃离;模拟陌生人搭讪,教幼儿如何拒绝并提出求助。

三、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增强自我防护意识1.生活自理:培养幼儿的基本生活能力,如穿衣、吃饭、整理床铺等。

让幼儿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减少因生活不能自理而受到的伤害。

2.劳动参与:鼓励幼儿参与家务劳动,如打扫卫生、摆放餐具等。

通过劳动,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感,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四、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成长1.家长教育:加强家长安全教育意识,让家长了解幼儿安全的重要性,与幼儿园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成长。

家长要加强对幼儿的看护,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活动,如交通安全宣传周、防火防盗演练等。

让家长亲身参与,增强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将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日常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让我们携手家园,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成长,为他们的未来保驾护航。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及时传授安全知识,更要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比如,我们可以定期组织幼儿进行消防演练,让他们亲自体验如何使用灭火器,如何正确报警,以及如何在烟雾中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进。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法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法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法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是每个家长和教育者都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幼儿面临各种危险和风险,如虐待、性侵犯、交通事故等。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应对和预防各种危险情况,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安全至关重要。

一、提高幼儿的自我意识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提高幼儿的自我意识。

幼儿应该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权利和边界。

教育者和家长可以通过与幼儿进行互动,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让他们明确知道自己的身体和感觉属于自己,建立起自己的自尊心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幼儿自我保护的一个重要技能是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幼儿应该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向父母、老师和其他信任的成人寻求帮助。

教育者可以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教他们正确地使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三、启发幼儿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幼儿应该学会观察和判断周围的环境和人。

教育者可以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教授幼儿如何辨别危险的人和事物,学会避免接触和接近可能对他们构成威胁的人和情况。

还可以教导幼儿从小事情入手培养判断能力,让他们能够正确分辨善恶、安全与危险。

四、教导幼儿的自我保护技能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还需要教导他们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如身体的保护、安全用电、急救知识等。

教育者和家长可以将这些技能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绘本、动画片、游戏等多种形式传授给幼儿,让他们能够理解并掌握这些技能。

五、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幼儿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在面对各种危险情况时保持冷静并作出正确的反应。

教育者可以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教导幼儿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让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六、定期进行自我保护能力的检测和培养为了确保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教育者和家长可以定期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能力的检测和培养。

提高幼儿安全自护能力的有效方法

提高幼儿安全自护能力的有效方法

提高幼儿安全自护能力的有效方法幼儿期是孩子成长中最关键的阶段之一,幼儿安全自护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和老师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幼儿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幼儿提高安全自护能力。

一、教育幼儿基本的安全常识要提高幼儿安全自护能力,首先需要教育他们基本的安全常识。

这包括火灾逃生、交通安全、防止溺水、防止受伤等方面的知识。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向幼儿传授这些知识,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会安全自护的基本方法。

火灾逃生是幼儿需要掌握的重要常识之一。

教育幼儿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如何逃生等知识非常重要。

交通安全也是幼儿必须要学会的常识,比如如何过马路、如何乘坐交通工具等。

二、进行安全自护意识训练除了传授基本的安全常识之外,还需要进行安全自护意识训练。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模拟演练、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亲身体验危险情境,从而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自救能力。

在家庭和学校中,可以定期组织火灾逃生演练,让幼儿了解在火灾发生时该如何逃生。

也可以模拟交通事故现场,让幼儿学会正确的求救方式和自救方法。

三、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幼儿往往缺乏观察和判断能力,容易在危险情境中迷失方向。

家长和老师需要帮助幼儿培养观察和判断能力,让他们在危险发生时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

可以通过鼓励幼儿参与游戏、解谜等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也可以在生活中教育幼儿如何观察周围环境,发现潜在的危险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伤害。

四、鼓励幼儿学习自救技能在培养幼儿安全自护能力的过程中,需要鼓励他们学习自救技能。

比如学习正确的求救方式、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等。

可以在家庭和学校中定期组织急救知识培训,让幼儿学会急救常识和基本的急救技能,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还可以通过教育幼儿如何正确使用急救箱,如何处理受伤情况等方式,培养他们在受伤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自救动作。

五、建立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要提高幼儿安全自护能力,还需要建立一套明确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

如何引导幼儿学会自我保护

如何引导幼儿学会自我保护

如何引导幼儿学会自我保护在当今社会,幼儿的安全问题备受家长和教育者的关注。

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对外界环境了解不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侵害。

因此,引导幼儿学会自我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引导幼儿学会自我保护,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护自己。

1. 建立正确的安全意识首先,要引导幼儿建立正确的安全意识。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向幼儿灌输安全知识,让他们认识到什么是安全的行为,什么是危险的行为。

比如,在过马路时要牵手过马路、不随意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不私自离开家人等等。

通过这些具体案例,让幼儿逐渐形成正确的安全观念。

2. 教授简单有效的自我保护技能其次,教授幼儿简单有效的自我保护技能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教会幼儿如何拨打紧急电话、如何在遇到陌生人时寻求帮助、如何在火灾等突发事件中逃生等。

这些技能不仅可以提高幼儿自救能力,还可以在关键时刻保护他们免受伤害。

3. 进行模拟演练和角色扮演除了理论知识外,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组织模拟演练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在“假设”的情境下学会如何应对危险情况。

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自我保护技能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应变能力。

4.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品质同时,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品质也是引导幼儿学会自我保护的重要一环。

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处理问题、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他们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才能更加沉着冷静、果断应对。

5. 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最后,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也是引导幼儿学会自我保护不可或缺的一环。

家长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在日常交流中与孩子分享安全知识、交流安全经验,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安全教育。

总之,引导幼儿学会自我保护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育者共同努力。

通过建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教授自我保护技能、进行模拟演练、培养独立品质以及建立良好亲子沟通等多种方式,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保护自己,在成长过程中远离危险,健康快乐地成长。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社会的未来。

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保障他们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而幼儿由于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往往容易受到各种意外伤害。

因此,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一、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通过游戏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可以让幼儿在奔跑躲避“老狼”的过程中,学会快速反应和躲避危险;“红绿灯”的游戏,可以让幼儿了解交通规则,知道如何在马路上行走才能保证安全。

此外,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如“遇到陌生人怎么办”,让幼儿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会应对陌生人的方法。

在游戏中,教师要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和提示,让他们明白游戏中的规则和潜在的危险。

同时,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让他们在游戏中不断积累自我保护的经验。

二、利用故事和儿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幼儿都喜欢听故事和儿歌,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自我保护相关的故事和儿歌,如《小兔子乖乖》《小红帽》等,通过生动有趣的情节和形象,让幼儿明白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不能独自去危险的地方等道理。

在讲述故事和儿歌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例如,听完《小兔子乖乖》的故事后,可以问幼儿:“小兔子为什么不给大灰狼开门?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通过这样的互动,加深幼儿对自我保护的理解。

三、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日常生活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和家长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比如,在吃饭时,教育幼儿不要边吃边玩,以免噎着;在上下楼梯时,提醒幼儿要靠右走,不要推挤;在户外活动时,告诉幼儿要注意周围的环境,不要离开老师和家长的视线范围。

同时,要让幼儿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在家中,家长也要让幼儿参与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保护意识。

安全教育幼儿园自救自护(3篇)

安全教育幼儿园自救自护(3篇)

第1篇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是他们学习知识、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场所。

然而,由于孩子们年龄小、经验不足,面对突发事件时往往缺乏自救自护的能力。

因此,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提高孩子们的自救自护能力,是保障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幼儿园自救自护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

二、幼儿园自救自护的重要性1. 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通过自救自护教育,孩子们能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因缺乏安全意识而导致的意外伤害。

2. 培养孩子们的自救自护能力自救自护能力是孩子们在遇到危险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的关键。

通过系统的自救自护教育,孩子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迅速采取自救自护措施。

3. 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自救自护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们勇敢、自信、独立、自律的品质,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4. 减少家庭和社会负担提高孩子们的自救自护能力,可以减少因意外事故导致的家庭和社会负担,为家庭和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三、幼儿园自救自护的具体方法1. 加强安全教育(1)开展安全教育课程,将自救自护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中。

(2)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安全讲座,普及自救自护知识。

(3)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自救自护技能。

2. 培养孩子们的自救自护意识(1)教育孩子们认识危险,提高安全意识。

(2)培养孩子们在遇到危险时保持冷静、迅速采取措施的能力。

(3)教育孩子们学会寻求帮助,遇到危险时及时向老师、家长或其他成人求助。

3. 提高孩子们的自救自护技能(1)教会孩子们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如火灾逃生、地震自救、溺水自救等。

(2)组织孩子们进行实地演练,提高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自护能力。

(3)教育孩子们正确使用消防器材、急救工具等。

4.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1)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在园内的安全。

(2)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迅速应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幼儿学会自我保
护的能力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如何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的能力
谢春华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之一。

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顺利成长,我们应该从幼儿期开始就加强对孩子的自我保护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因此在幼儿园对幼儿做好安全教育,是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孩子身边都或多或少存在有各种不安全的隐患。

然而,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

孩子在幼儿期由于生理、心理发展尚未完善,其自我保护能力相当缺乏,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生事故,促及到幼儿的安全。

因此,在幼儿园中,教师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我对幼儿安全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师要在幼儿园的楼梯口、转弯处、大型娱乐设施等地方贴上安全标识,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在活动室里,设置专门的活动区域为幼儿提供一些安全教育的录像、图书、挂图等,还可以将自我保护的内容编成儿歌或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教师在进行安全教育时要松驰适度,让幼儿在适当的环境里尽情地活动,教师辅以恰当的提示,幼儿是能够懂得哪些是危险的场所和物体,也能够逐步掌握对待危险的场所和物体的方法。

安全教育不仅要在集体活动中集中进行,还应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幼儿处于人生的早期阶段,独立生活能力还很低,生活卫生习惯还在形成过程中,这一
时期是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最好时机。

如正确有序的穿衣习惯能保护身体;鞋带系得牢固能避免跌倒摔伤;吃饭时不打闹、不嬉笑能避免气管进异物……另外,对幼儿进行防灾避难训练,让孩子们在突发灾难面前不慌乱也是很重要的。

二、利用各种活动形式,进行有意教育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每个孩子真正动起来,这样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更使他们增强了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幼儿勇敢、机智、细心、友爱、合作的好品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游戏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

例如通过《找家》、《我的家》等一些游戏活动,教育幼儿不要随便离开集体,要和大家在一起。

如果万一走失,要胆大心细,记住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及周围明显的建筑物征等等,激发幼儿脱险自救的积极情绪,促使幼儿想出一些自救的具体方法,让幼儿在活动中有高昂的情趣,主动参与分析讨论,积极地获取知识。

2、开展主题活动:幼儿的年龄特点又决定了只有他自己亲自经历的事情、感兴趣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接受,并转化成自身的需求,如果把幼儿的需求作为健康教育的基点,并在此基础上生成一系列活动,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深入开展安全主题活动,相信会有很好的效果。

一次在组织幼儿做游戏时,王轩小朋友的头皮被墙角划破了,孩子们在表示关心的同时,纷纷到墙角处查看。

抓住这个机会,我对幼儿进行了安全教育主题活动:⒈讨论:王轩为什么会受伤小朋友在游戏时应
怎样做才不会受伤⒉受伤以后有什么感觉小朋友、老师、爸爸、妈妈的心情怎样⒊设计、制作各种危险的标记。

⒋找危险,组织和引导幼儿找出幼儿园中有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危险,并贴上标记,提醒全园小朋友在游戏中注意。

并通过认识标记延伸到认识交通标记生成各种安全教育系列活动。

有条件的还可以邀请交警大队的警察叔叔给我们作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的讲座,让小朋友知道怎样走路,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

认识禁止行人通行标志、人行横道标志、注意危险标志、步行街标志等等;利用一些角色游戏让幼儿进一步遵守交通规则。

3、有效加强幼儿的体育锻炼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而运动能促进孩子的身体发展。

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在身高、体重方面较过去有一定的提高,但由于身体肌肉长期缺乏有效的活动,肌肉组织内储氧量降低,肌肉弹性张力下降,因此幼儿动作的平衡能力、灵活性都达不到自我保护的要求。

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看到,平时很少跑动的孩子相对来讲容易受伤,那些活泼好动的孩子奔跑蹦跳灵活,钻爬攀登熟练,反应敏捷,相对来讲磕碰就少一些。

在幼儿园的活动中,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合理组织有一定强度和密度的体育活动,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基本动作训练,提高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使其手脚动作灵敏、协调,避免跌伤、撞伤、扭伤,巩固已有的知识,获得新的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家园共育,达成对安全自护教育的一致性
在培养幼儿安全自护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应要求家长配合进行一致性的教育。

因为,相当一部分“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存在于家庭中,教师不便进行具体指导。

因此,我们开展了数次家长课堂活动,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介绍给家长,提高家长自身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掌握在家中的一些安全自护知识。

在家中有许多的危险物品象炉子、热水瓶等,不能因为危险就设置各种禁区,应注意对孩子独立行为能力的培养。

家长要经常给孩子讲一些自救的典型事例。

并利用散步、游玩进行随机教育,给幼儿提供一个能提出许多“为什么”的机会,进而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去寻找答案,从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家庭与幼儿园密切配合,对幼儿实施安全自护的家园同步教育,是幼儿健康、安全教育的重要保障正。

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我们的职责,然而,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的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

这种获得要从良好的环境中来,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从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来,从家园一致的教育中来。

例如,可用家长会向家长介绍我们的研究计划、活动安排,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虚心听取他们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还有通过家园联系栏,开辟“安全、自救、每日一问”的知识园,如在家中有许多的危险物品象炉子、热水瓶等,不能因为危险就设置各种禁区,应注意对孩子独立行为能力的培养,如使用家庭中常用器具的能力;盛、倒开水的能力;摔伤或砸伤后不能乱揉的知识及用手紧压伤口的止血等办法;父母出门在外,幼儿独处在家中时,千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有紧急情
况时,孩子可请可靠的邻居帮忙等,通过这些栏目,提高家长们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识,增强家长们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达到安全教育的家园一致性。

四、抓住一日生活的契机进行随机教育。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诸多的教育契机,只要我们大家做个有心人,抓住这些机会,随时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午睡起床时,教幼儿正确有序的穿衣服保护自己身体;鞋带松了,教育幼儿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进餐时教育幼儿将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就可避免烫伤,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等。

外出乘车时,教育幼儿不要把头、手伸出窗外,不要在行车时吃棒棒糖和乱跑,强化幼儿安全自护意识。

对于一些运动规则、生活制度、集体纪律等则利用空闲时间加以引导教育,使幼儿从中学会正确分析情况,避免伤害,遇到紧急情况时会躲闪、让开或叫喊求援,保护自己的安全。

另外,幼儿体力小,生活经验不足,适应环境能力差,遇到险情时身心难以应付,所以求助是幼儿自护的最好方法。

许多幼儿遇到困难时只会哭泣、发脾气,遇到陌生人非难时就惊恐失措,连呼喊求助的胆量都没有,又因受语言能力的限制,幼儿在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往往说不清楚事情的经过,所以教师和家长传授幼儿求助的技能要从敢字入手,教给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

平时要求幼儿讲清楚一件事的内容、地点、时间,讲清请别人帮什么等。

在电话已经普及的当今社会中,利用电话求助是获得帮助的有效办法。

我们要求四
岁以上的幼儿学会拨通自己家及父母的电话,并且知道110、119、120等呼救电话的含义。

总之,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父母和老师持之以恒,使他们获得一个更高层次、更大意义上的保护。

孩子的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了,安全意识也会增强,这时,他们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全面发展。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愿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