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复习.doc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导论部分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当代西方哲学思潮大体上分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主潮.●西方文艺理论——人本主义、科学主义两大思潮:人本主义——西方文论发展史1.象征主义:高度重视人的个性、个体的心灵活动和重建个体的精神史(瓦莱里)2.意象派:强调诗歌意象应表达诗人感情与理性的“复合”(庞德)3.表现主义:艺术是抒情的直觉和表现的理论(克罗齐)4.精神分析:“无意识”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弗洛伊德)5.现象学6.存在主义文论科学主义——西方文论发展史1.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学派以科学方法研究文学的“内在问题”其目标是研究文学的内在规律,掲示文学之为文学的文学性,即文学中的语言形式和结构2.英美语义学和新批评文论3.结构主义、符号学、叙事学两大转移:当代西方文论在研究重点上发生了两次重要的历史性转移➢第一次是从重点研究作家转移到重点研究作品文本从二三十年代起,随着俄国形式主义、语义学和新批评派的崛起,西方文论研究的重点开始发生悄悄的变化,即从以作家研究为主逐步转向以作品研究为主。
如俄国形式主义只关心文学作品本身的语言形式和结构,而不关心有关作家的生平与心理,英美新批评的“意图谬见”说和“感受谬见”说把文学作品与作家、读者两方面的联系一刀切断,只孤立地研究文学作品本身筝到了结构主义, 更是把文学文本作为唯一的研究对象,罗兰・巴尔特声称,作品诞生“作者死了”作者意图与文本无关。
➢第二次则是从重点研究文本转移到重点研究读者和接受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在重点研究文学作品的同时, 已开始关注读者的接受问题,如英伽登认为读者也参与了文学作品的创造,萨特也对读者的再创造给予高度评价。
结构主义文论后期也开始注意读者的阅读问题口到六七十年代的解释学和接受理论,则完成了当代西方文论第二次研究重点的转移,即从作品文本转到读者接受上来。
两个转向:1.非理性转向2.语言论转向。
西方文论答案

当代西方文论作业题一、名词解释1.意识流它是19世纪由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的;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股切不开、斩不断的“流水”..他说:“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动着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后;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识流或者主观生活之流2.新批评派新批评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英国发端;三十年代在美国形成;并于四五十年代在美国蔚成大势..五十年代后期;新批评渐趋衰落;但新批评提倡和实践的立足文本的语义分析仍不失为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当今的文学批评尤其是诗歌批评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新批评”一词;源于美国文艺批评家兰色姆1941年出版的新批评一书;但这一流派的起源则可追溯到艾略特和瑞恰兹..艾略特可视为新批评的思想先驱..他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提出了一个重要论点——非个性论;这一论点构成了新批评文论的基石..艾略特强调批评应该从作家转向作品;从诗人转向诗本身..为新批评提供方法论基础的是瑞恰兹;他通过引进语义学的方法使人们把注意力移向语言..新批评派有几代批评家;其早期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休姆和美国诗人庞德;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燕卜逊和兰色姆;第三代的代表人物是韦勒克和文萨特;他们共同完成了新批评的理论体系..1.新批评的理论观点文学本体论..这一观念由新批评的主将兰色姆提出..他将“本体”这一哲学术语首次用于文学研究..新批评则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艺术客体;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文学活动的本源..3.艺术即直觉即表现意大利美学家B.克罗齐就认为;直觉就是艺术活动;而人类的“知识有两种形式:不是直觉的就是逻辑的..”这样;克罗齐就把直觉排除在逻辑思维之外;从而把艺术活动、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也排除在逻辑思维之外..根据艺术的典型形象直接把握艺术美的本质的能力;指人的审美功能..审美功能是对美的认识功能..艺术家由于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深厚的艺术修养;能够在众多的表象中熟练、准确地挑选出最能表现对象美的本质的表象;并对这些表象进行创造性的加工、组合成比对象文学艺术中的原型、美术中的模特儿更美更新的艺术形象;有经验的艺术鉴赏者;能够透过艺术形象直接把握艺术美的本质..这种熟练的审美技能可造成一种假象;似乎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是凭人的一种非意识、非思维、非逻辑分析的天赋审美功能来完成的..一些哲学家根据这种假象或根据非艺术领域中的类似假象;建立了非理性主义的直觉论..4.陌生化陌生化”理论是二十世纪初兴起的俄国形式主义的一面旗帜;主要代表人物是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他认为艺术技巧的特殊性在于“陌生化”..是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在1914年提出“陌生化”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虽然他并没有正式提出“陌生化”..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主张使用“奇异词”;如外来词、隐喻词、延伸词;使得“言语既要清晰又不能流于一般”“给平常的事物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这是很好的;人们喜欢被不平常的东西所打动..”“言语的美在于明晰而不流于平庸..用普通词组成的语言最明晰;但却显得平淡无奇……使用奇异词可以使语言显得华丽并摆脱生活用语的一般化..因此;“陌生化”又称为“反常化”、“间离化”、“奇异化”..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方法;“陌生化”手法能够迎合广大受众的“猎奇”、“求新”心理;被广泛应用于广告设计等领域之中5.文学性文学性是指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独特性质..文学性就是文学的性质和文学的趣味;它存在于文学语言的联系和构造之中..文学性不存在于某一部文学作品中;而是一种同类文学作品普遍运用的构造原则和表现手段;如结构、韵律、节奏、修饰等..文学性的诗性功能:雅各布森认为;文学性存在于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之中;诗歌是具有独立价值的词的形式显现;即诗歌的本质不在指称叙述外在世界的事物;而在具有表达目的的诗歌语言形式显现..诗歌语言往往打破符号与指称的稳固的逻辑联系;而为能指与所指的其他新关系和审美功能的实现提供可能..诗歌语言虽然有提供信息的功能;但应以自指的审美功能为主..6.欲望升华说弗洛伊德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的欲望需要释放;这要有三个途径:一.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经意的言行;如口误笔误等等;二;做梦;梦是无意识欲望释放的主要渠道;三;升华;如全身心投入工作或从事文艺创作;转移被压抑的东西.关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欲望升华补偿的问题;弗洛伊德指出:"作家通过改变和伪装而软化了他的利己主义的白日梦的性质;他通过纯形式的-----亦即美学的-------乐趣取悦于我们;向我们提供了这种快乐是为了使产生于更深层次精神源泉中的快乐的更大的释放成为可能."7.本体论批评“本体论”本来是一个哲学用语;原来专指关于“存在”的研究..后来被引申为有关世界的本质、本原和本体的理论研究..兰色姆把这个术语引进文学批评;提出一种”本体论批评”模式..兰色姆对此有着两秒不同的理解..第一种理解是强调文学作品本身的本体存在;认为批评应当成为一种客观研究或者内在研究;它不应当探讨文学与各种社会生活现象的联系;而应当把文学作品看作是一个封闭的、独立自足的存在物;研究其内部的各种因素的不同组合、运动变化;寻找文学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他主张把作品作为一个独立自足的存在物加以研究..第二种理解是认为诗的本体性来自它可以完美地“复原”世界的存在状态..诗歌的本体性就在于它与“本原世界”的联系..但是兰色姆提出的这种看法与他的第一种理解是矛盾的..如果文学作品的本体是一封闭的、自足的存在物;那么必然与社会历史;与作者和读者的主观感受;与道德、政治、经济等等无关..然而如果文学作品的本体是对“本原世界”的“复原;那么它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人类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对于文学作品的这两种不同的理解显然存在着矛盾..9.构架-肌质精神分析文论中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衍生出的“原型”理论;文学作品总是反映一定的原型及集体无意识内容;这种原型形成了文学作品的内在形式结构..新批评中兰塞姆提出“构架与肌质”理论;这里的构架主要是作品的形式方面;而肌质则是作品的内容..结构主义文论;叙事学理论中对于“结构”的处理;这里的结构很大程度上关涉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结构某种程度上是对二者的综合10.感受谬见是指将诗与其结果相混淆;即混淆诗本身与诗的所作所为;其始是从诗的心理效果推导批评标准;其终则是印象式批评与相对主义认为真理并非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站得住脚;而是受到人认识水平的局限..最早由W.K. Wimsatt和Monroe C. Beardsley与1946年提出..后经改进成为客观批评论Objective Criticism的观点之一;认为不应探讨作品的艺术效果;而应专注研究作品的特点、修辞手法;以及产生这种艺术效果所采取的形式等..20世纪70年代这一看法受到了“读者反映论”reader-response criticism学者的强烈反对..“感受谬见”的形成原因有三:其一;文学语言的复义含混给文本留下许多艺术空间和不定点;使文本成为一个开放性的、有待于读者去填补和再创造的符号体;其二;文学语言的修辞性特点使文本不具有实指意义;而具有一种自我解构、自我颠覆的特征;其三;接受者在阅读过程中;面对同一文本;会产生千差万别的艺术感受. 11.介入说萨特观点..萨特在哲学上关注“虚无”和“非在”的内在关系;坚持“存在先于本质”;凸显了人的存在的痛苦有限;在文学上主张文学表达存在的偶然荒谬;强调“人是自由的”;要不断地行动和选择;在文学理论上张扬“文学介入说”;坚持作家必须通过作品对当代社会、政治事件表态;从而保卫日常生活中的自由精神..12.集体无意识弗洛伊德以揭示了人的精神结构而享誉于世;他认为:“人的精神生活包含两个主要部分:意识的部分和无意识的部分..意识部分小而不重要;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而广阔有力的无意识部分则包含着隐藏的种种力量;这些力量乃是在人类行为背后的内力..”他借用费希纳的冰山类比理论;认为人的精神结构恰如一座冰山..冰山分为三层;最上层浮在水面上的是意识;只占冰山的很小部分;冰山的下层占了冰山的大部分;是无意识;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还有一层是前意识;意识与前意识属于同一系统;而无意识与前意识属不同系统;无意识的东西由于受检查作用的压抑不能进入意识领域..也就是说;无意识属于人的心理结构中更深的层次;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真实最本质的部分..他的得意门生荣格继承了他的学说;并对他的无意识的构成内容作了全新的修改..荣格认为;无意识有两个层次:“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对此;他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高出水面的一些小岛代表一些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部分;由于潮汐运动才露出来的水面下的陆地部分代表个体的个人无意识;所有的岛最终以为基地的海床就是集体无意识..” 13.文学原型14.史诗剧史诗剧的概念源于作为诗歌实践的理论家布莱希特;主要在于表明这种戏剧希望使观众放松;一点也不紧张地跟随情节的发展..当然;这种观众总是以集体的形式出现..这是戏剧观众区别于单独与文本在一起的读者的地方..再者;这种观众由于是集体的;所以往往感到必须即席做出反应..据布莱希特所说;这种反应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此也是一种放松的反应——简言之;是对剧情感兴趣之人的反应..这种兴趣有两个客体..第一是情节:它必须是使观众在关键地方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对其加以抑制..第二是表演:它应该在艺术上达到清澈透明..这种表现方式决不是没有艺术性的;它首先要求导演要有艺术经验和敏锐的鉴赏力..史诗剧吸引有利害关系的“井非不合理地思考”的观众..16.零度写作零度写作;来源于法国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195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写作的零度..现在零度写作方式多指作者在文章中不掺杂任何个人的想法;完全是机械地陈述..零度写作并不是缺乏感情;更不是不要感情;相反;是将澎湃饱满的感情降至冰点;让理性之花升华;写作者从而得以客观、冷静、从容地抒写..17.狂欢化诗学俄罗斯人巴赫金观点..真正的狂欢诗学应反对后现代酒神谬误这种笑是双重的:既是欢乐的、兴奋的;同时也是玩笑的、冷嘲热讽的;它既否定又肯定;既埋葬又再生..这就是狂欢式的笑..如果理性诗学是形而上的;那么这种狂欢诗学就是形而下的;他试图将诗学引向民间与边缘;将民间笑谑文化作为狂欢诗学的内核..民间文化的那种未曾分野的原创性与全民性19.文本的召唤结构接受美学重要的药主张..是由德国着名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来的.. 他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这种由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就是“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把文学作品中包含的不确定点或空白与自己的经验及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这样;有限的文本便有了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文本的空白召唤、激发读者进行想象和填充作品潜在的审美价值的实现;是吸引和激发读者想象来完成文本、形成作品的一种动力因素..根据伊瑟尔的观点;一部作品的不确定点或空白处越多;读者便会越深入地参与作品审美潜能的实现和作品艺术的再创造..这些不确定点和空白处就构成了文学文本的召唤结构.. 召唤性是文学文本最根本的结构特征.. 20.互文性”这一概念最早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者茱莉亚克利斯蒂娃提出;它的意思是“任何作品的文本都是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因此没有单独的文本;任何文本之间都是互相指涉的;构成了绵延不断的文本群体..後来热奈特对“互文性”这一概念“做了决定性的工作” ;他区分了两种极易混淆的关系——互文性与超文性..热奈特在隐迹稿本中认为;“互文性”表现为“一文本在另一文本中的实际出现”;如引用.. “超文性”;也是热奈特要着重讨论的类型;明显表现为一文本与先前已经存在的另一文本的“派生”;如埃涅阿斯纪与奥德赛的关系二、简答1.总体上看当代西方文论有哪些基本规律当代西方文论在研究重点上发生了两次重要的历史性转移;第一次是从重点研究作家转移到重点研究作品文本;第二次则是从重点研究文本转移到重点研究读者和接受..”1“当代西方文论最重要的特征是出现了两个转向:一是‘非理性转向’;二是‘语言论转向’..”2这里说到的重大变化;就与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乃至康德、黑格尔所生活时代的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有了根本性的的不同..在某种意义上;西方文论也是有着断裂;只是西方文论是因为自身的内在的原因导致断裂;而中国文论是因为外在的原因;其中还包含了民族屈辱的经历..概言之;传统的中国文论面对当今的文艺问题已经不能简单地沿用;但是;由于它不是本身的缺陷造成窘境;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借鉴价值..2.瓦莱里是怎样阐述象征主义精神的瓦莱里以音乐化为核心的象征主义诗论;象征主义的现实存在:第一; 象征主义追求高于现实世界的丰富心灵世界及其内在生命力.. 第二; 象征主义追求一种“创造读者”的自由的艺术创新..第三;象征主义诗人虽有文笔、手法、见解、感觉和写作方式及美学理想等许多方面的差异;但他们之间在精神上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与强大的凝聚力;即他们反对只写人类的共相与普遍性;而高度重视个性、个体的内心活动与反应;人之为人的独特性;力图重建个体的精神史..3.克罗齐是怎样界定艺术的有哪些主要观点克罗齐着述——主要有精神哲学一艺术即直觉即表现论 1、克罗齐对直觉的界定:直觉是一种知识;直觉就是表现;直觉就是心灵赋形式于杂乱无章的物质世界的活动;直觉是在内心完成;而不需要外在媒介.. 2、克罗齐对艺术的界定:正反两方面——艺术是什么、艺术不是什么、艺术即直觉二审美欣赏论与艺术批评论 1、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活动相统一不同:一个是审美的创造;另一个是审美的再造;审美的再造不过是循着审美的创造程序再走了一遍而已.. 2、艺术批评真正的批评应具备的条件:艺术品、鉴赏力、历史性注释、哲学把握..4.新批评派理论有什么基本特点第一:极端的文本中心主义;彻底割裂了文学研究与杜会历史和文化、与作者和读者、与社会效果等等的联系..第二;对文学作品结构的分析较力深入细致;常常包含了某些辩证法的因素..第三;以语义学分析作为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高度重视对于文学语言的研究..第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较为紧密;他们的理论一般都能在文学批评实践中自觉地运用.. 新批评派对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现代文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文学语言和文学作品结构的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它与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学派一起;对于稍后的结构主义文论发生了直接的重大影响..然而;新批评派的上述特点也使它具有明显的狭隘性、保守性、片面性;孤立研究文学文本形式、结构的极端形式主义使它无法解答一系列文学的重大问题;最终不可避免地衰落下去..5.艾略特“非个人化理论”的内容是什么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应当是非个人化的..他针对浪漫主义张扬感情和个性的观点;明确指出:“诗歌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脱离;诗歌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个性的脱离..”首先;他把文学家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加以考察;认为任何文学家都不会具有完全的意义;只有把他放在前人之间比较、对照;我们才能获得对他的客观评价..把文学家放在文学史的长河中考察;那么就可以看到;文学传统具有强大的影响;每一个文学家的创作必定会受到它的深刻影响..正是这种历史的意识使一个作家面对传统;意识到自己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其次.文学家应当消灭个性..在艾略特看来;文学作品中最好的部分;即使最个人的部分也就是他前辈文学家最足以使他们永垂不朽的地方..因此;只有消灭个性;艺术才能达到科学的地步..再次;非个人化还应当逃避文学家个人的情6.结构主义文论的主要特征有哪些①解构主义是整个后结构主义思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兴起于60年代末盛行于70年代;总体上表现出对结构主义的不满和失望乃至批判否定..60年代法国一些文论家、作家和哲学家组成了“太凯系”集团;明确打出后结构主义的旗号;德里达也是其重要成员之一;该集团在思想上与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有密切的联系..随后德里达将解构主义介绍至美国;很快取代了新批评长期以来的支配地位;尤其是耶鲁学派的解构主义文学批评颇负盛名;80年代后半期解构主义逐渐退潮..7.简述复调小说理论的主要内容..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妥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巴赫金认为;"独白型"小说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志支配下层层展开..在这类小说中;全部事件都是作为客体对象加以表现的;主人公也都是客体性的人物形象;都是作者意识的客体..虽然这些主人公也在说话;也有自己的声音;但他们的声音都是经由作者意志的"过滤"之后得以放送的;只具有有限地普遍性地刻画性格和展开情节;而不能塑造出多种不同的声音;因而并不形成自己的独立"声部";听起来就象是一个声部的合唱..主人公的意志实际上统一于作者的意识;丧失自己独立存在的可能性.. 托斯妥耶夫斯基"首创"的复调小说则不同..托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互相件不发生融"..在这里;人物"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也是直抒己见的主体.."这里;主人公自己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不必为作者的意志所限制;他完全可以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巴赫金指出;托斯妥耶夫斯基的独特之处;正"在于他把个性看做是别人的个性、他人的个性;并能客观地艺术地发现它、表现它;不把它变成抒情性的;不把自己的声音同它融合到一起;同时又不把它降低为具体的心理现实";而让他的主人公们各自以自己独立且相互"等价"的声音参与"对话"..8.巴尔特前后期文论的不同点及其主要观点是什么巴尔特后期转向了后结构主义;建构了独特的文本理论与阅读理论:⒈能指群与复数的文本:从消解索绪尔的符号理论入手;认为文本语言的能指与所指并不能构成索绪尔所谓的完整固定的符号;能指所指涉的不是一个概念即所指;而是一个能指群;这就导致能指与所指的分裂;能指的意指活动还未达到其所指前就已经转向了其他的能指;能指最终只能够在所指的表面进行自由漂移;语词符号不再是明确固定的意义实体;有限的能指符号所折射的是一个能指大海..巴尔特据此指出作品是单数的而文本则是复数的;任何文本真正成为文本时;其四周已经是一片无形的文本海洋;每个文本都是由其他文本的碎片编织而成的;根本不存在一个原初文本;这种复数特点导致文本意义的不断播散和转换;文本本身只是一个开放无尽的象征活动;任何意义都只不过是这个活动中迅速生成而又迅速消失的东西;这是对结构主义作品论的有力消解..9.现代解释学与传统解释学文论的区别何在利科则通过把解释学与现象学连接起来;建立了一种现象学解释学..他试图通过建立文本理论;从分析语言开始;借助现象学方法;经过语义学层次和反思reflection层次;最后进入本体论层次;从而使方法论解释学和本体论解释学在本体论层次上统一起来..当代的解释观是追求创造的解释观..它抛弃了传统解释观对文本的固着和对解释者个人成见、经历、所处社会现状的回避;而主张解释者带着自己的成见进入解释对象的领域;通过将自己和解释对象融合创造出新的视野..当代解释观念还认为理解和解释是人的存在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揭示人存在的意义;从而将解释提到了本体论的高度.. 解释学既是一门哲学;在某种意义上又可说是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它为人文科学各学科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和天地..简而言之;解释学的目的是寻找人生和世界存在的意义、价值等所谓的“主观的”东西;而不是现代科学所要寻找的“客观真理”;所以就需要一套不同于现代科学的方法..10.女性主义批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虽然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但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吸收仅仅是该派初期的发展特征;其主要的特征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质疑、修正和补充..鉴于篇幅有限;本文仅就妇女受压迫的原因、对阶级分析的批判、性别分工、家务劳动和异化等争论问题和关键词简要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批评的主要内容;并就这些方面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论点进行比较;从而阐明两派之间的承继关系..三、分析与论述1.结合下面两段文字分析论述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主要理论主张..1艺术永远是独立于生活的;它的颜色从不反映飘扬在城堡上空的旗。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女性主义批评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女性主义批评165.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概述:①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至今仍在持续发展。
②它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结果,因而有着较为鲜明的政治倾向。
③它广泛改造和吸收了当代西方影响很大的诸多批评流派如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体现了鲜明的开放性,增强了其对父权中心文化的颠覆性。
④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作与女性阅读等。
(2)主要主张与研究领域有:①要求以一种女性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对男性文学中对女性形象的歪曲更是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②努力发掘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重新评价文学史。
③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研究女性特有的写作、表达方式,关注女作家的创作状况。
④声讨男性中心主义传统文化对女性创作的压抑,提倡一种女权主义的写作方式。
(3)现实背景:①女权主义批评与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第二次女权运动的高涨,直接引发了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②在要求男女平等、争取妇女权利的妇女解放运动的社会政治背景下,女权主义批评应运而生,首先发现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根深蒂固的男权中心主义的存在、主流文学的男性文学作品中的大量性别歧视和女性作家作品受到男性中心话语的控制等现象,并对之加以批判。
③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就是这样依托争取女权的政治斗争的强大动力发展起来的,反之又为女权政治运动提供了独特的思想武器,作出了自己的重要贡献。
(4)思想来源:①60年代起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发生重大变化和转折给女权主义批评提供了理论思路和方法上的多方面启示。
②女权主义批评还继承了一些重要先驱者的理论创造(5)主要代表是英国的弗吉尼亚•沃尔夫和法国的西蒙•德•波娃。
(6)影响评价:①从总体上看,女权主义批评顺应了西方社会妇女解放运动逐渐深化的趋势,对父权制社会给予了全面而深刻的批判,其批评研究的成果也有许多新的创造和拓展,做出了独特贡献而占据一席重要之地。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新历史主义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新历史主义189.新历史主义是什么?(1)新历史主义诞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英美文化和文学界,是70年代末在文艺复兴研究领域萌芽的一种新的批评方法。
主要代表人物有格林布拉特、海登•怀特、多利莫尔、蒙托斯和维勒等人。
(2)新历史主义之新是相对于历史主义之旧而言的。
历史主义是指研究历史的历史哲学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坚持任何对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必须建立在关于人类历史的深思熟虑之上。
②强调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着历史进程并容许做长期的社会预测和预见。
③注重思辨的历史哲学为被看做一个整体的人类历史总方向提供一种解释的模式。
④注重批判的历史哲学将历史最终看作一种独立自主的思维形式。
(3)对历史主义的进攻:①20世纪初叶历史主义遭到了政治思想家波普尔的批评,认为不可能有一部真正如实表现过去的历史,只能有各种历史的阐释,且没有一种解释是最终的确定的解释。
他强调历史主义的总体计划要求权力集中,这种集中的权力因难以控制会侵害个人的权力,必然导致极端主义。
②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使文学理论越出历史的轨迹而进入形式的漩涡,文艺批评在文本无叙述和无关联语义的支离破碎的文学片断中进行着互文性的实验,作家—作品—读者的中心位移导致作家权威失效,文本崇拜已经衰落取而代之的是批评家成为了文本意义的再生父母,误读成为现代解读的独特锁钥,历史意义和文化灵魂在语言解析的过程中都成了意义的碎片。
由此历史主义终于让位给了形式主义。
③解构主义从语言哲学入手对历史主义清算之后仍然无法找到历史哲学的出口,在写作—文本—批评三维上仅仅注意批评之维,必然在艺术意义与历史语境、文学本质和历史意识等问题上造成观念的对立和偏激化,因此历史意义对文本中心论具有纠偏去弊之效,历史意识是文本解读意义的不可缺少的维度。
(4)在新历史主义正式命名之前,美国的文化符号学、英国的文化唯物主义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尤其是哈贝马斯以及法意新历史学派等,已经将历史意识、历史批判、文化诗学作为自己文化解释和审美分析的底蕴。
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复习

象征主义:19世纪中叶,发源于法国,代表人物为尼采、弗洛伊德,象征主义在题材上侧重描写个人幻影和内心感受,艺术方法上否定空泛的修辞和生硬的说教,强调有质感的形象和暗示、烘托、对比联想的方法来创作。
意象主义:20世纪初期,英美国家,代表人物庞德、休姆意象主义是20世纪初期英美诗歌届掀起的一场运动,提倡是个应遵循意象的准确性,使用清晰准确的语音强调回归到比较古典的风格、表达的直观性、语言的间接性。
表现主义:20世纪初期,发源于德国,代表人物奥尼尔,表现主义具有怪诞诡异的特色,具有原创性、开创性,不重视细节的描写、只追求强有力的表现主观精神的内心。
俄国形式主义:20世纪初期,俄罗斯,代表人物雅各布森,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反对俄国革命前处理叙述材料的传统方式,转而重视艺术语言形式的重要性,认为文学之所以文学在于它的文学性,二文学性存在于形式之中。
布拉格学派:形成于1926年,捷克,马泰休斯,布拉格学派的观点是反对德国新语法学派的历史主义,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应对其结构进行共时的研究,语言是由多种表达手段构成的,为特定目的服务的功能系统。
精神分析主义:弗洛伊德在理论方面,以潜意识学说为基础,提出了系统的人格理论,包括人格结构与人格发展的理论,以及探索潜意识的方法论。
直觉主义:强调直觉或直观在认识中的作用的思潮和学说。
认为直觉是比抽象的理性更基本、更可靠的认识世界的方式。
这种学说或思潮通常带有强烈的番理想主义、反实证主义和反唯物主义倾向。
典型的直觉主义者有伯格森、克罗齐、胡塞尔等人。
语义学:研究自然语言中词语意义的学科,也可以指对逻辑形式系统中符号解释的研究。
语义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语言的意义,这里的自然语言可以是词,短语(词组),句子,篇章等等不同级别的语言单位。
但是各个领域里对语言的意义的研究目的不同。
从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学研究来分类,在现代语言学的语义学中,可以分为结构主义的语义学研究和生成语言学的语义学研究。
西方文论学生复习

西方文论复习第一部分单选1、谁第一个提出了世界文学的概念( B )A、康德B、歌德C、黑格尔D、狄德罗2、初创“三一律”思想的是( A )。
A、卡斯特尔维特罗B、布瓦洛C、亚里士多德D、蒲伯3、谁是西方第一个提出要文学雅俗之别的理论家( C )。
A、亚里士多德B、狄德罗C、贺拉斯D、歌德4、不属于莱辛的文艺理论作品是( B )A、《当代文学书简》B、《审美教育书简》C、《拉奥孔》D、《汉堡剧评》5、“数即宇宙”是以下哪个学派的著名论题( A )[A] 毕达哥拉斯学派[B] 智者学派[C] 小苏格拉底学派 [D] 赫拉克利特学派6、《大希庇阿斯》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 C )。
[A] 亚里士多德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D] 贺拉斯7、“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是哪个学派的观点( B )。
[A] 毕达哥拉斯学派 [B] 智者学派[C] 小苏格拉底学派 [D] 赫拉克利特学派8、《为诗辩护》的作者是( C )。
[A] 本•琼生 [B] 莱辛 [C] 锡德尼 [D] 布瓦洛9、认为诗歌本质在于“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的文论家是( B )。
[A] 柯尔律治 [B] 华兹华斯 [C] 施莱格尔 [D] 施莱尔马赫10、“新批评”之谓,来自兰色姆的著作( B )。
[A] 《文学理论》 [B] 《新批评》[C] 《实用批评》 [D] 《含混七型》11、《大希庇阿斯》关于"美"的结论是( C )。
A.美是恰当 B.美是视觉和听觉的快感 C.美是难的 D.美就是善12.一般认为,"新批评"之说来自( D )的著作《新批评》。
A.布鲁克斯 B.燕卜荪 C.理查兹 D.兰色姆13.在华兹华斯看来,最适合诗歌表现的题材,是( A )。
A.微贱的田园生活 B.动人的法国大革命C.朴素的爱情 D.强烈的感情14.莱辛关于"画与诗的界限"之区别,主要是针对( C )的学说。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大主潮是什么?2、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研究重点的两次转移是什么?3、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最重要的两个转向是什么?4、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所呈现的多元发展态势有何具体表现?5、保尔·瓦莱里的象征主义诗论是什么?6、亚瑟·西蒙斯的象征主义诗论是什么?7、威廉·巴特勒·叶芝的象征主义诗论是什么?8、艾兹拉·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是什么?9、托马斯·欧内斯特·休姆的意象主义诗论是什么?10、如何评价20世纪初期的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论?11、贝尼蒂托·克罗齐的表现主义诗论是什么?12、罗宾·乔治·科林伍德的表现主义诗论是什么?13、如何评价“直觉—表现”的表现主义诗论?14、俄国形式主义是什么?15、布拉格学派是什么?16、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的研究方法有何特点?17、维克托·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是什么?18、罗曼·奥西波维奇·雅各布森的文学性理论是什么?19、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艾亨鲍姆的科学实证主义文论是什么?20、精神分析批评是什么?2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文论是什么?22、诺曼·霍兰德的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是什么?23、雅克·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是什么?24、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思想是什么?25、威廉·詹姆斯的意识流理论是什么?26、詹姆斯·乔伊斯的美学观是什么?27、弗吉尼亚·沃尔夫的创作思想是什么?28、语义学批评是什么?29、新批评是什么?30、I·A·瑞恰兹的语义学批评是什么?31、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是什么?32、约翰·克娄·兰色姆的本体论批评是什么?33、克林思·布鲁克斯的“细读法”是什么?34、威廉·燕卜荪的复义理论是什么?35、威廉·维姆萨特的新批评理论是什么?36、雷奈·韦勒克的作品结构理论是什么?37、艾伦·退特的张力论是什么?38、R·P·布拉克默尔的姿势论是什么?39、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是什么?40、现象学文论是什么?41、米盖尔·杜夫海纳的审美经验现象学是什么?42、乔治·布莱的现象学批评是什么?43、日内瓦学派是什么?44、存在主义是什么?45、荒诞派是什么?46、罗曼·英伽登的现象学文论是什么?47、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文论是什么?48、萨特的存在主义文论是什么?49、尤奈斯库的荒诞派戏剧理论是什么?50、原型批评是什么?51、詹姆斯·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是什么?52、荣格的原型理论是什么?53、弗莱的原型批评是什么?54、原型批评的整体性文化批评倾向是什么?55、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是什么?56、卢卡奇的现实主义文论是什么?57、葛兰西的“民族—人民的文学”论是什么?58、皮埃尔·马舍雷的结构主义文论是什么?59、吕西安·戈德曼的“发生结构主义”文论是什么?60、特里·伊格尔顿的新马思主义文论是什么?61、法兰克福学派是什么?62、恩斯特·布洛赫的乌托邦式幻想艺术论是什么?63、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是什么?64、30年代关于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之争是什么?65、30年代卢卡奇和布莱希特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是什么?66、瓦尔特·本雅明的技术主义艺术理论是什么?67、西奥多·阿多诺的否定性文论是什么?68、赫伯特·马尔库塞的新感性文论是什么?69、埃里希·弗洛姆的新精神分析文论是什么?70、于尔根·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化理论是什么?71、结构主义文论是什么?72、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理论是什么?73、路易斯·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论是什么?74、罗兰·巴尔特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文论是什么?75、茨维坦·托多洛夫的叙事理论是什么?76、文学符号学是什么?77、恩斯特·卡西尔的符号学是什么?78、苏珊·朗格的符号学是什么?79、艾柯的文学符号学是什么?80、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是什么?81、洛特曼的文学符号学是什么?82、A·J·格雷马斯的文学符号学是什么?83、叙事学是什么?84、海德格尔的解释学理论是什么?85、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是什么?86、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是什么?87、俄罗斯历史诗学批评是什么?88、俄罗斯宗教批评是什么?89、解释学是什么?90、利科的解释学文论是什么?91、接受美学是什么?92、康士坦茨学派是什么?93、斯丹利·费希的感受文体学是什么?94、乔纳森·卡勒的读者反应批评接受文论是什么?95、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文论是什么?96、赫施对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批判有哪些?97、汉斯·罗伯特·姚斯的接受美学是什么?98、W·伊瑟尔的阅读理论是什么?99、如何评价解释学文论?100、解构主义是什么?101、雅克·德里达的结构理论是什么?102、耶鲁学派是什么?103、保尔·德·曼的修辞学阅读理论是什么?104、哈罗德·布鲁姆的“影响即误读”理论是什么?105、希利斯·米勒的解构批评是什么?106、杰弗里·哈特曼的解构主义理论是什么?107、解构批评是什么?108、伯纳德·哈里生与乔纳森·卡勒等人分别是如何评价德里达解构主义的?109、丹尼斯·道诺霍及霍华德·费尔珀林的解构主义批评是什么?110、艾布拉姆斯对解构主义的质疑是什么?111、米歇尔·福柯的后结构主义文论是什么?112、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13、凯特·米勒特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14、锡德妮·简尼特·卡普兰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15、艾伦·莫尔斯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16、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格巴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17、伊莱恩·肖瓦尔特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18、茱莉亚·克莉丝蒂娃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19、埃莱娜·西苏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20、露丝·伊瑞格瑞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21、芭芭拉·史密斯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22、苏珊·威利斯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23、迈克多威尔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24、弗吉尼亚·沃尔夫的女权主义理论是什么?125、西蒙·德·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理论是什么?126、后现代主义是什么?127、丹尼尔·贝尔的后现代社会文化矛盾理论是什么?128、哈贝马斯与后现代主义的论战是什么?129、利奥塔德的后现代主义文论是什么?130、弗·杰姆逊的后现代文化逻辑理论是什么?131、哈桑的后现代主义审美特征理论是什么?132、威廉·斯潘诺斯的后现代主义诗论是什么?133、让—布希亚德的后现代大众传媒理论是什么?134、新历史主义是什么?135、斯蒂芬·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诗学是什么?136、海登·怀特的元历史构架是什么?137、后殖民主义是什么?138、爱德华·赛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是什么?139、盖娅特丽·斯皮瓦克对殖民地权力话语的批判是什么?140、文化研究是什么?141、文化主义是什么?142、马修·阿诺德的文化与无政府论是什么?143、F·R·利维斯的利维斯主义是什么?144、理查·霍加特的文化研究理论是什么?145、雷蒙·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是什么?146、结构主义对文化研究的影响有哪些?147、罗兰·巴尔特的大众文化理论是什么?148、安东尼奥·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是什么?149、阿多诺如何论电视与大众文化模式?150、雷蒙·威廉斯如何论两种电视?151、斯图亚特·霍尔的电视意义生产论是什么?152、洪美恩的电视文化研究理论是什么?153、约翰·费斯克的两种电视经济理论是什么?154、赛义德的文化批评理论是什么?155、希利斯·米勒的文化研究理论是什么?156、空间理论是什么?157、米歇尔·福柯的空间理论是什么?158、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是什么?159、爱德华·索雅的第三空间理论是什么?160、麦克·克朗的文学空间理论是什么?161、如何总体评价当代西方文艺理论?162、为什么会产生两大主潮与两次转向?163、燕卜荪的复义理论和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之间有何关联?164、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与克罗齐的直觉主义之间有何关联?165、注重读者阅读接受的文学理论有哪些?166、结构主义作为一种方法影响了哪些文学理论?167、将文学活动与生产活动相联系的文学理论有哪些?168、受精神分析学影响的文学理论有哪些?169、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关联是什么?170、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史上有哪些理论本身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影响了其它流派?171、显示出“去中心化”的文学理论有哪些?172、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史上的几次重要论战是什么?173、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史上的“整体”与“碎片”之间的关联是什么?174、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中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如何?175、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涉及大众文化的理论有哪些?如何评价?176、关于文学创作的发生机制的动因有哪些理论?177、有哪些文论家提出并应用了细读法?178、新批评派是如何论玄学诗的?179、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区别是什么?180、文学有机整体观是什么?181、关于艺术家与普通人的差别有哪些论述?182、在艺术作品和审美对象的区分方面,杜夫海纳和英伽登有何区别?183、尤奈斯库是如何反对传统戏剧的?184、如何比较尤奈斯库和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185、结构主义和文化主义的关系是什么?。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语义学与新批评派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语义学与新批评派48.语义学批评是什么?(1)产生背景:俄国形式主义将文学研究的重点从以作者为中心转移到以作品为中心之后,语义学与新批评学派在20年代发端兴起。
(2)发展概况:语义学批评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为英国文艺理论家瑞恰兹。
此外还有查尔斯•奥格登和詹姆斯•伍德。
(3)理论主张:①语义学批评带有鲜明的实证主义和心理学倾向,它受到了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深刻影响,以逻辑实证的研究原则重新审视文学批评问题,将文学艺术中使用的语言与科学中使用的语言严格区分开来,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的最基本手段。
②语义学批评又深受20世纪心理学发展的深刻影响,瑞恰兹甚至认为文学批评从根本上说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在艺术鉴赏、艺术传达和艺术价值等重要问题上,语义学批评都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阐释。
③语义学批评还引入了类型学和词源学,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类型研究和语词分析,达到对作品各部分相互关系的了解并进一步理解作品整体。
(4)评价:语义学对西方文论产生了极大影响,如新批评、结构主义和早期心理学派批评等,尤其是新批评派直接来源于语义学批评。
49.新批评派是什么?(1)新批评派是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兰色姆在1941年《新批评》一书中称艾略特、瑞恰兹和温特斯等人为新批评家,新批评派由此得名。
(2)产生背景:①19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以实证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文学批评为主导。
实证主义只注重作家个人的生平和心理、社会历史和政治等因素对文学的影响;浪漫主义只强调文学是作家主观情感的表现,热衷于谈论灵感、激情、天才、想象和个性。
这两种批评方式都忽视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研究。
②新批评的兴起正是对这一理论倾向的反拨,它一开始就抓住了传统文学批评最薄弱的环节而以一整套完整具体操作性极强的阅读批评文学作品的方法进行批判,因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该流派在西方文论界都占据主导地位。
(3)发展历程:①新批评派在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形成,30年代至50年代在美国经过长足发展达到鼎盛,60年代之后逐渐衰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象征主义:19世纪中叶,发源于法鬧,代表人物为尼采、弗洛伊德,象征主义在题材上侧重描写个人幻影和内心感受,艺术方法上否定空泛的修辞和生硬的说教,强调有质感的形象和暗示、烘托、对比联想的方法来创作。
意象主义:20世紀初期,英美国家,代表人物庞德、休姆意象主义是20世纪初期英美诗歌W掀起的一场运动,提侣是个成遵循意象的准确性,使用清晰准确的语音强调回归到比较古典的风格、表达的直观性、语言的间接性。
表现主义:20世纪初期,发源于德网,代表人物奥尼尔,表现主义具有怪诞诡异的特色,具冇原创性、开创性,不重视细节的描写、只追求强冇力的表现主观精神的内心。
俄国形式主义:20世纪初期,俄罗斯,代表人物雅各布森,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反对俄网革命前处理叙述材料的传统方式,转而重视艺术语言形式的重要性,认为文学之所以文学在于它的文学性,二文学性存在于形式之中。
布拉格学派:形成于1926年,捷克,马泰休斯,布拉格学派的观点是反对徳W 新语法学派的历史主义,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应对其结构进行共时的研究,语言是由多种表达手段构成的,为特定口的服务的功能系统。
精神分析主义:弗洛伊德在理论方而,以潜意识学说为基础,提出了系统的人格理论,包括人格结构与人格发展的理论,以及探索潜意识的方法论。
直觉主义:强调直觉或直观在认识屮的作用的思潮和学说。
认为直觉是比抽象的理性更基本、更吋靠的认识世界的方式。
这种学说或思潮通常带冇强烈的番理想主义、反实证主义和反唯物主义倾向。
典型的直觉主义者宥伯格森、克罗齐、胡塞尔等人。
语义学:研究自然语言屮词语意义的学科,也可以指对逻辑形式系统屮符号解释的研究。
语义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语言的意义,这里的自然语言可以是词,短语(词组),句了,篇章等等不同级别的语言单位。
但是各个领域里对语言的意义的研究目的不同。
从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学研究来分类,在现代语言学的语义学屮, 可以分为结构主义的语义学研究和生成语言学的语义学研究。
新批评派:20世紀20至50年代英美批评界影响较大的-•职批评流派,得名于美阀约•兰塞姆所著论集《新批评》。
这部文集赞扬托•斯•艾略特等人的批评简介和以文字分析为主的批评方法,称之为“新批评”,以别于19世纪以来学院派的传统的批评。
现象学:20世纪在西方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
狭义的现象学指20世纪西方哲学中德鬧犹太人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哲学流派或重要学派。
其学说主要由胡塞尔本人及K早起追随者的哲学理论所构成。
胡塞尔赋予“现象”的特殊含义,是指意识届种种经验类的本质,而且这种本质现象是前逻辑的和前因果性的,它是现象学还原法的结果。
存在主义:又称生存主义,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存在主义的丝线渊源主耍来自于索伦•克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等。
存在主义的主要创世人是海德格尔,将存在主义发扬光大的是萨特。
荒诞派文学,是西方二十世纪的后现代主义文学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是戏剧创作。
它采用荒诞的手法,表现了世界与人类生存的荒诞性。
荒诞派戏剧于五十年代初诞生于法国巴黎,随后在欧美各W产生影响,通知西方剧坛长达二十年之久, 七十年代初走向衰落。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其主耍创始人是加拿大的弗莱。
弗莱认为,文学起源于神话,神话中包蕴着盾代文学发展的一切形式与主题,弗莱把神话成为文学的原型。
荣格将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成为原始意象,原始意向一词意指一种本言的模型,其他和似的存在皆根据这种木原模型而成形。
结构主义理论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
该理论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
当时西方冇一部分学者对现代文化分工太细,只求局部,不讲整体的“院子论”倾向感到不满,他们渴望恢复自文艺复兴以来中断了的注重综合研究的人文科学系统,因此提出了“体系论”和“结构论”的思想,强调从大的系统方面來研究它们的结构和规律性。
结构主义理论有以下代表人物: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维特根斯坦奥地利哲学家、法岡人类学家斯特劳斯、美岡教育家布鲁纳。
符号学是20世纪形式论思潮之集大成者,从60年代起,所有的形式论归结到符号学这个学派名下,叙述学、传播学、风格学等,也是符号学的分科。
符号学是研究意义活动的学说,符号就是意义,无符号就是无意义,符号学即为意义学。
现代符号学的创始人是索绪尔与皮尔斯。
叙事学理论发源于两方,以形式主义批判而闻名于世。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它已逐渐成为充满活力且风行各地的学术思潮之一。
叙事学应当是研究叙事作品的科学,.其重视对文本的叙述结构的研究。
解释学,又称诠释学,是一个解释和了解文本的哲学技术。
它也被描述为诠释理论并根据文本本身来了解文本。
广义指对于文本之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
接受美学这一概念是由德岡文艺学教授姚斯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手中出发,从接受出发。
姚斯认为一个作品,即使印成书,读者没有阅读之前,也只是半成品。
美学研究应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屮的作用等方面,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要求把文学史从实证主义的死胡同中引起來,把审美经验放在历史社会的条件卜*去考察。
解构主义是法同哲学家德里达倡导的一种反传统思潮。
德里达谈到,“解构”主
耍不是一个哲学、诗、神学或者说意识形态方面的术语,而是牵涉到意义、惯例、法
律、权威、价值等等最终没有可能的问题。
由于徳里达本人对文学的偏爱,以及这一理论之广泛用于文学,使解构主义逐渐成了一种阅读和批评的程式,在文学屮较在哲学屮更一路畅行。
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是两方整个后结构主义思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后结构主义总体上说是对结构主义的不满、失槊乃至否定、反叛。
它兴起于60年末,盛行于70年代。
女权主义批评:当代两方文艺理论之一,其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至今仍在继续发展。
它是以妇女为屮心的批评,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作和女性阅读灯。
女权主义批评大体上分为英美派和法国派。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酉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于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潮。
无论在文艺思想还是在创作技巧上,后现代主义文学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
新历史主义指出,历史充满断M,历史由论述构成。
以福柯的概念,我们应透过各种论述去还原历史,而该种论述,是根据当时的时间、地点、观念建构的。
换句话说,历史并不是对史实单一的记载,亦并不是对于过去的事件的单纯的纪录。
它是对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强调文学木体论的批评思潮的一种反驳,~种对历史文本加以解释释义的、政治解读的“文化诗学”。
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它主要是一种着眼于宗主W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
后殖民主义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一种铁板一块的僵化理论,自诞生之初它就常常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历史吋刻、地理区域、文化身份、政治境况、从属关系以及阅读实践。
其侶导者为英岡学者雷蒙德•威廉斯与理杳德•霍加特。
文化研究,结合了社会学、文学理论、媒体研究与文化人类学来研究工业社会中的文化现象。
“文化研究”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英国们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所的研究方M和学术成果,其代表人物冇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德•威廉斯、斯图亚尔•霍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