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十二章生殖

合集下载

《生理学》课件——第十二章 生殖

《生理学》课件——第十二章 生殖
❖ 原始卵泡经历初级卵泡、次级 卵泡(secondary follicle)两 个发育阶段,最后才成为成熟 卵泡。
(二)排卵与黄体的形成
❖ 成熟卵泡壁发生破裂,卵细胞、透 明带与放射冠随同卵泡液一起排入 腹腔,称排卵(ovulation)。
❖ 排卵后,残余的卵泡壁内陷,血管 破裂,血液进入腔内凝固,形成血 体。血液被吸收后,大量新生血管 长入,血体转变为一个血管丰富的 内分泌细胞团,外观呈黄色,故称 为黄体(corpus luteum)。
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②减少子宫颈粘液的分泌量,使粘液变 稠,不利于精子的穿透;③降低子宫肌的兴奋性,为胚泡的生长 发育提供适宜环境。
2.对乳腺的作用 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孕激素主要促进乳腺腺 泡的发育,并在妊娠后期为泌乳作好准备。
3.其他作用 ①使血管和消化道平滑肌松弛; ②促进产热,在月 经周期中,排卵后体温升高便是孕激素作用的结果。
月经周期分为增殖期(排卵前期) 、分泌期 和月经期 三期。
月经周期中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变化
1.增殖期(排卵前期) 从上次月经停止之日起到卵
巢排卵之日止,相当于月经周 期的第5~14天,历时约10天。
本期的主要特点: 子宫内膜显著增厚,血管、
腺体增生,但腺体尚不分泌。 此期末卵巢中的卵泡发育成
熟并排卵。
(5)维持正常的性欲
第二节
女性生殖功能与调节
❖ 女性的主性器官是卵 巢。
❖ 附性器官包括输卵管、 子宫、阴道和外生殖 器等。
❖ 女性生殖功能主要包 括卵巢的生卵作用、 内分泌功能、妊娠与 分娩等。
一、卵巢的生卵作用
(一)卵泡的发育过程 ❖ 卵泡由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组成。 ❖ 出生后,两侧卵巢中有200万个原

《生理学》第十二章生殖

《生理学》第十二章生殖

第一节 男性生殖功能与调节
一、睾丸的功能
(二)睾丸的内分泌功能 1.雄激素
(1)雄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雄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的雄激素主要为睾酮(testosterone)。正 常男性在20~50岁,睾丸每日分泌4~9 mg睾酮,血浆睾酮浓度有昼夜节律性波动,早晨醒 来时最高,傍晚最低,但波动范围较小。血浆睾酮浓度为(22.7±4.3)nmol/L,50岁以后随 年龄增长睾酮分泌量逐渐减少。睾酮由睾丸分泌入血后,98%与血浆中的蛋白结合,仅约2% 处于游离状态。
二、睾丸功能的调节
(二)睾丸激素对下丘脑-腺垂体的负反馈调节
当血液中睾酮达到一定浓度后,负反馈抑 制下丘脑腺垂体的活动,使GnRH和LH分泌 减少,从而使血液中睾酮的浓度保持在相对 稳定的水平。
1.雄激素
2.抑制素
实验证明,FSH可促进睾丸的支持细胞分 泌抑制素,而抑制素又可对腺垂体FSH的合成 与分泌发挥选择性抑制作用。机体通过这一负 反馈环路调节腺垂体的FSH的分泌。

可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卵。
促进子宫发育,使子宫内膜呈现增生期的变化,促进子宫平滑肌的增生,提高
② 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及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参与分娩过程,刺激子宫颈分泌大量清
亮和稀薄的黏液,有利于精子的穿透。

促进输卵管平滑肌的蠕动,有利于精子和卵子的运行。

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糖原含量增加,在乳酸杆菌作用下,糖原被分解为 乳酸,使阴道呈酸性,增强阴道抗菌能力。

影响钙、磷代谢,刺激成骨细胞的活动,加速骨骼生长,促进骨骺愈合,因此青春 早期女孩身高的增长一般较男孩快。

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而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有一定的抗动脉硬化作用。

生理学生殖

生理学生殖
月经是指妇女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的现象 1.月经周期中的子宫内膜变化
2. 月经周期中的卵巢和性激素水平变化
卵泡期 雌激素
排卵
黄体期
孕激素
月经期Biblioteka 增殖期分泌期月经期
卵巢激素分泌的调控
GnRH
LH,FSH
1 下丘脑 -------------腺垂体------------卵巢轴
2 反馈调节
雌激素 负反馈使LH,FSH分泌减少
排卵前的雌激素高峰正反馈使LH,FSH分泌增 多,尤其是LH高峰而诱发派卵
排卵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增高又负反馈使LH,FSH分 泌减少 附:青春期前的低浓度负反馈,青春期前下丘脑的GnRH神经 元不发达,GnRH神经元对性激素敏感
第三节 妊娠和分娩
一、受精和着床 二、胎盘的内分泌功能 三、分娩和授乳 四、避孕
大量雌激素
内 膜 细 胞
基膜
颗 粒 细 胞
胆固醇 雄烯二酮
雄烯二酮
雌激素
循环
雄烯二酮
雌激素
芳香化酶
雌激素
卵泡液
雌激素
孕激素
排卵前 内膜细胞
雄烯二醇 内膜细胞

颗粒细胞 颗粒细胞
排卵后
合成E2 “双重细胞学说”
膜黄体细胞
颗粒黄体细胞
雌激素的作用:
1 . 促进乳腺导管增生和乳腺发育,引起并维持女性的第 二性征 2.促进卵泡的发育、成熟和排卵 3.促进输卵管的运动
第十二章 生 殖
重点:1.生殖的定义 2.精子的生成过程;支持细胞的作用;雄激素的作用 3.卵泡的发育过程;月经周期及其产生原理;
了解:1.睾丸功能的调节 2.雌激素、孕激素的作用 3.受精和着床过程 4.胎盘的内分泌功能

生理学经典ppt第十二章 生殖

生理学经典ppt第十二章 生殖

二、睾丸的功能调节
(三)睾丸功能的调节
FSH:始动生精 睾酮:维持生精
LH:促进间质细胞 合成与分泌睾酮 FSH:增强LH刺激 睾酮分泌的作用
第二节 女性生殖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一、卵巢的功能
生卵功能:产生卵子 内分泌功能:雌激素和孕激素
1.生卵功能:
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
2.月经周期中卵巢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下丘脑
GnRH
腺垂体
FSH LH
卵排黄
泡卵体




雌激素
雌激素 孕激素
月经期,血中雌、孕激素水平低
负反馈抑制解除
GnRH、FSH、LH分泌↑

雌激素
泡 期
雌激素分泌↑ 负反馈
第一次 高峰
FSH分泌↓ 排卵前雌激素达高峰
正反馈
GnRH分泌↑,出现LH峰
12~24h
✓精子的量约0.2~4亿/ml;<0.2亿/ml不易受孕
✓阴囊温度较腹腔低1.5~2℃,适于精子生成
(二)内分泌功能----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 睾酮的生理作用:
✓ 维持生精作用 ✓ 刺激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与成熟,促进男
性副性征的出现、维持正常性欲
✓ 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骨骼、肌肉生长;增强 骨髓造血功能
(二)月经周期
月经:周期性的子宫内膜的脱落与流血 机理:血液中雌 、孕激素浓度急剧下降
月经周期的分期:
1、按卵巢变化 卵泡期(排卵前期 ) 排卵期 黄体期(排卵后期 )
月经期(第1-4天) 2、按子宫内膜 增殖期(第5-14天)
排卵发 生在第 14天
分泌期(第15-28天)

《生理学》第十二章生殖

《生理学》第十二章生殖
③促进子宫发育,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期的变化,使子宫颈分泌大量 清亮、稀薄的粘液,其中的粘蛋白纵行排列,有利于精子的穿行;
④使阴道粘膜细胞增生,糖原含量增加,表浅细胞角化,粘膜增厚 并出现皱折。糖原分解使阴道呈酸性(PH 4~5),有利于阴道 乳酸杆菌的生长,从而排斥其他微生物的繁殖,所以雌激素能增 强阴道的抵抗力。
《生理学》第十二章生殖
(三)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1.维持妊娠 孕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分泌受精卵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能降低子宫肌的传导性,使子宫肌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下降,从 而使子宫处于安静状态,抑制母体的免疫反应,防止对肌儿排斥 反应的发生。
2.对子宫的作用 孕激素促使在雌激素作用下增生的子宫内膜进 一步增厚,呈现分泌期的改变,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另外, 孕激素还可减少子宫颈粘液的分泌量,使粘液变稠,不利于精子 的穿透,抑制输卵管节律性收缩。
排卵前LH分泌峰能诱发成熟卵泡 排卵,排卵后LH又可维持黄体细胞持 《生理学》第十二续章分生殖泌孕酮。
(二)卵巢激素对下丘脑—腺垂体的反馈作 用
下丘脑及腺垂体均存在雌、孕激素的受 体。雌、孕激素可反馈性地调节下丘脑和垂 体激素的分泌。
雌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激素分泌既有负 反馈作用又有正反馈作用,其作用性质与血 浆中雌激素的浓度有关。小剂量的雌激素抑 制下丘脑GnRH的释放;大剂量雌激素,可 促进GnRH的释放,引起排卵前LH和FSH释 放。雌激素这种促进LH大量分泌的作用,称 为雌激素的正反馈效应,而孕激素则抑制上 述正反馈作用。
下丘脑正中隆起释放的GnRH呈脉 冲式分泌,通过三磷酸肌醇(IP3)和 二酰甘油(DG)调节腺垂体FSH和LH 的分泌。FSH可促进这些细胞的有丝 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促使卵泡发 育成熟,同时也能增加颗粒细胞芳香 化酶活性,促进雌激素的生成和分泌。 FSH还能使颗粒细胞上出现LH受体, 与LH结合后可使颗粒细胞的形态及激 素分泌能力向黄体细胞转化,形成黄 体。

生理学西综12(生殖)

生理学西综12(生殖)
(一)卵巢的生卵作用
2. 排卵与黄体形成 排卵: 成熟卵泡在LH分泌高峰的作用下,向卵巢表面移 动,卵泡壁破裂,出现排卵孔,卵细胞与透明带、 放射冠及卵泡液排出。
18
一、卵巢的功能
(一)卵巢的生卵作用
2. 排卵与黄体形成
黄体: • 排卵后形成黄体(月经黄体,14天寿命),
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 在hCG作用下形成妊娠黄体。
存活24-48h。
6
一、睾丸的功能
(一)睾丸的生精作用
2.支持细胞的作用 ① 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 ② 参与血-睾屏障 ③ 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有利于精子生成;转化睾
酮为雌激素;分泌抑制素。
7
一、睾丸的功能
(二)睾丸的内分泌功能
1.雄激素 主要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包括睾酮( testosterone , T )。 肝脏灭活,少量转化为雌激素。
第二次减数分裂
(1n X2)
第一次减数分裂
(2n X2)
雄激素、FSH
(2n染色体 X1)
睾丸的曲细精管
5
一、睾丸的功能
(一)睾丸的生精作用
1.精子的生成过程 ① 新生精子没有运动能力,被输送至附睾进一步成
熟, 需停留18-24h后,才获得运动能力。 ② 在雌性生殖道停留一段时间获能。 ③ 精子生成和存活的适宜温度低于体温1-2℃,体外
1. 促进卵泡成熟:FSH通过颗粒细胞、LH通过内膜细胞 2. 分泌雌孕激素:LH刺激黄体细胞 3. 排卵:LH(雌激素正反馈)
4. 只有一个优势卵泡能最终发肓成熟,是该卵泡FSH阈值最 低(FSH受体最多)。
25
二、卵巢功能的调节
(二)卵巢激素对下丘脑-腺垂体的反馈调节
+ 正反馈

生理第12章 生殖

生理第12章  生殖

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㈡ 孕激素

孕激素主要生理作用是保证胚泡着床和维持妊 娠,在卵巢内主要由黄体产生。 对子宫的作用 ③降低子宫肌的兴奋性,使子
1.
宫肌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下降,从而使子宫处
于安静状态,为胚泡的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环境。
因此,孕激素具有安宫保胎作用。
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㈡ 孕激素
2.
对乳腺的作用 准备
破裂,卵细胞与附着透明带、放射冠以及卵泡液
排出,此过程称为排卵。
一、卵巢的生卵功能

排卵后,残余的卵泡壁内陷,血液进入卵泡腔,
凝固,形成血体。此后新生血管长入,残留卵泡 细胞继续发育,颗粒细胞与内膜细胞增生肥大,
胞质中积聚黄褐色脂肪颗粒而外观呈黄色,称为
黄体,这个过程称为黄体化。至排卵后的7~8天, 黄体发育达到顶峰。
分泌多种激素,其中主要有雌激素、孕激素。雌 激素主要为雌二醇,孕激素主要为黄体酮。
㈠雌激素

人体内卵泡、黄体、胎盘等处均可分泌雌激素。
他们属于类固醇。人体内的雌激素有三种,效力
最强的是雌二醇,另外还有雌酮和雌三醇,活性 较弱。
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雌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
促进女性副性器官的发育 如促进子宫肌内膜 增生肥厚,并使其中的血管和腺体增生,使宫 颈腺分泌多而稀的粘液,利于精子通过,增强 输卵管的蠕动,利于胚泡运行,刺激阴道上皮

在月经周期中,卵巢和子宫内膜在周期性变化的雌激 素或孕激素的影响下,协调地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会 出现一系列形态和功能的变化。根据子宫内膜的变化 将月经周期分为三期:月经期、增殖期、分泌期。月
经期和增殖期处于卵巢的卵泡期中,分泌期对应于黄

生理学12生殖

生理学12生殖

降低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降低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 具有安宫保胎作用; 即具有安宫保胎作用; 使子宫颈腺分泌少而粘稠的粘液, 形成粘液塞, 使子宫颈腺分泌少而粘稠的粘液 , 形成粘液塞 , 不利于精子穿透,防止再孕( 不利于精子穿透,防止再孕(一些孕激素避孕药可能 是以此而起作用的) 是以此而起作用的)。 乳腺:促进乳腺腺泡和导管发育, 2)乳腺:促进乳腺腺泡和导管发育, 为分娩后泌乳 准备条件。 准备条件。 产热: 3 ) 产热 : 女性的基础体温 随月经周期而发生波动: 随月经周期而发生波动 : 排 卵日短暂降低, 卵日短暂降低 , 排卵后升高 0 . 5 ℃( 依此作为判定排卵日的 标志) 标志)。
受精部位和时间(录象) 3.3.1.1 受精部位和时间(录象) 3.3.1.2 精、卵的运行 3.3.1.3 精子的获能 精子在母畜生殖道内停留一段时 间 , 发生某些形态和生理生化变化 之后而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 之后而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 3.3.1.4 精卵相遇及顶体反应 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壶腹部相遇。 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壶腹部相遇。 在即将相遇的一瞬间, 在即将相遇的一瞬间,精子顶体中 的酶释放出来以溶解卵子周围的放 射冠及透明带-顶体反应。 射冠及透明带-顶体反应。
3.1.3 卵巢活动调节 下丘脑-垂体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卵泡期卵巢功能调节: 卵泡期卵巢功能调节: 卵泡发育过程中, 卵泡发育过程中,优势卵 泡的出现→雌激素分泌↑→ 泡的出现→雌激素分泌↑→ 雌激素和抑制素共同对腺垂 体的负反馈调节 →FSH↓LH↓(尤FSH↓)。 FSH↓LH↓(尤FSH↓)。 这一调节过程对优势排卵 卵泡的形成和雌激素的第一 分泌峰的出现起重要作用。 分泌峰的出现起重要作用。 雌激素的第一分泌峰→ 雌激素的第一分泌峰→对 下丘脑正反馈调节→FSH、 下丘脑正反馈调节→FSH、 LH分泌峰 排卵。 分泌峰→ LH分泌峰→排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精原细胞发育成为精子 约需2个半月。
《生理学》第十二章生殖
精子生成需要适宜的温度。阴囊内温度较腹腔内 温度低2℃左右,适于精子的生成。
在胚胎发育期间,由于某种原因睾丸不降入阴囊 而停留在腹腔内或腹股沟内,称隐睾症。
隐睾症病人,睾丸的温度较高,会影响精子的生 成,是男性不孕症的原因之一。
《生理学》第十二章生殖
《生理学》第十二章生殖
(二)睾丸激素对下丘脑—腺垂 体的反馈调节

血中睾酮达到一定浓度
后,便可作用于下丘脑和腺
垂 体 , 抑 制 GnRH 和 LH 的 分
泌,产生负反馈调节作用,
使血中睾酮稳定在一定水平。
FSH 能 刺 激 支 持 细 胞 分 泌 抑
制 素 , 后 者 对腺 垂 体 FSH 的
在性腺还存在由抑制素两个β亚单位组成的二 聚体,称为激活素(activin),其作用与抑制素相 反,可促进腺垂体FSH的分泌。
《生理学》第十二章生殖
三、睾丸功能的调节
(一)下丘脑—腺垂体对睾丸活动 的调节
下丘脑通过释放促性腺激素释 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GnRH),调控腺垂体合 成和分泌LH和FSH,影响睾丸的功 能。LH主要作用于间质细胞,FSH 主要作用于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
第十二章 生 殖
第一节 男性生殖 第二节 女性生殖 第三节 妊娠与避孕
《生理学》第十二章生殖
本章要求
掌 握: 1、睾丸的生精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2、睾酮的主要生理作用 3、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内分泌功能 4、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5、月经周期的概念、月经周期中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变化 6、妊娠、受精和着床的概念
分泌有负反馈作用。
《生理学》第十二章生殖
第二节 女性生殖
❖ 女性的主性器官是卵 巢。
❖ 附性器官包括输卵管、 子宫、阴道和外生殖 器等。
❖ 女性生殖功能主要包 括卵巢的生卵作用、 内分泌功能、妊娠与 分娩等。
《生理学》第十二章生殖
一、卵巢的生卵作用
(一)卵泡的发育过程
卵 泡 ( follicle ) 由 卵 母 细 胞 (oocyte)和卵泡细胞(follicular cell) 组成。
和包围它的单层卵泡细胞构
成。

随着卵泡的发育,卵母
细胞逐渐增大,卵泡细胞不
断增殖,由单层变为多层的
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
出现卵泡细胞腔和卵泡液,
并停留在分裂前期,直到卵
泡排卵前才完成第一次成熟
分裂。

原始卵泡经历初级卵泡、
次级卵泡(secondary
follicle)两个发育阶段,最
《生理学》第十二章生殖
(二)抑制素
抑制素(inhibin)是睾丸支持细胞分泌的糖 蛋白激素。生理剂量的抑制素对腺垂体卵泡刺激素 (follide-stimulating hormone, FSH)的分泌有 很强的抑制作用,而对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的分泌却无明显的影响。
了解: 1、睾丸功能的调节 2、排卵与黄体的形成 3、卵巢功能的调节 4、妊娠的维持及激素调节
《生理学》第十二章生殖
第一节 男性生殖
❖ 男性的主性器官是睾 丸
❖ 附性器官包括附睾、 输精管、精囊、射精 管、前列腺和阴茎等
《生理学》第十二章生殖
一、睾丸的生精功能
(一)精子的生成过程 睾丸(testes)由曲细精管
❖ 支持细胞主要分泌抑制 素。
《生理学》第十二章生殖
(一)雄激素
雄激素是C-19类固醇激素,主 要有睾酮、双氢睾酮、脱氢异雄酮和 雄烯二酮。活性以双氢睾酮最强,其 次为睾酮,其余的均很弱。
在间质细胞内,胆固醇经羟化、 侧链裂解形成孕烯醇酮,再经17-羟 化并脱去侧链形成睾酮。睾酮在某些 靶器官(如附睾和前列腺)内,被 5a-还原酶还原为双氢睾酮,再与靶 细胞内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睾酮 也可在芳香化酶的作用下转变为雌二 醇。
(二)精子的运输和射精

新生的精子进入曲细精管的管腔后,本身并无运
动能力,主要靠小管外周肌样细胞的收缩以及管腔液
的移动而被运送至附睾(epididymis),在附睾内精
子进一步成熟,并获得运动能力。

附睾内可贮存少量的精子,大量的精子则贮存于
输精管及其壶腹部。在性生活中,精子通过输精管的
蠕动,把精子运送至尿道(urethra)。
出生后,两侧卵巢中有30万~40万 个原始卵泡(primordial follicle),青 春期减至4万个。
自青春期起,一般每月有15~20个卵 泡开始生长发育,但通常只有1个卵泡发 育成优势卵泡并成熟,排出其中的卵细胞, 其余的卵泡退化为闭锁卵泡。
《生理学》第十二章生殖

原始卵泡是由一个初级
卵母细胞(primary oocyte)
后才成为成熟卵泡。
《生理学》第十二章生殖
(二)排卵与黄体的形成 成熟卵泡壁发生破裂,卵细胞、透
《生理学》第十二章生殖
睾酮的主要生理作用
(1)促进男性附性器官的发育; (2)刺激男性副性征的出现; (3)维持生精作用; (4)对代谢的影响:
①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特别是肌肉及生殖器官的蛋白质合成; ②睾酮参与水、电解质代谢的调节,有利于水和钠等电解质在 体内的适度潴留; ③促进骨骼生长与钙、磷沉积; ④直接刺激骨髓,促进红细胞的生成,使体内红细胞增多。男 性在青春期,由于睾酮与腺垂体分泌的生长素协同作用,会使身体 出现一次显著的生长过程。 (5)维持正常的性欲。
《生理学》第十二章生殖
精子和附睾、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 球腺的分泌物混合形成精液,在性高潮时排 出体外。正常男子每次射出精液约3~6ml。 每毫升精液约含2000万到4亿个精子,少于
2000万精子,不易使卵子受孕。
《生理学》第十二章生殖
二、睾丸的内分泌功能
❖ 睾丸的间质细胞分泌的 雄激素以睾酮为主。
和间质细胞组成。精子在曲细精 管内生成。
曲细精管上皮由生精细胞和 支持细胞构成。生精细胞生成精 子;支持细胞有支持和营养生精 细胞的作用。
《生理学》第十二章生殖
从青春期开始,精原细胞 分阶段发育形成精子。
在曲细精管的管壁中,各 种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精细胞是 顺次排列的,由基膜至管腔, 分别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 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 分化中的精子,直至发育成为 成熟的精子,脱离支持细胞进 入管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