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发展史简述之中世纪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简述

合集下载

论中世纪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区别

论中世纪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区别

论中世纪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区别F0802008 5080209228 段钟弟一、中世纪艺术简介中世纪美术指5~17世纪的基督教美术。

它包括拜占庭美术、爱尔兰-撒克逊和维金美术、奥托美术、加洛林美术、罗马美术和哥特式美术等。

受基督教禁欲主义与来世思想的影响,这种美术排斥古希腊罗马美术传统,而采用夸张、变形等手法,极力强调表现所谓的精神世界,因此往往流于概念化和公式化,缺乏真实性。

但由于地域及社会性质等的差异,也形成不同的美术风格。

如位于东方的拜占庭美术,和西欧其他诸国基督教美术。

中世纪美术最重要的成就是建筑的发展。

适应宗教需要的大型纪念性建筑拔地而起,无论是拜占庭式教堂高大的圆穹,还是哥特式教堂火焰般的尖券,既充分显示出封建宗教的权威,也体现出当时工匠们的创造才能。

同时与教堂建筑一起应运而生的装饰性雕塑、镶嵌壁画与彩色玻璃窗画,以及圣经、文学作品的插图画和各种小型艺术等,又赋予中世纪美术以丰富多彩的面貌。

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简介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的革命时期,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

文艺复兴一词意指重生或复活,它是一个朦胧的概念,没有清楚的开始或结束日期,但通常可以涵括欧洲由野蛮的黑暗时代演进到一个在各个领域都有新发展的时代,而这些领域的成就均超越了伟大的古文明。

由于西欧的中世纪是个特别“黑暗的时代”。

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成绝对的权威,什么文学、什么艺术、什么哲学,一切都得按照基督教的经典《圣经》的教义,谁都不可违背,使得中世纪艺术发展变得死气沉沉。

而一些追求以人为本的艺术家为了打破这种禁锢,从而引发了一场意义重大的变革,即是文艺复兴。

而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精彩纷呈,由于摆脱了中世纪的限定和约束,使得其充分展示了人性。

代表人物有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三、两个时期具体作品分析和比较中世纪艺术1) 哥特式建筑代表有法国圣德尼教堂、巴黎圣母院、兰斯主教堂、亚眠主教堂等。

中世纪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的关系

中世纪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的关系

中世纪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的关系刘亚-制造学院-0843021095中世纪就是指从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到大约1450年意大利文艺复兴为止,前后大约一千年的时间。

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着上帝与教会的代言人。

因此,也有人将中世纪美术称为基督教美术。

但是,中世纪艺术仍然是丰富多彩的,是多种文化源流的综合,并为近代欧洲文化和文艺复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基督教起源于中东,当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欧洲却确立时,也带来了东方的一些文化特征。

同时,古罗马帝国在接受基督教文化时,并不可能完全放弃已经根深蒂固的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建筑、雕刻和绘画等式样上,而且有一个漫长的融合改造的过程。

中世纪的根本特点是基督教占统治地位。

正是这个特点,决定了欧洲中世纪艺术的根本特点:艺术的主题是神。

在中世纪的人们看来,神与人是对立的:神是永恒的,人是暂时的;神是全能的,人是软弱的;神是智慧的,人是愚蠢的;神是至善的,人是有罪的。

所以,艺术应当表现神,歌颂神。

基督教中的上帝是最完美、最神圣的存在,人们愿把最好的献给上帝。

于是,作为神灵的居所——教堂,人们不遗余力的将其修缮为当时最完美、最神圣的建筑。

中世纪建造的许多大教堂就堪称是建筑艺术史上的奇葩。

中世纪哥特式艺术的特点是:高高的尖顶直指蓝天直指苍穹,它把你的视线一直向上引导,那上面是神居住的地方!哥特式教堂把你带入了人间的天堂,它的内部是富丽堂皇的玻璃镶嵌幕墙,是金碧辉煌的圣殿,你仿佛步入了天堂,它表现了浓浓的宗教情感。

与哥特建筑一起而生的是优美的彩色玻璃窗画。

这种画也成为不识字信徒们的圣经。

圆形的玫瑰窗象征天堂,各式圣者登上了色彩绚丽的玻璃窗,酷似丰富多彩的舞台画面。

当人们走近教堂不仅产生对天国的神幻感,也产生装饰美感。

由于它是玻璃画能依据光线的穿透而生艳,以其光色的奇妙而引人入胜。

中外艺术史要略

中外艺术史要略

中外艺术史要略一、中外艺术史的概述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不同文化和时代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观念。

中外艺术史是对中外各种艺术形式和风格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和总结的学科。

它包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等多个艺术门类。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外艺术史的要点。

二、中国古代艺术史中国艺术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古代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和建筑三大门类。

绘画方面,中国古代绘画注重意境和笔墨的表现,代表作品有《清明上河图》和《千里江山图》等。

雕塑方面,中国古代雕塑以佛教造像为主,塑造了众多精美的佛像。

建筑方面,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均衡和谐,代表建筑有万里长城和故宫等。

三、西方古代艺术史西方古代艺术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和建筑三大门类。

古希腊绘画以表现力和逼真度见长,代表作品有《维纳斯的诞生》和《最后的晚餐》等。

古罗马雕塑以真实主义为主,代表作品有大卫像和胜利女神像等。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例如古希腊的柱式建筑和古罗马的圆形剧场。

四、中世纪艺术史中世纪艺术是指公元5世纪至15世纪的艺术形式,主要包括基督教宗教艺术和哥特式艺术两大流派。

基督教宗教艺术以宗教题材为主题,表现了基督教信仰和教义,代表作品有圣母像和圣经故事壁画等。

哥特式艺术以尖拱形建筑和浮雕装饰为特点,代表建筑有巴黎圣母院和米兰大教堂等。

五、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史文艺复兴时期是15世纪至16世纪的欧洲艺术高峰时期,主要表现为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和对古典艺术的追求。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以透视法和光影效果为特点,代表作品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米开朗基罗的《创造亚当》。

建筑方面,文艺复兴时期恢复了古罗马的建筑风格,代表建筑有圣彼得大教堂和佛罗伦萨圣十字教堂等。

六、现代艺术史现代艺术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艺术形式,主要包括印象派、立体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多个流派。

印象派以快速捕捉光线和色彩变化为特点,代表画家有莫奈和梵高。

西方艺术发展史简述之欧洲艺术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

西方艺术发展史简述之欧洲艺术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

整个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史前艺术、古代艺术、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艺术、17-18欧洲艺术、19世纪艺术以及现代主义艺术7个阶段。

17-18世纪欧洲艺术17至18世纪的欧洲,是各国在政治制度、宗教、自然科学和艺术诸方面发展和探索的时代,整个欧洲呈现出一派多姿多彩的面貌。

人类自文艺复兴觉醒之后,以新的人生观和科学手段探索自然的奥秘,以更加活泼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去观察自然和认识世界,产生了一大批伟大的学者和艺术家。

艺术呈现出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古典艺术的多元化局面。

巴洛克、罗可可、古典主义、写实艺术等各种风格倾向相互交织,并行发展,各领风骚。

意大利到了17世纪,现实主义、巴洛克艺术与尊崇古典传统的“学院派”同时出现,这使艺术领域看起来更加丰富。

18世纪威利斯画派的出现更加让整个意大利艺术呈多元化发展。

佛兰德斯的艺术跟同期荷兰独立后那种为新兴资产阶级服务的艺术不一样;它仍然处于西班牙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势力的控制之下,主要为宫廷贵族、富商和耶稣会服务;这类人物对艺术的要求促使佛兰德斯绘画具有追求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

佛兰德斯艺术中,最引人注目的为绘画,其次是建筑,最后才是雕塑。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首推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

17世纪,荷兰的经济文化都非常繁荣,当时荷兰商人的欣赏趣味与那种浮华放纵的趣味有很大不同,他们比较喜欢有节制和简单的风格。

由于社会的风俗与需要,肖像画得到的重视比其它题材都要多。

绘画开始变成商品进入市场,开始出现专门化分工,风景画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一时期的风景画完全摆脱了情节和人物,成为独立的画种。

这是西班牙艺术大放光彩的一段时间,出现了不少着名的艺术家,塞韦利亚画派是17世纪上半期最重要的画派之一,苏巴朗和委拉斯贵支是这个画派的重要代表。

19世纪西方艺术19世纪西方艺术在18世纪的基础上又有着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跟多的艺术流派的产生:现实主义、巴比松派、前拉斐尔派、学院艺术、印象派、后印象派、新印象派、点描派风格、那比派风格、综合主义、象征主义、哈德逊河派。

中西方艺术发展异同辨析

中西方艺术发展异同辨析

中西方艺术发展异同辨析【摘要】在这篇文章中,将对中西方艺术发展进行异同辨析。

将比较古代艺术发展在中西方的差异和共同点,探讨中世纪艺术在两个文化中的表现形式。

然后,重点分析文艺复兴对中西方艺术的影响,展示其在艺术领域的重要性。

接着,将比较现代及当代艺术在中西方的发展情况,探讨其中的异同之处。

分析当代全球化对中西方艺术的影响,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比辨,将对中西方艺术发展的异同进行总结,并尝试从中得出结论。

这篇文章将从不同时期和不同角度探讨中西方艺术发展的异同之处,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

【关键词】关键词:中西方艺术发展、异同比较、古代艺术、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现代艺术、当代艺术、全球化、结论。

1. 引言1.1 中西方艺术发展异同辨析概述中西方艺术发展异同辨析一直是艺术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中西方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各自拥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风格。

在古代,中西方艺术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古希腊罗马艺术注重表现肉体之美和神话题材,而中国古代艺术更加注重象征性与精神性的表达。

中世纪时期,西方的宗教艺术占主导地位,而中国的艺术表现则更多体现出儒家与道家的哲学思想。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西方艺术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而中国艺术则更多沿袭传统风格。

现代及当代艺术领域,中西方的艺术交流更加频繁,艺术形式和思想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当代全球化对中西方艺术的影响愈加显著,艺术家们在跨文化的交流中获得更广阔的空间和创作灵感。

通过对中西方艺术发展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表现形式和内涵的异同,推动文化交流与艺术创新。

2. 正文2.1 古代艺术发展比较在古代,中西方的艺术发展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古代中国,艺术主要体现在绘画、雕塑和工艺品等领域。

中国古代绘画以山水、花鸟为主题,强调意境的表达,追求精神上的超凡境界。

而古代西方艺术则更多地表现为史诗、雕塑和建筑,讲究神话、历史和人物的塑造。

西方艺术简史(完整版)

西方艺术简史(完整版)

西方艺术简史(完整版)一、原始、古代(公元前-公元476年)(注:公元476年是西罗马灭亡的时间,从这之后,欧洲开始进入了黑暗中世纪,一直到东罗马灭亡,文艺复兴开始。

)原始艺术是指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

原始美术包括洞窟壁画、岩画、雕刻、建筑等,大多数现已发现的美术作品集中在欧洲,分别属于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古埃及艺术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建立了统一的专制王朝。

此后,埃及经历了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前1071-前332)三个统一时期。

古埃及艺术,一般指公元前332年前的埃及美术。

其特点是:建筑体量巨大,宏伟壮观,具有强烈的崇高感;雕刻朴素写实,整体性强,有观念化、概念化和程式化的倾向;绘画线条流畅优美,色彩丰富。

现遗存一些金字塔、雕刻和墓室壁画。

埃及艺术是人类最早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美索不达米亚艺术公元前3000-前331年出现于西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一带(即今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约旦、巴勒斯坦一带和伊朗西部)的美术。

美索不达米亚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两河之间。

其特点是:各种艺术风格互相渗杂,多种渊源汇集,造型艺术绚丽多彩。

传世艺术品有圆雕、浮雕、陶器、乐器和贵金属工艺品,以及巨大的神庙和宫殿遗址。

希腊艺术通常指公元前12-前1世纪希腊及其附近岛屿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的美术,广义上包括爱琴艺术。

公元前5-前4世纪,是希腊艺术的全盛时期,产生了米隆、菲迪亚斯、波利克里托斯、斯科帕斯、普拉克西特列斯等艺术家和帕提侬神庙、宙斯祭坛等建筑艺术。

其雕刻具有强健的体魄、昂扬的精神和典雅优美的造型,被尊崇为造型艺术的典范。

罗马艺术公元前509-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的美术。

继承希腊艺术成就,融会欧洲、北非、西亚美术的地方因素,创造了大量的美术作品。

其内容多为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形式上追求宏伟壮丽,刻画人物强调个性。

西方艺术史简述资料

西方艺术史简述资料

西方艺术发展史简述整个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史前艺术、古代艺术、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艺术、17-18欧洲艺术、19世纪艺术以及现代主义艺术7个阶段。

一、史前艺术史前艺术可以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两部分。

旧石器时代艺术产生于原始社会蓬勃发展的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奥瑞纳文化期。

而这一时期的艺术主要变现形式为洞穴中的壁画和雕塑,其主题多于巫术相关表现内容皆以动物为主,手法生动写实。

其中最突出的原始洞窟壁画是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和法国西南部的拉斯科洞窟壁画;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雕塑大多数为小型的动物雕塑,少数人像雕刻中,裸体女性雕像占主要地位。

发现最早的雕像是奥地利维林多夫的《母神》(原始的维纳斯)和法国鲁塞尔岩廊石壁浮雕《手持角杯的裸女》。

而代表史前“艺术”最高成就的是位于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洞穴壁画。

新石器时代美术成就主要是巨石建筑。

这是用重达数吨的巨石垒成的宗教性纪念建筑。

巨石建筑盛行于欧洲,包括石柱、石台、石栏等形式。

英格兰南部的圆型巨石栏“斯通亨治”(Stonehenge)是典型的代表。

二、古代艺术古代艺术可以分为古埃及艺术、古印度艺术、古希腊文明、古罗马艺术、古两河流域艺术。

埃及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精神。

提到古埃及,人们就想起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一种威严、永恒和神秘的时代气息。

古埃及艺术的主要表现就体现在金字塔以及其内部的木制陪葬雕塑和壁画上,其中吉萨金字塔群和巨大的狮身人面像是埃及古代艺术的精华。

古代印度文明的艺术起源于印度的印度河流域的印度西北部。

它最早的原始美术,通常称作“印度河文明时代(约公元前2300年)到1750年之前的艺术。

根据考古出土,当印度史前文明最远可以追溯到光、新石器晚期,即青铜器和铜石和年龄。

印度的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大约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它的内容广泛、形式丰富,独具特色。

印度的艺术经历了一个风格演变的过程。

由于特殊的位置,所以印度宗教在印度的艺术本质的基础是宗教。

从艺术史的角度看艺术创作的演变与发展

从艺术史的角度看艺术创作的演变与发展

从艺术史的角度看艺术创作的演变与发展艺术创作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人类活动,通过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环境,艺术逐渐演变与发展。

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艺术创作的演变与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古代艺术、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现代主义和当代艺术。

古代艺术是艺术创作的起源,其特点是原始、朴素和宗教色彩浓厚。

在古代,艺术主要用于宗教礼仪、装饰和纪念活动。

壁画、雕塑和陶器等艺术形式在埃及、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古代艺术注重表现虚幻、神秘和神圣的元素,强调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

中世纪艺术是古代艺术的延续,受到基督教思想和禁欲主义的影响。

宗教题材成为中世纪艺术的主题,尤其是基督受难和圣经故事。

教堂和大教堂成为艺术创作的主要场所,壁画、彩色玻璃和雕塑等形式得到广泛应用。

中世纪艺术注重表现宗教教义和道德观念,追求精神上的启迪和拯救。

文艺复兴是艺术创作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艺术的突破和变革。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使艺术更加注重人的自由、个性和自觉。

艺术家们开始研究人体结构、透视和光影效果,追求画面的真实性和立体感。

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等文艺复兴大师的作品成为西方艺术的经典之作。

文艺复兴的艺术风格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主义是20世纪艺术的重要阶段,它打破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和形式。

现代主义的艺术家追求创新和个性表达,强调艺术的独立性和自我审美。

绘画、雕塑和建筑等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潮流和风格,如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等。

毕加索、马蒂斯和康定斯基等艺术家的作品在现代主义运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开创了新的艺术语言和创作方式。

当代艺术是目前艺术创作的主流,它具有多样性、开放性和自由性的特点。

当代艺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创作媒介和形式,涵盖了绘画、雕塑、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多种艺术表现方式。

艺术家们更加关注社会、政治和经济等议题,通过艺术表达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批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艺术发展史简述之中世纪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简述
整个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史前艺术、古代艺术、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艺术、17-18欧洲艺术、19世纪艺术以及现代主义艺术7个阶段。

中世纪艺术
中世纪艺术主要可以分为早期基督教艺术、拜占庭艺术、罗马式艺术以及哥特式艺术。

早期基督教艺术在基督教受迫害时期就已存在。

直到313年,後来继承皇位的君士坦丁大帝信奉了基督教,为基督教成为国教铺平了道路,从此基督教开始盛行。

罗马地下墓穴的装饰画室我们研究早期基督教艺术的唯一可能形式。

早期基督教的图像运用偏重于象征。

而所画内容多于《圣经》所叙述的一些神迹以及《旧约》和《新约》中的许多故事有关。

拜占庭艺术是基督教文化的政教合一的产物。

因此其主要表现在教堂以及建筑的设计上。

拜占庭建筑主要为穹顶结构和希腊十字式平面。

其中圣。

索菲亚大教堂最为著名,它.混合了东方与西方,过去与未来的结构,是气魄雄伟的混合建筑。

充分体会到圆顶在宗教建筑中的心理功能:光线与圆顶结合,仿佛造就一个光芒万丈的天堂。

罗马式艺术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在欧洲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将哥特式艺术以前的所有艺术都称之为“罗马式”,或者指在13世纪以前凡是与地中海艺术传统有关的东西。

按这个标准,查理曼帝国和奥托帝国的艺术都应称为“罗马式”。

随着对中世纪艺术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意识到“罗马式”这一概念的含混性,但至少目前对于“罗马式”有这么几点是可以肯定的:10世纪之后,西欧经济水平提高,封建制度稳固;作为社会精神支柱的教会势力也与贵族力量并行发展,特别是修道院制度更为完备;十字军东征和大规模的传道活动扩充了教会的势力和影响;对圣人遗物的崇拜,掀起了各地朝拜的热潮。

经济的发展和宗教狂热使新的教堂和修道院层出不穷,为了追求更加壮观的效果,这些建筑普遍采用类似
古罗马的拱顶和梁柱结合的体系,并大量采用希腊罗马时代“纪念碑式”雕刻来装饰教堂,因此这个时代的风格被称为“罗马式”。

“罗马式”概念的含混性意味着罗马式艺术与加洛林文艺复兴、奥托王朝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除此之外,罗马式艺术还有许多不太明显的外来影响:古希腊时代的古典艺术,早期的基督教、伊斯兰教、拜占庭和克尔特-日耳曼的传统。

所有的这些风格在11世纪最后完全融合在一起。

哥特式艺术是十二至十六世纪初期欧洲出现的一种以新型建筑为主的艺术,包括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

这种建筑风格,一反罗马式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门的教堂式样,而广泛地运用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扶壁,修长的立柱或簇柱,以及彩色玻璃镶嵌花窗,造成一种向上升华、天国神秘的幻觉。

反映了基督教盛行的时代观念和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物质文化面貌。

代表作品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教堂、英国的林肯教堂、意大利的米兰教堂等。

文艺复兴艺术
文艺复兴艺术是运用古典艺术,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的艺术形式,同时运用科学的透视技法,再现具有三度空间的实体形状。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歌颂了人体的美,主张人体比例是世界上最和谐的比例,并把它应用到建筑上,一系列的虽然仍然以宗教故事为主题的绘画、雕塑,但表现的都是普通人的场景,将神拉到了地上。

起兴起与意大利,后来传遍欧洲各国。

影响较大的国家有意大利、尼德兰、西班牙。

意大利由于保存着古希腊、罗马时代的艺术品,而当时佛罗伦萨的麦第奇家族和罗马教皇朱利阿斯二世等政治领袖,都爱好艺术,保护和奖励艺术家。

因此早期的文艺复兴以意大利为中心,发展出来一套完美的透视法则,及应用人体解剖学、明暗对照法的实体表现法。

在文艺复兴盛期,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家,迸一步完善了15世纪意大利人的探索,使理性与情感、现实与理想在美术品中获得了完美统一,使形与空间的关系获得了高度和谐,从而为再现性的美术确立了一种经典样式,给后世提供了效法的最佳范例。

在以后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无时不感到它的强大影响力。

推崇也好,否定也好,都是因为意识到它的存在。

尼德兰一词意为"低凹的土地",它所指的地区,大体包括现今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

尼德兰的艺术活动最初与法国有着密切的联系。

14世纪时有许多尼德兰艺术家受雇于法国宫廷,他们除了将尼德兰的艺术风格带到法兰西外,同时也接受流行于法国的意大利艺术风格的影响。

百年战争(1337--1453)之后,勃良第首府迁入佛兰德斯境内,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艺术开始在改造和发展晚期哥特式艺术的过程中发展起来。

尼德兰文艺复兴艺术最初的奠基人是凡·埃克兄弟。

他们绘制的《根特祭坛画》(1415--1433)是尼德兰早期文艺复兴美术中著名的杰作。

西班牙文艺复兴艺术最早出现在加泰罗尼亚和巴伦西亚。

15世纪,这两个地区资本主义萌芽较早出现,在艺术上与意大利、尼德兰交流密切。

但真正代表西班牙文艺复兴美术最高峰的是16世纪下半叶著名画家埃尔·格列柯(El Greco,1541--1614)。

有名的如《圣家族》、《基督诞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