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课后练习答案

合集下载

《岳阳楼记》课后阅读练习参考答案

《岳阳楼记》课后阅读练习参考答案

《岳阳楼记》课后阅读练习参考答案《岳阳楼记》课后阅读练习参考答案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

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岳阳楼记》课后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岳阳楼记》课后阅读练习参考答案篇1一、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设题目的是使学生在朗读背诵全文的基础上,准确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二、联系上下文,解释划线的词的意义或用法。

设题目的是使学生在诵读感悟的基础上,掌握一些常见实词的意义或虚词的用法,逐步加强文言词汇的积累。

1、乃重修岳阳楼(乃:表示两事相承,可译为“于是”“就”“便”。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观:景象。

)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去:离开。

谗:说别人坏话。

)5、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偕:一起,一同。

)6、微斯人,吾谁与归(归:归依。

)三、思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把你的认识写成一段文字,与同学交流。

《岳阳楼记》课后阅读练习参考答案篇2阅读《岳阳楼记》,完成12-14题。

(共7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岳阳楼记》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岳阳楼记》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岳阳楼记》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⒈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⑵百废具兴具: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⑷属予作文以记之属:之: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多义词:⑴①政通人和②至若春和景明⑵①属予作文以记之②岳阳楼记⒊用原文回答:⑴文中表达作者赞美滕子京的语句是。

⑵表明作者写此记的原由的句子是。

⒋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乃重修岳阳楼(二)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⒈解释加粗词:⑴横无际涯横:涯:⑵朝晖夕阴晖:⑶前人之述备矣备:⒉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多义词:⑴①北通巫峡通:②政通人和通:⑵①予观夫巴陵胜状观: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观:⒊翻译下列句子: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____________________⑵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_________________⒋“前人之述备矣”与第一节中的_________一句相照应。

(三)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⒈解释加粗词:⑴连月不开开:⑵日星隐耀隐:⑶樯倾楫摧樯:倾:楫:摧:⑷忧谗畏讥谗:畏:⒉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多义词:⑴①浊浪排空空:②而或长烟一空空:⑵①南极潇湘极:②感极而悲者矣极:⑶①薄暮冥冥薄:②薄如钱唇薄:⒊本节极力描写湖上凄凉的景象,作用是。

(四)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初三语文《岳阳楼记》练习+答案

初三语文《岳阳楼记》练习+答案

《岳阳楼记》练习+答案1、解释下列红色字的意思(1)越明年(到)(2)日星隐曜(光芒)(3)增其旧制(规模)(4)胜状(美好)(5)横无际涯(边际)(6)朝晖夕阴(日光)(7)迁客(贬谪、降职)(8)薄暮冥冥(昏暗)(9)淫雨霏霏(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10)连月不开(天气放晴)(11)浊浪排空(冲向)(12)去国怀乡(离开国都)(13)春和景明(日光)(14)宠辱偕忘(一起)(15)把酒临风(持、执)(16)先天下之忧(在……之前)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的心情好坏而或乐或悲。

(2)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

3、品读课文内容(1)哪些语句记载滕子京的政绩?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属予作文以记之。

”中“之”指代什么?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哪些句子写岳阳楼大观?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湯湯,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为什么略写岳阳楼之大观?前人之述备矣。

(5)第二段哪两句话引起下文情景交融?览物之情,得无异乎?(6)描写洞庭湖阴天景色。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讨论并归纳: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7)描写洞庭湖晴天景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8)迁客骚人悲的感情?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9)迁客骚人喜的感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0)“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之为”指什么?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1)“古仁人之心”的内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2)“进亦忧,退亦忧。

岳阳楼记课后练习答案

岳阳楼记课后练习答案

岳阳楼记课后练习答案1.A2.(1)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2)清晨湖面上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3)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能有所不同呢?3.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5.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每标对一处得1分,共3分)6.(1)放晴(2)日光(3)一起(4)这,这样(每空l分,共4分)11.(1)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每句2分,共4分)7.(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每空l分,共3分)8.对比悲喜(每空l分,共3分)9.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

(2分)9.(1)国都1分。

(2)日光,1分10.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则为平民百姓忧患;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则替君主担忧。

1分,意思对即可。

11.前者因个人的“得”而乐,是一己之乐。

1分;后者是因天下百姓的“乐”而乐,1分。

意思对即可。

11、(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群山,吞吐着长江流水,水势浩大,宽阔的毫无边际;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天气景象千变万化12、13、略7.4分。

每小题1分。

(1)在……之前(2)归依(3)建筑,建造(4)让8.2分。

每小题1分。

(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我)只看见了血山,哪里(怎能)看到假山?9.4分。

姚坦关心百姓,敢于直言。

(2分)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写照。

(2分)10.胜:美好晖:日光11.这就是岳旭楼的雄伟景象12.写洞庭湖全景(2分)13.唐贤今人诗赋14.日光(或阳光)15.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或天涯若比邻)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或断肠人在天涯) (标准同4)16.①B ②C ③B ④A17.湖面上金光闪烁,月影犹如一块璧,静静地沉浸在水底。

《岳阳楼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岳阳楼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0 《岳阳楼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北宋诗人陈师道曾经指出:“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这篇散文融入了赋的特点,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文采和诗意,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语言美,并在熟读的基础上加以背诵。

参考答案:[示例] 这篇文章的语言富有特色,极具美感。

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等,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

同时,这些四言句有的又形成排比句,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等,这些排比句句式整齐,富有气势。

可抓住这些特点熟读课文并加以背诵。

二、朗读第3、4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参考答案:这两段是拟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第3段以转接连词“若夫”开始,含有假定意味,格调低沉。

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风雨图”:“淫雨霏霏”,写阴雨连绵不断;“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写风大浪高,令人生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写阴雨天的晦暗;“樯倾楫摧”,写舟船覆灭的景象;“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写环境的阴森恐怖。

第4段以转接连词“至若”开启,虽然也含假设意味,但格调转高。

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春晴图”:“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写春风和煦,日光明亮,水面平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写水天一色,浩瀚无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写飞鸟与游鱼的欢快;“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写草木的繁茂;“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写湖上烟雾消散、明月朗照;“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写月映湖水,金色玉光;“渔歌互答”,写渔人之乐。

这两段景物描写,是作者在真实生活基础上的虚拟体验,具有高度概括性。

作者的心境,呼应着景物,与游人共悲欢。

第3段,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4段,表现出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情怀。

三、这篇课文中的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部编9年级上册语文10 《岳阳楼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9年级上册语文10 《岳阳楼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9年级上册语文10 《岳阳楼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北宋诗人陈师道曾经指出:“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这篇散文融入了赋的特点,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文采和诗意,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语言美,并在熟读的基础上加以背诵。

参考答案:[示例] 这篇文章的语言富有特色,极具美感。

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等,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

同时,这些四言句有的又形成排比句,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等,这些排比句句式整齐,富有气势。

可抓住这些特点熟读课文并加以背诵。

二、朗读第3、4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参考答案:这两段是拟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第3段以转接连词“若夫”开始,含有假定意味,格调低沉。

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风雨图”:“淫雨霏霏”,写阴雨连绵不断;“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写风大浪高,令人生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写阴雨天的晦暗;“樯倾楫摧”,写舟船覆灭的景象;“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写环境的阴森恐怖。

第4段以转接连词“至若”开启,虽然也含假设意味,但格调转高。

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春晴图”:“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写春风和煦,日光明亮,水面平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写水天一色,浩瀚无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写飞鸟与游鱼的欢快;“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写草木的繁茂;“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写湖上烟雾消散、明月朗照;“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写月映湖水,金色玉光;“渔歌互答”,写渔人之乐。

这两段景物描写,是作者在真实生活基础上的虚拟体验,具有高度概括性。

作者的心境,呼应着景物,与游人共悲欢。

第3段,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4段,表现出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情怀。

三、这篇课文中的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岳阳楼记》课后巩固练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岳阳楼记》课后巩固练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岳阳楼记》课后巩固练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基础知识积累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百废具兴同意思为:(2)属予作文以记之同,意思为:2古今异义(1)越明年古义:今义:今年的下一年(2)增其旧制古义:今义:制度;制造(3)横无际涯古义:今义:跟“竖、直、纵”相对(4)薄暮冥冥古义:今义:跟“厚”相对(5)至若春和景明古义:今义:景致;风景(6)微斯人,吾谁与归古义:今义:细小;轻微3.其他重点实词(1)越明年越:(2)百废具兴兴:(3)增其旧制增:(4)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状:(5)横无际涯际涯:(6)朝晖夕阴晖:(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 (8)前人之述备矣备: (9)迁客骚人迁: (10)若夫淫雨霏霏霏霏:(11)连月不开开:(12)浊浪排空排空:(13)日星隐曜隐:耀:(14)山岳潜形潜:(15)樯倾楫摧倾:摧:(16)薄暮冥冥薄暮:冥冥:(17)去国怀乡去:(18)忧谗畏讥忧:(19)沙鸥翔集集:(20)锦鳞游泳锦:鳞:(21)郁郁青青郁郁:(22)宠辱偕忘偕:(23)把酒临风把:(24)或异二者之为或:(2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庙堂:(26)微斯人微:二、文言虚词1.吾谁与归与:2.之①属予作文以记之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以①属予作文以记之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则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②然则北通巫峡5.何①此乐何极②或异二者之为,何哉③然则何时而乐耶三、句子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5.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檣倾楫摧。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理解性默写1《岳阳楼记》通过对洞庭湖景象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的政治抱负。

2 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课后作业_【补充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课后作业_【补充习题】

第三单元寄情山水名胜10. 岳阳楼记1.通假字。

(1)百废具兴同,意为(2)属予作文以记之同,意为2.古今异义。

(1)越明年..古义:今义:(2)增其旧制.古义:今义:(3)则有去.国还乡古义:今义:(4)至若春和景.明古义:今义:(5)沙鸥翔集.古义:今义:(6)微.斯人古义:今义:3.一词多义。

(1)以属予作文以.记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极感极.而悲者矣此乐何极.南极.潇湘(4)或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4.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活用为,(2)先.天下之忧而忧活用为,(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活用为,(4)忧谗.畏讥活用为,(5)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活用为,5.文学常识。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 ,字 ,北宋家、文学家,谥号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6.预习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本文题为《岳阳楼记》,但并未具体描写岳阳楼本身,试说明理由。

(2)朗读课文第3、4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心境。

(3)说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的内涵。

参考答案1.(1)具俱全、皆(2)属嘱嘱托2.(1)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2)古义:规模。

今义:制度。

(3)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4)古义:日光。

今义:景致,风景。

(5)古义:停息。

今义:集会,集体。

(6)古义:如果没有。

今义:细小,轻微。

3.(1)连词,来介词,因为(2)动词,看名词,景色(3)副词,竭尽、终了名词,尽头动词,至、到达(4)副词,有时副词,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4.(1)形容词名词指荒废了的事业(2)名词状语在……之前(3)名词动词做太守(4)名词动词说别人坏话(5)名词状语向北,5.范仲淹希文政治文正6.(1)①“前人之述备矣”,所以不必再去重复。

②从全文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介绍岳阳楼的建造经过和它的构造特点,而在于借景抒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