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报 (9)
数学小报6年级上册内容

数学小报6年级上册内容【数学小报】——6年级上册【目录】1、数的认识与数的读写2、整数的认识与表示3、四则运算4、分数的认识与加减法5、几何图形的认识与画法6、数轴与有理数的认识7、数与代数的初步关系8、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运算9、数据图及其统计10、质因数与倍数【正文】1、数的认识与数的读写在这一部分,我们学习了整数、整数的由来、数轴和负数等。
通过尺子的理解,我们学习了数轴,明白整数是有正数和负数组成的。
并且,我们还学习了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了什么是个位、十位和百位。
数的表示方法主要有朗读法、艾宾罗法、姚以华法和抽签法。
同时,我们还通过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了运算能力。
2、整数的认识与表示在这一部分,我们深入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我们学会了怎样进行整数的加减运算,并且了解了零的重要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通过平行线、面积等概念,认识了有理数的符号、大小比较及其运算法则。
3、四则运算在这一部分,我们更深入地学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通过多个例题和运算练习,我们了解了多个整数进行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在类似运算中,我们还需要掌握运算顺序,如乘法先乘除后加减以及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等。
并且,我们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四则运算解决了一些实际的计算问题。
4、分数的认识与加减法在这一部分,我们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并通过用分数解决问题,提高了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如分子、分母等,以及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我们还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通过整数与分数的结合,进一步巩固了运算能力。
5、几何图形的认识与画法在这一部分,我们认识了各种几何图形的形态特征,并学会了如何画出这些图形。
我们以点、线和面为基础,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等几何图形。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各种图形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一些实例将其运用到生活中。
6、数轴与有理数的认识在这一部分,我们更加深入地学习了数轴和有理数的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小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小报一、分数乘法部分(一)易错题11. 题目- 一根绳子长10米,第一次用去(1)/(5),第二次用去(1)/(5)米,两次一共用去多少米?2. 解析- 第一次用去的长度是这根绳子的(1)/(5),那么第一次用去的长度为10×(1)/(5)=2米。
- 第二次用去(1)/(5)米。
- 两次一共用去的长度就是第一次用去的长度加上第二次用去的长度,即2+(1)/(5)=2(1)/(5)米。
(二)易错题21. 题目- 一个数乘分数,积一定比这个数小吗?2. 解析-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 当这个分数大于1时,积比这个数大。
例如2×(3)/(2)=3,3大于2。
- 当这个分数等于1时,积等于这个数,如2×1 = 2。
- 只有当这个分数小于1时,积才比这个数小,如2×(1)/(2)=1,1小于2。
二、分数除法部分(一)易错题11. 题目- 把(3)/(4)千克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千克的几分之几?2. 解析- 首先求出每份糖的重量,把(3)/(4)千克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的重量是(3)/(4)÷3=(3)/(4)×(1)/(3)=(1)/(4)千克。
- 然后求(1)/(4)千克是1千克的几分之几,即(1)/(4)÷1=(1)/(4)。
(二)易错题21. 题目-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如果甲数是0呢?2. 解析- 在除法运算中,0除以任何非零数都等于0。
- 当甲数是0时,0除以乙数(乙数不为0),结果是0。
虽然0没有倒数,但这个除法运算的结果是确定的。
三、圆的部分(一)易错题11. 题目- 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扩大多少倍?面积扩大多少倍?2. 解析- 圆的周长公式是C = 2π r,当半径扩大3倍时,新的半径为3r,新的周长C'=2π(3r)=6π r。
- 所以周长扩大的倍数为C':C=(6π r):(2π r)=3倍。
五年级数学上册梳理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所学的知识制作成数学小报

数学小报第一单元:数的认识本单元主要学习了数的认识和数的顺序、数的读法等内容。
一、数的认识1.数的组成:数由1、2、3、4、5、6、7、8、9、0这几个数字组成。
2.数的分类: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正数、负数等。
3.数的大小比较:比较大小的符号:大于(>)、小于(<)、等于(=)。
4.数的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二、数的顺序1.数的正序和反序:从小到大排列称为数的正序,从大到小排列称为数的反序。
2.数的前驱和后继:比一个数小的数称为它的前驱,比一个数大的数称为它的后继。
三、数的读法1.十以内的数:直接读出个位数再加上“个”。
2.十位数:十位数加上“十”,个位数读出。
3.两位数的读法:十位数加上“十”,个位数直接读出。
第二单元:整数本单元主要学习了整数的概念、绝对值、相反数等内容。
1.整数:正整数、负整数及零组成的数集。
2.整数线:用于表示和比较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数轴。
二、整数的绝对值1.绝对值: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到原点的距离。
2.计算绝对值:正整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负整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三、整数的相反数1.相反数:一个整数和它的相反数加起来等于0。
2.相反数的性质:0的相反数是0本身,一个数的相反数与它具有相同的绝对值但符号相反。
第三单元:算术运算本单元主要学习了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及除法运算。
一、整数的加法1.同号相加:两个正整数相加,应保留相同的符号并将绝对值相加。
2.异号相加:正整数与负整数相加,应取绝对值大的数的符号,并将绝对值相减。
二、整数的减法1.正数的减法:一个整数减去一个正整数,相当于两个正整数相减。
2.负数的减法:一个负整数减去一个整数,相当于两个正整数相加。
1.两个正整数相乘得到正积。
2.一个正整数和一个负整数相乘得到负积。
3.两个负整数相乘得到正积。
四、整数的除法1.两个正整数相除得到正商。
四年级数学日记小报

数学日记小报日期:4月25日星期二天气:晴内容一:数学小知识今天我学习了一个有趣的数学知识,叫做“完全数”。
完全数是一个正整数,它等于自己的真因数和(即除了自身以外的因数之和)。
例如,6就是一个完全数,因为6 = 1 + 2 + 3。
另外,28、496、8128也是完全数。
你知道怎么找一个数的真因数和吗?让我来告诉你:首先,列出这个数的所有因数,然后相加,但别忘了排除这个数本身。
很神奇吧?我会继续学习更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内容二:家庭作业今天晚上的家庭作业是做三道数学题。
第一题是关于分数的,我要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我知道,如果分子相同,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所以这道题不难。
第二题是解方程,我已经学会了运用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律来简化方程。
第三题是应用题,我需要理解题意,找出隐藏的数量关系,然后列出方程求解。
完成作业后,我要记得检查一遍,确保没有错误。
内容三:数学游戏今天晚上,我和妹妹玩了一个数学游戏,叫做“数字接龙”。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我报出一个数,然后妹妹报出一个比我的大1的数,接着我再报一个大2的数,以此类推。
如果谁报不出数,或者报的重了,就算输了。
这真是一个考验思维和反应速度的游戏。
我赢了几次,但妹妹也很厉害,差点就超过了我。
我希望下次还能和她一起玩这个有趣的游戏!内容四:数学日记今天,我学会了如何用折纸的方式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分成七等份。
其实很简单,首先将纸对折两次,得到四个小正方形。
然后,将相邻的两个小正方形对折,这样就得到了七个等份。
我想,如果我有八张正方形的纸,能不能折出八等份呢?我要去试一试!总结:今天过得真有意义,我学到了许多数学知识,还玩了有趣的游戏。
明天,我要继续努力学习,争取在数学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数学 小报 (9)

数学名人1.小华的爸爸1分钟可以剪好5只自己的指甲。
他在5分钟内可以剪好几只自己的指 甲?2.小华带50元钱去商店买一个价值38元的小汽车,但售货员只找给他2元钱,这是为 什么?3.小军说:“我昨天去钓鱼,钓了一条无尾鱼,两条无头的鱼,三条半截的鱼。
你猜我一 共钓了几条鱼?” 同学们猜猜小军一共钓了 几条鱼?趣味数学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 重要。
—— 华罗庚在数学中,我们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是归纳和模拟。
—— 拉普拉斯数学方法渗透并支配着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分支。
它愈来愈成为衡量科学成就的主要标志了。
—— 冯纽曼第一是数学,第二是数学,第三是 数学。
—— 伦琴数学名言一个半罐是半罐,两个半罐是一罐;三个半罐是一罐半,四个半罐 是两罐;五个半罐是两罐半,六个半罐是三满罐;七个、八个、 九个半罐,请你算算是多少罐。
数学绕口令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 拼活也要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量,后来的 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 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 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 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 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 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 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 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 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 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念 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 ,写了30多篇论文, \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 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 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 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五年级下册数学小报简单化

五年级下册数学小报简单化
好的,以下是一份五年级下册数学小报的简化版,包括了一些基础数学知识和趣味数学题目。
标题:五年级下册数学小报
一、基础数学知识
1. 因数和倍数
- 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 掌握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 分数的加减法
- 学习分数的加法、减法和混合运算。
- 了解分数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长方体和正方体
- 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 学习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4.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 学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 了解分数乘法和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趣味数学题目
1. 猜数字游戏
- 规则:一个人想一个数,其他人通过提问(这个数大于5吗;小于10吗)等方式猜测这个数是什么。
2. 24点游戏
- 规则:给定四个1-9之间的数字,通过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使其结果为24。
3. 数独游戏
- 规则:在一个9x9的格子中填入数字1-9,使得每行、每列以及每个3x3
的小格子中都包含1-9的数字,且不重复。
三、数学笑话
- 什么数字永远不会单独存在?当然是三啦,因为三是三个一组成的!
希望这份简化版的数学小报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五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祝你学习愉快!。
小学三年级数学小报内容

小学三年级数学小报内容1.小学三年级数学小报内容多少只袜子才能配成一对?关于多少只袜子能配成对的问题,答案并非两只。
而且这种情况并非只在我家发生。
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我敢担保在冬季黑蒙蒙的早上,如果我从装着黑色和蓝色袜子的抽屉里拿出两只,它们或许始终都无法配成一对。
虽然我不是太幸运,但是如果我从抽屉里拿出3只袜子,我敢说肯定会有一双颜色是一样的。
不管成对的那双袜子是黑色还是蓝色,最终都会有一双颜色一样的。
如此说来,只要借助一只额外的袜子,数学规则就能战胜墨菲法则。
通过上述情况可以得出,“多少只袜子能配成一对”的答案是3只。
当然只有当袜子是两种颜色时,这种情况才成立。
如果抽屉里有3种颜色的袜子,例如蓝色、黑色和白色袜子,你要想拿出一双颜色一样的,至少必须取出4只袜子。
如果抽屉里有10种不同颜色的袜子,你就必须拿出11只。
根据上述情况总结出来的数学规则是:如果你有N 种类型的袜子,你必须取出N+1只,才能确保有一双完全一样的。
2.小学三年级数学小报内容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数学课程小报长度单位

公制长度单位(国际通用)名称 纳米 微米 毫米符号 nmμmmm等数1000nm 1000μm厘米 cm 10mm分米 dm 10dm米 m 10dm千米(公里) km1000m光年 9.46×1012Km市制长度单位(中国古代)名称 毫厘分等数10 毫 10 厘尺 10 分丈 10 尺里 150 丈问答题最短的长度计量单位是什么?最长的长度计量单位是什么?你家的楼有多高?你的手掌“一拃”有多长?我的是 15 厘米。
长度单位的由来据说,中国古代的 1 尺是两只伸展开的手并列, 两根大拇指相连,两根小拇指之间的距离小知识1 光年=?小时 光年是长度单位,小时是时间单位,所以不能 回答1 海哩=1.852 公里=1852 米一、 考试中途应饮葡萄糖水赠送以下资料 考试知识点技巧大全大脑是记忆的场所,脑中有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大脑细胞活动需要大量能量。
科学研究证实, 虽然大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量的 2%-3%,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却占食物所产生的总能量的 20%,它的能量来源靠葡萄糖 氧化过程产生。
据医学文献记载,一个健康的青少年学生 30 分钟用脑,血糖浓度在 120 毫克/100 毫升,大脑反应快,记忆力强;90 分钟 用脑,血糖浓度降至 80 毫克/100 毫升,大脑功能尚正常;连续 120 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 60 毫克/100 毫升,大 脑反应迟钝,思维能力较差。
我们中考、高考每一科考试时间都在 2 小时或 2 小时以上且用脑强度大,这样可引起低血糖并造成大脑疲劳,从而 影响大脑的正常发挥,对考试成绩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建议考生,在用脑 60 分钟时,开始补饮 25%浓度的葡萄糖 水 100 毫升左右,为一个高效果的考试 加油 。
二、考场记忆“短路”怎么办呢?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有效的应试技巧比再做题突击更为有效。
1.草稿纸也要逐题顺序写草稿要整洁,草稿纸使用要便于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中国古代,数学叫作算术,又称算学,最后才改为数学.中
国古代的算术是六艺之一(六艺中称为“数”).
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古巴比伦人从远古时代
开始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并能应用实际问题.从数学
本身看,他们的数学知识也只是观察和经验所得,没有综合结
论和证明,但也要充分肯定他们对数学所做出的贡献.
亚里士多德把数学定义为“数量科学”,这个定义直到
18世纪。
从19世纪开始,数学研究越来越严格,开始涉及与
数量和量度无明确关系的群论和投影几何等抽象主题,许多专
业数学家对数学的定义不感兴趣,或者认为它是不可定义的。
有些只是说,“数学是数学家做的。
”
定义数学(汉语拼音:shùxué;希腊语:μαθηματικ;英语:
Mathematics),源自于古希腊语的μθημα(máthēma),其有学习、学问、
科学之意。
古希腊学者视其为哲学之起点,“学问的基础”。
另外,还有个较狭
隘且技术性的意义——“数学研究”。
即使在其语源内,其形容词意义凡与学习
有关的,亦会被用来指数学的。
其在英语的复数形式,及在法语中的复数形式+es成mathématiques,可
溯至拉丁文的中性复数(Mathematica),由西塞罗译自希腊文复数ταμα
θηματικά(ta mathēmatiká).
发展历史
数学(mathematics或maths,来自希腊语,“máthē
ma”;经常被缩写为“math”),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
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
的一种。
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数学的确切范围和定义有一系列的
看法。
而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也发挥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
具。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