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

合集下载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自我呈现是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

无论是在工作场所、社交活动还是家庭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展现出一个符合社会期望的形象,以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自我呈现的书籍,深感受益匪浅。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下我对自我呈现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首先,自我呈现并不意味着伪装或虚假。

相反,它是一种在真实基础上的表现和展示。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和身份,比如在工作中我们可能是一名专业的职员,在家庭中我们可能是一个负责任的父母或孩子。

在不同的场合,我们需要展现出不同的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否认自己的本质。

自我呈现的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满足社会的期望,又能保持自己的真实性。

其次,自我呈现需要建立在自信和自尊的基础上。

只有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和尊重,才能在他人面前展现出真正的魅力和吸引力。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变得自大或自负,而是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不断努力成长和完善自己。

只有在内心强大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在外部世界中展现出真正的魅力和自信。

再次,自我呈现需要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尽量避免给他人带来不愉快或困扰。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迎合他人的期望,而是要学会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个性。

只有在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展现出自己的魅力和魅力。

最后,自我呈现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社会在不断变化,我们也需要不断适应和调整自己的形象和表现方式。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我们才能在不同的场合展现出最真实和最适合的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经验,不断地完善和提升自己的形象和表现方式。

总之,自我呈现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

它不仅关乎我们个人的形象和魅力,也关乎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和交往。

只有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展现出最真实和最令人信服的自己。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书报告800字(篇)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书报告800字(篇)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书报告800字(篇)关于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书报告,精选6篇范文,字数为800字。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书报告是一本书,读书报告就像是一个个生命的小标记在记录每天的生活与学习。

读书报告有着不同于其他书的一些优点,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同时,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思想认知,增长自己的见闻,提高人生阅历,提升人生价值。

而读书报告就是自我的一个生命成长过程,它的意义也在于此。

关于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书报告,精选6篇范文,字数为800字。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书报告是一本书,读书报告就像是一个个生命的小标记在记录每天的生活与学习。

读书报告有着不同于其他书的一些优点,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同时,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思想认知,增长自己的见闻,提高人生阅历,提升人生价值。

而读书报告就是自我的一个生命成长过程,它的意义也在于此。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书报告是一本书,读书报告就像是一个个生命的小标记在记录每天的生活与学习。

读书报告有着不同于其他书的一些优点,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同时,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思想认知,增长自己的见闻,提高人生阅历,提升人生价值。

而读书报告就是自我的一个生命成长过程,它的意义也在于此。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

读书报告,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努力。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任何权势。

但是,有些事情,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到的。

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第一,要有正当的意识;第二,要有坚定的信念;第三,要有良好的习惯;第四,要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第五,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

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要有坚定的信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是一个有一定阅读兴趣的人,读一些读书报告就像在和朋友交谈一样。

这些看起来枯燥的报纸,其实很容易让我产生兴趣,而我也从中找到了一些我感到比较适宜的读书内容。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自我呈现,是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展示自己的形象和个性。

它不仅仅是外在的装扮和言行举止,更是内心深处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方式,也让我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场合和人际关系,如何在这些场合中自我呈现,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书中提到了一些关于自我呈现的原则和技巧,比如要有自信、要注重细节、要尊重他人等。

这些原则和技巧对于我来说都是很有启发的。

在以往,我在面对陌生人或重要场合时,往往会感到紧张和不知所措,导致自我呈现不够自信和大方。

而通过这本书的启发,我开始尝试着在这些场合中展现更加自信和从容的形象,我发现这样做不仅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自己,也让我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和尊重。

同时,书中也提到了自我呈现的内在因素,即个人的内心世界和自我认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压力,导致我们的自我认知产生偏差,甚至失去自我。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努力去了解自己的需求和价值观,并且尝试着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出来。

比如,在工作中,我开始更加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而不是一味地迎合他人的期望。

这样做不仅让我更加自信和满足,也让我在团队中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支持。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方式,也让我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努力改善自我呈现的方式,我发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支持,也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自己。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完善自己的自我呈现方式,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更加自信和真实的形象。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为什么说,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表演者?●表演有哪些基本的要素?●表演者需要哪些素养?表演的限度又在哪里?书中金句●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在公众面前表演,我们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有时,一种被营造出来的印象是真的还是假的,实际上我们想问的是,表演者是否有权进行这种表演,而不是关心表演本身是否真实。

●面具是吸引人的表达方式。

精华笔记生活的表演艺术:包括演员、剧班、舞台和观众四个方面演员:表演是人之为人的基础角色扮演:通过模仿互动,成为人群中的一员明白人群的“组织”方式:扮医生、病人,理解医疗场景。

懂得自己要扮演的角色:扮新郎新娘结婚,明白谁是主角、谁是观众。

意义:整个社会化过程,就是人识别越来越复杂的情境,扮演越来越复杂的角色。

自我呈现:人在交往的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控制别人的看法每次出门,至少会把睡衣脱掉,换成T恤衫,不希望别人看到你邋遢。

剧班:跟你一起进行表演的人单人表演:你去面试,一个人坐在主考官面前。

多人组合表演:有客人来了,夫妻双方就组成一个剧班。

舞台:社会交往发生的地方,分成前台和后台前台:进行表演的地方,是观众所在的地方,比如客厅。

后台:为前台的表演做准备的地方,一般说来,是放松和休息的地方,比如卧室。

观众:一切表演,都是为了控制观众的看法和印象,这是“印象管理”的核心。

观众避免尴尬的注意事项:尽量避免进入后台;如果不小心听到表演者在后台的对话,要听而不闻;在必要的时候,要站在表演者这边,帮他们达成效果。

表演的核心准则:搞清楚状况区分标的:是表演者,还是观众;在前台,还是在后台;谁是剧班成员。

女性之间的”不洗头之交“:对能进入后台的人,不拿出前台表演的力气。

餐厅的前厅和后厨:不能在前台展示的东西,要做好隔离,体现专业性。

微信分组:对不同剧班,采取不同的交流态度,让你的微信工作号和微信生活号合一。

表演者的三个核心素质——忠诚、纪律和谨慎忠诚:内化自己扮演的角色,达到人戏合一的境界:父母子女、丈夫妻子。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需要面对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交场合。

如何在这些场合中自我呈现,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自我呈现的书籍,深受启发。

通过这本书,我对自我呈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学会了一些实用的技巧。

首先,书中提到了自我呈现的重要性。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展现出一个积极、自信的形象。

这不仅能够给别人留下好印象,也能够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在社交场合中,自我呈现更是至关重要。

通过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我们可以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让我意识到,自我呈现不仅是一种表面的形象,更是一种内在的修养。

其次,书中介绍了一些自我呈现的技巧。

比如,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在公共场合表现出过于激动或消沉的情绪。

另外,要学会倾听和表达,不要一味地自我表现,而是要尊重他人,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形象管理的重要性。

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言谈举止,都需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这些技巧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我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去实践。

最后,书中还强调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只有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

通过对自己的认知,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形象管理,避免在社交场合中出现尴尬的情况。

这让我意识到,自我呈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地反思和修正的过程。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对自我呈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学会了一些实用的技巧。

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自信地展现自己,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我也会不断地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自我呈现,让自己变得更加完善。

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启发,我会将其中的理念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让自己变得更加出色。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自我呈现,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行为。

无论是在工作场所、社交场合还是家庭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展现自己的形象和特质。

《自我呈现》这本书对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展现自己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思考,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书中提到了自我呈现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品格和魅力。

无论是在面试工作、与客户交流还是在社交场合,我们都需要通过自我呈现来塑造自己的形象。

这种自我呈现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他人对我们的期待,更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

书中的案例分析和理论阐释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自我呈现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行为,更是一种对内心特质和外在形象的整合和展现。

其次,书中还提到了自我呈现的技巧和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如何在这些情境中有效地展现自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书中介绍的自我呈现技巧,如言语表达、仪表仪态、沟通技巧等,都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尤其是书中提到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策略,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自我呈现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情境和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变化。

这种灵活的自我呈现策略使我更加自信和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

最后,书中还提到了自我呈现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面临一些道德和伦理的抉择,如何在自我呈现的过程中保持诚实和真实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书中对于自我呈现的道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观点和建议。

我深刻地认识到,自我呈现不是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和要求,而是要在保持真实和诚实的前提下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这种道德和伦理的自我呈现不仅可以让我更加自信和坦然,更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通过阅读《自我呈现》,我不仅对自我呈现的重要性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对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表现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灵活和自信地展现自己,成为一个更加优秀和成功的人。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是一本由美国心理学家戈夫曼所著的著作,书中详细地探讨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言语、行为、服饰等方式来呈现自我。

这本书让我对自我呈现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日常行为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呈现自己。

比如,我们会选择不同的服饰来展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我们会用不同的语言和声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我们会通过不同的行为来展现自己的性格和个性。

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展现自己的方式,而这些方式又会受到社会文化、环境和他人的影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开始更加关注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我发现自己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在工作场合我会表现得更加严肃和专业,而在家庭聚会上我会表现得更加轻松和随意。

我开始思考自己的自我呈现是否真实和一致,是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是否能够真实地展现自己。

除了关注自己的自我呈现,我还开始更加关注他人的自我呈现。

我发现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呈现自己,而这些方式又会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

有些人可能会通过言语和行为来展现自己的自信和魅力,而有些人可能会通过服饰和外表来展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通过观察他人的自我呈现,我开始更加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更加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通过阅读《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我对自我呈现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日常行为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意识到自我呈现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它不仅与个人的性格和个性有关,也与社会文化和环境有关,它不仅影响着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也影响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

因此,我会更加关注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也会更加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自我呈现。

希望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实践,我能够更真实地展现自己,也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一样平常糊口外的自尔出现》读后感文/瑾附件珂最后听到戈妇曼,是正在社会教的教室上。

借看了一篇名为《尔的八任社会教男朋友》的文章。

最后,瞥见《一样平常糊口外的自尔出现》,是正在美剧《心思神探》黛比战霍我登的对话面。

尔用四地利间看完了《一样平常糊口外的自尔出现》,并测验考试用戈妇曼的戏剧实践诠释一些尔曾睹过的景象战止为,让尔有了一种新的望角战深思。

看彻底书模板,尔孕育发生了一种觉得,《一样平常糊口外的自尔出现》像是一原讲戏剧演出、相里、读口术、社交一体的书模板。

尔必需说的是,正在借已入进第一章节时,媒介前的引述,便提了尔一切的浏览趣味。

用的是乔乱·桑塔耶这《正在英国的独皂以及厥后的独皂》面的一段话:“里具是呼惹人的抒发方法,是极妙的情感反响,异时又是奸臣否疑的、慎重的战相当重要的。

取空气接触的无机物必需取得一层表皮,表皮并不是口净,那一点其实不是对表皮的否认……尔没有念说,真体果景象的缘故而存正在,或脸蛋果里具的缘故而存正在,或豪情果诗和蔼的缘故而存正在。

做作界外出有任何工具是为了另外事物而孕育发生的;一切那些相里战产品异样皆涉进存正在发域。

”戈妇曼构想,糊口便像剧院,是事务的戏剧性展示,咱们背别人出现咱们本人,咱们一直扭转本人,以合乎正在糊口外的脚色。

咱们被要供站正在甚么山上,唱甚么歌。

戈妇曼以为,咱们天天皆摘着里具,为了融进XXXX个群体,为了与悦别人。

为了唤起冀望的归应,咱们须要知叙若何动作最为得当。

须要界说诠释的,囊括前台、后盾、剧班、区域、没有协调脚色、印象精细管理等等。

“以特定的个别战他的演出为参照点,咱们能够把这些作没其余演出的人称为不雅寡、不雅察者或帮助到场者。

”当一小我私家正在饰演一种脚色时,他肯定等待他的不雅寡们仔细看待本人正在他们里前所建设起去的演出印象,他必需置信本人所饰演的脚色,置信工作便是它所出现的这样。

个别或是彻底投进本人的脚色,或是对之采纳放荡不羁的立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淺談《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
——明明知道你是在演戲,但我依舊信任你
404310901 社福三黃子芸
談這本書之前,我想先說說我最近發生的一件事情。

前幾天是我國中時期的很好的朋友的生日,我給她發了一段很長的生日祝福,儘管我本身並不情願,裏麵包含了很多對類似於“超級高很瘦很美”“全能女神”等等讚美的話,然而,我說這些話的理由只是因為未能在她生日那天十二點准點的時候說一句生日快樂,這讓她很不開心,所以只能補償性地打了這些祝福。

其實我們之間還因為其他事情有了不小的爭執,我甚至想要過放棄,但是最終我還是希望扮演好好朋友這個角色,希望她在生日這天能夠過得開心,也希望能夠通過對她的這些讚美留住她,繼續維持我們的長達8年的友情。

但實際上,我們現在由於在不同地方念書的緣故,一年只能見到二至三次面,可以說是那種活在“網絡平臺”上的朋友,那麼爲什麽我還是如此在意她對我的評價以及我與她感情的維持呢?這些問題,在我閱讀完《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後,都有了得到了很好的答案。

(一)“世界不過是一個舞臺,所有的男男女女不過是走場跑臺的演員。


文章的開頭,作者就向我們揭示了人際互動的原理,即獲得特定對象的資訊,定義當前的情景,給予其所需的回應。

而有趣的一點在於當我們直接與特定對象面對面時,我們有可能不假思索給予其想要的認可,如若特定對象不在場時,也許我們會有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回應,而這樣的原理似乎在大數據時代來臨的今天並不適用了。

由於互聯網、電腦、手機的普及,我們的表演變得更加簡單也更容易了。

我們只需要閒適地坐在電腦面前或是躺在沙發上拿起手機,動動手指頭,搜尋一下想要瞭解的特定對象的各類社交帳號,就可以得到他的各類相關資訊,而之後只要根據其呈現在網絡上的愛好、期待就可以開始溝通和交流了。

由於無法直接看見對方的表情、肢體動作,聽不見對方說話的語氣、語速、聲調,所以在這個表演過程裏,我們和對方都有可能變得“神秘化”,由此可能會提高對彼此的好感度,加深所謂的“感情”,然而彼此的一切是不是真的呈現在對方的面前就值得商榷了,因為正如前文所說,只需熟稔地敲擊鍵盤,一個又一個自己虛幻而理想的自我形象就能輕易地被炮製出來。

安靜而客觀地映射在螢幕上的文字符號是我們認識彼此的最主要的途徑,當然在互動過程裏,我們可以借助各種表情符號、圖片加以輔佐,但重要的只有一點,那就是網絡的存在切斷了我們獲知彼此資訊的其他直接途徑。

所以只要我們領悟了網路互動的真諦,我們就能隨心所欲操控別人對我們的印象,也更輕鬆自如地扮演我們想要呈現角色,這也就意味著這場互動徹底淪為了一場利己的表演。

角色扮演成本的降低,增加了我們表演的機會與次數;而前臺區域的無限制擴張,又延長了我們表演的時長。

(二)“我們所有人都是在劇班活動的參與者,所以我們的內心深處必定多少都有一點陰謀家的甜蜜犯罪感。


在作者看來,整個社會就是一個大戲院,而我們每個人就是這偌大舞臺上小小的一個表演者,借助著某個生活場景的情景和道具,在與劇班的其他成員的合謀之下,共同在觀眾面前表演一出出真情抑或假意的劇碼。

雖然沒有一個固定的劇本,但在互動中已然存在一個達成共識的契約,這個契約是由社會制度、法律條文、組織規定等等諸多外在強制性規定所先驗地框定,根據情景定義的不同而隨之修改。

這不經讓我想到了來臺灣的交換生活,我們交換生群體作為一個戲班,由於我們獨特的交換生身份把我們緊密連接在一起,合作配合呈現出一場符合我們集體價值觀和共同認知的表演,以期待臺灣同學對我們留下較好的印象,加深彼此的認識和瞭解,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關係。

在這個過程中,即使是互不相識的交換生們作為劇班的成員也相互支持和依賴,對彼此也有著區別於他人的寬容以及諒解。

我們彼此會一起談論家鄉、一起計劃到臺灣的某地旅行,無形之間就培養出了一些默契感和親切感,這是臺灣學生無法與我們產生共鳴的地方。

而這也導致了一個問題,即形成一個交換生的小圈子,我發現由於地域、個性等等的差異,很多交換生的交際僅限於交換生這個圈子內,他們不會主動結識臺灣本地的學生,這就說明交換生劇班其實
缺乏與臺灣學生劇班的交流和互動。

交換生劇班也許某天進行了精彩的表演,而臺灣學生劇班也作為觀眾欣賞了這個表演。

另一天則相反,臺灣學生劇班表演,交換生劇班觀察。

這樣的交替互動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中正的校園裡,兩個劇班沒有一個合適的舞臺來對話,於是兩個劇班也就有可能無法得到回應,我覺得這是非常可惜的一點。

(三)“人生且如戲,並不僅僅因為我們要在別人面前苦心經營的表演,還有我們獨自一人時都難以坦然地以裸露的未經開化的方式來進行自我對話,儘管有過那麼一瞬間,我們曾經動搖過、懷疑過和絕望過,但只是那麼一瞬間,那個瞬間過去之後,我們又再次重新拾起面具,面對別人,面對鏡子裏的自己。


這段話是我在看完全書後在網絡上搜尋別人對此書的評價以幫助自己理解書中內容時看到的,我非常喜歡且認可。

戈夫曼的戲劇表演的理論讓我明白了很多,其實有時候我們的扮演是被迫的,在臺前,我們在“背景”與“社會期望”的要求下,需要扮演著各種角色,如果我們逃避這種角色,或者吊兒郎當的演著,可能就會在大眾眼中是異化的形象。

所以,大部分的人為了免於麻煩或者是為了更加方便,會參與到這個集體的表演過程中來,演得好的人在現實社會中就可能收穫頗豐,演的差的人也許就會受到社會大眾輿論的指責。

但是其實表演的存在也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不能因為它不同於心而完全否定它。

它是不可避免的,本身也是對他人和自己的保護,不至於傷害別人,傷害自己。

我們的表演是要符合社會規則的,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都有利於這個社會的運行,本質是好的,表像也是。

有的時候被蒙在鼓裏的人才是幸福的,因為他們看不到這個世界赤裸裸的真實。

真相的敗露,才是最讓人傷痛的。

如果我們不知道別人的好心是具有表演和功利色彩的話,如果我們都以為世界就是它所呈現的樣子話,就不會有那種被刺穿的難過。

也因此很多人才會想要回到小時候,因為那時候他們心中的的世界過分精彩,也過分美麗。

回到開頭的故事,也許我曾和好友爭吵過,也曾自己在內心掙紮過,曾想要放棄過我們的這段友誼,但後來,我還是忍住了,反而選擇和我的好友說:“這麼多年謝謝你一直陪著我,接下來讓我們繼續大步向前走,不回頭。

”人生這場戲,既然按了開始這個按鈕,那麼就應該堅持不回頭地演下去,因為我們不可能有彩排或是罷演的機會。

我知道你在演戲,因為我也在演戲,可是那又怎麼樣呢?我依舊選擇相信你,只願在這一路上,無歲月可回頭,且演且信且珍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