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代理服务器系统总体技术要求v100
4、MAS系统安装配置(windows)(V1.0)

安装Web服务
安装自启动服务
拷贝License文件到C:\EIE\Lisence\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目录
• MAS系统安装流程
安装配置数据库 安装并配置JDK1.5 安装并配置MAS应用软件 环境测试
MAS系统安装流程
步骤 1
制订安装计划。
确定硬件设备是否齐全,软件安装盘是否已经准备好
PC Server/网线/便携机/安装软件光盘/安装软件包等
步骤 2
确定安装规划。
包括硬件规划,软件规划,例如:
操作系统:Windows XPE
JDK:SUN J2SE 1.5.0.06 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 Desktop Engine 2000A 客户端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 6.0或以上版本
步骤 3
步骤 4 步骤 5
安装配置数据库。
安装并配置JDK1.5。 安装并配置MAS应用软件。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步骤 3 安装配置数据库
准备安装文件
将MSDE安装文件拷贝到MAS服务器本地硬盘(D:\)
Page 22
配置MAS服务平台的连接参数
4. 升级维护配置
系统配置-〉MAS系统配置-〉升级维护配置选项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中国移动家庭宽带业务质量保障流程规范V1.0(2020版)

2020年度中国移动家庭宽带业务质量保障流程规范中国移动家庭宽带业务质量保障流程规范(v1.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2020年4月目录1家客交维流程规范 (5)1.1现场验收流程 (5)1.1.1定义 (5)1.1.2目的 (5)1.1.3本流程的适用范围 (5)1.1.4关键环节步骤说明 (6)1.1.5流程起点和终点 (6)1.1.6流程图 (6)1.1.7流程说明及表单 (6)1.1.8流程规则 (6)1.1.9流程评估指标 (7)1.1.10角色岗位职责 (7)1.2资源录入流程 (7)1.2.1定义 (7)1.2.2目的 (7)1.2.3本流程的适用范围: (7)1.2.4流程功能设计: (8)1.2.5关键环节步骤说明: (8)1.2.6流程起点和终点 (8)1.2.7流程图 (8)1.2.8流程说明及表单 (8)1.2.9流程规则 (9)1.2.10流程评估指标 (9)1.2.11角色岗位职责 (9)2投诉处理流程 (10)2.1定义 (10)2.2目的 (10)2.3本流程的适用范围 (10)2.4流程功能设计 (10)2.5关键环节步骤说明 (10)2.6流程起点和终点 (10)2.7流程图 (11)2.8流程说明 (11)2.9流程评估指标 (11)2.10角色岗位职责 (12)3故障处理流程 (12)3.1定义 (12)3.2目的 (12)3.3本流程的适用范围 (13)3.4流程功能设计 (13)3.5关键环节步骤说明 (13)3.6流程起点和终点 (13)3.7流程图 (13)3.8流程说明 (13)3.9流程评估指标 (14)3.10角色岗位职责 (14)4割接与故障信息通告 (15)4.1网络割接流程 (15)4.1.1定义 (15)4.1.2目的 (15)4.1.3本流程的适用范围 (16)4.1.4关键环节步骤说明 (16)4.1.5流程起点和终点 (16)4.1.6流程图 (17)4.1.7流程评估指标 (17)4.1.8角色岗位职责 (17)4.2故障信息通告流程 (18)4.2.1定义 (18)4.2.2目的 (18)4.2.3本流程的适用范围 (18)4.2.4关键环节步骤说 (18)4.2.5流程起点和终点 (19)4.2.6流程图 (19)4.2.7流程评估指标 (19)4.2.8流程说明 (20)4.2.9角色岗位职责 (20)5端到端质量优化流程 (20)5.1业务质量投诉处理流程 (20)5.1.1定义 (20)5.1.2目的 (21)5.1.3本流程的适用范围 (21)5.1.4流程功能设计 (21)5.1.5关键环节步骤说明 (21)5.1.6流程起点和终点 (21)5.1.7流程图 (21)5.1.8流程说明 (22)5.1.9流程评估指标 (22)5.1.10角色岗位职责 (23)5.2业务指标监测保障流程 (24)5.2.1定义 (24)5.2.2目的 (24)5.2.3本流程的适用范围 (24)5.2.4流程功能设计 (24)5.2.5关键环节步骤说明 (25)5.2.6流程起点和终点 (25)5.2.7流程图 (25)5.2.8流程说明 (25)5.2.9流程评估指标 (25)5.2.10角色岗位职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移动代理服务器(MAS)

移动代理服务器业务介绍一、业务介绍移动代理服务器业务是中国移动上海公司面向集团客户市场推出的基础型MAS承载类业务,移动代理服务器业务分为本地业务和全网业务;其中本地业务和全网业务的具体差异如下:移动代理服务器本地业务移动代理服务器全网业务短信发送范围上海全网资费本地端口费为0 全网端口费:3000元/月受理流程直接分配本地服务代码预分配全网服务代码,需要有限公司审批并制作全网局数据二、移动代理服务器产品的组网结构移动代理服务器系统的组网结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移动代理服务器、行业网关和移动终端。
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一)移动代理服务器是指为满足信息化程度高的集团客户通过移动终端实现移动办公、生产控制、营销服务等信息化需求,在集团客户Intranet内部署与其OA、ERP、CRM等应用系统进行应用耦合的网关。
其功能特点如下:1.高效可靠的业务网关:软硬件一体的企业级网关,具备快速高效的业务处理能力;2.便捷的二次开发平台:提供统一的数据库接口、web service 接口,降低企业移动应用的开发成本;3.丰富的综合通信能力:支持短信、彩信、WAP等多种通信能力;4.完善的自服务功能:为客户提供内部业务管理、数据统计、用户权限控制等自服务功能。
(二)行业应用网关是专门为集团客户提供的综合业务解决方案的通信平台,在集团客户与终端客户之间搭建一条快速高效的业务处理通道。
功能特点如下:1.处理能力强:强大的业务实时处理能力,保证信息快速高效的传递;2.优先级支持:支持不同等级的优先级控制,实现业务的优质优价;3.安全性高:支持SSL加密,报障信息安全;4.多通信能力的支持:支持短信、彩信、USSD、WAP等业务的接入、存储、转发的功能;5.强大的业务管理能力:支持企业实名、黑白名单的控制、流量动态控制等功能。
(三)移动代理服务器和行业网关的连接方式移动代理服务器通过固定的公网IP与行业应用网关和MAS统一服务平台通信。
中国移动Gb接口IP化技术规范V10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A-006-2021 中国移动G b接口I P化技术标准C h i n a M o b i l e G b o v e r I P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版本号:2009-8-19发布2009-8-19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II)1.范围 (1)2.标准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4.概述 (2)5.网络业务功能〔Network Service〕 (3)寻址〔Addressing〕 (3)5.2 子网业务功能〔Sub-Network Service functions〕 (4)5.3 NS负荷分担 (4)5.4 资源分配〔Resource Distribution〕 (4)5.5 NS-VC管理 (4)接口要求 (5)6.1 协议版本 (5)6.2 接口类型 (5)6.3 接口数量 (6)7.性能要求 (7)7.1 QoS要求 (7)7.2 冗余备份要求 (7)8.操作维护要求 (8)8.1 对BSC设备要求 (8)8.2 对SGSN设备要求 (8)8.3 NS-VC配置要求 (8)9.承载方式兼容要求 (9)对BSC设备要求 (9)9.2 对SGSN设备要求 (9)10.后续演进要求 (9)可平滑升级支持Gb Flex (9)10.2 SGSN应同时支持Gb接口和Iu-PS接口IP化 (9)11.编制历史 (10)前言本标准规定了BSC和SGSN设备的Gb over IP技术要求,供Gb IP化实现及现网应用参考。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Gb over IP业务功能描述要求,接口要求、性能要求、操作维护要求、组网、承载方式及后续演进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要求。
本标准是BSS IP化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 QB-A-004-2021 中国移动A接口IP化技术标准[2] QB-A-005-2021 中国移动Abis接口IP化技术标准[3] QB-A-006-2021 中国移动Gb接口IP化技术标准本标准由中移技﹝2021﹞239号印发。
中国移动Gb接口IP化技术规范V100

中国移动Gb接口IP化技术规范V100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A-006-2009 中国移动G b接口I P化技术规范C h i n a M o b i l e G b o v e r I P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版本号:1.0.02009-8-19发布2009-8-19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4.概述 (4)5. 网络业务功能(Network Service) (6)5.1寻址(Addressing) (6)5.2 子网业务功能(Sub-Network Servicefunctions) (7)5.3 NS负荷分担 (8)5.4 资源分配(Resource Distribution) (8)5.5 NS-VC管理 (8)6.Gb接口要求 (8)6.1 协议版本 (8)6.2 接口类型 (8)6.3 接口数量 (10)7. 性能要求 (12)7.1 QoS要求 (12)7.2 冗余备份要求 (13)8. 操作维护要求 (14)8.1 对BSC设备要求 (14)8.2 对SGSN设备要求 (14)8.3 NS-VC配置要求 (15)9.承载方式兼容要求 (16)9.1对BSC设备要求 (16)9.2 对SGSN设备要求 (16)10.后续演进要求 (16)10.1可平滑升级支持Gb Flex (16)10.2 SGSN应同时支持Gb接口和Iu-PS接口IP化 (17)11.编制历史 (17)前言本标准规定了BSC和SGSN设备的Gb over IP技术要求,供Gb IP化实现及现网应用参考。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Gb over IP业务功能描述要求,接口要求、性能要求、操作维护要求、组网、承载方式及后续演进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要求。
本标准是BSS IP化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 QB-A-004-2009 中国移动A接口IP化技术规范[2] QB-A-005-2009 中国移动Abis接口IP化技术规范[3] QB-A-006-2009 中国移动Gb接口IP化技术规范本标准由中移技﹝2009﹞239号印发。
移动代理服务器(MAS)

移动代理服务器(MAS)业务属性(一)定义MAS服务器是指通过提供通用的配置平台和接口方式,能够便捷、灵活地与企业现有的业务系统、办公系统等应用系统紧密结合,以短信/彩信为媒介进行信息收、发的双向传递和交互式传递,满足企业信息化、个性化和移动化的业务需求。
MAS2.0软件在原有版本(MAS1.0)部分业务管理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架构和接口规范的改良,采用基座加插件的软件体系架构:采用基座加插件的软件体系架构:1、基座:提供通用移动能力,如短信通道的网络接入能力,提供业务管理、插件管理能力,可接入MAS管理平台进行运营监控等。
2、插件:构建在基座之上的功能模块,安装配置后即能提供服务,为可选配置,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移动化插件,实现企业应用系统的移动性转化,如B/S插件、MAIL插件;第二类是应用插件,提供针对集团客户或特定行业需求的应用功能,如移动OA、赢销通等。
现阶段我司提供的主要是移动化插件。
(二)产品简介MAS服务器是广州移动通过短信、WAP、MMS三大类底层技术,面向大中小型企业提供的集移动办公、服务营销、生产控制应用于一体的信息化解决方案,通过本解决方案,可根据不同应用主体的个性化需求,开发多种个性化应用的开放式平台(如:群发短信等)。
MAS服务器实现软、硬件一体化封装,具有一线接入、快速运用、开发容易、操作友好、维护简单等特点。
(三)【功能】功能详细介绍【特征】MAS业务是集团信息化市场的一项高端产品,主要定位于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大、中型企业,A、B类集团客户是主要的推广对象。
资费帐务1、设备、软件费:设备可采取租借、购买、赠送三种方式支付。
软件提供购买、赠送两种方式支付。
但目前执行的是通过捆绑营销方案实施赠送的方式支付设备费。
具体收费如下:2010年12月21日起设备、软件及服务价格,具体见下表:2010年11月11日至2010年12月20日设备费:2010年11月11日前设备费2、通信费(1)《下行集团客户短信套餐》(原集团短信)计费标准:集团短信的业务服务费从双方系统正式运行的当月开始收取。
中国移动代理服务器(mas)系统总体技术要求v100.doc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移动代理服务器(MAS)系统总体技术要求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Mobile Agent Server System版本号:1.0.0╳╳╳╳-╳╳-╳╳发布╳╳╳╳-╳╳-╳╳实施前言本规范对MAS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规范的内容提出全面要求,是MAS系统建设所需要遵从的纲领性技术文件。
本规范主要包括业务定义、业务特征、组网结构、业务流程等内容。
本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技术部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马杰、范晓晖、赵立君、肖军、朱宇、李红菊、王颖、胡武婕、吴铭、张海泳本规范解释单位:同提出单位目录1范围 (1)2引用标准 (1)3相关术语与缩略语 (1)4业务描述 (2)4.1 业务定义 (2)4.2 业务特征 (2)4.3 业务分类 (3)5系统结构和组网原则 (3)5.1 系统结构 (3)5.1.1 系统结构图 (3)5.1.2 功能描述 (4)5.2 网络结构 (5)6业务流程 (6)6.1 业务受理 (6)6.1.1 时序图 (6)6.1.2 流程描述 (7)6.2 短信业务MT流程 (7)6.2.1 时序图 (7)6.2.2 流程描述 (7)6.3 彩信业务MT流程 (8)6.3.1 时序图 (8)6.3.2 流程描述 (8)6.4 短信/彩信业务MO流程 (9)6.4.1 时序图 (9)6.4.2 流程描述 (9)7编码原则 (10)8网管功能 (10)8.1 配置管理 (10)8.2 性能管理 (10)8.3 故障管理 (11)8.4 安全管理 (11)8.5 升级维护 (11)8.6 日志管理 (12)9认证与鉴权 (12)9.1 MAS服务器注册管理 (12)9.2 MAS服务器认证与鉴权 (12)10计费结算 (13)10.1 计费类型 (13)10.2 计费采集点 (14)10.3 结算 (14)11接口要求 (14)11.1 接口1:MAS服务器与企业IT系统的接口 (14)11.2 接口2:MAS服务器与行业应用网关的接口 (14)11.3 接口3:MAS服务器与MAS管理平台的接口 (14)11.4 接口4:MAS管理平台与BOSS的接口 (15)11.5 接口5:MAS管理平台与省综合网管的接口 (15)12业务统计 (15)12.1 统计功能要求 (15)12.2 统计报表数据要求 (15)13网络安全 (16)13.1 物理安全 (16)13.2 网络安全 (16)13.2.1 MAS服务器网络安全 (16)13.2.2 MAS管理平台网络安全 (16)13.2.3 数据传输安全 (17)13.3 系统安全 (17)14设备要求 (19)14.1 MAS服务器设备要求 (19)14.1.1 对主机设备的要求 (19)14.1.2 对时间同步的要求 (19)14.2 MAS管理平台设备要求 (19)14.2.1 对主机设备的要求 (19)14.2.2 对存储设备的要求 (20)14.2.3 对备份设备的要求 (20)14.2.4 对时间同步的要求 (21)15编制历史 (21)1范围本技术要求对MAS系统所作用的技术范畴提出规定,原则上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部使用,用于在业务开展中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和省公司提供技术依据;适用于GSM 网络、GPRS网络、3G网络和未来移动通信网络环境。
10B005中国移动EPON设备规范V10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B-005-2010 中国移动E P O N设备规范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E P O Ne q u i p m e n t s of C h i n a M o b i l e版本号:1.0.02010-10-11发布2010-10-11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4. EPON系统组成 (4)4.1.参考配置 (4)4.2.OLT (5)4.3.ONU (5)4.4.ODN (6)4.5.线路速率 (7)5. EPON协议要求 (7)5.1.协议栈 (7)5.2.PMD层 (8)5.3.RS子层 (8)5.4.MPCP协议 (8)6. EPON业务能力和设备类型 (8)6.1.业务能力 (8)6.2.ONU设备类型 (8)7. 设备接口要求 (9)7.1.OLT网络侧接口 (9)7.2.ONU用户侧接口 (10)8. PON基本功能 (10)8.1.ONU设备认证功能 (10)8.2.数据加密 (11)8.3.FEC (11)8.4.光链路检测功能 (11)8.5.断电通知功能 (11)8.6.长发光ONU的检测 (11)8.7.动态带宽分配(DBA)功能 (11)9. OLT技术要求 (13)9.1.业务Q O S (13)9.2.L2功能要求 (14)9.3.网络安全相关功能 (16)9.4.以太网OAM功能 (18)9.5.上联IP业务级联功能 (18)9.6.OLT设备可靠性要求 (18)9.7.OLT设备功耗 (18)10. ONU技术要求 (18)10.1.业务Q O S (18)10.2.L2功能要求 (19)10.3.网络信息安全相关功能 (20)10.4.WLAN接入功能 (21)10.5.以太网OAM功能 (21)10.6.V O IP功能 (21)10.7.可靠性要求 (21)10.8.其他要求 (22)11. 性能要求 (22)11.1.PON接口容量 (22)11.2.业务性能 (22)12. PON的保护 (25)12.1.保护倒换方式 (25)12.2.保护倒换配置 (25)12.3.保护倒换性能 (26)13. 同步功能要求 (26)13.1.EPON设备同步要求 (26)13.2.TDM业务同步要求 (30)13.3.时间同步要求 (32)14. 操作管理维护要求 (33)15. 其它要求 (33)15.1.环境要求 (33)15.2.电气安全要求 (34)15.3.设备功耗要求 (35)15.4.设备散热要求 (35)16. 编制历史 (35)附录A (标准性附录)EPON设备PON接口指标要求 (36)附录B (资料性附录)EPON 光模块1000BASE-PX20+光接口特性 (40)前言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采用PON技术的有线接入网,为网络规划与建设、工程设计和通信组织、网络维护和运营等提供技术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代理服务器系统总体技术要求v100移动代理服务器(MAS)系统总体技术要求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Mobile Agent Server System版本号:1.0.0╳╳╳╳-╳╳-╳╳公布╳╳╳╳-╳╳-╳╳实施前言本规范对MAS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规范的内容提出全面要求,是MAS系统建设所需要遵从的纲领性技术文件。
本规范要紧包括业务定义、业务特点、组网结构、业务流程等内容。
本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技术部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本规范要紧起草人:马杰、范晓晖、赵立君、肖军、朱宇、李红菊、王颖、胡武婕、吴铭、张海泳本规范讲明单位:同提出单位名目1范畴 (1)2引用标准 (1)3相关术语与缩略语 (1)4业务描述 (2)4.1业务定义 (2)4.2业务特点 (2)4.3业务分类 (3)5系统结构和组网原则 (3)5.1系统结构 (3)5.1.1系统结构图 (3)5.1.2功能描述 (4)5.2网络结构 (5)6业务流程 (6)6.1业务受理 (6)6.1.1时序图 (6)6.1.2流程描述 (7)6.2短信业务MT流程 (7)6.2.1时序图 (7)6.2.2流程描述 (7)6.3彩信业务MT流程 (8)6.3.1时序图 (8)6.3.2流程描述 (8)6.4短信/彩信业务MO流程 (9)6.4.1时序图 (9)6.4.2流程描述 (9)7编码原则 (10)8网管功能 (10)8.1配置治理 (10)8.2性能治理 (10)8.3故障治理 (11)8.4安全治理 (11)8.5升级爱护 (11)8.6日志治理 (12)9认证与鉴权 (12)9.1MAS服务器注册治理 (12)9.2MAS服务器认证与鉴权 (12)10计费结算 (13)10.1计费类型 (13)10.2计费采集点 (14)10.3结算 (14)11接口要求 (14)11.1接口1:MAS服务器与企业IT系统的接口 (14)11.2接口2:MAS服务器与行业应用网关的接口 (14)11.3接口3:MAS服务器与MAS治理平台的接口 (14)11.4接口4:MAS治理平台与BOSS的接口 (15)11.5接口5:MAS治理平台与省综合网管的接口 (15)12业务统计 (15)12.1统计功能要求 (15)12.2统计报表数据要求 (15)13网络安全 (16)13.1物理安全 (16)13.2网络安全 (16)13.2.1MAS服务器网络安全 (16)13.2.2MAS治理平台网络安全 (16)13.2.3数据传输安全 (17)13.3系统安全 (17)14设备要求 (19)14.1MAS服务器设备要求 (19)14.1.1对主机设备的要求 (19)14.1.2对时刻同步的要求 (19)14.2MAS治理平台设备要求 (19)14.2.1对主机设备的要求 (19)14.2.2对储备设备的要求 (20)14.2.3对备份设备的要求 (20)14.2.4对时刻同步的要求 (21)15编制历史 (21)1范畴本技术要求对MAS系统所作用的技术范畴提出规定,原则上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部使用,用于在业务开展中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和省公司提供技术依据;适用于GSM 网络、GPRS网络、3G网络和以后移动通信网络环境。
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内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鼓舞依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机构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全网行业应用业务规范》QB-D-003-2005[2]《全网行业应用总体技术要求》QB-D-004-2005[3]《全网行业应用接口规范》QB-D-030-2005[4]《省行业应用网关提供全网行业应用的总体技术要求》QB-D-047-20063相关术语与缩略语MAS系统:提供MAS业务的完备系统,包括MAS终端、MAS服务器和MAS治理平台。
MAS终端:支持使用MAS系统应用的移动终端。
MAS服务器:部署在企业侧,与企业现有业务系统耦合的,实现企业应用移动化的服务器。
MAS治理平台:部署在移动侧,完成对各MAS服务器统一治理和操纵的平台。
应用订购关系:指集团客户订购MAS应用所生成的订购关系,如EC申请开通OA短信业务时的所产生的订购关系。
4业务描述4.1业务定义MAS业务指中国移动通过在集团客户(要紧为拥有完备企业信息系统的企业)内部部署移动代理服务器,为集团客户提供的基于移动终端(包括短信、彩信、W AP、手机客户端等)的信息化应用服务。
企业通过移动代理服务器将自己的业务延伸到移动终端。
4.2业务特点1、MAS终端用户能够使用短信、彩信、W AP、语音以及手机应用程序等方式,通过MAS服务器访咨询集团客户IT系统的各种应用。
2、MAS服务器部署在企业内部,通过应用适配模块与企业现有业务系统耦合,实现企业应用移动化。
3、MAS服务器提供灵活的自服务门户,集团治理员和集团个人用户可依照相应权限进行治理。
4、MAS服务器在治理平台注册成功后,才能开始服务。
5、MAS服务器定期到治理平台进行认证,不能认证或认证失败,MAS服务器应停止其相关业务模块的运行。
6、中国移动通过MAS治理平台对企业侧不同种类的MAS服务器进行统一的治理和操纵。
7、MAS服务器与MAS治理平台之间的注册、认证与治理信息加密传输。
4.3业务分类依照企业不同应用,业务能够分为1、ERP应用2、OA应用3、SCM应用4、CRM应用5、EMAIL应用6、行业应用7、其它应用5系统结构和组网原则5.1系统结构5.1.1系统结构图MAS系统分为3个部分:MAS服务器、MAS治理平台和MAS终端。
5.1.2功能描述✧MAS服务器1)应用接入适配模块通过安装和开发不同的企业应用接入适配插件,完成不同IT系统的接入,举荐包括ERP适配插件、OA适配插件、Email适配插件、CRM适配插件和SCM适配插件等。
2)业务处理模块对从企业IT系统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举荐的功能包括信息处理及路由、用户认证、业务调度、日志处理和QoS操纵等。
3)移动接口模块通过移动行业网关提供的接口协议,实现MAS服务器和行业网关的数据通信。
4)治理模块完成MAS服务器的自治理和服务,必须包括接口子模块。
业务导航、路由治理、业务治理、数据治理、应用公布、统计分析、地址本治理、系统配置治理等功能模块可选实现。
接口子模块:提供网管、认证鉴权的接口。
网管接口包括MAS服务器配置治理、性能治理、故障治理、安全治理、升级爱护的接口能力,完成与MAS治理平台的接口通信;认证鉴权接口包括MAS服务器注册、认证治理等功能的接口能力,完成与MAS治理平台的接口通信。
✧MAS治理平台MAS服务器部署在各企业,MAS治理平台通过接口3与MAS服务器进行通讯,完成对各MAS服务器的治理和操纵。
要紧功能包括如下:配置治理:实现对MAS服务器的硬件配置、软件配置等;认证治理:所有的MAS服务器在启动时必须到MAS治理平台进行认证,同时在运行过程中定期到MAS治理平台进行认证;监控治理:完成MAS服务器的硬件、软件监控,包括CPU、内存、进程等;故障治理:完成MAS服务器故障的诊断、检测和排除功能;安全治理:提供对MAS 服务器的安全保证;升级爱护治理:完成MAS 服务器软件模块的升级;MAS终端通过行业应用网关能够发送或者接收短信、彩信或者通过GPRS连接访咨询集团客户应用。
5.2网络结构MAS系统由MAS服务器、MAS治理平台和MAS终端组成。
MAS系统的网络结构如下:MAS服务器:部署在企业内部,通过广域网与行业网关、MAS治理平台进行通讯。
MAS治理平台:部署在移动机房,通过中国移动内部网络与BOSS及省综合网管通讯,通过广域网对各MAS服务器进行治理。
MAS终端:MAS终端通过移动网络使用MAS系统所提供的业务。
依照需要,可能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
接口1:MAS服务器与企业IT系统的接口,具体详见11.1节。
接口2:MAS服务器与行业应用网关的接口,具体详见11.2节。
接口3:MAS服务器与MAS治理平台之间的接口,具体详见11.3节。
接口4:MAS治理平台与BOSS的接口,具体详见11.4节。
接口5:MAS治理平台与省综合网管系统的接口,具体详见11.5节。
6业务流程本章所描述流程原则上由行业网关提供通信能力,包括短信,彩信、IVR等。
现时期,关于行业网关不具备的通信能力,暂由相关网元实现。
6.1业务受理业务受理包括MAS业务的订购、变更、暂停、复原和退订。
以下业务流程基于EC已在BOSS开户的前提。
6.1.1时序图6.1.2流程描述1 EC将业务受理申请文件上传给BOSS系统;2 BOSS受理业务,并进行MAS资源治理和调度3 BOSS系统将业务受理信息发送给行业网关M模块4 行业网关返回成功处理响应给BOSS5 BOSS将MAS账户名、密码及企业差不多信息同步给MAS治理平台6 BOSS将应用订购关系同步给MAS治理平台7 BOSS返回成功处理响应给EC6.2短信业务MT流程6.2.1时序图6.2.2流程描述1 EC向MAS服务器提交发送短信的要求2 MAS服务器将短信转发给IAGW-A模块3 IAGW-A向IAGW-M发送鉴权要求,包括用户鉴权、业务鉴权和订购关系鉴权4 IAGW-M返回鉴权结果5 假如鉴权成功,IAGW-A将短信转发给用户6 用户向IAGW-A返回状态报告7 IAGW-A向MAS服务器下发状态报告8 MAS服务器记录消息状态9 EC向MAS服务器查询短信的发送状态10 MAS服务器即向EC其返回相关状态报告6.3彩信业务MT流程6.3.1时序图6.3.2流程描述1 EC向MAS服务器提交发送彩信的要求2 MAS服务器将彩信转发给IAGW-A模块3 IAGW-A向IAGW-M发送鉴权要求,包括用户鉴权、业务鉴权和订购关系鉴权4 IAGW-M返回鉴权结果5 假如鉴权成功,IAGW-A将彩信转发给MMSC6 MMSC将彩信发送给目标用户7 用户向MMSC返回状态报告8 MMSC向IAGW-A返回状态报告9 IAGW-A向MAS服务器下发状态报告10 MAS服务器记录消息状态11 EC向MAS服务器查询彩信的发送状态12 MAS服务器向EC其返回相关状态报告6.4短信/彩信业务MO流程6.4.1时序图6.4.2流程描述1 用户发送短信/彩信给IAGW-A2 IAGW-A向IAGW-M发送鉴权要求3 IAGW-M向IAGW-A返回鉴权响应4 假如消息鉴权成功,该消息将被转发给MAS服务器5 MAS服务器向行业网关返回状态报告6 MAS服务器向企业应用转发该消息7企业应用依照自己的逻辑处理该消息7编码原则参照行业网关规范中业务代码的编码规则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