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中国移动CM-IMS(SIP)技术规范_第4部分:CM-IMS业务对SIP的要求V1.0.0概要

中国移动CM-IMS(SIP)技术规范_第4部分:CM-IMS业务对SIP的要求V1.0.0概要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C-018.4-2011中国移动C M-I M S会话初始协议(S I P)技术规范第四部分:C M-I M S业务对S I P的要求C M-I M S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o f S e s s i o nI n i t i a t i o n P r o t o c o l(S I P)P a r t4:S I PR e q u i r e m e n t s o f C M-I M S S e r v i c e s版本号:1.0.02011-7-27发布2011-7-27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4. 概述 (2)5. CM-IMS业务对SIP消息头域及参数的要求 (3)5.1.From头域 (3)5.1.1.业务需求 (3)5.1.2.使用方式 (3)5.2.Privacy头域 (3)5.2.1.业务需求 (3)5.2.2.使用方式 (3)5.3.History-Info头域 (4)5.3.1.业务需求 (4)5.3.2.使用方式 (4)5.4.Alert-Info头域 (4)5.4.1.业务需求 (4)5.4.2.使用方式 (5)6. CM-IMS业务对SIP信令流程的要求 (5)6.1.前转流程 (5)6.1.1.业务需求 (5)6.1.2.流程描述及使用方式 (5)6.2.等待流程 (6)6.2.1.业务需求 (6)6.2.2.流程描述及使用方式 (6)6.3.早媒体协商流程 (7)6.3.1.业务需求 (7)6.3.2.流程描述及使用方式 (7)6.4.REFER流程 (8)6.4.1.业务需求 (8)6.4.2.流程描述及使用方式 (8)流程 (9)6.5.1.业务需求 (9)6.5.2.流程描述及使用方式 (9)6.6.没有媒体成分的媒体协商流程 (10)6.6.1.业务需求 (10)6.6.2.流程描述及使用方式 (10)7. CM-IMS业务对SIP协议的扩展原则 (10)8. 编制历史 (11)前言本标准依据IETF、3GPP以及ITU-T制定的相关标准,结合有关国内标准和中国移动相关企业标准,基于中国移动CM-IMS总体技术要求和实际需求而拟定,充分考虑了网络的平滑演进能力,为中国移动CM-IMS的技术试验、网络建设和运行维护提供技术依据。

中国移动统一设备技术规范数据合成服务器接口规

中国移动统一设备技术规范数据合成服务器接口规

中国移动统一设备技术规范数据合成服务器接口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定义中国移动统一设备技术规范数据合成服务器接口规范。

数据合成服务器是中国移动设备技术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服务器,不同终端设备可以共享和合成数据,提供更加丰富的用户体验。

本规范将详细说明数据合成服务器的接口要求和操作流程。

2. 术语和定义•数据合成服务器(Data Fusion Server):用于将不同设备上的数据进行合成和处理的服务器。

•终端设备(End Device):用户使用的各种设备,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等。

•接口规范(Interface Specification):定义了数据合成服务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和规则。

3. 接口概述数据合成服务器接口是一套基于网络通信的接口规范,用于实现数据合成服务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互。

该接口规范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和兼容性。

3.1 接口功能数据合成服务器接口提供以下功能: - 数据同步:将终端设备上的数据同步到数据合成服务器。

- 数据合成:根据终端设备的请求,将不同设备上的数据进行合成。

- 数据查询:查询数据合成服务器中已存储的数据。

3.2 接口分类数据合成服务器接口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设备管理接口:用于管理终端设备的注册、注销和状态查询等操作。

- 数据同步接口:用于将终端设备上的数据同步到数据合成服务器。

- 数据合成接口:用于提供数据合成的能力,并响应终端设备的数据合成请求。

- 数据查询接口:用于查询数据合成服务器中已存储的数据。

4. 设备管理接口规范设备管理接口包括设备注册、设备注销和设备状态查询三个接口。

4.1 设备注册接口设备注册接口用于终端设备向数据合成服务器注册自身,并获取相应的设备标识。

接口定义POST /api/device/register请求参数参数名类型是否必填描述device_id string 是终端设备的唯一标识device_name string 否终端设备的名称device_model string 否终端设备的型号device_type string 否终端设备的类型platform string 是终端设备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平台响应参数参数名类型描述success bool 设备注册是否成功message string 注册成功时返回的设备标识响应示例```json {。

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标准

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标准

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标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通信产业的蓬勃发展,移动通信用户对于信息传递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中国移动作为国内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在满足用户需求、提供高品质服务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为了统一信息平台的技术规范标准,保障信息传递质量,我们特别制定了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标准。

一、背景介绍在移动通信发展过程中,信息平台的技术规范标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解决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还能够优化信息传递流程,提高用户的体验和满意度。

因此,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标准的意义1.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通过技术规范标准,统一信息平台能够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从而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整体效率。

2.保障信息安全:技术规范标准不仅能够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还能够提高信息的安全性,有效防止信息泄露和篡改。

3.推动行业发展: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移动通信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技术规范标准的内容1.接口标准:规定统一信息平台与其他系统之间的接口标准,包括数据传递格式、接口协议等,以确保各个系统的互联互通。

2.安全标准:制定统一信息平台的安全标准,保证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3.数据标准:确立数据格式和数据内容的标准,以统一不同系统中的数据表示方式,提高数据的可读性和可交互性。

4.性能标准:规定统一信息平台的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传递服务。

四、技术规范标准的实施1.组织实施:成立专门的技术标准工作组,由经验丰富的专家负责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升级。

2.宣贯培训:开展技术规范标准的宣贯培训,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普及技术规范标准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确保相关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操作。

3.监督检查:建立技术规范标准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技术规范标准的有效执行。

中国移动CM-IMS(SIP)技术规范_第1部分:SIP的总体要求V1.0.0

中国移动CM-IMS(SIP)技术规范_第1部分:SIP的总体要求V1.0.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C-018.1-2011中国移动C M-I M S会话初始协议(S I P)技术规范第一部分:S I P的总体要求C M-I M S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o f S e s s i o nI n i t i a t i o n P r o t o c o l(S I P)P a r t1:C o m m o nR e q u i r e m e n t o f S I P版本号:1.0.02011-7-27发布2011-7-27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与缩略语 (1)4. SIP协议概述 (2)4.1. SIP协议简介 (2)4.2. SIP协议功能介绍 (3)5. SIP协议结构 (3)5.1. SIP分层架构 (3)5.2. SIP使用的传输协议 (4)5.3. SIP协议中的逻辑实体 (4)5.3.1. UA (4)5.3.2. Proxy (5)5.3.3. B2BUA (5)5.4. 会话、对话和事务 (6)5.5. SIP路由机制 (6)5.5.1. 请求消息的路由 (6)5.5.2. 响应消息的路由 (6)6. SIP协议在CM-IMS中的应用 (6)6.1. CM-IMS体系结构 (6)6.2. SIP协议相关的CM-IMS接口和网元 (8)6.2.1. 接口 (8)6.2.1.1. Gm接口 (8)6.2.1.2. Mw接口 (9)6.2.1.3. ISC接口 (9)6.2.1.4. Ma接口 (9)6.2.1.5. Mi接口 (9)6.2.1.6. Mj接口 (9)6.2.1.7. Mg接口 (9)6.2.1.8. Mx接口 (9)6.2.1.9. Cr接口 (9)6.2.2. 网元 (10)7. SIP的能力集和支持的CM-IMS业务 (10)7.1. 能力集 (10)7.2. SIP协议支持的业务 (11)8. 编制历史 (11)前言本标准依据IETF、3GPP以及ITU-T制定的相关标准,结合有关行业标准和中国移动相关企业标准,基于中国移动CM-IMS总体技术要求而制定,充分考虑了网络的平滑演进能力,为中国移动CM-IMS核心网设备、接入设备及终端设备的研发、引入和运行维护提供技术依据。

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安装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安装技术规范

1、主机安装1.1、主机安装位置要求1.1.1安装位置必须保证无强电、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的干扰;1.1.2主机安装场所应干燥、灰尘小、且通风良好;1.1.3主机安装位置便于馈线、电源线、地线的布线;1.1.4主机尽量安装在室内。

安装主机的室内不得放置易燃品;室内温度、湿度不能超过主机工作温度、湿度的范围;1.1.5主机挂壁式安装时,主机底部距离地面为1米以上,在移动机房、交换机房等特殊机房内安装时,主机底部或顶部应与其它原有壁挂设备底部或顶端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1.1.6主机落地式安装时,龙门架底座或主机座应与墙壁距离0.8米,在移动机房、交换机房等特殊专用设备机房内安装时,应与原有设备保持整体协调。

1.1.7设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安装在室内。

对于室外安装的主机,必须做好防雨、防水处理,以防止雨水溅湿机箱体底部,同时做好主设备的防晒、防破坏的措施;必须保证主设备便于调试、维护和散热需要;1.2、主机的架设安装1.2.1主机安装步骤参照使用说明书和设计方案进行;1.2.2立式或挂式机柜的安装位置、排列顺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机柜或机箱的安装必须垂直、牢固稳定,加固应符合设计的抗震要求;1.2.3立式机柜与同列机架应成一条直线,无明显参差不齐,整列机架允许偏差为10mm;机柜的安装垂直度应满足上、下偏差不大于机柜高度的千分之一;1.2.4挂式机柜的承载体必须坚固(如:建筑承重墙、柱等),具备长期稳定性;安装完毕后不得有影响美观的明显几何偏差。

1.2.5主机、分机的跳接馈线、电源线、地线均置于100X60mm的线槽内走线。

1.2.6主机接地排安装于主机下方,距地面150mm-200mm紧靠垂直线槽水平固定;1.2.7所有线头标签均距线槽10mm贴于馈线、地线、电源线上,标签字体朝上;1.2.8主机保护地、室内馈线接地,分别用16mm2地线引至主机下端接地排上,再用35mm2地线从接地排引至地网;2、天线安装2.1天线安装的位置,俯、仰角必须符合设计方案。

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中国移动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v1.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目录1 总则 (1)1.1. 概述 (1)1.2. 适用范围 (1)1.3. 起草单位 (2)1.4. 解释权 (2)2 应用体系架构 (3)2.1. 两级架构 (3)2.2. 统一信息平台的组成 (4)2.3. 总体技术要求 (5)3 展示平台 (6)3.1. 域名规则 (6)3.2. 登录流程 (7)3.3.访问安全控制 (7)3.3.1. ......................................................... 认证83.3.2. ......................................................... 加密93.3.3. ......................................................... 授权93.4.个性化展现管理 (9)3.5.内容应用聚集 (10)3.6.系统性能要求 (11)4 网络和接入平台 (12)4.1.全国互联广域网组织结构 (12)4.1.1. ..................... 全国互联广域网拓扑结构124.1.2. ................. 广域网互联承载网络的选择134.1.3. ......................... 全国互联广域网的路由144.1.4. ................. 全国互联广域网的网络安全144.2.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的网络组织结构14 4.2.1. ............. 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局域网144.2.2. ................. 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接入164.3.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的网络组织结构 (17)4.3.1. ................. 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局域网174.3.2. ..................... 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接入194.4.I P地址规划 (20)4.4.1. .................................... I P地址规划原则204.4.2. .................................... I P地址规划方法224.4.3. .................................... I P地址规划要求235安全管理平台 (24)5.1.网络管理及网络安全 (24)5.1.1. ......................................... 网络系统管理245.1.2. ................................................. 网络安全245.2.系统管理及系统安全 (25)5.2.1...................................................... 系统管理255.2.2. ................................................. 系统安全265.2.3. ..................................... 数据管理和安全285.2.4. ..................................................... 防病毒296系统和环境要求 (30)6.1.系统要求 (30)6.1.1. ................................................. 主机设备306.1.2. ................................................. 操作系统316.1.3. ......................................... 存储备份设备316.1.4. ................................................. 网络设备326.1.5. ..................................................... 数据库346.1.6. ......................................... 展示平台软件366.1.7. ................................................. 开发工具376.1.8. ................................................. 系统文档376.2.机房环境要求 (38)6.2.1. ......................................... 机房环境条件386.2.2. ................................................. 接地要求396.2.3. ............................................. 空调及电源401 总则1.1. 概述目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已成为世界第一大GSM移动电话运营商,并已经从提供话音和基本数据业务的单一业务运营者逐步转变为提供话音、数据、Internet及未来多媒体业务的综合业务运营商。

中国移动USSD业务终端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USSD业务终端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USSD业务终端技术规范中国移动USSD业务终端技术规范C h i n a M o b i l e U S SD T e r m i n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版本号: 1.1.3(报批稿)目录1 适用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有关术语 (1)4 符号与缩略语 (2)5 概述 (2)5.1 目的 (2)5.2 业务简介 (2)6 功能要求 (4)6.1 基本要求 (4)6.1.1 键盘 (4)6.1.2 内容格式 (4)6.1.3 通话记录 (4)6.1.4 预置功能 (4)6.1.5 提示音 (5)6.1.6 USSD号码存储 (5)6.2 业务操作要求 (5)6.2.1 USSD接入号码格式 (5)6.2.2 超时参数的要求 (5)6.2.3 菜单最大字节数的要求 (5)6.2.4 PUSH使用方式 (5)6.2.5 菜单使用方式 (5)6.2.6 直接点播方式 (6)7 其他要求 (6)7.1 多业务并发处理 (6)7.2 业务支持能力 (6)8 编制历史 (7)前言USSD(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是一种操作简便、服务扩展性强的移动网的补充业务。

它提供多次交互、快捷的无线数据业务。

由于目前终端对USSD的支持情况不一致,影响USSD业务的应用与推广,因此制定中国移动USSD业务终端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USSD业务在终端部分的要求,包含功能要求、字符编码要求与其他方面的要求,是开展USSD业务的根据之一。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技术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本标准要紧起草人:朱春梅、唐剑峰、许炜本标准解释单位:同提出单位。

1适用范围本标准制定了USSD应用中所涉及到的移动终端设备规范,本标准对USSD业务开展中对USSD终端密切有关的内容提出规范要求,可作为USSD业务管理的参考根据。

中国移动省级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业务技术规范版

中国移动省级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业务技术规范版

中国移动省级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业务技术规范版1. 引言中国移动省级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是为了支持中国移动各省公司的业务运营需求而开发的。

本文档旨在规范系统的业务技术要求,确保系统能够稳定、高效地进行业务运营。

2. 系统架构系统采用了分布式架构,分为前端和后端两部分。

前端主要负责用户界面的展示和用户交互,后端则负责业务逻辑的处理和数据存储。

系统的前端采用HTML、CSS和JavaScript技术,以实现跨平台的用户界面。

后端则借助Java技术进行开发,通过使用Spring框架进行模块化设计和管理,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3. 数据库设计系统的数据存储和管理采用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合理的表结构设计,符合数据库范式要求,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恰当的索引设计,提高查询性能,减少数据检索的时间开销。

•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业务流程系统根据中国移动省级公司的业务运营流程进行设计和实施。

以下是常见的业务流程:1.业务办理:用户通过系统提交业务办理请求,请求将发送到后台进行处理。

2.业务审核:后台系统对用户提交的请求进行审核,根据业务规则进行判断,并生成相应的审核结果。

3.业务处理:根据审核结果,后台系统对业务进行处理和操作,包括生成工单、发送短信通知等。

4.业务完成:业务处理完成后,系统会生成业务办理的相关数据和报表,并通知用户处理结果。

系统的业务流程应该通过流程图和文字说明来清晰地呈现,以便于系统用户和开发人员的理解和使用。

5. 接口规范系统的接口规范是系统与其他系统或模块进行交互的重要依据。

接口规范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接口功能说明:明确接口的功能和用途。

•接口参数:要求明确接口的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包括参数类型、参数名称和参数说明。

•接口调用方法:要求明确接口的调用方式和操作步骤,以便其他系统或模块能够正确地调用接口。

接口规范的编写应该遵循统一的规范,以提高开发效率和协作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文档编号:
中国移动PTN资源自动分析优化功能需求规范书
文档版本:Version 1.0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所有,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和传播本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20年4月
发布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前言
本技术规范根据中国移动PTN网络维护效能提升管理需求而制定,随着网络管理需求的不断深化,本技术规范的相关内容将会修改和完善。

本技术规范的解释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
集团公司:邓春胜、邓宇
省公司:田志坚、黄垣森、杨彬、张剑、夏志超、李勇、娄文科、梁静海、张跃明、彭鹏、党志俊
目录
PTN资源自动分析优化功能需求规范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PTN资源分析优化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功能需求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 物理资源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逻辑资源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流量监控及资源预警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资源优化分析报告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PTN资源分析优化概述
PTN网络资源包括物理资源和逻辑资源。

PTN业务资源自动分析优化需要实现:PTN网络物理、逻辑资源已使用和剩余情况的统计分析,资源配置合理性评估及优化建议,资源预警等功能。

资源分析优化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如下:
―物理资源分析
―逻辑资源分析
―流量监控及资源预警功能
―网络资源评估优化功能
二、功能需求说明
2.1物理资源分析
2.1.1网元统计分析(按类型)
应能对选定网元,基于设备类型进行网元统计分析,包括:―设备类型;
―数量;
-全部网元总数量。

报表样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