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

合集下载

血液灌流

血液灌流

血液灌流一、定义及概述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 HP),是将患者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循环系统,通过灌流器中吸附剂(活性炭、树脂等材料)与体内待清除的代谢产物、毒性物质以及药物间的吸附结合,达到清除这些物质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新型灌流器的研发及技术进展,除药物或毒物中毒外,在重症感染、严重肝衰竭、终末期肾脏疾病(尿毒症)以及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临床严重疾病的抢救与治疗方面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二、适应证及禁忌证(一)适应证1、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2、终末期肾脏疾病(尿毒症),特别是合并顽固性瘙痒、难治性高血压、高β2 微球蛋白血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周围神经病变等患者。

每周1 次血液灌流器与血液透析器串联治疗2h,可显著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iPTH 和β2 微球蛋白的清除率,改善瘙痒症状。

3、重症肝炎,特别是暴发性肝衰竭导致的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

4、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等重症感染。

5、银屑病或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

6、其它疾病,如海洛因等药物成瘾、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重症急性胰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等。

(二)禁忌证对体外血路或灌流器等材料过敏者。

三、血管通路药物中毒等短时性血液灌流者采用无隧道无涤纶套导管中心静脉导管为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可采用已建立的血管通路(带涤纶套的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自体动静脉内瘘或移植血管搭桥造瘘)。

建立方法参照“第9 章血管通路的建立”。

四、操作程序(一)单纯血液灌流治疗1、治疗前准备(1)物品准备:血液灌流器、管路、穿刺针、无菌治疗巾、生理盐水、碘伏和棉签等消毒物品、止血带、一次性手套等。

(2)设备准备:血液灌流机、单纯血泵、血透机、血液透析滤过机或CRRT设备。

(3)灌流器肝素化操作1)动态肝素化:按照产品说明书。

2)静态肝素化:根据医嘱将肝素注入灌流器中混匀静置20 分钟后使用。

2、血液灌流的操作程序与步骤:(1)开机自检1)检查透析机电源线连接是否正常。

血液透析灌流..

血液透析灌流..

树脂吸附(血液灌流)的适应症
• • • • • • • • • 各种药物、毒物中毒 重症肝炎伴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 顽固性皮肤瘙痒及长期透析相关并发症 高脂血症 流行性出血热 高胆红素血症 精神分裂症 戒毒治疗 急性胰腺炎及危重症
血液灌流的禁忌症
• 无决对禁忌症 • 严重血小板减少、血细胞减少或其它凝 血功能障碍着禁用
血液灌流 Hemoperfusion
滨州医学院ICU 韩海霞
目录
• • • • • • 1、血液灌流的定义 2、历史与现状 3、常用血液灌流器用途及使用范围 4、使用方法 5、血液灌流的副作用 6、 HP中的监护和注意事项
一、血液灌流的概念
• 血液灌流(HP) 是血液藉助体外循环, 引入装有固定吸附剂的容器中,以吸附 清除某些外源性和内源性的毒物,达到 血液净化的一种治疗方法。
主要结构与性能
• 本产品采用合成的中性大孔树脂为吸附 剂,容器材质为聚碳树脂及其它无毒材 料。罐体内部阻力≤4 kpa,最高血流量 ≤250ml/min,可耐受100kpa的压力。 • HA树脂血液灌流器的双重吸附作用—— 吸附内毒素、吸附炎性介质
HA树脂吸附(血液灌流)器的特点
• 采用中性大孔树脂,具有相对吸附特异性。 • 制备方法科学、先进、独特。外观设计符合生 物流体力学的要求。 • 吸附容量大、吸附速率快、机械强度高、血液 相容性好,对人体无害。 • 既可进行全血吸附,也可在血透机、人工肝机 等进行血浆吸附,易于操作和掌握。
灌流
• (八)、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可慢慢 调大血流量至200--250ml/分钟,持续 120—150分钟后结束。 • (九)、病人如有出血倾向,结束时给予 适量鱼精蛋白中和肝素(过敏体质者慎 用),鱼精蛋白用量为肝素输入量的 50%

血液灌流技术介绍

血液灌流技术介绍

血液灌流技术介绍一、血液灌流的概念血液灌流(HP)是一种新的血液净化技术。

该技术采用动脉血液体外分流的技术,将病人动脉血流经管道引向灌流器,血液经过灌流器时受到吸附剂或其他生物材料的作用而得到净化或生化处理,灌流后的血液再经管道返回静脉。

这一过程有点儿类似于血液透析,所不同的是在“净化”的机理方面,血液透析藉超滤及透析作用而除去小分子代谢废物及水分,而血液灌流则有赖于吸附剂、酶、活细胞等对血液某些成分进行吸附粘除或加工处理。

二、历史与现状从7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都有人投入了这项研究,加拿大、美国、英国、西德、法国、意大利、日本和挪威等国都相继报告了包膜活性炭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

包膜材料也不限局于火棉胶一种,丙烯酸明胶、醋酸纤维素、甲基丙烯酸明胶、明胶等材料都曾被人采用。

我国于70年代末期开始也逐步进入这一领域。

上海、天津、重庆、北京等地都相继研制了不同原料、不同包膜材料的活性炭或树脂吸附剂。

各地用树脂血液灌流治疗的病种中包括有急性药物中毒、有机磷或有机氯农药中毒、精神分裂症、尿毒症和急性肝功能衰竭等。

三、血液灌流吸附的原理由于材料的分子化学结构和极化作用,许多材料表面带有不同基团,在正负电性的作用下或在分子间力的作用下,许多物质可被表面材料所吸附,若将材料制成具有孔道结构的颗粒,有丰富的大孔、中孔及微孔,大孔和中孔主要是溶质的通道,大量的微孔具有一定的孔径和孔容,形成相当大的比表面积,这种具有微孔结构的球型吸附剂,一般采用微囊包膜。

血液中的溶质直接与其接触到达吸附剂表面,经弥散通过微囊进入吸附剂的大中孔道,最后才进入微孔,在静电作用或范德华力作用下被吸附。

若吸附剂表面固定有抗原、抗体,则利用生物亲和力也能将血液中相应的抗体、抗原吸附。

血液和吸附剂直接接触,溶质分子通过生物亲和力、静电作用力和范德华力被吸附剂吸附的过程即为血液灌流。

范德华力也叫分子间力。

分子型物质能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由液态转变为固态,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这种作用力称为分子间力或范德华力。

(医学课件)血液灌流

(医学课件)血液灌流
膜材料是血液灌流器的关键组成部分 ,需要进一步研发具有良好生物相容 性的新型膜材料,以提高血液灌流器 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要点三
血液灌流技术在特殊 病症的应用
如肝性脑病、重型肝炎、尿毒症等特 殊病症,需要进一步研究血液灌流技 术的适应症和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 更多选择。
未来可能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纤维束
连接壳体和吸附剂的纤维结构,使 血液能够均匀流经灌流器。
过滤器
防止血液反渗进入灌流器内部的过 滤元件。
血液灌流的治疗模式和效果
单纯血液灌流
血液灌流联合透析
将患者的血液引入灌流器进行吸附治疗,适 用于药物中毒、重症肝炎等病症。
将灌流器与透析器串联使用,先进行血液灌 流吸附治疗,再进行透析治疗,适用于尿毒 症等慢性肾脏病的治疗。
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联合其他治疗 方法
将患者的血液引入灌流器进行吸附治疗,同 时置换部分血浆,适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毒等病症的治疗。
将灌流器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如高压 氧疗、紫外线照射等,可提高治疗效果。
03
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
临床适应症和使用范围
1 2 3
急性药物中毒
血液灌流可用于治疗各种急性药物中毒,如对 乙酰氨基酚、氯丙嗪、百草枯等,能够及时清 除体内的毒物,减轻中毒症状。
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规范、熟练 。
在血液灌流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情况,及时处 理不良反应。
05
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的比较
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的对比
原理
操作
血液灌流是利用体外循环装置将患者 血液引出后,通过吸附剂清除血液中 的内源性或外源性毒素,并将净化后 的血液回输至体内的过程;血液透析 则是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 流方式将体内多余的代谢废物和有害 物质排出,同时纠正电解质、酸碱平 衡紊乱。

血液灌流技术和护理

血液灌流技术和护理

主要适应范围:
1 急慢性肝功能衰竭
2 肝性脑病
3 药物性肝炎
4 高胆红素症
5 顽固性胆汁淤积综合征.
18
治疗方式:
既可单独应用单泵或透析机做全血吸附, 也可联合人工肝机做血浆吸附,适合多种 治疗方式
.
19
(五)DNA免疫吸附柱:能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 抗DNA抗体、抗核抗体及其免疫复合物
1主要适应范围: 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红斑狼疮;狼 疮危象;药物性狼疮等
(2)用简易的血泵做血液灌流,必须严密 观察是否有凝血、血流量不足、空气栓塞 等
.
23
3 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联合治疗时,灌流器置于 透析器之前,以免经透析器脱水后血液浓缩使 血液阻力增大,致灌流器凝血。另外这样装置
有利于血液的加温。
4 严密观察管路中的捕气阀,正常时,血液成分分 布均匀,阀内压力适当。当凝血时,捕气阀内有 血浆和血细胞分离感,用手指捏压,阀内压力明 显增高。用20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在管路的 动脉端定时测定压力,如推不动,提示动脉端压 力过高,有凝血倾向。(3)用手指轻捏管路的静 脉端,如管路凉而硬,提示有凝血倾向。此时应 立即采取措施,如适当加大肝素用量等
(2)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 并发症:肾性骨病、顽固 性皮肤瘙痒、、周围神经 病变、顽固性高血压、营 养不良等
治疗方法:血液灌流联合血 液透析或血液滤过.灌流 时间2—3小时.
.
9
1 HA130树脂血液灌流器
能清除患者体内难透性尿毒症毒素如:甲状旁 腺素、 ß2-微球蛋白、瘦素、肾素、血管紧张素、 白细胞介素1,6等,改善患者长期透析相关并 发症。
部分尿毒症毒素与相关并发症 (1) 甲状旁腺素—肾性骨病、异位钙化 (2 )ß2-微球蛋白—腕管综合征及淀粉样变 (3 )瘦素—营养不良 (4 )肾素、血管紧张素—顽固性高血压 (5)白细胞介素1,6—全身微炎症状态

血液灌流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血液灌流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血液灌流的原理及临床应用血液灌流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医学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特别是心血管外科和器官移植手术。

本文将介绍血液灌流的原理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血液灌流的原理血液灌流是一种通过机器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进行均匀地灌注和氧合的技术。

它的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 体外灌流技术:血液灌流需要借助体外灌流机,通过连接患者的静脉和动脉导管,使血液流出体外再重新回到患者体内。

体外灌流可以有效地控制血流量和血氧饱和度,确保患者在手术期间得到足够的氧气供应和营养物质。

2. 血液循环的维持:体外灌流机通过泵浦系统提供稳定的血液流量,保持全身血流灌注,确保氧和养分的供应。

同时,通过控制机器所提供的灌注液温度,可以有效地维持患者的体温。

3. 人工肺氧合:体外灌流机中配备了人工肺,用于代替患者的肺脏进行气体交换。

血液在经过人工肺时,通过人工膜的作用,实现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4. 抗凝血措施:为了防止血液在体外灌流过程中出现凝固现象,需要添加抗凝剂来预防血栓的形成。

常用的抗凝剂包括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它们可以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保持血液的流动性。

二、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1. 心脏手术:在心脏手术中,血液灌流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体外灌流技术,医生可以暂时停止患者的心跳,将心脏和主动脉与体外灌流机连接,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瓣膜替换等复杂操作。

血液灌流保证了器官细胞的氧合和营养供应,同时为医生提供了更好的操作环境。

2. 肾脏移植:肾脏移植手术常需要使用血液灌流技术。

在器官获取过程中,血液灌流可以维持捐赠者肾脏的血液灌注,降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风险。

在移植手术中,血液灌流保证了移植肾脏的正常功能。

3. 肝脏手术:肝脏手术中也广泛应用血液灌流技术。

血液灌流可以维持肝脏的灌注,预防术中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同时,血液灌流还可以通过调节肝脏的血流,减少肝硬化等疾病的发展。

4. 肺脏移植:血液灌流在肺脏移植手术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血液灌流 PPT课件

血液灌流 PPT课件
无绝对禁忌症
严重血小板减少、血细胞减少或其它凝血 功能障碍着禁用
对灌流器及相关材料过敏者。
9
2019/9/13
10
五、操作流程
1、灌流前的准备 2、灌流 3、灌流后处理
11
1、灌流前的准备
1、灌流器的准备 2、血管通路的建立与选择 3、体外循环的动力模式
12
2、灌流
把动脉管道连接到双腔静脉导管的动脉管(红 色端管)或动脉穿刺针,开动血泵,血流量调 到50-100 ml/min,排尽预冲液,待血流接近静 脉管道末端时,把静脉管道与双腔静脉导管的 静脉管(蓝色端管)或与静脉穿刺针连接。
1. 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2. 脓毒症 3. 尿毒症心包炎 4. 免疫性疾病 5. 人工肝
15
七、血液灌流的副作用
1、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一般发生于灌流开始 后两小时内,与器材的血液相容性有关。此外, 还可能引起一过性白细胞减少。
2、严重凝血。主要见于治疗肝性脑病时,可能 与血小板聚集有关。灌流前预先服用抗血小板聚 集药物如潘生丁、阿斯匹林,可阻止血小板与炭 粒的粘附。
抗凝,可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病人如有 出血倾向,结束时给予适量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体外循环血流量的调整 监测 包括系统监测和生命体征的监测
13
3、灌流后处理
灌流结束时先将血泵减慢至50—100 ml/ min左右,可采用空气回血法将灌流器和管 路中的血驱回病人体内。
14
六、血液灌流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3
4
二、历史与现状(一)
从7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都有人投入了这项研究,加 拿大、美国、英国、西德、法国、意大利、日本和挪 威等国都相继报告了包膜活性炭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 包膜材料也不限局于火棉胶一种,丙烯酸明胶、醋酸 纤维素、甲基丙烯酸明胶、明胶等材料都曾被人采用。

血液灌流

血液灌流

2、灌流
4、患者有低蛋白血症时,其凝血酶Ⅲ不足导致肝素抗凝无效,此 时应改用非肝素抗凝剂。 5、活动凝血时间(ACT):正常值为90-120s,常以之估计内源 性凝血系统的异常。以肝素治疗者,均应监测之。 6、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正常值35-45s,常以之估计 内源性凝血系统是否异常。除凝血因子Ⅶ、Ⅷ外,其他凝血因子 低于正常25%时,APTT即可明显延长。
1(糖)+5(低浓度)+1(高浓度)+1(空盐)=足量预冲!
1、灌流前准备
预冲血液灌流器时必须要使用3500ml盐水吗?
根据实际临床操作和健帆公司研发部提供的数据证明,采用6瓶肝 素盐水预冲的方式可保证HA树脂血液灌流器充分肝素化,最后一瓶 用来冲掉高浓度肝素生理盐水,保证引血上机的安全性。7瓶盐水的 预冲量3500ml符合标准规程和产品肝素化要求,故是必须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灌流器不能起超滤脱水作用,不能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平衡紊 乱,不能保证体外循环的血液温度,应与血透联合使用。 2、可致血细胞破坏,不能频繁使用,可2周一次。 3、血液灌流能吸附甲状腺素及胰岛素,如长期使用应予补充。 4.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氨基酸、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物质丢失相 对较多,应注意加强营养及其他综合支持治疗。
3、灌流后处理
回血
治疗2-2.5h即可回血,推荐生理盐水回血法。 一般以180~200ml/min的血液流速灌流治疗时间120分钟基本
可达到吸附平衡。当灌流器内的吸附剂达到吸附平衡后,不能再 吸附血液中的毒素,如果灌流时间再延长,需增加抗凝剂的用量 而又不能增加吸附效果,增加了凝血和出血的风险。
治疗后护理
2、灌流
在血液灌流治疗时应如何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调整肝素用量? 1、体重小于40KG或大于90KG的病人,避免肝素用量过小或过大 ,其肝素用量应适当 增加或减少; 2、患者近期若接受输血、输脂肪乳或白蛋白等治疗时,其营养状 态得到改善后,血色素会较前有改变,因此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及 凝血功能,及时调整抗凝剂用量; 3、患者有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时,其血液粘稠度相对较高 ,治疗时应适当增加抗凝剂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较活性炭好。
4.现主张包囊后再血灌。
发展历史
与血液直接接触后导致血液有形成分 特别是血小板的减少。Ronenboum等 报道,单次HP的过程中血小板减少可 达50%。
解决:
1.微囊化树脂 2.血浆分离法
3. 免疫吸附剂
将特异性免疫活性物质加入吸附剂中, 以吸附血液中特异致病因子 吸附柱:由常用吸附剂做成 配体:是固定在吸附柱上的免疫吸附物 由HE演化而来
临床观察表明,血流速度越快,吸附率越低,
所需灌流时间越长;反之,流速越慢,吸附率 高,灌流时间越短。 国外HP一般血流速150-200ml/min,持续2-4小 时; 国内一般血流速100-150ml/min,治疗持续时间 60-90分钟。
开始步骤
首先连接动脉管路,然后开动血泵,血流量调 至50-100ml/min,在动脉血流进入灌流器前,
应:
(1)每3~5分钟测血压一次或心电、血压监护
(2)在HP20分钟左右静脉注入地米10mg;
治疗方案的制定
1.治疗时间取决于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和饱和速 度。 2.一般活性炭的吸附在2-3小时接近饱和。 3.2小时后,许多被吸附的物质开始解吸,尤其 是树脂类,故需再次HP时可在2小时后使用第 二个灌流器 4.一次灌流时间不超6小时。
免疫吸附剂类型:

抗原固定型
抗体固定型 补体固定型 蛋白A固定型 静电结合型 疏水结合型



表Ⅱ 免疫吸附剂分类
吸附原理 吸附方式 固定物质 DNA 血型物质 抗原 胰岛素 凝血因子Ⅷ 抗 LDL 抗体 抗α FP 抗体 抗体 抗 HBsAg 抗体 抗 IgE 抗体 C1 q 蛋白 A 吸附对象 抗 DNA 抗体 抗血型物质抗体 抗胰岛素抗体 抗Ⅷ因子抗体 LDL α FP HBsAg IgE 免疫复合物 IgG 免疫复合物 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CIC RF 抗 DNA 抗体 抗 MBP 抗体 LDL T3、噬菌体 DNA DNA
珠状石油炭最好


结构及性能:球状、柱状、纤维状
大表面积(1000m2/g)、多孔(大孔径>500nm) 中孔(2- 50nm)、小孔<2nm 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吸附容量越高

吸附谱:
肝酐、尿酸、中分子毒物、胍类、小分子的外源性药物、 毒物(如巴比妥、安定等) 尿素、钠、钾、氯、磷、氢离子和水无清除作用
(一)HP吸附剂要求
1.无毒无过敏反应
2.与血液接触不发生理化反应
3.有一定机械强度,不发生微粒脱落 4.有强大吸附作用
5.生物相容性好
(二)常用吸附剂
1.活性炭(Charcoals)
制备:
椰子壳 石油 高温蒸馏、炭化、酸洗及高温、 木材 高压、活化 骨骼 活性炭
石油炭 石油胶、沥青成形,氧化、炭化、活化而 成,吸附率高(30%左右),成本低 树脂炭 合成树脂,经氧化、炭化、活化制成的 炭,中、大分子吸附能力差,吸附率低(18%--20%),相对成本较高 子母囊炭 天然果壳制成300目粉状,利用微囊技术 制成,血灌过程中微粉脱落多,排气困难,中分子 吸附性差,遇水膨胀,不耐浸泡。
载体与配体
1.载体:能固定配体的吸附材料
琼脂糖凝胶、丙烯酰胺凝胶、聚羟乙基异丁
烯酸脂凝胶、活性炭、硅胶
2 .配体:
抗原、抗体或有特定物理化学亲和力的物质,
蛋白A
(三)免疫吸附原理

免疫吸附原理:免疫吸附
• 抗原-抗体结合 • 补体/Fc-免疫复合物结合 • 静电结合 • 疏水结合
吸附方式
广谱吸附 特殊吸附 免疫吸附 活性炭
2.HP对药物清除谱及清除效果
表Ⅳ HP清除的药物或毒物
表Ⅴ HP与HD对某些药物清除率比较
药 物 HD HP 活性炭 +++ +++ +++ ++~+++ +++ +++ +++ +++~++++ ++ ++ ++~+++ ++~+++ ++ +++ ++~+++ 中性大孔树脂 +++ ++~+++ +++ —
1.HP器V端垂直向上,A端向下放置于架上, 连接导管V端于HP器V端上(上口); 2.将运血导管A端连接冲洗吊瓶,导管充满液 体后再连接于HP器A端上(下口);
预冲:
目的 清除脱落的微粒,使炭颗粒充分湿化、 吸水膨胀,同时驱除灌流器内空气。 方向:预冲时动脉端在下,从下至上冲洗。
预冲步骤
1.含肝素10-15mg/500ml的生理盐水2500ml 自下而上预冲管路,泵流速为100ml/min。 2.含肝素100mg的生理盐水500ml以不超过 50ml/h的流速缓慢预冲 3.最好使用无肝素生理盐水500ml冲入管路, 排出含肝素的生理盐水。
2.灌流情况:血流量、动静脉压力、有无凝血情况
3.副反应情况:发冷、发抖、低血压、WRC/血小板下 降,出血现象,胸闷、气急、碳粒脱落等;
(二)术中监护
1.灌流过程每0.5-1小时/次监测凝血功能; 2.灌流前及开始后1小时各进行一次白细胞 及血小板计数的检查。
六、HP之副反应
(一)低血压:中毒过深、血容量不足、生物
激素及药物吸附
七.血液灌流的 临床应用
(一)药物或毒素中毒
1.药物/毒物中毒时HP的指征:
(1)血浆浓度已达致死浓度。 (2)有继续吸收,经内科治疗无效,病情加重。 (3)严重中毒、长时昏迷、已发生心肺肾等脏器损害。 (4)原有肝/肾功能不全,对毒物排泄不利者。 (5)具有产生代谢障碍或有延缓效应的药物中毒。
镇静安眠药 巴比妥类 格鲁米特 安眠酮 安定 水合氯醛 眠尔通 解热镇痛药 水杨酸类 对乙基氨基酚 三环类抗忧郁 药 洋地黄类 奎尼丁 普鲁卡因酰胺 +++ ++~+++ — ~ + ~+ +~+++ +~++ — ~ ~+ +++ ++ ++
膜 厚 度 ( μ m) 血小板下降率 ( %) 肌酐清除率 ( m l/m in) 尿酸清除率 ( m l/m in) 中分子清除率 ( m l/m in) 巴比妥清除率 ( m l/m in)
0.02-0.05 8.2± 11.8 230(Q B 300) 235(Q B 300) 144 210
2. 树脂:
高分子合成树脂是由苯乙烯(或丙烯酸 脂)与二乙烯苯聚合制成的环球形共聚体
离子交换树脂(带有极性交换基团) (1)树脂
吸附树脂
极性吸附树脂 非极性吸附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
易吸附极性大、溶于水的物质,对血 液电解质平衡有一定影响,故在灌流 中少用。
吸附树脂
1.比表面积在500m2/g左右 2.亲脂性、疏水。如胆红素、芳香族氨 基酸、有机磷农药有较大吸附率, 3.吸附能力略低于活性炭。生物相容性
可按需设定温度等; 2.亚太HP、HE两用机:有加温及报警系统;
3.普通血透机
(1)HP时将V回路水浴于400C温水中;
(2)与血透器串联使用:透析液加温,HP灌
流器在HD透析器前;
四、HP操作技术
(一)血管通路
1.临时性,首选中心静脉插管
2.慢性,一般采用内瘘;
(二)HP灌流器装置及冲洗(见图1)
低血容量者应在治疗开始前用5%的白蛋
白或者新鲜血浆预充管路,或者用代血浆或 者生理盐水直接预充,尽可能减少HP体外循 环对血压及血容量的影响。
图1
(三)肝素化方法 用量较HD大
1.首剂负荷量:1-2mg/kg;
2.追加维持量:8-10mg/h,维 持APTT在45-60s
血流量的设置
一般在100-200ml/min
血液灌流
潮州中心医院ICU科 杨晓燕
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是通过 穿刺等方法将患者血液引入装有吸附剂的灌
流器中,通过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清除外源
性或内源性毒素;将净化了的血液回输体内 的一种血液净化方法。
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
1.药物逾量和毒物中毒抢救, 2.亦用于尿毒症心包炎、 3.尿毒症神经病变、 4.急性肝性脑病、 5.牛皮癣 6.多种免疫性疾病治疗。
活性炭与血液直接接触会引起血液有形成分, 如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的破坏,同时有炭 微粒脱落引起微血管栓塞的危险。
故需加微囊技术,既在颗粒的外表面涂以半透 膜,使吸附剂表面更加光滑。
包裹材料要求
1.膜厚0.05~5μ ,强度高,不易破损
2.膜微孔0.5~4.5nm,溶质易通过
3.血液相容性好
4.膜材料和血液成分不产生凝聚和黏着, 保证血流通畅; 5.易消毒,本身无致热源、无毒性
H em oresin Y T hem oadsorba
XAD-4 树脂 球形活性炭
350 160
火棉胶 TM - 6 改 良 聚 乙烯醇
上海 天津
D eboxifier N K -107
活性炭 NK-107 树脂
250 250
交联明胶 无包膜
(二)血液灌流机
1.专用血液灌流机:内有报警、加温系统,
相容性不良、过敏等,大多出现于半小时内;
(二)发冷、发抖及发热:生物相容性不良/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