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血液灌流技术规范及操作流程

血液灌流技术规范及操作流程

血液灌流技术规范及操作流程血液灌注技术是指将保存在血库中的血液输入到病人体内,在临床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血液灌注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

下面是血液灌注技术规范及操作流程的详细解析。

一、技术规范1.血液准备规范血液在灌注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和检验,确保其质量合格。

包括:血液抽取、处理、分别等。

抽取血液:通常采用外周静脉穿刺的方式抽取静脉血液,确保采集过程无菌无污染。

处理血液:血液保存前需要加入特定的保存液,以保持血液中细胞的正常功能。

同时也需要对血液进行杀菌处理,以确保血液无菌。

分别血液:按照血型进行相应的分类和分别,确保血液被灌注到相应血型的患者体内。

2.血液保存规范血液保存过程需要符合特定的条件,确保血液的质量不受影响。

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的控制。

温度控制:血液保存温度通常为4℃,以保持血液的稳定和预防细菌滋生。

湿度控制:血液保存时需要保持适当的湿度,以防止血液过度干燥。

光照控制:血液保存时需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影响血液的质量。

3.血液传输规范血液传输过程需要注意血液的稳定性和无菌性,以确保输液过程中不发生意外。

输液方法:通常采用输液管道进行血液传输,确保输液过程无菌无污染。

速度控制:血液输液速度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血液稳定输入。

二、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1)患者准备:查阅患者相关检查报告,了解患者的情况,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血液灌注。

(2)设备准备:确保输液器、输液管道和其他相关设备的完好无损。

(3)血液准备:按照规范进行血液抽取、处理和分别,确保血液的质量合格。

2.血液灌注操作(1)治疗前准备:对患者进行必要的体检和化验,包括血型鉴定、配血和交叉配血等。

(2)血液传输: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输液器和输液速度进行血液输液。

输液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状态和输液速度的调整。

(3)观察和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的变化。

血液灌流的操作流程

血液灌流的操作流程

血液灌流的操作流程血液灌流的操作流程一、装管1、打开泵门将泵上的小夹子拉出,将动脉端血管装入泵内(将盐水端向下,肝素管端在上)顺手关闭小夹子(肝素夹子,小短管),用5%葡萄糖500ml靠重力以预冲动脉端泵前管路,然后夹闭动脉端大夹子,挂于架上,开泵(流速调至100/min),把动脉端管路预冲满后停泵。

2、检查灌流器有效期,包装是否完好,以静脉端向上、动脉端向下的方向固定于固定支架上,于是将灌流器动脉端与管路动肪端相连接,同时静脉端管路连接于灌流器的静脉端口上。

3、动、静脉壶用胶布固定于支架上。

二、预冲1、将盐水夹子打开,开泵,先用5%葡萄糖500ml,以100ml/min 预冲。

将静脉端卡于合适位置,末端放入收集袋内,预冲满静脉壶,并不断拍打灌流器将空气排出,务必将气泡排尽,以免增加凝血,降低灌流效果。

2、预冲盐水总量2000ml为宜,如果在预冲过程中看到游离的颗粒冲出,提示已经破膜,必须更换灌流器。

3、最后用肝素盐水500ml(内含一支肝素)预冲,当肝素盐水剩余少量时,可将血路管动、静脉端连接,闭路循环十分钟(注意打开动脉端大夹子)。

三、上机1、上机前确保各管路接头的末端都有小帽,并且确保管路和灌流器无气泡。

抽病人静脉导管顺利后,在用生理盐水500ml将肝素盐水冲出(具体方法:分离动静脉端,动脉连接病人,静脉连接收集袋。

然后夹闭病人动脉端夹子,静脉端管路夹子的开放状态,打开盐水夹子,同时启动血泵100/min冲盐水约200ml夹闭盐水端夹水直接打开病人动脉端夹子引血上机)。

2、当血液到达静脉壶下端管路时,停泵,连接病人静脉端,开泵调至血流180/min,因灌流器缺少监测系统,应密切观察血路及灌流器凝血情况。

四、下机1、将血流量调至100/min,关泵靠重力回动脉端一侧管路血液,关闭病人动脉端夹子,开泵用约100-200ml盐水回血,后用空气回血,将灌流器倒转动端向上,静脉端向下,勿揉搓拍打,注意要防止空气进入病人体内,下机后测血压,将病人通路包裹好后可离开,(卸下的管路要放到双层的黄色医疗废物袋内)。

血液灌流操作规程sop

血液灌流操作规程sop
②、将灌流器动脉端朝下、静脉端向上垂直固定于支架上。 按说明书的方法依次预冲前五瓶预冲液,不需主动排 气。灌流器及管路内的气体是从下往上浮的,气体会 自动随着预冲液逐渐被排出。
P③aaggee、1199 用高浓度肝素盐水按说明书的要求预冲,此时可旋转
血液灌流规范化操作要点及技巧解析
操作要点解析: 5、最后用无肝素的生理盐水500 mL预冲管路的目的何在? 答:高浓度的肝素盐水为偏酸性,人体血液的PH值为7.35~7.45,
朝上的方向固定于固定支架上。
Page 9
血液灌流规范化操作
建议透析器和灌流器分开冲,最后高浓度肝素盐水时串在一起 冲,顺序:先糖后盐,先低浓度后高浓度,最后空盐
5(低浓度≤100ml/min)+1(高浓度≤50ml/min) +1(空盐置换体外循环系统中的高浓度肝素盐水) =充分预冲! 足量预冲+充分预冲=完整预冲!
6、其他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甲状腺危象、肿瘤化疗等。
➢ 禁忌证 对灌流器及相关材料过敏者(无绝对禁忌证)
Page 4
血液灌流规范化操作意义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要求所有 从事血液净化的单位遵循本规范执行 操作。
规范化操作是保证包括血液灌流在内 的一切血液净化顺利实施的必由之路!
Page 5
血液灌流规范化操作
③充分预冲有利于排尽灌流器内的气泡,以达到最优的治疗效果。
④灌流器内的保存液是无菌注射用水,预冲前用动力的方法将灌流器内的保存液排掉, 并充分的预冲可使无菌注射用水被完全置换出来,避免无菌注射用水进入血液中引
起溶血反应。
Paggee 1166
血液灌流规范化操作要点及技巧解析
操作要点解析:
2、预冲血液灌流器时必须要使用7瓶盐水吗?

血液灌流SOP

血液灌流SOP

Page
3
适应证及禁忌证
适应证
1、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HA230灌流器) 2、尿毒症,尤其是顽固性瘙痒、难治性高血压。(HA130灌流器) 3、重症肝炎、特别是爆发性肝衰竭导致的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
(HA330-Ⅱ灌流器)
4、脓毒症或系统性炎症综合征。(HA330灌流器) 5、银屑病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HA280灌流器) 6、其他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甲状腺危象、肿瘤化疗等。
Page
13
血液灌流规范化操作
要点详解之抗凝 患者凝血状况评估指标: 1.PLT : PLT低于50000/mm3时,即可有“出血”倾向, 但仅说明数量是否足够,而并不能说明其质量和功能。 2.BT:正常值为3-8min,反映血小板的质量及数量。 3.活动凝血时间(ACT):正常值为90-120s,常以之估计 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异常。以肝素治疗者,均应监测之。 4.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正常值35-45s,常以
之估计内源性凝血系统是否异常。除凝血因子Ⅶ、Ⅷ外,
其他凝血因子低于正常25%时,APTT即可明显延长。
Page 14
血液灌流规范化操作要点及技巧解析
操作要点解析: 1、血液灌流必须要使用7瓶盐水吗? 答:根据标准规程,血液灌流预冲盐水总量控制在 2000~5000ml,而根据实际临床操作和健帆公司研发部提 供的数据证明,采用6瓶肝素盐水预冲的方式可保证HA树 脂血液灌流器充分肝素化,最后一瓶用来冲掉高浓度肝素 生理盐水,保证引血上机的安全性。7瓶盐水的预冲量 3500ml符合标准规程和产品肝素化要求,故是必须的。 2、预冲时流速可以快一些吗? 答:流速和吸附效果成反比,故为了达到充分 肝素化,规范要求的流速是必须的,过快无法 保证树脂充分肝素化。且以我院实际操作经验, 40分钟左右是完全可以完成预冲的。

血液灌流操作流程

血液灌流操作流程
7、在灌流器标签上注明加入 8、将灌流器上、下180度,
抗凝剂的药名、剂量、时间。 缓慢反转10次,约20秒置 于治疗巾内30分钟
(三)预冲程序
• 1、血液灌流的预冲 (1)将动脉端管路与生理盐水相连接
(2)启动血泵100ml/min,将动脉段管路充满盐水 (3)取出静脉肝素化的灌流器,按血流方向连接动、静脉
血液灌流
Hemoperfusion
定义及概述
• 血液灌流(HP)技术是将患者血液从 体内引到体外循环系统内,通过灌流器中 吸附剂非特异性吸附毒物、药物、代谢产 物,达到清除这些物质的一种血液净化治 疗方法或手段。与其他血液净化方式结合 可形成不同的杂合式血液净化方法。
一、适应症 二、相关操作流程 三、并发症
(二)灌流器静态肝素化
• 1、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肝素50mg(1ml) • 2、轻拍灌流器后,打开灌流器上端保护螺帽(按 照灌流器上血流方向顺序)
3、将打开的螺帽放置于无菌治疗巾内 4、用5ml空针先抽出2ml的空气 5、将抽取的肝素注射液去除头,直接注入灌流器内 保存液中
6、取出治疗巾中的保护螺帽,覆盖拧紧
(五)撤除灌流器
1、治疗2h 2、检查盐水是否充足200ml左右、 检查管路是否连接紧密 3、调节血流量150ml/min以下
4、开补液口夹,关动脉端夹 灌流器颜色变浅
开动脉端夹,关补液口夹 血液到达动脉壶
关泵,关超滤,关灌流器连接管夹子,关动、静脉端夹 撤灌
开动、静脉夹,开泵,开超滤,排气 检查管路连接是否紧密,调节泵速,核对各类参数
端管路
(4)启动血泵待灌流器充满盐水后血泵调至250ml/min, 排尽灌流器内气体,预冲生理盐水量1000ml
2、透析器预冲 (1)灌流器预冲结束后与透析器连接 (2)启动血泵100ml/min,预冲生理盐水1000ml

血液灌流流程

血液灌流流程

血液灌流流程
一、目的:清除人体内生性和外源性的毒性物质
二、准备标准:
1、用物:灌流器装置一套、透析管路、透析器、0.9%氯化钠500ml 5瓶、5%葡萄糖 1瓶、肝素钙1万单位 2支
2、要求操作者:仪表端庄,着装整洁,洗手,带口罩。

三、实施流程标准:
1、三查七对,检查药液。

2、安装透析器、透析管路。

3、用5%葡萄糖500ml冲洗管路动脉端,连接灌流器(要求避免气泡进入灌流器)。

用手轻轻拍打灌流器,泵速为100ml/分。

4、连续冲0.9%氯化钠注射液1000ml加肝素钙20mg后连接透析器灌满,用第三瓶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闭式循环20分钟,超滤为400ml/分,泵速为100ml/分。

超滤目标达到断开静脉端。

5、用第四瓶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加肝素钙20mg冲管路,连接穿刺针。

6、常规动静脉穿刺,开始透析。

血液灌流操作流程

血液灌流操作流程

血液灌流机操作流程一、物品准备:①一次性使用血液透析管路、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

②生理盐水8瓶、肝素3支、注射器3个20ml、大针头3个。

③相关抗过敏药物及对症处理需要物品。

二、机器操作:①接电源、开灌流机后背的电源开关。

②调整血液灌流机控制面版上面的血液流速,调整到100ml/min.③准备连接动脉管路,先安装动脉壶,再按方向安装泵管三、预冲:①配置预冲液:低浓度肝素生理盐水(2500ml+100mg肝素)高浓度肝素生理盐水(500ml+100mg肝素)②准备预冲:用大针头接低浓度肝素生理盐水到动脉管路,开单泵,排干净动脉管路内空气后,接灌流器,再接静脉管路,安装完整后,开单泵继续预冲,注意排干净灌流器内气泡(开始时可将动脉壶和静脉壶倒转,等冲满盐水后再转正)。

③预冲结束:用完所有预冲液,排干净灌流器内空气,后准备引血上机。

四、肝素:首剂肝素0.5--1.0mg/kg;维持剂量:8---10mg/h。

于准备上机前5--10min静脉推注入患者体内。

五、引血上机:①整机器参数:静脉压监测处上限+300mmHg、下限负100mmHg.①将血液流速调整到50ml/min,先用注射器抽深静脉置管内的血液,能正常抽出,无阻力,即可准备接动脉管路,接好后,按单泵键,开始引血,等血液流出灌流器即可接静脉管路到深静脉置管蓝色接口,形成回路。

②上述完成后,再将血液流速调整到50--180ml/min,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流速。

推荐治疗血液流速为160-200ml/min六、治疗:①顺利引血后,开始治疗,注意观察静脉压值的变化;②治疗约1--5min后按系统键,在系统模式下进行治疗。

七、结束治疗:①降低血液流速到50ml/min,调整到单泵模式,可考虑用空气回血和生理盐水回血。

②断开动脉管路与深静脉置管接口,接空气或盐水回血③血回到静脉接口前,停泵,卸载管路及灌流器。

④缓慢推鱼精蛋白,封深静脉置管。

⑤完成,关机,断电源。

血液灌流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

血液灌流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

血液灌流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一、技术规范1.前期准备a.检查血液灌流设备是否完好并准备好所需材料;b.检查灌流器和滤器是否已消毒并正确安装;c.检查灌流管是否无损坏并连接正常;d.准备清洁工具和无菌药品。

2.术前准备a.患者应配合医嘱进行禁食禁饮;b.准备术前皮肤消毒药品及巾纸;c.维持患者体温正常。

3.灌流过程a.注意消毒手卫生,佩戴面罩、洗手液;b.根据需要进行血液灌流麻醉;c.选择合适的置入点、通路和插管;d.消毒首饰并取下;e.术中定期监测患者血液压力、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f.需要进行置管栓塞时,应注意操作仔细谨慎;g.根据医嘱,调节灌流速度和容量。

4.术后处理a.停止灌流后,关闭输液器、取出导管;b.停止麻醉药物,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c.逐渐停用呼吸机并观察患者呼吸情况;d.移除插管,并处理好术后血管。

5.安全措施a.在血液灌流过程中,时刻监测患者的体征、症状和血液生化指标;b.术中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或负责人;c.遵循切勿停用呼吸机和麻醉药物而催醒患者的原则;d.定时更换导管及滤器,避免感染风险;e.操作过程中注意防护措施,规范操作,确保患者以及自身的安全。

二、操作规程1.仪器准备a.清洁好所需仪器,并将其摆放在合适位置;b.根据需要,准备备用灌流器和滤器;c.检查仪器连接是否良好。

2.术前准备a.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术前注意事项,并征得患者同意;b.为患者准备合适的手术衣、巾纸等卫生用品;c.准备好所需消毒药品。

3.皮肤消毒a.带好面罩和洗手液;b.选择适当消毒位置,用消毒液擦拭;c.注意消毒过程中的手卫生,避免污染。

4.麻醉准备a.根据医嘱药店麻醉药物,并注意剂量的准确性;b.带好面罩和洗手液;c.监测患者血压和心率,确保处于稳定状态。

5.置管过程a.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合适的置入点、通路和插管;b.插入导管时,要保持手腕稳定,控制力度;c.定位导管及固定导管。

6.灌流过程a.调节灌流器的速度和容量,并根据患者病情作适当调整;b.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c.常规更换滤器,避免感染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灌流技术规范及操作流程
一、定义与概述
血液灌流技术是将患者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循环系统内,通过灌流器中吸附剂吸附毒物、药物、代谢产物,达到清除这些物质的一种血液净化治疗方法或手段。

与其它血液净化方式结合可形成不同的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适应证
1、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2、尿毒症,尤其是顽固性瘙痒、难治性高血压。

3、重症肝炎,特别是暴发性肝衰竭导致的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

4、脓毒症或系统性炎症综合征。

5、银屑病或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

6、其它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甲状腺危象、肿瘤化疗等。

(二)禁忌证对灌流器及
相关材料过敏者。

三、血管通路的建立
药物中毒等短时性血液灌流者以临时性血管通路为宜,长期维持性血液灌流者宜采用永久性血通路。

具体参照血管通路建立章节。

四、操作流程
(一)治疗前准备
1、灌流器的准备一次性应用的灌流器出厂前已经消毒,所以在使用前注意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在有效期内。

2、血管通路的建立与选择详见血液净化血管通路制备章节。

3、体外循环的动力模式
(1)非外源性动力模式依靠患者良好的心功能与血压,推动体外血路中血液的循环。

仅限于医院无专用设备的急诊抢救时,而且患者无循环衰竭时的
治疗。

(2)外源性辅助动力模式利用专业血液灌流机或常规血透机或CRRT
设备,驱动并调控体外循环。

(二)操作程序及监测
1、灌流器与血路的冲洗
(1)开始治疗前将灌流器以动脉端向上、静脉端向下的方向固定于固定支架上。

(2)动脉端血路与生理盐水相连接并充满生理盐水,然后正确连接于灌流器的动脉端口上,同时静脉端血路连接于灌流器的静脉端口上。

(3)启动血泵,速度以200~300ml/min,预冲盐水总量2000~5000ml 为宜。

如果在预冲过程中可以看到游离的炭粒冲出,提示已经破膜,必须进行更换。

(4)预冲即将结束前,采用肝素生理盐水充满灌流器与整个体外血路,最后将灌流器反转至动脉端向上、静脉端向下的固定方式,准备开始治疗。

如果患者处于休克或低血容量状态时,可于灌流治疗开始前进行体外预冲,预冲液可采用生理盐水、代血浆、新鲜血浆或5%白蛋白,从而降低体外循环对患者血压的影响。

2、体外循环体系的建立冲洗结束后,将动脉端血路与已经建立的灌流用血管通路正确牢固连接(如深静脉插管或动静脉内瘘),然后开动血泵(以50~100ml/min 为宜),逐渐增加血泵速度。

当血液经过灌流器即将达到静脉端血路的末端出口时,与已经建立的灌流用血液通路正确牢固地连接。

3、抗凝
(1)治疗前患者凝血状态评估和抗凝药物的选择
(2)抗凝方案
1)普通肝素一般首剂量0.5~1.0mg/kg,追加剂量10~20mg/h,间歇性静脉注射或持续性静脉输注(常用);预期结束前30 分钟停止追加。

实施前给予4mg/dl 的肝素生理盐水预冲、保留灌注20 分钟后,再给予生理盐水500ml 冲洗,有助于增强抗凝效果。

肝素剂量应依据患者的凝血状态个体化调整。

2)低分子肝素一般选择60~80IU/kg,推荐在治疗前20~30 分钟静脉注射,无需追加剂量。

同样肝素生理盐水预冲有助于增强抗凝效果(方法同上)。

(3)抗凝治疗的监测和并发症处理参照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章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