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的课文原文

《航天飞机》的课文原文
《航天飞机》的课文原文
一架飞机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着。
他一会儿俯冲,一会儿爬升,一会儿翻筋斗,觉得很得意。
突然一声呼啸,一个庞然大物腾空而起。
只见他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转眼间便飞得无影无踪了。
飞机想:“这是什么呀?怎么飞得这样快呢?”
他找到智慧老人,想问个究竟。
智慧老人笑着说:“刚才你见到的是航天飞机。
他比你飞得更高更快。
你能飞两万米高就不错了,他却能飞几十万米高。
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你要飞行四个多小时,他只需要飞行七分钟。
”智慧老人停了停,又说:“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他能绕着地球转圈圈,在太空中释放和回收人造地球卫星。
卫星出了毛病,他就伸出巨大的手臂把卫星捞回机舱,带到地面上来维修。
”
飞机越听越不自在,他想,今后也许再也用不着我去飞翔了,便将起落架放了下来。
智慧老人看出了飞机的.心思,便开导他说:“航天飞机有他的长处,你也有你的长处。
你的作用也是航天飞机替代不了的呀!”。
航天飞机

组成部分
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是一种垂直起飞、水平降落的载人航天器,它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发射到太空,能在轨道上运行,且可以往返于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可部分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它由轨道器、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和外储箱三大部分组成。
美国航天飞机机队
“开拓者号”(也称“企业号”,“进取号”)只用于测试,一直未进入轨道飞行和执行太空任务。 “哥伦比亚”号(1981年4月12日首次发射,坠毁时间2003年2月1日) “挑战者”号(重量约7.88万千克,首航时间:1983年4月4日,坠毁时间1986年1月28日) “发现”号(重量约7.7万千克,首航时间:1984年8月30日) “亚特兰蒂斯”号(重量约7.7万千克,首航时间:1985年10月3日) “奋进”号(重量大约7.74万千克,首航时间:1992年5月7日,接替“挑战者”号)
航天记录
美国航天飞机创造了许多航天新纪录。航天飞机首航指令长约翰·杨6次飞上太空,是当时世界上参加航天次数最多的宇航员。1983年6月18日女宇航员莎丽·赖德(Sally K·Ride)乘挑战者号上天飞行,名列美国妇女航天的榜首。1983年8月30日,挑战者号把美国第一个黑人宇航员布鲁福德(Guion S·Bluford)送上太空飞行。1984年2月3日乘挑战者号上天的麦坎德利斯(B·McCandless),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不系安全带到太空行走的宇航员。1984年4月6日挑战者号上天后,宇航员首次抓获和修理轨道上的卫星成功。1984年10月5日参加挑战者号飞行的莎丽文(Kathryn D·Sullivan)成为美国第一位到太空行走的女宇航员。1985年1月24日发现号升空,首次执行秘密的军事任务。1985年4月29日,第一位华裔宇航员王赣骏(Tayler Wang)乘挑战者号上天参加科学实验活动。1985年11月26日,亚特兰蒂斯载宇航员上天第一次进行搭载空间站试验。1992年5月7日奋进号首次飞行,宇航员在太空第一次用手工操作抢救回收卫星成功。7月31日亚特兰蒂斯号上天,首次进行绳系卫星发电试验。9月12日奋进号将第一位黑人女宇航员,第一位日本记者和第一对宇航员夫妇载入太空飞行。
航天飞机的原理

航天飞机的原理
航天飞机的原理是利用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然后通过喷嘴将燃气喷出,产生巨大的推力。
这个推力使得飞机产生向前的动力,从而克服重力,实现上升。
航天飞机的推进系统通常采用火箭发动机。
火箭发动机由燃烧室、喷嘴和供氧系统组成。
燃烧室将燃料和氧化剂混合,并点燃产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这种燃烧反应生成的高温高压燃气随后被喷嘴射出,速度极快,产生极大的反作用力,将火箭推向相反的方向。
火箭发动机中,燃料和氧化剂一般采用液体燃料,如液氢和液氧,或固体燃料,如固体火箭发动机。
液体燃料系统通过管道将燃料和氧化剂分别输送到燃烧室,而固体燃料则直接点燃。
航天飞机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进剂储存和供应系统。
这个系统负责储存足够的燃料和氧化剂,以及提供所需的燃料供应。
除了推进系统,航天飞机还需要其他的系统和装置来实现其功能。
例如,它需要导航和控制系统来调整飞行方向和轨迹。
它还需要供气系统和冷却系统来提供舱内的氧气和控制温度。
此外,航天飞机还需要电力系统、通信系统和生命支持系统等,以支持飞行任务和船员的生存。
总之,航天飞机的原理是利用火箭发动机产生的巨大推力来克服重力,并通过其他系统和装置来实现飞行任务和舱内环境的
维持。
这种复杂的机械和电子系统的协同工作使得航天飞机能够在太空中执行各种任务。
航天飞机的飞行过程与控制及回收

航天飞机的飞行过程与控制及回收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是一种能够进入地球轨道并且能够返回地面的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
它由航天飞机本身和外部燃料箱、两个固体助推器组成。
在飞行过程中,航天飞机需要经历几个重要阶段,包括发射、进入轨道、太空任务操作、重返大气层和着陆。
首先,发射是航天飞机飞行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之一、航天飞机被安置在发射台上,外部燃料箱和固体助推器被点燃。
推力产生后,航天飞机开始加速,进行垂直升空。
接下来,航天飞机进入轨道的过程是通过将航天飞机的轨道升高到足够高度和速度,使其能够继续在地球周围的轨道上运行。
通常情况下,航天飞机会在约28万英尺的高度达到轨道速度,然后进入地球轨道。
一旦航天飞机进入轨道,它就可以执行各种太空任务,如卫星部署、空间站维修和实验进行等。
航天飞机上配备了机械臂、实验设备以及舱内供宇航员工作和居住的空间。
宇航员在舱内根据任务需求进行各种操作和实验。
当任务完成后,航天飞机开始准备返回地球。
为了减慢速度并改变轨道,航天飞机使用了反推火箭来逐渐降低速度,使其进入大气层。
进入大气层后,航天飞机遭受到巨大的空气阻力,并且会产生高温。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航天飞机配备了热能护盾,能够保护航天飞机免受高温和压力的影响。
最后,航天飞机通过控制和引擎推力减速并降低高度,进入着陆阶段。
航天飞机通过操纵翼面和襟翼来控制其姿态和下降速度。
一旦航天飞机进入下降角度,它会通过使用前轮和后轮的刹车来减速,并在着陆跑道上滑行,最终完全停下。
航天飞机的回收过程非常复杂和耗时。
一旦着陆完成,航天飞机需要经过彻底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能够再次使用。
检验和修复过程涉及航天飞机的机械和电气系统,火箭发动机以及飞行设备的检查,以保证下次任务的安全和可靠。
总结起来,航天飞机的飞行过程中,包括发射、进入轨道、太空任务操作、重返大气层和着陆等几个主要阶段。
为了确保飞行安全和任务完成,航天飞机的操作和控制需要严密的规划和精确的执行。
航天飞机启动的原理是

航天飞机启动的原理是
航天飞机的启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垂直起飞:航天飞机通过垂直起飞的方式,使用一台大型的垂直起飞发动机(如火箭发动机)产生强大的推力,将飞机提升到特定的高度。
2. 空气动力学:在达到一定高度后,航天飞机会倾斜舵翼,利用大气动力学的原理来改变飞机的轨迹,以向水平方向飞行。
这时,航天飞机会继续使用辅助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器等设备来提供额外的推力。
3. 空气阻力减小:为了减小飞行阻力,航天飞机通常会收起垂直起飞发动机和其他的航天发动机,并将它们安装在飞机机身内部或底部的舱室中。
4. 重力辅助:航天飞机还可以利用重力进行辅助,比如借助地球的引力来加速飞机进入大气层,以增加速度和改变飞行轨迹。
总体来说,航天飞机启动的原理是利用垂直起飞、空气动力学、空气阻力减小和重力辅助等多种原理和技术来实现飞行的目标。
航天飞机材料

航天飞机材料
航天飞机是一种运载航天器的飞行器,其材料的选择对于其性能和安全至关重要。
航天飞机材料需要具备轻量化、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以应对极端的航天环境和复杂的任务需求。
首先,航天飞机材料需要具备轻量化的特点。
由于航天飞机需要克服地球引力
进入太空,因此材料的重量至关重要。
轻量化的材料可以降低飞行器的整体重量,提高其载荷能力和燃料效率,从而实现更远的航天任务。
其次,航天飞机材料需要具备高强度的特点。
在进入太空的过程中,航天飞机
需要经历极端的飞行环境,包括高速飞行、大气层再入等。
因此,材料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以应对这些极端条件下的挑战,确保飞行器的结构完整和安全。
另外,航天飞机材料需要具备耐高温的特点。
在大气层再入的过程中,航天飞
机会受到高温和高速气流的影响,因此材料需要能够耐受高温和热应力,保持飞行器的结构完整和性能稳定。
最后,航天飞机材料需要具备耐腐蚀的特点。
在太空环境中,航天飞机会受到
宇宙辐射、微粒子等的影响,因此材料需要具备耐腐蚀的特性,保持其长期稳定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航天飞机材料的选择对于航天飞机的性能和安全至关重要。
轻量化、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是航天飞机材料需要具备的基本特点,只有具备这些特点的材料才能满足航天飞机在极端环境下的需求,确保其顺利完成各项航天任务。
因此,航天飞机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将为人类探索太空和开展航天活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关于航天飞机的资料 (2)

关于航天飞机的资料
航天飞机指的是能够进入地球轨道并能够重复使用的飞行器。
以下是一些关于航天飞机的资料:
1. 航天飞机的发展历史:航天飞机最早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但真正的航天飞机项目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
美国的NASA于1972年开始了航天飞机项目,并于1981年4月12日首次发射了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
2. 航天飞机的结构和特点:航天飞机主要由船体(包括发动机、燃料储存和舱室等)、翼体和升降舵等组成。
相比传统的火箭发射器,航天飞机具有重复使用、载货能力大等优点。
3. 航天飞机的任务:航天飞机的主要任务包括将人员和物资运送到太空,进行科学实验,维修和维护太空站等。
航天飞机还可以发射和部署卫星。
4. 航天飞机的退役:美国的航天飞机计划原本计划在2010年退役,但由于几次事故和成本问题,航天飞机计划最终在2011年7月退役。
目前,美国没有计划重新开展航天飞机项目。
5. 航天飞机的影响:航天飞机的发展不仅使人类更深入地了解太空和宇宙,还推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航天飞机的退役也标志着人类探索太空的一个新篇章。
以上是一些关于航天飞机的常见资料,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航天飞机》教案

《航天飞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航天飞机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航天飞机的基本概念:航天飞机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
2. 航天飞机的结构:机身、推进系统、返回舱、货物舱等。
3. 航天飞机的功能:发射卫星、运送宇航员、开展太空实验等。
4. 我国航天飞机的发展:我国航天飞机的研制、发射和应用。
5. 航天飞机的优缺点:与火箭、卫星等其他航天器的比较。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航天飞机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航天飞机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3. 小组讨论法:探讨航天飞机的优缺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4. 实践活动法:设计航天飞机模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航天飞机》教案配套教材。
2. 教具:航天飞机模型、图片、视频等。
3. 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我国航天飞机发射成功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航天飞机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
3. 案例分析:介绍我国航天飞机的研制、发射和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航天飞机的优缺点。
5. 实践活动:设计航天飞机模型,学生展示成果。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7. 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有关航天飞机的资料,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航天飞机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航天飞机优缺点时的表现,评估其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3.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设计航天飞机模型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了解其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航天博物馆或相关科研机构,加深对航天飞机的认识。
2. 开展航天飞机主题的科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航天科技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航天飞机。瞧,我的样子真
有趣,________________。我飞得可高了!
_________________。我不仅飞得高,而且还
很快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
的本领也特别大!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
1、为航天飞机写好自我介绍。
智慧老人笑着说:“刚才你 见到的是航天飞机。他比你飞得 更高更快。你能飞两万米高,他 却能飞几十万米高。从东海之滨 到帕米尔高原,你要飞行四个多 小时,他只需要飞行七分钟。”
帕米尔高原
东海之滨
智慧老人看出了飞机的心思 ,亲切地说:“航天飞机有他的 长处,你也有你的长处。你的作 用也是航天飞机替代不了的呀! ”
航天飞机
?
???????????????????????????????????????????????????????????
巨大
无影无踪 帕米尔高原 手臂
智慧 卫星
猜一猜
知识每天学一点, 要向双丰收, 山横心不变.(猜一字)
慧
无影无踪
2、上网搜集关于我国航天方面
的成就,把相关资料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