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报名开始啦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报名开始啦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是我国中学的一项重要赛事,旨在激发对化学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今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的报名已经正式开始啦!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报名方式、竞赛内容和参赛要求,希望能为准备参赛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一、报名方式首先,做好报名工作是参加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的第一步。
报名方式通常由各地组委会确定,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 学校报名:学校组织参赛学生进行报名,收集相关资料并提交给组委会。
2. 个人报名:有些地区允许个人报名,参赛学生可以自行填写报名表并提交相关材料。
具体的报名时间和地点请关注各地区的官方通知,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并按要求准备所需材料。
二、竞赛内容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的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分为理论试题和实验操作两部分。
参赛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化学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技能。
1. 理论试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试题涉及基础知识、化学原理、常见实验和计算题等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回答各类化学问题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实验操作:参赛学生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实验项目,并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现象。
组委会会根据实验操作的流程、准确性和实验报告的规范性等方面对实验操作进行评分。
三、参赛要求为了保证竞赛的公平性和准确性,参赛学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1. 年级要求:通常全国高中化学竞赛仅限高中学生参加,分为不同年级组别。
参赛选手应按照自身的年级参与相应的竞赛组别。
2. 报名资格:大部分地区要求参赛学生需要获得所在学校的推荐,或者在区县级化学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方可参加全国级竞赛。
3. 注册费用:有些地区需要参赛学生缴纳一定的注册费用,用于竞赛组织工作的运营和服务。
参赛学生务必按照组委会的要求和要求准备相应的参赛材料,确保自己的报名和参赛资格得到确认。
四、竞赛收获参加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学生们将获得一系列的收获和奖励,包括但不限于:1. 学术提升:通过竞赛的参与和实践,学生们能够深入学习化学知识,加深对化学科学的理解,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高一化学申请如何申请参加化学竞赛和奖学金评选

高一化学申请如何申请参加化学竞赛和奖学金评选申请参加化学竞赛和奖学金评选是很多高一化学爱好者的目标,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高自己的化学知识水平,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也能够获得一定的奖励和认可。
本文将介绍如何申请参加化学竞赛和奖学金评选。
一、选择合适的竞赛和奖学金评选项目在申请参加化学竞赛和奖学金评选之前,首先要了解不同的竞赛和奖学金评选项目,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
可以通过搜索相关网站或咨询老师、学长学姐等渠道获取相关信息。
在选择时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例如自己的化学知识水平、时间安排等。
二、准备相关材料在申请参加化学竞赛和奖学金评选时,一般需要提交一系列的材料。
在准备材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个人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学校、年级、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2.成绩单:包括化学相关课程的成绩单,可以展示自己的学术优势。
3.推荐信:可以向老师或其他相关人士索取推荐信,推荐信应该全面、真实地反映自己的化学知识水平和个人品质。
4.竞赛/项目计划书:包括申请参加竞赛或奖学金评选的具体计划和目标,列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实验设计等。
5.其他附件:根据不同竞赛和评选项目的要求,可能需要提交其他相关附件,如论文摘要、科研报告等。
三、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和研究申请参加化学竞赛和奖学金评选,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化学知识基础,还需要具备一些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
因此,在高一期间,可以积极参与一些与化学相关的课外活动和研究,例如参加化学实验室的研究项目、参加科学研讨会等。
这些经历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能够为申请提供更多的材料和证明。
四、注重个人学习和突出特长申请参加化学竞赛和奖学金评选,首先要注重个人学习,确保自己有扎实的化学基础。
此外,还要突出自己的特长,例如在某个特定的化学领域有独到的见解、技能或研究成果。
这样可以吸引评选人员的注意,增加自己获奖的机会。
五、其他注意事项1.提前了解截止日期和申请方式:申请参加化学竞赛和奖学金评选需要注意截止日期,确保自己能够按时提交申请。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决赛基本要求本基本要求在初赛要求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决赛基本要求:本基本要求在初赛要求基础上增加下列内容,数学工具不涉及微积分。
1.原子结构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及取值。
氢原子和类氢离子的原子轨道能量的计算。
s、p、d原子轨道轮廓图及应用。
2.分子结构分子轨道基本概念。
定域键键级。
分子轨道理论对氧分子、氮分子、一氧化碳分子、一氧化氮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解及应用。
一维箱中粒子模型对共轭体系电子吸收光谱的解释。
超分子的基本概念。
3.晶体结构点阵的基本概念。
晶系。
根据宏观对称元素确定晶系。
晶系与晶胞形状的关系。
14种空间点阵类型。
点阵的带心(体心、面心、底心)结构的判别。
正当晶胞。
布拉格方程。
4.化学热力学基础热力学能(内能)、焓、热容、自由能和熵。
生成焓、生成自由能、标准熵及有关计算。
反应的自由能变化与反应的方向性。
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及其应用。
范特霍夫等温方程及其应用。
标准自由能与标准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热化学循环。
相、相律和单组分相图。
克拉贝龙方程及其应用。
5.稀溶液的通性(不要求化学势)。
6.化学动力学基础反应速率基本概念。
速率方程。
反应级数。
用实验数据推求反应级数。
一级反应积分式及有关计算(速率常数、半衰期、碳-14法断代等)。
阿累尼乌斯方程及计算(活化能的概念与计算;速率常数的计算;温度对速率常数影响的计算等)。
反应进程图。
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反应机理一般概念及推求速率方程(速控步骤、平衡假设和稳态假设)。
离子反应机理和自由基反应机理基本概念及典型实例。
催化剂及对反应的影响(反应进程图)。
多相反应的反应分子数和转化数。
7.酸碱质子理论缓冲溶液的基本概念。
典型缓冲体系的配制和pH值计算。
利用酸碱平衡常数的计算。
溶度积原理及有关计算。
8.Nernst方程及有关计算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pH对原电池的电动势、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
沉淀剂、络合剂对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
用自由能计算电极电势和平衡常数或反之。
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报名正式开始

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报名正式开始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是一项旨在促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研究的活动,也是国内中学生参与最广泛的科学竞赛之一。
每年,众多有志于深入学习化学知识的中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其中,展示自己在化学领域的才华和潜力。
为了激发中学生对化学科学的热情,培养科学创新意识,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多届,其影响力和知名度逐年提升。
作为参与者,学生们将有机会通过竞赛,展示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实验技巧,与其他对化学有着共同兴趣的同龄人交流学习。
报名流程一、报名资格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面向全国各地的中学生开放,参赛者需具备以下资格:1. 中学生:报名参加的学生需为在校中学生,包括初中和高中年级。
2. 化学兴趣:参赛者对化学科学有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进行相关学习和研究。
二、报名时间报名时间从2022年9月1日开始,截止日期为2023年1月31日。
请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流程。
三、报名方式1. 线上报名:请参赛者访问官方网站(注:此处不能出现具体的网址链接),填写相关个人信息并提交申请。
2. 学校报名:学校可代表学生集体报名,负责整理学生信息并将报名表格发送至指定邮箱。
四、报名材料报名时,参赛者需准备以下材料:1. 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所在学校、年级等基本信息。
2. 联系方式:准确的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以便组委会与参赛者进行及时沟通。
3. 赛事选择:参赛者需在报名表格中选择所参加的赛事类别,包括理论试题和实验项目。
报名注意事项1. 请参赛者仔细阅读并遵守竞赛规则,确保资格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2. 请保证所提供的个人信息真实准确,如有信息错误可能导致参赛资格的取消。
3. 如参赛者为学校集体报名,请确保报名表格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竞赛安排与注意事项一、赛事安排1. 理论试题:参赛者将接受一轮理论知识测试,测试内容涵盖常规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2. 实验项目:个人或团队可自行设计并完成一项相关实验项目,以展示在化学实验方面的能力。
高一化学申请如何申请参加化学竞赛

高一化学申请如何申请参加化学竞赛化学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高一化学学科的学生来说,积极参加化学竞赛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还有利于拓宽学科知识面,培养科学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下面将从报名条件、报名流程和参赛准备三个方面,介绍高一化学学生如何申请参加化学竞赛。
一、报名条件1. 学业成绩要求:参加化学竞赛的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化学基础和理论知识,能够熟练掌握高一化学基础知识。
通常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学科成绩和学习态度,能够承受一定的学习压力。
2. 知识储备:参赛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基本素养,了解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化学实验的安全操作规范。
3. 意愿和动机:申请参赛的学生需要表现出对化学竞赛的浓厚兴趣和学习热情,有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实验的意愿。
同时,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队友共同完成竞赛任务。
二、报名流程1. 了解竞赛信息:学生在参加化学竞赛前应及时了解相关的竞赛信息,包括竞赛的时间地点、报名截止日期、竞赛内容和要求等。
这可以通过查阅学校官方通知、向班主任或化学老师咨询,或在学校官网等渠道获取。
2. 填写报名表格:学生需要根据竞赛官方要求填写相应的报名表格,并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和学习经历等。
在填写表格过程中,要注意准确无误地填写自己的联系方式,以便竞赛官方及时与学生联系。
3. 提交报名材料:学生需要将填写好的报名表格、个人简历、成绩单等相关材料按照要求提交给竞赛主办方。
材料可以通过邮件、快递或亲自到指定地点提交,要确保材料完整且按时送达。
三、参赛准备1. 学科知识的复习:学生在参加化学竞赛前要对高一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进行复习,重点复习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并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2. 实验操作技能的提升:化学竞赛中通常会涉及到一定的实验操作,因此学生需要提前通过实验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掌握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实验安全。
中国化学会第24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评分通则1.凡要求计算或推导的,必需示出计算或推导过程。
没有计算或推导过程,即使结果正确也不得分。
2.有效数字错误,扣0.5分,但每一大题只扣1次。
3.单位不写或表达错误,扣0.5分,但每一大题只扣1次。
4.只要求1个答案、而给出多个答案,其中有错误的,不得分。
5.方程式(不是反响式!)不配平不得分。
6.用铅笔解答(包括作图)无效。
7.运用涂改液涂改的解答无效。
8.不包括在标准答案的0.5分的题,可由省、市、自治区评分组探讨确定是否给分。
9.答案中红色字为标准答案,而蓝字体(加下划线)为注释语不属于答案。
气体常数R =8.31447 J K 1mol1法拉第常数F =96485 Cmol1阿佛加德罗常数N A =6.022142×1023 mol 1第1题 (15分)1-1 2009年10月合成了第117号元素,从今填满了周期表第七周期全部空格,是元素周期系开展的一个里程碑。
117号元素是用249Bk 轰击48Ca 靶合成的,总共得到6个117号元素的原子,其中1个原子经p 次α衰变得到270Db 后发生裂变;5个原子则经q 次α衰变得到281Rg 后发生裂变。
用元素周期表上的117号元素符号,写出得到117号元素的核反响方程式(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与左下角分别标出质量数与原子序数)。
Ds Rg Cn Uut Uuq 1.Z N M R P A C I S S T H T WR O I P A H T P B P A Ac HL BB C N O F N MA S P C S K C S T V C M F C N C Z G G A SB RC F S B R Y L L - 6.9.2224394085871313[2[244475052545558635865102669122872112011201120101910191019101998189518921891178814161930741220327812[2[2[211279354.20398313[2H N A K X R元素周Rf D b Sg Bh Hs Mt La Ce Pr Nd Pm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 Ac Th Pa U Np Pu Am Cm Bk Cf Es Fm Md No Lr每式1分,画箭头也得 1分。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实施细则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实施细则一、初赛(省级赛区化学竞赛)的实施1. 组织初赛(省级赛区化学竞赛)的组织工作由各省、市、自治区化学会或化学化工学会负责,在省级学科竞赛管理委员会的指导、支持、监督与合作下,成立化学竞赛机构组织实施。
各省、市、自治区学会须在每年竞赛前选定竞赛总负责人并上报中国化学会备案。
2. 报名报名于赛前三个月开始。
报名费应符合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
报名前须向学生公布与竞赛有关的文件。
坚持学生自愿报名的原则,任何学校和部门不得摊派,不得限制。
报名时须向学生说明竞赛的具体要求,并发放准赛证。
准赛证由各省、市、自治区竞赛机构负责人负责统一印制,不得翻印。
准赛证上必须有编号、参赛学生的姓名、所在学校名称及近期照片、赛场地点(学校及教室)和竞赛时间(开始时间及总时间)等要素,并加盖相应印章。
省级以下单位报名结束后应制作报名花名册(含参赛学生姓名、学校、编号、赛场、参赛总人数等要素,并预留竞赛成绩栏),复印上缴各省、市、自治区竞赛总负责人备案。
各省、市、自治区竞赛总负责人汇总全省参赛学生名册(要素同上)后,于赛前1个月将参赛总人数报中国化学会办公室。
3. 试卷制作与分发试卷由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委员会组织命题小组命题,于每年8月20日前定稿交予中国化学会办公室负责人,由办公室负责人监制并装成小袋通过保密渠道分发至各省、市、自治区竞赛管委会指定的收卷人处。
试题未经批准不得复制,一经发现使用未经批准而自行复制的试卷竞赛,竞赛成绩无效。
竞赛试卷由中国化学会根据各省、市、自治区参赛总人数分发到各省、市、自治区竞赛管委会指定的收卷人处后,由总负责人于竞赛前按赛场人数在监督下分封后由各赛场监考负责人专程携往竞赛试场于开赛时当众拆封。
分发与拆封均需签名存档。
试题标准答案于竞赛后二天在因特网公布。
4. 竞赛赛场竞赛赛场必须有各省、市、自治区选派的监考负责人在场, 各省、市、自治区竞赛总负责人须将分赛场和各赛场负责人报告中国化学会办公室。
化学竞赛铜牌强基录取

化学竞赛铜牌强基录取
一、竞赛成绩
在化学竞赛中获得铜牌及以上成绩的考生,具备参加强基计划的资格。
这一条件是强基计划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表明考生在化学学科领域具备一定的学科特长和实践能力。
二、学科基础
在化学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考生,通常具备较强的学科基础和广泛的化学知识储备。
这些考生在强基计划录取过程中,更容易适应高校的高水平学科要求,具备更强的学术潜力和发展前景。
三、综合素质
除了学科基础外,强基计划录取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考生的综合素质。
这包括考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实践经验等方面。
在化学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考生,通常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能够更好地适应强基计划的培养模式和学术要求。
四、高考成绩
强基计划录取过程中,高考成绩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考生的高考成绩通常要求达到一本线或自主招生控制线,这是进入强基计划的基本条件之一。
对于化学竞赛成绩优异的考生,高考成绩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但仍然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
五、其他条件
除了以上条件外,强基计划录取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考生的年龄、性别、身体条件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对考生的录取产生
一定的影响,具体情况需要根据高校的具体要求而定。
综上所述,化学竞赛铜牌强基录取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竞赛成绩、学科基础、综合素质、高考成绩以及其他条件。
对于化学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考生,高校强基计划会给予一定的优先录取机会,并根据考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选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2008年4月19日说明1. 本基本要求旨在明确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及决赛试题的知识水平,作为试题命题的依据。
本基本要求不包括国家代表队选手选拔赛的要求。
2. 现行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及高考说明规定的内容均属初赛要求。
高中数学、物理、生物、地理与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包括与化学相关的我国基本国情、宇宙、地球的基本知识等)也是本化学竞赛的内容。
初赛基本要求对某些化学原理的定量关系、物质结构、立体化学和有机化学作适当补充,一般说来,补充的内容是中学化学内容的自然生长点。
3. 决赛基本要求在初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作适当补充和提高。
4.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外活动。
针对竞赛的课外活动的总时数是制定竞赛基本要求的重要制约因素。
本基本要求估计初赛基本要求需40单元(每单元3小时)的课外活动(注:40单元是按高一、高二两年约40周,每周一单元计算的);决赛基本要求需追加30单元课外活动(其中实验至少10单元)(注:30单元是按10、11和12月共三个月约14周,每周2~3个单元计算的)。
5. 最近三年同一级别竞赛试题所涉及的符合本基本要求的知识自动成为下届竞赛的要求。
6. 本基本要求若有必要做出调整,在竞赛前4个月发出通知。
新基本要求启用后,原基本要求自动失效。
初赛基本要求1. 有效数字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
定量仪器(天平、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等)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
数字运算的约化规则和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
实验方法对有效数字的制约。
2. 气体理想气体标准状况(态)。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体常量R 。
体系标准压力。
分压定律。
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原理。
气体溶解度(亨利定律)。
3. 溶液溶液浓度。
溶解度。
浓度和溶解度的单位与换算。
溶液配制(仪器的选择)。
重结晶方法以及溶质/溶剂相对量的估算。
过滤与洗涤(洗涤液选择、洗涤方式选择)。
重结晶和洗涤溶剂(包括混合溶剂)的选择。
胶体。
分散相和连续相。
胶体的形成和破坏。
胶体的分类。
胶粒的基本结构。
4. 容量分析被测物、基准物质、标准溶液、指示剂、滴定反应等基本概念。
酸碱滴定曲线(酸碱强度、浓度、溶剂极性对滴定突跃影响的定性关系)。
酸碱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以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硫代硫酸钠、EDTA为标准溶液的基本滴定反应。
分析结果的计算。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5. 原子结构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用 s、p、d 等表示基态构型(包括中性原子、正离子和负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
6.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系周期。
1~18族。
主族与副族。
过渡元素。
主、副族同族元素从上到下性质变化一般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性质变化一般规律。
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
s、p、d、ds、f 区元素的基本化学性质和原子的电子构型。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核外电子结构(电子层数、价电子层与价电子数)的关系。
最高氧化态与族序数的关系。
对角线规则。
金属与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半金属(类金属)。
主、副族的重要而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见氧化态及其主要形体。
铂系元素的概念。
7. 分子结构路易斯结构式。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分子(包括离子)几何构型的解释。
共价键。
键长、键角、键能。
σ键和π键。
离域π键。
共轭(离域)体系的一般性质。
等电子体的一般概念。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相似相溶规律。
对称性基础(限旋转和旋转轴、反映和镜面、反演和对称中心)。
8.配合物路易斯酸碱。
配位键。
重要而常见的配合物的中心离子(原子)和重要而常见的配体(水、羟离子、卤离子、拟卤离子、氨、酸根离子、不饱和烃等)。
螯合物及螯合效应。
重要而常见的配合反应。
配合反应与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定性说明)。
配合物几何构型和异构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事实。
配合物的杂化轨道理论。
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配合物的磁性和稳定性。
用八面体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说明Ti(H2O)63+的颜色。
软硬酸碱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的软酸软碱和硬酸硬碱。
9.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以及其他分子间作用力的能量及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10. 晶体结构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晶胞(定义、晶胞参数和原子坐标)及以晶胞为基础的计算。
点阵(晶格)能。
配位数。
晶体的堆积与填隙模型。
常见的晶体结构类型:NaCl、CsCl、闪锌矿(ZnS)、萤石(CaF2)、金刚石、石墨、硒、冰、干冰、金红石、二氧化硅、钙钛矿、钾、镁、铜等。
11. 化学平衡平衡常数与转化率。
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
溶度积。
利用平衡常数的计算。
熵(混乱度)的初步概念及与自发反应方向的关系。
12. 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13. 电化学氧化态。
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和反应式的书写与配平。
原电池。
电极符号、电极反应、原电池符号、原电池反应。
标准电极电势。
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反应的方向及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强弱。
电解池的电极符号与电极反应。
电解与电镀。
电化学腐蚀。
常见化学电源。
pH、络合剂、沉淀剂对氧化还原反应影响的说明。
14. 元素化学卤素、氧、硫、氮、磷、碳、硅、锡、铅、硼、铝。
碱金属、碱土金属、稀有气体。
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银、金、锌、汞、钼、钨。
过渡元素氧化态。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酸碱性和两性。
常见难溶物。
氢化物的基本分类和主要性质。
常见无机酸碱的基本性质。
水溶液中的常见离子的颜色、化学性质、定性检出(不包括特殊试剂)和一般分离方法。
制备单质的一般方法。
15. 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基本类型——烷、烯、炔、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酸、酯、胺、酰胺、硝基化合物以及磺酸的命名、基本性质及相互转化。
异构现象。
加成反应。
马可尼科夫规则。
取代反应。
芳环取代反应及定位规则。
芳香烃侧链的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碳链增长与缩短的基本反应。
分子的手性及不对称碳原子的R、S构型判断。
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概念、通式和典型物质、基本性质、结构特征及结构表达式。
16. 天然高分子与合成高分子化学的初步知识(单体、主要合成反应、主要类别、基本性质、主要应用)。
决赛基本要求本基本要求在初赛要求基础上增加下列内容,数学工具不涉及微积分。
1. 原子结构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及取值。
氢原子和类氢离子的原子轨道能量的计算。
s、p、d 原子轨道轮廓图及应用。
2. 分子结构分子轨道基本概念。
定域键键级。
分子轨道理论对氧分子、氮分子、一氧化碳分子、一氧化氮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解及应用。
一维箱中粒子模型对共轭体系电子吸收光谱的解释。
超分子的基本概念。
3. 晶体结构点阵的基本概念。
晶系。
根据宏观对称元素确定晶系。
晶系与晶胞形状的关系。
十四种空间点阵类型。
点阵的带心(体心、面心、底心)结构的判别。
正当晶胞。
布拉格方程。
4. 化学热力学基础热力学能(内能)、焓、热容、自由能和熵。
生成焓、生成自由能、标准熵及有关计算。
反应的自由能变化与反应的方向性。
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及其应用。
范特霍夫等温方程及其应用。
标准自由能与标准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热化学循环。
相、相律和单组分相图。
克拉贝龙方程及其应用。
5. 稀溶液的通性(不要求化学势)。
6. 化学动力学基础反应速率基本概念。
速率方程。
反应级数。
用实验数据推求反应级数。
一级反应积分式及有关计算(速率常数、半衰期、碳-14法断代等)。
阿累尼乌斯方程及计算(活化能的概念与计算;速率常数的计算;温度对速率常数影响的计算等)。
反应进程图。
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反应机理一般概念及推求速率方程(速控步骤、平衡假设和稳态假设)。
离子反应机理和自由基反应机理基本概念及典型实例。
催化剂及对反应的影响(反应进程图)。
多相反应的反应分子数和转化数。
7. 酸碱质子理论缓冲溶液的基本概念、典型缓冲体系的配制和pH计算。
利用酸碱平衡常数的计算。
溶度积原理及有关计算。
8. Nernst方程及有关计算。
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pH对原电池的电动势、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
沉淀剂、络合剂对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
用自由能计算电极电势和平衡常数或反之。
9. 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化学光谱序列。
配合物的磁性。
分裂能、电子成对能、稳定化能。
利用配合物平衡常数的计算。
络合滴定。
软硬酸碱。
配位场理论对八面体配合物的解释。
10. 元素化学描述性知识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二级水平。
11. 自然界氮、氧、碳的循环。
环境污染及治理、生态平衡、绿色化学的一般概念。
12. 有机化学描述性知识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二级水平(不要求不对称合成,不要求外消旋体拆分)。
13. 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的基本概念。
DNA与RNA。
14. 糖的基本概念。
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
糖苷。
纤维素与淀粉。
15. 有机立体化学基本概念。
构型与构象。
顺反异构(trans-、cis-和Z-、E-构型)。
对映异构与非对映异构。
endo-和exo-。
D,L构型。
16. 利用有机物的基本反应对简单化合物的鉴定和结构推断。
17. 制备与合成的基本操作用电子天平称量。
配制溶液、加热、冷却、沉淀、结晶、重结晶、过滤(含抽滤)、洗涤、浓缩蒸发、常压蒸馏与回流、倾析、分液、搅拌、干燥。
通过中间过程检测(如pH、温度、颜色等)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
产率和转化率的计算。
实验室安全与事故紧急处置的知识与操作。
废弃物处置。
仪器洗涤与干燥。
实验工作台面的安排和整理。
原始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18. 常见容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基本反应及分析结果的计算。
容量分析的误差分析。
19. 分光光度法。
比色分析。
高中化学竞赛高中化学竞赛是面向高中在校生举办的知识竞赛活动,竞赛主要分为五个个阶段:第一阶段、市级预赛,由省级化学教研室命题,面向高一在校生举办的竞赛,根据竞赛成绩分为市级一二三等奖,一等奖可以获得参加省级决赛即全国初赛的机会。
某些地区不进行市级竞赛,由学校统一选拔直接报名参加省级竞赛,并且竞赛中,进行省级和市级两个级别的评奖。
[font size=2][/font]第二阶段、省级预赛,由省级化学会命题,面向高一和高二的在校生,根据竞赛成绩分为省级预赛一二三等奖,各省市划出分数线,使分数线以上的同学在特定的人数范围内,这些同学都将有资格报名参加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
第三阶段、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全国初赛就是每年的九月份的考试.试题的难度还是很一般的,满分是100,没选择面向所有高中一、二年级在校生,高三应届毕业生,根据成绩以省为单位划定分数线,分为省级一二三等奖,也可说是全国初赛一二三等奖。
一等奖为50名左右,具有直接保送大学学习的机会,参加高考的同学,可以在高考分数上加20分。
全省的一等奖获得者将有资格进行高中竞赛第二块内容的学习和实验操作,参加省级化学集训,通过多次全方面的考试,选取前五名(一般根据各省情况会有变化,但人数大概不变)获得参加化学竞赛冬令营即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决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