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奥数(课堂PPT)

合集下载

二年级奥数PPT

二年级奥数PPT
=9.
解释(2)先考虑被减数的个位,□-0=7,说明□内应填7,再考虑减数的十位,8-□ =5,□内应填3.。
2021/3/22
模仿练习: 练习1、在下面的□中填上3个连续的数,使等式成立。
8 + 9 + 10 = 27
练习2、在□里巧填数,使算式成立。
46 +48
9
4
2021/3/22
7
0
--
3
练习1、给下面的算式加上小括号,使算式 成立。
92-95-34=31
92-(95-34)=31
84-28-35=21 对
练习2、小云做了下面的四道题你看对不对?把不对的算式变为正确的算式:
(1)54+(7+35)=96
(对)
(2)68-8+30=30 (3)96-48-30=78 (4)73-29-18=26
应填: 2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4
2021/3/22
模仿练习: 练习1、按规律填数:
(1)3、5、10、12、17、( 19 )、( 24 )。 (2)1、32、2、24、3、16、( 4 )、( 8 )。
练习2、找出规律,再在□处填写适当的数:
(1)
2
8
14
20
26
3
6
9
12
15
(2)
2
4
6
8
10
19
17
15
13
数分别填入直线
的两端即可。
2
练习2、把5、6、7、8、9、10、11、12、13这九个数分别填入方格,使每行、每列、 斜行的和都 等于27.。
先找出中间的数,然后再用
27-中间的数=18,最后找出

小学奥数二年级课件

小学奥数二年级课件
YOUR LOGO
20XX.XX.XX
小学奥数二年级课件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小 学 奥 数 二 年 级 概 述
03 小 学 奥 数 二 年 级 课 件 制 作
04 小 学 奥 数 二 年 级 课 件 的 应 用
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直观 形象的课件展示,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问题,提高 学生的理解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辅助教师教学:课件可以提供丰 富的教学资源,帮助教师更好地 讲解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效率:课件可以节省教 师板书和讲解的时间,提高教学 效率,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 掌握知识点。
注重实践:通过实际问题和案例,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 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强化基础: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 和扩展,确保学生掌握奥数的基 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反馈与调整:及时收集学生的反 馈意见,对课件进行不断改进和 优化,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奥数二年级课
06
件的未来发展
课件的数字化发展
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
小学奥数二年级的教学目标
掌握奥数基础知识,包括整数、小数、百分数、算数、几何、概率等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兴趣,增强自信心 为参加更高层次的数学竞赛打下基础
小学奥数二年级的教学内容
数的认识:包括整数、小数、百分数、算数、数论等基础数学知识 图形与空间:包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的运动等基础知识 统计与概率:包括统计图表、概率初步知识等基础知识 实践与综合应用:包括实际问题的解决、数学建模等实践应用知识

演示版二年级奥数-课件.ppt

演示版二年级奥数-课件.ppt
演示课件
【例6】500-82-18-83-17-86-14-85-15
=500-【(82+18)+(83+17)+(86+14)+(85+15)】 =500-400 =100
演示课件
小结:这道题目运用了减法的性质以及 加法中的凑整的方法,是一道综合题目, 检查学生对减法性质和凑整方法的掌握 程度。
演示课件
(1)562-205
=562-200-5 =362-5 =357
(2)624-96
=624-100+4 =整法是在加减法简便运算中 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在运用凑整法时要 记住16个字——多加要减、少加再加。少 减再减、 多减要加。
演示课件
你学会了吗?
演示课件
● 厘米用“cm”表示 ● 毫米用“mm”表

演示课件
说出它们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
(35)毫米 (28)毫米
演示课件
画图法解应用题
演示课件
数学学习需要养成的十大好习惯 之一:
学会画图分析题目
演示课件
画图解题的意义:
一、直观,明确;小朋友容易理解。 二、简化了解题过程,特别是思考的过程。 三、清晰明了的方式,简化表达过程。 四、突破的“算”的限制,锻炼了小朋友的创造性思维
=100+1132 =213-2 =211
=109+100-2+3 =209-2+3 =210
你做对了吗?
演示课件
【例2】用简便方法计算
(1)375-98 (2)534-109
=375-100+2 =275+2 =277
=534-100-9 =434-9 =425

二年级奥数重叠问题课堂PPT

二年级奥数重叠问题课堂PPT
例 两块木板各长80厘米,如下图,钉 在一起。中间钉在一起的地方是15厘米。 这两块钉起来的木板长多少厘米?
80厘米15ຫໍສະໝຸດ 米80厘米80+80-15=145(厘米) 答:这两块钉起来的木板长145厘米。
1
例 两块各长90厘米的木板钉成一块长 160厘米的木板,中间钉在一起的部分 长多少厘米?
90厘米 ?厘米
•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下图:
• 图中间重叠部分表示两道题都做对的人数,把做第一 道题和做对第二道题的人数加起来得21+18=39人, 这39人比全班总人数36多出了39-36=3人,这多出 的3人既在做对第一题的人数中算过,也在做对第二 道题的人数中算过,即表示两道题都做对的人数。
5
160厘米
90+90-160=20(厘米) 答:中间钉在一起的部分长20厘米。
2
• 把两块一样长的木板像下图这样钉在一起成了一块木 板。如果这块钉在一起的木板长8米,中间重叠部分 是2米,这两块木板各长多少米?
• 【思路导航】把等长的两块木板的一端钉起来,钉在 一起的长度就是重叠部分,重叠的部分是2米,所以 这两块木板的总长度是8+2=10米,每块木板的长度 是10÷2=5米。
3
例 50个同学参加期末考试,每个同学 至少有一门是100分。语文得100分的39 人,数学得100分的是42人,请问有多少 人语文、数学都得了100分?
39+42=81(人) 81-50=31(人) 答:有31人语文、数学都得了100分。
4
• 一次数学测试,全班36人中,做对第一道聪明题的有 21人,做对第二道聪明题的有18人,每人至少做对一 道。问两道聪明题都做对的有几人?

二年级数学奥数第1讲:购物问题-课件

二年级数学奥数第1讲:购物问题-课件
现在卡尔有多少钱: 2+38=40(元)
现在米德有多少钱: 32+18=50(元)
现在卡尔和米德一共有多少钱: 40+50=90(元) 答:现在卡尔和米德一共有90元钱。
卡尔现在有40元钱,米德现在有50元钱。他们一起去文具店购买 文具。 问:(1)卡尔买了4块橡皮和1枝彩色铅笔,共花去了多少钱?
压部帮岁分米妈给了存钱压德刚妈了6了哦岁和过0给82元!钱卡完00了元。0据哦尔年元1,阿说!算,0。阿0博这那算卡元博士些么吧尔,士帮压这!和爸给我岁些米爸钱剩德是下就阿的一博压起士岁晒帮钱出助到了卡底自尔能己和买得米哪到德些的存东压妈爸了给到西岁妈给我了银呢钱16给了行?。006了元0后我哇0元我元。剩们!,5阿,下一有0阿博元外的起不博士,婆一来少士帮爸给 我存了200元。
(1)三件物品的钱数: 5+15+23=43(元) 100元>43元 他带的钱够 答:阿派带的钱是够的。
(2)全部买饮料: 45÷5=9(瓶) 全部买文具盒: 15+15+15=45(元)
答:米德可以购买9瓶饮料,或者可以购买3个文具盒。
乒乓球拍每副50元 羽毛球拍每副15元 篮球每个160元
足球每个80元
角和元不统一时,要把角换成元. 计算钱数要注意,单位相同才加减,
饮料每瓶5元 文具盒每个15元 书包每个23元
(1)阿派带了100元钱去超市购物。以上3种物品各买一件,请问,他 带的钱够吗?
(2)米德带了45元钱去购买以上物品中的一种物品,想把钱全部用完, 米德可以怎么花这45元钱?(可以随意购买以上物品中的任何一种,可以 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自由够买,只要把钱花完就可以)
(2)米德买了2块橡皮和5枝铅笔,还剩下多少钱呢?

二年级奥数第10讲ppt课件

二年级奥数第10讲ppt课件

9+10-16-2=1(人)
完整最新ppt
5
随2
完整最新ppt
6
例 小明有10支铅笔,小红有4支铅笔,要使两人的铅 3 笔数一样多,小明要给小红几支铅笔?
小明:
小红:
多6支
6÷2=3(支)
完整最新ppt
7
随3 王老师有12本练习本,李老师有18本练习本,要使两人 的练习本同样多,李老师要给王老师多少本练习本?
嘉博数学二年级
第10讲:画图法解应用题
完整最新ppt
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能够根据题意画图。 2、了解排队问题中的重复、漏数情况,合理的加上或去掉。 3、初步了解平均分问题,若要均分,就要把多余的再进行平均分
完整最新ppt
2
例 朗诵小组的同学排成一排表演诗朗诵,从左边数起,玲玲是第8 1 个,从右边数起,玲玲是第7个,有多少同学参加表演?
8 1 234 5 6 7 玲6 5 4 3 2 1

7 8+7-1=14(人)
重复 数1次
答:共有14个同学参加表演。
完整最新ppt
3
随1
完整最新ppt
4
例 16名同学排成一队,小小排在小亚的前面,从前往后数,小 2 亚排在第9个,从后往前数,小小排在第10个,他们之间隔着
几个?
小小
小亚
9人
10人
完整最新ppt
12
完整最新ppt
13
完整最新ppt
8
例 一排20个座位,其中有些座位已经有人,小明无论坐在哪
4
一排座位上,旁边都有一个人与他相邻,那么原来至少有 多少人已经就座?
20÷3=6(组)。。。。。。2(个) 6+1=7(人)

小学奥数二年级课件

小学奥数二年级课件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王牌例题:
有10个小朋友,每2个小朋友照一张合影,一共要照 多少张照片? •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思路导航:这道题可以用数线段的方法来解答,根据 题意画出如下线段图,每一个端点代表一个小朋友。 1 2 3 4 5 6 7 8 9 10 从图上可以看出,第一个小朋友要与其余9个小朋友 合影,要照片.......以此类推,第9个小朋友只 要与1个小朋友合影,要照一张照片,所以共要照 9+8+7+6+5+4+3+2+1=45张照片
一. 知识要点: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同学们,你想学会数图形的方法吗? 想要不重复不遗漏的数出线段, 角 , •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三角形 , 长方形 .......那就必须要有次 序有条理的数,从中发现规律,以便 得到正确结果。 要数出图形的个数,要从基本图 形入手,首先要弄清图形中包含的基 本图形是什么?有多少个,然后数出 基本图形包含的新图形,并求出他们 的和。
练习5:下面括号里的两个数是按一定的规律组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合的,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6,9)(7,8)(10,5)(□,4)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2)( 1,24)(2,12)(3,8)(4,□) (3)(18,17)(14,10)(10,1)(□,5) (4)(2,3)(5,9)(7,13)(9,□) (5)(2,3)(5,7)(7,10)(10,□) (6)(64,62)(48,46)(29,27)(15,□) (7)(100,50)(86,43)(64,32)(□,21) (8)(8,6)(16,3)(24,2)(12,□)
差是第三个数,第二个数加上2的和是第四个数, 第三个数减去3的差是第五个数,第四个数加上 2的和是第六个数……依此规律,8后面的一个数 为:17-3=14,11前面的数为:8+2=10

二年级奥数ppt课件

二年级奥数ppt课件

=100+1132 =213-2 =211
=109+100-2+3 =209-2+3 =210
你做对了吗?
4
【例2】用简便方法计算
(1)375-98 (2)534-109
=375-100+2 =275+2 =277
=534-100-9 =434-9 =425
5
小结:在减法中运用凑整的方法时,根 据差不变的规律——少减再减、多减要 加
1厘米=10毫米
26
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7
银行卡和电话 卡的厚度大约 是1毫米。
10张纸的厚度 大约是1毫米。
28
● 厘米用“cm”表示 ● 毫米用“mm”表

29
说出它们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
(35)毫米 (28)毫米
30
画图法解应用题
31
数学学习需要养成的十大好习惯 之一:
学会画图分析题目
38
图解:欢:
喵:
3 2
25
39
例(4)小初、小美、小英三个人分糖块,小 美比小英多3块,小初比小美多2块,已知 糖块总数是50块,那么每人各分得多少块 ?
40
图解:
41
例(5)一只鸡有一个头2条腿,一只兔子有 一个头4条腿,如果一个笼子里关着的鸡和 兔共有10个头和26条腿,那么笼子里有鸡 兔各多少只?
游戏名称:碰球。 游戏过程:老师出示数字,例如数字8,对学生 说:嗨、嗨,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可以说:嗨、嗨,你的3 球碰5球。学生说出的数必须与老师说的数合起来 是8。
10
【例2】用简便方法计算
345+27+655+373 =(345+655)+(27+37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1)562-205
=562-200-5 =362-5 =357
(2)624-96
=624-100+4 =524+4 =528
7
课堂总结:凑整法是在加减法简便运算中 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在运用凑整法时要 记住16个字——多加要减、少加再加。少 减再减、 多减要加。
8
你学会了吗?
9
1、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2、进行一个小游戏。
19
课堂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加减法简便运算常见 的两种方法。
1、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运用加 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将两数凑成整十、整百、整千 的数,再计算)。
2、找准基数(在几个大小相差不多 的数中,找一个与每个数都近似的数,把它看作基 准数,然后每个数与基准数比较,比基准数大的, 多几就再加几;比基准数小的,少几就再减几)。
32
画图解题的意义:
一、直观,明确;小朋友容易理解。 二、简化了解题过程,特别是思考的过程。 三、清晰明了的方式,简化表达过程。 四、突破的“算”的限制,锻炼了小朋友的创造性思维
。 五、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动手能力。 六、开拓视野,为初高中的数学学习做好衔接。
33
例(1)小明比小英小5岁,小方比小明大2岁 ,那么小英和小方差几岁?
为345与655、27与373分别能凑成整千、整百数, 所以可以利用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先交换加 数的位置,再凑整。
加法的交换律:a+b=b+a 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12
329+67+233+271
=(329+271)+(67+233) =600+300 =900
13
【例5】用简便方法计算
20
21
米 尺 游标卡尺
钢 尺
卷尺 22
学生用尺
23
下面的几种测量方法哪种正确? 哪种不正确?为什么?
1、(

0厘米 1
2
3
4
5
6
0厘米 1
2
3
4
5
6
2、(

3、( )
24
这是一把断尺。
没有零刻度, 怎么量呢?
1cm 2
3
4
5
6中间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数一数,1厘米有多少毫米。
93+92+88+89+90+86+91+87
=(90+3)+(90+2)+(90-2)+(90-1)+90+(90-4)+ (90+1)+(90-3) =90×8+(3+2-2-1-4+1-3)
=720-4
=716
14
小结:因为这几个数的大小相差不是很大,而且 都与90接近。所以可以先将这些数都看成90.然后 与90相比,比90多的,多几就再加几,比90小的, 少几就再减几。这种巧算的方法就叫“找基准数”
游戏名称:碰球。 游戏过程:老师出示数字,例如数字8,对学生 说:嗨、嗨,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可以说:嗨、嗨,你的3 球碰5球。学生说出的数必须与老师说的数合起来 是8。
10
【例2】用简便方法计算
345+27+655+373 =(345+655)+(27+373)
=1000+400
=1400
11
小结:这道题运用了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因
=100+1132 =213-2 =211
=109+100-2+3 =209-2+3 =210
你做对了吗?
4
【例2】用简便方法计算
(1)375-98 (2)534-109
=375-100+2 =275+2 =277
=534-100-9 =434-9 =425
5
小结:在减法中运用凑整的方法时,根 据差不变的规律——少减再减、多减要 加
34
图解:
35
例(2)小华有10张画片,小红有4张画片。 小华给小红多少张画片后,她俩的画片张 数相等?
36
图解:
小华 ● ● ● ● ● ● ● ● ● ● 小红 ● ● ● ● 多6张
37
例(3)欢欢和喵喵共有25个本子,如果欢欢 用去了3个本子,喵喵买回2个本子,那么 她们的本子就一样多了,你知道她们原来 各有本子多少个吗?
42
43
例(6)根据线段图编应用题,并解答。
4 20
44
作业:23页2题 24页3题
45
1厘米=10毫米
26
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7
银行卡和电话 卡的厚度大约 是1毫米。
10张纸的厚度 大约是1毫米。
28
● 厘米用“cm”表示 ● 毫米用“mm”表

29
说出它们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
(35)毫米 (28)毫米
30
画图法解应用题
31
数学学习需要养成的十大好习惯 之一:
学会画图分析题目
17
小结:这道题目运用了减法的性质以及 加法中的凑整的方法,是一道综合题目, 检查学生对减法性质和凑整方法的掌握 程度。
18
1000-76-24-64-36-55-45
=1000-【(76+24)+(64+36)+(55+45)】 =1000-【100+100+100】 =1000-300 =700
38
图解:欢:
喵:
3 2
25
39
例(4)小初、小美、小英三个人分糖块,小 美比小英多3块,小初比小美多2块,已知 糖块总数是50块,那么每人各分得多少块 ?
40
图解:
41
例(5)一只鸡有一个头2条腿,一只兔子有 一个头4条腿,如果一个笼子里关着的鸡和 兔共有10个头和26条腿,那么笼子里有鸡 兔各多少只?
加减法的巧算
1
1、凑整法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 (1)64+97 (2)999+99+9
=64+100-3
=1000+100+10-3
=164-3
=1110-3
=161
=1107
2
小结:在加法中运用凑整的方法时,根 据和不变的规律——多加要减、少加再 减
3
(1)98+113 (2)109+98+3
15
计算:72+70+75+74+67+66
=(70+2)+70+(70+5)+(70+4)+(70-3)+( =70×6+(2+5+4-3-4) =420+4 =424
16
【例6】500-82-18-83-17-86-14-85-15
=500-【(82+18)+(83+17)+(86+14)+(85+15)】 =500-400 =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