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点细化:理解词语的含义(石岩)[1]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

高中语文阅读与训练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
现代汉语大多是多义词,这些多义词包括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本义:词的最初的、最基本的意义。
“深”: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
(1)这里的河水很深。
(2)那里有一条纵向的很深的峡谷。
(3)这个宅院很深。
引申义:由词的本义演变而产生的后起义。
(1)夜已经很深了。
“深”: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2)这篇文章很深,初中学生读不懂。
“深”:深奥。
(3)他们两人交情很深,无所不谈。
“深”:(感情)厚,(关系)密切。
比喻义:用一个词的本义比喻另一事物而产生的新的比较固定的意义。
“风浪”的本义为:水面上的风和波浪。
比喻义为:比喻艰险的遭遇。
如:他是个久经风浪的人,面对着恶势力,毫不畏惧,顽强地斗争。
在现代文阅读中,词语都限定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词义受到上下文的制约,因此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对多义词来说,就是要能够辨别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者能够指出某个多义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特殊意义;对同义词来说,就是要求能够根据具体语言环境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一、分项练习(一)注意词语的搭配同义词的辨析最重要的是看词语所在的句子,关键是看与这个词相关联、相搭配的词语。
基础练习:下面句中的“文字”的含义分别是()(1)古人是很讲究文字简洁、干净、利落的。
()(2)全部否定传统的语言文字、文学。
()(3)文言文中的词汇和文字表现力等还在不断丰富现代汉语。
()A语言运用的风格。
B写作运用的语言。
C记录语言的符号。
D连缀成篇的文章。
真题演练:(2013年学业水平考)阅读下文,完成第1~4 题。
(8 分)鸟巢鸟儿筑巢,是实用主义至上的。
鸟巢,巢内羽毛(),草叶(),巢壁()。
如果你从鸟巢内望出去,那巢外的天空,想来也是井口般圆圆,和井底蛙所观的天空形状当是相差无几的。
2.根据上下文,第②段方框处词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九年级语文下册每课词语意思汇总(含注音)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每课词语意思汇总(含注音)部编版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隧(suì)洞:隧道。
蜗(wō)行:像蜗牛那样慢行,比喻行动迟缓。
淤(yū)滩:淤积的海滩。
驳(bó)船: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带动的船,用于运输货物(如煤、油、木材或粮食);有时亦载客,通常由拖轮拖带。
簇(cù)新:极新;全新。
笑涡(wō):意思同“笑窝”。
喷薄:强烈散发、迸出。
伤痕累累(lěi):一般指全身是伤。
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伤痕累累。
2.《梅岭三章》阎罗:即阎罗王,也称“阎王”,民间传说中掌管阴间的神。
这里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捷报:胜利的消息。
血雨腥风: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
这里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
取,选取。
3.《短诗五首》漫漫:指时间长久或空间广远的样子。
装饰:指一般人日常生活中的化妆打扮。
也有点缀,装点等意思。
舵(duò)手:掌舵的人。
4.《海燕》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极其骄傲。
海鸥飞窜(cuàn):飞逐。
蠢笨:笨拙;不灵便。
熄灭:停止燃烧;灭(灯火)。
5.《孔乙己》荤(hūn)菜:有肉的菜。
侍候(shì hòu):指服侍;伺候。
绰(chuò)号:诨名;外号。
伤疤:各种创伤后所引起的正常皮肤组织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的统称。
笔砚(yàn):笔和砚。
惋惜:对人的不幸遭遇或事物的不如人意的变化表示同情、可惜。
夹袄:比较薄、双层的棉袄。
乱蓬蓬(péng):形容散乱不齐。
唠唠叨叨:说话啰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不屑(xiè)置辩:认为不值得争辩。
※羼(chàn):混合,掺杂。
※君子固穷:君子能够不因穷困而改变操守。
固,安守。
※间(jiàn)或:偶然,有时候。
6.《变色龙》贱:1.价钱低。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文言文训练1.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各题。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6.我们已学的“记”这种文体下面分类正确的一项是()“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①《岳阳楼记》②《核舟记》③《醉翁亭记》④《小石潭记》A.①③/②/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①/②③/④17.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隔篁竹,闻.水声不求闻.达于诸侯B.日.光下澈主人日.再食C.皆若游.无所依似与游.者相乐D.不可知其源.林尽水源.18.下面链接材料也写到了水,试与本文对水的描写作比较,二者有什么异同之处?【链接材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答案】16.A17.D18.相同:两者都写了水的清澈。
不同:《小石潭记》中通过侧面描写的手法写水的清澈;链接材料中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写水的清澈;“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写水的迅猛。
【解析】16.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岳阳楼记》通过对洞庭湖的侧面描写衬托岳阳楼。
作者借作记之机,含蓄规劝滕子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
《核舟记》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核舟”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景物的特点,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艺也同时也高度赞扬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广东省深圳市石岩公学2024届中考语文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石岩公学2024届中考语文最后一模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蛊惑矜持待价而沽如释重负B.嘹亮抽噎不屑置辨鸿篇巨制C.分泌丘壑顶礼膜拜相题并论D.隔膜遣责余音绕梁瞠目结舌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A.嬉戏伫足相得益章蛛丝马迹B.缄默嶙峋克尽职守抑扬顿挫C.蜿蜒贪婪相形见绌长吁短叹D.愧怍祈祷语无伦次天崖海角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一类是像彗星或流星一样,在黑夜的星空一闪,留下了短暂而眩目的光辉。
②两种创作的价值无分高下,只是前者较需要深沉的心灵,后者则较需要飞扬的才气。
③这类作品特别需要灵感,也让我们在一时之间洗涤了心灵。
④这类创作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巨大而深刻的作品。
⑤我时常想,创作的生命可以分成两类。
⑥一类是像恒星或行星一样,发散出永久而稳定的光芒。
A.⑤⑥④①③②B.⑥③①④⑤②C.⑤①③⑥④②D.①③⑥④②⑤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B.秋风中叶子簌簌而落,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C.山区扶贫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首当其冲....。
D.铜仁梵净山以“贵州第一名山”而闻名遐迩....,引来无数宾客登高览胜。
5.古诗文默写。
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生字词注音及解释1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生字词注音及解释第一课社戏钳qián撮cuō偏僻piān pì行辈hánɡbèi照例zhào lì欺侮qīwǔ宽慰kuān wèi嘱咐zhǔfù怠慢dài màn礼数lǐshù凫水fúshuǐ潺潺chánchán 踊跃yǒnɡyuè屹立yìlì家眷jiājuàn皎洁jiǎojié好歹hǎo dǎi撺掇cuān duo:从旁鼓动人做某事.疏疏朗朗shūshūlǎnglǎng:形容稀疏的样子。
第二课回延安盏zhǎn糜子méizi脑畔nǎo pàn油馍yóumó眼眶yǎn kuàng登时dēngshí:一下子,很短暂的时间.近义词是霎时、顷刻。
第三课安塞腰鼓瞳仁tóng rén 恬静tián jìng亢奋kànɡfèn束缚shùfù闭塞bìsè严峻yán jùn震撼zhèn hàn磅礴páng bó辐射fúshè冗杂rǒnɡzá:繁杂.蓦然mòrán:突然,猛然。
晦暗huìàn:昏暗无光的。
羁绊jībàn: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渺远miǎo yuǎn戛然而止jiárán ér zhǐ:声音突然中止.大彻大悟dàchèdàwù:形容彻底醒悟或觉悟。
叹为观止tàn wéiguān zhǐ: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惊心动魄jīngxīndòngpò:使人神魂震惊。
部编本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字词、重点词语解释习题及答案

部编本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字词、重点词语解释习题及答案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一、生字词注音:课后读读写写:隧.洞蜗.行淤.滩驳.船簇.新笑涡.喷薄.伤痕累累.补充:二、多音字、形近字注音:绯.红翡.翠土匪.心扉.诽.谤菲.律宾蜚.声中外三、重点词语解释:【胚芽】。
【簇新】。
【干瘪】。
【疲惫】。
【迷惘】。
【绯红】。
【喷薄】。
【伤痕累累】。
参考答案:一、生字词注音:课后读读写写:隧.洞suì蜗.行wō淤.滩yū驳.船bó簇.新cù笑涡.wō喷薄.bó伤痕累累.lěi补充:绯.红fēi二、多音字、形近字注音:形近字:绯.红fēi翡.翠fěi土匪.fěi心扉.fēi诽.谤fěi菲.律宾fēi蜚.声中外fēi三、重点词语解释:【胚芽】比喻刚萌生的事物。
【簇新】极新、全新。
【干瘪】干而收缩,不丰满。
【疲惫】非常疲乏。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绯红】鲜红。
【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伤痕累累】指物体受损害后留下的痕迹。
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伤痕累累。
2.《梅岭三章》/陈毅一、课后读读写写:阎.罗捷.报血.雨腥风取义成仁.二、多音字、形近字注音:多音字:血:血.液血.淋淋创:创.业创.伤形近字:捷.报睫.毛俘虏.虚.伪虑.不得脱三、重点词语解释:课下重点注释:【虑不得脱】。
【衣底】。
【旋围解】。
【意如何】 ?【泉台】。
【旧部】。
【旌旗】。
【阎罗】。
【烽烟】。
【捷报飞来当纸钱】。
【取义成仁】。
【血雨腥风】。
参考答案:一、课后读读写写:阎.罗yán捷.报jié血.雨腥风xuè取义成仁.rén二、多音字、形近字注音:多音字:血:血.液xuè血.淋淋xiě创:创.业chuàng创.伤chuāng形近字:捷.报jié睫.毛jié俘虏.lǔ虚.伪xū虑.不得脱lǜ三、重点词语解释:课下重点注释:【虑不得脱】估计不能脱险。
中考语文 词语释义专题讲练(含解析)

词语释义专题讲练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一)词的本义、引申义及比喻义1.本义:词的最初的、最基本的意义。
示例及分析:“深”: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
如:“这里的河水很深。
”“那里有一条纵向的很深的峡谷。
”“这个宅院很深。
”2.引申义:通过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联系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示例及分析:(1)这篇文章很深,初中学生读不懂。
“深”:深奥。
(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深”深入。
(3)深谋远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深”:深刻。
(4)他们两人交情很深,无所不谈。
“深”:(感情)厚,(关系)密切。
(5)夜已经很深了。
“深”: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6)他是个实心眼儿的人。
“实”:真实,实在。
3.比喻义:用一个词的本义比喻另一事物而产生的新的比较固定的意义。
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联系派生出来的意义叫“比喻义”。
示例及分析:(1)“风浪”的本义为:水面上的风和波浪。
比喻义为:比喻艰险的遭遇。
如:他是个久经风浪的人,面对着邪恶势力,毫不畏惧,顽强地斗争。
(2)“风雷”本义为:狂风和暴雷。
比喻义为:比喻气势浩大而猛烈的冲击力量。
如:革命的风雷激荡中原大地。
(3)“风起云涌”比喻义为:比喻事物出现得很多很盛。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反殖民主义的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4)“风雨同舟”比喻义为:比喻共同度过困难。
如:全国人民与灾区同胞风雨同舟,没有为困难所吓倒,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英勇气概。
(二)辨析近义词和反义词1.从词的构成上分析。
如“周密——严密——精密”,其辨析重点在“周、严、精”三字上,“周”意在全,“严”意在紧,“精”意在细。
2.从词语意义上辨析。
辨析过程中,可根据语意的轻重来判断,如“优良——优秀”,语意前轻后重;也可根据范围的大小来判断,如“战役——战争”,范围前者小而后者大,又如“教学——教育”,范围前者小而后者大。
3.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辨析。
如“鼓励——鼓动”两词,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又如“机智——狡猾”,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
广东省深圳市石岩公学2024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石岩公学2024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同学们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删去“切忌”或“不要”)B.央视《经典咏流传》最大的创新点是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结合,有了这种传承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青少年中开花、生根、结果。
(把“开花、生根、结果”改为“生根、开花、结果”)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空灵静谧,清新宜人,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秀句。
(删去“之秀句”)D.央视《朗读者》深受观众好评,是因为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删去“的缘故”)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在“书香校园”建设中,同学们在语文老师的组织下,附庸风雅....地开展了读书比赛活动。
B.春天的莒南文化广场,各种花儿次第开放,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花香扑鼻,景色怡人,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C.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
全国人民围坐在电视机旁,屏息敛声....地等待着的2019年新年贺词。
D.和颜悦色....,既是一种对人对事的态度,也能显现一个的修养和气质。
它能融化隔膜的冰雪,还能给人信心和力量。
3.下面对名著内容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骨精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她曾先后变成年轻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哄骗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B.《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几位好汉分别是晁天王晁盖、智多星吴用、白日鼠白胜、入云龙公孙胜、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罗阮小七、赤发鬼刘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考点细化:理解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就是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形象、作者感情以及上下文(语境)等理解词语的转化义、语境义,其中最主要的是语境义,它包括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及言外之意等。
下面结合中考有关试题来具体探讨一下。
题型一:找出某个词语在句子中的指代内容。
这多是一些指示代词和数量词,如“这、这些、那、那些、其、之、此、它、是等。
例:2002年深圳中考题的第12题:第⑤段中“这样”一词指代什么?(2分)常见方法:思前想后法——即我们平常说的靠篙下船。
有的时候直接在文中找,有的时候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题型二:品味词语。
这一类题所选的词语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三类。
一般有三种问法:(1)指出某个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或妙处(2)把该词语换成其它词语好不好?为什么?(3)把该词去掉行不行?为什么?例①:2001年深圳中考试题第15题:第一段最后一个词“颤动”用得生动、传神。
请联系“颤动”一词前的词语“第一道”、“温柔”、“阳光下”、“微微”,写出该词语运用的妙处。
(3分)问1:“颤动”一词的妙处问2:该段中的“温柔”去掉行不行?为什么?问3:把“温柔”换成“温暖”行不行?为什么?这三个问题虽然考查的目的是一样的,但回答时的角度及表达方式却有一定区别。
例②: 2002年深圳中考第16题:“全心全意”和“默默”这两个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分别说说好在哪里?(3分)常见方法:一、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多指散文和小说等记叙类的文章)例1:2004年深圳市南山题中文学作品阅读《落叶》的第20、21题:⑥时序如轮。
秋天过去了,冬天过去了,司春之神于是欣然驾临。
蜂蝶成群来起舞,百鸟结队来唱歌,杂花纷然披陈于枝梢上。
氤氲的南国,这时已载.不下旺盛的勃发的春意……⑧于是,我看见老叶意识到历史使命的即将完成,沙沙哗哗而下了。
然而,它们没有悲戚,也一样唱着雄壮豪迈的进行曲,融入春泥,化作玉露琼浆,滋润着大树上新叶的生长。
⑨这是一幅多么伟大的充满希望的图画!⑩于是,无论在哪一棵树下或哪一片林子里,我的思想都会得到净化和升华。
20.画线句中“多么伟大”和“充满希望”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21.品味第6段加点的“载”字,请根据句意写出该字运用的妙处。
(3分)二、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多指小说等记叙类的文章)例2:2005年武汉题的第5题: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①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他总仍旧是偷。
这一回,是自己发昏,②偷到了丁举人家里去了。
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从下面提供的词语中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只填序号)(4分)①A.罩B.盖C.挡答:②A.又B.却C.竟答:例3:2004年温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人生的另一种财富》的第14题:④上学没几天,全班都知道了我是特困,因为我被安排住在便宜而破旧的老楼里。
与众不同的我成为他们着重注意的人。
他们用好奇和怜悯的眼光看我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
上学一年多,前后左右的惊异的目光,让我如万骨穿心。
我经常找一个角落,狼吞虎咽地噎.进去一个没有菜的馒头。
我用读书来消解难熬的孤独。
书是不挑人的,它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打开它的人们。
但有一个奢侈的行为我却一直不肯放弃,就是每月一次和中学几个好朋友的网上聊天,它给了我孤独的生活极大的安慰。
有一次我在网吧遇上了一个同班同学,他当时惊诧极了。
再有就是我在大学里过第一个生日时,我奢侈地买了一份红烧肉……14.文章第④段加点词“噎”用得好,好在哪里?(3分)三、结合文章的感情基调理解词语的含义。
(多指散文类的文章)例4: 2004年深圳题《有些语言是如此之美》的第16题:①多年不曾联系的高中同学从遥远的南方打来电话,问我,你那儿天气怎样?我说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她说我这儿花开得正艳,火红火红的,烧.人眼呢。
然后就是一段时间的沉默,我问怎么不说话了?她笑了:我正对着话筒在吹一朵红红的凤凰花呢。
你闻到它的香味儿了吗……③外公刚刚过完七十大寿。
他问我,你还回家过年不?我留了今年最好的茶叶,足够我们过一个惬意的冬天了。
我说不回去了。
他沉吟了一下,你那儿真应该比呵气成冰再冷一些的。
我问为什么?外公慢条斯理地说:这样你的话一出口,就可以冻成冰了,你把它寄回来。
我们想听的时候,就用火烘烤,一定要用文火,滴滴答答,把你的声音拉得好长好长,可以慢慢地听。
如果实在等不及,就一把大火,烧.出一片春天来……16.请你仔细品味第①段的“烧人眼”和第③段的“烧出一片春天来”中的两个“烧”字,分别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4分)例5:2005年深圳题中《鸟是树的花朵》一文的阅读题:③有了鸟的树就格外生动。
我喜欢这些在树与树之间飞来飞去的小鸟,喜欢它们在树枝上舞蹈。
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
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一只鸟的歌唱使树上的,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⑥一只翠鸟就住在池塘边的灌木上,它翠绿的羽毛比深绿或浅绿的树叶更加艳丽,我们一眼,“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当就能认出树叶里的翠鸟之花。
两只黄鹂可以让一棵柳树更加婀娜..年只听到了一声婉转的鸟鸣,就想起了江南。
在江南的二月,哪一棵树上没有黄鹂的歌声和舞蹈?13.在下面的横线上解释第⑥段中“婀娜”一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婀娜:14.仔细品味第③段“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
”中的“弹性”一词,说说它好在哪里。
(3分)四、联系语境(即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各种文体都有)例6:2003年广东省题第9题:⑤渤海湾是一个半封闭的浅海内湾,水体交换能力差,自净能力低,再加上近年来渤海地区的开发和发展缺乏环境保护措施,海湾沿岸大量排污,海域环境污染严重,致使赤潮现象频繁发生。
中国海域赤潮记录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仅有3次,60年代1次,70年代发生了9次,80年代发生了29次,90年代后,更是有增无减,仅.1990年就发生了34次。
这不仅.使渔业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近海及沿岸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
9.第⑤段中划线句子说明了什么?其中加点的两个“仅”字分别强调了什么?(4分)例7:散文《爹娘》:“家里祖祖辈辈都没有人读过书,父母巴望我这一辈出个读书人,让我六岁就上小学。
那时,书费很便宜,连学费也才四元;但是要凑够这四元钱也是十分困难的。
正如一首诗所描述的那样:我的学费,是从奶奶蓬乱的头发里梳.出来的;是从爷爷额上的皱纹里犁.出来的;是从妈妈去鸡窝里捡鸡蛋时的笑容里溢.出来的;是从父亲满是老茧的大手与锄头把之间发出,昂贵到需要全家几代人付出。
”试理解加点词语在文的吱吱声里溅.出来的。
我的学费就这么昂贵..中的含义。
(1)“梳、犁、溢、溅”这四个动词有何作用?(2)“昂贵”在这里有什么含义?巩固训练1、七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
可是我没有书包。
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
……可我家里很穷,没有那么多的花布,我却执意非要不可。
妈妈无奈,于是就东借西磨,好不容易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
美丽还有一个夹层。
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地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设计啊!(1)试找出与“居然”相照应的两个词:①②(2)“居然”在此有何表达作用?2、凡人类的本能,只要哪部分搁久了不用,它便会麻木,会生锈。
十年不跑路,两条腿一定会废了;每天路一点钟,跑上几个月,一天不跑时,腿就发痒。
人类为理性的动物,“学问欲”原是固有本能之一种;只怕你出了学校便和学问告辞,把所有经管学问的器官一齐打入冷宫,把学问的胃口弄坏了,便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不愿动筷子。
所以我劝你每日除本业正当劳作之外,最少总要腾出一点钟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不消耗那一点钟上,闹成了“学问胃弱”的征候,白白剥夺了一种人类应享的特权啊!(1)“生锈”在文中是什么意思?(2)“胃口”在文中是指上文中的“”和下文中的“”3、薪柴、秸杆等生物燃料,曾经在很长时期作为人类的主要能源。
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入,矿物燃料逐渐取代了生物燃料,尤其是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后,矿物燃料更上升为居统治地位的能源。
但是,矿物燃料的储藏量总是有限的,而且,无论是生物燃料还是矿物燃料,在使用时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有害气体、固体垃圾,污染周围的环境和水源。
人们在逐渐认识这些问题之后,开始寻找替代能源,尤其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第二段中加点的“这些问题”指的是:(1)(2)4、……这种好事因为在台湾从未发生过,我十分高兴地去赴宴。
原来菜都是校长家的厨师自己做的,清爽利落,很有家常菜风格。
也许因为厨师是汕头人,他在诸色调料味中加了一碟辣酱,校长夫人特别声明是厨师亲自调制的。
我嫌那辣酱稍甜,但还是区用了一些。
因为一般而言广东人怕辣,这碟辣酱我若不捧场,全桌粤籍人士没有谁会理它。
广东人很奇怪,他们一方面非常知味,一方面却又完全不懂“辣”是什么。
我有次看到一则比萨饼的广告,说“热辣辣的”,便想跟朋友一试,朋友笑说:“你错了,‘热辣辣’跟辣没有什么关系,意思是指很热很烫。
”我有点生气,广东话怎么可以把辣当作热的副词?仿佛辣本身不存在似的……(文/张晓风)在下面的选项中,任选两项,揣摩加点字“辣”的含义。
(1)辣酱()(2)辣妹子()(3)他的手段真够辣的()讲解题部分答案:例1:2004年深圳市南题中文学作品《落叶》:20.(4分)多么伟大:老叶的奉献精神和乐观情绪(积极现实的态度);充满希望:新叶的旺盛长势、深情歌唱和对鲜花甘果的呼唤。
以上每一方面各2分,意近给分。
21.(3分)化无形为有形,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春意的旺盛和浓郁。
答案含两个要点,答上一点给2分,答上两点给满分。
例2:2005年武汉市题的第5题:①A.②C例3:2004年温州市题中《人生的另一种财富》的第14题:“噎’字形象地写出了“我”吃没莱的馒头,怕同学看见,饿了“狼吞虎咽”却又难以咽下时的难受样子。
例4:2004年深圳题文学作品阅读《有些语言是如此之美》的第16题:这两个“烧”字用得生动传神,境界全出。
凤凰花红得像燃烧的火,绚烂耀眼,所以“烧人眼”;“烧出一片春天来”中的“烧”字是燃烧的意思,表达出亲人间的刻骨想念和浓烈亲情。
(答案可多元,请酌情给分。
品味出一个“烧”字得2分。
)例5: 2005年深圳题《鸟是树的花朵》一文的阅读题:13.文中指柳树多姿而美好。
(意思相近即可) 14.“弹性”一词用得生动传神。
把无形的冬天的风写得具体可感,赋予它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也表达了对小鸟的喜爱之情。
意思对即可。
例6: 2003年广东省题第9题:说明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海域赤潮的发生日益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