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

合集下载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专业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专业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专业一、专业简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从事电力系统及电气装备的运行与控制、信息处理、研制开发、试验分析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方向为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电气装备与控制。

世界电力技术的自动化水平迅速提高,电力行业由垄断走向竞争已成国际趋势,电力市场的运作涉及电气工程、信息、经济、管理等技术领域。

电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发展的空间巨大,迫切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持。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广泛运用信息和网络技术,进行包括电力市场技术、电子商务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理论和应用研究广泛交叉的技术领域,是信息技术实现产业化的主要领域之一。

电气装备与控制方向着眼培养机电一体化高级专业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为电气装备与控制领域注入了勃勃生机。

目前我国生产的机电产品实现机电一体化的还极少,许多领域近于空白,诸如数控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以及大型成套生产加工设备等还多数依赖进口,电气装备与控制是为国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积极提供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主要领域之一。

我国加入WTO为该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本专业现有院士1名、“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名、教授18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5名)、副教授17名,所在的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设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三个博士点和硕士点,电气工程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覆盖本专业。

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力系统与电气装备的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以及电力电子、经济管理、计算机网络应用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主要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软件与硬件、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使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本专业领域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经济和管理知识。

在宽口径培养的基础上,本专业率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高年级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专业核心课程,走进导师的实验室,参加科研工作。

浙大非全日制15个专业

浙大非全日制15个专业

浙大非全日制15个专业浙江大学是一所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拥有着丰富多样的专业设置。

除了全日制专业之外,浙大还开设了非全日制专业,为那些工作学习时间紧张的人提供了更多选择。

以下是浙大非全日制开设的15个专业:1. 工程管理:该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在工程领域中担任管理职务的能力和知识。

2. 软件工程:该专业旨在培养高水平的软件工程师,掌握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的核心技能。

3. 信息安全: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技能,成为专业的信息安全专家。

4. 人力资源管理: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在企业中担任人力资源管理职务的能力和知识。

5. 金融工程:该专业培养学生成为金融领域的专业人才,掌握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和金融工具创新的核心技能。

6. 行政管理:该专业培养学生担任政府和公共机构行政管理职务的能力和知识。

7. 医学影像技术:该专业培养学生成为医学影像技术的专业人才,熟练掌握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和操作。

8. 建筑学: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在建筑领域中担任管理职务的能力和知识。

9. 应用心理学:该专业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心理学的专业人才,能够熟练掌握心理学的应用和操作。

10. 教育技术学: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教育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掌握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操作。

11. 制药工程:该专业培养学生成为制药领域的专业人才,掌握制药工程的核心技能。

12. 医学工程: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医学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掌握医学工程的应用和操作。

13. 教育管理:该专业培养学生在教育领域中担任管理职务的能力和知识。

14. 污染控制工程:该专业培养学生成为环境污染控制方面的专业人才,掌握污染控制工程的核心技能。

15. 食品科学与工程: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成为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应用和操作。

浙大非全日制专业设置丰富多样,覆盖了各个领域,为那些工作学习时间紧张的人提供了更多选择。

如果您有志于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知识水平,可以考虑报考其中的一个专业,开启新的职业发展之路。

浙江大学专业排名榜单(整理)

浙江大学专业排名榜单(整理)

浙江大学专业排名榜单(整理)浙江大学专业排名榜单新闻学、软件工程(设3个专业方向)、信息与通信工程、动物科学、农林经济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临床医学、工业设计、生物医学工程、建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环境科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电子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科学、自动化、教育学、物理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土木工程、植物保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系统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浙江大学专业排行榜(国家级特色专业)1.新闻学培养具有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开阔的文化历史视野、敏锐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能够系统掌握新闻学和传播理论知识,掌握国内、国际新闻与传播的规则和技巧,具备扎实的新闻采访和文字写作、图像摄制以及新闻编辑等专业机能的高级新闻传播人才。

本专业属于浙江大学与浙江日报、浙江广播电视厅、浙江省新闻出版局、新华社浙江分社等数十家新闻媒体联合办学专业,这数十家新闻媒体就是本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基地。

国内外的新闻传播著名学者和著名记者、编辑将给本专业学生讲授当今世界新闻传播的理论和实践。

学生可以在全开放的图片摄影室、影像工作室、电视节目编播室、多媒体工作室独立制作自己的各种新闻作品。

同时,学生兼任学校报纸、电视台、广播台、杂志、网站的记者、编辑、主持人。

毕业生可到各大众传播媒介(通讯社、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传播机构)从事专业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到新闻出版管理机构、宣传部门从事新闻宣传的管理与监督工作。

主干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新闻摄影、新闻道德与法规、广播电视学、专业采访报道、中外名家名作研究、媒介经营管理。

2.软件工程(设3个专业方向)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

浙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15级培养方案

浙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15级培养方案

66190070 66190080 66190260 66190100 66190240 66190270
浙 光学器件与系统的建模仿真
光学材料

颜色信息工程 现代通信原理

现代光学 CAD 技术 精密干涉传感技术与应用

1.5 0.5-2.0 三 秋 2.0 2.0-0.0 三 秋冬 2.0 1.5-1.0 三 冬 1.5 1.5-0.0 三 春 1.5 1.5-0.0 三 春 2.0 1.5-1.0 三 春
i 读其他大类的大类课程或跨专业自主修读其他专业的专业课程。
a (2)学生境内外交流学习的课程、学分所转换的课程、学分。
ng (3)学生修读的各类综合性的分析类系列课程、工程设计类系列课程,以及各类具有专业
与学科特色的科研实践、人文成果、工程设计成果、学科成果等创新创造类系列课程。
University 5.第二课堂
计划学制 4 年
最低毕业学分 160+6+4
University 学科专业类别 电子信息类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说明

江 辅修专业:29.5 学分。修读标注“*”的课程 23.5 学分,以及选修其他专业课程 6 学分。
大 双专业: 46.5 学分。修读标注“*”号的课程 23.5 学分,修读标注“**”号的课程 9 学分,及专业选
浙 江 大 学
66190200 激光技术及应用
Z 66190210 光纤传感技术及应用 he 66190220 集成光电子器件及设计
ji (3)实践教学环节
a 1)必修课程
ng 课程号课程名称Fra bibliotek9 学分 6 学分
1.5 1.5 2.0

电子信息学院教师简介汇总

电子信息学院教师简介汇总

孙玲玲女,1956年6月出生,1985年3月毕业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获电路与系统硕士学位。

研究员,现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

“电路与系统”博士生导师;“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应用”硕士生导师。

国家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负责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电路与系统”学科带头人。

主讲的课程包括:集成电路CAD,近代网络理论, 微波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射频/微波电路设计导论,VLSI设计导论、EDA技术等;指导本科学生工程训练和毕业设计数十人。

主要研究方向:深亚微米及RF/微波IC设计及CAD方向、射频集成电路及应用系统研究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防预研、国际合作等三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已有20多项成果通过国家级和部省级专家技术鉴定或验收,并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励;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近年已在电子学报等刊物和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

兼任全国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IFIP中国代表、中国电子学会理事;电子学报、微波学报编委,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主编等。

查丽斌女,1964年1月出生,陕西西安人,副教授。

1991年5月获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曾主讲线性电子电路、电路原理、电路分析基础、电力系统分析、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机原理及拖动技术、计算机控制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等课程。

指导本专科学生毕业设计数十人,有近20年的教学经验,教学责任心强,教学效果良好。

主要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系统(GIS),教育软件的开发。

公开发表论文若干篇,主编出版了教材<<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柴曙华男,浙江大学电机系毕业,实验师。

1978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实验教学工作。

80年先后和同事们完成了电工实验室的筹建、教材编写、实验项目改革的任务。

2000年后参与完成了下沙校区电工、电路、信号与系统综合实验室筹建、扩建等工作。

浙大考研之电气工程学院部分专业介绍

浙大考研之电气工程学院部分专业介绍
指导老师
教授:蒋静坪(博导),赵光宙(博导),朱善安(博导),颜钢锋(博导),韦巍(博导),叶旭东(博导),许力,汪雄海,颜文俊
副教授:蔡际令,高锋,诸葛振荣,孙志峰,姚维,
张森林,林峰,刘妹琴,孟睿,齐冬莲
高级工程师:高济平,高健,屈稳太
主干课程
高电压工程
指导教师
教授:
副教授:周浩、王玉芬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在原来工业自动化、控制理论及应用硕士点和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博士点的基础上调整组建而成,是国家重点学科之一。
该学科历史悠久,教学科研设施完备,学术队伍力量雄厚,现有教授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13人。其中45岁以下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具有高水平的从本科到博士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人才培养体系。
"十五"期间,该学科将开展有关学科领域关键理论问题的应用技术的研究,主要有:基于知识的规划系统、分布式智能系统以及CAD/CAM方法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非线性、混杂系统的鲁棒/自适应控制的研究;模糊控制、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控制理论以及复杂连续生产过程的建模、控制与管控一体化系统的研究;图像远程传输、智能监控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包括综合布线、水、气、电集中抄表系统、消防、暖通系统;多电机协同工作的电力传动系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数控机床、轧钢、印刷、装配车间物流等系统的位置、速度及其张力的协同控制。注重培养和建立一支过得硬的学术研究团队,使学科的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迈向国际一流。
浙大考研之电气工程学院部分专业介绍
电路与系统学科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基础,本学科紧紧围绕集成电路设计这一重点展开,学科的发展宗旨是研发先进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及其设计工具,并为我国正在起飞的集成电路产业培养急需的高级工程型研究人才。具体研发课题以七校联合国际SOC研究中心、浙江大学SOC交叉研究中心的工作任务为主进行。

浙大理工科专业介绍

浙大理工科专业介绍

浙大理工科专业介绍
浙江大学是中国一所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理工科专业是该校的重点学科之一。

浙大理工科专业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工程学、科学学、信息技术等。

以下是浙大理工科专业的一些介绍:
1. 工程学类专业: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

这些专业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他们提供了在工业和技术领域发展的机会。

2. 科学学类专业:包括物理学、化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等。

这些专业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为他们提供了在科研机构、高等教育机构以及相关行业从事科学研究和应用的机会。

3. 信息技术类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

这些专业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和软件开发能力,为他们提供了在信息技术行业就业的机会。

浙大理工科专业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并在实验室、工程项目和创新实践中得到锻炼。

浙大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业、高等教育、科研机构等领域都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电子信息类指导性专业规范(1)

电子信息类指导性专业规范(1)

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指导性专业规范(Ⅱ)教育部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电子信息教指委)编写出版了《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指导性专业规范(Ⅰ)》,简称《专业规范(Ⅰ)》。

此后,电子信息教指委又组织来自全国多所高职院校专业的教师研制《专业规范(Ⅱ)》。

除学校教师外,有很多国际、国内行业、企业专家参加了《专业规范(Ⅱ)》的研制。

《专业规范(Ⅱ)》主要针对教育部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中在校学生数量最多的几个专业和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新开办的专业提出规范。

依据《专业规范(Ⅰ)》中提出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的“职业竞争力导向的工作过程-支撑平台系统化课程模式”进行专业课程开发,从而构建起对专业和课程的规范化要求。

《专业规范(Ⅱ)》推出后,期望成为各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制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编写课程大纲的指导性规范要求和参照性标准。

《专业规范(Ⅰ)》的发布距今已有近三年时间,这一期间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的关键几年,质量工程、示范校、骨干校建设开始取得成果,尤其是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于2010年正式颁布实施,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阶段。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的发展大大深化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层面都在逐步形成体系,学科专家、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逐步形成,水平不断提高,进而又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实践的发展。

在《专业规范(Ⅰ)》中曾经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20多年的发展历程,是不断探索、深化专业和教学改革的历程。

其间,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教育部就曾三次组团赴北美考察,引进了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在职业教育中普遍实施的CBE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以及DACUM课程开发方法;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又三次派团到澳大利亚,带回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TAFE和开发培训包TP的经验;自2006年以来,结合高职示范校建设,以学习德国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为切入点,再一次组织多批示范校领导和教师去德国考察学习,希望以德国职业教育的最新思想和方法推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3
第三学年
课程号 02110085 10120051 10 10120051 课 程 名 称 形势与政策 微机原理与应用* 控制理论* 微机接口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 电力电子技术高级课程** 最低学分小计 周学时 0--1 2--1 2.5--1 1--1 2.5--1 1--1 秋 学分 冬 春 √ 夏 备注 √ 2.5 3 1.5 3 7 1.5 4.5
8学时
0.5
2 6 4
讲座,第一学年
2--1 2--0 2--1 2.5--0 2--0 2.5--1 2--1 1--1 2--1
2.5 2 2.5 2.5 2 3 2.5 1.5 2.5
11.5
第3学年秋 第3学年秋 第3学年秋 第3学年秋 第3学年冬 第3学年冬 第3学年冬 第3学年冬 第3学年冬
选修课程一览
课程号 04100010 04100021 20100010 01100010 07100010 14100010 06112032 06112040 09100010 课程名称 大学语文 大学写作 现代管理基础 现代经济学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导论 环境与人类文明 工程化学 化学实验 生物工程导论 周学时 学分 2--0 2 1--2 2 2--0 2 2--0 2 2--0 2 2--0 2 2--0 2 0--1 0.5 2--0 2 修读学分 2 2 建议修读学年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最低学分小计
2--0 3--0 2--1 2--0 2--1 2--1 2--1 2--0 1--1 1--0 2--1 2--1 2--0 1--0 2--0 1--0 2--1 2--0 2--0
2 3 2.5 2 2.5 2.5 2.5 2 1.5 1 2.5 2.5 2 1 2 1 2.5 2 2
第四学年
课程号 02110085 10188090 10189010 课 程 名 称 形势与政策 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 最低学分小计 周学时 0--1 4 10 秋 √ 2 0 6 8 学分 冬 春 夏 备注
短学期
课程号 03110025 10188060 10188040 10 课程名称 军训 认识实习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电子产品设计与调试 最低学分小计 周数 3 1 2 3 学分 1 2 3 6 建议修读学期 第一短学期 第二短学期 第三短学期
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一览 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一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第一学年
课程号 02110010 02110020 02110032 03110010 02110085 05110020 05110030 03110030 03110040 31110011 31110030 06110220 06110230 06110240 06110250 06110290 06110300 06110310 06111041 08110013 课 程 名 称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概论(乙) 军事理论 形势与政策 大学英语Ⅱ 大学英语Ⅲ 体育Ⅰ 体育Ⅱ 大学计算机基础 C程序设计基础及实验 微积分Ⅰ 微积分Ⅱ 微积分Ⅲ 线性代数 常微分方程 偏微分方程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大学物理(甲)Ⅰ 工程图学 最低学分小计 周学时 1--2 1--1 1--1 1--1 0--1 2--2 2--2 0--2 0--2 2--1 2--2 4--1 1--1 2--0 2--1 1.5--0 1.5--0 1--1 4--0 2--1 秋 2 1.5 1.5 1.5 √ 3 1 1 2.5 3 4.5 1.5 2 2.5 1.5 1.5 1.5 4 2.5 21 20.5 √ 3 学分 冬 春 夏 备注
2
第一学年
10190040 10192050 10192010 10120010 10120040 10120100 10192040
学科导论 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艺术 第二课堂 软件技术基础 集成电路器件 电子测量与智能仪器 信息论与编码 CMOS集成电路设计基础 电机与拖动 电力电子器件 控制理论高级课程 数字系统设计
10120020 10192030 10190020 10190010 10192020 10192150 10192200 10192060 10192140 10190050 10192180
10192090 10192170 10192110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导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 VLSI设计方法导论 电子系统设计 通信原理 电力电子系统计算机仿真 模拟与数模混合集成电路 DSP原理与应用 电力电子装置故障自动诊断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面向IC CAD的软件技术 嵌入式系统与技术 现代功率无源元件应用 硬件描述语言与系统仿真 电力电子线路设计 现代传感器技术 电磁兼容设计概论 电子信息新技0041 02110060 02110050 02110085 05110040 03110050 03110060 06110260 06110280 06111051 06111060 08110043 10110010 10110040 10110020 10110050 10110060 10110080 10110070 10110090 10 10120061 课 程 名 称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概论 政治经济学 哲学 形势与政策 大学英语Ⅳ 体育Ⅲ 体育Ⅳ 概率论 随机过程 大学物理(甲)Ⅱ 大学物理实验 工程训练 电路原理(甲)Ⅰ** 电路原理实验(甲)Ⅰ** 电路原理(甲)Ⅱ** 电路原理实验(甲)Ⅱ**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信号分析与处理(甲)* 工程电磁场与波(甲)* 最低学分小计 周学时 2--2 1--1 2--1 0--1 2--2 0--2 0--2 1.5--0 1.5--0 4--0 0--3 0--3 4--0 0--1 2--0 0--2 3--0 0--2 3--0 0--2 3--1 3--1 秋 3 1.5 2.5 √ 3 1 1.5 1.5 4 1.5 1.5 4 0.5 2 1 3 1 3 1 3.5 3.5 21.5 √ 学分 冬 春 夏 备注
11.5
11.5
第3学年春 第3学年春、夏 第3学年春 第3学年夏 第3学年夏 第3学年夏 第3学年夏 第3学年夏 第4学年秋 第4学年秋 第4学年秋 第4学年秋 第4学年秋 第4学年冬 第4学年冬 第4学年冬 第4学年冬 第4学年冬 第4学年春
研究生课程 研究生课程 研究生课程 研究生课程
48.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