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关系发展思维导图
中考历史全部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农耕文明 华夏之祖 早期国家 变革时代
元北 谋京 人人
山河 顶姆 洞渡 人原
始 农 耕
半人 坡文 原初 始祖 农黄 耕帝
尧夏 商 周 春战商
舜
秋国鞅
禹
世袭制
五七变 霸雄法
的
禅
分封制
让
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及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
衣食住行用的变化 就业与社会保障
稳定富裕
第十二单元古代世界的发展历程与古代文明
古
原始社会
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
代
世
界 的 发
奴隶社会
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 西方文明:古希腊、罗马
展
亚洲:日本大化改新、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历
封建社会
程
西欧:等级制度、罗马教廷、城市兴起
与
古 代
古代文明的
传播
汉:颁布推恩令 秦:统一货币、度量衡
汉:盐铁官营、统一铸币
秦:焚书坑儒、统一文字
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推行儒学教育
秦:修长城、开灵渠
汉: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十北
政 治
秦
三
政 权
魏 蜀
西
六 国
朝
分 立
吴
晋
东
南
汉
国
经
晋朝
济 思
巩
分 裂
两 晋
江南
想 文
固
南
北民南迁
经济 开发
民
化统
北族
孝
民
融文 族
军 一 朝合 帝 大
思维导图 必修二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1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1.1产生1.1.2地位1.1.3任期1.1.4职责1.2 人民代表大会1.2.1性质1.2.2地位1.2.3职权1.2.4体系1.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3.1含义1.3.2基本内容1.3.3组织和活动特点1.3.4地位1.3.5实行的必要性1.3.6优越性1.3.7如何坚持和完善2政党制度2.1 中国共产党2.1.1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2.1.2性质2.1.3宗旨2.1.4地位2.1.5执政方式2.1.6指导思想2.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2.1基本内容2.2.2重要机构2.2.3优越性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1 我国的民族关系3.1.1平等团结互助和谐3.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3.2.1民族平等3.2.2民族团结3.2.3各民族共同繁荣3.2.4三原则之间关系3.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3.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容3.4.1自治地方3.4.2自治机关3.4.3自治权3.5 实行的必要性3.5.1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3.5.2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3.6 优越性3.6.1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3.6.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3.6.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3.6.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4宗教政策4.1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4.1.1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4.1.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4.1.3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4.2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4.3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4.4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4.5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一、单元知识要点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以后改名为辽)。
2.辽与北宋的和战:(1)战:宋辽之战(宋真宗时,主战大臣是寇准)(2)和:双方签订澶渊之盟”。
3.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史称西夏。
第8课金于南宋的对峙1.1115年,女真族首领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2.1125 年,金灭辽。
3.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4.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他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5.南宋与金的和战:(1)战:岳飞抗金(“岳家军”)(2)和: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1.农业的发展:(1)原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2)表现: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谚语。
南方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2.手工业的兴盛:(1)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经有了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2)瓷器业: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3)造船业:,南宋的海船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3.商业贸易的繁荣: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4.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那时中央的财政,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对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2.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第11课元朝的统治1.元朝的地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思维导图素材人教

辽太宗时
辽占领燕云十六州,辽与中 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辽与北 宋的和
战
宋太祖晚期 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宋太宗时 北宋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采取防御政策
宋真宗时
澶州之战,辽军大举攻宋,宋真宗亲征,宋 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澶州之盟后,辽宋之间长时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订立宋夏和约,元昊向宋 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 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议和
西夏与 北宋的 关系
战争
元昊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 宋,宋朝损失惨重,但西
夏也遭受很大损失
退 出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
立
思维导图
辽与北宋 的和战
契丹族 与党项
族
辽、西 夏与北 宋的并
立
西夏与北 宋的关系
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
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 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建立
阿保机发展生产,创制 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发展
11世纪,元昊称大夏 皇帝,定都兴庆府 建立
元昊效仿唐宋制度,订立官制
、军制和律法并鼓励垦荒,发 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元朝的统治》思维导图素材人教版

思维导图
元朝 的疆 域
对边
元朝的 疆地
统治
区的
管辖
行省 制度
元朝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
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政权性质
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 疆域范
尽辽左,南越海表
围
元朝 的疆 域
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 东拓展
设枢密使负责全国军事政务 ,调度全国军队
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物,把山东 、山西和河北称为“腹里”直属
于中央的中书省
中央
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 等10个行省
在行省下继承前代的制度 ,设置路府州县
地方
行省 制度
目的 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
对边 疆地 区的 管辖
方式 因地制宜
对台湾 地区的 管辖
设置澎湖巡检司 首次在台湾建立正式的机构
措施
由宣政院直接统辖,在当地设 置地方机构,屯驻军队
对西 藏地 区的 管辖
意义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 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退
出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维导图)

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我国宗教政的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中学生要接受无神论宣传教育,树立科学世界观
弘扬科学精神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
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
我国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执政参政,特色鲜明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代表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含义
民族自治机关的含义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制制度
主要有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 权,其他自治权
民族自治权的主要内容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自治权是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在我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的地位
这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人大代表的权利
人大代表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审议各项议案
主要权利
表决各项决定
提案权
指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
质询权
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人大代表的义务
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七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第⼀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阶段⽰意图:北朝(北周)南朝(陈)隋朝唐朝五代⼗国隋唐时期特征:繁荣和开放的社会581年,定都长安589年(隋⽂帝时);历史作⽤:结束了⾃西晋以来⼆百七⼗多年战乱分裂的局⾯,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三次⼤统⼀。
时间:605年特点:纵贯南北的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以洛阳为中⼼,北达涿郡(今北京),南⾄余杭(今杭州)三点:起点涿郡,中⼼点洛阳,终点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历史作⽤:⼤⼤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利于巩固国家①贵族李渊(唐⾼祖)起兵反隋,建⽴唐朝,建⽴时间:618年,定都长安形成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⑴重视发展⽣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⑵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政策措施⑶合并州县,整顿吏治⑷⼤兴学校,发展科举⑸任⽤贤才、虚⼼纳谏(任命房⽞龄和杜如晦做宰相,⼈称"房谋杜断";重⽤的魏征是最著名的谏⾂)治世局⾯形成:国家政治⽐较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睦,国⼒逐步增强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的⼥皇帝,她晚年称帝,把国号改为周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唐太宗发展农业⽣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宗励精为治:任⽤贤才(例如姚崇);重视地⽅吏治;注意节俭。
史称开元年间的政局为"开元之治"唐⽞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明显增加,唐朝进⼊全盛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907年,唐朝灭亡。
①兴修⼤型⽔利⼯程;②农耕技术提⾼:⽔稻⼴泛采⽤育秧移植;农业③蔬菜引进许多新品种;④茶叶⽣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⑤⽣产⼯具的改进:制成曲辕犁;创制新的灌溉⼯具筒车。
丝织业:花⾊品种多,技术⾼超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瓷、唐三彩最为有名著名的⼤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唐都长安城:城内实⾏“坊市制”。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思维导图素

金灭辽
金发动对宋的战争,宋徽宗 、宋钦宗无心抵抗。1127年 ,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灭北宋
金灭辽 及北宋
南宋的 建立
1127年赵构登上皇位,率军北伐,
抗金
收复许多失地
金
与
南
宋
的
关
宋 内容 南宋向金称臣
系
金
议
和 影响 南宋与金对峙局面形成
退
出
金与南宋的对峙
思维导图
女真族的 崛起
金灭辽 及北宋
南宋的 偏安
金与南 宋的对
峙
11世纪摸,阿骨打进一步完成 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12世纪初期,阿骨打起兵抗辽 ,辽军败退
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 政权,国号大金
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 政体质,颁布女真文字,发展生产
女真 族的 崛起
宋金相约攻辽,1125年,辽被 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