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2017-2019)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总: 文学类文本阅读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之文学类文本阅读.doc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之文学类文本阅读1、【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一种美味巩高峰他清晰地记得,六岁那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
他甚至觉得,他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这种感觉在随后下地干活回来的父亲和两位哥哥眼里也得到了证实。
他有些受宠若惊。
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满村子蹿,上树掏鸟窝,扒房檐摘桃偷瓜。
因此,每天的饭都没准时过,啥时肚子饿了回家吃饭,都要先挨上父亲或母亲的一顿打才能挨着饭碗的边儿。
那天不一样,母亲把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
母亲终于接过那条鱼时,他忽然有一点点失望,那条本来大得超出他意料的鱼,在母亲的双手之间动弹时,竟然显得那么瘦小。
准确地说,在那之前他没吃过鱼,唇齿间也回荡不起勾涎引馋的味道。
他相信两个哥哥应该也极少尝过这东西。
在母亲的招呼下,他们手忙脚乱地争抢母亲递过的准备装豆腐的瓷碗。
豆腐,是跟年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了。
天!为了那条鱼,母亲要舀一瓷碗的黄豆种子去换半瓷碗的豆腐来搭配。
隐隐约约地,他有了美味的概念,还有慢慢浓起来的期待。
父亲坐在灶前一边看着火苗舔着过低,一边简单地埋怨了几句,似乎是嫌母亲把鱼洗的太干净了,没了鱼腥味。
这已经是难得的意外了,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可能也就说这么一句话。
父亲埋怨时,母亲正在把那条鱼放进锅里,她轻手轻脚,似乎开了膛破了肚的草鱼还会有被烫痛的感觉。
父亲笑了笑,带着点儿嘲意。
母亲嗔怪着说,你笑什么笑!鱼真的还没死,还在锅里游呢。
说着,母亲还掀了锅盖让父亲看。
父亲保持着笑意,不愿起身。
母亲拿着装了葱段蒜末的碗,就那么站着等水烧开。
他则坐在桌前,看这一切时他是不是双手托着腮?他忘了。
反正所有的记忆都是那条鱼和围绕着那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陌生的气息。
那天什么活都不用他干,他是这顿美味的缔造者,可以游手好闲。
父母的举动让他觉得他有这个资格。
在豆腐到来时,母亲甚至都没来得及埋怨一下一贯喜欢缺斤短两的豆腐贩子,因为豆腐马上就被切成块下了锅。
三年(2017-2019)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总: 语言得体

3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7—2019)语文语言得体1.(2019·天津卷·T4)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某中学文学社团准备举办以某位作家为专题的展览。
以下是该展览的版块标题:①家道中落国势危②别求新声于异邦③横眉冷对千夫指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⑤万众同仰“民族魂”下列语句也可以作为该展览版块标题的一项是()A.凤凰涅槃,女神再生B.流亡南洋,坚持抗日C.我以我血荐轩辕D.当年海上惊雷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先分析题干所提供的板块标题,找到这些标题的共性,然后再进行选择。
题干说这是以某位作家为专题的展览,考生可以借助提供的板块标题判断出该人物是谁,然后再进行选择。
分析所提供的五个标题来看,应是与“鲁迅”有关,“家道中落国势危”是鲁迅所处的家国背景;”别求新声于异邦”是说鲁迅求学日本的经历;“横眉冷对千夫指”是鲁迅的诗作;“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是鲁迅所说;“万众同仰‘民族魂’”是肯定鲁迅的精神价值。
分析四个选项可以发现,A项,“凤凰涅槃,女神再生”应与郭沫若有关;B项,“流亡南洋”的应是郁达夫;D项,“当年海上惊雷雨”应是曹禺。
C项,“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诗作《自题小像》中最后一句,也与鲁迅相关。
故选C。
2.(2019·上海卷·T2)学校举办诗词大赛,为激励选手,需张贴标语,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
A.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B.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C.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答案】A【解析】首先要认真审读题目,明确题干要求-一新语境。
其次要理解名句的意思。
最后作出合理判断,A.是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
B.是寂寞之中,佳客临门表欢迎之意。
C.表现作者渴望建立功名、岳飞悔恨自己没什么成就。
D.反映卓异不凡的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水军抗御强敌的气势。
三年高考(2017-2019)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2019年高考】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2017-2019年近3年全国卷高考语文题型分析、出题倾向

近3年全国卷高考语文题型分析、出题倾向一、论述类文本1.选择题题型:2.文本出处及特点:全国1卷出处:全国2卷出处:全国3卷出处:出处特点:变动较大,涵盖了生态、历史、文学创作、科技、社会学、民俗等方面。
全国1、2卷今年的出题风格,选择了大家的论述文章作为考察题目,更加厚重正式。
名家文章,也许会成为未来考试的首选。
而全国3卷由于地缘的关系,多以社会学、民俗学为主,从今年看与全国1卷有了较大分歧,平日可作为练习,不需要花费太多注意力。
二、实用类文本1.出处全国1卷出处:全国2卷出处:全国3卷出处:1.实用类文本关注点主要以社会热点事件为主,涵盖传播、科技、文化、社会、工程、传播、经济等方面;2.出处也较为广泛,有报纸、期刊、社论、杂志等。
同样全国3卷的难度和广度与全国1、2卷相差较大,可以作为平日练习,但不必付诸过多精力。
3.全国1卷基本上为3-4则材料,图表题去年消失但今年又卷土重来,所以练习图表分析仍应作为一部分练习内容。
(二)简答题分析全国1全国2全国3简答题可以看出;1.重点放在对材料的综合理解与运用上,全国1-3卷出题思路大致相同2.全国1卷材料加分析程度更大一些,2018年难度最大,要从“不同点”和“为什么不同”两方面回答,并且要参考报刊的性质、受众群体、服务特点等方面进行回答3.2019年相对而言简单一些,直接根据材料三的部分归纳总结即可,不是从三则材料中寻找答案并转化语言。
但因实用类文本较为简单,所以仍然建议多多练习不同种类的,重点放在寻找材料信息、归纳、转化语言上能力的培养上,注意把“问题--对策”“特点--归类”等题型上。
三、文学类文本(一)出处:近两年,名家小说成为主流趋势,甚至今年出现了鲁迅的文章,并与课文内容对比考察,分析鲁迅写作特点,也许会成为一种趋势。
学生在平时还是应该注意一下课内名家的文章,认真加以学习和分析,适当地补充阅读。
(二)选择题全国1全国2全国3选择题主要以题目、题目、情节、细节、人物、主旨理解为主。
三年(2017-2019)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总: 语段概括

3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7—2019)语文语段概括1.(2019·新课标Ⅰ卷·T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50个字。
(5分)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
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馆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种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
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
【答案】关键信息:①中英联合考古研究;②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③“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廷伸至西欧。
【解析】压缩语段的一般方法:1.摘取法,就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
这种方法适合于封闭性语段,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
2.分层法,是语段压缩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压缩语段,连缀语句。
3.复取法,也叫合取法,它是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
2.(2019·新课标Ⅱ卷·T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5分)2019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月13日启动。
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4月2日,已累计输水3 100万立方米。
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站、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
目前,门头沟区城内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级通水。
【答案】关键信息:①2019年3月13日;②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③加大补水力度,停用发电站;④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
2017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2017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目录1、全国卷I2、全国卷II3、全国卷III4、北京卷5、浙江卷6、江苏卷7、天津卷8、山东卷一、(2017全国I)(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天嚣赵长天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
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
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
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砂粒。
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
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这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从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
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
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
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 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有人敲门。
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
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
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
2017年高考全国卷3语文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全国卷3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文字版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三年高考(2017-2019)语文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7名著阅读(解析版).pdf

专题17:名著阅读【2019年高考】一、【2019年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选择两项且全答对得5分,选择两项只答对一项得2分,其余情况得0分)A.《三国演义》中,张飞在长板桥上睁圆环眼厉声大喝,吓退曹兵,然后迅速拆断桥梁,以阻追兵,可见张飞十分勇猛,又很有智谋。
B.《家》中,许倩如倡导女子剪发,带头剪掉自己的辫子,还以梅的遭遇来激发琴拒绝包办婚姻,鼓励琴做一个跟着时代走的新女性。
C.《狂人日记》中,狂人说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最后喊出“救救孩子”,作者借此表达了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D.《欧也妮·葛朗台》中,夏尔在父亲破产自杀后,不愿拖累心上人安奈特而写了分手信给她,这一良善之举让偷看信件的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他。
E.《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经过生死搏斗最终将大马林鱼残骸拖回港口,有游客把它当成了鲨鱼骨,这一误会让小说结尾更意味深长。
【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和理解名著的能力。
解答本题,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识记其中的人物和情节。
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A项,“迅速拆断桥梁”“有智谋”错误。
如果不拆断桥,曹军害怕其中有埋伏不敢进兵。
现在拆断了桥,曹军会料定张飞心虚,必定前来追赶。
故A项错误。
D项,“这一良善之举让偷看信件的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他”表述错误。
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夏尔的原因不止是这一点,还有信中夏尔表达的对欧也妮的好感和赞美。
故D项错误。
B、C、E项正确。
故选AD。
二、【2019年高考江苏卷】简答题(10分)(1)《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回中,群芳行令,宝钗摇得牡丹签,上云“任是无情也动人”。
请结合小说概括宝钗的“动人”之处。
(6分)(2)《茶馆》第三幕,在得知来到茶馆的“老得不像样子了”的人是秦仲义时,王利发对他说:“正想去告诉您一声,这儿要大改良!”这里的“大改良”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王利发什么样的情感?(4分)【答案】(1)容貌妍丽,行止娴静;才能出众,处事得体;善解人意,关怀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