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人物画
笔墨意象——关于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思索

知识 、 透视技巧 、 色彩等 , 塑造 出个 性十足 同时有着现实 意义 的艺 古 、 追求 闲情雅致在 当时 已变得 不合 时宜。 同样 , 如果 现代 水墨
术形象 。徐 悲鸿和他 的现代水 墨人物 画的变革之 路, 影 响 了后来 人 物 画一直 在 画室里 无病 呻吟 , 那 无疑是 与 当今 时代 背道 而驰 很 多致 力于 中 国人物 画变革 的 画家 。蒋兆和在 这之上 又进 了一 的 ; 而 同时面对社会和 历史 , 现代水 墨人物 画如果 仅仅是 反 映和 那 它 的作用 也 同样会 引起质疑 。 因此 , 从某 种意义上 步。他解决 了传 统人物 画 当中结构和 比例不准 的问题 , 把水 墨人 再 现 生活 ,
笔 墨语 言 、 视 觉 图式 的拓 展 之 法 。
关键 词 : 笔 墨 意 象 水 墨 人 物 画
现代 水 墨人 物 画是 在 以文人 画为代表 的传 统水 墨人物 画和 失所 的悲惨 情景 , 作 品具 有很 强的视觉感染力和 强烈的现实主义
西 方绘 画相 交融 的背景 中发展起 来的 一种 现代 中国画种 。 它同 精 神 。这 为 现 代 水 墨人 物 画指 明 了现 实 主 义 方 向 , 翻 开 了现 代 水 以“ 书 画同源” 为审美 追 求的 写意人 物 画有着 十分微 妙 的差异 。 墨人 物 画 的新 篇 章 。
人 的基 础之 上粗 毫泼 墨、 大胆 变革 , 创 造 了水 墨人物 画表 现 的新 加 注重表现人物精神 ; 从再现客观对象逐 渐转变为对 画家精神本 画法 , 打破 了传 统人 物画严谨工致 的造 型技 法。传 统 的水 墨人 物 体 的关 注 , 同 时 画 家运 用 西 方 现 代 绘 画 、 设 计 理 论 以及 技 法 去建 画一直遵 循 以山水花 鸟画为 主体 的文 人 画的美 学原则 。到 了宋 构 一种新 的图式语言 。这 一风 格的代表人物是周思聪 , 如她 的现 代, 伴 随着 山水花 鸟画 的大 兴 , 人物 画 出现 了衰 落 、 断裂 的迹象。 代 水 墨人 物画《 人 民和 总理》 , 里程碑式地再 现 了史 实; 《 矿工 图》 因此 , 传统 水墨人 物画 的画种积淀 不深 , 不像 山水花乌 画那样 大 建 构 了新 的 图式语 言; 再如“ 凉 山彝族 妇女” 系列作 品, 在 人物表
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欣赏

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欣赏
1 《流民图》
《流民图》在艺术表现上采取中西结合的手法,中国画的线 描结合西画明暗及色彩的因素,使作品既有中国画美学所追求 的笔墨气韵,又不乏写实精神。这也正是画家在艺术取向上所 追求的通过写实揭示劳苦大众的悲惨命运和他们内心苦痛的现 实主义道路。
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欣赏
2 《黄山汤口图》
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欣赏
图4-29 《流民图》局部
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欣赏
1 《流民图》
《流民图》是蒋兆和于1942—1943年在北京创作的巨幅长卷。当 时日本侵略者已践踏我国的半壁河山,中国人民水深火热的遭遇是激 发画家构思《流民图》创作的动机。画卷由右至左,起始是一位拄棍 老人,他身边还有一位卧地的老者,已经气息奄奄,两位妇女和一个 牵驴人围着他,毫无办法。再往下,是抱锄的青年农民和他饥饿的家 眷,抱着死去小女儿的母亲,在空袭中捂着耳朵的老人,以及抱在一 起、望着天空的妇女、儿童。断壁颓垣、尸身横卧、路皆乞丐。再往 下,是乞儿,逃难的人,受伤的工人,等待亲人归来的城市妇女,弃 婴,疯了的女人,要上吊的父亲和哀求他的女儿,在痛苦中沉思的知 识分子。
黄山有两湖、三瀑、七十二峰, 集天下名山之美,徐霞客赞叹“黄山 归来不看岳”。近现代画家黄宾虹 (1865—1955年)九上黄山,迭入 烟云,画过无数的黄山题材,《黄山 汤 口 图 》( 如 图 4-30 所 示 ) 是 他 的 绝 笔精品。
图4-30 《黄山汤口图》
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欣赏
2 《黄山汤口图》
图4-30 《黄山汤口图》
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欣赏
3 《奔马图》
《奔马图》作者徐悲鸿(1895— 1953年),汉族,生于江苏宜兴。中 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 家和美术教育家。他画的马,无论奔 马、立马、走马、饮马、群马,都赋 予了充沛的生命力。
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第3课 水墨人物课件(共14张PPT)

思考:欣赏现代的水墨人物画,分析作品的不同用笔和表现手法。
赏一赏
水 墨 人 物 现 代 毕 克 勤
曲 木 家 的 小 客 人 现 代 刘 国 辉
赏一赏
喜春图 现代 尉晓榕
高原之晨(局部) 现代 吴山明
水墨人物
表现手法:泼墨写意、勾写结合、勾线设色 、 墨色的 浓淡变化等。 用笔方法:纯用水墨画法;色彩渲染画法;细线勾描画 法;粗笔大墨块画法;细笔与粗笔结合画法;干擦画人物
线描人物
小知识:
水墨人物画是我国传统中国画中重要的表现内容,它讲究 墨色变化,笔墨相互为用,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赏一赏
泼墨仙人图 南宋 梁楷
劝蒲觞图 明 陈洪绶
苏武牧羊图 清 任伯年
赏一赏
陕 北 老 农 现 代 刘 文 西
水 墨 人 物 现 代 吴 宪 生
根据现有素材,创作一幅水墨人物画。
拓展欣赏
工笔重彩偏重于线描和色彩,但在一丝不苟的细致描绘中,自由大 胆取舍、变形变色、夸张意象。在抒情性和象征性上,它与水墨画异体 同功。
染结合画法等 。
想一想
绘画步骤: 1.五官。 2.头发、胡子及其他。 3.着色。 用水用墨: 利用淡墨画爱因斯坦 的五官、脸和身体,浓墨 画头发和胡子,墨干后着 色。
观察提示:
仔细观察,作者是怎样用水墨技法来表现爱因斯坦的形象?作画的步 骤是怎样的?
学一学
提示:
人物是画面主体,头部、手部要仔细表现。 衬物、背景根据人物特征来添加,使画面更加饱满、 生动。还可以加上落款和印章,包括题目、日期、 作者等,使画面完整。
现代工笔人物画特点

现代工笔人物画特点现代工笔人物画特点一、写实性传统的工笔人物画大都突出绘画的“写意性〞,用简练、概括的笔墨描绘物象的意态神韵,强调将客观物象与自我的审美情趣、思想观点相融合,最终到达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艺术境界。
随着西方绘画艺术流传入我国,西方的绘画风格对工笔人物画的开展也起到一定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西方写实绘画。
写实绘画的造型艺术以写真为主要特征,这与工笔人物画造型“以形写神〞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补充。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写实性〞。
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受到的美术教育,或多或少都涉及西方写实主义所凸显的造型观和色彩观,这就使得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在审美态度、创作观念、表现手法上发生变化,写实性具有了可能。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许多技法相比传统形式更注重造型的真实感和形式技巧上如光、色彩、质地、空间透视等的运用。
由此可见,当代工笔人物画在造型原那么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传统工笔人物画“以形写神〞、“随类赋彩〞的特征向追求写实与意向相结合的特征转变。
对于当代工笔人物画没有完全延续传统工笔人物画,而是将西方的艺术元素融入其中,我们应当正确的看待这个问题。
工笔人物画的开展不能把自身局限于一个范围之内,,应该提倡创新、积极学习外来文化,经过长期的融合,最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艺术形式。
二、题材多样性由于宗教、文化、政治等的影响,古代的工笔人物画题材较为单一。
题材大致可分为仙佛罗汉、帝王君杰、宿世人物、高逸雅士、绚罗仕女、市井杂流、妇孺婴戏等等。
进入到现代之后,随着文化的开展、政治制度的变化,当代工笔人物画在题材上趋于多样化,涵盖了现实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更多的描绘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日常生活。
如可爱的儿童、慈祥的老人、朴实的农民、勤劳的工人等,都成为了当代画家的绘画对象。
此外,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步转变,人体艺术才成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绘画题材。
工笔人物画家才利用毛笔、宣纸等工具来描绘具有东方内涵和魅力的人体之美。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参展画家画作简介

—— 参展画家画作简介文/梁文博Count the Talents Still Seen Today—Introductions of the Paintings in the ExhibitionTh e a r t e x h i b i t i o n o f “C o u n t t h e T a l e n t s S t i l l S e e n T o d a y ”w i l l b e h e l d a t t h e e n d o f J a n u a r y 2016.T h i s i s a b i g e v e n t i n t h e a r t a n d l i t e r a r y c i r c l e s i n S h a n d o n g. T h e a r t e x h i b i t i o n t h i s t i m e i n c l u d e s a g e n c i e s a n d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s u c h a s S h a n d o n g P a i n t e r s ’ A s s o c i a t i o n , S h a n d o n g A r t A c a d e m y, c o l l e g e s i n 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a n d a l l k i n d s o f A r t s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S u c h a r t i s t s a s Z h a n g Y i , Ya n g X i a o g a n g a n d W u l e i a n d a n o t h e r 15 w i l l a t t e n d t h i s e x h i b i t i o n. W i t h t h e c l e a r t h e m e a n d d i f f e r e n t s t y l e , t h o s e p a i n t i n g s r e p r e s e n t t h e h i g h l e v e l o f t h e m o d e r n a r t i s t s in Shandong.T h e e x h i b i t i o n t h i s t i m e i s a 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 o f t h e p a i n t i n g s ·画展ART EXHIBITION编者按“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林风眠彩墨人物画研究

林风眠彩墨人物画研究
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画坛上杰出的绘画家和书法家,他的彩墨人物画以独特的笔法、主题和风格而著名。
林风眠的彩墨人物画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勾勒明快:林风眠的绘画基调以清爽、明快、简练为主,他大胆运用不同粗细、长度和曲度的线条来描绘人物形态,如黑粗、黑长、变粗变细曲线、锋利锐利的线条等。
这些线条能够以少线显多,勾出人物的轮廓和性格特征。
2. 精细造型:他的人物画线条细致而生动,体现了他对人物形体结构的精细把握和深刻理解。
他追求格调高雅、蕴含深刻内涵和文化艺术内涵的人物形态造型,这些造型既具有现实的类比,同时又富有想象性。
3. 色彩层次感强:林风眠的彩墨人物画着色跳跃,构图抽象,凸显层次感强烈。
他的作品色彩由浅入深,基调丰富变化,追求渲染气息的层次生动。
4. 题材多样:林风眠的彩墨人物画题材丰富,作品类型涵盖历史、人生、动物等多个方面。
他的作品不仅有大量描绘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的人物画,还有描绘现代生活和风俗习惯的人物画,极具现代感和生命力。
5. 表现思考和情感:他的彩墨人物画着重表现人物的思考和情感,构思严谨,图意深远。
他通常通过画面上的细节、肢体动作、表情语言、生活环境等方面来刻画人物的思考和情感,达
到深入人心、引人入胜的效果。
总之,林风眠的彩墨人物画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审美风格,呈现出瑰丽、卓绝的艺术效果。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观赏性和收藏价值,更能够对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产生深远的影响。
刘文西人物画研究

刘文西人物画研究
刘文西是中国著名的现代画家,他的人物画作品独具特色。
以下是对刘文西人物画的研究:
1. 独特的绘画语言
刘文西的人物画作品特点是用简洁而精练的线条勾勒出人物形象,这种线条比较干净,明快,让人一眼即可识别出所描绘的人物。
同时,他还善于用灰暗的色调表达情感,给人以深刻、厚重的感受。
2. 人物形象的传神
刘文西的人物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富有生命力和鲜明的个性,尽管他用线条处理非常简单,但每一条线条却刚刚好能够借助光影的变化和表情的把握,将人物的形象描绘得非常传神,具有高度的创新和独特的个性魅力。
3. 深刻的人性描绘
刘文西在人物画中主要描绘的是普通人物,但却通过细节的描摹,将人物的个性和困境通过细节的描摹丰富地表现出来。
这些人物形象不仅是冷静、深刻的观察对象,也是充满人性和现实意义的形象。
4. 蕴含哲理的艺术表现
刘文西人物画中的每个形象都充满哲理,没有一笔是多余的。
他的画作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当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而这些在他的作品中往往以隐喻和象征的形式呈现。
傅抱石人物画的艺术特色及成就研究

傅抱石人物画的艺术特色及成就研究
傅抱石(1908-1965),字守一,号巴陵,江西乐平人,中国现代画
坛的重要艺术家之一、他是中国著名的人物画艺术家,其作品以线条丰满、笔触灵动,形象鲜活而富有力量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傅抱石的人物画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线条饱满丰腴:傅抱石擅长用笔触勾勒人物轮廓,并注重线条的饱
满度和力量感。
他的线条流畅而有张力,构图紧凑,给人以强烈的观赏感受。
2.姿态生动:傅抱石对人物的表现十分生动,他善于把握人物的动态
姿态和情感变化。
他的人物形象丰满而有神,身姿或端庄或娴静或豪放,
各具特色,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3.肌理细腻:傅抱石对人物的肌理描绘也十分细腻入微,他用笔触巧
妙地表现出人物的细腻肌理和柔软质感,使人物更加立体生动。
4.平和儒雅的气息:傅抱石的人物画往往散发出一种平和儒雅的气息。
他所描绘的人物多为江南文人墨客或乡村民众,他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展现
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
这种平和儒雅的气息与傅抱石自身的性格
和品味有关,并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傅抱石在人物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使得他成为中国画坛的瑰宝。
他的人物画作品获得了国内外各种艺术奖项,成为中国现代画坛杰出
的代表性人物画家。
总之,傅抱石的人物画作品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创作才华。
他通过对线条、姿态和肌理的精准把握,刻画出了生动鲜活的人物形
象,同时带给观众一种平和儒雅的气息。
他的作品是中国现代人物画艺术的瑰宝,为后世人物画家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人物画
中国现代人物画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陶玲
一、教材分析:
中国现代人物画的时间界定为20世纪上半叶,指1911年辛亥革命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在这期间,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恰恰在这段动荡的历史转折时期,中国的现代美术也处在发展阶段,即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形成了中国现代美术的特点,中国画的改革和油画的民族问题。
在30至40年代,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
所以,在这节课中,结合中国画的变革和油画的民族化,赏析一些优秀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通过对中国现代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初步了解我国20世纪上半叶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
2、能力目标: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内涵。
3、思想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学习我国著名画家关系社会、关系人民、为人生而艺术,勇于探索的精神。
审美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引导法、启发法相结合
四、学生情况分析
欣赏是一种能力,是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较高层次上欣赏艺术作品,欣赏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的。
同时,欣赏允许欣赏者对作品有某种主观态度,需要情感和借助想象。
而这些对于一个高一学生说,还显得较有难度。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去欣赏作品,读懂、理解特定历史时期作品地内涵实则也是重点。
这样,也才能渐渐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地能力,达到启迪智慧、开阔视野,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
五、教学设计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
学
过
程从欣赏一组同一时期的作品导入,引出今天的课题。
新授
今天,我们将要欣赏的是现代绘画,既然说现代,也就意味着它不再传统,那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描绘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中国画《愚公移山》,请一个同学说一说你是如何欣赏这幅画的?(期间,教师提示,欣赏现代人物画关键一点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
那么,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是
怎样的面貌?(提问学生或一起分析当时社会状况),为了进一步了解历史,感受现实,让我们看一段真实的片断。
(课件展示、影视资料),我想,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当时中国社会贫穷、落后,受着帝国主义的侵略这一个历史事实。
(引出)而中国现代美术也正处在发展变化阶段,那么如何发展?怎样变化?即从传统——现代的转变?
(以下讲述法)因素:1、社会的化环,2、人的观念,3、美术的功能,4、内容与形式等;使中国现代美术经历了新旧交替、中西化的冲撞和融合,形成现代美术的特色:(1)中国画的改革,(2)油画的民族化问题。
(阐述)1、中国画的改革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画面意境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然而,随着人的思想的变化,观念的转变,中西方化的交流,人们对中国传统绘画有了新的认识,所以进行了改革,而改革之后的中国画是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即不再传统),《愚公移山》这幅中国画,我想同学们现在应该不难看出这幅画的内涵。
从故事反映的精神和表达的主题,可知画的主题思想,表现了一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就能取得胜利的精神。
(作品创作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0年),作者试图借愚公移山的故事表达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这就是这幅画的内涵和主题。
然而对于这幅画,我们更要了解的是它的技法,——中国画的改革体现在哪里呢?同学们一定有所感觉了,这幅画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可,对不对?那么它在技法上有什么改变呢?(引导)
欣赏方法
技法:1、线描—明暗(中西结合),中国画的改革,表现人物的体积和力量;
2、裸体形式表现中国古代传说,这是一种创新,突出了力量与气势。
内容:移山
主题:抗战到底的决心
(师生互动)
同样使抗战时期的作品,让我们再看看蒋兆和的《流民图》又是通过怎样的形式表现的呢?(课件展示)这是一幅描写中国人民苦难生活的历史画卷,我想请同学们看了作品之后,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绪和境遇,(一分钟讨论)哪位同学说一说?
(通过学生描绘画中人物形象,从而感受到民族的苦难)师:难道当时的中国真的就变成难民营了吗?如果再不起战斗,中国就完全被侵略了。
这幅画创作于1943年,当时日本侵略者已经践踏了我国的半壁江山,中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民族的苦难激发起了画家画了这幅画。
主题也
由此得出,希望全国人民能够团结起,参加战斗,坚持抗战到底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整个欣赏过程在教师的不断引导职能够展开并深入)
欣赏方法:
技法:线描+素描(改革了中国画)
内容:难民
主题:抗战到底
(有了第一幅作品的审美经验,学生可以得出此欣赏过程)欣赏完两幅作品可比较其异同点。
(题材一样,表现方法不同)
20世纪上半叶也是反帝反封建时期,除了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国内封建势力的存在。
同学们请看这幅画表现了什么呢?欣赏:王式廓的《血衣》(油画素描稿)。
这是一幅描写土地革命时期农民斗地主的场面。
(请学生分析,通过分析画中几个主要典型形象的心理,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优秀的艺术作品是靠典型塑造角色的)。
可提问:作品的主题思想式通过什么形式体现出的?(从感受农民的情绪起伏变化,由低潮到高涨过程)欣赏方法:
技法:素描
内容:斗地主
主题:人民当家做主人(土改的必要性)
(这里学生应该可以自主学习了,基本上自己可以理解作品)
欣赏董希的油画《开国大典》,这是一幅深受中国人民喜欢的革命历史画。
这幅画重点感受油画的民族化体现在哪里?
具体过程:
1、同学们一定没有看过“开国大典”,那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盛况,感受一下当时的宏伟场面以及这一令人难忘的时刻!(播放一段影视资料)
2、(一分钟思考或讨论)说一说这幅画的艺术特色。
师:……红旗、红灯笼、红柱子。
红地毯与蓝天白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又采用了西方油画的写实手法描绘人物场景——油画的民族化。
油画是西方的传统绘画形式,以素描为基础。
中国人在欣赏西方绘画的时候,往往受传统化、思维方式和审美需求的局限,而存在差异(看不懂、看不惯),那么,如何让更多的中国人能接受西方的传统绘画,使它更丰富,则必定有一个国有化的过程,即民族化,(如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的本土化就是一个典型例证),使其具有中国特色。
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我们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这就是油画的民族化。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欣赏,同学们也许积累了一些审美经验,也看得出同学们从先前不会欣赏到能自己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就是审美能力的提高,当然。
这不是说就一节课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就可以提高多少,但至少体现了一个过程,这就是审美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