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分析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分析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益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
毕业论文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术成果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因此做好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工作,对于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撰写开题报告时,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分析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可以了解研究领域的总体趋势、研究热点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选题提供有力的依据。
同时也可以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毕业论文的质量提升问题。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关于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分析: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教师素质、学生能力、课程设置、管理体制等都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
例如有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对学生的指导力度对毕业论文质量具有显著影响。
2. 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策略研究: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学者们提出了各种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策略。
例如有学者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过程管理等措施。
3. 毕业论文质量评估体系研究:为了科学、客观地评价毕业论文质量,一些学者致力于构建完善的评估体系。
这些评估体系包括论文选题、研究方法、成果展示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三、研究现状分析目前关于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视角有限:现有研究往往从单一角度出发,缺乏多维度的分析和探讨。
例如有些研究只关注教师或学生的因素,而忽略了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有些研究只关注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策略,而忽视了评估体系的重要性。
2. 缺乏实证数据支持:现有研究在论证过程中往往缺乏充分的实证数据支持。
虽然一些学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了一些数据,但这些数据往往不够全面和深入,无法为研究结论提供有力的支撑。
文献综述写作技巧

(二)摘要
摘要是综述内容的高度浓缩概括,以简练的文字反映原 文的中心内容,可以说是内容完整的小短文。
(三)前言
前言是正文的引言,又称概述。300-500字。扼要介绍有关问题的概 念、现状和争论焦点,规定综述的范围,说明该综述的目的意义。读了前 言对全文有一个基本了解。前言二字不必写出,位于摘要后面、正文的开 头部分。
(二)选题技巧
(1)配合国家制定科研发展方向和科研规划选题。 (2)针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中重大的规划、政策、决策、 重点建设项目选题。 (3)选择行政管理中的有关内容选题。 (4)针对新学科、新问题、新思潮研究及学科发展的新理论 和新的生长点,科学发展趋势、动向苗头中反映出的重 大问题选题。 (5)配合国家经济、政治形势进行有关基础理论研究选题。
11、《应用生态学报》 网站:/CN/volumn/current.shtml 12、《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网站:http://159.226.100.150:8082/biotech/CN/volumn/current.shtml 13、《生物学通报》 网站:/portal.php 14、《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网站:/index.asp 15、《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网站:http://159.226.108.154/ch/index.aspx 16、《生物多样性》 网站:/CN/volumn/home.shtml 17、《生态环境学报》 网站:/
三、综述一般要求
综述可以从不同侧面、广度与深度阐述一个问题,其形 式与结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一篇综述一般包括几个部分:题 目、作者、摘要、前言(引言)、主体部分(正文)、结语、参考 文献,总字数4000-8000不等。现分述如下: (一)题目
题目应对综述内容起到概括和揭示作用。要确切、简明,文题相符, 切不可小题大做或文不对题或含糊不清。字数一般在20字之内。
骆郁廷文献综述

专家学术思想介绍从专家研究成果目录里,我们发现骆郁廷教授的文献和著作非常的多。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专家,其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研究成果是十分显著卓越的,我们小组对专家骆郁廷的文献著作及其观点进行了简单的探究与分析。
我们在这些文献著作中,提取了5个主题,同时也是骆郁廷教授的5个较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和研究主题。
分别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精神动力相关理论研究、当代知识分子研究和文化软实力的研究。
我们依托若干文献和6本骆郁廷教授的主要著作对教授的观点和思想进行了了解和整合分析。
第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作为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专家,骆郁廷的大量文献主要还是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学科本身进行研究和讨论的。
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的研究,我们主要归结了四个内容:1.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现状问题的探讨和未来发展趋势:骆郁廷在2003年、2005年和2009年都就这个主题发表了期刊论文。
我们由此可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的发展路径呈现着想上发展的趋势。
骆郁廷与佘双好和沈壮海两位学者在2003年发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考》非常详尽的谈论到了当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应当采取的措施。
学科主要问题是定位不明确,包括了学科社会定位的不明确,作为体现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领域居指导地位、体现社会会主义国家政治优势的学科,许多人仅仅从学术的角度而没有同时从政治的高度来看待这一学科的社会定位,这实际上是简介贬抑了这个学科;学科属性定位不明确,学科本身是由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相关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两个方面综合而成的,但是不同的学校在学科建设上着重点则不同,学科理解与实际定位具有差异性、模糊性;学科特色定位不明确,因为这一学科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很多具体学科的内容,非常的广泛和综合,但许多人在学习过程中却将这一学科从具体的学科角度来进行研究和教育,这使学科本身的综合性特色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
文献综述范例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一、文献综述的形式与结构要求:文献综述的形式与结构与一般研究性论文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历史、派别、观点、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各自的长处与短处,对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等)。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
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观点派别、代表人物、发展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等,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
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放在文末,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
因此,应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二、文献综述撰写内容要求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木工程在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完成学业前进行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毕业设计,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工程设计能力,并为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旨在对土木工程毕业设计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提供给毕业设计的学生们一个指导和参考。
文章将从土木工程领域的几个主要方面来进行文献综述,包括结构工程、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和土力学等。
一、结构工程方面的文献综述结构工程是土木工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建筑物、桥梁、隧道等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施工。
文献综述中,可以探讨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的最新技术和方法,比如强度与刚度计算、材料选取和结构优化等。
此外,还可以介绍一些具有示范性和创新性的建筑案例,以及相关的安全评估和监测技术。
二、水利工程方面的文献综述水利工程是与水资源的调控和利用相关的一门学科,包括水库、渠道、泵站等水利工程设施的设计与建设。
在水利工程方面的文献综述中,可以讨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水文模拟与水资源管理、水质污染控制等热点问题。
此外,还可以介绍一些具有标志性和创新性的水利工程项目,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估。
三、道路工程方面的文献综述道路是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城市的交通流畅程度、环境质量和人民的出行安全。
在道路工程方面的文献综述中,可以探讨道路规划与设计、路基与路面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交通信号控制等问题,以及交通管理、智能交通系统和交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四、土力学方面的文献综述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中关于土壤力学性质和土体变形规律研究的一门学科,对工程设计和施工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土力学方面的文献综述中,可以讨论土壤的力学性质与工程参数、土体的变形与固结、土壤的稳定性与抗震等问题。
此外,还可以介绍一些与土力学有关的新技术和方法,如地基处理、土壤改良和地下工程施工等。
教育文献综述

教育文献综述教育是建设社会文明和发展国家经济福利的重要基础,因此,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以更新教育理念、构建教育体系、实施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服务水平等为主要内容。
其中,教育文献综述是教育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教育的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直接和间接作用。
一、教育文献综述的定义教育文献综述是一种文献分析研究,通过检索、汇总和研究已经发表过的与教育学有关的文献,以提炼出教育领域的研究主题、理论框架、研究思路、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不足等内容,从而形成一种教育文献的系统性概述。
二、教育文献综述的重要性1、帮助科学研究人员解决问题。
教育文献综述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关于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发现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研究中给出合理的建议,从而解决研究问题。
2、帮助完善教育理论和实践。
教育文献综述可以汇集和整理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关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如果综述较全面,可以帮助完善Education的理论和实践,从而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建设。
3、有助于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和水平。
教育文献综述可以帮助学者们深入了解有关教育学科的研究状况,增强对某一研究成果的理解力,增强自身的学术研究水平,从而发挥更好的科研潜能。
三、教育文献综述的基本构成1、检索环节。
检索环节是教育文献综述的第一步,是整个教育文献综述的重要基础,主要是通过检索、搜集和选择与教育学有关的文献,以便于文献综述的正确撰写。
2、分析环节。
在分析环节,文献需要进行详尽的深入分析、比较、考察和综合,以提取出与教育相关的研究主题、理论框架、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等相关内容。
3、总结环节。
总结环节主要是根据文献的检索、分析过程,对教育文献的研究状况、思路和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以提炼出教育学科的重要内容。
四、教育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1、系统性。
文献综述要体现出系统性,必须从教育学科的重要问题出发,全面检索和研究已经发表的文献,对主要研究成果有清晰的总结和评论。
文献综述范文研究现状(优选13篇)

文献综述范文研究现状(优选13篇)本科毕业论文如何撰写文献综述?一、文献综述的概念、性质和特点文献综述就是对特定的其中一领域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而写成的一篇文章,它介于文献资料汇编和文献评述论文之间。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文献”性与一般的论文不同,文献综述以文献为文本和素材,而不是以现实中的数据和亲自调查得来的资料为素材。
它所归纳和分析的是文本中的观点和理论这样的事实,而不是外部客观世界的事实。
所以这要求围绕一定的选题范围(这一范围的选择决不是不重要的。
有些同学把文献综述的题目就定为“文献综述”,这就如同把论文的题目定为“论文”一样荒谬!),大量地搜集文献,包括各种类型,各种载体,以及各种历史时期的,经典以及非经典的文献。
(二)“综”合性文献综述要求具有全面、综合的特点,而不是要求“片面而深刻”。
它重视的是归纳的方法,而不是演绎的方法。
它主要关注的不是其中一具体的法学观点,而是这一观点在学术谱系上的位置,即在学术研究历史过程中的逻辑地位。
当然,综述的过程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选取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高度浓缩式的阐述,而不是简单地罗列所有搜集到的文献中的观点,哪怕没有多大价值的观点。
文献首先贵“精”而不贵“多”,这主要就表现在对于文献中的观点的取舍上。
(三)阐“述”性文献综述重视对文献的叙述或描述,概括,但并不要求对文献的理论观点给以深入的分析和评价,进行论述。
文献综述基本上不直接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尤其不要排斥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学者的文献,根本不予搜集和归纳,也就是说要有一个客观、中立的立场和角度,而不是先入为主,带着有色眼镜去搜集和概括文献资料,尽管绝对的客观是不可能达到的。
这也就是说,一篇好的文献综述不是因为具有自己的创新的观点,而是具有自己的创新的系统化的,有条理的叙述方式。
二、文献综述的写作格式和步骤首先,开篇引言,明确所欲探讨的文献的范围或领域。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很多领域,不可能一一详细阐述,只能选取其中一方面来进行探讨。
文献综述

如何做文献综述一、什么是文献综述1.文献综述的界定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信息资料后,进行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
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2.文献综述的类型根据搜集的原始文献资料数量、提炼加工程度、组织写作形式以及学术水平的高低,综述可分为归纳性、普通性和评论性三类。
(1)归纳性综述归纳性综述是作者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按一定顺序进行分类排列,使它们互相关联,前后连贯,而撰写的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术论文。
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当前研究进展,但很少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普通性综述普通性综述系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作者,在搜集较多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学术论文,文中能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或倾向性。
因而论文对从事该专题、该领域工作的读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3)评论性综述评述性综述系有较高学术水平、在该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作者。
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原始素材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撰写的反映当前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的评论性学术论文。
因论文的逻辑性强,有较多作者的见解和评论。
故对读者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并对读者的研究工作具有导向意义。
二、为什么要开展文献综述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2.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3.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学科建设的文献综述
早在20世纪90年代,学科建设问题就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对于学科建设的研究始于学科建设的管理实践,研究的方向主要有学科布局、学科建设等两个方面,其中学科建设包括特色(重点、优势)学科建设。
一、文献分析
(一)文献构成
1.有关学科布局的研究
对于学科布局的研究主要是以某个区域或者高校为具体实例进行研究,这种文献主要有:《刍议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布局问题》(郑建敏等,2006);《创新学科布局规范院系设置》(刘念才等,2003);《创新学科专业布局,突出特色办学优势——对新疆艺术学院学科专业建构的思考》(李琼瑶,2009);《从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到瞄准“战略高技术”方针——中国科学院技术学科布局的历史脉络及反思》(汪前进,2011);《大学科布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工科的重要策略》(吴仁华,2014);《对研究型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区域布局的透视》(王辉等,2013);《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布局与选择的量化分析——基于中美两国29所世界一流高校的数据》(沈健等,2013);《海峡两岸地方工科院校学科布局等问题的比较与分析》(董晓玲,2014);《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学科布局的比较研究》(曾开富,2012);《基于SSCI研究世界图书情报学科布局》(陈云伟等,2016);《基于学科、专业布局的我国普通高校分类的定量研究》(潘黎等,2006);《坚持需求导向优化学科布局》(何伟军等,2014);《民族地区学科专业布局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路径选择——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位授权点现状的分析》(李向红,2010);《谈大学学科布局》(钱颖一,2003);《云南高校学科布局发展研究》(束洪春等,2013);《美国高水平大学学科布局研究》(周刚等,2001);《中南大学学科布局及结构调整研究》(徐慧等,2015)。
2.有关学科建设的研究
对于学科建设的研究主要是特色学科,优势学科,重点学科的建设,这种文献主要有:《北京市级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分析》(赵清等,2011);《论大学学科建设》(罗云,2005);《普通高校学科建设发展途径思考》(阎迪,2012);《区域视角下学科体系建设布局与策略研究——以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为例》(毛晓翔等,2014);《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创新体系与学科建设》(陈于武,2011);《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罗春燕,2009);《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陈占安,2016);《不
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科学路径》(冯刚,2014);《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转型适配性研究》(吴文清等,2013);《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叶芃,2014);《对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的反思》(王建华等,2013);《对学科建设的原则和实践问题的思考》(周秀娇等,2016);《对学科建设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梁传杰,2012);《多重视角论商务英语学科建设》(胡剑萍,2011);《高校学科建设的三种形态及其政策建构》(康翠萍,2015);《关于大学学科和大学学科建设概念的思考》(康兰,2010);《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思考》(阚君满,2016);《关于学科、学科建设等相关概念的讨论》(陆军等,2014);《关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谢桂华,2014);《关于学科专业建设中几个相关概念的理论澄清》(洪世梅等,2016);《国际比较视野下中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全面反思》(张红霞等,2013);《加强学科建设的意义和对策》(张敏,1996);《论大学学科建设》(罗云,2005);《论大学学科建设中的战略思维》(王战军等,2011);《论高等院校学科建设的原则与内容》(王民,2012);《论高校学科建设》(刘献君,2014);《农业科研院所学科特点与学科建设研究》(王小虎,2013);《日本的重点学科建设计划-21世纪COE计划的特点与意义》(汪辉,田正平,2006);《学科建设的要素及原则》(李晓群,2016)。
(二)文献分析
以上的诸多文献主要研究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关于学科布局的研究
学科布局是学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郑建敏认为,学科布局是根据学校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战略规划,对学科建设的科学设计和谋划,其目的是促进学校形成合理的学科结构。
学科布局作为一种基础,它决定学校未来发展的格局和水平。
王辉等人认为,我过高校的学科分布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其一,区域之间不均衡;其二,区域内部不均衡;其三,一级学科的布局与二级学科相比具有更大的不均衡性;其四,相关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董晓玲认为,国内在学科布局的学科分类上存在着高校对社会学科与人文学科分类不明确,在学科设置上,设置的学院数目过多,学科分割严重;对通识教育认识不足,实施不到位等。
梁瑞琼等人认为,我国高等中医药学院学科布局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基础学科大而薄弱,聚类混乱,定位不清;(2)文理基础学科极欠发达,不受重视;(3) 临床医学学科分割过细,反而削弱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4)院系合一曾经推动了中医临床学科的发展,但弊端也日渐突出;(5)学院设置过多,而系(部)明显分化不足;(6)各学院人才培养的层次齐同,定位与分工不明确;(7)重学科建设,轻专业建设,科教脱节。
栗俊红认为,我国农科研究生学科区域布局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农科研究生学科区域布局不均衡。
2. 关于学科建设的研究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高校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标志。
康翠萍表示,学科建设是学科“知识形态”、“组织形态”、“活动形态”三种形态构成的动态发展统一体,是制定高校学科政策的规范框架,也是高校学科建设的依据与原则。
刘献君认为,加强学科建设,必须十分明确其基本内容和主要环节。
他把高校学科建设主要分为学科方向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基地建设和项目建设四个方面。
叶芃认为,在学科建设方面要注意以下几个人问题:(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科学制定学科建设规划;(2)创新机制,强化管理,提高学科建设的效能;(3)加强学术梯队建设,促进学科建设快速发展。
王建华等人认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中存在“马太效应”,为了避免“马太效应”的消极影响,在具体的学科建设过程中,引入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建立客观、公正的评判标准或将是行之有效的选择,学科建设当中,要注意点、线、面的有机结合。
周秀娇等人表示,高校学科建设要遵循系统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实效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等。
谢桂华认为,在新的形势下进行学科建设,应明确学科建设的定位和目标,确立合理的学科体系、结构和布局,加强科学研究的组织形式、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队伍建设,正确处理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教学工作的关系,并积极利用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机遇,加快学科建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