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环境与设施xin

合集下载

实验动物学:第二章 实验动物的环境与设施

实验动物学:第二章 实验动物的环境与设施

14
噪声,db ≤
60
照度,lx
工作照度 动物照度
150~300
15~20
100~200
5~10
昼夜明暗交替时间,h
12/12或10/14
注:表中氨浓度指标为动态指标。 1)一般采用全新风,保证动物室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如果先期去除了粉尘颗粒物和有毒有害气体,不排除使用循环空气的可能
,但再循环空气仅限于同一单元,新鲜空气不得少于50%,并保证供风的温、湿度参数。
动物对实验处理的反应可用下式表现:
R=(A+B+C) ×D±E
式中: R A B C D E
实验动物的总反应 实验动物种的共同反应 动物品种及品系特有反应 动物个体反应(个体差异) 环境的影响(包括实验处理) 实验误差
二、环境因素的影响
动物有适应环境变化并作出反应的能力。 适应可以是行为性、生理性或两者兼有。 所有这些变化都会影响实验动物的质量和动物 实验的结果。
气流
理 光照
噪音
因 笼具
素 垫料
饲养 密度
人为因素
设 饲 管 调 实验
施 养 理 教 处理
饲料 营


饮水 养
臭气 因
遗传
杀虫剂 素
因素
消毒剂 化




有机 素
物质
动物的
各种病原体
咬斗 (细菌 病毒 寄生虫)
生物因素
影响实验动物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有“有利”和“有害”作用两 个方面。实验动物环境因素控制的原则是, 利用和创造有利因素,消除和防止有害因素, 以保证实验动物的健康和达到实验利用的目 的。
第三节 实验动物设施

实验动物环境与设施标准

实验动物环境与设施标准

实验动物环境与设施标准
《实验动物环境与设施标准》
一、实验动物的环境
1、温度
实验中所使用的动物有不同类型,每种动物有不同的温度环境要求,一般情况下,动物的温度环境范围应该介于20°C-29°C之间,不能突破这个温度范围,但有些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节。

温度过高会导致动物的新陈代谢水平降低,过低会导致动物血液循环障碍,同时还会影响到动物的生存能力。

2、湿度
湿度是影响实验动物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实验室应该保持湿度在20%~70%之间,低于20%的湿度会影响动物的新陈代谢功能,而高于70%的湿度会增加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繁殖,对实验动物的健康有害。

3、光照
实验室中的动物环境应有良好的日夜变化,一般情况下,保证每天白天12小时以上,夜晚12小时以下,正常情况下,实验室中的光强应该在80-120lux之间,但也可以根据实验特殊情况进行调节。

二、实验动物设施
1、实验动物栖息的容器
实验动物栖息的容器大小应与动物的体型相匹配,确保动物足够的空间,使其可以自由活动,容器内部应有足够支持动物活动的设施,
比如箱子、洞、攀爬架等。

容器的表面应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可以有效地防止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2、实验动物用具
实验动物用具的种类和数量应与动物体型相适应,以满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减少动物间的接触,降低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损害。

3、实验动物饲料
实验动物饲料的质量必须符合标准,以确保动物营养的全面均衡,饲料应该保持干燥,避免变质。

饲料的数量应根据动物的重量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整,以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

实验动物的设施与环境

实验动物的设施与环境
31
2.5 空气洁净度
尘埃:是各种生物粒子的载体,这些生物粒 子可附着在1~20μm的尘埃上飘浮在空中
生物粒子:包括病毒、细菌、芽孢、粉螨、 霉菌孢子等
清洁级以上的动物设施,都采用3层过滤器过 滤后的空气。
32
空气过滤器
➢ 初效过滤器:阻挡5微米直径以上的颗粒物。 ➢ 中效过滤器:阻挡1~5微米直径的细颗粒物, 过滤 效率85%以上 ➢ 高效过滤器:99.7%阻挡0.3微米直径以上的细颗粒 物。 ➢此为医学级空气
37-39 38.5-39.5 38.2-38.9
37-39 38-39 36-39 38-40
20-24 20-24 18-22 16-23 17-20 18-25 18-25
19
littmm@
2.2 相对湿度
绝对湿度a:某温度下,样品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实际含量 饱和湿度b:某温度下,样品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蒸气的最大值 相对湿度c:某温度下,样品的绝对湿度与该温度下的饱和湿度的比值 (和样品多少无关,能够客观衡量湿度的大小)
4.4 净水设备
按照国标要求,屏障以上的设施内应使用灭菌水。 2种方法,各有利弊 1:高压灭菌器 2:反渗透+超滤净化+紫外线照射灭菌
自动饮水管
饮水口
62
总站
消毒装置 减压装置
4.5 传递窗
1:无奈的选择 2:为保证消毒灭菌的彻底性,应在其各面都 安装紫外线灭菌灯。 3:需配合消毒剂清洁物品外表面 4:消毒物品尽可能单体化 5:紫外灯每3个月需更换一次
4.6 集中供气系统
压缩空气接口在每个饲养间都有分布,可用于该区域喷雾消毒。 特殊气体供气集中在气瓶间更换,位于动物房一层。向整个三层 实验室、安乐死区域供气,供气类型包括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混 合气体。

实验动物环境与设施

实验动物环境与设施

药物
15.5℃
26.7℃
------------------------------------------------------
苯异丙氨
197.0
90.0
盐酸脱氧麻黄碱 111.0
33.2
麻黄碱
477.1
565.0
表4-1 不同环境温度时戊巴比妥钠(95mg/kg) 腹腔注射导致大鼠死亡率比较
三、特殊动物实验设施
感染动物实验设施 放射性同位素动物实验设施(RI) 特殊化学物质动物实验设施
1、感染动物设施
是指使用病原体对动物进行实验感染的 设施。此种设施除备有通常动物设施要求 外,还必须具备防止由动物传染人,动物 相互间的交叉感染,动物向设施外感染的 结构和功能。
此类设施设计的目的是防止生物性危 险和有害因素向动物实验设施和外界的污 染。目前通常采用物理学隔离,主要是在 气密性结构内采用负压通风,以达到防止 气溶胶扩散污染的目的。
二、实验动物环境因素的分类
1、气候因素:温度、湿度、气流、风速等;
2、理化因素:氧、二氧化碳、粉尘、臭味、 噪音、照度、杀虫剂、消毒剂、有害化学物质等;
3、居住因素:房屋、笼具、垫料等; 4、营养因素:饲料、水等; 5、生物因素: 同种生物因素:社会地位、势力范围、咬斗 和饲养密度等;
异种生物因素:微生物、人和其它动物。
注意:
新引进动物应在单独房间,单独笼架饲养一 段时间,待观察健康无病后再移入其它房间 不得向屏障动物房内传入不符合相应的实验 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动物!
实验用品和器具进出清洁级屏 障动物房
用70%酒精或5 %碘伏仔细擦拭消毒物品 表面紫外灯照射15min 或直接喷雾消毒
手术器械可经高压消毒或经消毒液中浸泡 后在紫外灯下照射15min传入 小型仪器经灭菌通道喷雾消毒后传入

第四章、实验动物环境与设施

第四章、实验动物环境与设施

七、有害气体
实验动物室内可存在氨、硫化氢、甲基硫 醇等特殊气味有害气体,它们是由动物粪尿 发酵分解产生的。其中,氨的浓度最高,因 而常以其浓度作为判断有害气体污染程度的 指标之一。 我国标准规定:设施中的氨浓度应低于 14mg/m3 (20ppm)。
八、空气中的微生物
空气的微生物洁净度是实验动物环境最为重要 的监测指标之一。通常,微生物不能游离于空气 中存活,而是附着于粉尘成为气溶胶。 国家标准规定,设施的空气落下菌数:普通环 境的落下菌数少于或等于30个/皿时,屏障系统 少于或等于3个/皿时,隔离系统应该无检出。
六、空气洁净度(粉尘) 空气洁净度(粉尘)
空气洁净度是指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含量。粉尘是 指空气中浮游的固体微粒。 粉尘对实验动物和工作人员的健康有极大影响。 亚屏障系统以上级别设施中的空气,必须进行有效过 滤。目前常用三级过滤法, 空气洁净度以空气中粉尘的浓度和粒径大小为指 标,并以达到多少级来表示。我们国家标准:清洁级 屏障系统(即亚屏障系统)的空气洁净度要求达到 100000级,SPF级屏障系统(即屏障系统)达到10000级, 隔离系统达到100级。
第一节 影响实验动物的环境因素
动物性状的表现决定于多种因素,主要是遗传因 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结果。动物的基因型受发育环境 (胚胎期和哺乳期)影响而决定其表现型,此表现型又 受动物的邻近环境(包括培育环境和实验场所环境)的 影响而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的演出型。
实验动物环境因素包括两个方面,即自然因素(包括物理、 化学和生物学因素)和人为因素。这些因素不是孤立的,而 是相互联系而产生影响的。可分为: 1.气候因素:温度、湿度、气流、风速。 2.物理因素:粉尘、光照、噪音。 3.化学因素:空气(氧、二氧化碳)、臭气(氨、硫化氢)。 4.营养因素:饲料、水、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 5.栖居因素:笼具、垫料。 6.生物因素:微生物、寄生虫、遗传因素。 环境对实验动物质量和动物实验结果的影响是多因素的 联合作用。

实验动物学的环境设施与营养质量控制

实验动物学的环境设施与营养质量控制

4.噪音
实验动物环境
• 噪声可造成大 、小鼠生育力减退,妊娠障碍和流产, 出现食仔现象,动物产仔数、离乳数均减少,咬死率 增加。
• 声音刺激会引起心跳、呼吸次数及血压增加,使小鼠 WBC增加,肾上腺皮质酮上升。
• 噪音(GB≤60dB)
一、实验动物环境概述
5.光照
实验动物环境
– 重要参数:周期、强度、波长
一、实验动物环境概述
1.温度
实验动物环境
(4)温度对动物抵抗力的影响
• 气温过高或过低可导致动物抵抗力降低,使动物患病,甚
至死亡。世界各国对饲养室和动物实验室气温规定的标准
值一般在19 ℃ -29℃。
一、实验动物环境概述
实验动物环境 2.湿度
空气中湿度是指大气中水分含量,按每立方米实际含水量( 克)表示,称为绝对湿度。空气中实际含水量占同等温度下 饱和含水量的比分比值,称为相对湿度(%)
(2)温度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 ♂:高温下,雄性动物出现睾丸和副睾萎缩,精子生成能
力下降,出现拒配。
➢ ♀:低温下,小鼠阴道开口及性周期出现较迟,在21℃,
每年繁殖3个世代,-3℃只能繁殖2个世代。
➢ 温度过高、过低常导致雌性动物性周期紊乱,怀孕率和产
仔数、离乳率和泌乳能力下降,死胎率增加。特别大鼠, 32℃以上高温,怀孕后期常发生死亡。
1.实验动物饮水要求 实验动物的饮用水应符合卫生部门颁发的人饮用
水的质量和卫生指标。 对于清洁级及其以上级别的实验动物来说,其饮
用水必须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亦可应用酸化水 (pH2.5-3.0)。
四、实验动物的营养质量控制
➢ 高湿条件下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的生长、繁殖,垫

实验动物环境与设施

实验动物环境与设施

一、名词解释1、普通环境:普通环境设施符合动物居住的基本要求,不能完全控制传染因子,适用于饲育教学等用途的一般实验动物2、屏障环境:屏障环境设施适用于饲育无特定病源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实验动物,这类设施严格控制人员和物品进入,动物来源于无菌、悉生动物或SPF动物种群。

利用空调送风系统形成清洁走廊、动物房、污染走廊、室外的静压差梯度,以防止空气逆向形成的污染。

屏障内人和动物尽量减少直接接触,工作时应戴消毒手套,穿着灭菌工作服等防护用品。

3、隔离环境:隔离环境设施采用无菌隔离器以保证无菌或无外来污染物。

隔离器内的空气、饲料、水、垫料和设备均是无菌的,为了保证这种无菌状态,人不能和动物直接接触,工作人员通过附着于隔离器上的橡胶手套进行操作。

隔离器的空气进入要经过超高效过滤0.5um微粒,滤除率99.97%),一切物品包装灭菌后通过灭菌传递舱移入,动物来自无菌动物、或其哺育的剖腹产动物后代。

该系统的设施适用于饲育无菌们(Germ Free)级及SPF 级实验动物。

二、是非题(下列试题中正确的用(√)号错误的用(×)号)1、在某一温度下空气的最大含水量,称之为这一温度下空气的饱和湿度,(√)2、每立方米空气中实际含水量称之为绝对湿度,(√)3、在某一温度下空气绝对湿度与这一温度下的饱和湿度的比值称之为空气的相对湿度。

实验动物设施的湿度指标是用相对湿度来恒量的。

(√)4、在某一温度下空气的最大含水量,称之为这一温度下空气的相对湿度,实验动物设施的湿度指标是用相对湿度来恒量的。

(X)5、每立方米空气中实际含水量称之为绝对湿度,实验动物设施的湿度指标是用绝对湿度来恒量的。

(X)6、喜玛拉雅兔的毛色基因在10℃以下的环境里表现为兔鼻端和四肢未端毛色为黑色,20C 以上的环境则表现为白色,说明动物性状的表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7、研究化学物质的毒性反应时,环境温度不同,动物对毒性的反应的LD50可能不同,急性毒性反应曲线也会不一样。

实验动物环境设施与国家标准

实验动物环境设施与国家标准
有关国家设施环境标准
(GB14925----2001)
实验动物作废与现行的国家标准列表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发布部门 实施日期 状态
GB/T 149251994
实验动物 国家质量
环境及设 监督检验

检疫局
GB 14925200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验动物 国家质量
环境及设 监督检验

检疫局
GB14925 实验动物 国家质量
• 4.2.11负压屏障环境设施应设置无害化处理设 施或设备。废弃物品、笼具、动物尸体应经无害 化处理后才能运出实验区。
• 6.1.3屏障环境设施的净化区和隔离环境设施的 用水应达到无菌要求。
• 8.0.10 屏障环境设施净化区内不应设置自动喷水 灭火系统,应根据需要采取其它灭火措施。
• 7.3实验动物废垫料应集中作无害化处理。一次性 工作服、口罩、帽子、手套及实验废弃物等应按 医院污物处理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注射针头、 刀片等锐利物品应收集到利器盒中统一处理。感 染动物实验所产生的废弃物须先行高压灭菌后再 作处理。放射性动物实验所产生放射性沾染废弃 物应按GB 18871的要求处理。
• 7.4动物尸体及组织应装入专用尸体袋中存放于尸 体冷藏柜(间)或冰柜内,集中作无害化处理。 感染动物实验的动物尸体及组织须经高压灭菌器 灭菌后传出实验室再作相应处理。
8.2.2 垫料必须经灭菌处理后方可使用。
8.3.2 清洁级及其以上级别实验动物的饮水应 达到无菌要求。
新国标主要变化概要
1、对标准的范围、引用标准、定义进行了 规范;
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基础上增加了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条款内容区分为
一、强制性条款(总计16条): 1 强调了门、窗的密封性,饲养间的门上设观察窗; 2 电力负荷等级不低于二级; 3 动物实验设施与动物生产设施分开设置; 4 动物尸体、垫料、废弃物应集中无害化处理; 5 垫料必须经灭菌处理后方可使用; 6 清洁级以上的饮用水达到无菌要求; 7 运输笼具应符合微生物控制的等级要求; 8 运输工具每次运输的前后均应进行消毒; 9 特殊设施还应遵守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 二、其余为推荐性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员进入正压屏障系统程序(一更)
刷卡进入二更。 在一更处脱去所穿拖 鞋。
人员进入正压屏障系统程序(二更)
• 穿上二更专用拖鞋。 • 戴乳胶手套。 • 戴口罩。
穿隔离服
穿隔离服
自检:
1口鼻、头发(尤其头发帘)不得暴露。
2袖口需塞进手套内。 3衣链、帽绳需系牢。
注意:如果以上任意一条未做到便进入屏障系统者视为严重违纪。
一、实验动物设施概念
1. 实验动物生产设施(breeding facility for Laboratory animal) 用于实验动物生产的建筑和设备总合。
2. 实验动物实验设施(experimental facility for laboratory animal) 以研究、试验、教学、生物制品、药品生产等 为目的进行实验动物试验的建筑物和设备的 总和。 3.实验动物特殊实验设施(hazard experiment facility for laboratory animal)
物品进入屏障系统
• 防紫外消毒 • 适用物品:怕紫外照射的物品(如DNA 等生物制剂) • 将物品用酒精擦拭后用高压灭菌的锡箔 纸包裹。经传递仓紫外照射20分钟后传 入。 • 从缓冲间传出。
物品进入屏障系统
• 冰紫外消毒 • 适用物品:不耐高温、怕紫外照射物品 (如病毒、细胞等生物制剂) • 将物品用酒精擦拭后用高压灭菌的锡箔 纸包裹。放入盛有冰的消毒药水中。经 传递仓紫外照射20分钟后传入。(冰自带) • 从缓冲间传出。
二 实验动物环境设施分类
按照“实验动物环境与设施”GB149252001规定,实验动物环境设施分为三级,控 制程度从低到高,依次为普通环境(open condition) 、屏障环境(barrier condition)和隔离 环境(Isolation condition) 。
1 .普通环境(open condition):符合实验动物居住的基本要求,控 制人员和物品、动物出入,不能完全控制传染因子,适用于饲 育基础级实验动物。(conventional animal)。 2 .屏障环境(barrier condition):符合实验动物居住的要求,严格 控制人员、物品和环境空气的进出。 适用于饲育清洁实验动物(Clean animal)及无特定病原体实验动 物(SPF 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

普通环境设施
屏障环境设施图一
屏障环境设施图二
屏障环境设施图三
人员进出程序(门斗)
• 进门后需先在门口的“药 水脚垫”上停留片刻。以 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 • 在门斗更衣 • 注意:屏障系统内严禁携 带手机、首饰等物品进入。 如发现将视为严重违纪行 为。
IVC(Individually Ventilated Cages)
IVC大鼠笼盒 规格:470×315×260(mm
IVC小鼠笼盒规格: 310×205×180(mm))
IVC大小鼠笼结构图
• 由笼盒、板式冲压网 盖、饮水瓶及笼盒罩 四部分组成。
隔离环境(Isolation condition) 1.原理:隔离器必须具备五个条件
第三讲 实验动物环境 设施控制
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 科学部
周淑佩 电话:82805273
怎样才能养好实验动物 作好动物实验?
*从种子中心引种 *拥有合格的饲养管理人员 *执行标准操作规范(SOP) *实验动物种群饲养在合格的实验动物繁育、生产设施(普通环境、 屏障环境、隔离环境)内。 *使用合格的饲料 *使用合格的实验动物(遗传学分类和按微生物控制分类) *合格的实验动物饲养在合格动物实验设施(普通环境、屏障环境、 隔离环境)内。 *科技人员要持证上岗 *特殊实验需在特殊环境(感染、放射、转基因、GLP等)中进行 操作,确保实验人员及周围环境不受伤害。
工作人员操作高温高压灭菌器
药液渡槽
传递窗(pass box)
屏障通道-淋浴室
屏障区内物品准备间
屏障区内物品储藏室
屏障区内饲育员更换笼具
屏障区内饲育员更换动物饮用水
屏障区内育成动物观察1
屏障区内育成动物观察2
屏障区内育成动物观察3
工作人员每日工作完毕清洁工作(亚清洁走廊)
屏障区内日常维持消毒1
人员进出程序(过渡走廊)
• 进入人员应在过渡走廊处进 行手部消毒。 • 如有涂抹香水应尽量洗去。 洗后仍有香气者禁止入内. • 长发者应在此处把头发盘起。 • 留长指甲者应在此处把指甲 剪短。 • 进入屏障之前将所带物品、 药品进行有效消毒。 • 注意:进入屏障系统不得散 发、留指甲、喷香水等。嗜 酒、吸烟者也不得进入。违 反者将视为严重违纪。
(1)必须是严格对微生物密闭的容器,其内部空间和 内容物能接受高压蒸气或化学药品灭菌处理。 (2)隔离器的空间以及内容物可随时被观察。 (3)隔离器内部应随时在视野下从外部进行工作,但 不破坏内部的无菌环境。 (4)必须装置一个有内外门的无菌通道,动物或食物 以及其它物品可以从外部无菌地输送到隔离器内部去, 而不破坏内部的无菌环境,送出时亦然。 (5)必须装置一个无菌进出气系统,内部保持适度的 高气压。 • 塑料薄膜套盖,一端在隔离器内,有内盖,一端在外 界,有外盖,两盖不能同时打开,此渡沧专为传入传 出物品及动物用。
人员出正压屏障系统程序
• 在一更脱去衣物 • 用一只手套包裹着另一只手套脱掉。 脱下的手套扔到指定的垃圾桶中。 • 脱下的隔离服与牛皮纸一同放入一 更的不锈钢桶中。 • 最后摘下口罩。
物品进入屏障系统
• 高压消毒(推荐方法) • 物品经过121度,20 分钟高压灭菌后传入。 • 从缓冲间传出。 • 适用物品:耐高温、 耐高压物品。如动物 笼具,手术器械等金 属物品。
3. 隔离环境(Isolation condition):采用无菌隔离装置以保存无菌或 无外来污染物。隔离装置内的空气、饲料、水、垫料和设备均 为无菌,动物和物料的动态传递须经特殊的传递系统,该系统 既能保证与环境的绝对隔离,又能满足转运动物时保持内环境 一致。该环境设施适用于饲育无特定病原体(SPF)、悉生( Gnotobiotic animal)及无菌实验动物(germ free animal) 。
物品进入屏障系统
• 紫外照射消毒 • 物品从传递仓进入,紫 外照射30分钟。 • 紫外照射前需要用消毒 液擦拭物体表面。 • 物品从缓冲间传出。 • 适用物品:表面无或少 许褶皱隆起并且能直接 使用的物品。如瓶装药 品、注射器、手术器械、
物品进入屏障系统
• 渡槽消毒 • 物品从渡槽传入。在 渡槽中浸泡30分钟。 • 物品从缓冲间传出。 • 适用物品:不怕湿、 耐腐蚀物品。如SPF 包装饲料,手术器械, 桶、盆等塑料制品。
屏障区内日常维持消毒2
3.层流架 (laminar air flow rack)
• 1. 原理与种类: • 层流架的原理与种类比较多,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性 能主要有两个:即正压型与负压型。正压型层流架主要 用于清洁动物或SPF动物的饲养。这种类型的层流架一 般都采用背面、顶部或以空气幕的方式将洁净的气体送 到洁净区,使洁净区内保持正压。空气经初效、高效过 滤器,把过滤的气体均匀地送入柜内各个洁净区。柜内 动物代谢产生的污浊气体,由统一的排气管排到室外, 还可以用内外压差,经层流架门的缝隙排到室外。一般 用于饲养的层流架,排除的气体不进行任何处理。并且, 还要防止未经过滤处理的气体流入洁净区。
人员进出程序(登记处)
• 向工作人员出示《北京市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证》。 • 在登记处填写《动物实验室进出登记》表。如实填写进出时间及操作 内容。 • 填写《N95口罩使用记录表》,领取口罩。 • 领取门禁卡。
注意:实验人员第一次进入屏障系统必须在动物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 监督下进行,并且严格执行《实验人员隔离制度》。
锐器盒使用方法
锐器盒使用方法
• 实验后垃圾分类放置 •
• •
• 采血管 用过的离心管、
针管、废纸
针头
锐器盒使用中的错误操作
2005年4月30日由于供电局对医学部部配电室进行检修,医学 部8:00至17:00停电,动物部为保证实验动物设施的正常运行, 启动紧急预案,在医学部校舍维修中心全力支持下,特租来发电车 进行发电。
• 负压型层流架,主要用于感染动物的饲养。这 种负压柜阻止了污染空气外流,防止工作人员 污染。为了实验操作方便,柜内可以分为若干 个小的区域,它们之间是完全隔离的,可防止 动物之间的交叉污染。进入该柜的空气是从室 内直接吸入并经过初效、高效过滤器过滤后, 由送风机将洁净的空气送到层流架内。污染的 气体通过背面的回风小孔进入回风管。然后再 经过初效、高效过滤处理。
物品进入屏障系统
• 适用物品:相机、摄像机等拍摄物品。 • 用无菌透明塑料袋密封包裹,经过传递 仓20分钟紫外照射后方进入,但使用时 不得摘去、弄破塑料袋。 • 从缓冲间传出。 • 注意:可以将镜头的头露在外边,但周围需 要严格密封。
物品进入屏障系统
• 适用物品:显微镜、离心机等精密实验仪器。 • 物品经过还氧乙烷或钴60处理,密封包装经 过传递仓或渡槽传入。 • 从缓冲间传出。 • 本项设备使用需与外单位联系。因此需要提 前预约。 • 注意:如物品没有按规定进入,将视为严重 违纪
人为因素 设 设 程 制 实验 施 备 序 度 方法 物理因素
温度 湿度 气流 光照 噪音 笼具 垫料 饲养密度
化学因素
实验动物
生物因素 同种生物 异种生物
饲料 饮水 臭气 杀虫剂 消毒剂
实验动物环境因素与指标控制
实验动物环境设施控制
• 概念 •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 实验动物环境监测和设施的维护
动物进入屏障系统
• 本动物实验室仅接受清洁级或清洁级以 上级别的啮齿类实验动物。 • 动物送来后暂放隔离区检测。 • 检测结果合格后动物方可传入屏障系统。 • 不需要检测的动物,用新洁尔灭或酒精 擦拭符合级别要求的包装箱,经传递仓 紫外照射30分钟后传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