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对父母没有耐心时,看看这则故事【转】

合集下载

对父母失望透顶的作文400字

对父母失望透顶的作文400字

对父母失望透顶的作文400字
在无尽的期望和失望中,我真的快撑不住了。

爸妈,你们以前
就像我人生里的指路明灯,但现在感觉那光都快熄灭了。

你们老说对我期待很高,但你们真的懂我吗?我想要的不是每
天被唠叨,被比较,我想要的是理解和支持。

总说为了我好,但你
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真的是对我好吗?
回想起小时候,那时候我们多亲密啊,可以随便聊什么。

可现
在呢,感觉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是不是我变坏了?还是你
们太忙了,没时间管我?
我试过跟你们说我的想法,但你们总说没时间听,总说在忙。

我知道你们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但我也需要你们能稍微停一下,
听听我说的话。

毕竟,我是你们的儿子/女儿,不是你们用来实现自
己梦想的工具啊。

说真的,我现在对你们挺失望的。

不是因为你们给我的不够多,而是感觉你们从来都没真正了解过我。

我只希望你们能重新找回那
份对我纯粹的关心和理解,让我们能回到以前那种亲密无间的状态。

《最暖心的事》阅读题目及答案

《最暖心的事》阅读题目及答案

《最暖心的事》阅读题目及答案《最暖心的事》阅读题目及答案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平时应该多做题目来提升自己的得分能力,希望以下的阅读题目及其正确答案能够让你从中获取解答阅读理解的方法。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最暖心的事》阅读题目及答案以供大家阅读。

《最暖心的事》阅读原文(美国)鲍勃布劳顿①十年前,我从得克萨斯州的乡村来到纽约开出租车谋生。

开的士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幽默诙谐,有的人失意忧郁,还有的人自命不凡。

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老太太。

②那是今年5月份第2个星期日的深夜,我接到城郊的一个要车的电话。

我想,也许是一些参加完晚会的人,或是某个刚赶到这个城市过母亲节的人。

③我到达目的`地时是3点30分。

一个破败的公寓楼黑黢黢地立在我的眼前,只有一楼有一个房间透出一点灯光。

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司机顶多只会按一两声喇叭,稍等片刻,然后开车走人。

因为这个时间和地点时常会出现治安问题。

然而,我也知道这个时间在这样的地方打车不易,再说也许这个客人有点困难需要我帮一把手呢。

于是,我走到亮灯的那户人家敲了敲门。

④“等一会儿。

”回答我的是一个苍老虚弱的声音。

我听到屋内有什么东西在地上拖动。

隔了好久,门开了,一个80多岁的瘦小的老太太吃力地拖着一个萨斯包走了出来。

她身穿一件印第安大花布上衣,头戴一顶圆桶形帽子,帽子上还罩了一条面纱,活脱脱是一个上世纪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里走出的人物。

⑤“你能帮我拎一下包吗?”她说。

我先将她的包拎上车子,然后又回头搀扶着她。

她走得很慢,边走边对我感谢不尽。

⑥“这没什么。

”我说,“我这是为我的客人服务。

再说,我希望我的妈妈在外面也能得到同样的服务。

”⑦“你真是一个好人。

”她说。

进了车子,她给了我一个地址,问:“能不能从城里走?我很想再看看这座城市……”⑧“能,不过这就不是最近的路了。

”我答道。

⑨“这不要紧。

”她说,“我不着急。

我是菲奥娜小姐,不过人们都叫我菲奥娜太太,是去圣洛安敬老院。

”⑩我从后视镜中看了她一眼。

与父母有矛盾,不理解,矛盾消除,理解作文

与父母有矛盾,不理解,矛盾消除,理解作文

与父母有矛盾,不理解,矛盾消除,理解作文《与父母的那些事儿》
咱就说啊,和父母相处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有一段时间,我和我爸妈那矛盾闹得可大啦!
就因为我喜欢上了一个小众乐队,爱听他们的歌,时不时还会跟着哼哼几句。

哎呀,我爸妈就觉得这玩意儿听着乱糟糟的,没啥好听的。

有一天我正戴着耳机陶醉着呢,我爸看见了就说:“整天听这些,能有啥出息。

”我一听可不乐意了,“这咋就没出息啦,这是我的爱好呀!”然后我俩就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起来了,我妈在旁边也开始唠叨,哎呀,那场面,简直没法形容。

我就觉得他们怎么就不理解我呢,这爱好咋了嘛。

那几天我和他们都不怎么说话,心里可别扭了。

但是后来有一次,我偶然发现我爸妈在背地里偷偷了解我喜欢的那个乐队,还看了他们的一些演出视频啥的。

我当时就觉得很惊讶,原来他们也不是完全不关心我喜欢的东西呀。

又过了几天,吃饭的时候,我爸主动跟我说:“闺女啊,我现在觉得你那个乐队的歌好像也有点意思哦。

”我一下子就笑了,“哈哈,是吧是吧。


从那以后,我们之间的矛盾一下子就消除啦。

我也明白了,爸妈其实是爱我的,只是有时候表达方式不太对。

现在想起这件事,我还觉得挺有意思的。

嘿嘿,和父母相处就是这样,有矛盾,有不理解,但最终还是会越来越理解,越来越亲近呀。

感恩父母小故事

感恩父母小故事

感恩父母小故事(一)有这样一个儿子,他是个大款,母亲老了,牙齿全坏掉了,于是他开车带着母亲去镶牙,一进牙科诊所,医生开始推销他们的假牙,可母亲却要了最便宜的那种。

医生不甘就此罢休,他一边看着大款儿子,一边耐心地给他们比较好牙与差牙的本质不同。

可是令医生非常失望的是,这个看是大款的儿子却无动于衷,只顾着自己打电话抽雪茄,根本就不理会他。

医生拗不过母亲,同意了她的要求。

这时,母亲颤颤悠悠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布包,一层一层打开,拿出钱交了押金,一周后再准备来镶牙。

两人走后,诊所里的人就开始大骂这个大款儿子,说他衣冠楚楚,吸的是上等的雪茄,可却不舍得花钱给母亲镶一副好牙。

正当他们义愤填膺时,不想大款儿子又回来了,他说:“医生,麻烦您给我母亲镶最好的烤瓷牙,费用我来出,多少钱都无所谓。

不过您千万不要告诉她实情,我母亲是个非常节俭的人,我不想让她不高兴。

(二)我上床的时候是晚上11点,窗户外面下着小雪。

我缩到被子里面,拿起闹钟,发现闹钟停了,我忘买电池了。

天这么冷,我不愿意再起来。

我就给妈妈打了个长途电话:”妈,我闹钟没电池了,明天还要去公司开会,要赶早,你六点的时候给我个电话叫我起床吧。

“妈妈在那头的声音有点哑,可能已经睡了,她说:”好,乖。

“电话响的时候我在做一个美梦,外面的天黑黑的。

妈妈在那边说:”小桔你快起床,今天要开会的。

“我抬手看表,才五点四十。

我不耐烦地叫起来,”我不是叫你六点吗?我还想多睡一会儿呢,被你搅了!“妈妈在那头突然不说话了,我挂了电话。

起来梳洗好,出门。

天气真冷啊,漫天的雪,天地间茫茫一片。

公车站台上我不停地跺着脚。

周围黑漆漆的,我旁边却站着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我听着老先生对老太太说:”你看你一晚都没有睡好,早几个小时就开始催我了,现在等这么久。

“是啊,第一趟班车还要五分钟才来呢。

终于车来了,我上车。

开车的是一位很年轻的小伙子,他等我上车之后就轰轰地把车开走了。

我说:”喂,司机,下面还有两位老人呢,天气这么冷,人家等了很久,你怎么不等他们上车就开车?“那个小伙子很神气地说:”没关系的,那是我爸爸妈妈!今天是我第一天开公交,他们来看我的!“我突然就哭了——我看到爸爸发来的短消息:”女儿,妈妈说,是她不好,她一直没有睡好,很早就醒了,担心你会迟到。

三个不孝子的故事

三个不孝子的故事

三个不孝子的故事故事一:贪心的儿子从小,小明就是一个非常贪心的孩子。

他总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无视家人的感受。

他的父母为了供他读书,吃穿不少的苦,希望他能够好好学习,将来能够有出息。

然而,小明却从不珍惜他们的付出。

小明上大学后,他变得更加贪心了。

他总是向父母要很多钱,用来满足自己的奢侈品需求。

父母为了满足他,无论如何都尽力给他。

然而,小明并没有感激他们的付出,反而更加肆无忌惮地向他们索要。

父母努力工作,一点点攒下的钱都被他们一次次地花光了。

父母生活的艰辛终于开始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他们劝小明节约开支,但他却置之不理,继续自己的挥霍。

他的行为让父母心痛不已,他们开始对他感到失望和愤怒。

最终,小明的父母决定告诉他,以后再也不会给他一分钱。

当小明得知这个消息时,他感到非常震惊和愤怒。

他觉得父母对他太不公平了,他们明明有钱,却不给他。

于是,他离家出走,开始靠自己去过日子。

在独立生活的过程中,小明逐渐明白了父母的辛勤付出和自己的过错。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贪心和不孝之举,并下决心要改变。

他努力工作,存下了一笔钱。

回到家乡,小明去找父母道歉。

父母看到他的改变,感到欣慰。

他们原谅了小明,并接受了他的道歉。

小明决心要好好孝顺父母,不再重蹈覆辙。

从此,他用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成为一个对家人负责任的儿子。

故事二:懒惰的女儿小华是一个懒惰的女孩。

她总是拖延做事,从不肯参与家务。

她的父母一直寄希望于她能够有所成就,但是她却不断地刺伤他们的心。

每天,小华在家什么事情都不做,只是躺在床上看电视。

她的父母要她帮忙做家务,她总是以各种借口推脱。

无论父母怎么督促她,懒惰仍旧是她的习惯。

父母看着她懒散的生活方式,深感无奈和失望。

他们努力的工作,只为了给她一个好的生活,然而她却对他们的付出漠不关心。

父母亲为了她提供了舒适的环境,但她却无动于衷,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父母无法忍受她的态度,决定对她采取一些措施。

他们停止供给她的生活费,并且把她的电视拿走。

弟子规译文

弟子规译文

弟子规译文【原文】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严。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规是依据圣贤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且非做不可的事。

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这是学生主修的第一门课。

入,是在家。

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

善事,一个是心,一个是侍。

心即是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侍即是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

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

这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当先。

【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命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淸晨则省昏则定【译文】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的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的接受。

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

【原文】出必告反必面具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瑾为去【译文】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

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立定的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去改变。

不要因为小事情,就不禀告父母而擅自去做。

加入自作主张地去做事,那就不合乎为人子女的道理了。

东西即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来,否则,一旦发现,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生气。

凡是父母很喜欢的东西,一定要替他们准备好,凡是父母所讨厌的东西,一定要小心处理掉。

【原文】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译文】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

如果在德行上有了欠缺,就会使父母感到丢脸。

《弟子规》中的小故事

《弟子规》中的小故事

《弟子规》中的小故事《弟子规》中的小故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编写的三言韵文,依据孔子部分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内容涉及生活起居、衣服纽冠、行为仪止、道德品性、处世之道等。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弟子规》中的小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译文]父母叫你,就应该赶快答应,父母有什么事要你做,不要拖拖拉拉,懒懒散散。

[小故事]从前,楚国有个叫孟宗的孝子,对母亲照顾得十分周到。

一年冬天,非常寒冷,孟母突然病了,什么也不想吃,孟宗很着急地问:“娘,你想吃什么?”孟母说:“我只想喝一碗新鲜的笋汤。

”孟宗听完,马上跑到屋后的竹园,四处挖掘,希望能找到竹笋。

可是在冬天,哪里有竹笋呢?孟宗急得大哭起来。

他的眼泪一滴一滴地掉在雪地上,眼泪融化了雪,地上长出了嫩绿的笋。

他赶紧把挖出来,回家做了一碗笋汤,孟母喝了汤,病就全好了。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译文]父母的教诲,一定要恭恭敬敬地听,如果父母责备你,一定是有道理的,所以你要虚心接受。

[小故事]孟子小的时候,有一天读书厌倦了,就跑回家里。

这时他母亲正在织布,见他逃学回来,气得拿起剪刀把快织好的一块布割断。

孟子很奇怪,就问母亲为什么发火。

母亲说:“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起来,一断就成不了布,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也要天天用功才会有成就,你现在就厌倦了,什么时候才能成为有用之才呢?”孟子听了十分惭愧,马上回到学堂发奋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有名的大学问家。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译文]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伺候父母睡下。

[小故事]东汉时期,有个叫黄香的孩子,母亲去世后他和父亲相依为命。

黄香虽然很小,但却知道孝敬父亲。

夏天,酷暑难耐,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黄香每晚都先把凉席扇凉,再请父亲去睡;冬天,天寒地冻,黄香每天先钻到父亲冰凉的床上,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

黄香小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上了以孝闻名的好官。

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故事

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故事

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故事
从前有个年轻人,他很想孝敬父母,但是他的父母却常常忽略他。

无论是在言语上还是生活上,父母都把他的存在当做理所当然。

年轻人很恼火,他觉得自己付出那么多,却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和回报。

于是,他决定离家出走,去尝试另一种生活。

他搬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发现他还是很想念父母。

他特别怀念小时候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也很想念自己的家。

于是,他开始给父母打电话、写信、发信息,但是每次联系都得到冷落或者无回应。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年轻人渐渐的放下了对于父母的期待。

他开始学习独立和自立,也体验到了生活的多彩和美好。

然而,当他到了三十多岁的时候,他的母亲突然生病了,他赶回家,陪在母亲身边照顾她。

母亲的病情危急,年轻人心急如焚,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在母亲的床边,他突然想起了自己曾经离家压住的情感,他发现自己一直都爱着自己的家,爱着自己的父母。

父母对他的冷漠,不是出于不爱,而是出于无知和疏忽。

他感觉到了自己的愧疚和后悔,他决定要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跟他们重新建立联系。

年轻人的母亲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终于康复了,他和父母也重新建立了联系。

他开始关注他们的生活,用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

他明白了孝敬父母,不仅仅是出于感情上的需求,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他认为,自己的人生还很长,要好好地陪伴和孝敬父母,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幸福美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你对父母没有耐心时,看看这则故事【转】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儿子还很难得,带著他的父亲到公园里去散步,但是这个儿子的心并没有在他的父亲身上,他就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开始看报纸。

结果这个父亲就很寂寞,他特别想和儿子交流,突然看到了一只小鸟,他就问儿子,说那是什么?这个儿子把眼睛从报纸上移开,漫不经心的看了一眼对他说,那是一只小鸟。

说完之后,又回去看自己的报纸了。

结果这个老人家还是很寂寞,过了一会又看到一只小鸟,他就又问儿子,说那是什么?这个儿子看了一眼,一看还是一只小鸟,就有点不耐烦了,说话的声音就有点大了,说那是一只小鸟,我都跟你说一遍了,还问!说完之后又回去看他的报纸了。

结果这个老人家,过了一会又看到了一只小鸟,他又忍不住,又问他的儿子,说那是什么?这个时候,这个儿子已经彻底的不耐烦了,他把这个报纸往地上一摔,他说,那是一只小鸟,我都跟你说两遍了,还问,真烦。

这时候他的父亲就默然无语,回到家里,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发黄的日记本,翻开了一页递给了自己的儿子。

这个日记本记载著这个孩子小的时候成长的经历。

这个日记上就记载著有一天,这个父亲带著儿子来到了一个公园里,这个孩子很天真活泼又有很多的问题。

他看到了一只小鸟就问他的父亲,说那是什么?他的父亲就很高兴、很耐心的说,那是一只小鸟。

结果走著走著,他们又看到了一只小鸟,这个孩子的问题就特别多,而且经常反覆的问问题,於是他就又问,他说爸爸、爸爸,那是什么?这个父亲仍然是很耐心、很高兴的说,那是一只小鸟。

而且还给他解释,这个小鸟怎么发音,告诉他小鸟有什么习性,这个孩子就很高兴。

结果走著走著没过多久,又见到了一只小鸟,这个孩子就又问,说爸爸、爸爸,那是什么?这个下午,整个的一个下午,这个孩子问了多少遍「那是什么?」这个日记上记载,这个孩子整整的问了二十三遍「那是什么?」而这个父亲无一例外的很耐心、很高兴的告诉他,那是一只小鸟,没有丝毫的不耐烦。

看到这里,这个儿子就很惭愧,低下了头,而且流出了眼泪,最终和父亲拥抱在一起。

所以我们说,父母对我们的付出是无私无求,永远那么耐心,但是我们对父母的态度,却没有丝毫的耐心。

所以在《孝经》上有一句话,他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理」。

我们不尊敬自己的父母亲,不爱自己的父母亲,我们去爱别的人,这个和德行的要求、和理的本质,都是相违背的。

为什么是相违背的?譬如说我们出差在外,买了很多的土特产,就像我们今天从各地来学习,回去以后,一定会带回去云南的特产,那我们带著这些特产去看谁了?我们是去看自己的领导了,是去看自己的生意合作伙伴了,还是先去看自己的父母了?为什么我们要去看领导?因为领导能够提拔我们,能够给我们带来好的位置;我们的生意合作伙伴,能够给我们带来财富;而我的父母却已经衰老了,甚至在很多人的思想中,都是我们的包袱和累赘了。

所以我们潜移默化的是以一种功利的思想在为人处世,没有知恩报恩的意识。

如果这种思想推而广之的话,我们这个社会见利忘义的事情就会愈来愈多,都不足为奇了。

所以我们看到了这一点,知道我们人生很多的不顺利,都是因为没有能够尽心尽力的孝敬父母所导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