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养鹅项目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种草养鹅模式及关键措施

种草养鹅模式及关键措施

种草养鹅模式及关键措施搞好草鹅结合鼬中草缈鹅,养鹅是种草的目的,种草、养鹅是两个相联的环节,只有紧密结合才能成功。

在实施种草养鹅时,首先要规划好种草品种、面积和养鹅的数量及批次,做到有草就有鹅,草能满足供应,鹅能及时消化。

一、种草养鹅模式黑牧草或冬牧-70黑麦。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供草期l1月至翌年6月上旬,亩产量可达8000Kg,分批刈割喂鹅,每亩可养鹅200~250只。

分3-4批套养,第一批11月份进雏30只/亩,元月底上市;第二批元月底2月初进雏40只/亩,4月上旬上市;第三批3月初进雏80只/亩,5月中旬上市;第四批4月初进雏80只/亩,6月上旬上市。

这种模式解决了稻麦产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削减小麦面积难的难题。

二、种草养鹅横式菊苣或苦荬菜。

菊苣是多年生植物,一次播种多年利用,第一年产量低,第二年进入盛产期,亩产量8000kg,供草期4-11月份。

苦荬菜属一年生牧草,品质好,蛋白质含量高,3月份播种,亩产4000kg,供草期4-11月份。

菊苣有短暂的高温季节生长缓慢期,而苦荬菜7、8月份气温高生长最旺盛,两种牧草兼种。

能收到互补效果。

这种模式辅以野生杂草,每亩可养鹅200~250只,分3-4批套养。

第一批4月中旬进雏30只/亩,6月下旬上市;第二批5月份下旬进雏80只脑,8月上旬上市;第三批6月中旬进雏80只/亩,8月下旬上市:第四批8月上旬进雏50只/亩,11月份上市。

三、种草养鹅关键措施1、注意选好草种一是要到信誉好的单位购买良种。

二是根据鹅的消化特点,选择适宜养鹅的禾本科和苋科牧草,如黑麦草、籽粒苋、鲁梅克斯等。

2、注意补充钙、磷育肥鹅生长后期主要以青绿饲料为主,容易造成缺钙。

病鹅表现为腿部麻痹、瘫痪。

因此,要注意给鹅补充矿物质饲料,饲喂贝壳粉、骨粉、磷酸钙等。

钙、磷比例要保持1.3:1。

3、注意育肥前期和后期的补料雏鹅前期补饲易消化、营养全面的全价配合颗粒料效果更好。

随着鹅日龄的增长,可逐渐增喂青绿饲料,减喂精料。

养鹅产业实施方案

养鹅产业实施方案

养鹅产业实施方案养鹅产业是一项传统而又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鹅肉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鹅的羽毛、鹅蛋等副产品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因此,发展养鹅产业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推动养鹅产业的发展,制定一套科学的实施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加强对养鹅技术的培训和指导。

养鹅技术是养殖业的核心,只有掌握科学的养鹅技术,才能保证鹅的健康生长和产出质量。

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提供最新的养鹅技术指导,帮助农民提高养殖水平。

其次,要加强对养鹅产业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养鹅产业的财政扶持力度,给予养鹅产业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政策,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收益,从而提高农民的养殖积极性。

另外,要加强养鹅产业的市场开发和营销工作。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养鹅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开拓更广阔的销售渠道,拓展市场空间,提升养鹅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要加强对养鹅产业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养鹅产业的发展不能忽视对环境的保护,要建立科学的养鹅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对养殖场的环境监测和管理,保护好生态环境,确保养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要加强对养鹅产业的品牌建设和质量管理。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养鹅产业的品牌建设和质量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的产品质量监管机制,提高养鹅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养鹅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总之,养鹅产业的实施方案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技术培训、政策支持、市场开发、环境保护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推动养鹅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养鹅产业的发展,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推动养鹅产业取得更大的发展成就。

养鹅实施方案

养鹅实施方案

养鹅实施方案一、引言。

养鹅是一项古老而又具有丰厚经济效益的农业养殖业。

鹅肉、鹅蛋以及鹅毛等产品在市场上都有着很好的销售前景。

因此,制定科学的养鹅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养殖效益、保障鹅的健康生长以及提高产品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址。

选择合适的场地是养鹅的首要任务。

养鹅场地应该选择在离水源较近、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

同时,场地应该远离工业污染源和其他污染物,保证鹅的生长环境清洁卫生。

三、设施建设。

1. 圈舍建设,养鹅的圈舍应该建设在平整、排水良好的地面上,圈舍的大小应该根据鹅的养殖规模来确定,保证鹅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圈舍内应该安装合适的通风设备和保温设备,保证鹅在不同季节都能够有舒适的生活环境。

2. 饮水设施,为了保证鹅的生长,饮水设施应该建设在离鹅舍较近的地方,保证鹅能够随时饮用清洁的水源。

3. 饲料设施,合理的饲料设施能够保证鹅的健康生长,饲料设施应该建设在离鹅舍较近的地方,保证鹅能够随时获取到新鲜的饲料。

四、鹅苗选购。

选购健康的鹅苗对于养鹅的成功至关重要。

鹅苗应该选购在有资质的养殖基地,确保鹅苗的健康和品质。

五、养殖管理。

1. 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养鹅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应该根据鹅的生长阶段和季节变化合理调整饲料的种类和数量,保证鹅的营养需求。

2. 疫病防控,定期对鹅进行疫病防控工作,保证鹅的健康生长。

同时,要定期对鹅舍进行清洁消毒,防止疾病的传播。

3. 生长监测,定期对鹅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方案,保证鹅的健康生长。

六、产品销售。

在养殖过程中,要及时对养殖产品进行销售,保证产品的新鲜和质量。

可以选择通过线下市场、电商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产品销售。

七、总结。

科学的养鹅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养殖效益、保障鹅的健康生长以及提高产品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的完善养鹅实施方案,才能够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希望养鹅实施方案能够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

牧草播种项目实施方案

牧草播种项目实施方案

牧草播种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牧草种植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提高牧草的种植效率和质量,我们制定了牧草播种项目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旨在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质量,为畜牧业提供更好的饲料保障。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牧草的播种覆盖率,增加牧草的产量,改善牧草的品质。

三、项目内容。

1. 选址确定,根据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牧草种植地点。

2. 土壤改良,对选址确定的土地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气性。

3. 种子选购,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牧草种子,确保种子的质量。

4. 播种方法,采用科学的播种方法,确保牧草种子的均匀分布。

5. 管理养护,对播种后的牧草进行科学的管理养护,包括浇水、施肥、除草等工作。

6. 病虫害防治,加强对牧草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确保牧草的健康生长。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地点选择,根据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选择适合牧草种植的地点。

2. 土壤改良,对选址确定的土地进行土壤改良,包括施肥、翻耕等工作。

3. 种子选购,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牧草种子。

4. 播种方法,根据牧草种子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播种方法,确保种子的均匀分布。

5. 管理养护,对播种后的牧草进行科学的管理养护,包括定期浇水、施肥、除草等工作。

6. 病虫害防治,加强对牧草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

五、项目预期效果。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预计可以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质量,为畜牧业提供更好的饲料保障。

同时,还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项目风险及对策。

1. 天气风险,遇到极端天气,可能影响牧草的生长。

对策,加强天气监测,及时调整管理养护措施。

2. 病虫害风险,牧草易受病虫害侵害,影响产量和质量。

对策,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七、项目实施计划。

1. 地点选择和土壤改良,预计耗时1个月。

2. 种子选购和播种,预计耗时2周。

村级养鹅实施方案

村级养鹅实施方案

村级养鹅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我国农村地区养殖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而养鹅作为一种传统的养殖方式,具有市场需求大、投入成本低、适应性强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农民的青睐。

然而,由于现有养鹅模式存在管理不规范、技术水平低、市场营销不畅等问题,导致了养鹅效益不高的现状。

因此,制定村级养鹅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养鹅产业的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实施目标。

1. 提高养鹅养殖技术水平,确保养鹅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2. 建立健全的养鹅管理制度,规范养殖行为,提高养鹅养殖的科学化水平;3. 扩大养鹅市场销售渠道,提高养鹅产品的市场竞争力;4. 带动当地农民就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实施措施。

1. 建立技术指导队伍,提供养鹅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提高农民养鹅技术水平;2. 设立养鹅示范基地,推广科学养殖模式,引导农民采用先进的养鹅技术;3. 加强养鹅管理,建立养鹅档案,定期进行养鹅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养鹅疾病;4. 开展养鹅产品宣传推广活动,拓展养鹅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5. 支持农民养鹅产业的发展,提供养鹅养殖补贴政策,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养鹅产业。

四、预期效果。

通过村级养鹅实施方案的实施,预计将取得以下效果:1. 提高养鹅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2. 养鹅产业规模扩大,带动当地就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 养鹅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产品畅销;4. 养鹅产业科学化水平提高,管理规范,养殖环境改善。

五、结语。

村级养鹅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农村养鹅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经济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将村级养鹅实施方案落实到位,实现养鹅产业的良性发展,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

果园种草养鹅技术

果园种草养鹅技术

果园种草养鹅技术1、果园种草养鹅模式1.1果园草地建植适用于种草养鹅的果园宜选择在交通便利、坡度适中、水源充足的畜禽可养区、在果苗种植后的第一年即可建植草地,并按照养殖规划建设相应的生物隔离带。

待牧草产量较为稳定时方可引进鹅群进行养殖,保证鹅群放养前,果树经过一定时间的生长,保护鹅群对果苗的破坏。

为了管理的便利,建议在放牧区的中心位置建鹅舍,以鹅舍为中心沿等高线和与其相垂自线为界划分四个小区,在界线上种植高大茂密的速生植物,形成草篱围栏、按计划在每个小区实行轮流放牧,每个小区放牧周期10天左右,保证每个小区有充分的休牧时间以利于牧草产量的提高,同时避免由于小区过牧影响牧草再生。

1.3牧草种植规划与利用按照用途将果园划分成两个区域,其中三分之一的区域作为青饲牧草生产区,种植高产优质的优良牧草,如杂交狼尾草、菊筐等,主要用于割切碎舍饲的补充青料。

三分之一的区域作为放牧区,种植耐践踏、耐放牧、再生力强的中矮型牧草,如宽叶雀稗、自三叶等,供鹅群放牧时自由采食、同时需要根据气候特征、营养搭配需要、管理便捷等方而适时开展暖季型牧草和冷季型牧草的轮作、禾木科与显科牧草搭配种植、一年生和多年生牧草的合理配套种植,以满足鹅群牧草的周年均衡供应。

1.4种养配套设计果园草地载鹅量是种养配套设计的主要因素,果园草地供青量随季节变化较为明显、一般而言,由于冬春季节果园郁闭度较低,冷季型牧草生长旺盛,可适当增加养殖量,虽然暖季型牧草的产量是冷季型牧草的2-3倍,但夏秋季是果树的主要生长期,果园郁闭度加强,牧草产量,不理想,故果园放养量应该根抓牧草供青量,果园郁闭度等条件来确定。

另外,由于不同地区鹅肉消费习惯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合理调整集中出栏季节也是提高养殖收益的关键。

2、果园种草养鹅优势分析2.1果园是鹅群理想的放收场地鹅生产过程中,对温度和光照时间有一定的要求、利用果林牧鹅,果林是鹅群的天然庇荫处,形成了果园内的小气候,为鹅群提供了冬暖夏凉的养殖环境,对鹅群生长速度、繁殖性能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饲草种植基地实施方案

饲草种植基地实施方案

饲草种植基地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饲草是畜牧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饲料,而饲草种植基地的建设对于保障畜牧业生产的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和实施饲草种植基地方案,对于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保障饲料供应、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建设一批规模适中、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饲草种植基地,以提高饲料供应质量和数量,满足畜牧业生产的需求,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

三、实施方案1. 地点选择:选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的地区,进行饲草种植基地的选址。

同时,要考虑到交通便利、市场需求等因素。

2. 种植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选择适合种植的饲草品种,如苜蓿、燕麦、玉米秸秆等。

3. 土壤改良:对选定的种植地进行土壤改良,保证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提高饲草的产量和质量。

4. 种植技术: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包括合理施肥、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以提高饲草的产量和质量。

5. 管理措施: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定期的田间管理、病虫害监测和防治、采收管理等,以保证饲草的生长和产量。

6. 市场销售:建立健全的销售渠道,与养殖场、畜牧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保证饲草的销售和供应。

四、实施步骤1. 确定项目负责人和专业团队,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2. 进行选址和土地评估,确定种植基地的位置和面积。

3. 进行种植品种选择和土壤改良工作,确保种植基地的土壤质量和适宜性。

4. 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种植基地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5. 实施种植和管理工作,确保饲草的生长和产量。

6. 建立销售渠道,推动饲草的销售和供应。

五、项目效益1. 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保障畜牧业生产的稳定供应。

2.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3.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

4. 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畜牧业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六、总结本实施方案旨在建设一批规模适中、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饲草种植基地,以提高饲料供应质量和数量,满足畜牧业生产的需求,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

林地种草养鹅技术

林地种草养鹅技术

林地种草养鹅技术1. 林地种草(1) 地点选择为了获得高产,要求播种地段土壤疏松,土层深厚;同时,为了减少运输,节省劳力和便于管理,草场应尽量建在离鹅舍较近的地方,可采用大分散小集中的开垦方式。

(2) 土壤改良① 做好土壤成分分析工作要针对土壤本身存在着瘦、薄、酸、缺磷、缺钾等不利于草地建设的弱点,从改良土壤肥力着手。

而改良土壤,就必须做好土壤的营养成分分析工作,要进行土壤的pH、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在播种前1个月根据土壤pH施用石灰调整土壤pH,使土壤pH 在6.5左右,有利于牧草的生长。

根据土壤分析的氮、磷、钾的含量,确定草地建设时改良土壤时使用肥料中氮、磷、钾的比例,以利于牧草生长。

② 施用石灰改良土壤土壤pH4~4.5时,每公顷施用石灰3000千克,pH在4.6~5时,每公顷施用石灰1995千克,pH在5~5.5时每公顷施用石灰2 505千克,对拟建草场土壤进行必要的改造。

贵州省独山草种场土壤pH在4.7~5.2,连续3年每公顷施石灰3000千克,土壤pH提高到5.7~6.5,土壤有机质从3.59%提高到6.11%,建设的人工草地平均每公顷产鲜草达54900千克,土壤政良相当成功。

③ 种植绿肥改良土壤绿肥是一种养分含量丰富的优质肥料。

据研究,每公顷产22 500千克绿肥,可增加纯氮8.4千克、五氧化二磷1.9千克、氧化钾8.45千克,相当于增加尿素18.3千克、普钙10.38千克、硫酸钾12.9千克。

据贵州毕节测产点统计,平均每公顷产鲜草30 835.5千克,增加的肥料相当可观。

连续6年翻压光叶紫花苕2 000千克,绿肥地土壤水分平均比空白地高2%~5%,土壤有机质增加0.45%,全氮增0.19%,全磷增0.019%,速效氮增45mg/千克,速效磷增26.9mg/千克,速效钾增41.2mg/千克,效果显著。

④ 施肥改良土壤土地平整好后,施用石灰处理完毕后,用农家肥和有机复合肥作底肥,每公顷用农肥15000千克,有机复合肥50千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种草养鹅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摘要项目名称:**镇2012种草养鹅项目项目建设单位:**县**镇人民政府法人代表:* * (电话:)项目责任人:* * (电话:)项目编制人:*** (电话:)项目内容及规模:实施冬闲田土种草250亩,养鹅3200只项目投资:总投资10万元其中:1、育雏室建设:(1) 饮水器50个X 10元=500元(2) 饲糟50个X 10元=500元(3) 饲料8批X 417斤X 1.5元=5000元(4) 药品3000元(5) 供暖1500元(6) 人工4500元小计:15000元2、购鹅苗:3200只X 25元=80000元3、购种草:250亩X 20元/亩=5000元项目建设地点:**镇腊白、城中、中寨、比富、笔架五个村项目目标:利用冬闲田土种草250亩,养鹅3200只。

纯收入3.2万元**县**镇冬闲田土种草养鹅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区基本情况**镇地处麻江县东南部,距**县城37公里,距**市区43公里,是**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镇境内交通便捷。

规划区境内海拔800米以下,属低山丘陵地貌,起伏不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年均气温在15.9 C〜16.3 C之间,7.2 C以下低温为870.7〜1409.4小时,日照时数为953.3〜1215.1小时,光照和热虽条件好。

年降雨虽为1190〜1550毫米,无霜期294〜315天, 平均相对湿度为80%。

全镇土地面积222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7248.5亩,其中田17247.5亩、土10001.3亩。

农民人均占有耕地0.76亩。

全镇辖1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011年末全镇有8825户、36588人,其中农业人口35689人,占全镇总人口的97.5%。

2011年,全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2.1万亩,总产750万公斤,其中玉米0.7万亩,产虽315万公斤。

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山区农业镇,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

有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12个,占全(镇)总村数的70% 2011年贫困人口14496人。

人均粮食346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467元。

2011年,严重的夏季伏旱,给我镇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造成较大损失。

为保持我镇经济社会实现较快发展,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农业减产不减收的目标。

我镇制定了加快畜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弥补种植业经济损失的措施,其中利用冬闲田土开展种草养鹅1000只试验,每只纯收入在10-15元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了种植业损失畜牧业补的有效途径。

因此,农户对种草养鹅的积极性特高。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镇是农业乡镇,养殖业一直是我镇农业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养殖业结构不合理,且饲养方式落后,一直制约着我镇养殖业的发展,为了尽快适应当前养殖业的新形势,充分发挥我镇养殖业的传统优势,进一步推进畜牧产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畜牧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2012年我镇计划实施冬闲田土种草养鹅3200只,按每只纯收入10元计,3200只鹅纯收入3.2万元,为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实现较快发展。

鹅适应性强,它以吃青饲料为主,生产设施简单,养殖成本低。

猪、鸡、鸭等畜禽的饲养成本中饲料约占70%,而鹅可利用廉价的青饲料,故生产成本中饲料仅占50%。

鹅的疾病少,药物费用低,且养鹅可与林、果、渔生产结合协调发展,可形成良性生态循环。

鹅是一种以吃青饲料为主的大型水禽,作为健康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其价格也较适中。

鹅肉受到人们喜爱,尤其受到南方人的青睐。

鹅肉的营养价值较高,其蛋白质含H为22.3%,比牛肉、羊肉都高得多。

鹅肉中脂肪含虽较低,且多为有益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

同时,鹅肉具有药用、食疗功能。

由此可见,鹅市场发展潜力大,前景非常广阔。

我镇群众一向有利用冬闲田土种草养殖畜禽的习惯,随着我镇利用冬闲田土种草力度逐年加大,能满足养鹅生产所需的优质青绿饲料,可为养鹅的发展提供丰富的饲料保障。

因此,种草养鹅是值得推广的种养结合模式。

二、项目实施地点的选择项目实施地点选择在**镇境内种草极积性高、交通和水源都较好的腊白、城中、中寨、比富、笔架五个村来实施。

三、项目建设的时间规模及内容1、时间:2012年9月中句-2012年12月。

2、规模:种草250亩,养鹅3200只。

3、建设内容:全镇5个冬闲田土种草养鹅项目点,每个项目点30户以上,户均种草1.5亩以上,养鹅20-30只。

四、技术方案1. 种草技术培训。

集中或现场指导农户进行牧草种植、管理及利用技术,储备青料,为养好鹅打下基础。

2. 鹅苗的育雏。

引进优质四川白鹅苗,由**镇农服中心技术人员指导进彳T 3-6天的网上育雏,并进行小鹅瘟高免血清注射,然后发放给农户饲养,并对农户进行平面育雏指导。

从而确保养殖的成功。

五、项目进度安排1、2012年9月中句撒播草种。

2、2012年9月20-30日育雏室的准备。

3、2012年10月上句开始育雏,分8次育雏,每次400只,每10天育一批,到2012年12月底结束。

六、资金概算及筹措1、育雏室建设:(1) 饮水器50个X 10元=500元(2) 饲糟50个X 10元=500元(3) 饲料8批X 500斤X 1.5元=5000元(4) 药品3000元(5) 供暖1500元(6) 人工4500元合计:15000元2、鹅苗:3200 只X 25 元=80000 元3、种草:250亩X 20元/亩=5000元总合计:10万元4、资金的筹措方式:每户农户自筹资金500元建设圈舍及保温设施,向上级申请畜牧业产业化项目省财政资金10万元。

七、项目管理(一)、组织管理项目统一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管理。

为使种草养鹅项目能够顺利实施,成立种草养鹅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领导组长由**镇人民政府镇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农业副镇长 **担任,负责组织协调。

技术组组长由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担任,成员由镇农业服务中心***、***、*** 、*** 和项任 ***、***、***、***、***组成。

负责种草养鹅的宣传培训、鹅苗发放、养鹅(种草)技术指导和实施等。

做到职责分明、措施到位,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资金管理严格按照县财政局制定的《农业结构调整示范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由**镇财政所统一管理项目资金,凭票据报销。

项目经费主要用于对养殖农户的鹅苗调运和补贴、技术培训、鹅苗的育雏、购买草种等补助。

认真组织实施,严格项目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作它用,并在项目安排上向计生先进户倾斜。

八、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利用冬闲田土种草养鹅3200只。

按每只纯收入10元计,3200只鹅纯收入至少3.2万元,增加了我镇养鹅户的经济收入。

(二)社会效益:利用冬闲田土种草养鹅,在不影响主导产业的前提下,把养鹅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发展,符合我镇大部分村的产业发展战略,是发展畜牧养殖主导产业的有益补充,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生态效益:养鹅既增加农民收入,乂保护环境,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肉鹅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以鹅肉养殖加工企业为龙头,因地制宜,实行“公司十基地十台作社十养鹅户”模式,以契约形式实行统一良种繁育供应良种鹅,统一供应精饲料,统一科技培训及服务,统一规范化饲养与管理,统一产品收购及加工销售,分户经营的“六统一分”的方式,开展产加销一条龙,牧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把养鹅场地与餐桌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形成牢不可破的产业链条,既解决了社会化服务体系问题又解决了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脱离而形成的风险问题,通过产业化工程把传统养殖型的养鹅业转变为应用型的现代化鹅产业,是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和方向。

它的发展,必将对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实现富民强县目标发挥重大作用。

昆明白云餐具洗涤剂加工厂决定响应政府号召,回乡创业,回报社会,回报家乡。

经过公司班子反复研究,决定通过5-10年时间,在威宁县海拉乡投资3500万元,建设威宁县2万只肉鹅标准化养殖基地,打造20万只肉鹅养殖产业带,最终形成威宁县一个强大的经济增长极。

一、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一)项目建设背景及其重要意义1、顺应时代需求。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农业标准化,保障食品安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

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涉及食品安全的两条提案,国家有关部门都作了详尽函复。

自2000年以来,先后出现了瘦肉精事件、高致病性禽流感事件,苏丹红事件、二鹿奶粉事件等一系列食品安全I可题,食品安全成为政府和人民大众共同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也是企业做良心企业、责任企业要迈的重要门坎,同时也是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些恶性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使广大群众对食品缺乏安全感。

这表明涉及食品安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未能根本解决。

食品安全关系民生,关乎社会和谐稳定,让老百姓吃得好,吃得健康,是需要认真解决的课题。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食品的需求已从量到质的改变,对传统畜禽肉的需求在不断下降,而对鹅肉的需求大幅升高。

因为鹅以草食为主的,可以在地面饲养和放牧,可从自然界获取有关营养素,抗病力特强,生长速度极快,饲料中基本不添加抗生素、促生长制剂或人工合成的营养素,因此,鹅肉是优质、风味好的绿色、安全、健康禽肉,发展养鹅业,顺应了改善肉类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大趋势。

2、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蕴藏巨大的发展机遇。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境西北部,北、西、南3面与云南省毗连,是贵州省的西大门,属毕节地区管辖。

特殊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和历史沿袭,使威宁县物华天宝、雄奇壮美,旅游资源、文化资源、风物特产在全国别具一格,形成“多彩贵州”中充满神奇魅力的高原风景线。

由于处于国家规划的“樊西-六盘水经济开发区”腹心地带,靠近滇、川、黔、渝三省一市经济的交汇的云南省昭通市,交通优势日益凸显,作为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和金沙江下游经济圈的交汇地带,威宁对畜牧产品有巨大的内在需求和对外拓展机遇。

立足威宁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竞争优势,顺应县委、县政府对威宁产业的区域化总体布局,做大做草地生态畜牧业,将大大加快威宁县现代化进程和城乡统筹发展步伐。

3、适应威宁县畜牧业战略发展。

威宁县以产业发展为先,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县委、县政府力图通过产业化扶贫,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大贫困乡村水、电、路、讯等建设,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以提高人口素质为本,着力提升发展能力;以生态建设为要,确保可持续发展。

按照县委、县政府“产业建设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总体要求,建设1万亩人工草山,打造2万只鹅产业带,将有利促进“全县建设100万亩以上人工草地” 的步伐,尽快实现“让生态建设带来经济效益,通过对经济效益的谋取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的良性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