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物流管理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提高其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的专业实践能力而设计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术,培养学生的物流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掌握物流系统、物流网络和物流成本的管理。
3. 熟悉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概念和策略。
4. 运用物流信息系统和技术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物流管理概述1.1 物流管理定义与发展历程1.2 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1.3 物流管理的相关领域和概念2. 供应链管理2.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2 供应链网络设计与优化2.3 供应链协调与风险管理3. 物流系统与网络3.1 物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3.2 物流网络的建模与优化3.3 物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4. 运输与配送管理4.1 运输方式选择与评价4.2 物流配送中心管理4.3 运输成本控制与服务质量管理5. 仓储管理5.1 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2 仓库布局与操作规范5.3 仓储设备与信息管理技术6. 物流信息系统与技术6.1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与分类6.2 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实践6.3 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授课介绍物流管理理论、方法和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
2. 实践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物流管理问题,培养其实践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与演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促进思维碰撞和团队合作。
4. 实地考察与调研:组织学生参观物流企业、物流园区等,了解行业实践和最新发展动态。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2. 个人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个与物流管理相关的个人项目并撰写报告。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物流管理是现代商业运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商品的流动,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
物流管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物流管理原理、技术和策略的全面了解,以应对日益复杂和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
本教学大纲旨在提供课程概述、目标、学习内容和评估方式,以确保学生获得全面而深入的物流管理知识。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物流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物流管理的关键理论和技术。
3. 熟悉物流管理的实践案例和最佳实践。
4. 培养学生解决物流管理问题的能力。
5. 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以下主题:1. 物流管理概述- 物流管理的定义和作用- 物流管理的演变与趋势- 与物流管理相关的常用术语和概念2. 物流战略规划- 物流战略的制定和执行- 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 物流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3. 运输与配送管理- 运输模式选择和运输计划制定- 运输流程与环节的管理- 配送中心的设计与运营管理4. 仓储与库存管理- 仓储设备与仓储布局设计- 库存管理与优化- 仓储安全和风险管理5.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战略与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采购决策与供应商管理- 供应链风险管理与逆向物流6. 物流信息系统与技术- 物流信息系统的架构与应用- 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数据分析与预测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授课方式介绍物流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运用真实案例分析物流管理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和解决物流管理问题。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物流管理实践中的挑战和机遇。
5. 课堂展示:要求学生进行物流管理项目的设计和展示。
五、评估方式1. 学生平时表现:包括参与度、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的贡献等。
2. 作业和报告:学生撰写物流管理相关的案例分析报告和论文。
3.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物流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物流企业管理实务教学大纲

物流企业管理实务教学大纲物流企业管理实务教学大纲引言:物流企业管理实务是物流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物流企业中实际操作和管理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物流企业管理实务教学大纲的设计与内容。
一、课程背景物流行业是现代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管理实务对于企业的运作至关重要。
物流企业管理实务教学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了解和应用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流企业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物流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物流企业管理概述- 物流企业的定义和分类- 物流企业的发展历程- 物流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职能2. 物流企业运营管理- 物流企业的运营模式和流程- 运输管理与优化- 仓储管理与优化- 订单管理与优化- 供应链管理与优化3. 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 培训与发展- 绩效管理与激励- 薪酬管理与福利4.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资金管理与预算控制- 成本管理与核算- 利润管理与分析- 财务风险管理5. 物流企业信息管理- 信息系统与技术应用-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化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物流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和应用物流企业管理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物流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物流企业的运作和管理。
五、教学评估1. 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物流企业管理实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估:通过布置实际案例分析和论文写作等作业,评估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程设计项目评估:通过学生团队合作完成的课程设计项目,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81****001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28学时,2学分【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战略和规划、物流产品与服务、订单处理与信息系统、采购与供应决策、运输决策、库存决策、仓储与搬运决策、设施选址决策、物流管理的组织机构、第三方物流理论与实务、供应链管理等。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达成如下教学目的:1.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具有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战略和规划、物流产品与服务、订单处理与信息系统、采购与供应决策、运输决策、库存决策、仓储与搬运决策、设施选址决策的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我国企业中出现的物流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指导企业物流发展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物流管理的组织机构、第三方物流理论与实务、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我国企业的物流管理方面的有关活动。
3.对企业物流业务评价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企业物流业务发展评价、反思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企业评价和发展反思。
其中,教学目的1.达成《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基本规格1;教学目的2.达成《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基本规格2;教学目的3.达成《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基本规格5.6.二、教学内容、要求和学时分配(一)第一章绪论2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物流的基本概念2.物流管理学及其基本理论3.国内外物流管理的发展4.世界物流的发展趋势5.供应链及其管理概述教学要求:1.掌握物流、物流管理、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等基本概念2.了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的产生和发展3.理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的趋势重点:准确理解物流、物流管理、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等基本概念难点:准确理解物流、物流管理、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等基本概念其他教学环节:案例分析(二)第二章物流战略和规划2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企业战略2.物流战略3.物流规划教学要求:1.掌握企业战略、物流战略的概念和原理2.了解物流规划的时机、制定战略时的指导原则3.熟悉物流规划层次、主要规划领域重点:4.企业战略5.物流战略的概念和原理6.物流规划层次、主要规划领域难点:7.物流规划的流程8.制定战略时的指导原则其他教学环节:案例分析(三)第三章物流产品与服务2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物流产品产品分类、产品生命周期、80-20曲线、重量一体积比、价值一重量比、可替代性、风险特征、产品包装2.物流服务物流服务的重要性、物流服务的因素、订货周期、销售一服务关系、成本与服务、确定最优服务水平、服务一损失函数、服务作为一个约束条件、应急服务教学要求:9.掌握物流产品的性质、客户服务的定义、销售一服务关系、确定最优服务水平10.了解80-20曲线、产品包装、物流客户服务的重要性、服务一损失函数、应急服务11.熟悉订货周期、成本与服务,熟悉产品特征重点:1.物流产品的性质、产品特征2.客户服务的定义、销售一服务关系3.确定最优服务水平难点:1.80—20曲线12.订货周期13.服务一损失函数14.销售一服务关系的模型其他教学环节:案例分析(四)第四章订单处理与信息系统4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订单处理过程订单准备、订单传输、订单录入、订单履行、订单状况的报告。
物流管理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旨在介绍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重要原则和实际运作。
学生将了解物流在现代商业环境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高效的物流管理实践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课程目标- 了解物流管理的定义和范围- 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运作流程- 学习物流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的方法- 探讨物流信息系统在管理中的应用- 分析物流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三、课程大纲1. 第一部分:物流管理概述- 物流管理定义和目标- 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2. 第二部分:物流系统结构- 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 运输管理与运作流程-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 计划和协调3. 第三部分:物流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 物流成本结构和影响因素- 物流成本控制策略- 物流效率提升的方法和工具4. 第四部分:物流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5. 第五部分:物流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 - 供应链管理概念和原则- 物流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 物流管理对供应链整体效益的影响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讨论和案例分析- 视频教学和实地考察- 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五、教材推荐- 《物流管理导论》,作者:XXX- 《现代物流管理》,作者:XXX- 《供应链管理实务》,作者:XXX六、考核方式- 平时表现(出勤、参与度):20%- 课堂作业和小组项目:30%- 期末闭卷考试:50%七、教学评价与咨询- 学生可以通过课程网站查看课件和相关资料- 任课教师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下午2:00-4:00- 联系方式:XXX教学楼XXX室,电话:XXX以上为《物流管理教学大纲》的内容安排,请学生们按照大纲的要求认真学习和准备,以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祝愿大家在本课程中取得成功!感谢您的阅读。
物流管理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物流管理理论与实务课内学时:64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物流管理开课单位:工商管理学院开课学期:1大纲撰写人:孙晶晶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物流管理理论与实务》是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以介绍现代物流系统七大功能要素为主线,主要研究现代物流的管理理论以及物流七大作业过程中的基本活动等。
课程团队通过进行物流企业岗位需求实际调研,通过与山东佳怡物流有限公司、山东思锐佳顺物流有限公司、山东苏宁电器有限公司、顺丰速运(济南)有限公司、山东荣庆物流有限公司等省内物流企业进行合作,并邀请物流专家建立了符合国家物流师职业资格、物流业岗位群以及物流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体系。
通过学习重构课程体系后的《物流管理理论与实务》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最核心的思想,能够认识常见的物流设施并会简单操作常见物流设备,达到全面理解现代物流系统工作的一般规律,并形成以理论为依托,根据实际工作分析物流作业规律,解决企业物流管理问题的方法能力。
(二)课程任务了解物流的概念及物流概念的演进历史;了解物流的理论及观念;掌握物流的功能及各功能在物流过程中的合理化;掌握各种物流形式的特点;理解近现代物流的特征,掌握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一)课程的基本要求1.学生要了解课程的性质和学习目的,熟悉课程的体系和结构,对物流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在物流整体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课程的重点1.物流与物流管理的概念;物流的功能要素。
2. 掌握物流管理的关键环节,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
3.掌握运输合理化的因素及实现运输和理化的措施。
4.掌握商品储存的分类方法。
5. 物流需求预测。
(三)课程的难点1. 物流、商流和信息流三者的关系。
2.掌握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主要区别。
物流实务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名称:物流实务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交通运输等相关专业学时:XX学时学分:XX学分二、课程目标1. 理解物流实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物流实务的操作流程和规范。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物流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第一部分物流基础理论1. 物流概述2. 供应链管理3. 物流信息4. 物流法律法规第二部分物流运作实务1. 运输实务- 运输方式选择- 运输合同与运费计算- 货物包装与标志- 货物运输组织与管理2. 仓储实务- 仓储设施与设备- 仓储作业流程- 仓库管理- 库存控制3. 配送实务- 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 配送作业流程- 配送成本控制- 配送质量管理4. 物流信息化- 物流信息系统概述- 物流信息处理技术- 物流信息管理第三部分物流实务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技巧2. 物流实务案例精选- 运输案例- 仓储案例- 配送案例- 物流信息化案例第四部分物流实务操作技能训练1. 物流实务操作流程模拟2. 物流实务操作技能训练- 运输操作- 仓储操作- 配送操作- 物流信息化操作四、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1.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践操作、实验、实习等。
2.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期中考核(30%)、期末考核(4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物流实务》2. 参考书籍:《物流技术实务》、《物流作业实务》等3. 网络资源:物流专业网站、物流论坛、物流数据库等4. 实践基地:物流企业、物流实训基地等六、教学进度安排(以下为示例,具体安排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第1-4周:物流基础理论第5-8周:运输实务第9-12周:仓储实务第13-16周:配送实务第17-20周:物流信息化第21-24周:物流实务案例分析第25-28周:物流实务操作技能训练七、课程评价1.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反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综合评价。
物流教学大纲

物流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物流是现代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课程将重点介绍物流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相关理论,以及物流管理的流程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物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用物流管理在实际生产和运输中。
二、课程目标1. 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了解物流系统的组成和各个环节的关系;3. 熟悉物流运输和仓储的管理流程;4. 掌握物流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的方法;5. 培养物流规划和协调能力。
三、课程大纲和安排1. 物流管理概述1.1 物流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物流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1.3 物流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和意义2. 物流系统与环节2.1 物流系统的组成和运作原理 2.2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环节的协调2.3 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和管理3. 物流运输管理3.1 运输方式及其选择3.2 运输网络设计与优化3.3 运输合同管理与运费结算4. 物流仓储管理4.1 仓储设备与布局规划4.2 库存管理与控制4.3 订单管理和配送5. 物流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5.1 物流成本结构与控制方法5.2 物流效率评价和改进5.3 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应用6. 物流规划与协调6.1 物流网络设计与规划6.2 物流需求调查和预测6.3 各环节协调与决策四、教学方法1. 授课: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加深对物流管理实际问题的认识。
3. 实践: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实习,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4. 学习资料:提供相关教材、论文和案例资料进行学习和研究。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参与讨论、完成作业和实验报告。
2. 期中考试:考察对物流管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
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实际物流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或改进建议,并撰写论文。
六、参考教材1. 《现代物流管理》(第三版),作者:李晓红,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年份:20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管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95第一部分:课程教育目标一、教学对象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与策划和港口商务专业学生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名称为《物流管理与实务》。
是一门以管理学、生产运营管理为理论基础的,以数理统计学方法、运筹学方法、计算机信息处理等为手段的课程。
它以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按质、量、时间要求提供所需产品或劳务为目的,对物流系统进行设计、计划、组织和控制,本课程深入系统讲授物流管理论与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的技能,并能详细分析在物流管理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海尔制造业物流模式与沃尔马零售物流模式。
本课程的内容按照“以能力为主导、按应用进行整合”的原则进行设计。
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中,它不仅是一门必修课,而且是培养应用型营销人才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三、学生能力培养要求1、基础知识要求熟悉物流管理的概念、物流管理的层次物流管理的发展阶段、物流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客户服务的概念、内容和衡量指标及确定合适的客户服务水平;预测的概念、需求的特性、需求预测;运输方式、运作与管理;仓储管理与决策;库存管理;采购与物料管理;供应链管理及其相关概念,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供应链管理框架,供应链管理实施的核心问题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2、素质要求通过本课程教学,应当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以及主要操作技能与方法,对物流市场营销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有所把握。
3、实践操作要求通过相关环节的实训,使学生掌握物流操作与管理的基本技能,包括确定合适的客户服务水平;预测的概念、需求的特性、需求预测;运输方式、运作与管理;仓储管理与决策;库存管理;采购与物料管理。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基本要求第一章物流与物流管理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熟练掌握物流和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特征及物流学的分析方法;要求对现代物流业行业组成和物流发展史有一般了解。
通过学习,对物流与物流管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物流与物流管理的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物流的几种分类特点,物流业的发展与物流的传统行业以及它们之间的有机关联。
第一节物流与物流管理一、物流与流通、生产的关系二、物流相关概念三、物流与流通四、物流与生产五、物流的概念与分类第二节物流与物流管理一、物流的基本活动二、物流管理三、物流管理的特征四、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五、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第三节现代物流业一、现代物流业行业组成二、现代物流业特征三、中外物流业发展现状第二章现代物流的功能要素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现代物流的功能要素,简要地概括了运输、仓储等基本功能要素及采购、包装、流通加工、装卸搬运、配送、物流信息等增值功能要素的概念、作用及合理化方式,为了解物流各环节基本内容、特征和功用,以及后续的学习提供一个认识的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要求重点掌握运输的基本形式、合理化措施,仓储作业流程及合理化保管原则,采购的流程、特点及模式,包装的功能、材料与合理化,流通加工的内容、作用及形式,装卸搬运作业及合理化形式,配送的种类、运作模式及配送中心的功能,常用物流信息技术的种类与作用等。
通过本章案例的分析和理论的阐述,能够明确现代物流管理基本活动环节的内容、作用及其内在联系等状况。
第一节现代物流业的中心要素一、运输二、仓储第二节、现代物流业的综合要素一、包装二、搬运装卸三、流通加工四、配送五、物流信息第三章物流系统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熟练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物流系统分析的基本要素。
要求一般了解物流系统分析的建模方法和评价的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步建立用系统的观点进行物流管理的理念,知道并能应用常用的物流技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介绍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以及物流系统分析的基本要素与程序,难点是介绍物流系统设计和评价的方法,用系统的观点进行物流管理的理念、常用技术,以及推进物流系统化的方法等内容。
第一节物流系统概述一、系统二、物流系统第二节物流系统的模式一、物流系统模式的内涵二、物流系统化第三节物流系统分析一、系统分析的目的二、物流系统分析的作用三、物流系统分析的原则与基本方法第四节物流系统评价与系统工程一、物流系统的特征参数二、物流系统评价三、系统工程第四章配送与配送中心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熟练掌握配送的基本概念、作用、功能与流程和特征、配送中心的基本规划。
要求一般了解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物流技术的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步建立用系统的观点进行配送物流管理的理念,知道并能应用常用的物流技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配送中的功能与流程,难点是配送中心的系统规划。
第一节配送概述一、配送的概念二、配送的功能要素三、配送的形式四、配送在物流中的作用第二节配送中心的概念一、配送中心的概念二、配送中心的分类第三节配送中心的功能与流程一、配送中心的功能二、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第四节配送中心的系统规划一、配送中心的系统规划的内容二、配送中心的系统规划程序三、配送中心的选址四、配送中心的规划要素五、配送中心的构成第五节配送中心的现代物流技术一、自动分拣机的应用二、自动化立体仓库三、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第五章企业物流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正确把握、熟练掌握现代企业物流的基本概念,采购的程序和流程,生产物流的类型、特点,流通企业物流的特点,物流与服务等内容;一般了解生产物流控制的原理和内容,企业物流的理论,回收和废弃物流等内容;要求通过本章介绍的相关案例全面理解现代企业物流的基本流程,并付之于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介绍企业物流的基本内容,包括企业供应物流,企业生产物流,企业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等,对各种物流形式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怎样进行企业物流管理的方法和理论参考依据。
本章的学习重点是把握各种企业物流间的相互关联和各自的特点。
第一节现代企业物流概述一、生产企业物流二、流通企业物流第二节企业采购及供应物流一、企业采购流程二、企业供应物流第三节生产物流一、企业生产物流概述二、各生产类型的物流特征分析三、企业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原理第四节企业销售物流一、销售物流概述二、销售物流的管理三、分销需求计划(DRP)第五节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一、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概述二、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技术第六章国际物流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阐述国际物流的基本知识、国际物流的特征、国际物流的各种运输方式(海运、铁路、公路、航空运输、集装箱运输、国际多式联运等)以及国际物流结点的基本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要求重点掌握国际物流的基本知识、国际物流各种运输方式及特点,了解国际物流结点在国际物流网络中的作用以及国际物流结点的功能。
第一节国际物流概述一、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二、物流国际化的基本特征第二节国际物流的运输方式一、国际海洋货物运输二、国际铁路货物运输三、国际公路货物运输四、国际航空货物运输五、国际集装箱运输六、国际多式联运第三节国际物流结点一、国际物流结点的功能二、口岸三、港口四、自由贸易区、保税区与出口加工区第七章物流信息管理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全面了解物流信息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达到对现代物流学中物流信息这个重要的功能要素更深层次的理解的目的。
本章介绍物流信息的概念、内容、物流信息的特征以及物流信息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为掌握物流信息的概念、内容,理解物流信息的功能,了解物流信息的特征;掌握条形码类别、有关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理解物流信息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EOS系统的构成、POS系统的运行步骤;了解建立物流信息系统的意义、POS系统的特征。
第一节物流信息概述一、数据与信息二、物流信息的概念及特点三、物流信息的种类四、物流信息网络的基础条件五、物流信息的功能六、物流信息的特征七、物流信息管理第二节物流信息系统一、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二、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三、物流信息系统的地位和作用四、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五、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六、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的6个步骤七、条形码与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八、其他典型的物流信息系统简介第八章供应链管理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供应链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与物流管理,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支持技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与物流管理,难点是供应链管理的支持技术。
第一节供应链的基本概念一、供应链的定义二、供应链形成的背景三、供应链的类型四、供应链的特点五、供应链的模式六、供应链模型第二节供应链管理一、供应链管理的特点二、供应链管理的内容三、供应链管理的业务流程第三节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与物流管理一、物流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三、物流与供应链的关系第四节供应链管理下的支持技术一、ID代码二、条码三、EDI四、条码应用标识符第九章现代物流与企业物流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全面了解物流企业更深层次的内涵,懂得只有在使客户真正享受到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实惠的前提下,在双赢的基础上,第三方物流公司才能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的原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为主要介绍物流与客户服务、物流企业与物流营销以及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教学难点为介绍物流管理中客户服务、物流营销的基本形式、提高物流企业服务水平的方法,以及第四方物流。
第一节物流与客户服务一、物流与客户服务的意义二、影响物流与客户服务的主要因素三、物流与客户服务的内容四、以客户为中心的物流战略开发第二节物流企业与物流营销一、物流企业二、物流营销第三节第三方物流一、第三方物流的定义二、第三方物流的内涵三、第三方物流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四、第三方物流的基本特征五、第三方物流创造价值的途径和方法六、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模式第四节物流发展的新趋势——第四方物流的兴起一、第四方物流的概念二、第四方物流的基本功能三、第四方物流发展思路第十章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全面了解物流与电子商务之间的依存关系,物流只有通过电子商务才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其功能,而电子商务只有依托物流,才能真正成为有实际意义的商务,从而达到对现代物流学原理更深层次的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为本章主要介绍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难点为介绍物流管理中常用的电子商务工具、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基本模式、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征等。
第一节概述一、电子商务的定义二、电子商务环境具有如下基本特点第二节电子商务与物流一、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二、物流集成电子商务中的商流、信息流与资金流三、物流是电子商务“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保证四、电子商务应用于物流业的基本模式第三节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一、传统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二、电子商务与物流服务理念三、电子商务与物流供应链管理四、物流脉(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管理系统)五、电子商务条件下第三方物流的特征第三部分:实践环节基本要求第一章物流与物流管理概述一、实训内容物流供需市场调查问卷设计二、实训课时2个课时三、实训要求(1)搜集几份调查问卷,熟悉问卷的结构;(2)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设计一份有关物流供需市场的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