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资源地质学】06火山岩型铀矿床
铀矿地质课件——7.2火山岩型铀矿床

7.2.1 成矿地质条件
7.2.1.2 储矿火山构造
1、火山穹窿构造 粘稠的酸性、中酸性熔浆缓慢上升,气体压力增大, 引起穹状隆起,穹顶幅度可达几百米。火山穹窿的 发生,一是在火山喷发前夕,一是在火山沉陷后的 回返阶段。穹窿形成时,同时形成辐射状断裂、环 状断裂,层间滑动等构造。我国北方有古穹窿流纹 岩层间构造控制的矿床。
7.2.1 成矿地质条件
7.2.1.1 产铀火山岩的岩性特征
2、火山岩的机械物理性质
直接与成矿有关的是岩石的抗压强度和有效空隙度。就火山岩的抗 压强度来说,熔岩(如石英粗面岩,为2400千克/厘米2)与花岗 岩(为2470千克/厘米2)差不多;火山碎屑岩的较低,如凝灰岩 为420千克/厘米2,凝灰角砾岩为900千克/厘米2,它们容易发生 破裂。此外,火山岩中玻璃成分较多,性脆易碎,因而火山岩型 铀矿床常受裂隙构造控制。就火山碎屑岩的有效空隙度来说,一 般在5%以上;有些凝灰岩可达20%以上;熔岩和次火山岩的小得 多,我国的碎斑流纹岩、流纹斑岩、次花岗岩多数为1%左右。火 山岩遭受热液蚀变,特别是遭受碱性蚀变,碱性热液使SiO2强烈 淋失,钠长石替代钾长石,矿物体积缩小,因而岩石的有效空隙 度大大增加,有效空隙度有时可达10%左右,而且岩石易破碎。
7.2.1 成矿地质条件
7.2.1.1 产铀火山岩的岩性特征
4、火山岩中铀的配分
根据哈萨克斯坦查保哥梁地区流纹岩和英安岩铀配分情况的 研究表明,流纹岩和英安岩全岩平均铀含量分别为7.1ppm 和6.7ppm,略高于酸性火山岩中的平均有含量3—6ppm。 铀主要存在于基质中,在主要造岩矿物中含量却很低。因为 U4+的离子半径大(0.97Å)不能进入熔岩硅酸盐矿物的晶 格,造成造岩矿物铀含量偏低。当熔岩溢出地表后,由于快 速冷凝,铀分散在火山玻璃内,所以基质中铀含量较高。经 强烈蚀变后,粒间吸附铀有很大增加,而在矿石产出部位绝 大部分铀存在于粒间和裂隙中。
火山岩型铀矿床

5. 具多部位成矿特点:盖层火山岩、基底变质岩或花岗岩 都有可能含矿。火山穹隆、火山口、破火山口、爆发岩筒、 环状、半环状、放射状裂隙都可以含矿。矿体产在断裂交 叉密集裂隙带中、次火山岩体内外接触带、次火山岩体变 异部位、两种不同岩性接触带、喷发间断面、层间破碎带 等部位。 6. 矿体多半成群成带出现,形态复杂,矿体形态呈似层状、 透镜状和脉状、巢状及不规则状。单个矿体规模不大,一 般长几到几十米,少数可达百米以上,厚数厘米至十余米 不等。 7. 热液蚀变发育,矿化时代广。火山岩型铀矿床的成矿从 元古代到新生代均有分布,一般每次成矿都与大陆壳各地 。 区的钙碱性系列火山活动旋回有关。从已有资料来看,国 外同类矿床的形成主要是古生代至第三纪,我国则以中生 代为主晚古生代次之。
1、火山塌陷构造(破火山口构造)
2、火山通道(爆发岩筒)构造
3、火山穹隆构造 4、复合火山岩构造 5、其他控矿构造
火山塌陷构造
概况
特点
火山岩型 铀矿 地质条件 矿化与成 因
岩性岩相 条件 构造条件 火山盆地 控制
实例分析
<2>火山岩型铀矿床的构造条件
古老地盾 边缘带 大地构造 背景 构造级别 地台活化 带
中间地块 带
地槽褶皱带
构造条件
断裂构造 火山机构 构造
<2>火山岩型铀矿床的构造条件
大地构造背景
A,古老地盾的边缘带:该构造单元的基底岩石主 要为太古界的深变质岩和花岗杂岩体,盖层为 元古界的陆相火山沉积岩、砂岩和砾岩层。元 古代是产生了多次构造活动,并伴随岩浆活动。 铀矿床大部分产在安山质火山碎屑岩和沉积岩 的互层中,受构造破碎带和挤压片理化带控制。 矿石中与铀相伴生的元素有Co、Ni、Ag、Bi。 矿床实例以加拿大地盾西部火山岩铀矿床为代 表,如埃尔多拉多矿床。
火山岩型铀矿中基性岩与铀成矿作用研究

a a e sm tm. u lt fir r g tt tfm  ̄nri ,nnt n i e o ai ad l lm t o as B t ea e s ua u i azt o 0lwtt l n ki a i aool t t u sh r i e lao y hh v c cn i
’ ’ c ’
s b o c ncr c s b lowi e pS u C fh a crc s u v la i o k , u as t d e O eo t e f k . t h r m i o Ke wors Voc ncT p a i p st; ur n a eRo k Urnu ieaiain v d : la i y eUrn u De o i Ne t a dM r c ; a i M n rl t m s a i m z o
因; ②地幔流体提供成矿物质, 地幔流体是一种超临
界流体, 具有独特的溶解和输运能力, 因而可以溶解 和迁移地幔 中许多成矿元素;③地幔流体提供成矿
火
山
石
型铀矿中基性岩与铀成矿作用研究
Suyo ocncTp rnu eoisNur n ai ok ihUa imMnrlzt0 td fV la i yeUaimDpst e taadMfcRcsw t rnu ieaiain
型 铀 矿
由
基 性
石
饶泽煌 方 欣
成 矿 作 用
研
摘
要: 传统地球化学理论认为火山岩型铀矿 的热液铀矿床 中的铀都是通过氧化溶液搬运的, 由六价 并
究
还原成四价而沉淀成矿; 或者是是碱交代作用形成 的。但大量的文献表 明, 铀的成矿不仅与火 山岩和次火 山
铀资源重点

铀资源地质学绪论学科的发展阶段第一次找铀高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例如:南非的维特瓦斯兰德矿床。
在外生成矿作用方面:卷型铀矿床成矿期。
内生成矿方面:发现花岗岩中有相当一部分铀易被稀酸和天然水溶液侵出。
发张高峰期: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
铀矿化类型:有内生和外生或表生类型。
成矿时代:元古代到古生代直到中新生代都有。
成矿主岩:类型有变质岩或花岗岩,火山岩,沉积岩。
矿床实例:1976,北澳的贾比卢卡矿床1968,加拿大阿萨巴斯卡盆地中拉比特湖矿床1975,敖湖矿床1966,非洲尼尔利亚的阿尔利特砂岩型矿床,纳比利亚的罗辛花岗岩型矿床1975,南澳的隐爆角砾岩杂岩型奥林匹克坝矿床1966,俄罗斯斯特烈措夫矿田火山岩型铀矿床1973,澳西区钙结岩型伊利里铀矿床低谷期: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思考题及答案1.世界铀资源的分布特点: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加拿大铀发现较多2.何谓铀矿工业指标,各项指标具体内容是什么?铀矿工业指标:指矿床储量的最低限量,最低可采品位和最低可采厚度。
对于中国,铀矿开采至少达到100t,地浸品位达到万分之一=100pm,开采厚度0.7m以上。
最低品位百分之五,边界品位百分之三。
中国标准:3.我国四大工业铀矿类型:花岗岩型,砂岩型,火山岩型,石英硅泥岩型。
铀元素及矿物的基本特征铀的性质:同位素:U的原子序数是92,原子量是238,有三种同位素,即U238、U235和U234,铀的稳定氧化态只在自然界只有+4和+6价两种。
离子性质:②离子的颜色:U4+呈绿色,UO22+呈黄色③离子的酸碱性:U4+呈弱碱性U6+显两性,但酸性较强,碱性较弱,在酸性溶液中呈UO22+,在碱性溶液中呈U2O72-。
UO22+显碱性④离子的稳定条件:U4+在还原条件下稳定,UO22+在氧化条件下稳定,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铀在地壳中的分布:①铀在岩浆岩中的分布:由超基性岩到酸性岩含量逐渐增高,分布在造岩矿物和副矿物中。
世界主要砂岩型铀矿产铀盆地的六种演化模式

世界主要砂岩型铀矿产铀盆地的六种演化模式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不够成熟,矿产能源的重要性有所突显。
其中,铀作为一种富含能量的矿产,更成为世界范围内争夺的对象。
为了更好地认识矿产铀的产出,下面将围绕“世界主要砂岩型铀矿产铀盆地的六种演化模式”进行阐述。
第一种演化模式:古老裂谷洼地型。
这种演化模式通常出现在早期地质环境中,其定位一般靠近板块边缘,因板块的拉伸和破碎而铀可以富集。
经过数十亿年的历史运动,地下的水流逐渐调整,并因与岩层结构不同而发生改变,导致铀分布的不均匀性升高。
第二种演化模式:构造隆起型。
这种演化模式形成较为普遍,其因为强烈的地壳形变,造成了区域性隆起。
其内部斜坡的地下水流通较容易,因此,砂岩堆积结束后,水流逐渐将铀沉积在整个隆起区域内。
这种模式在印度次大陆中较为常见。
第三种演化模式:古海侵入型。
这种模式主要是指在后寒武纪、奥陶纪和泥盆纪中,因为古海洋的侵袭,使得堆积物沉积。
同时,侵入的海水也会影响到了地下水的流通,导致铀得以富集。
第四种演化模式:水动力输送型。
这种模式一般发生在大尺度的河流、三角洲和陆棚区域内,因河流、海水的流动,铀矿物可以被冲刷到地表。
随着化学过程的进行,矿物中的铀离子浓度逐渐降低,同时矿床的厚度也相应的降低。
这种模式在环地中较为常见。
第五种演化模式:休眠-再激活型。
这种模式中,最初的泥沙堆积结束后,矿床内的地下水逐渐干涸,使得铀离子的富集逐渐减少。
这样的丰富程度减少可以持续数以十―数百年之久。
但经过一定的时间,内部的结构被改变再次受到的化学作用,铀离子从而得以再次富集。
第六种演化模式:后侵入锆石的准同位素132型。
在该模式中,锆石过程中经过化学作用,陆地流失了大量的微量元素。
其中就包括铀及其子体系物质,使得铀逐渐富集起来。
此外,该模式中的化学过程也会延长地质时间的作用,影响矿床的分布。
总体来看,以上六种演化模式均在不同地质历史环境中发生。
对于不同类型的铀矿石来说,了解其形成机制和富集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寻找和利用地下资源,为我们的生活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铀资源地质学复习资料

可靠储量:是指产于具有一定规模、品位和形态的已知矿床中的铀。
铀矿的工业指标:系指矿床储量的最低限量,最低可采品位和最低可采厚度。
歧化反应:在同一种元素中,同时进行着两种相反的化学反应,一部分原子或离子被氧化,另一部分原子或离子被还原,这种反应称为歧化反应,或叫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2UO2+=UO22++U4+类质同象置换:系指地球化学性质相近的元素以可变的数量在矿物晶格中相互转换。
铀矿物可分为四价铀矿物和六价铀矿物。
变生作用(非晶化作用):系指在铀、钍衰变过程中放出的射线作用下和核裂变碎片的作用下某些含铀、钍矿物的晶体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呈非晶态的现象。
同质多象:是指同种化学成分(石墨和金刚石),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下结晶成不同晶体结构的现象。
多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同质多象,是指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形成若干种仅仅在层的堆积顺序上有所不同的层状晶体结构的现象。
放射性:系指铀、钍、镭等元素的原子核能自发地蜕变为另一种原子核,同时释放出α、β、γ射线的现象。
荧光:是在外来能量(紫外线)的激发下,矿物发光的现象。
岩浆铀矿床:又称侵入体内型或正岩浆铀矿床。
系指通过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直接富集形成的铀矿床。
伟晶岩型铀矿床:系指经结晶分异的残余酸性熔浆(极少为碱性熔浆)经冷凝结晶和气成交代而形成铀矿床。
热液铀矿床:是指由不同成因的含铀热水溶液,以及它们的混合热液,在适宜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及各种有利的地质条件下,经过充填和交代等方式形成的铀的富集体。
蚀变围岩:因热液交代作用而引起的围岩变化称为热液蚀变,而蚀变后的岩石称为蚀变围岩。
有效孔隙度:对成矿有意义的孔隙度是有效孔隙度。
线性构造:系指具有线状延伸特点的断层和裂隙。
环型构造:系指由环型、半环型断裂以及岩墙群组成的构造形态。
层型构造:系指顺层断裂构造及层内裂隙构造。
花岗岩型铀矿床:是指与花岗岩体有紧密空间关系和成因关系的热液铀矿床产铀岩体:是指产有铀矿床的花岗岩体。
直线型构造组合:主要由两条或以上互相平行或侧列对称或锐角相截的夹持断裂构造组合。
铀资源地质学实验

二、实验内容:
1、火山岩型铀矿床成矿理论回顾 2、实验矿床介绍 (1)660矿床、610矿床简介 (2)矿床分析步骤与分析方法提示 3、矿床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图表、标本、薄片、 光片等
三、实验安排及重点:
1、实验老师先结合理论课内容对矿例进行介绍,分 析矿床的区域背景、矿床的地质概况、矿化特征及成矿 过程等。
发光分析快速简便,结果可靠。如能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常见铀矿物的特征介绍
包括物理特征、放射性特征、荧光特征等多个方面
3、矿物种
沥青铀矿、晶质铀矿、铀黑、钛铀矿、铈铀钛铁矿、 铀石、脂铅铀矿、红铀矿、水沥青铀矿、钙铀云母、钡 铀云母、铜铀云母、芙蓉铀矿、纤铀碳钙石、板菱铀矿 等。
2、突出富铀层位在成矿中的重要性,强调后期改造 的关键性。
3、学生自我观察与分析。
四、实验作业:
总结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成矿的一般特征。
2、强调沉积环境、氧化作用与铀成矿的关系。 3、学生自我观察与分析。
四、实验作业:
总结砂岩型铀矿床成矿的一般特征,并对比层 间氧化带型和潜水氧化型铀矿床的异同。
实验六、碳硅泥岩型铀矿床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的 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化特征的分析思路和分析方法,并能 够比较熟练的掌握本类铀矿床的一般特点。
(1)放射性照相 放射性照相是利用铀、钍矿物对照相底片辐照后能使其感光
的特性来检查铀、钍矿物和研究其分布特点的方法。 该方法要求将含有铀、钍矿物的标本磨制成光面或光片。在暗室
中将光面或光片紧压在照相底片(最好是X光底片)上,样品即自行 对底片发生辐照(同时可用弱光源在底片上作好定位标记)。经过一 段时间后,取出底片,按规定处方冲冼即可。底片上与铀、钍矿物 对应处因受射线辐照而变黑,其黑度与矿物中铀、钍含量及辐照时 间成正比。辐照时间可通过试验确定,以变黑部分的轮廓比较清晰 为宜。据试验,沥青铀矿等铀含量高的矿物只需4-5小时的辐照即 可;铀含量1-5%的矿物需时1-3日,铀含量0.5-1%的矿物需时 3-5日。当铀矿物单体很细小时,需适当延长辐照时间。
砂岩型铀矿——铀矿家族的宠儿

砂岩型铀矿,简单来说,就是形成在砂岩中的一种铀矿床。
成矿作用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原本在地表附近分散的铀,经过一系列氧化还原作用,由地下水携带汇聚然后沉淀,逐渐形成了有工业价值的矿床。
而砂岩通常具有较大的渗透率,是自然界中地下水迁移的主要通道,所以这类铀矿床也就常常形成在砂岩之中,称之为砂岩型铀矿。
矿体形态通常呈板状或卷状,主要铀矿物为沥青铀矿、铀石,等等。
砂岩型铀矿是当今世界重要的铀矿床类型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世界铀矿资源总储量的46%以上都以砂岩型铀矿的形式存在,是当前各国铀矿勘查和开发的首选目标。
这种类型的铀矿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不过主要集中分布在两大著名的成矿带:北美成矿带和中亚成矿带。
北美成矿带北起加砂岩型铀矿文图/叶 荣 王振凯 鲁 美——铀矿家族的宠儿第一作者简介 叶荣,教授,主要从事勘查地球化学、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 砂岩型铀矿产地分布图(改绘自田松林,2015)1415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内的阿萨巴斯卡盆地,南至美国怀俄明盆地,南北跨度达1 490千米,东西宽度398千米,产出众多砂岩型铀矿,已成为北美重要的铀矿战略资源。
中亚成矿带横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及我国北部等地区,构成近东西向展布的成矿带,俄罗斯近75%的铀矿资源出自于此。
我国在进入21世纪以来,铀矿的勘查取得了巨大进展,新发现的资源量占到了目前全国铀资源的41%。
特别是在北方伊犁盆地、吐哈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二连浩特盆地、松辽盆地等地区发现了一系列大型、特大型砂岩型铀矿,使其一跃成为我国储量最多的铀矿类型。
同时在北方这些地区仍有大面积的铀异常亟待查证,铀矿资源潜力巨大。
成矿的温床:砂岩型铀矿的构造环境和气候环境砂岩型铀矿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其对成矿环境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构造环境和气候环境。
构造环境方面,根据砂岩型铀矿的成矿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首先,汇聚形成矿床的铀主要来自于区域上存在的富含铀元素的岩体,这类岩体往往伴随一系列岩浆运动和变质作用形成;第二,矿床所处的环境——砂岩层的形成,要求构造环境平静稳定,以沉积作用为主,利于形成较大规模的砂体,同时在砂岩层的上下通常还要求形成透水性差的泥岩,利于矿体的保存,地层垂向剖面上就出现了“泥岩—砂岩—泥岩”的特征;最后,在有了充足的物质来源和合适的成矿环境后,接下来就是成矿作用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碱性岩 铀矿化一般在粗面岩顶底板气孔、
杏仁体发育部位,在玻璃质成分多,岩石脆的 界面有层间断层通过时,成矿十分有利(如470 矿床)。
④火山管道相或爆发岩筒 铀矿化常与岩石破 碎程度、岩筒形态有关(相山矿田617矿床)。
ІІ级火山构造:它是在火山活动带内受区域断剖面类型和岩石组合特点不 同相区别。上述的抚州-江山-绍兴火山活动 带从西南至东北可分为三个亚带:
西南段(新干-抚州-东乡)火山活动受NE向 万安大断裂和与其配套的NE向断裂控制,火山 岩地层中沉积岩不发育,火山岩以熔岩为主, 均属于钙碱性岩石;
火山岩型铀矿床在我国首次发现是准噶尔- 天山铀矿省的白杨河矿床(1956)。华南铀矿省 的相山矿田是据航空伽玛普查时发现的(1957) ;随后的六十年代及七十年代,该类铀矿床在我 国被大量的发现和突破。八十年代初,在华北地 区阴山-辽河铀矿省的沽源矿床(460矿床)又取 得了突破,由于该矿床的发现,展示了在华北我 国一个新的铀成矿区的存在。
③产铀火山岩的演化序列通常为:安山岩-英安 岩-英安流纹岩-流纹岩-石英粗面岩-粗面岩,岩性 上由中性-酸性-碱性演化。
④产铀火山岩的岩性特点是:富硅、富碱,
SiO2 为 69-75% , K2O+Na2O 为 7-10% , 且 K2O>Na2O,贫钙、铝过饱和,铀为(5-40)×106,Mo为(2-60)×10-6,Ag为(1-10)×10-6,最 高 时 铀 可 达 140×10-6 , Mo 为 180×10-6 , Ag 为 30×10-6。
二、火山岩型铀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
1、产铀火山岩的岩性岩相条件
1) 产铀火山岩的岩性条件 ①火山岩型铀矿床在空间上与冒地槽活动带或 地台活化区内最晚期钙碱性陆相火山岩有关,矿 化岩性都属于钙碱性系列。 ②含铀主岩主要为酸性火山岩,其次为中性或 碱性火山岩。碱性火山岩中铀矿化通常与发育最 晚期的粗面岩有关;酸性火山岩中铀矿化通常与 发育最晚期的流纹质斑岩体及拉张环境的双峰式 岩浆系列有关。
中段(鹰潭-广丰)火山活动受北东向和东西 向断裂联合控制,火山岩层中沉积岩发育,火 山岩以钙碱性碎屑岩为主,其东部发育酸性熔 岩;
第六章 火山岩型铀矿床
一、火山岩型铀矿床概况
火山岩型铀矿床是指在成因上、时间上和空 间上与火山岩密切相关的铀矿床。矿床既产于 火山岩体内,也产于火山岩体附近的下古生界 浅变质岩和中生界陆相砂砾岩中。
该类铀矿床在世界范围内较为广泛,主要分 布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中国、加拿大、美 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南斯拉夫等地。目前 至少有17个国家已发现火山岩型铀矿床和矿点 ,矿化集中产在环太平洋构造带,部分分布于 西伯利亚地台南部和阿尔卑斯一带。
⑤火山喷发相 铀矿化常与各种裂隙构造及层 间破碎带的发育有关。
⑥火山沉积相 铀矿化常具有同生沉积和后生 作用的叠加。
⑦次火山岩相 铀矿化受次火山岩体变异部 位控制(如611矿床、460矿床)。
2、火山岩型铀矿床的构造条件
1)大地构造背景
火山岩型铀矿床大多数集中分布于古老地盾 的边缘带、地台活化带、中间地块以及冒地槽 褶皱带,在空间上与一定时期的火山活动有关 ,如中、新生代环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显 生宙近东西向跨欧亚大陆古生代褶皱带内。
火山岩型铀矿床的构造多级控矿十分明显 ,如环太平洋构造带的东、西构造域中的大陆 构造-岩浆“活化”带控制了大的巨型铀成矿 带;而岩浆“活化带”与古构造带的重叠则形 成次一级成矿带或成矿省、或成矿区,各区域 构造及火山构造则控制火山型铀矿的矿田及矿 床。
І级火山构造:区域一级褶皱和一级断裂构
造是控制火山岩活动带及火山岩铀成矿带的构造 。受深大断裂控制的火山活动带是一级构造,它 是在火山活动的方式和强度、火山组合特征和成 矿作用等方面相似的构造区。如叠合在扬子地块 与华夏地块碰撞对接线古构造上的赣-杭火山活 动带受抚州-江山-绍兴深大断裂带组控制,属于 一级构造。火山活动带控制火山岩型铀成矿带, 该成矿带产有许多铀矿床和铀矿化点。
①古老地盾的边缘带:铀矿床大部分产在安山 质火山碎屑岩和沉积岩的互层中,受构造破碎 带和挤压片理化带控制。矿石中与铀相伴生的 元素有Co、Ni、Ag、Bi。
矿床实例以加拿大地盾西部火山岩铀矿床为代 表,如埃尔多拉多(Eldorado)矿床。
②地台活化带:是指早期固结的坚硬地块,由 于后期构造变动的影响,发生强烈的活化。火 山岩型铀矿床上常见有U-Mo组合、U-F组合、 U-Fe组合。
典型矿床如我国的660矿田、俄罗斯斯特列措 夫(Streltsovskoye)矿床(红石矿床)。
③中间地块带:是地槽褶皱带中的一种相对稳 定的地块。铀矿床一般分布于中间地块内的活 动带及其边缘带,矿床直接受断裂构造和破碎 带控制。
典型矿床如俄罗斯、北哈萨克斯坦和意大利 的某些火山岩型铀矿床。
2)构造级别对铀矿化的控制
火山岩型铀矿床是我国重要铀矿床类型之一, 占已有资源总量的20%±,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一带,部分分布在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其中赣 -杭火山岩铀成矿带是我国的主要火山岩型铀成 矿带。
本类型铀矿床的规模多为中小型,但在塌陷 式火山盆地能形成万吨级以上大矿。矿石品位 一般为0.07%-0.3%U,属中等品级,个别最高可 达1%-3%,共生或伴生元素通常有Mo、Ag、Au 、Cu、P等,有时可作为综合利用。
产铀火山岩中的U、Mo、Ag三种元素的含量 比正常火山岩平均含量要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
这为后来铀矿床的形成及伴生元素的富集提供了
物质基础。这三种元素可作为含铀火山岩的指示 性元素。
2) 产铀火山岩的岩相条件
火山岩型铀矿床常与特定的火山岩相有关,矿 化产于某些特定的岩相或其组合中,如:
①塌陷式火山盆地 铀成矿最有利的火山盆地 ,浅部(5-8km)岩浆房存在岩浆溢出,岩浆 腔失空引起火山盆地塌陷,而多斑、碎斑熔岩 存在是深部岩浆房存在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