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市二甲中学新授课学教案13
通州区二甲中学有效课堂学教案10.1功和能执教日期月日

高二年级物理学科第10.1节功和内能学教案【学习目标】站得高——明确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绝热过程。
2.从热力学的角度认识内能的概念。
3.理解做功与内能改变的数量关系。
4.知道内能和功的单位是相同的。
【教学重点】绝热过程中的功与内能的关系【教学难点】内能的概念【课前预习】起步稳——知识源于生活。
一、绝热过程:物质系统与外界没有交换的情况下进行的物理过程。
即系统不从外界热量,也不向外界热量。
二、功与系统内能改变的关系。
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
1、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的内能在绝热过程中,内能的增量就等于外界对系统做的功即ΔU=U2-U1=W2、系统对外界做功,系统的内能在绝热过程中,系统对外界做多少功,内能就减少多少即W=-ΔU三、是系统内能转化的量度。
在国际单位制中,内能和功的单位都是。
【精讲点拨】知识点一、一、焦耳的实验知识点二、内能典例分析类型一、做功和内能变化的关系例1、(2010年高考福建卷)如图10-1-2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绝热(即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容器中,容器内装有一可以活动的绝热活塞.今对活塞施以一竖直向下的压力F ,使活塞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气体的体积减小.若忽略活塞与容器壁间的摩擦力,则被密封的气体( )A .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减少B .温度降低,压强增大,内能减少C .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增加D .温度降低,压强减,内能增加变式训练1 (2011年湖北八校联考)如图10-1-3所示,绝热容器中间用隔板隔开,左侧装有气体,右侧为真空.现将隔板抽掉,使左侧气体自由膨胀直至达到平衡,则在此过程中(不计气体的分子势能)( )A .气体对外界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少B .气体对外界做功,温度不变,内能减少C .气体不做功,温度不变,内能不变D .气体不做功,温度不变,内能减少类型二、传热和内能变化的关系例2、在外界不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内能增加了50 J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定是物体放出了50 J 的热量B .一定是物体吸收了50 J 的热量C.一定是物体分子动能增加了50 J D.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可能不变变式训练2 关于物体内能的变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B.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D.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类型三、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例3、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温度高时,含有的热量多B.物体的内能越大,含有的热量就越多,温度也越高C.在传热中,放出热量的物体内能一定大于吸收热量的物体的内能D.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变式训练3 关于物体的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多B.温度高的物体其热量必定多,内能必定大C.在传热过程中,内能大的物体其内能将减小,内能小的物体其内能将增大,直到两物体的内能相等D.热量是传热过程中内能转移的量度【课堂巩固】跑得快——善于学习,手不释卷!1.下列过程中,由于做功而使系统内能增加的是()A.把铁丝反复弯曲,弯曲处温度升高B.烧开水时,蒸汽将壶盖顶起C.铁块在火炉中被加热D.铁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2.用下列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属于做功方式的是( )A.搓搓手会感到手暖和些B.汽油机气缸内被压缩的气体C.车刀切下的炽热的铁屑D.物体在阳光下被晒热3.某系统在初态具有内能5J,在外界对它做了0.5J的功后,系统的内能变为。
初中数学通州薛美华

初中数学
个人珍藏
课题:§14.1变量与函数(1)授课教师: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中薛美华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结合实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和函数的概念以及自变量的
意义.
(2)数学思考: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中“变化与对应”关系的探索,初步理解对应的
思想,强化数学的应用与建模意识.
(3)问题解决: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单值对应关系的不同形式,运用函数的定
义观察、分析问题.
(4)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加深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
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创设情境-主体探究-合作交流-应用提高-归纳评价”的课堂活动模式,努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直观地反映问题情境,启发式与自主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愉快的数学体验.
教学过程:
一、变量
(一)感受变量
1:老师创设由“起点(通州)-途中(加油站)-终点(如皋实验中学)”这一条主线,引出三个实例
实例1:下午3:00出发,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使时间为t小时
t 0.5 1 1.5 2
s 30 60 90 120
(1)根据题意填写表格
(2)用含t的式子表示s
S=60t。
南通初中音乐教案30篇

南通初中音乐教案30篇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符、节拍、音阶等。
2.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4.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
1. 音乐基本知识:音符、节拍、音阶等。
2. 音乐欣赏:中外名曲欣赏。
3. 音乐实践:合唱、合奏、独奏等。
三、教学方法
1. 采用讲授法,讲解音乐基本知识。
2. 采用欣赏法,让学生感受和欣赏音乐之美。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提高音乐表现力。
四、教学步骤
1. 热身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用乐器或嗓音进行即兴创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讲解音乐基本知识:音符、节拍、音阶等,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元素。
3. 欣赏音乐:播放中外名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4. 音乐实践:分组进行合唱、合奏、独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以及对自己音乐学习的思考。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
3. 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表现。
4. 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南通初中音乐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在音乐方面有所收获,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份美好。
六1

【学习目标】站得高——明确学习目标。
1 理解老师的历史作用,掌握老师工作的具体特点2 了解本班老师的基本情况,初步培养学生“尊师爱师”的情感【重点和难点】1 教师工作的三大特点(重点)2 教师工作是特殊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难点)【学法提示】举例法讨论法【课前预习】起步稳——知识源于生活。
1 教师工作最大的特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2 教师是履行__________________的专业人员,承担着_______________、培养_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______的使命。
3 教师工作是一种__________劳动,更是一种______________的劳动。
【课堂探究】走得欢——探索成长快乐。
1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讴歌的是哪一“特殊群体”?2 风在水上写诗,云在天空写诗,灯在书上写诗,老师在黑板上写诗“老师在黑板上写诗”有何象征意义?3 课文P63是从什么角度说明“老师的作用”?课文中有哪一知识点?4 P63“关于老师的比喻”,看谁写得多、写得好?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关于“教师内涵”的规定?6 据P64-65归纳:教师工作的三大特点?7 有人说教师是“我们的师长”是“我们的引路人”是“朋友”是“父母”教师工作是“保姆”的特点?是“警察”8 你知道哪些“英雄教师”(为了保护学生,“挺身而出”,甚至作出了生命的牺牲)?【精讲点拨】在现代教育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可能被取代的。
教师的工作不只是传授知识。
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
只有情感才能唤醒情感。
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作出榜样!教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课堂小结】(见课件)【课堂巩固】跑得快——善于学习,手不释卷!1.教师工作最大的特点在于A.每天和天真纯洁的学生交往B.教师的工作是一种特殊的劳动c.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劳动2.“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九年级物理上册 13.2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教学案3(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教学目标] 1、加深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的理解;1、强化学生画电路图和连接实物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 目标2[教学难点] 目标2[学法指导] 自学、关键点拨、练习巩固等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今天我们继续来巩固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二、自学自测:自主学习文本,完成自测作业1、比较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异同?2、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间必须怎么连,为什么?三、互学互助: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适当,要使电铃和电灯同时有电流通Array过,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A.断开S l,闭合S2、S3;B.断开S3,闭合S1、S2;C.闭合S l,断开S2、S3;D.闭合S2,断开S1、S3.四、导学导练:1、串联电路中,如果其中有一只灯泡坏了,其他灯泡正常工作;并联电路中,如果其中有一只灯泡坏了,其他灯泡正常工作;家庭用电中的电灯的连接方式是。
2、要想得到持续的电流,电路中必须有 ,而且电路还必须是3、如图所示,下列各电路图中,正确的是 ( )4、如图所示,下列电路中,开关同时控制电灯和电铃的是 ( )5、.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 闭合后,小灯泡L 1、L 2都能正常发光的是 ( )6、如图所示电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接通S 2灯亮,电铃响 B .只接通S 1灯亮,电铃响C .只断开S 3灯亮,电铃响D .只断开S 1灯亮,电铃响7、南孚牌干电池的外包装说明(部分)如右表所示,请回答 (每小题各答一点即可)(1)保养或使用电池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废旧电池应如何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课堂小结六、教学反思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通州市二甲中学公开课教案

下面我们就先来看一下影响消费的因素。
1、居民收入影响消费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与基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人们的收入并不都是直接可以支配的。城镇职工在取得合法收入之后,除缴纳个人所得税外,还要扣除“三险”及住房公积金等,余下的收入才可用于生活消费。2004年4月,上海《东方早报》和中央电视台率先对阜阳劣质奶粉坑害儿童事件进行了深度曝光。长期以来,这些连面粉都不如的“无营养”劣质婴儿奶粉一度在阜阳农村市场泛滥。这次在阜阳查获的劣质奶粉平均每袋的成本4元左右,平均售价7元左右。而惠氏奶粉、雅培奶粉等品牌奶粉的售价都在12元以上。阜阳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农民收入少,外出打工人员多,许多孩子无法实现母乳喂养,价格低廉正是劣质奶粉在阜阳农村畅销的主要原因。可见消费水平与人们的收入紧密相关。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生产,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从而增加居民收入。
据2001年国家统计局城调队在10个城市的调查,人们生活中最向往的是健康和舒心。五年前最向往的顺序是经济富裕,能与家人团聚,健康舒心。向往顺序的改变反映了居民在生活质量提高之后,思想观念由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过去人们比较多地光顾食品商店、日用品商店,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把兴趣逐渐转向书店、花木店、图书馆、职业培训班。特别是农村,过去最担心的是吃饭问题,现在最重视的是送子女上学、学致富技术等。
(1)钱货两清的消费
它是人们最常用的交易方式,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旦交易完成,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即由买主自己享有。比如说我从市场上买回一篮鸡蛋,这些鸡蛋付了钱后就归我所有,我是煎着吃还是煮着吃由自己支配。
在钱货两清的消费方式中,这里的钱充当货币的什么职能?教师提问并归纳:流通手段。区分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
通州区二甲中学有效课堂学教案10_3热力学第一定律8_1气体性质执教日期月日

高二年级物理学科第10.3节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学教案1.知道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2.理解热传递是改变系统内能的一种方式。
3.知道传递的热量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4.知道热传递与做功对改变系统的内能是等效的。
【教学重点】热传递对内能的改变。
【教学难点】热量与内能的区别【课前预习】起步稳——知识源于生活。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1.定律内容: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的和.2.数学表达式:ΔU= .二、能量守恒定律1.能量守恒定律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保持不变.2.意义(1)各种形式的能能够.(2)各种物理现象能够用联系在一起.三、永动机不可能制成1.第一类永动机:不需要任何动力或燃料,却能持续地的机器.2.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违背了定律.【精讲点拨】知识点一、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1.热力学第一定律2.对公式ΔU=Q+W符号的规定3.几种特殊情况例1、一定量的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了8×104 J的功,气体的内能减少了1.2×105 J,则下列各式中准确的是( )A.W=8×104 J,ΔU=1.2×105 J,Q=4×104 JB.W=8×104 J,ΔU=-1.2×105 J,Q=-2×105 JC.W=-8×104 J,ΔU=1.2×105 J,Q=2×104 JD.W=-8×104 J,ΔU=-1.2×105 J,Q=-4×104 J知识点二、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1.能量的存有形式及相互转化2.与某种运动形式对应的能是否守恒是有条件的3.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意义4.第一类永动机失败的原因分析例2、下列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存有其他形式能量的增加B.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必然有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C.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动力而持续对外做功的机器——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D.石子从空中落下,最后停止在地面上,说明机械能消失了典例分析类型一、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例1、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中,活塞对空气做了2×105 J的功,同时空气的内能增加了1.5×105 J,这个过程中空气向外界传递的热量是多少?【反思总结】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变式1、一定质量的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内能增加了160 J,下列是关于内能变化的可能原因的说法,其中不可能的是( )A.从A到B的绝热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160 JB.从A到B的单纯传热过程中,外界对气体传递了160 J的热量C.从A到B的过程中吸热280 J,并对外界做功120 JD.从A到B的过程中放热280 J,外界对气体做功120 J类型二、热力学第一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的综合应用例2、[2011·山东卷·36(2)]气体温度计结构如图所示.玻璃测温泡A内充有理想气体,通过细玻璃管B和水银压强计相连.开始时A处于冰水混合物中,左管C中水银面在O点处,右管D中水银面高出O点h1=14 cm,后将A放入待测恒温槽中,上下移动D,使C中水银面仍在O点处,测得D中水银面高出O点h2=44 cm.(已知外界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 cmHg)(1)求恒温槽的温度.(2)此过程A内气体内能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气体不对外做功,气体将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变式2、带有活塞的汽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开始处于状态a,然后经过过程ab到达状态b或经过过程ac到达状态c,b、c状态温度相同,如V-T图所示.设气体在状态b和状态c的压强分别为pb和pc,在过程ab和ac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ab和Qac,则(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 )A.pb>pc,Qab>Qac B.pb>pc,Qab<QacC.pb<pc,Qab>Qac D.pb<pc,Qab<Qac类型三、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例3、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0 kg的绝热汽缸竖直放置,绝热活塞的质量为5 kg,处于静止状态时被封闭气体的高度为50 cm,现在活塞上方加一15 kg的物体,待稳定后,被封闭气体的高度变为40 cm.求在这个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多少.(g取10 m/s2,不考虑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及摩擦阻力)变式训练3 水能不产生污染物,是一种清洁能源,位于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处的尼亚加拉瀑布流量可达每秒6 000 m3,而且一年四季流量稳定,瀑布落差为50 m.若利用这个资源发电,设其发电效率为50%,估算发电机的输出功率.(g取10 m/s2)【课堂巩固】跑得快——善于学习,手不释卷!1.1.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这是因为永动机( )A.不符合机械能守恒定律B.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C.做功产生的热不符合热功当量D.找不到合适的材料和合理的设计方案2.图是密闭的气缸,外力推动活塞P压缩气体,对缸内气体做功800 J,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200 J.缸内气体的( )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600 J B.温度升高,内能减少200 JC.温度降低,内能增加600 J D.温度降低,内能减少200 J3.(2011·广东卷·14)如图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4.如图所示,绝热汽缸中间用固定栓将可无摩擦移动的导热隔板固定,隔板质量不计,左右两室中分别充有一定量的氢气和氧气(视为理想气体).初始时,两室中气体的温度相等,氢气的压强大于氧气的压强,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初始时氢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氧分子的平均动能B.系统重新达到平衡时,氢气的内能比初始时的小C.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有热量从氧气传递到氢气D.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氧气的内能先增大后减小5.对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压强一定增大B.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C.压强增大,体积一定减小D.吸收热量,可能使分子热运动加剧、气体体积增大6.(2010·江苏卷)在将空气压缩装入气瓶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外界做了24 kJ 的功.现潜水员背着该气瓶缓慢地潜入海底,若在此过程中,瓶中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且放出了5 kJ的热量.在上述两个过程中,空气的内能共减小______kJ,空气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的总热量为________kJ.【课后作业】步步高——巩固成果,对答如流!P561、2【学习收获】。
通州区二甲中学有效课堂学教案10_6能源的利用执教日期月日

通州区二甲中学有效课堂学教案执教日期月日高二年级物理学科第10.6节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学教案1.理解能量耗散和品质降低的概念。
2.理解能源的利用实际上是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
3.了解常规能源的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
4.了解开发新能源的方法和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能源的概念和能源的使用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教学难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与环境的关系.【课前预习】起步稳——知识源于生活。
1、能量耗散①能量耗散:有序度较高(集中度较高)的能量转化为,流散到环境中无法重新收集起来加以利用的现象.②能量耗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的自发变化过程具有.2、品质降低:能量从__________的形式降级为___________的形式叫品质降低.3、能量耗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的自发变化过程具有_________能量耗散虽然不会导致能量总量的减少,却会导致能量品质的_______4、能源是社会存有与发展永远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是国民经济运行的物质基础,它与______、______构成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5、人们把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叫做____能源,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_______能源.6、化石能源的储藏是有限的.7、环境问题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精讲点拨】能源的分类与应用例1、以下说法准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最初来源可追溯到太阳能B.汽油是一种清洁能源C.水能是可再生能源D.煤、石油等常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典例分析例1、关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下列观点准确的是( )A.无节制地利用能源,是一种盲目的短期行为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同时增强对环境的保护D.持续开发新能源,是缓解能源危机的主要途径变式1、下列供热方式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用煤做燃料供热 B.用石油做燃料供热C.用天然气或煤气做燃料供热 D.用太阳能灶供热【课堂巩固】跑得快——善于学习,手不释卷!1.下列对能量耗散的理解准确的有( )A.能量耗散说明能量在持续减少 B.能量耗散遵守能量守恒定律C.能量耗散说明能量不能凭空产生,但能够凭空消失D.能量耗散从能量角度反映出自然界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2.导致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植物和生物物种灭绝B.大量燃料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的燃烧C.人口剧增,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D.自然因素破坏了地球环境生态平衡3.能源利用的过程实质上是( )A.能量的消失过程 B.能量的创造过程C.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 D.能量的转化、传递并且逐渐消失的过程4.关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能源是有限的,无节制的利用能源,是一种盲目的短期行为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D.不断开发新能源,是缓解能源危机、加强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5.煤、石油、天然气和生物质能资源的能量形成和转换利用过程基本上是( )A.太阳能辐射→化学能→热能 B.太阳能辐射→机械能→电能C.生物质能→电能→化学能→热能 D.太阳能辐射→机械能→化学能6.下列哪些现象属于能量耗散( )A.利用水流能发电转化为电能 B.电能通过灯泡中的电阻丝转化为光能C.电池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火炉把房子烤暖【课后作业】步步高——巩固成果,对答如流!P702【学习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 B. ,
C.0, D.0,
四、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率是速度的大小
B.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C.速度是矢量,平均速度是标量
D.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A.任意2 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 s内位移的2倍
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
C.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若两物体的速度大小一样,则它们的速度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变式训练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学习感悟(教学反思)
6.瞬时速度
物体在某一或经过某一的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对应;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的和方向;可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
课堂活动预设
课堂生成指导
一、速度和速率
[问题情境]
导弹从发射到击中1000 km处的目标用10分钟;飞机从济南飞往500 km外的南京用1个小时.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运动,运动的快慢不同,我们应该如何比较它们的快慢呢?
例3一个质点沿x轴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为x=5+2t3,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为v=6t2.求:(1)该质点在t1=0至t2=2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1和在t2=2 s到t3=3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2)该质点在t2=2 s时刻的瞬时速度v2和t3=3 s时刻的瞬时速度v3.
[要点提炼]
[问题延伸]
有甲、乙两个物体,甲运动的位移大于乙运动的位移,甲的速度就一定大于乙的速度吗?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问题情境]
1.我们在研究物体运动快慢时,有时只需要粗略知道运动快慢即可,例如从北京到济南大约500 km,坐客车走高速约需5个小时,司机大体以多大的速度行驶才能基本按时到达?这是指的什么速度?
2.在某段高速公路上路牌显示限速110 km/h,这时司机就会注意座前的时速表,时速表上所显示的又是什么速度呢?
[要点提炼]
1.平均速度
2.瞬时速度
3.两者的关系
[问题延伸]
1.在定义瞬时速度时运用了什么数学思想?
2.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吗?瞬时速率呢?
三、应用探究
例1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
6、知道速度是矢量,平均速度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三个概念,及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难点:
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自主学习
1.直线坐标系:直线坐标轴上每一点的数值表示该点的,两个坐标的差值表示坐标的,不同含义的坐标轴上坐标的变化量具有不同的物理意义.
2.位移:物体沿直线运动,以这条直线为x坐标轴,则位移用表示,即Δx=.Δx的大小表示位移的,Δx的正负表示位移的.
2.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大小的平均值相等
C.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
D.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3.时间:在时间轴上,坐标变化量表示,即Δt=
4.速度
(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比值.
(2)定义式:v= .
(3)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及运动.
(4)单位
(5)矢量性:速度既有又有,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内发生的位移大小,速度的方向是物体的方向.
5.平均速度
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比值,与一段或对应;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只能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变式训练2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C.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关系的物理量
例2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 = ,当Δt充分小时,该式可表示t时刻的瞬时速度
B.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D.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3.下列所说的速度中,哪些是平均速度,哪些是瞬时速度?
①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 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
②经提速后列车的速度达到150 km/h;
③由于堵车,车在隧道内的速度仅为1.2 m/s;
④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 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
⑤子弹以800 m/s的速度撞击在墙上.
表示平均速度的是______,表示瞬时速度的是______.
通州市二甲中学新授课学教案
课题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年级学科
高一物理
上课时间
_____月_____日
主备人
毛锦圣
审核人
高一物理备课组
学习目标Βιβλιοθήκη l、了解如何描述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2、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
3、能区别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概念。
4、知道速度和速率的区别。
5、会计算质点的平均速度,认识各种仪表中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