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科学复习课《杠杆与滑轮专题》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二轮复习杠杆滑轮加强专题(带答案)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二轮复习杠杆滑轮加强专题(带答案)一、单选题1.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泥源后,司机按图中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匀速拉出。
比较这两个装置(端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及滑轮自重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比甲省力B. 甲比乙省力C. 甲比乙省功D. 乙比甲省功2.用细绳系住厚度不均匀的木板的O处,木板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且上表面保持水平。
如图,两玩具车同时从O点分别向木板的两端匀速运动,要使木板在此过程始终保持平衡,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 两车的质量必须相等B. 两车的速度必须相等C. 质量较小的车速度较大D. 两车同时到达木板两端3.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物体A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A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F2的功率为0.6WB. 如果增大F2,物体A可能向左运动C. 物体A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D. 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N4.在“富国强军”的时代要求下,大连造船厂建造了首艘国产航空母舰。
在建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大型起重机“龙门吊”。
它主要由主梁和支架构成,可以提升和平移重物,其示意图如图所示。
在重物由主梁右端缓慢移到左端的过程中,右支架对主梁的支持力F与重物移动距离s的关系图象是()A. B. C. D.5.某种活动黑板的示意图如图,两块形状相同的黑板的重力均为C,其上端分别用两根绕过两只定滑轮的纸绳相连。
当其中一块黑板沿竖直方向匀速运动时,另一块黑板同时做等速反向运动,不计一切摩擦力,每根绳的拉力为()A. 2GB. GC. G/2D. 06.育英学校高中部扩建,需要在新旧校址间建立一座桥梁。
工人王师傅借助河中石头,要把竹竿尽可能深地插入湖底淤泥,如图所示,效果最好的是()A. B.C. D.7.如图所示,滑轮下挂重400N的物体G,滑轮重20N,绳和杠杆都是轻质的。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专题 第十章 杠杆和滑轮课件 浙教版

是:①分清哪些是定滑轮,哪些是动滑轮;②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画一条横线,将它们隔
离开来,则横线下方与动滑轮直接相连的绳子股数即为承担重物的绳子股数。 4.滑轮组的组装
奇动偶定法:在组装滑轮组的过程中,如果承担重物绳子的股数为奇数,则绳子数,则绳子的固定端在定滑轮上,可简记为“奇动偶
7.(2010·舟山)如图所示为一种树木扶正器。将扶正器的 B 端放在地面上,通过收紧带 与树根部 C 保持一定距离。A 端固定在树干上,利用液压装置产生一个推动树干的力,
那么,在扶正到如图位置时,树干 A 点( ) A.受到沿 BA 方向的推力 B.受到垂直于 AB 方向的推力 C.所受推力的力臂为 AB D.所受推力的力臂为 BC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AC相当于一个杠杆,C端为固定点,在A端施加沿BA方向的力 使树木竖直。 答案:A
(1)F1、F2、F3 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2)求图乙中 F2 的大小; (3)利用图丙的机械,小科把此物体匀速提高 2 m,用时 10 s,求拉力 F3 的功率。
答案:(1)F2>F1>F3 (2)解:F2×OA=G×OB F2=OOBA×G=150 N×2=300 N
(3)解:W=F3s=Gh=150 N×2 m=300 J P=Wt =31000sJ=30 W
4.(2011·义乌)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 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 )
A.F 甲>F 乙,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 B.F 甲<F 乙,因为乙方法的动力臂长 C.F 甲>F 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短 D.F 甲=F 乙,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 2 倍
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举例:天平。
知识点二
滑轮
杠杆和滑轮复习课PPT

【情景应用】.俯卧撑是一项常见的体育健身活动。如图所示是小
明同学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小明重600N,小明身体可视为杠杆,O 为支点,A1为重心,OA=1m,B到O点的距离OB=1.5m。求: (1)地面对手的支持力; (2)若每个手掌的面积为0.016m2,求双手对地面的压强;
探究应用2、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简单机械 功 --—杠杆、滑轮复习课
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简单机械
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简单机械
学习目标:
1.知道杠杆的五要素,要求能正确作出力臂、知道什么 是杠杆平衡。 2.能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的过程作出正确描述, 以及如何得出正确的结论。 3.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种类的杠杆,并利用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能根据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组,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一、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支点:杠杆可以绕着转动的点O
五 要 素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F2 动力臂:从支点 到动力作用线 的距离L1
阻力臂:从支点 杠杆平衡条件:
到阻力作用线 F1L1=F2L2
的距离L2 。
杠 杆 种
省特点力是杠_杆_省_:_力_动__力但臂L费1_>_距__离阻力;臂L2,动力
5.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在路灯和轻绳的共同作用下,在水平方向处 于静止状态,请画出轻绳对杠杆的动力的力臂和阻力的示意图。
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
F < 阻力F
1
2
;
费力杠杆:动力臂L _<___阻力臂L , 动力F > 阻力F ;
1
2
1
2
类
特点是__费__力___但 省距离 ;
初中科学复习杠杆和滑轮

初中科学复习杠杆和滑轮一、内 容 提 要二、要点 解 析1、问:怎样正确理解力臂的概念? 答:关于力臂的概念,要注意以下几点:(1 从几何上来看,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其中“点”为杠杆的支点;“线”为力的作用线,即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
(2)某一力作用在杠杆上,若作用点不变,但力的方向改变,那么力臂一般要改变。
如图所示,力F 的大小一样,由于作用在杠杆上A 点的方向不同,力臂就不同.(a )图中F 的力臂l 比(b )图中F 的力臂l ˊ大. (3)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如图所示. (4)若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它的力臂为零.2、问:你能总结一下画力臂的一般步骤吗? 答:可按下述步骤画力臂: (1)首先确定支点O .(2)画好动力作用线及阻力作用线.画的时候可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 (3)再从支点O 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画出垂足,则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4)最后用大括号勾出力臂,在旁边标上字母l 1或l 2,分别表示动力臂或阻力臂。
3、问:关于滑轮组,我们应该知道些什么? 答:使用滑轮组,应注意两个关系式: (1)F =nG. 式中G 在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时,表示被提起的重物的重;在不计摩擦时,则表滑 轮 定 滑 轮动 滑 轮滑 轮 组作用示重物与动滑轮的总重. 式中n表示承担重物重(式中h为重物被提升的高度n4、问:答: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1哪是动滑轮;(2滑轮相连的绳子有几股,那么n就是在图甲中我们用虚线把重物和动滑轮从滑轮组隔离,以重物和动F=4总G5、问:答:下面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1始端应固定在动滑轮的框架钩上,6、用不准确的天平进行准确的测量在粗略测量和练习使用天平时,都可以忽略由于仪器本身造成的误差.但是在精确测量中,这是不允许的,如何用不准确的天平进行准确的测量呢?第一种方法“是恒载法”.先将另外一个物体放到天平的一只托盘上,然后把砝码放在另外一只托盘上,直至天平平衡.接着,把待测物体放到放砝码的托盘上,并将其中的一部分砝码逐渐取出,使天平恢复平衡.此时,被测物体的质量就等于被取出的砝码的质量.由于砝码是准确的,所称出的值就是它的真实值.第二种方法是“替代法”.把待测物体放到天平的一只盘上,另外拿些沙粒加到另外一只盘上,一直加到使天平平衡.然后,把待测物体拿下(沙粒别动),逐渐把砝码加到这只盘上,直到天平重新恢复平衡为止.这样,被测物体的质量就等于盘上砝码的质量.第三种方法是“复称法”.首先把待测物体(设质量为m)放在左盘,然后往右盘加砝码(质量为m1)使之平衡.此时,便有mgl1=m1gl2(l1、l2分别为左、右盘到天平中央刀口的距离).接着,又将待测物体放到右盘,然后往左盘加砝码(质量为m2)至天平平衡.此时,也有m2gl1=mgl2.将两式相比可得21mmm ,只要将m1、m2的值代入上式,便可以得出待测物体的质量了.三、中考撷要在最近的三年中,杠杆也是中考的主要内容之一,考试中其内容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作图题计算题等多种题型中.考查的最主要形式为作图题,即给出日常生活中杠杆应用的实例,作出其五要素,尤其是力臂.要善于把日常生活中涉及到杠杆知识又不容易联想到杠杆的应用实例与杠杆联系起来,分析其中的五要素.在中考中的考查范围为滑轮组的连接方式和计算,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与计算题中,且往往与后面的功、功率及机械效率结合起来考查.四、典 型 例 题题型一 会确认并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例 1如图甲所示,杠杆OA 处于平衡状态,在图中分别画出力F 1和F 2对支点0的力臂L 1和L 2。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 (共44张PPT)【优秀课件】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 (共44张PPT)【优秀课件】
6
解析
【解析】以B为研究对象,本题中它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对它向左的拉力,物体A对它的向右 的摩擦力。当B与A发生相对运动时,无论如何拉滑轮,B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所以B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拉力和摩 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道B受到的摩擦力为3N,方向向右。此滑轮是动滑轮,绳子移动 速度是滑轮移动速度的2倍,所以滑轮移动速度为0.1m/s。若不计各种摩擦和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等,A对 绳子的拉力等于拉力F的一半,绳子拉物体A的力为5N,拉力的功率为1w
4
考点一、水平放置时,拉力与摩擦力分析,及 效率功率等
2.用水平力F1拉动如图所示装置,使木板A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块B在木板A上相对地面静止,连接B与 竖直墙壁之间的水平绳的拉力大小为F2。不计滑轮重和绳重,滑轮轴光滑。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 )
A.F1=F2
B.F2<F1<2F2
滑轮
考点目录
考点一、水平放置时,拉力与摩擦力分析,及效率功率等 考点二、竖直放置时,拉力与重力关系,及效率功率等 考点三、滑轮组的实验探究 考点四、滑轮组与杠杆、浮力等结合计算分析 考点五、滑轮组在生活中的应用
【注意】使用滑轮组时,不仅考虑动滑轮重力,有些还要考虑滑轮的摩擦。
2
考点一、水平放置时,拉力与摩擦力分析,及 效率功率等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 (共44张PPT)【优秀课件】
9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滑轮 (共44张PPT)【优秀课件】
考点一、水平放置时,拉力与摩擦力分析,及 效率功率等
初三物理《杠杆、滑轮》专题复习.docx

初三物理《杠杆、滑轮》专题复习一、必备知识点考点1杠杆⑴杠杆①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够绕着固定点敖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②杠杆五要素:支点0:杠杆绕着其转动的固定点;动力R: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h: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1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2)杠杆的平衡条件①杠杆平衡:当.有两个力或几个力作用在杠杆上时,若杠杆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则杠杆平衡。
②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即Fj[] =F?[,o(3)杠杆南昇类--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土阻力臂的杠杆叫做省力杠杆,杠杆平衡时,其动力小于阻力。
.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叫做费力杠杆,杠杆平衡时,其动力大于阻力。
费力杠杆虽费力,但萱距离。
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叫做等臂杠杆,杠杆平衡时,动力等于阻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考点2滑轮(1)定滑轮①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支点是转动轴,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因此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笠理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2)动滑轮①定义: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②实质:动滑轮的支点是那段上端固定的绳子与动滑轮也的点,动力臂是滑轮的直径,阻力臂是滑轮的半径,因此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且多费一倍距离。
(3)滑轮组①定义:由几个动滑轮和几个定滑轮组成的装置,叫做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即F=% 此时s=nh。
(n为承担物体的绳子的段数) 二、重难点突破(1)杠杆中最小力的作法:首先寻找最长力臂,直接连接支点和作用点,连线视为最长力臂,再根据杠杆的平衡画出力臂的垂直有向线段,即为最小力。
(2)滑轮组的绕线规律a、单个动滑轮最多能支撑3段绳子的连线,即n=2或n=3b、根据自由端绳子股数n,按照口诀“偶定奇动”确立绳子的悬挂点(3)定滑轮n=l, s=h,动滑轮n=2, s=2h,滑轮组s=nh (简单记忆“绳子移动的距离大于物体距离”,为n倍)(4)参与数字计算的时候,初中阶段通常都忽略掉了绳子自重和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影响。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杠杆和滑轮

费力杠杆
F2 F3
F1
F4
如图是一个弯曲的杠杆,O是支点,在A处挂 一重物G=10N,AO=BC=4cm,OB=3cm,在C点 处加一个力F,若使F力最小,画出该力的方 向,及力F的最小值是( A ) A.8N B.10N C.5N D.13N
Fc
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
讨论: 如何正确选用这些剪刀?为什么?
要求
A B B C A
A A A B
要点梳理
• 1、杠杆的概念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但一定是硬的,不能是软的
要点梳理
• 2、杠杆的五个要素 支点:杠杆转动过程中固定不动的点(旋转中心)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 阻力臂:
变化情况是( )
A.大小不变
B.由小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O L’2
G
G
6、钢丝钳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 工具,使用钢丝钳时涉及到许多 物理知识,请写出三个:
(1)
。
(2)
。
(3)
。
7、在已平衡的杠杆两边分别挂上不同
数量的钩码(每个质量相等),杠杆仍然平 衡,如图,则:
L1 L2
·
思考
有一袋粮食,想把它从一楼提到四楼,有哪些办法?
二、滑轮
1)定义:使用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
2)特点:
①_不__省__力,F1_= F2 _= G
定 ②_不__省__距离,
.0
滑 ③__能__改变力的方向。l2 l1 轮
3)定滑轮实质是个: G
等臂杠杆
F
F
二、滑轮
复习杠杆和滑轮ppt课件

;
(2) 当L1<L2,则F1 > F2,此类杠杆为费力杠杆,其
特点是: 费力但省距离
;
(3) 当L1=L2,则F1 = F2,此类杠杆为 等臂杠杆,其
特点是: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
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2
4.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 等臂 杠杆,其特点
是: 不省力,但能改变施力方向
(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小盘悬于棒的A端,用细线
在O点提起木棒,木棒恰好水平平衡,则OA为多长?
5cm
_______________.
A
100 g
g
B
O
0
1
50 g
g
2
小盘
甲
乙
3
A
B
O
4
5g
g
螺母
丙
24
(2)小明用螺母作为秤砣,他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去
测量螺母的质量,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
150 g.
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该传感器显示
其拉力F与作用点到O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金属杆重( B )
A.5 N
B. 10 N
C.20 N
D.40 N
13
3.(2017连云港)如图所示,在均匀杠杆的A处挂3个
钩码,B处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
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g,若在A、B两处各加1
石块撬起,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M方向用力撬
A
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________点;若救援队员在
撬棒D点沿DN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
C
______点.若想将石块1撬起,则沿______(选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2 F2
(2)如果重物的悬挂点位置不变,将线的作用 点移到OB的中点C,当杠杆水平 平衡时,线的拉力又为多大?
F1×L1=F2×L2 F1×20厘米=12牛×40厘米
F1=24牛
F1 L1
L2 F2
(3)比较:A点处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 C点处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
F1 =8牛 L1
F1=24牛 L1
:
G 1:竖直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N和G
G=N=80N
2:水平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T和f
f = T =120N
思维导图
才艺展示
如图示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若拉力F将绳子的自由端移 动1. 5m时,重物升高0.5m,请你在图中画出绳子绕法。
A.大小不变
B.由小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O LL2 2’
L2先变大
D.先变小后变大
G
G
【练】若在鱼竿的末端施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当杠杆由如 图实线位置匀速转动到虚线位置时,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大小不变 B.由小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C
O L2’
G
L2再变小
G
【练】鱼竿上有些钉子,时间长了,要把钉子拔掉换新的。你能找出A 点最小的力吗?
为什么捕鱼器上要用定滑轮呢?
l2 l1 O
F2
F1
F
l1= 2R F
O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2 = R
O
G
G
杠杆的支点在 O 点处
变形的杠杆——动滑轮
(1)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2)能省一半力,但费一倍距离。
F = G/2
s = 2h
(3)本质上,相当于一个动力臂为阻
力臂 2 倍的省力杠杆。
利用动滑轮匀速拉起100牛的物体,如图所示有 两种方式,若不计滑轮本身重力和摩擦,图(a)中拉 力为___5_0__牛,图(b)中拉力为__2_0_0__牛。若要使物 体竖直上升2米,图(a)中绳子的自由端需拉升___4__ 米,(b)中绳子的自由端需拉升___1__米。 F1
F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F1l1=F2l2
最小力的画法:力臂最长
最长力臂的画法:连接支点和力的作用点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F2
F1
F2
自行车刹车
筷子 F1
F1
.
.
F2
汽水扳手
定滑轮 动滑轮
变形的杠杆——定滑轮
(1)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2)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也不省距离。 (3)本质上,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
浙教版初中科学复习课 《杠杆与滑轮专题》
2020/9/22
捕鱼器
滑轮 捕鱼器
杠杆
一定点,二画线,点向线,引垂线。
滑轮
F1 L1
捕鱼器 O
L2
支点(O)
动力(F1) 阻力(F2) 动力臂(L1) 阻力臂(L2)
杠杆 F2
滑轮是不是杠杆呢?
杠杆五要素
为什么捕鱼器的鱼竿是要这样设计呢?
探究:为什么捕鱼器的鱼竿是要这样设计呢? 我们通过鱼竿模型来研究 。
F1
L1 O
L2
F2
L2 O
L1
F2
(a)
(b)
[练] 小柯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400牛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B.人将绳子拉过1米,物体也上升1米
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牛
×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是定滑轮,使用时轴和物体一起移动的是动滑轮
。 物体升高h相当于绳子少了2h,则绳子端在相等的时间移动的距离为2h
拉力 F 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段数
n 有关。
F=
1 n
G
【练】如图所示,物体A重G=80N,在F=60N拉力下匀速前
进,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12_0__N。
(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N
. F T A
f
综合分析得
探究:为什么捕鱼器的鱼竿是要这样设计呢?
我们通过鱼竿模型来研究
一。根长60厘米的轻质杠杆,它的一端可以绕固
定点O转动,另一端A用线竖直向上拉着,在离O点40
厘米的B点挂一重力为12牛的重物。
F1
(1)当杠杆水平平衡时,线的拉力为多大?
F1×L1=F2×L2
L1
F1×60厘米=12牛×40厘米 F1=8牛
图实线位置匀速转动到虚线位置时,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大小不变
什么时候阻力臂最大?
B.由小变大
杠杆转到水平位置时,阻力臂达到最大值
C.先变大后变小 ;
D.先变小后变大
O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F1l1=F2l2
由 F1l1=F2l2 ∵l1、 F2不变
∴F1 随 l2的变化
而变化
G
【练】若在鱼竿的末端施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当杠杆由如 图实线位置匀速转动到虚线位置时,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L2 F2=12牛
F1<F2
省力杠杆 等臂杠杆
L2 F2=12牛
F1>F2
费力杠杆
L1>L2
L1=L2
L1<L2
属于什么类型的杠杆?为什么要设计成这种类型?
F1
L1
F2
捕鱼器 O
L2
费力杠杆 能省距离(可以快速拉起渔网)
{静止
杠杆的平衡 匀速转动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 F2l2
【练】若在鱼竿的末端施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当杠杆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