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03任务第一题解答
电大成本会计作业03次答案

成本会计网上形考任务 -第 3 次任务1、资料:某公司下设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协助生产车间(机修车间),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
该公司是大批生产的公司,因半成品不对外销售,所以,管理上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
所以,采纳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该公司推行一级成本核算,为了归集生产花费计算产品成本,设置了甲、乙两种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和协助生产车间的“协助生产车间明细账”。
“基本生产车间明细账”设置“直接资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花费”三个成本项目。
协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花费不经过“制造花费”科目核算发生时,直接归集在“协助生产成本”账户中。
( 1) 2000 年 10 月生产车间发生的经济业务以下:基本生产车间领有资料 100000 元,此中:直接用于甲产品的 A 资料 20000 元,直接用于乙产品的 B 资料 30000 元,甲、乙产品共同耗用的 C 资料 40000 元(按甲、乙产品的定额耗费量比率进行分派。
甲产品的定额耗费量为8000 公斤,乙产品的定额耗费量为2000 公斤),车间的机物料耗费性资料10000 元;协助生产车间领用资料 12000 元;合计 120000 元。
基本生产车间本月报废低值易耗品一批(劳动保护用品),实质成本为 4000 元,残料入库,计价 200 元,采纳五五摊销法进行核算。
基本生产车间的工人薪资40000 元(按甲、乙产品耗用的生产工时比率进行分派,甲产品的生产工时为 6000 小时,乙生产的生产工时为 2000 小时),管理人员薪资8000 元;协助生产车间的工人薪资 12000 元,管理人员薪资 3000 元;合计63000 元。
依据薪资花费的14%计提员工福利费。
基本生产车间月初在用固定财产原值200000 元,月底在用固定财产原值240000元;协助生产车间月初、月底在用固定财产原值均为80000 元;按月折旧率1%计提折旧。
基本生产车间发生其余钱币支出9080 元,此中:办公费2000元,差旅费 3000 元,运输费 4080 元;协助生产车间发生其余钱币支出 6100 元,此中:办公费 1000 元,差旅费 2000 元,运输费 3100 元。
第三章成本会计练习题答案

第三章成本会计练习题答案第三章成本会计练习题答案在学习成本会计的过程中,练习题是巩固知识和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第三章成本会计练习题的详细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成本会计的相关知识。
1. 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目标是什么?成本会计是指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关成本的信息的一种会计方法。
其基本概念是以成本为核心,以成本为基础,以成本为导向,全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状况。
其目标是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关成本的信息,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成本管理和成本优化。
2. 什么是成本要素和成本对象?成本要素是指构成成本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和间接费用等。
成本对象是指在成本核算中被计算和分配成本的对象,可以是产品、作业、部门或其他经济活动单元。
3. 什么是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归属于特定成本对象的成本,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
间接成本是指不能直接归属于特定成本对象的成本,需要通过分配或分摊的方式计算和分配给各个成本对象。
4. 什么是全面成本和差别成本?全面成本是指在成本核算中计算和分配给成本对象的全部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差别成本是指在不同决策方案或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成本差异,是用来衡量不同决策方案或经营活动之间的成本差异的重要指标。
5. 什么是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是指通过对成本的计划、执行、监控和调整,使成本在可控范围内,以达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
成本管理是指通过对成本的分析、评价和改进,提高成本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方法。
6. 什么是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计算和分配的过程,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和分配。
成本分析是指对成本进行分类、比较和解释,以获取有关成本的信息,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分析方法。
7. 什么是制造费用和非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与产品的生产直接相关的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成本会计最新任务第一题解答完整版

成本会计最新任务第一
题解答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1.某企业本月生产A 、B 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材料2000千克。
本月实际产量为:A 产品200件,B 产品100件。
其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A 产品5千克,B 产品8千克。
本月耗用甲材料资料如下表:
要求:(1)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本月生产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 (2)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分配甲材料费用(分配率保留两位小数); (3)根据分配结果编制领用材料的会计分录。
(本题20分) 解题:(1)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本月生产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
(分配率保留两位小数)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A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200*5=1000(公斤)
B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00*8=800(公斤)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64000/(1000+800)=
A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1000*=35560(元)
B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800*≈28440(元)
(3)根据分配结果编制领用材料的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35560
——B产品 28440
贷:原材料 64000。
会计制度03任务0003套题原题及答案提示

03任务_0003一、辨析题(共 2 道试题,共 30 分。
)1.分批法是以产品的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归集生产成本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比如发电、采掘、造纸等企业,也可以适用小型水泥厂,制砖厂或辅助生产的蒸汽车间等。
答案提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分批法是以产品的批别或定单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汇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分批法适用于小批、单件而且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2.从会计核算角度看,生产制造业务过程的重要内容就是对构成产品成本的各项费用发生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加工和整理,确定产品成本,而这需要健全的成本核算基础工作的开展来完成,因此实际成本核算方法设计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的设计。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因为从会计核算角度看,生产制造业务过程的重要内容是对构成产品成的各项内容发生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加工和整理,确定产品成本,而这需要健全的成本核算基础工作的开展来完成。
因此,实际成本核算方法的设计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的设计。
这些基础工作的设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成本开支范围的设计;(2)制定各项消耗定额;(3)建立和健全有关成本的原始记录;(4)健全计量验收制度。
二、论述题(共 2 道试题,共 40 分。
)1.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在成本计算工作中是一个重要而又比较复杂的问题。
企业应当根据产品的生产特点,如月末结存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变化的大小,月末结存在产品价值的大小,各项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的轻重,以及企业定额管理基础工作的扎实与否等,结合企业的管理要求,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
请简要分析一下企业实务中常用的分配方法?答案提示企业实务中常用的分配方法:1月末在产品不计价法,在产品数量很少,价值较低且数量较为稳定,将在产品费用忽略不计,产品全部生产费用由本月完工产品负担。
成本会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学》课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3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1.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1)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A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10=10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4=800(千克)合计 1800(千克)B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5= 5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6=1200(千克)合计 1700(千克)(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1782/1800 = 0.99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1717/1700 = 1.01(3)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1000×0.99=990(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800×0.99=792(千克)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500×1.01=505(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1200×1.01=1212(千克)(4)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价格费用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990×2=1980(元)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505×3=1515(元)合计 3495(元)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792×2=1584(元)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1212×3=3636(元)合计 5220(元)(5)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甲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3495×(-2%)=-69.9(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5220×(-2%)=-104.4(元)(6)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原材料费用甲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3495-69.9=3425.1(元)乙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5220-104.4=5115.6(元)(7)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8)根据原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 1)借: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3495—— 乙产品 5220贷:原材料 87152)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乙产品贷:材料成本差异2.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1)交互分配供水劳务分配率= 19000/20000 = 0.95 运输劳务分配率=20000/40000 = 0.5供水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0.5×1500=750(元) 运输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0.95×1000=950(元) (2)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供水车间实际费用 =19000+750-950=18800(元) 运输车间实际费用 =20000+950-750=20200(元) (3)对外分配供水劳务分配率=18800/19000=0.989474 运输劳务分配率=20200/38500=0.524675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 =0.989474×16000=15832(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 =0.524675×30000=15740(元)合计 31572(元)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供水费 =0.989474×3000=2968(元) 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运输费 =0.524675×8500=4460(元)合计 7428(元)1)交互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 750—— 运输 95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950——运输 7502)对外分配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31572管理费用 7428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18800——运输 202003.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1)按实际耗用量和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供水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2000×0.6=1200(元)供水车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1000×0.6=600(元)基本生产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25000×0.6=15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 5000×0.6= 3000(元)企业管理部门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7000×0.6= 4200(元)合计 24000(元)供电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500×5=2500(元)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4000×5=20000(元)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供水费=1000×5=5000(元)合计 27500(元)(2)计算辅助生产实际成本供水车间实际成本=25620+(1200+600)=27420(元)供电车间实际成本=22780+2500=25280(元)(3)计算辅助生产成本差异供水车间成本差异=27420-27500=-80(元)供电车间成本差异=25280-24000=1280(元)(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借: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直接燃料及动力) 1200基本生产成本—— ×产品 (直接燃料及动力) 15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3000——供水车间 600 ——供电车间 2500管理费用 9200贷:辅助生产——供水车间 27500——供电车间 240002)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借: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车间 19380—— 供电车间 11580贷:制造费用——供水车间 19380——供电车间115803)结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借:管理费用 120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供电车间第4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 1)直接材料费用分配分配率=21000/(500+200) =30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500×30=15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 =200×30=6000(元) 2)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的分配 分配率=3600/(500+100)=6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500×6=3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 =100×6=600(元) 3)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分配率=8400/(500+100)=14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用=500×14=7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用 =100×14=1400(元) 4)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率=5400/(500+100)=9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500×9=45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00×9=900(元)(3)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明细账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29500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95002.(1)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1)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和定额工时完工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100×80=8000(元)在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3000+7000-8000=2000(元)完工产品定额工时=100×40=4000(小时)在产品定额工时=2000+3000-4000=1000(小时)2)分配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3500+7500)/(8000+2000)=1.1完工产品应分配直接材料费用=8000×1.1=8800(元)在产品应分配直接材料费用=2000×1.1=2200(元)3)分配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2500+3500)/(4000+1000)=1.2完工产品应分配直接人工费用=4000×1.2=4800(元)在产品应分配直接人工费用=1000×1.2=1200(元)4)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率=(1500+2500)/(4000+1000)=0.8完工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4000×0.8=3200(元)在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1000×0.8=800(元)5)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明细账(2)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丙产品 16800贷: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16800第6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1.分批法(1)登记2月份和3月份402批号A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402批号全部A产品的实际成本402 批号A产品成本明细账如下表:产品成本明细账投产日期:2月完工日期:3月产品批号:402 购货单位:××公司(2月提前完工2台)(2402 批号全部A产品的实际总成本=5040+41080=46120 (元)402 批号A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46120/20 =2306(元)2.平行结转分步法(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第一生产步骤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分配费用:1)直接材料费用分配分配率=38500/(335+30+20) =10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100=3350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50×100=5000 (元)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分配率=14680/(335+30×40%+20)=4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40=1340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32×40=1280(元)3)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率=18350/(335+30×40%+20)=5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50=1675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32×50=1600(元)第二生产步骤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分配费用:1)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分配率=14200 /(335+20)=4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40=134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20×40=800(元)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分配率=20700/(335+20×50%)=6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60=201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0×60=600(元)3)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率=27600/(335+20×50%)=80应计入产品的份额=335×80=268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0×80=800(元)(2)登记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见下表:产品成本明细账(3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第7 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1.分类法(1)计算编制耗料系数计算表,见下表(2直接材料分配率=67200÷4200=16直接材料人工分配率=12750÷25500=0.5制造费用分配率=38250÷25500=1.52.定额法(1)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1000-100)+9000-8100=1800(元)(2)脱离定额差异分配率=(-200-97)÷(8100+1800)=-3%(3)材料成本差异=(9000-97)×(+1%)=89.03(元)(4)完工产品应负担的脱离定额差异=8100×(-3%)=-243(元)(5)在产品应负担的脱离定额差异=1800×(-3%)=-54(元)(6)完工产品直接材料实际费用=8100-243+89.03+100=8046.03(元)(7)在产品直接材料实际费用=1800-54=1746(元)3.标准成本法(1)计算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固定制造费用=7000×2×2=28000 (元)(2)用三差异分析法对固定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固定制造费用耗费(预算)差异=14700×1.8-15000×2=-3540(元)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1500-14700)×2=+600(元)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4700-7000×2)×2=+1400(元)第 10 章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1.利用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按产品种类反映)首先可以总括地分析全部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各种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以及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
2018最新电大成本会计形成性考核-03任务

成本会计形考3答案任务三1. 某企业生产B 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其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
9月份初在产品原材料费用为4000元。
该月生产费用为:原材料16000元,直接人工费3000元,制造费用4500元。
该月完工产品350件,月末在产品150件。
要求:(1)计算9月份B种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登记9月份B种产品明细账。
B产品成本明细账8999参考答案:(1)B产品原材料费用分配率=(4000+16000)/(350+150)=40(元)B种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50×40=6000(元)B种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350×40=14000(元)B种完工产品总成本=14000+3000+4500=21500(元)B种完工产品单位成本=21500/350=61.43(元)(2)B产品成本明细账登记如下:B产品成本明细账2. 某种产品经三道工序完成,其材料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各工序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第一道工序130公斤,第二道工序210公斤,第三道工序160公斤。
9月末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分别为:第一道工序100件,第二道工序200件,第三道工序38件。
该种产品9月初原材料费用为1538元,9月份原材料费用为1462元。
该月完工产品800件。
要求:(1)计算各工序按原材料投料程度表示的完工率。
(2)计算9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3)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参考答案:(1)各道工序按原材料投料程度表示的完工率为:第一道工序130/(130+210+160)×100%=26%第二道工序(130+210)/(130+210+160)×100%=68%第三道工序(130+210+260)/(130+210+160)×100%=100%(2)9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第一道工序100×26%=26(件)第二道工序200×68%=136(件)第三道工序38×100%=38(件)9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26+136+38=200(件)(3)原材料费用分配率=(1538+1462)/(800+200)=3(元)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800×3=2400(元)在产品原材料费用=200×3=600(元)3. 某工业企业甲产品每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成本会计第三章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1、领用某种原材料550千克,单价10元,生产A产品100件,B产品200件。
A产品消耗定额1.5千克,B产品消耗定额2.0千克。
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为()元。
A.4000B.1500C.3200D.200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分配率=550×10/(100×1.5+200×2.0)=10200×2.0×10=40002、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一次交互分配是在()之间进行的。
A.各辅助生产车间B.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C.各受益的基本生产车间D.各受益的企业管理部门『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交互分配法是分为两步的,一步是对内分配,一步是对外分配,其中第一步对内分配也就是在各辅助车间之间进行分配。
3、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费用()。
A、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B、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C、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D、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单位【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采用直接分配法,不考虑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量,即不经过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直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
【答疑编号10645735】4、某车间领用某种原材料2100千克,单价10元,原材料费用合计21000元,该车间生产甲产品200件,乙产品220件。
甲产品消耗定额4.5千克,乙产品消耗定额5.0千克。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为()元。
A、9450B、1155C、9000D、12000【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分配率=21000÷(200×4.5+220×5)=10.5(元/千克)则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00×4.5×10.5=9450(元)【答疑编号10645781】二、多选题1、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下列方法中,会导致8月份发生的生产费用全部由本月完工产品负担的方法是()。
会计制度设计 03任务答案

2.企业应根据“应收账款”明细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及“预收账款”明细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计算填列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项目;
3.根据“预付账款”明细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及“应付账款” 明细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计算填列资产负债表的“预付账款”项目。
请你用产品成本核算的有关原则评价小明的做法是否合适。(附注:产品成本核算原则主要有:实际成本核算原则、可靠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及时性原则、一致性原则)
提示:答题框内不能输入超过2000个字符。如果超过2000字符,请使用附件上传功能。
答:成本项目的设置四个成本核算项目是正确的。从核算工作量和方法的合理性角度分析,产品成本核算原则主要有:实际成本核算原则、可靠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及时性原则、一致性原则。一,实际成本核算原则:1.某项成本发生时,按发生时实际耗费数确认2.完工入库产成品按实际负担额计价3.产品销售成本按实际数入账。二,可靠性原则:1.真实性:核算出的成本数据与客观的经济事项相一致.2.可核实性:同一成本核算资料采用一定原则有不同会计人员计算出的结果应该相同。??三,重要性原则;四,及时性原则:1.成本项目发生时,及时进行会计处理2.为相关的内部管理人员及时提供信息3.及时提供财务成本报表。五,一致性原则:1.某项成本要素发生时,确认该要素水平的方法前后期应一致2.费用分配方法前后期一致3.成本计算方法前后期一致4.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的确认前后期应一致;五,权责发生制原则。根据产品成本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小明把产品成本项目设计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四个成本项目是正确的。同时由于其中的辅助材料所占比例非常小,决定不按实际成本计价而按计划成本计价。是符合产品核算的重要性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会计网上形考任务-第3次任务
1、某企业生产B 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月
末在产品按其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
9月份初在产品原材料费用为4000元。
该月生产费用为:原材料16000元,直接人工费3000元,制造费用4500元。
该月完工产品350件,月末在产品150件。
要求:(1)计算9月份B种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登记9月份B种产品明细账。
B产品成本明细账
答:(1)B产品原材料费用分配率=(4000+16000)/(350+150)=40(元)
B种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50×40=6000(元)
B种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350×40=14000(元)
B种完工产品总成本=14000+3000+4500=21500(元)
B种完工产品单位成本=21500/350=(元)
(2)B产品成本明细账登记如下:
B产品成本明细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