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3-4课练习
鲁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题

鲁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等级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读拼音,写词语。
zēng tiān yǔn xǔwãi qiáng fùgài chāi chúyúkuài ( ) ( ) ( ) ( ) ( ) ( ) lǜshùchãng yīn kuáng fēng dàzuòcǎo cuìhuākāi shâng xià(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益()疑()束()告()溢()凝()辣()酷()允()抖()荒()伐()充()斜()慌()代()三、不改变意思,将来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①巨人被孩子们的喧闹声吵醒了。
②唤来寒冬的,难道不是巨人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吗?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神奇的()()的冰雪鲜花()灵活的()()的冬天景色()五、选词填空。
宽大宽阔热情热烈1、客人来了,我们要()地招呼。
2、教室里响起了()的掌声。
3、一条()的公路从校门前经过。
4、那里需要一块()的木板做门。
六、判断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填上。
反问比喻夸张拟人设问排比1、小鹿欣赏着自己修长的身影。
()2、路旁的橡树像威武的哨兵。
()3、下课了同学们有的做游戏,有的跳绳,有的跑步。
()4、难道狼不是花言巧语地哄骗老山羊吗?()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一、阅读《巨人花园》片段,回答问题。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不知怎样,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
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赶走了谢谢你”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小桥流水人家》习题(精品)

《小桥流水人家》习题一、基础过关1. 看拼音,写词语。
qīnɡ châ chuí liúɡuàn ɡài shū fú()()()()xī hàn línɡ hún qī línɡ suǒ wâi ()()()()2. 选择正确的读音。
潺(chán chánɡ) 婀(ēā) 涸(ɡù hã) 缀(zhuì zuì)二、综合训练对号入座(选词填空)。
飘扬飘荡飘动1.细柔绵长的柳枝在微风中轻轻的()。
2.五香红旗在奥运赛场上空迎风()。
3.一缕缕炊烟在微风中()弥散。
充分充足充沛4.他这个人精力(),干活很利索。
5.考前准备越(),进入考场越自信。
6.这间屋子光线(),亮堂得很。
浮现呈现出现展现7.我的脑海里立刻()出当时的情景来。
8.最近我们班()了个别行为不文明现象。
9.环境治理后,校园里()出一派新气象。
10.要把中华少年的风采很好地()出来。
三、拓展应用登山人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啦,他说:“我是()。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望着上面险恶高峻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吧!”也退下来了。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披荆斩棘,(),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毫不气馁。
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
还是我()好,省了许多力气。
”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A、知难而进B、知难而退C、适可而止D、勇往直前E、无所畏惧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知难而退:(2)适可而止:3.根据短文内容填表。
鲁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训练(一)(二)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训练(一)班级()姓名()(一)《桂林山水》文段选读练习我看见过波澜(nán lán)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有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xiáxá)的翡翠。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sìshì)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éwù)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我会在文中的括号内把不正确的读音划掉。
2、我会写出反义词波澜壮阔()水平如镜()无暇()扩散()3、我会给文中缺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4、我会根据读音组词juàn()dǎo()卷倒juǎn()dào()5、我会给下列的形近字组词瑕()棉()泰()假()绵()秦()6、这两段描写了漓江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
7、用“像……像……”造句。
8、归纳:(1)漓江的水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漓江的山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9、这两段文章采用的修辞的手法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并用横线在文中画一个排比句。
10、我会缩写句子。
(1)漓江的水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
(2)我们乘着木船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二)《梅花魂》阅读片段“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2024年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2024年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
主要内容包括:阅读理解《秋天的雨》,词语盘点,写好作文《我的老师》,以及语文实践活动“秋天的色彩”。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秋天的雨》一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
2. 学生能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运用新学的词语进行口头表达。
3. 学生能通过观察和思考,写出一篇关于“我的老师”的作文,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秋天的雨》中的优美语句,运用新学的词语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积累词语,写作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 朗读课文《秋天的雨》:学生自读、指名读、齐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
3. 学习词语盘点:学生读词语,理解词义,老师讲解,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练习。
4. 写作指导:讨论作文题目“我的老师”,指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进行写作练习。
5. 语文实践活动:分组讨论“秋天的色彩”,每组选一种颜色进行描述,展示交流。
6.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语文园地三》2. 主要内容:阅读理解:《秋天的雨》词语盘点:生字、新词写作练习:《我的老师》语文实践活动:秋天的色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复习本节课的生字、新词,进行口头表达练习。
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1. 生字、新词复习:略我的老师我的老师姓张,她很漂亮,笑起来像花一样。
她对我们要求很严格,但也很关心我们。
有一次,我生病了,张老师特意给我买了水果,还叮嘱我要好好休息。
我很喜欢张老师,她是我心中的榜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了秋天的美,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四年级上册3、4单元课内诵背练习题鲁教版

1、安静的手指,那只蝴蝶,真是一个!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抓住了。
蝴蝶在她的手指间,安静的脸上。
这是一次,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
我仿佛看见了她,,我深深地。
2、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
许久,她,蝴蝶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
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述说着。
我没有安静,谁,谁。
在这个,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3、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在我头顶上,我。
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
我的手指,它就了。
但它,极力,我感到在我手中,那样!那样!飞蛾那种令我,我忍不住放了它!
4、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冒出一截小瓜苗。
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在、的砖缝中,,,。
5、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那一声声的跳动,给我极大的,这就是,单单我的。
我可以,也可以。
一切全由自己,我必须对自己。
6、虽然,但是,我们却可以。
于是我下定,一定要,决不让它,使自己。
7、滚动在,给你。
的地毯。
还有为你。
在雨中也愿,摇着。
的浆果,一身。
8、说信 9、《论语子路》
《论语学而》
《论语颜渊》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孟子离娄下》
《孟子梁惠王上》。
2024年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2024年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一、教学内容1. 诗词欣赏:《静夜思》2. 语文天地:介绍秋天的成语和描写秋天的诗句3. 写作园地:以“秋天的故事”为主题的作文指导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背诵并理解《静夜思》的内容及意境。
2. 培养学生运用成语和诗句描绘季节变化的能力。
3. 指导学生运用写作技巧,编写一篇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作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静夜思》的意境理解,成语和诗句的积累与应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特别是想象力和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秋天的感受,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诗词欣赏:a. 介绍诗人李白及《静夜思》的背景。
b. 学生朗读《静夜思》,理解诗词内容。
c. 分析诗词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3. 语文天地:a. 介绍秋天的成语,如“秋高气爽”、“金风送爽”等,并让学生举例运用。
b. 欣赏描写秋天的诗句,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等,引导学生体会秋天的美。
4. 写作园地:a. 讲解本次作文的主题“秋天的故事”,指导学生展开想象。
b. 示例讲解,分析一篇优秀作文。
c. 学生进行课堂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a. 学生互相交流成语和诗句的积累。
b.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进行评价和修改。
六、板书设计1. 诗词欣赏:《静夜思》2. 语文天地:秋天的成语、描写秋天的诗句3. 写作园地:秋天的故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秋天的故事”为主题,编写一篇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关于秋天的成语和诗句,进行分享和交流。
同时,关注学生的作文进度,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扬。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静夜思》的意境理解。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七月的天山课文基础练习鲁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七月的天山课文基础练习鲁教版一、填空。
1、看拼音,写词语。
xīn jiāng()qí mǎ()liáng shuǎng()shǎn yào()wān yán()mǎ tí()róu nèn()fán huā()2、比一比,组词语。
炎()雪()矫()园()淡()雾()骄()圆()3、写出画横线词语的反义词。
(1)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
()(2)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雪峰。
()(3)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
()4、照样子,写词语。
(1)例:白皑皑()()()(2)例:重重叠叠()()()5、选词填空。
寂静寂寞(1)整个树林都显得特别()。
(2)动物跟人一样,也会感到孤独和()。
柔嫩柔美(3)树枝上新长出叶子显得特别的()。
(4)这座山峰山形秀气,显得特别()。
6、照例子,仿写句子。
例:高过马头的野花,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妆那么绚烂。
(1)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
7、理解课文内容后填空。
作者用____________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的三个不同方面:一是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绘了天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二是描绘了____________ ;三是描写____________。
作者就是这样重点从天山的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优质教案

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中深入探索。
具体内容包括:《语文园地三》篇章阅读,重点词汇解析,以及相关语文实践活动。
我们将重点关注篇章中语言表达、修辞手法和文章结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阅读并理解《语文园地三》文章内容。
2. 培养学生对重点词汇识别和运用能力。
3.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提高他们文学鉴赏能力。
4.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文章中修辞手法和文章结构。
重点:熟练阅读文章,掌握重点词汇,分析文章语言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
2. 学生准备:课本,《语文园地三》篇章,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有趣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看法,从而引出本节课主题。
2. 章篇阅读(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语文园地三》篇章,解文章主要内容。
3. 重点词汇解析(10分钟):讲解文章中重点词汇,让学生做好笔记,并举例说明。
4. 例题讲解(10分钟):挑选一道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文章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实践活动(15分钟):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篇小短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文章主题:《语文园地三》2. 重点词汇:3. 修辞手法:4. 文章结构:七、作业设计(1)请列举出文章中三个重点词汇,并解释其意思。
(2)请分析文章中一种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3)请简要概括文章结构。
答案:(1)(2)(3)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书面整洁,按时提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将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解学生在课堂中表现,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相关文章,提高自己语文素养,拓展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