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运行安全知识

合集下载

电气安全基本知识

电气安全基本知识

电气安全基本知识电气安全是指在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使用过程中,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的一系列措施和规范。

掌握电气安全基本知识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电气使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电气安全的基本知识,以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1.电气事故的原因及分类电气事故常常是由电气设备的故障、电气线路的短路、漏电和电器安装不规范等因素引起的。

根据电气事故的后果,可以将电气事故分为电击事故、电火灾事故和电气爆炸事故等。

电击事故是指人体接触电流导体而导致的伤害,电火灾事故是指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发生电弧、电火花而引发的火灾,电气爆炸事故是指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发生爆炸。

2.电气安全的基本原则电气安全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和全员参与。

安全第一是指在电气使用中,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应放在首位,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预防为主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综合治理是指采取综合的手段和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电气安全隐患。

依法管理是指遵守电气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的电气安全管理制度。

全员参与是指每个人都要对电气安全负起责任,积极参与电气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

3.电气安全的常见措施为了保障电气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的设计、安装、维护和使用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其次,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的运行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再次,要加强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的绝缘保护,避免电击事故的发生。

另外,还要注意防止电气设备过载、短路和漏电等情况,以避免电火灾的发生。

此外,电气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应了解电气安全的基本知识,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

4.常见的电气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电气安全隐患,如电气线路老化、电线电缆绝缘损坏、电气设备短路等。

针对这些安全隐患,我们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电气安全基本常识

电气安全基本常识

电气安全基本常识电气安全是指在使用电力设备、工具和设施时,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以避免电击、火灾和其他电气故障所造成的伤害。

电气安全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基本常识,以下是一些电气安全的基本知识。

1. 查看电源插头和插座:在使用电器之前,需要检查插头和插座是否完好无损。

如果发现破损或接触不良的情况,应及时更换。

2. 避免电源过载:电气设备和用电器具的功率不应超过插座的额定功率。

插座上部分会标有额定功率,使用时要注意不要一次性插入过多的插头,以免电源过载引发火灾。

3. 使用合适的电源线:使用电器时应选择适配电器功率的电源线,线材不应过长,以免电流损失。

同时,线材应保持完好无损,避免出现磨损或损坏的情况。

4. 插拔电器时先关闭电源:在插拔电气设备时,务必先关闭电源开关。

尤其是在插拔大功率的电气设备时,更要先关闭主电源,以避免触电风险。

5. 避免水与电接触:电器设备和水是不相容的。

在接触水的环境中使用电器设备时,需特别小心。

尽量避免电器设备进水,以免引起短路和电流泄露。

6. 防止线缆过热:高功率的电气设备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在使用这些设备时,要注意不要让电源线过热,要放置在通风良好的位置,以免引发火灾。

7. 不乱拉乱拽电源线:在使用电器时,不要任意拉拽电源线,尤其是在拔掉插头时。

这样做容易造成线材脱落或线路损坏,增加触电风险。

8. 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定期检查电器设备的电线、插头和插座,确保其完好无损。

同时,检查设备的接地情况,确保设备是良好接地的,以减少电击风险。

9. 注意防雷措施:在雷雨天气中,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避免在雷雨中使用电气设备和接通电源。

在雷雨天气中,应尽量避免接地电气设备和金属结构。

10. 学习急救知识: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了解电气伤害的处理方法。

如果发生电击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寻求急救。

总结起来,电气安全知识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要时刻保持警惕,合理使用电气设备,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电气的安全知识

电气的安全知识

电气的安全知识当带电设备发生某相接地时,接地电流流入大地,在距接地点不同的地表面各点上呈现不同电位,电位的高低与离开接地点距离有关,距离愈远电位愈低。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电气安全知识,供大家参阅。

电气安全知识(一)安全电压人体与电接触时,对人体各部位组织(如皮肤、心脏、呼吸器官和神经系统)不会造成任何损害的电压叫做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值的规定,各国有所不同。

如荷兰和瑞典为24伏;美国为40伏;法国交流为24伏;直流为50伏;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为50伏。

我国根据具体环境条件的不同,安全电压值规定为:在无高度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为65伏;在有高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为36伏;在有特别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为12伏。

跨步电压触电当带电设备发生某相接地时,接地电流流入大地,在距接地点不同的地表面各点上呈现不同电位,电位的高低与离开接地点距离有关,距离愈远电位愈低。

当人的脚与脚之间同时踩在带有不同电位的地表面两点时,会引起跨步电压触电。

如果遇到这种危险场合,应合拢双脚跳离接地处20米之外,以保障人身安全。

相间触电所谓相间触电,就是在人体与大地绝缘的时候,同时接触两根不同的相线或人体同时接触电气设备不同相的两个带电部分时,这时电流由一根相线经过人体到另一个相线,形成闭合回路。

这种情形称为相间触电,此时人体直接处在线电压作用之下,比单相触电的危险性更大。

致命电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在电流不超过百毫安的情况下,电击致命的主要原因是电流引起心室颤动或窒息造成的。

因此,可以认为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即为致命电流。

人体触电时的危险性与相关因素人体触电时的危险性与以下各因素有关:(1)人体触电时,致命的因素是通过人体的电流,而不是电压,但是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高,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大。

因此,人体触及到带电体的电压越高,危险性越大。

但不论是高压还是低压,触电都是危险。

(2)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是影响电击伤害程度的又一重要因素。

电气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

电气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

电气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电气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与普及,电气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电气安全问题关乎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尤其对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教育和科研、民用住宅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电气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必须得到广泛的宣传和普及,以提高人们的电气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一、电气安全知识1.电源及线路安全电源设备应当安装在室外或单独的房间内,对它及其电缆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电缆铺设时应避免过度拉伸和随意弯曲,必要时应进行隔离、防护和修补。

2.电气用具安全使用电气用具应当符合其规定的电源供应电压,严禁私拉乱接,以免因额定电压与供电电压不匹配而引起电气事故;对使用时间超过规定的电气用具,应进行检修或报废。

3.电气工作安全操作人员应当具有必要的电气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对现场线路和设备进行检查、检修和维护时,必须进行防护和遮蔽,避免触碰带电部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作业程序进行操作,避免疏忽大意和失误操作。

4.防雷电安全必须在建筑物和设备上安装接地装置,对必要的轮廓结构和尖端设备进行避雷装置,以避免雷电损坏电线电缆和设备;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可安装避雷设施,对可能出现的雷电调度进行监测和预测。

5.火灾安全电气设备工作时可产生高温和闪火,为防止火灾的发生,必须对设备进行防火处理和防火遮盖;在检修和维护工作时,必须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要注意熄灭设备周围的火源和注意灭火设备的放置。

二、电气安全防范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当加强对电气安全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明确职责和任务,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推进电气安全工作。

2.开展宣传教育开展电气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宣传电气安全知识和防范方法,提高社会公众对电气安全的重视和意识,激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

3.加强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加强对电气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建立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规范电气设备和线路的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知识

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知识

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知识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是保障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环节,对于电力行业来说尤为重要。

掌握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知识,可以预防电力事故和减少人员伤亡,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知识。

1. 电气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是保障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

在操作电气设备前,操作人员应了解并掌握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设备的启停操作、设备的维护保养、紧急情况处理等。

操作人员应按照规程要求操作设备,严禁违章操作或随意更改设备的参数。

同时,操作人员应加强自身安全防护意识,佩戴防护用具,减少操作风险。

2. 电气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老化、磨损和故障等问题,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检查工作主要包括观察设备是否存在异常情况、检查电缆、插座、接线盒的接触是否良好、设备的温度是否过高等。

维护工作主要包括清洁设备、紧固接线、更换老化损坏的零部件等。

定期检查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3. 电气设备的绝缘检测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指标。

绝缘故障是电气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现设备的绝缘性能下降,应及时进行绝缘检测。

常用的绝缘检测方法包括绝缘电阻测量、极化指数测量等。

绝缘检测可以有效排除潜在的绝缘故障,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4. 电气设备的过载和短路保护过载和短路是电气设备常见的故障,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设备的损坏甚至起火等严重后果。

因此,电气设备必须安装过载和短路保护装置。

过载保护装置可以根据设备的额定电流进行设定,当设备电流超过额定值时,保护装置会自动切断电流,防止设备过载。

短路保护装置可以根据设备的短路电流进行设定,当设备发生短路时,保护装置会迅速切断电流,防止设备受损。

5. 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是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

设备接地保护可以将电流引入地下,保护人员和设备免受电击等危害。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箱匣等把带电体同 外界隔离开来。分永久性屏护装置和临时性 屏护装置。
⒈作用:预防触电、电弧伤人、预防弧光短 路、便利检修工作。
⒉基本要求:
• ①、变配电设备,采用网眼遮栏高度不应低 于1.7米,下部边沿离地不应超出0.1米,网 眼不应不小于40×40平方毫米;
二、电流对人体旳危害
电流经过人体是具有伤害作用旳,其伤害旳 程度与下列因有关:
1、电流旳大小:电流越大,致命旳危险越大。将人体对电流
旳反应分为:
直流(DC)
交流(AC)
感知电流
2mA
0.5mA
摆脱电流
50mA
10mA
最大忍受电流 80mA
30mA
致命电流
300mA以上
50mA
2、电流连续时间:电流经过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
• ①、TN-S系统:有专用保护零线(PE线),即保 护零线与工作零线完全分开。
• ②、TN-C系统:干线部分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 完全共用旳系统。
• ③、TN-C-S系统:干线部分保护零线与工作 零线前部共用(PEN线),后部分开旳系统。
TN系统分为TN-S、TN-C-S、TN-C三种方式
3、反复接地:TN系统中,保护中性导体上一
仰,一只手掰开触电者旳嘴。另一只手捏住 其鼻子。 • (2)急救者深吸一口气,将嘴紧贴触电者旳 嘴,手捏住其鼻子大口吹气。时间2秒,吹气 量800-1200毫升 • (3)吹气完毕,立即离开触电者旳嘴,同步 迅速松开鼻孔,让气体从触电者旳肺部排出, 时间3秒。 • (4)反复操作,每分钟12次,直到触电者清 醒为止 • 注意:触电者为小朋友,只可小口吹气,以 免肺泡破裂
带电体与大地、带电体与其他设备及带电体与 带电体之间应保持一定旳电气安全距离。

安全用电及电气设备操作的安全常识

安全用电及电气设备操作的安全常识

安全用电及电气设备操作的安全常识一: 安全用电总体部分为了提高职工安全用电的意识和觉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确保人员生命和公司财产的安全,使员工从内心真正地重视用电安全,促进安全生产,现收集整理出部分安全用电常识,供广大职工学习参考。

1,工厂、车间内的电气设备,不要随便乱动。

自己使用的设备、工具,如果电气部分出了故障,不得私自修理,也不得带故障运行,应立即请电工检修。

2,自己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钮开关、插座、插销以及导线等,必须休持完好、安全,不得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出来,如有故障及时通知电工维修。

3、工厂内的移动式用电器具,如落地式风扇、手提砂轮机,手电钻等电动工具都必须安装使用漏电保扩开关,实行单机保护。

漏电保护开关要经常检查,每月试跳不少于一次,如有失灵,立即更换。

保险丝烧断或漏电开关跳闸后要査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才可恢复送电。

4,使用的电气设备,其外壳按有关安全规程,必须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

对于接地或接零的设施要经常进行检查。

需要移动某些非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再移动。

同时导线要收拾好,不得在地面上拖来拖去,以免磨损。

5、珍惜电力资源,养成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当要长时间离开或不使用时,要在确保切断电源(特别是电热器具)的情况下才能离开。

6、要熟悉自己生产现场或宿舍主空气断路器(俗称总闸)的位置(如施工现场、车间、办公室、宿舍等),一旦发生火灾,触电或其它电气事故时,应第一时间切断电源,避免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事故。

7、要按操作规程正确地操作电器设备:开启电器设备要先开总开关、后开分开关,先开传动部分的开关、后开进料部分的开关;关闭电器设备要先关闭分开关、后关闭总开关,先停止进料后停止传动。

8、掌握正确触摸电器设备的方法:操作电器开关要单手,不要戴厚手套操作。

同时操作开关时脸部要背向开关,以防开关出现故障而灼伤脸部。

电器设备送电后,要先用手指末端的背面轻触设备判断设备是否漏电(不能轻信自动开关),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生产。

电气安全基本知识

电气安全基本知识

一、电气安全基础知识1.电流对人体的损害程度同哪些要素相关?答:电流的损害程度与以下要素相关:1)经过人体电流的大小,电流越大损害越严重;2)通电时间,通电时间越长损害越严重;3)经过人体电流的种类,沟通比直流危险性大;4)经过人体电流的路过,流过心脏的电流重量越大越危险;5)与人的生理和心理要素相关,身体越差、遭到忽然打击,触电时越危险。

2.为何工频沟通电比直流电的危险性大?答:由人体阻抗的等效电路可知,因为存在皮肤电容,人体的电阻高于沟通阻抗,所以,关于同一人来说,工频沟通电比直流电的危险性要大。

3、人体阻抗值与哪些要素相关?答:人体阻抗值与以下要素相关:1)与皮肤的状态相关,角质层损害、皮肤表面湿润、汗液和皮肤遇到导电性物质污染等都将使人体阻抗降落;2)与电路参数相关,电流越大、电压越高、接触面积越大、电流连续时间越长等都将令人体阻抗降落;3)与四周环境相关,环境温度越高、环境中氧气分压越低等都将令人体阻抗降落;4)与生理刺激相关,忽然的痛苦、声音、光芒的刺激,也将令人体阻抗降落。

二、直接接触电击防备1.电气设备绝缘破坏的主要原由是什么?答:电气设备绝缘破坏的主要原由有:1)绝缘资料所蒙受的电压或电场强度超出其同意的最大值;2)绝缘资料接触到腐化性气体、蒸气、潮气、粉尘、污水或遇到机械损害时,都会降低绝缘性能,以致绝缘性能被破坏;3)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绝缘资料因为遇到温度、天气、时间、环境的长久影响而渐渐老化,从而失掉绝缘性能。

2.什么状况下一定测试电气设备及线路的绝缘电阻?答:在下边状况下一定测试电气设备及线路的绝缘电阻:1)新建工程中的电气设备及线路在单机试车前及冲击送电前,在联动试车及正式送电前;2)电气设备及线路在发惹祸故后、办理事故前及办理后;3)维修中代替元件及设备的安装前;4)运转的电气设备及线路按期或不按期的检查或抽查时;5)电工产品的备品每隔一年的夏天或天气较湿润的时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M-ZD-88395 电气运行安全知识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电气运行安全知识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
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
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1.3 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
§1.3.1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每两年至少一次)。

§1.3.2 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且按工作性质,熟悉本规程的相关部分,并经考试合格。

§1.3.3 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

§1.4教育和培训
§1.4.1 各类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上岗。

§1.4.2 作业人员对本规程应每年考试一次。

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三个月以上者,应重新学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1.4.3 新参加电气工作的人员、实习人员和临时参加劳
动的人员(管理人员、临时工等),应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后,方可下现场参加指定的工作,并且不得单独工作。

§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
电压等级(kV)安全距离(m)
10及以下(13.8)0.70
63(66)、110 1.50
220 3.00
3.1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3.1.1 工作票制度;
§3.1.2 工作许可制度;
§3.1.3 工作监护制度;
§3.1.4 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4.1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4.1.1 停电;
§4.1.2 验电;
§4.1.3 接地;
§4.1.4 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围栏)。

§上述措施由运行人员或有权执行操作的人员执行。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Name of an enterpri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