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床生物质气化发电项目相关内容

合集下载

生物质气化发电

生物质气化发电

(2) 在燃气轮机内燃烧带动发电机发电。 这种利用方式要求气化压力在 10~30kg/cm2, 气化气也不需冷却,但有灰尘、杂质等污染的问题。 (3)在内燃机内燃烧带动发电机发电。这种方式应用广泛,而且效率较高。但该种方 式对气体要求严格,气化气必须净化及冷却。 三、 中-意合作项目“生物质气化发电及综合利用” 辽宁省能源研究所目前与意大利 ENEA 正在进行“生物质气化发电及综合利用”项目 的合作研究。双方技术人员已对意大利提供的固定床气化发电系统及测试分析系统进行了 调试实验和测试。 其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 双方技术人员共同设计了流化床气化发电系统, 目前正在意大利制造。 1. 固定床气化炉气发电系统 该套系统由意大利设计制造,双方共同调试实验。之后,将安装在辽宁省能源研究所 实验室,供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生物质气化发电研究。 该系统以木材为原料, 采用下吸式气化炉, 喉管区尺寸为 300mm, 气化炉直径为 500mm。 净化系统分别由旋风分离器, 喷淋净化器、 除湿装置和生物质过滤器组成。 发电机是 TERSSI 公司生产的既可用油也可用气化气作燃料的多用发电机,容量为 30kW。该系统主要技术参 数如下: 喉管区反应温度:850-950℃ 产 气 量:90Nm3/h 产 气 比:1.8 气 化 气 热 值:4.6-5.4MJ/Nm3 发 电 量:30kW 气化气净化后焦油含量: 〈10mg/Nm3 2. 流化床气化发电系统 由于该系统最后将在营口一木材加工厂示范运行,因此是以该木材加工厂的加工废弃 物和稻壳为原料双方共同设计的。流化床采用砂子,床高 1.5m。反应温度 800℃。该气化 炉一个最大特点是采用双流化区设计,即将流化床分为左右两个区,两个区的流化速度不 同,并且生物质和床体材料可在两个区进行循环,强化了流化效果,使气化反应更加充分。 气化炉产生的气化气经空气预热器与气化介质进行热交换,然后经过喷淋清洗塔除焦 油后送入储气柜,发电机为两台 TERSSI 公司的80kW多用发电机。该系统的技术参数如 下:

生物质气化多联产系统技术导则

生物质气化多联产系统技术导则

生物质气化多联产系统技术导则
生物质气化多联产系统技术导则是指在生物质气化过程中,通过采用多种联产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的综合利用。

以下是一些生物质气化多联产系统技术导则的主要内容:
1. 气化技术选择:选择适合生物质气化的技术,包括固定床气化、流化床气化、压力床气化等。

根据不同的生物质特性和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气化技术。

2. 联产技术选择:根据生物质气化反应产生的气体,选择合适的联产技术,包括燃气发电、余热利用、生物质液体燃料生产等。

通过多种联产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的综合利用。

3. 功率和热能匹配:根据气化系统的产能、用能需求和能源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安排生物质气化系统的功率和热能供给。

4. 气体净化技术:对气化产生的气体进行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的灰尘、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确保气体的质量符合要求。

5. 系统集成和优化:将生物质气化系统与其他能源系统进行整合,实现能源的互补和协同效应。

通过优化系统设计和操作参数,提高系统的能效和稳定性。

6. 安全和环保:在生物质气化多联产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注重安全和环保要求,采取合适的措施和技术,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7. 经济性评估:对生物质气化多联产系统进行经济性评估,考虑投资成本、运营成本、收益和回收期等因素,为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

生物质气化多联产系统技术导则可以指导生物质气化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的综合利用,推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一.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意义: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稻谷产量达2亿吨,谷壳数量约4000万吨/年.目前国内对谷壳的利用仍以作饲料填料为主。

但由于谷壳本身没有营养价值,很多饲料已不再采用谷壳作为原料。

这样,在主要的产粮区和大米加工厂,大量的谷壳没有利用,甚至成为废料污染环境,其出路成为大米加工厂的负担。

谷壳发气化电站有很好的环境效益.以1MW的生产规模为例,在设计条件下,每年可处理达1.2万吨谷壳废物,作为最直接的效果之一,每年可减小CO2的排放约1万吨。

与燃煤相比较,谷壳气化发电不会或很少产生诸如NOX和SO2等大气污染物,从长远的观点来说,应用清洁的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所带来的经济和环保效果将会是非常明显的。

二. 基本原理: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把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再利用可燃气推动燃气发电设备进行发电。

它既能解决生物质难于燃用而又分布分散的缺点,又可以充分发挥燃气发电技术设备紧凑而污染少的优点,所以是生物质能最有效最洁净的利用方法之一.:三. 流程及主要装置典型的生物质气化发电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气化发电过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物质气化,把固体生物质转化为气体燃料;二是气体净化,气化出来的燃气都带有一定的杂质,包括灰份、焦炭和焦油等,需经过净化系统把杂质除去,以保证燃气发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三是燃气发电,利用燃气轮机或燃气内燃机进行发电。

气化发电系统的主要设备包括:气化炉、燃气净化系统、风机、储气罐、燃气发电机组、污水处理池、机组循环冷却水池、加料与送料设备等.四.关键技术:1.气化炉:(1)固定床气化炉:固定床是一种传统的气化反应炉,其运行温度在1000℃左右。

固定床气化炉分为逆流式、并流式,如下图所示.逆流式气化炉是指气化原料与气化介质在床中的流动方向相反,而并流式气化炉是指气化原料与气化介质在床中的流动方向相同。

这两种气化炉按照气化介质的流动方向不同又分别称为上吸式、下吸式气化炉。

生物质气化发电机组

生物质气化发电机组

生物质气化发电机组生物质气化发电机组是一种利用生物质燃料进行气化反应,进而产生燃气发电的设备。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具有环保、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一、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概述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是将生物质燃料(如木屑、秸秆、稻壳等)通过气化反应转化为燃气,再利用燃气发电的过程。

生物质气化发电机组一般由气化炉、气化炉排渣系统、燃气净化系统、燃气发电机组等组成。

在气化炉中,生物质燃料经过高温和缺氧条件下的热解反应,产生可燃气体。

这些可燃气体经过净化处理后,进入燃气发电机组进行燃烧发电。

二、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优势1. 环保:生物质气化发电过程中,生物质燃料的燃烧几乎不产生硫、氮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对环境污染较小。

而且生物质燃烧后的灰渣可以被作为有机肥料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 经济:生物质燃料相对于化石燃料而言成本更低,而且生物质气化发电可以实现能源的多元化利用,降低能源供应的风险。

3. 可持续发展:生物质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其资源丰富且可持续供应。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应用领域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广泛应用于农村能源供应、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村环境治理等领域。

1. 农村能源供应:生物质气化发电机组可以利用农村丰富的秸秆、木屑等生物质资源,为农村地区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满足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的能源需求。

2.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稻壳等常常成为污染环境的问题,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可以将这些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能源,既解决了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又为农村地区提供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 农村环境治理: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可以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的环境问题,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四、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随着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1.气化发电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1.1气化发电工作原理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把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再利用可燃气推动燃气发电设备进行发电。

它既能解决生物质难于燃用而又分布分散的缺点,又可以充分发挥燃气发电技术设备紧凑而污染少的优点,所以是生物质能最有效最洁净的利用方法之一。

气化发电过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物质气化,把固体生物质转化为气体燃料;二是气体净化,气化出来的燃气都带有一定的杂质,包括灰份、焦炭和焦油等,需经过净化系统把杂质除去,以保证燃气发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三是燃气发电,利用燃气轮机或燃气内燃机进行发电,有的工艺为了提高发电效率,发电过程可以增加余热锅炉和蒸汽轮机。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是生物质能利用中有别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独特方式,具有三个方面特点:一是技术有充分的灵活性,由于生物质气化发电可以采用内燃机,也可以采用燃气轮机,甚至结合余热锅炉和蒸汽发电系统,所以生物质气化发电可以根据规模的大小选用合适的发电设备,保证在任何规模下都有合理的发电效率。

这一技术的灵活性能很好地满足生物质分散利用的特点;二是具有较好的洁净性,生物质本身属可再生能源,可以有效地减少CO2、SO2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而气化过程一般温度较低(大约在700-900oC),NOx的生成量很少,所以能有效控制NOx的排放;三是经济性,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灵活性,可以保证该技术在小规模下有效好的经济性,同时燃气发电过程简单,设备紧凑,也使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比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投资更小,所以总的来说,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是所有可再生能源技术中最经济的发电技术,综合的发电成本已接近小型常规能源的发电水平。

典型的生物质气化发电工艺流程如图1-1所示。

图1-1气化发电系统流程图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发电装置主要由进料机构,燃气发生装置,燃气净化装置,燃气发电机组、控制装置及废水处理设备六部分组成:进料机构:进料机构采用螺旋加料器,动力设备是电磁调速电机。

固定床生物质气化发电项目相关内容

固定床生物质气化发电项目相关内容

固定床生物质气化发电项目介绍一、背景自2006年12月,我国第一个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单县生物质发电厂投产以来,到2009年底,全国已投产生物质直燃发电厂50余座,装机容量超过1200MW,生物质气化发电总装机容量约为50MW,生物质发电产业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

二、存在问题目前我国生物质发电技术比较单一,在已经投产的生物质发电厂中,生物质气化发电仅为50MW,其余均采用直燃发电技术。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直燃发电技术项目经济效益低下现已建成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经济效益均不尽人意,为此,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两次调整了生物质直燃发电厂的上网电价,现已开始执行全国统一的750元/MWh的固定电价。

造成项目经济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技术适应性差生物质直燃发电采用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工艺,这种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单套发电系统的装机规模已经达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

而生物质发电受到原料收集和供应的限制,目前生物质电厂的装机规模仅为25~30MW。

此规模的机组与大机组相比,单位投资高、效率低,因此,直燃发电技术用于生物质发电存在“先天性”的缺陷。

2.发电原料涉及农户数量巨大一个装机容量为30MW的生物质直燃发电厂,按年运行6000小时计,每年约需消耗生物质原料25~28万吨。

我国农业生产主要以农户为单位,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91亩/人,户均约为6.5亩,按每亩生成秸秆1吨计,每个农户每年可提供的秸秆为6.5吨。

据调查数据显示,秸秆除了用于还田、饲料和炊事外,可以用于生物质发电的比例约为30~40%,这意味着每个农户每年可为生物质发电提供的原料仅约2吨。

因此,一个装机容量为30MW的生物质发电厂,需要12-14万户农户为其提供原料,而且需要分两季收集,每年涉及的秸秆收购交易高达20万次以上,管理成本大大增加。

3.收集半径大,运输成本高由于生物质原料需求量较大,所以收集半径加大,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生物质直燃发电厂的收集半径均达到100-150km。

两步法生物质固定床气化发电技术

两步法生物质固定床气化发电技术

第!"卷第#!期水利电力机械$%&’!"()%’#!(!**+年#!月,-./012)3/0$-)145/6/1.07182,/09-1:7)/04;<=’!**+(两步法生物质固定床气化发电技术><?<@ABC?D B<=E?%&%DF %G BE<DAHCGC=ABC%?%G BI%J HB<K L<BE%M NC%LAHH GCO<M N<M孙荣峰,阎桂焕,许敏,孙立,关海滨(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山东济南(!P**#Q )摘(要:提出了一种采用固定床的分步式生物质气化发电工艺,通过该工艺可以得到焦油含量很低的生物质燃气。

气化后得到的粗燃气只需要经过简单的过滤冷却即可送入内燃式燃气发电机组,从而获得电能。

该技术克服了原有气化技术中燃气净化困难、易造成二次污染的缺点且回收利用了发动机尾气的部分余热,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生物质;气化发电;低焦油;内燃式发电机组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S(((文章编号:#**+J +QQ+(!**+)#!J **TP J *!收稿日期:!**+J##J #+作者简介:孙荣峰(#TUQ J ),男,山东德州人,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生物质能源研究面的工作。

!"引言随着矿石燃料的日益减少和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生物质作为可再生、几乎无污染的资源,其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生物质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我国生物质能资源样多量大,可用于发电的资源也相当丰富。

生物质发电技术和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生物质发电技术中,比较成熟的有直接燃烧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种类型。

国外以丹麦S,/公司为代表,重点发展了较大规模的直接燃烧发电系统,采用专门的收集机械和运输车大量收集秸秆,在专用锅炉中直接燃烧产生蒸汽,通过汽轮发电机转换为电能。

生物质能的气化和液化技术

生物质能的气化和液化技术

生物质能的气化和液化技术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指的是来自动植物和有机废弃物的能源。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再生能源的追求,生物质能的气化和液化技术日益成为了发展的热点。

一、生物质能的气化技术气化技术是将生物质固体转化为可燃气体的一种技术。

相较于直接燃烧生物质,在气化过程中生成的气体更加干净,对环境的污染更少。

生物质气化技术主要分为固定床气化技术、流化床气化技术和炉膛底部喷嘴气化技术三种。

固定床气化技术将生物质研磨成小颗粒或细末,使其通过加热处理后在氧气或水蒸气的作用下产生可燃气体。

流化床气化技术在高速气流作用下,使生物质展开并在氧气或水蒸气的作用下进行气化。

炉膛底部喷嘴气化技术则是将生物质放入密闭炉膛中,上部加热,底部喷入大量氧气,使生物质在高温下气化产生可燃气体。

二、生物质能的液化技术液化技术是将固态生物质转化为液态燃料的一种技术。

液化后的生物质能够直接应用于燃料电池或发动机中,具有更高的能源使用效率。

生物质液化技术主要分为热解液化、催化液化和溶剂液化三种。

热解液化技术是将生物质经高温热解制得液态产物,然后通过分离、脱色等工艺进行加工。

催化液化技术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生物质转化为液态产物,催化剂可以选择钠、镁、钙等金属催化剂或是贵金属催化剂。

溶剂液化技术是在有机溶剂的作用下将固态生物质转化为液态产物,常用的有机溶剂有丙酮、二甲醚等。

三、生物质能气化和液化技术的优缺点气化技术和液化技术各有其优缺点。

生物质气化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少、成本低和可替代性好等优点,但其需要清洗及处理产物中的灰分和燃气。

液化技术则可以高效利用生物质资源并直接用于燃料电池或内燃机中,但其液态产物的脱水、脱硫、脱氮等处理成本较高。

四、生物质能气化和液化技术的发展前景生物质能气化和液化技术在可再生能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对碳排放的限制和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生物质能的气化和液化技术将得到大力推广。

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加速,生物质能气化和液化已然成为了绿色能源发展的新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床生物质气化发电项目介绍一、背景自2006年12月,我国第一个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单县生物质发电厂投产以来,到2009年底,全国已投产生物质直燃发电厂50余座,装机容量超过1200MW,生物质气化发电总装机容量约为50MW,生物质发电产业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

二、存在问题目前我国生物质发电技术比较单一,在已经投产的生物质发电厂中,生物质气化发电仅为50MW,其余均采用直燃发电技术。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直燃发电技术项目经济效益低下现已建成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经济效益均不尽人意,为此,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两次调整了生物质直燃发电厂的上网电价,现已开始执行全国统一的750元/MWh的固定电价。

造成项目经济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技术适应性差生物质直燃发电采用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工艺,这种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单套发电系统的装机规模已经达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

而生物质发电受到原料收集和供应的限制,目前生物质电厂的装机规模仅为25~30MW。

此规模的机组与大机组相比,单位投资高、效率低,因此,直燃发电技术用于生物质发电存在“先天性”的缺陷。

2.发电原料涉及农户数量巨大一个装机容量为30MW的生物质直燃发电厂,按年运行6000小时计,每年约需消耗生物质原料25~28万吨。

我国农业生产主要以农户为单位,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91亩/人,户均约为6.5亩,按每亩生成秸秆1吨计,每个农户每年可提供的秸秆为6.5吨。

据调查数据显示,秸秆除了用于还田、饲料和炊事外,可以用于生物质发电的比例约为30~40%,这意味着每个农户每年可为生物质发电提供的原料仅约2吨。

因此,一个装机容量为30MW的生物质发电厂,需要12-14万户农户为其提供原料,而且需要分两季收集,每年涉及的秸秆收购交易高达20万次以上,管理成本大大增加。

3.收集半径大,运输成本高由于生物质原料需求量较大,所以收集半径加大,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生物质直燃发电厂的收集半径均达到100-150km。

农村广泛使用的小型农用拖拉机已经无法胜任原料运输任务,必须使用大型车辆,而大型车辆的折旧、维修保养、司机工资均大大高于农户使用小型农用拖拉机运输成本。

4.生物质原料损耗高由于生物质原料收集均为农忙时期,收集时间十分集中,也不可能有充分干燥的时间,大量未经干燥的原料堆积,霉烂、变质损耗很大,据调查,生物质直燃发电厂的原料损耗一般可达到原料消耗的15%,一旦管理不到位,损耗比例将大幅增加。

(二)已建成的气化发电存在技术问题目前已建成的生物质气化发电主要采用循环流化床气化发电技术,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1.燃气焦油脱除问题由于目前生物质气化并网发电项目采用了循环流化床技术,燃气中氧含量将达到2%或更高,因此无法采用电捕焦油器除焦油,电捕焦油器对燃气氧含量的要求是低于1%,否则将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目前循环流化床气化燃气除焦油只能采用水洗,去除率不高,燃气中焦油含量超过20mg/L,造成内燃发电机需要经常清洗,一般清洗周期不超过200小时,影响了系统运行。

此外循环流化床气化的燃气中飞灰含量很高,热燃气经过水洗,大量焦油混入飞灰同时洗出,形成了水—灰—焦油的三相混合物,无法分离,无法利用。

2.系统设计、建设不规范目前建成的循环流化床气化发电厂,属于研究产物,工厂设计、施工均未有设计院参与,安全、环保、工程平面布置等均未按有关规范和标准执行,存在大量隐患,同时,也不利于技术的推广。

三、技术选择思路及结论生物质发电是一种有效的规模化利用的方式,不仅可以替代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

解决好上述问题有利于促进生物质产业健康发展,主要思路为:1.选择适合我国国情项目规模我国农业生产的国情是已农户为生产单位,因此,规模生物质发电规模不宜过大,否则将增加原料收集的难度和成本,但也不宜过小,过小则不利于发电并网。

根据调查,当生物质原料收集总量不超过10万吨/年时,收集成本和难度不大,但超过10万吨/年后,收集成本急剧上升,难度也大大增加。

所以生物质发电年消耗原料的总量应控制在10万吨以下,相应的发电总装机容量在10MW千瓦以下。

但项目的规模也不宜过小,过小则会增加电网接入系统的成本,所以,发电厂的总装机容量不宜小于5MW,相应的原料消耗在5万吨/年。

2.选择可适应各种规模的技术我国的国情是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情况差异很大,千篇一律的规模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地区,因此要求项目规模可以在年消耗5—10万吨之间,相应的装机容量为5—10MW。

所选择的技术应该具有弹性规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项目规模。

3.选择经济性好的技术前已述及,直燃发电技术采用的工艺适用于大规模发电厂,用于25~30MW规模的电厂,难以达到该技术的经济规模。

4.技术选择结论通过分析,选择固定床气化发电工艺路线可以较好地体现上述技术选择原则,也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其理由是:●固定床生物质气化发电的关键设备生物质气化炉将基于固定床煤炭气化炉研发,该技术已经有100年以上的历史,非常成熟,有许多经验可以借鉴,大大降低了研发风险。

●固定床生物质气化炉最大规模为直径3m,产气量为5000m3/h,可配套燃气内燃发电机组2.5MW。

但建设5~10MW的生物质发电厂时,气化炉不仅可以处于经济(最大)规模运行,而且可以实现模块化建设,根据当地资源的实际情况,确定气化炉的数量,调节项目规模。

●固定床生物质气化炉产生的燃气中氧含量一般小于0.5%,可以使用非常成熟的电捕焦油技术,设置两级电捕焦油后,燃气中焦油含量可控制在5 mg/L以下,完全满足内燃发电机对燃气洁净度的要求。

●固定床生物质气化系统的投资将不超过8000元/kW,同时由于燃料收集半径小、成本低、适合中国国情。

●固定床生物质气化发电采用成型燃料为原料,原料适应性广泛、原料损失率低,运输成本低,有利于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四、工艺路线固定床生物质发电工艺路线如下图,生物质原料经过粉碎、成型后,用皮带输送到料仓,料仓中的原料进入气化炉气化,燃气通过旋风分离器去除少量飞灰,通过两级电捕焦油器脱除焦油,脱硫塔脱硫后到燃气储柜,燃气由罗茨风机增压进入内燃发电机发电。

气化炉产生的灰渣可以作为肥料或建筑材料的原料。

五、项目建设现状1.项目简介2007年由华东理工大学、沈阳煤气热力设计研究院和高邮林源科技开发公司共同组成了“生物质固定床气化发电成套技术”的研发团队。

其中关键设备—“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的研发得到了中国政府/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CRESP)的资金支持。

2009年,研发项目通过了验收。

2010年初,在高邮市建成了“5MW生物质固定床气化发电”示范工程。

基本参数如下:装机容量: 4MW(一期);气化炉内径:3M;气化炉数量:3台(两开一备);产气率:5000-6000m3/h(5700m3/h)气化效率:72-75%;(74.3%)燃气热值:≥1500kcal/m3(1700kcal/m3)焦油含量:≤5mg/L(3.7mg/L)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注:A.项目总投资中不包括CRESP提供的资金(30万美元)。

B.项目总投资包含了所有研发费用,由于项目规划二期工程增加6MW装机容量,因此,总投资中包括了二期工程所需的公用设施建设费用。

2. 项目建设进展目前项目除了电网接入系统外,已经全部建成,电网接入系统由高邮市供电局负责建设,已经完成约80%的工作量,预期2010年底到2011年初完成。

2010年7月,系统正常调试完成后,曾进行了600小时的连续运行试验,结果表明一切正常,各项参数均达到和超过了设计指标。

六、经济分析结果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结果如下: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贷款比例:70%;贷款利率:6.5%(年);折旧年限:10年,折旧残值按5%;原料价格为350元/吨(实际运行数据);发电成本为0.6536元/kWh;年发电收入2995万元(上网电价按0.75元/kWh);年总收入3352万元;自有资金财务内部收益率(IRR)27.74%;自有资金财务净现值(NPV)2484.9万元;自有资金投资回收期5.92年;全部资金财务内部收益率(IRR)18.70%;(所得税后)全部资金财务净现值(NPV)3995万元;(所得税后) 全部资金投资回收期5.92年;(所得税后)项目运行成本见下表七、前景1. 资源丰富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约为8亿吨,除了用于还田、饲料、以及其他工业用途外,尚有约2.2亿吨可以作为能源化利用的原料,此外每年有约9000万吨的林业剩余物和木材加工剩余物可以利用,两者合计相当于1.5亿吨标准煤,资源蕴藏量十分可观。

2.生物质能利用优先性随着全球性的低碳浪潮,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产业发展迅猛,但是生物质能规模化利用的发展速度远低于风能,主要原因是生物质资源分散、季节性强的特点造成了难以规模化利用的现象。

但是,在我国生物质能源必须得到优先发展,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趋势,理由是: 生物质能源资源大多属于“废弃物”,妥善处理具有刚性需求,能源化利用即为处理方式之一。

秸秆、畜禽粪便、能源作物的利用可以直接使农民受益。

生物质是唯一可以提供液体燃料的可再生能源品种。

3.为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气源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进入“小康”时代,届时将兴建大量小城镇,我国的能源结构将无法满足这些分散的小城镇居民使用清洁、方便的燃气的要求。

固定床气化发电技术将为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气源。

目前建成的村级气化站,由于规模很小,所以配套设施很简单,燃气质量无法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项目建成后无法实现商业化运行,全国由各级政府提供资金建设的村级气化站约有800处,现仍能正常运行的不足30%。

对燃气供应系统而言,民用气的用户在系统中的比例应小于20%,否则系统将无法解决用气峰谷差极大的民用气调峰问题。

当燃气供应系统配套发电装置后,电网成为燃气供应系统的调峰装置,对生物质气化发电厂而言,这个调峰能力几乎是无限的。

因此,生物质气电联供必将成为今后生物质发电的主流技术。

4.无受到限制的风险到2015或2020年,一旦纤维素制乙醇的技术得到突破,国家必将出台政策,鼓励秸秆等原料优先用于我国最为缺乏的液体燃料生产,生物质直燃发电必将受到限制,生物质气电联供系统则由于具有公用事业的性质而不会受到限制。

5.结论2010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授予北京市延庆县和江苏省如东县等108个县(市)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的通知》。

通知明确指出将对符合条件的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予以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